首頁
: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宣化上人: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五安樂行品第十四 安樂行亦即菩薩行,菩薩身心皆能安居於菩薩道上,並樂於行菩薩道。前面法師品、提婆達多品及勸持品都是很重要,這一品更重要,何以能安樂呢?坐如來座,著如來衣,入如來室,修安樂行,乃行菩薩道必經步驟。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當爾之時。文殊師利是梵語,中譯為‘妙德\’或‘妙吉\’,因此菩薩出世時有十種祥瑞。他修菩薩行時不妄語、不殺生、不偷盜,謹守戒律。何以證明他嚴守戒律而不偷盜呢?有一次,他對其他菩薩說:‘我自發心修行以來,嚴持不盜戒,所以現在沒有人偷盜我所有的一切。不但沒有人盜取我所有之物品,縱然我將珍寶置於路上,亦無人來拾取。’聽者不信,要以實例試驗證明文殊師利所說是否真實?文殊遂把一顆貴重之寶珠置於城門前路中顯眼處,為期三日,試驗是否無人來拾取?此處行人熙來攘往,絡繹不絕。果然,三日後寶珠仍在原處,各菩薩始相信文殊師利菩薩往昔實在清淨持盜戒,故今生沒有人來偷他的東西。 文殊師利菩薩有大智慧。他從開始行菩薩道以來便勤修般若,所謂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三般若,故得大智。釋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曾隨妙光法師學佛,妙光法師亦即文殊師利菩薩。故人修行受戒後,必須嚴守戒律,若不謹守戒律,將來成道之果亦不真實。吾人應效法文殊師利菩薩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認真遵守五戒。 ‘法王子\’,佛乃法中之王,天中天,聖中聖。菩薩則為法王之子,故謂‘法王子\’。‘菩薩摩诃薩\’,‘菩薩\’是半梵語,具足為菩提薩埵。菩提即覺,薩埵即有情,譯為覺有情,善能覺悟一切有情。此菩薩亦是在有情中之覺悟者。‘摩诃薩\’即大,意謂文殊師利菩薩是菩薩中之大菩薩。初發菩提心的菩薩信心不夠堅固,容易退失菩提心,如捨利弗行菩薩道亦然,初發菩提心,遇考驗即退轉。昔人有偈雲:‘魚子奈摩羅,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如期結果少。’奈摩羅是出產於印度的一種植物,開花多結果少。魚產卵亦多,孵化成魚者少。故以魚子及奈摩羅,譬喻初發心菩薩眾多,但稍遇考驗則退縮不前。文殊師利大菩薩對佛說:‘世尊!現在您面前發大誓願的諸菩薩甚為難能可貴。他們皆敬重順從佛而發大誓願,於五濁惡世中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之苦行,於後世時代護持讀說法華經這部經典。’ 現在我們在說法華經,定有無數菩薩來護持道場,因往昔他們曾發宏誓願要護持這經典故。如多寶如來曾發願,凡是有講法華經處,他必為之做證明。 世尊。菩薩摩诃薩。於後惡世。雲何能說是經。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诃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世尊!所有欲弘揚此經之大菩薩,於將來惡貫滿盈之世界上,人人好勇斗狠,人與人爭,家與家爭,國與國爭,世界與世界爭,甚至於星球與星球爭。故人類欲移居月球,月球的人又想到地球來;在如此惡世中,何以能說妙法蓮華經呢?佛告文殊師利說:‘若有發心弘揚此經之大菩薩,在將來惡世欲講說這妙法蓮華經,應該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安居於菩薩所修行的地方,六波羅蜜或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方便、願、力、智),及菩薩所親近的境界上,才能演說此經。’ 文殊師利。雲何名菩薩摩诃薩行處。若菩薩摩诃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诃薩行處。雲何名菩薩摩诃薩親近處。菩薩摩诃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文殊師利!何謂菩薩摩诃薩行處呢?若菩薩修行忍辱行門,住忍辱地上,能柔和善順,而不卒暴。 往昔釋迦牟尼佛為忍辱仙人時,遇歌利王割解其身體,對他百般侮辱,但他不曾生一念嗔恨心,即是真正住於忍辱地。往昔無量劫以前,釋迦牟尼佛於山中修忍辱行,在山中無人干擾,又如何修忍辱行呢?他居於山中,縱使受一切蚊蟲虎豹等侵襲,為避免嚇怕它們,故忍辱而不反抗。有一次,歌利王帶同妃嫔大臣及侍從到山中狩獵,各人在山中打獵時,妃嫔們便四處游覽。遇忍辱仙人,見其留須長發,貌甚怪異,即欲躲避。忍辱仙人叫她們不用驚慌,妃嫔們見他說話便留下來,問他何以在山中?忍辱仙人答:‘我在山中修忍辱行。\’妃嫔們聽後,好奇而圍著他,與他交談。此時,歌利王聽聞妃嫔們在山中與人談話聲,便走來看個究竟。見妃嫔們與忍辱仙人暢談,便妒火中燒,他問忍辱仙人在山中做甚麼?忍辱仙人回答他在山中修忍辱行,能忍受一切痛打辱罵而不反抗。歌利王不相信,說:‘世上那有受人打罵也能忍受的呢?’隨即揮寶劍把忍辱仙人耳朵割下,但見其面色坦然,毫無愠色。王又把他另一只耳朵也割下,忍辱仙人仍能忍受。歌利王認為他在打妄語,那會有被割耳朵而不生嗔恨的人呢!又把忍辱仙人的鼻子割下,叫他說實話。忍辱仙人仍說能忍,歌利王又把他一只手割下,忍辱仙人仍能忍受。歌利王說:‘既然你能忍受,我就助你完成道業好了。’隨著便把忍辱仙人另一只手也割下。後又把他兩條腿也割下,忍辱仙人仍不生嗔恨。歌利王問:‘何以證明你不生嗔恨心呢?’忍辱仙人答:‘若我生嗔恨心,將來就不能成佛,乃至墮地獄。若我沒有生嗔恨心,我的耳朵、鼻子、四肢即復原如初。’說罷,其耳朵、鼻子、四肢立即恢復原狀。這時歌利王大為震驚,以為面對妖怪,命令隨從把忍辱仙人宰殺。卻觸怒護法善神,天即打雷降雹,歌利王大驚,向忍辱仙人求救。忍辱仙人為他向護法善神求饒,並發願成佛後首先度此斷他四肢之人——歌利王。歌利王大受感動痛哭流涕,希望能於佛成道後成為佛第一個弟子。佛成道後先度憍陳如即昔日之歌利王。由此可見佛教中無仇無怨,沒有不可解之冤。所謂‘冤宜解不宜結\’。 我們應扪心自問,能否效法釋迦牟尼佛修忍辱行時,雖被人割去耳鼻四肢仍能忍受呢?要回光返照,檢討一番。 行忍辱行要做到‘無忍\’,忍而無所執著,做到有若無,實若虛,才算真忍。有人罵你,你若執著忍受他人責罵,仍是有所執著。若無所執著,根本不會有被罵這個念頭,完全若無其事,才是真忍。有人問:既是忍而不忍,何以釋迦牟尼佛又記得以往他為忍辱仙人修忍辱行時,被歌利王割四肢之事呢?其實佛是記而不記。 人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便會生無明火,無明火能燒盡功德之林。修忍辱行之大菩薩必須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具足定力而無所驚怖。大菩薩於一切法皆無所執著,行而不行,行所無事,因為他觀諸法皆空。一般人聽一切法空,就不修行了。菩薩知一切法空而入實相,以不行不分別,以上為大菩薩身安樂行處。 何謂大菩薩親近處呢?大菩薩不向國王攀緣,甚至不與王子、大臣及長官等人交往。 修行入不主動向彼等攀緣,可是若彼等自動到廟上禮佛,你為之說法則算如法。但不可設法引誘權貴來到廟上,否則亦算攀緣。六祖慧能受武則天多次邀請入宮供養,他都拒而不赴。四祖道信受唐太宗多次邀請亦拒絕,可見其遵守法華經中訓示——不攀權貴。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讀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叉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間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菩薩摩诃薩絕不接近外道梵志(即外道出家人),尼犍子(梵語,是九十六種外道之一,中譯為離系,意思即將得解脫而未得解脫),造世俗文筆(編寫一般世俗令人生YIN欲心的小說或劇本),贊詠外書,及路伽耶陀,譯為惡論,教人造惡之論(如師父破弟子之論,常表現自己有獨特見解,比弟子高明),逆路伽耶陀(背逆常理之論,弟子反駁師父之理論)。亦不親近諸有凶戲(不看充滿暴力血腥的電影或戲劇),相叉相撲(互相搏斗),及那羅(大力士)等人,種種變現之戲(變魔術的表演),又不親近旃陀羅(印度四種階級(1)婆羅門。(2)剎帝利。(3)吠捨。(4)旃陀羅)之一,印度階級觀念特重,旃陀羅是從事屠豬行業的人,地位卑微。也不親近畜豬羊雞著,畋獵漁捕著,諸惡律儀(穿著奇裝異服,引人注目著)。如是等人,或時來者,則為之說法,無所希望或生攀緣心。又不接近小乘的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人,不與他們問訊,因行門及志樂不同,或在房中,或經行處,或在講堂中,不與惡人共處。有來者,則為他們說法,無所希求,不與之攀緣。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诃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余事。 釋迦牟尼佛對文殊師利菩薩說:菩薩摩诃薩對女人不應生欲想相,生YIN欲想或為女人的相貌所動心。亦不願意見女人,因女人身不淨。若是‘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有這種定力時又另當別論。若有特別因緣到俗人家中,也不與女孩子、處女(未結婚的女子)、寡女(喪失守寡之女)單獨相處。 亦不與五種不男之入((1)生:就是生來而無男根。此乃往昔搞同性戀之果報,有入形而無男根。(2)鍵:就是有男根被割除,或因病致潰爛而無根。(3)妒:就是見男入生妒忌心,不能入道。見女入生妒忌心,變成女入,亦不能入道。(4)變:就是男不男、女不女。男與男發生同性戀,女與女發生同性戀。或男子自行YIN欲,或女子自行YIN欲,故得不能入道之果報。(5)半:就是半月是男,半月是女)。此五種入因思想不正當,故六根不具。雖欲出家亦不被接受。行菩薩道者不與以上五種入交往。為避嫌疑起見,出家入不可無故獨自到居士家。若有特別因緣到他入家中,則一心念佛,如念‘南無阿彌陀佛\’(最好兩位比丘同去)。 若與女入說法,不露齒笑,以免令對方生YIN欲心,或令自己起不淨的思想。不現胸露腹,乃至為入說法,也不特別親近,何況其他行為呢?故修菩薩道著應常自我檢點。要戒德圓明,務使身心纖毫不染。 講求佛法必須要有真正定力,以致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猶如精金,縱使置入洪爐中,而份量不減、成份不變。修道亦如是,道業有成時,用火燒也不化,用水淹也不壞,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若修道未達到這境界者,則要小心謹慎。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常好坐禅。在於閒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不樂畜年少弟子\’:不可樂於收年少弟子。修菩薩行者不應貪求年少弟子的侍奉。若遇著特殊因緣,仍可收年少弟子。為何不收年少弟子?因恐其幼稚習性未脫,不聽教化。但若遇著能聽從教化的年少弟子,仍可收之為徒。 我的弟子中有好幾個也非常年少,年約十二、三歲,但他們都能聽從教誨。在東北時,我聽說有一孩子姓鄭名德,從五歲即天天向父母親叩頭。我聽後生慚愧心。我十二歲才天天向父母親叩頭,這小孩子卻在五歲時,懂得天天向雙親稽首示敬。於是我想找機會與這孩子見面。一天,機緣成熟,他住在五常縣,離我家一百多裡路,此時,鄭德已十二歲,由於他事親至孝,所以遠近馳名,很多外道都欲度之為徒。鄭德卻常對外道說他先要侍奉雙親,父母是堂上的活佛,他不能捨近求遠,要待責任已完才修道。外道辯不過他,都不能如願以償。 這天,我到他家時,他從窗戶看到我便向母親說:‘我的師父來了!’他母親大感訝異,問:‘你何來一個師父呢?’他答:‘我現在就有師父了。\’這時我背著一個布囊走到門前,他立刻為我背布囊迎請我進家中。到屋裡,我和鄭德坐在炕上談話。我問他為何向父母親叩頭?他謂無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唯有向父母叩頭,希望得父母歡心,以報親恩之萬一。我問他何以年僅五歲已懂得這樣孝順父母呢?鄭德答:‘以孝順父母為樂事。\’我問其父母此子曾使你們不悅嗎?他們答道:‘我們夫婦倆亦不算有德行,可能祖先有道德,故報得孝子賢孫吧!’從此話可見他們也是有修養的人,並未自誇有德行,而得這個孝順兒子。 稍後,我正准備離去,鄭德把我的鞋子收藏起來,不讓我走,欲留我在家中吃一頓便飯,這時我沒有鞋穿,只好默然允許。飯後,我問鄭德:‘到底師父要順從徒弟,還是弟子順從師父呢?’鄭德答:‘當然徒弟應該聽從師父的話啊!’我便教訓他:‘你為何未經我同意就把我的一雙鞋拿走,而強留我吃飯呢?若你有意留師父用飯,應恭敬請求而不可用強制的手段,勉強挽留我。’鄭德聽後立即跪下道歉。 如鄭德這樣明白事理的年少弟子,可以收之為徒。 ‘沙彌小兒\’此處謂驅烏沙彌。古時廟上種菜,有烏鴉來偷吃菜圃中的菜時,負責驅逐烏鴉的小沙彌,叫驅烏沙彌,年紀約八歲至十三歲。‘沙彌\’是梵語,中譯為息慈。息就是息惡,慈就是慈悲。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有貪心的人,就好逸惡勞;有嗔心的人,就常發脾氣,有癡心的人盡打妄想。故不息滅貪嗔癡,戒定慧就不能現前。 受具足戒時,稱為沙門。譯為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戒\’之在貪,不可貪得無厭。‘定\’是你縱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定\’可對治‘嗔心\’。‘慧\’可對治‘癡\’。若攀緣就是愚癡,能不攀緣就是有智慧。人心中清淨,就猶如置身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道場——靈山法會,故說:‘一時清淨,一時靈山。時時清淨,時時靈山。’ ‘亦不樂與同師\’:亦不樂與小孩同拜一個師父。若與年幼小孩同門,你則要盡師兄弟之情份,對之加以照顧,故不樂與同師。但師父收年幼小孩為徒則另當別論。 ‘常好坐禅\’:坐禅可生定,所以要常好坐禅。雖然說‘坐禅\’,功夫未到家時就要‘坐禅\’,到功夫相應時,就能行住坐臥不離‘禅\’,如影隨形,即有定力。但要無所執著,生出定力。‘禅\’即禅那,是半梵語;即思惟修,亦雲靜慮。坐禅能生定,有定力能除妄想。 ‘在於閒處\’:若功夫到家,在任何地方也可以坐禅,反正行住坐臥不離禅。如永嘉大師證道歌雲:‘行也禅,坐也禅,語默動靜體安然。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人在夢中受物累情牽才在六道輪回,到覺悟時就無掛無礙,空無所有。若未有定力應‘在於閒處\’坐禅,在阿蘭若處,即寂靜的地方。 ‘修攝其心\’:吾人終日妄想紛飛,今天想到歐洲,明天想到澳洲,後天又想到亞洲,以為不用買飛機票,心游世界,是最便宜不過的事。其實浪費了自性中不少汽油,消耗不少般若光。孟子曰:‘人有雞犬放則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哀哉!’所以不應常打妄想,要修攝其心。欲修攝其心首先要克制五欲——色、聲、香、味、觸;財、色、名、食、睡。棄五蓋——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 何謂五蓋?淺釋如下: (一)貪欲:若是貪色、聲、香、味、觸,或貪財、色、名、食、睡是要不得。若貪戒、定、慧,貪坐禅,貪成佛則無可厚非。我常貪孝順弟子。人若貪求一個好師父,以從之學佛法,這些也是貪,可是,貪學好是可以的。 (二)嗔恚:即發脾氣,千日打柴一火焚,所謂:‘星星之火燒盡功德之林。\’ (三)睡眠:要適可而止,疲倦可睡覺,但不可貪睡,睡得太多,頭腦昏沉,會變得愚癡。 (四)掉悔:即不適當舉動,心散,失去正念。 (五)疑法:是生懷疑,對任何事理起不信心。 調五事——食、睡、身、吸、心。 (一)調食:對於食量要合乎中道。(二)調睡:睡覺時間有度,不太多亦不太少。(三)調身:不使身體過勞,但要精勤工作為社會服務。(四)調吸:呼吸不急不緩。(五)調心:心要不沉不舉。 復次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二親近處。 再重復一遍,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觀一切十法界的境界皆空,十法界不離一念心,一念心生十法界。十法界包括四聖法界及六凡法界: (一)佛法界: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則成佛。自己開悟明白一切法為自覺,又能度他人覺悟,為覺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則成佛,所謂‘三覺圓,萬德備’,佛乃大覺悟者,明人所不明,悟人所不悟。世間及出世間的一切人都尊崇佛。 (二)菩薩法界:菩薩是願意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但覺行尚未圓滿;修行六度萬行。(1)布施:可分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即內財(頭目腦髓)、外財(國城妻子),可救人的生命。以法施人(講經說法)為法施,可救人的慧命。在人困苦艱難之際,予以安慰,為無畏施。除布施外,兼修持(2)持戒、(3)忍辱、(4)精進、(5)禅定、(6)智慧為六度,也就是六波羅蜜到彼岸的法門。 (三)緣覺法界:緣覺是修十二因緣而悟道者。十二因緣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緣覺分兩種,有佛出世修十二因緣而悟道者,為緣覺。只願獨善其身,見世界散壞,故遠離塵世,到深山穹谷修行,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感悟萬物無常而證道果,為獨覺。 無明就是煩惱,亦是男女間之情愛。有情愛而發生不淨行,有行而生種子,即識。有種子而成胎,即名色。有胎後生眼、耳、鼻、舌、身、意,即六入。有六入後生感覺,即觸。有感覺就有受用,即受。有受用生愛心,即愛。因愛欲取為己有,即有。有而後有來生,有生就有死,這是流轉門。緣覺就是來回研究十二因緣道理到究竟處。彼覺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減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此是還滅門。緣覺菩薩是初發心菩薩。 (四)聲聞法界:聲聞修苦、集、滅、道四谛而悟道者。苦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苦中之苦,既貧窮又困苦,已貧無立錐之地,再遇種種困難,苦上加苦。富貴人家無苦苦,但免不了壞苦,遇賊劫火燒,或財物敗壞,即壞苦。縱無窮人的苦苦,亦無富人的壞苦,卻逃不了行苦。行苦是由少而壯,壯而老死,念念遷流,身體由強健以致衰壞。 八苦是生、老、病、死四苦外,尚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人生於世已是苦事,到老、病、死就更苦。 有三個老人對酒談天,舉杯共飲,一個老人是六十歲,一個為七十歲,另一個八十歲。其中較年輕一個譏諷另外兩個老人說:‘今年酒席宴前會,不知明年又少誰?’七十歲老人卻認為他未免言之太遠了,說:‘今天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日提不提?’八十歲又說:‘呼出一口氣,難保下一口氣能再吸入?’可見生死無常,人命僅在呼吸之間,大限來時難免一死。 古人雲:‘老僧自有安身法,八苦交煎也不妨。’唯獨修行有把握有真定力,則不怕此等苦。 聲聞修四谛法。第一是知苦。第二斷集,集即各種煩惱。第三是慕滅,滅即寂滅——證得涅槃。第四是修道。道是要修的。釋迦牟尼佛初成佛時三轉四谛*輪,度五比丘令其開悟,就是講以上的道理。 佛、菩薩、緣覺及聲聞合稱四聖法界。六凡法界是天、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五)天法界:六凡法界中,最高為天,不懂佛法之人,誤以為生天乃最快樂之境界,其實天亦屬六凡法界而已,未能超出六道輪回。縱使非非想處天人的壽命為八萬大劫,壽終仍會墮落人間,善業成熱就轉生善道,惡業成熟則轉生惡道。 (六)阿修羅法界:阿修羅是梵語,此雲無端正,又叫無酒,男丑女美。凡阿修羅都是好勇斗狠。天、人、畜生、餓鬼、地獄道中皆有阿修羅,故天、人、阿修羅則稱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則稱為三惡道。又者,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為四惡趣。 (七)人法界:人道中各有不同階層背景的人,上至皇帝公侯,下至貧民乞丐。有富貴、貧賤、美丑之分,皆是因果輪回所感召。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報應絲亳不爽。 (八)畜生法界:因為愚癡,所以被人支配。 (九)餓鬼法界:因為嗔心太重,愛發脾氣。 (十)地獄法界:因為貪心,貪而無厭。 所謂‘十法界不離一念心\’。如果常生貪、嗔、癡就墮落三惡道。修四谛法,則轉生聲聞。修十二因緣法,則轉生緣覺。發菩薩心修六度萬行,將來便成佛。經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由心所生。且看這個\‘心’字:‘三點如星布,彎鉤似月牙,披毛從此起,做佛也由它。’故說十法界不離現前一念心。心在佛果,將來便成佛。心趣地獄,便墮地獄,可見因果應驗不爽。 一切相之本是無相。菩薩觀十法界皆空,從真空中生妙有。妙有非有,不礙真空。真空不空,不礙妙有。真空是實相之別名,實相乃外無所貪,內無所求;內外皆空,內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中空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觀六根、六塵及六識皆空,十二處及十八界皆空。然而一切法空是否一無所有呢?不是的,而是空入實相,故妙不可言。人常參禅打坐能入實相,到時內空六根,外空六塵,中空六識,十八界皆空。 眾生在六道裡輪回,一不小心錯因果便很容易墮落,甚至墮成糞裡的蟲子。莫譏笑蛆蟲生活於糞便中,這樣污穢。其實人肚裡也裝滿了糞便,皮膚上又依附著無量細菌,而不自知。故說:‘眾生無邊誓願度\’,單是身體上的細菌微生物已不計其數。若你度不了這些眾生,這些眾生就來度你。蟲子的靈性稀小,生性愚蠢,只會寄生他人身體,只會化緣而不知布施。如何度這些眾生呢?陽光能殺菌,我們自性中的陽氣增加,亦能克服這些眾生。 切勿自作聰明以為殺這些細菌就會犯戒。我有一個弟子,受菩薩戒前問我:他每天駕車在路上行駛,輾死蟲蟻算犯戒嗎?駕車時可念‘南無阿彌陀佛\’為無意中輾死的蟲蟻回向,無意殺生是不算犯殺戒的。 從前有一個軍人,初遇佛法即皈依三寶,後出家,名弘奎,在南華寺受戒。此人口齒伶俐。後來共產黨在中國當權,他便從江西南下香港,住於東普陀一所簡陋房子中,可能他慣於揮霍,所以不能適應清苦的生活。在香港新界沙田道峰山,有一個基督徒設立的組織,專門鼓勵出家人還俗,供給出家人住食及零用錢。若出家人欲配偶,則為之撮合姻緣。弘奎在道峰山當廚子,月薪三百元。做飯時常殺雞宰鴨,他為了自我安慰,便邊殺邊念‘南無阿彌陀佛\’,日子久了,他便神經錯亂。後來搬回東普陀住,屢次求見我而不遂,半年後自刎而死。 你說,這人究竟是大菩薩化身,以身犯戒顯示果報,以警醒出家不可殺生呢?或是出家道心不夠堅固而生退韓轉俗呢?學佛法除了要有堅固心外,更要持之以恆,長年累月勤學習佛法。不學佛法的人,到臨死時毫無把握;精進學習佛法的人,自知時至,無疾而終,才算在生死事上真有把握。 我有一弟子名李裕超,皈依我後發願希望能發財,發財後便建立佛教醫院。又常求我為他批八字及相命。我屢次婉拒,他仍不罷休。有一天他准備往紐約去,臨行前,又來求我批八字,我鄭重的教訓他:‘你這次到紐約去不可求出家人批八字。批八字是屬五邪命之一,真正修道人不會為人批八字相命,所以你若求出家人批八字,就是侮辱出家人。’自此以後他便不敢再求了。他又問為何發願求財,猶不能滿願呢?我答:‘讀書求學也要按部就班,從小學到中學,再晉升大學,經長期用功才得大學畢業。那有不勞而獲,單靠發願而求財的道理呢?發願要有長遠心,栽培福慧,生生世世繼續自己的願力,不可有始無終。’ 學習佛法又要有誠心,不論任何人加以破壞,挑撥離間,也要矢志不移。寧捨身命也要護持。往昔釋迦牟尼佛布施了一千身,為憐憫眾生,不惜捨身喂虎,割肉飼鷹: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遇到一只鷹欲捕捉鴿子為食,鴿子飛到佛身旁求庇護,佛為之向鷹求情。鷹說:‘你憐憫它,但我無以為食,我也會餓死!’佛陀於是割自己身上的肉飼鷹,乃至身上的肉都割光,割無可割了,佛陀便叫鷹自己飛過來吃肉。此時,鷹及鴿子隨即騰空,現出原形,原來是天人來試驗老修行的慈悲心!以科學眼光看這類事情,似乎不合情理,應該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佛教裡妙不可言的事情多得很,只要誠心到極點便有感應,所謂‘心誠則靈\’。 ‘如實相\’、‘不顛倒\’即持乎中道。‘如\’即不落於空不落於有,‘空\’‘假\’‘中\’三谛如一。空即假,假即中;一假一切假,一空一切空,一中一切中。三谛如一是‘如\’。‘實\’即非七方便。七方便即小乘之七賢位也。超過七方便之果位,就是如實相。 ‘不顛倒\’:凡夫有四倒: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二乘‘顛倒\’:常計無常,樂計為苦,我計非我,淨計非淨;以上是二乘人的顛倒。菩薩仍有顛倒,唯有佛是大覺者。故九法界眾生都是生存於顛倒中,念念遷流,有時覺得好,有時覺得不好。其實沒有好與不好之分,一切都是出於眾生之顛倒想。若能持乎中道即不顛倒。學習佛法就是要不顛倒,不學習佛法就是顛倒。守規矩就是不顛倒,不守規矩就是顛倒。我們應猛自反省,若所作所為顛倒,則趕快急流勇退! ‘不動\’即定,無所恐懼;打坐時如如不動,不被境界所轉。打坐時見到老虎也不生恐懼心,置生死於度外,視生死一如。有人說:‘我不怕死,所以不用學佛法。學佛法為要了生死,我既不怕死,故不甪學佛法了。’你不怕生死,不學佛法,生死不斷,所以生死不能了。打坐時不為生死所動,即是‘定\’力。生死有兩種: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指凡夫而言。凡夫各人有一個身份及一段壽命,故名分段。二乘人證羅漢果位後便了分段生死,但仍有變易生死,即是微細的妄想念念遷流,未曾斷盡。分段是三界內的生死,變易是三界外的生死。羅漢斷了分段生死,菩薩斷了變易生死。 ‘不退\’,智悲不退轉,身心寂滅沒有妄想,故有大智大慧。也就是了性平等,不生退屈。 ‘不轉\’,不受輪回所轉,不在凡夫生死中轉,亦不在二乘上轉凡為聖。 ‘如虛空\’,就像虛空一樣,華嚴經雲:‘若人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一無所有為‘虛空\’,一切所有皆彼虛空包含。‘如虛空\’是個代表名字,雖然有個名字,但無自性,中道觀智也只有個名字,其實空無所有。不要頭上安頭,到處找尋虛空。 ‘無所有性\’即沒有自性,沒有他性,沒有共性,沒有因性,也沒有果性,一切皆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謂:‘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若能離這四句,絕百非,則能入不可思議妙不可言之境。明白其中妙處,就是明白妙法蓮華經。若不明其中妙處,即對此經之妙處不能心領神會。 你們之中有些人很用功,有些人仍盡打妄想。打妄想的人應收攝身心,制心一處。暑假班快圓滿結束,今年冬天開始有一百天的坐禅班,每天要坐二十一小時禅,跑香、坐香沒有休息,誰能不怕辛苦可早日報名參加。 ‘不生\’,不生無明,不生智慧;既不生無明亦不生智慧,即入‘不思善,不思惡’之妙境界。沒有無明沒有智慧是本來自性之大光明藏,所以沒有所破,亦沒有能破,此乃‘不生\’之理體。在這境界上,行、位、因、果等都不生。 ‘不出\’即不入,無出無入。如來修行的本體上,達到究竟處,所以沒有出沒有入,沒有無明,亦沒有智慧可言。 ‘不起\’,證得如此理體,使一切方便權法皆寂。 ‘無名\’,沒有一種名稱可代表這個道理。從不顛倒到不起,沒有一個名字可稱。此是性空。 ‘無相\’,沒有任何相可把它表現出來。從不顛倒到不起,沒有任何形相可以形容。此是相空。 ‘實無所有\’,贊歎中道之觀體,不落於邊,不落於空,不落於有,一無所有。 ‘無量\’即無數量之法。有數量之法如五陰——色、受、想、行、識。六根、六塵合稱十二入(又稱十二處),加上六識,為十八界。以上都是有數目之法。中道之觀是無數可量,即全數,是無欠無余之量。 ‘無邊\’,無邊無際。小乘中一切法皆有一定,故有邊際。無有定法乃無邊無涯。 ‘無礙\’,中道觀智能遍入一切法,而無所障礙。 ‘無障\’,沒有一法可遮障中道觀智。 ‘觀一切法\’至‘無障\’經文為十九句,‘觀一切法\’為總標。後十八句加以分別解釋,是為別釋。其中道理乃無窮無盡,講經只能略述大概而已。‘觀一切法空\’後十八句經文,可以依照大般若經之十八空來解釋;又可以一切法作解釋。一切法如實相、一切法不顛倒、一切法不動、一切法不退、一切法不轉、一切法如虛空、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語言道斷、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出、一切法不起、一切法無名、一切法無相、一切法實無所有、一切法無量、一切法無邊、一切法無礙、一切法無障。以十八空作解釋:如實相是第一空,不顛倒是內空。內空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皆空至無我。無我執是不動。不動是外空;外空六塵,不被六塵所動。不退為內外空。不退轉為凡夫,不退轉為二乘。‘不轉\’是空空,空能破一切諸法,既無我執,又無法執,即空空;掃一切法,離一切相,故不轉。 ‘如虛空\’,般若經中專談空理。須菩提善說空,佛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故他名‘空生\’。雖名空生,但亦不空生,何以說不空生呢?有了須菩提,故說空生又不空生。須菩提是梵語,中譯空生,何以得此名?乃因他出生時家中倉庫裡的財寶,無緣無故突然變空,故其父名之為空生。其父見家中財庫無故而空,即去爻卦。卦謂此乃吉祥之兆,家生貴子,所以須菩提又名善吉。七日後倉庫中金銀珠寶失而復得,又得名善現。何故須菩提出生之日,家中的財寶都空了呢?因他生生世世研究空理,所以他一出世即表現般若空。‘如虛空\’是大空。‘無所有性\’即畢竟空,有偈雲:‘如來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諸法本醴無欠無余,故謂畢竟空。以畢竟空故‘無所有性\’也。 ‘一切語言道斷\’,一切皆空,非言語所能言喻。 ‘不生\’是有為空。有為法由因緣和合而生。不和合則不生,故謂有為空。 ‘不出\’乃無為空,‘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無為即出離,出離一切法,出離已空,故‘不出\’。 ‘不起\’是無始空,大般若經上載無始空,因‘開始\’了不可得,故雲無始空。 ‘無名\’為性空。‘無相\’為相空。無名無相,亦可解釋作實無所有。 ‘實無所有\’為不可得空。 ‘無量\’是有法空,有量即有法,有量空,即有法空。 ‘無邊\’是無法空,法為邊,無法即無邊。 ‘無礙\’乃有法無法空,有法無空,皆了不可得,故為無礙。 ‘無障\’即教空,妨礙遮障皆了不可得,故無障。 以上為十八空,佛常修此十八空,法華經中載之十八句,乃依照此十八空而說。 上述‘一切法空\’乃總相,‘如實相\’至‘無障\’十八句為別相,一切相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所以說常樂於觀以上種種法相,視一切皆空。此乃大菩薩第二種親近之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應入行處 及親近處 當爾之時,佛欲重申此義,而說偈言:若有發大菩提心之菩薩,於將來惡世中,無恐怖畏懼之心,欲說法華經,應入身所行之安樂處,及親近處。 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凶險戲者及旃陀羅 外道梵志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 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好戲笑者深著五欲 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 修行菩薩道之修行者,應遠離國王、王子、長官、做凶險演戲者、屠宰豬牛者,及一切修外道者和婆羅門。也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不發大乘心之聲聞緣覺,及修三藏之學者,不守戒律之比丘,或冒名偽稱阿羅漢者。也不親近破戒之比丘,好嬉戲說笑者,因彼等皆深著色、聲、香、味、觸,或財、色、名、食、睡五欲。求現生即得滅度者,這類優婆夷,皆不宜親近。 若是人等以好心來到菩薩所為聞佛道菩薩則以 無所畏心不懷希望而為說法 若如是人等,以求道之心來到修菩薩道者處,欲求佛法,此菩薩則以無所恐懼心,不懷任何希望,或貪圖供養之企圖,而為之說法。 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以為親厚亦莫親近 屠兒魁脍畋獵漁捕為利殺害販肉自活街賣女色 如是之人皆勿親近 ‘寡女\’即喪夫之女人,‘處女\’即未婚之女子。‘不男\’即生、鍵、妒、變、半五種不男,如是之人皆不與之親近厚愛。亦勿親近屠殺豬只及賣肉之人,狩獵野獸、網捕游魚飛鳥之人,為圖利而殺害眾生者,販賣肉類為生之人,或出賣色相以謀生的女人,以上這些人,都不宜親近。 凶險相撲種種嬉戲諸YIN女等盡勿親近莫獨屏處 為女說法若說法時無得戲笑入裡乞食將一比丘 若無比丘一心念佛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 能安樂說 ‘凶險相撲\’即學習武術之人。種種玩耍嬉戲,及販賣美色的女人,皆勿親近。勿於屏帳單獨為女子說法。若要說法,切勿一面說法一面嬉笑。人市中乞食,必須偕另一比丘同往。若無比丘相伴,則端然恭敬一心念佛號,如‘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攝心念。以上是修行菩薩道者之行處及親近處,以此二處,安樂而無所為地為大眾說法。 法界佛教總會在美國成立以來,盡心竭力弘揚正法。諸位若能發心建立廣大的道場,能容納數十萬人、數百萬,甚至能容納數千萬人更好。你們每人都應發願建立道場,道場越多越好。每個家庭都成為道場更好,每個人都變成道場,每個國家都成為道場更好,乃至整個世界也成為道場,人人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飲酒、不妄語,則能杜絕世界一切惡業,使正氣洋溢,福被寰宇。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 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是名智者 所親近處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 在於閒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 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 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修行菩薩道者不修行上中下法(上法乃菩薩乘,中法為緣覺乘,下法為聲聞乘),有為法和無為法,實、不實法皆不可修行。亦不分別,是男是女。男即是慧,女即是定。‘定\’‘慧\’如一,故不宜加以分別。因為無智亦無得,故‘不得諸法\’,更‘不知不見\’一切諸法,是則名為菩薩行處。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即無常住,則無所執著,無所執便得解脫。觀一切諸法不生不滅,‘是名智者\’所應親近之處。 不要顛倒,加以分別諸法之有無,此為實法彼為虛,此是有生彼是非生。應該在於幽閒之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猶如須彌山屹立不動。靜觀一切諸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沒有自體,故無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無‘有\’‘無\’之相,故為‘常住一相\’;常住於非有非無之相上,是名菩薩修行近處。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入是行處及親近泸說斯經時 無有怯弱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以正憶念隨義觀法 從禅定起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開化演暢 說斯經典其心安隱無有怯弱文殊師利是名菩薩 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若有比丘在我滅度之後,進入如是菩薩修行的處所,及菩薩所應親近之處,演說妙法蓮華經時,無所恐懼,亦無所希求,‘到無求處便無憂\’。菩薩有時入靜室中,以正念億及佛法之道理。講經前先靜坐一小時,靜止雜亂妄想,於靜慮中悟出之道理來講經說法。出禅定後,為諸國王、王子、大臣、人民或婆羅門等,開演暢言妙法蓮華經無上之妙理,其心平穩安樂,無所恐懼。文殊師利!你應知道,這菩薩安住於初步法門,彼能如是修行,將來末法時,則能講說妙法蓮華經。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余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贊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今得一切種智。 釋迦牟尼佛又稱一聲:‘文殊師利菩薩!’在如來滅度後,於末法時欲說此經,應住於安樂行門上,若口宣說或讀誦此經時,不樂於訴說他人的過錯或經典的過錯。佛乃因人說法,觀機逗教,應病予藥,故吾人不應妄加評論。也不輕慢其他經典或法師,例如對法師所說之法起分別心,而厚此薄彼,也不論及他人之長短。對於聲聞人,亦不直稱其名。美國人無長幼尊卑之別,兒子竟直稱父親之名,此乃不敬之舉。在家人不應直稱出家人的法名;稱呼其字,則可。例如萬佛聖城中的出家人的法名為果X字恆X,在家人只可以其字稱之,如X法師。對出家人尚且不可直稱其名,對師父更不應直稱師名。弟於若直稱我為度輪法師或宣化法師,實屬不敬之舉,目無尊長。如直稱度輪或宣化,更是欺師滅祖的行為。出家人與出家人彼此之間也不可直稱其法名,只可以其字相稱。唯有師父可稱徒弟之法名。 對小乘法師既不稱名說其過,也不贊歎他。若法師真正有德行,加以贊歎則無可厚非,但勿稱其名稱。又不生怨恨嫌棄之心,假如你沒有以上所說的種種毛病,心中無貪嗔癡,自然得到安樂。對於一切來聽法者,不逆其意而觀機逗教。彼若有所質難請問,勿以小乘法答之,而依照大乘經典中之道理為之解說,令問法者獲得一切種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淨地而施床座以油塗身 澡浴塵穢著新淨衣內外俱淨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國王王子 群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若有難問隨義而答 因緣譬喻敷演分別以是方便皆使發心漸漸增益 入於佛道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當爾之時,釋迦牟尼佛欲重宣此義,而以偈頌再說一遍:修菩薩道之菩薩,常欲令眾安隱道及安隱果而為說法,即入如來室。於清淨之地施敷床座,即坐如來座。以香油塗身,即著如來衣。洗淨一切塵穢,‘著新淨衣\’,即著如來衣,內外皆清淨,內無妄想外無塵穢。安處於如來座,隨所發問而為說法。若遇比丘(男出家人),及比丘尼(女出家人)、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國王、王子、大臣及百姓,應以微妙不可思議之義理,和顏悅色地為之說法。若有疑難請問,則隨大乘義理來答覆,以各種因緣及譬喻為之敷演。以方便法,使之發菩提心,並且日益增長,成就佛道。除去懶散惰慢之意,及一切懈怠之想,離一切憂愁煩惱,慈心為眾生說法。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 鹹令歡喜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 但一心念說法因緣願成佛道令眾亦爾是則大利 安樂供養 晝夜六時常為說法,以慈悲心教化眾生,演說佛教裡無上之道理,唯恐眾生不明妙理,故以種種因緣,無量譬喻來開示,令大眾皆大歡喜。於衣服、臥具、飲食、醫藥,以上種種物質無所期望,但以一心念,為眾生隨機說法,願成佛道,亦令眾生成就佛道。作如是想,才是大利一切眾生,安樂眾生之供養。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心無嫉恚 諸惱障礙亦無憂愁及罵詈者又無怖畏加刀杖等 亦無擯出安住忍故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 如我上說其人功德千萬憶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佛在世是正法時代,佛滅度後有像法時代、末法時代。若有比丘即是行菩薩道的出家人,‘能\’即能力所及。譬如,若你能翻譯而不作翻譯,即能為而不為。若你不能亦嘗試去做,則是不能也能行。‘演說斯\’,即是能演說此經。講經本無能與不能之分。我本來不能講經,但既然沒有人講妙法蓮華經,我就試著講。一試之下如此多人來聽,我便越講越起勁了。其實我連聽經也不會。 演說妙法蓮華經之法,‘心無嫉恚\’:我人心丟掉了而不尋覓,學習佛法就是為了尋找真心。心無嫉妒嗔恚,則離諸煩惱,也無障礙。不但自己無障礙,而且對人亦無障礙。若你內外均無障礙,就算有旁人障礙你,此障礙也不起作用。亦無‘罵詈\’者,何以有人責罵你呢?因你常責罵他人,故別人亦責罵你。你不責罵旁人,就沒有人責罵你了。‘又無怖畏,如刀杖等’:所謂‘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二祖神光法師,他的頭被劊子手砍下,他卻泰然不動,當時即有白漿冒出,皇帝始知錯殺了聖人,遂為之建塔造廟,予以紀念追思,但豈不是悔之已晚呢? ‘亦無擯出\’:大家聚居一起修道,應融洽共處,否則,互相磨擦,終會排除異己者,此謂‘擯出\’。若互相忍耐和氣相處,既不障礙他人,就是他人脾氣古怪,你亦無所執著,能忍能讓,‘亦無擯出,安住忍故’。\‘智者如是’:有智慧者不會執著小事而發脾氣。他乃‘善修其心\’:能住於安樂行門上,如以上所說之道理,修行菩薩道,其人功德,縱‘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诤競。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又文殊師利及所有修行菩薩道之大菩薩,於末法時代法將斷滅之時,人壽命減至二十歲或十歲時,能受持讀誦妙法蓮華經之人,心無嫉妒谄媚,不可嫌貧重富,亦不可隨意責罵修佛道者,不可評論其長短。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道者(修四谛法),求辟支佛者(修十二因緣),求菩薩道者(修六度萬行),不可得罪以上諸人,令之生煩惱,而致生疑悔及退轉心。譬如對其人言:‘你們離道甚遠,始終不會得一切種智(一切智是俗谛,種智是真谛,非俗非真是中谛)。何以始終不能得一切種智呢?因為你是最放蕩安逸之人,修道時懈怠。不應該對人起輕慢而說出這種話,又不得於佛法中生出戲論,有所诤論。當對一切眾生常起大悲想,對一切佛起慈父想,對諸菩薩起良師想,對十方諸大菩薩,則常誠心恭敬禮拜。’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诃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贊歎。 對一切眾生平等慈悲地說法,由於隨順法故,不會因某眾生恭敬以待,則多為此眾生說法;而某眾生未能恭敬以待,則少為此眾生說法。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之多說法。文殊師利!你當知此修行菩薩道之大菩薩,於後世正法滅時,可成就第三義安樂行者,說此妙法蓮華經時,一切天龍八部皆來護法。並且因為在你往昔生中不種惱亂之因,故現在沒有眾生會來惱亂。得好同學,一同讀誦此經。又得大眾同來聽受,聽經後並能受持。又能背誦,且能講解、書寫此經。 若請他人書寫此經,以供養禮拜此經,要恭敬尊重贊歎諸佛如來皆來證明妙法蓮華經。若生一分恭敬心,就有一分感應;生十分恭敬心,就有十分感應。吾人如能遇此妙不可言之經典,切勿當面錯過,交臂失之。當知此經乃百千萬劫難遭遇,若無大善根,則難遇此殊勝因緣,學習佛法。 來佛教講堂聽經的信眾日益增加,現在這佛教講堂恐怕不夠使用,我們都希望速能成就一所能容納四、五百人的講堂,大家都誠心地誦持大悲咒,相信很快就有不可思議的感應。猶如普陀山的普濟寺,它的大雄寶殿看上去似不大,但縱然有一千信眾進這大殿也能容納,甚至有一萬人,這大殿也能容納。就算有十萬人這殿也可容納。可謂不可思議的一個‘寶殿\’。這回我們誠心念咒,成就一個‘寶堂\’,此寶堂也是能大能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谄诳邪偽心常修質直行 不輕懱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雲汝不得佛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 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當爾之時,釋迦牟尼佛欲重宣此義而說偈頌:修行菩薩道之大菩薩,若欲講說此妙法蓮華經時,應該捨棄嫉妒、嗔恚、傲慢、谄媚、欺诳等邪偽之心,常修行直言直行,所謂‘直心是道場\’。不輕視他人,亦不戲論法。勿使他人對佛道生疑悔之心。不可說:‘你如此懈怠修行,終不能成佛。’這佛子——菩薩摩诃薩所說之法,常柔和能忍辱,即著如來衣;以慈悲心對一切眾生,即入如來室;勤於說法,不生輕慢怠惰之心。十方大菩薩,因憐憫眾生故行菩薩道。我們應對十方大菩薩生恭敬心,視之為我等良師。對諸佛世尊,生無上慈悲父想。破除驕傲我慢之心,說法無所障礙,此為第三義安樂行。有智慧者應依此法修行,而一心守護此安樂行。無量眾生皆會恭敬如此修行的大菩薩。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 釋迦牟尼佛又稱一聲文殊師利(妙吉祥)菩薩謂:修行菩薩行的大菩薩,於將來末法時代欲斷滅之時,有受持讀誦妙法蓮華經的菩薩,於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等人中應生大慈悲心,欲令一切眾生快樂。對不相信佛法的人,甚至毀謗佛法的人皆生大悲心。悲能拔苦,救拔此等造罪的眾生,應作如是想:如是之人,其損失實在太大,如來方便隨宜,觀機逗教為之說法,遇大乘人說大乘法,遇小乘人說小乘法,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等造罪之人不相信佛法,不聞、不聽、不知、不覺、不明白佛法也不請問,不生信心,又不求究竟解釋,所以這類人蒙受其大的損失。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诃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虛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閒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此人既不請問,又不相信亦不了解法華經之妙理。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說:我發願在我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不論在何地何時,皆以神通力及智慧力接引此不問不信不解之人,令彼等住於妙法之中。文殊師利!此菩薩摩诃薩,在佛滅度後,成就第四種安樂行。當彼說如是法時,無有過失。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及居士等所供養恭敬,並尊重贊歎。虛空諸天都為聽法故,也常隨侍奉這位菩薩。若在聚落鄉村、城邑,或在空閒林中,有人欲來咨難請問,諸天護法善神為法而保護菩薩。此菩薩以大乘妙義,答覆來問難者,令一切聽法者皆得歡喜。何以故?此經乃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佛之所擁護,所以一切困難都會消除。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而諸小王不順其命。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窦。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 文殊師利菩薩!很多人於無量劫中連此妙法蓮華經之經名也不得聞。現在有日蓮派(日本),只誦持‘南無妙法蓮華經\’,可是這並非正法,而是外道,不知經文。何況得見受持讀誦此經的入,更為希有。 文殊師利菩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德勢力降服諸國,而諸小王不順從其命令,此時轉輪聖王便起種種兵以征伐之。轉輪聖王見兵眾作戰有功者,生大歡喜,隨其功勞給予賞賜。或以田地、捨宅、聚落城邑或予衣服、嚴身之具,或給予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及人民等,以作賞賜。 卍卍卍 這星期天本講堂舉行盂蘭法會,盂蘭是梵語,中譯為‘解倒懸\’,意謂使受倒懸之苦的人得到解脫。吾人無量劫以來的祖先及父母曾否立功,皆不得而知。有功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在這世界中得居高位,衣食豐溢。有過者,則會墮畜生、餓鬼、地獄。每年七月十五日乃摩诃目犍連尊者超度其母之紀念日。眾生亦可藉此日超度過去七世生中之父母。你們若是脾氣暴躁,就可能是過去生中之父母未能離苦得樂,使你焦躁不安常發脾氣,欲拖累你也墮地獄。此情況下你應為祖先們做功德而超度。以往西方國家沒有道場讓你們做功德,如今有此法會,應把握良機,為過去生之父母做功德以超度彼等離苦得樂。 卍卍卍 轉輪聖王賞賜有功之兵眾,或予田宅,‘田\’譬喻三昧,即定。‘宅\’譬喻智慧。‘聚落\’譬喻初果及二果之果位。‘城\’譬喻三果之果位。‘邑\’譬喻四果之果位。‘衣服\’譬喻忍辱。七寶——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譬喻七覺知善法,又名七菩提分。‘象、馬、車乘\’都是表示二乘。‘奴婢\’譬喻神通之功用。‘人民\’譬喻善法。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禅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上。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轉輪聖王髻中有一顆寶貴之明珠,但他並不會把明珠犒賞與有功的將軍。為什麼呢?因為唯有轉輪聖王髻中才應有此寶珠。若以寶珠贈予將軍和眷屬,他們必然大為驚異。釋迦牟尼佛又稱一聲文殊師利!說:如來復如是,以不可思議之禅定三昧智慧,得無上法的國土。於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中作法王。唯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遂令賢聖諸將與之作戰。其中作戰得勝立功者,心便生歡喜。佛亦歡喜為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和優婆夷,說一切經典,或說三藏教,或說方等教,或說般若教,也就是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八種教。為大眾說一切諸經,令眾生歡喜,或賜以禅定解脫無漏根力,‘根\’即五根:信、進、念、定、慧。令五根增長叫做五力。 ‘又復賜與涅槃之城\’:‘城\’能防御敵人,‘涅槃之城\’能抵御魔王破壞涅槃。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一切眾生皆歡喜。保留妙法蓮華經之妙法,此妙法正如轉輪聖王髻中之寶珠一般珍責,不會隨便為人演說。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釋迦牟尼佛再稱一聲文殊師利(妙吉祥)!如轉輪聖王一般,見軍隊中眾兵立大功者,心尤其歡喜。遂以此難信寶珠,久藏於發髻中不隨便送給他人,如今亦以之賜與。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無上妙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見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或二乘緣覺等賢聖軍,與‘五陰魔\’——色、受、想、行、識。每人均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同作戰,戰勝此等魔,滅除貪、嗔、癡三毒。超出欲界、色界、無色界,破魔王羅網。此時,如來見修二乘或大乘者有所成就,大為歡喜。此妙法蓮華經,能令眾生到達一切智之地。一切世人多抱怨此經難信。如來以往四十多年從未說此妙法,如今方為大眾說這種無上甚深微妙法。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釋迦牟尼佛再對文殊師利說:‘此法華經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第一之說,於一切經典中具無上甚深微妙法。最後賜與一切眾生,如大威大德之轉輪聖王,一向守護著髻中明珠。唯今此人建立大功,故賜與之。 文殊師利!此妙法蓮華經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傳之法,諸經之首,長夜守護,不能隨便對大家講說。直至如今,才為大眾敷演此上妙經典。所以應珍惜妙法蓮華經,千萬不要把它視作等閒之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贊經後末世時 持此經者於家出家及非菩薩應生慈悲斯等不聞 不信是經則為大失我得佛道以諸方便為說此法 令住其中 釋迦牟尼佛說完長行之後,又以偈頌詳說其中義理。修行六度萬行之大菩薩,應常行忍辱,忍受一般人所不能忍之事,哀愍一切眾生,才能演說此經。此經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贊歎的經典。末法時期,持此經典者,不論對於在家、出家,及非菩薩,均應生慈悲,使之離苦得樂。此等不聞、不信妙法蓮華經者,實屬極大損失,因為不信法華經者,則不能成佛。將來我得成佛道時,將以禅定力、智慧力及各種方便,為之說此經,今一切眾生蒙受法雨,住在這妙法中。 我們學習佛法,要智慧日增。欲要智慧日長,必須循規蹈矩,不可放逸。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象馬車乘 嚴身之具及諸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種種珍寶 奴婢財物歡喜賜與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 明珠賜之 譬如有大威德之轉輪聖王。世界上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和鐵輪王。金輪王乃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之王;銀輪王統三大部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銅輪王統二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鐵輪王只王於南瞻部洲。轉輪聖王有世間稀有七寶。士兵作戰立功,給予賞賜。‘象馬車乘\’:譬喻二乘。‘嚴身之具\’:譬喻修身法門。‘及諸田宅\’:‘田\’譬喻三味力,‘宅\’譬喻智慧力。‘聚落\’:譬喻初果、二果阿羅漢。‘城邑\’:譬喻三果及四果阿羅漢。‘或與衣服\’:譬喻忍辱法門。‘種種珍寶\’:即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各種珍寶。‘奴婢\’:譬喻神通,佛法中之神通任人運用,猶如奴婢。以上等物皆歡喜賜之。‘如有勇健,能為難事’:假如有勇健之將,英勇對敵,戰無不勝,攻無不取,能做人所不能做之難事。這時轉輪聖王遂解髻中寶珠,賜與勇猛的將軍。 佛本來不說這部妙法蓮華經,唯現在時機成熟了,故說這部上妙經典。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寶藏以大慈悲 如法化世見一切人受諸苦惱欲求解脫與諸魔戰 為是眾生說種種法以大方便說此諸經既知眾生 得其力已末後乃為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 此經為尊眾經中上我常守護不妄開示今正是時 為汝等說 釋迦牟尼佛亦如轉輪聖王一樣。佛乃法中之王,佛為法王,得到法自在無礙之妙用。‘忍辱大力\’:有大威德、有大智慧的寶藏。‘以大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如法化世\’:依法教化一切眾生,觀機逗教,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佛乃因人說法,應病予藥。例如對好吃的人講食經,但所說的是禅悅為食,法喜充滿。出家人日中一食,皆因以法為食故。‘見一切人\’:人對財、色、名、食、睡五欲有所執著,患得患失。‘受諸苦惱,欲求解脫’:受一切的苦惱欲求解脫,必須與諸魔戰斗,遂與煩惱魔、陰魔、業障魔、愚癡魔、貪心魔、嗔心魔、癡心魔、慢心魔、疑心魔作戰,調伏諸魔障。佛為著魔之眾生,說種種法,用大方便門。如地藏王菩薩為度眾生,不惜下地獄為眾生說法。他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種精神,多麼偉大呀!我們應當見賢思齊。‘說此諸經\’:說方等、般若經等諸經。‘既知眾生,得其力已’:最後乃為說妙法蓮華經。這猶如轉輪聖王解下髻中明珠,賜予有功將軍一樣。‘此經為尊\’:此是至尊至貴之經,眾經之首,所謂‘經中之王\’。‘我常守護\’:佛常常護持此經。‘不妄開示\’:不隨便開示。但‘今正是時,為汝等說’:現在應該為大眾說此經了。 現在也有人說楞嚴經是偽經,非佛金口所說。人若魚目混珠,不辨真偽,以真作假,終不能得經中之好處。本會(法界佛教總會)先講楞嚴經,再說法華經,將來要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三部大經,是人人必讀誦的經典。一切唯心造,聽經聞法能否受用,在聽講者本身,經義只要對聞法者有所裨益即是真經,我們所說的經典皆是千真萬確的上乘經典。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欲得安隱演說斯經應當親近 如是四法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不生貧窮卑賤丑陋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 以為給使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惡罵口則閉塞 游行無畏如師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佛入涅槃之後,修行菩薩道之菩薩,欲得安隱,解說此經,應當親行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願安樂行,如此四法。讀此經者,常無憂惱,無諸病苦,故其人臉色鮮明。觀其人紅光滿面,當知他智意充滿,故現吉祥之氣。不生貧窮之家,不成為卑賤奴婢,被人使喚,且相貌圓滿,眾生樂見,如慕賢聖。連天上諸童子,也聽你差使。刀杖也不會加害其身,毒不能害。若人欲唾罵你時,則口不能開。游行時無所畏懼,如師子之王。智慧光照遍法界,如日光之普照。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見諸如來坐師子座諸比丘眾 圍繞說法又見龍神阿修羅等數如恆沙恭敬合掌 自見其身而為說法又見諸佛身相金色放無量光 照於一切以梵音聲演說諸法佛為四眾說無上法 見身處中合掌贊佛聞法歡喜而為供養得陀羅尼 證不退智佛知其心深入佛遺即為授記成最正覺 汝善男子當於來世得無量智佛之大道國土嚴淨 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又見自身在山林中 修習善法證諸實相深入禅定見十方佛 若於夢寐中,亦見吉祥之境界,見諸佛,坐師子座上說法。又見天、龍、阿修羅等八部,數如恆河沙一般之多,恭敬合掌。自見其身,為一切眾生說法。又見諸佛,身現紫金色,放無量光,照遍一切,以清淨梵音,演說諸法。人說法之音亦很重要,必須清淨洪亮,此乃往昔修無上根而得到的果報。佛為四眾,說無上諸法。人皆見自身合掌贊歎佛說法。很多有善根的人,都會作如是夢。聞法歡喜,以供養佛。得總持法門,總一切法,持無量義,證不退智。佛知其人之心,深入佛道,即為之授記,成正等正覺。謂汝善男子,於未來生中,當得無量智,得成佛道,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合掌聽法。又見自身,於清靜山林之中,修習禅定善法,證實相妙有境界,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之境界。於禅定中,與十方佛見面,聽經聞法。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 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 成無上道已起而轉*輪為四眾說法經千萬億劫 說無漏妙法度無量眾生後當入涅槃如煙盡燈滅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此人於夢中見佛放金光上,三十二相和八十種隨形好,微妙清淨莊嚴之相。在諸佛前聞法,並為人說法,常得此等好夢。又夢見自己做國王,捨棄三宮六院妃嫔,財、色、名、食、睡及上妙之色、馨、香、味、觸。走到道場,在菩提樹下,坐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後,得諸佛之智,成無上道。八相成道,大轉*輪,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說法。夢中過千萬億劫。說無漏妙法,度無量眾生,後當入涅槃。如煙盡燈滅。若將來惡世中,說此妙法蓮華經,是人必得最大利益,作種種好夢。 妙法蓮華經
|
|
|
|
|
|
上一篇:元音老人:有智慧的人就不甘迷悶
下一篇:宣化上人: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四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