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國王——梵施國王。他在位期間,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整個國家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繁榮昌盛的景象,人民過著祥和的生活。後來王妃生下一個美麗端莊的女孩,秀麗非凡,取名嘎希美女。她自幼就學會各種文武理數、經史詩賦等,並對釋迦牟尼佛有無比的信心,還經常借父母之力供養三寶。長大後,嘎希美女美麗堪稱世間第一,六國的國王都想要據為己有,都派使臣到梵施國王那兒希望通婚。梵施國王心裡很不安,說:“我就這一個女兒,答應其中哪一位,其他五國必來挑戰,將危及舉國臣民。”他有些擔憂,故沒有答應任何一位國王。最後六個國王都按捺不住內心的不悅,各自統帥四大軍隊向鹿野苑進軍,准備搶人。
印度當時小國特別多,相隔不遠一個小國,再隔不遠又是一個小國,那時候國家特別多。他這個四大軍隊和我們現在的軍隊不一樣,咱們是海陸空三軍,他那軍隊不一樣,比如說有象軍啊,還有馬軍等等這些軍隊,四大軍隊。嘎希美女來到梵施國王身邊,知道六國兵臨城下,就說:“父王,請不要擔憂,您告訴六位國王,我將親自挑選他們。”國王派了六個使臣將此事告訴六位國王,請他們收兵,稍候幾日,准備參加候選。後來六位候選的國王各自配帶寶飾,帶上大象、財寶及眷屬,幾乎傾其所有,准時來到了鹿野苑。
這個嘎希美女著妙衣寶飾,騎著大象,從每一位國王前走過,最後真誠告訴他們:“我不願與任何人過著世間真真假假的生活,我願意禮拜釋迦牟尼佛。”說完離去。六位國王都深感失望,但又覺稀奇:這位美麗的女子,不貪戀世間生活,又不願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居然情願皈依佛陀。最後他們就半信半疑地尾隨這個嘎希美女一觀真相。
見到佛陀後,她恭敬頂禮,祈求佛說:“世尊,我願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淨戒,唯願恩准!”最後佛答應了,叫來眾生主母,這眾生主母就是比丘尼之首,給她剃度出家,授具足戒,傳授了佛法。因為她的精進修持,斷盡了三界輪回的根本,證得了聖者阿羅漢的果位。
眾比丘就問佛:“什麼因緣,嘎希美女生在帝王之家?什麼因緣,相好莊嚴?什麼因緣於如來教法生大信心?什麼因緣速證聖果?”佛說:“這是她往昔的願力。在賢劫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時,鹿野苑有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施主家的兒媳生了一個漂亮女孩,她長大後,對迦葉佛生起極大信心。借父母的力量,她建了一座經堂,供佛及僧。經父母同意,她得以出家,一生中嚴守淨戒,精進聞思修行。臨終前,她發願:願我今生中,布施、供養、持戒、聞思等功德,能於生生世世中,生於富貴家,相貌莊嚴,並於釋迦世尊教法中出家,證阿羅漢果。這位發願的比丘尼即嘎希美女,以其往昔的願力成熟,今生於富貴之家,相好莊嚴,對我生起信心,得出家為尼,證得聖果。”
這段故事講什麼呢?就講我們修道必須得有願力,這個願力必須得深厚。我們有時候發的願都是一廂情願的多,說我來生要得好果報,但今生的好處呢,我還得要。而她發的不是這種願,就像《法句經》中發的願:若人壽百歲,不如生一日,守持戒律正意禅。由於她發願非常深切,所以說來生的果報隨著她的願力就實現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正願,也就是這段經文,“已持正誓願”的意思,如果發了正誓願我們就會吉祥。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頂禮上妙下祥法師
隨喜諸位師兄聞法
恭錄於大悲寺上妙下祥法師講述的《吉祥經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