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經咒頌念
成剛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述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說八大人覺經述義 講述人:上成下剛法師 講述地點:長春般若寺弘法樓 啟講日期:2007.4.18-2007.5.13 佛歷二五五一年三月初二至三月二十七 《佛說八大人覺經述義》出版序 言佛說八大人覺經者,謂此八種之法,乃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一、世間無常覺;二、多欲為苦覺;三、心無厭足覺;四、懈怠墜落覺;五、愚癡生死覺;六、貧苦多怨覺;七、五欲過患覺;八、生死熾然、苦惱無量覺。 諸佛菩薩大人依此八法,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然一切眾生還迷執世間,起惑作業,輪回六道,流浪三途,出沒無間,故諸佛菩薩大人,心生憐憫,乘本願力,重返娑婆,以此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大德所謂:“事不毀心,道方合節”。即在這一切善惡、苦樂、成敗、生死,乃至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的事物上,面對現實,能循規蹈矩,以理從事,不肆意縱情,不錯謬非法,不毀壞自己的良心,不毀壞自己的清淨心,與道方合乎拍節。此經多就事顯理,就因說果,凡佛門弟子,是不可以不學也。 以是之故,今特述此經大義,願與法界眾生,共獲此《佛說八大人覺經》之利益也,是以為序。 佛歷二五五一年九月初一日 學法沙門釋成剛敬識 今講此經,先釋經題,次釋譯人,後釋經文。 釋經題 此題為一經之總綱,經文乃一題之別義,欲知一經之別義,須明一經之總綱。如提網者,須先舉其綱,綱舉則眾目張矣。? 此題須分通題與別題。前六字是別題,別在此經與他經不同故;後一字是通題,通於諸經故。通題乃能诠之文,別題是所诠之理,通別能所,合為一經之題。? 此佛字是能說之人,即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八大人覺是所說之法,即所說之經。? 此經題是人法立題。佛,梵語,具雲佛陀,華言覺。覺有三義,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一者自覺。謂自悟本性,即悟明本具之佛性,本來是佛。然無始劫來,眾生迷於本來之佛,而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今既自覺,不再錯認,即可就路還家,返妄歸真,面見本來之佛。? 二者覺他。謂佛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自己之所覺悟發為言教,開導一切,令諸眾生皆得悟明——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只要不用妄想,放下執著,皆當做佛。 三者覺行圓滿:1、自覺智滿,謂以始覺智照本覺理,照到業盡情空,是雲散日明,即本具的佛之智慧之日得以開拓發明,是名自覺智滿。2、覺他行滿,謂菩薩能以種種權巧方便,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四攝等萬行,給眾生拔苦興樂,功行福德圓滿,故名行滿。如是三覺圓滿,故名佛陀。? 說者,謂釋迦如來以四無礙辯,隨機施教,金口之所宣說也。有五種人說法:一、佛說。二、聖弟子說。三、仙人說。四、天人說。五、化人說。此經是佛說,非余四人說也。又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利生為懷,若時至機熟,能令眾生得益,則佛暢悅所懷而說也。? 八大人覺者,此八字乃指此八種之法。大人二字乃指諸佛菩薩也。覺者乃覺悟之義。謂此八種之法乃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一、世間無常覺。二、多欲為苦覺。三、心無厭足覺。四、懈怠墜落覺。五、愚癡生死覺。六、貧苦多怨覺。七、五欲過患覺。八、生死熾然、苦惱無量覺。此八種法雖為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然眾生還迷而不自覺知,故佛為使眾生也覺悟,而以自己之所覺悟,而覺悟一切眾生也,以期給眾生拔苦興樂,故說此經。? 經者,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具有貫、攝、常、法四義。貫者,謂貫穿所應知義理。攝者,謂攝化所應度眾生。常者,謂三世不能易其說。法者,謂十法界所應遵其軌。又經者,徑也,即修行成佛之路徑也。從因地到果地,必依此經所說之義理,發起自覺、覺他真實之修行,即可以從生死此岸,渡過煩惱中流,而登涅槃彼岸,故曰經也。 ? 二、釋譯人?? 此經是後漢沙門安世高法師譯。安世高者,姓安,名清,字世高,後漢時人,乃安息國王正後之太子也。幼以孝行見稱,加又志業聰敏,克意好學,外國典籍及七曜、五行、醫方、異術,乃至鳥獸之聲,無不綜達。嘗見群燕,忽謂伴曰:“燕雲,應有送食者”,頃之,果有致焉,眾鹹奇之,故儁異之聲,早被西域。? 高雖在居家,而奉戒精峻。王薨,便嗣父位,乃深惟苦、空,厭離形器,行服既畢,遂讓國與叔,出家修道。博曉經藏,尤精阿毗昙學,諷持禅經,備盡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歷諸國,以漢桓之初,始到中夏。才悟機敏,一聞能達,至止未久,即習通華言,於是宣譯眾經,改梵為漢,出《安般守意經》、《陰持意經》,大小十二門,百六十品,《道地經》等三十九部經論。所譯經論義理明晰,文字允正,辯而不華,質而不野,凡在讀者,皆亹亹而不倦,高窮理盡性。? 高自識宿緣,多有神跡,世莫能量。初高自稱,先身已經出家,有一同學多嗔,分衛值施主,每辄怼恨,高屢加诃谏,終不悛改。如此二十余年,乃與同學辭訣雲:“我當往廣州畢宿世之對,卿明經精勤,不在吾後,而多恚怒,命過當受惡形,我若得道,必當相度”。? 既而遂適廣州,值賊寇大亂,行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負卿,故遠來相償,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時意也”,遂伸頸受刃,容無懼色,賊遂殺之,觀者填陌,莫不駭其奇異。既而神識還為安息王太子,即今之世高也。? 高游化中國,宣經事畢,值靈帝之末,関雒擾亂,乃振錫江南,雲:“我當過廬山度昔同學”。行達栱亭湖廟,此廟舊有威靈,商旅祈禱,乃分風上下,各無滯留。嘗有祈神竹者,未許辄取,舫即覆沒,竹還本處,自是舟人敬憚,莫不懾影。高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請福,乃降祝曰:“舫有沙門,可便呼上”。客鹹驚愕,請高入廟,神告高曰:“吾昔外國與子俱出家修道,好行布施,而性多嗔怒。今為栱亭廟神,周迴千裡,並吾所治,以布施故,珍玩甚豐,以嗔恚故,墮此神報。今見同學,悲欣可言,壽盡旦夕,而丑形長大。若於此捨命,穢污江湖,當度山澤中。此身滅後,恐墮地獄,吾有絹千匹,並雜寶物,可為立法營塔,使生善處也”。高曰:“故來相度,何不出形”?神曰:“形甚丑異,眾人必懼”。高曰:“但出,眾不怪也”。神從床後出頭,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長短,至高膝邊,高向其梵語數番,贊呗數契,蟒淚如雨,須臾還隱。高即取絹物,辭別而去。舟侶揚帆,蟒復出身,登山而望,眾人舉手,然後乃滅。倏忽之頃,便達豫章,即以廟物造東寺。高去後,神即命過。暮有一少年上船,長跽高前,受其咒願,忽然不見。高謂船人曰:“向之少年,即栱亭廟神,得離惡形矣”。於是廟神歇矣,無復靈驗。後人於山澤中,見一死蟒,頭尾數裡,即今浔陽郡,蛇村是也。?高後復到廣州,尋其前世害己少年。時少年尚在,高徑投其家,說昔日償對之事,並敘宿緣,歡喜相向,雲:“吾猶有余報,今當往會稽畢對”。廣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資供,隨高東游,遂達會稽,至便入市,正值市中有亂相打者,誤著高頭,應時殒命。廣州客頻驗二報,遂精勤佛法,具說事緣,遠近聞之,莫不悲歎,明三世有征也。? 高既王種,西域賓旅皆呼為安侯,至今猶為號焉。此《佛說八大人覺經》即安世高所譯三十九部經論其中之一也。此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以簡略的語言,對其四十九年說法一代時教,即三藏教典的高度概括。四十九年說法一代時教,三藏教典是廣繁詳細之說,《八大人覺經》是概括簡略之說,雖然概括簡略,然宗旨要義收盡無余。? 安法師以准確、有力、通俗的語言,將其由梵語譯成漢文,利益華夏,功在千秋。今我等受益,實出法師之辛勞,故當知恩報恩,唯依教奉行,自度度他,以此緬懷先德,是為不負法師之望也。 三、釋經文 ?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此示八種覺之總名。標明為佛弟子當常修此八種覺,以期長覺不迷,防心狂亂也。? 無論出家、在家,凡皈依三寶,依教修行者,皆從佛口生,從法化生,皆名佛之弟子。既為佛之弟子,佛是皈命依靠處,是師范、表率,是榜樣、學處,則佛之所覺,我亦當覺,佛之所悟,我亦當悟。此乃為佛弟子之本分事,即根本分內之事,不容置疑,應當履行完成,恆修此八種覺。? 言常於晝夜者,則二六時中,恆常如是,非朝憶夕忘,一曝十寒,常有間斷,屢屢懈廢也。此明功用不辍,猶鑽木取火,不待火出燒木,木盡火滅,焉可休息?? 言至心者,至者真也,至心,謂真實心也。至則心常在道,專至懇切,非悠悠忽忽,心不在焉。此明用心親切真誠,猶人心有要事,雖不露於外,而常念不忘也。? 言誦念者,背文曰誦,照讀曰念,則文義淳熟,熏習成種。此明其憶念不忘,牢記在心,遇境逢緣,心有主宰,自作主張,保持在正確的學佛位置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直至成佛而後已。? 八大人覺者,謂此八種法乃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佛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乃大乘果人,是大覺悟之人,故名大人。菩薩能自覺、覺他,雖未覺行圓滿,然已分證法身,乃大乘因人,是修大菩提之人,故名大人。聲聞、緣覺二乘之人,但能自覺,不能覺他,又只覺我空,未覺法空,猶滯小乘,故不名大人。 一、世間無常覺? ?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此入道之初門,破我法二執之前陣也,故佛教眾生,首當覺悟世間無常。? 世間有兩種:? 一、器世間,乃依報世界,即眾生所依賴生存的物質世界。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山河大地、房捨舟車、衣服床座、飲食醫藥,乃至微塵,都沒有一個常恆不變的實體,悉皆無常,即剎那遷移變化,新新不住,不得久長也。所謂世界有成、住、壞、空者是也。? 二、有情世間,乃指正報身心,謂正由業力所感報之五陰身心也。亦沒有一個常恆不變的實體,心在不停地生住異滅,身在不停地遷移變化。正如佛所說:“是我此身肉,恆屬老病死”,沒有哪一剎那不屬於衰老、病苦、死亡也,所謂身有生、老、病、死者是也。? 國土危脆者,乃總指此世間眾生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歷代有興盛、衰亡。是天災人禍、種種障難、種種問題、種種逼迫充滿其中,危險脆弱,猶若懸絲,無有安穩。正如佛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所燒,痛烈難忍,不可住也。? 四大苦空者,《圓覺經》雲:“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毛發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又經雲:“身中四大,各自有名,皆無我者。我既皆無,其如幻耳”,此皆四大苦空之義。? 地以堅為性;水以濕為性;火以暖為性;風以動為性。此四大雖能和合成此色身,以體性各異,故多有相違。一大不調,諸患並起,地大增故,則腫結沉重,身體枯瘠等諸患發生;水大增故,則痰癊脹滿,飲食不消等諸患發生;火大增故,則煎寒壯熱,支節皆痛等諸患發生;風大增故,則虛懸戰掉,嘔吐氣急等諸患發生。正如《阿含經》所謂“四大不調,地水火風互相凌害,則有四百四病之苦發生”,故名苦也。? 又《心經》雲:“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即是六根,無即不有,不有即空義,六根不有,色身安在?不空而何?故名空也。? 苦者,逼迫義,逼迫為苦,即逼迫身心也。乃指三界六道的分段生死和三界外聲聞、緣覺的變易生死,即是法界眾生的大災難,無時不在逼迫眾生的身心,使眾生受無量苦。身為苦本,即苦的根和本。每天無量諸苦向身心逼迫而來,是願意受也得受,不願意受也得受,非受不可,自己不能主宰。只要有這塊兒罪累,即逃脫不了苦的逼迫。概括簡略地說,苦有十一種,若廣繁詳細地說,是說不能盡。? 一、生苦。謂眾生於中陰階段,由一念貪愛之心,攬父母遺體,於母腹中受胎,內熱煎煮,身形漸成,處生髒之下,熟髒之上,狹窄壓迫,如同牢獄,不得自由。十月出胎,冷熱之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肌膚柔嫩,如被物刺。又人有富貴、貧賤,相貌有美、丑、殘缺,是為生苦。? 二、老苦。人到年老,氣血衰敗,現衰老相,發白面皺,耳聾眼花,精神恍惚,語言顛倒,四肢癱軟,行動困難,生活不能自理,甚或被人輕慢,無可奈何,是為老苦。? 三、病苦。由妄心起動,或寒暑相侵,引起四大不調,百病俱發,惡疾纏身,痛烈難忍,失自由分,是為病苦。? 四、死苦。人臨命終,神識潰爛,六根無主,四大壞散,風刀割截,捨報歸冥,無處希望,閻羅殿上,戰戰兢兢,是為死苦。? 五、求不得苦。有所願求,即願望求取,但得不到滿足,求與得中間總有差距,令心懸憂,而不得安,是為求不得苦。 六、怨憎會苦。怨家會到一起,格外嗔恨煩惱,甚至要罵、要打、要殺,本求遠離,反而相集,是為怨憎會苦。? 七、愛別離苦。親人故去了,別離了,不因至親至愛就不故去,不別離,愛還得別離,是名愛別離苦。? 八、五陰熾盛苦。由色受想行識五種虛妄之法,覆蓋真性,使心地陰暗,無所明了,而積集生老病死等,是為五陰熾盛苦。? 九、苦苦。眾生之五陰身心,性常逼迫,本來是苦,再加上外來的天災人禍、寒暑刀兵,是苦上加苦,是為苦苦。 十、壞苦。世間的眾生以為升官發財是樂事,其實升官發財正是苦的體。因為妄境現前了,唆發了自己的妄情,所以高興一時,以後因緣變化了,官也失了,錢也丟了,是樂極生悲。樂壞苦生,比以前還苦,是為壞苦。? 十一、行苦。人從生的那天起,即剎那地往衰老、死亡、壞爛的方向移動,世間叫變化,佛門叫無常。這種密移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進行,是新新不住。我說話的後一剎那再找前一剎那,此時此刻的形像已經沒了,因為後一剎那比前一剎那更加接近衰老、死亡和壞爛。說這個人已經發白面皺,現衰老相,是不是突然這樣呢?不是。是經過幾十年的變化,變化明顯了,說這個人老了,這就是無常。生住異滅,遷流不息,性常逼迫,是為行苦。? 人從生的那天起,到死的那天止,就是一個充滿痛苦的過程,根本就沒有樂。過去的幾十年是苦;現在正受用的是苦;再過幾十年還是苦。在此地是苦,到彼地還是苦,這個苦充滿了整個時間和處所,是時時處處都是苦,所在皆苦,無所不苦。? 佛說娑婆世界是個苦海,言不虛也,若有一滴水是甜的,佛都不說是苦海。佛又說:“日可令冷,月可令熱,苦谛實苦,不可令樂”。是知,舉三界六道的全體,即揭示了一個苦字,更沒有其他。是故,當知苦即離,切莫希望,所以者何?以眾生在迷,貪著、攀緣、妄想執著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事物,在這一切虛妄相上起紛爭,即引起自己心上的紛爭,與眾生之間的紛爭。有紛爭即有斗亂,有斗亂即有危害,有危害即有罪業,有罪業即有生死,有生死即有痛苦,這種惡性循環是愈演愈烈,雖久經劫數,然至今未已。此之所至,不從天降,不由地長,亦非人與,是自作孽還自受也。然由眾生在迷,不能自返,故我佛大慈,特說此《八大人覺經》,以平息之。? 以此經之功能力用不可思議,能啟迪我們內心的覺悟,能使我們正確地認識這個宇宙人生都是苦、空、無常、無我,是夢幻泡影,本來不有。所以能正確地對待這個宇宙人生,就不再去貪著、攀緣、妄想執著,則可蕩相遣執,令心無爭。無紛爭則無斗亂,無斗亂則無危害,無危害則無罪業,無罪業則無生死,無生死則無痛苦,無痛苦則得安樂。所謂滅苦之道,是為真道,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是也,是名為離。?五陰無我者,五陰即色受想行識也。陰者覆蓋義,以積聚此五種虛妄之法,能覆蓋真性,使心地陰暗,愚癡暗昧,無所明了,謂無有智慧之光明,不知諸法生滅相。? 一、色陰。色即質礙之義,謂眼耳鼻舌身等諸根成此色身,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色陰。? 二、受陰。受即領納之義,謂六識領納六塵,而有六受,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受陰。? 三、想陰。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思想六塵,而成六想,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想陰。? 四、行陰。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之境,而造作善惡業行,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行陰。? 五、識陰。識即了別之義,謂以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之識,於諸塵境上,照了分別,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識陰。? 佛說:“一切法無我”。因眾生在迷,於本來無我的一切法中,強立主宰,妄計為我,我即妄立,則一切法皆為我之所有。又於本來無我所的一切法中,妄立我所,即僧肇大師所謂:“我為萬物主,萬物為我所”者是也。? 由於眾生妄計五陰身心為我,是我的所在,我的全體,歸我所有,所以就覆蓋了真性,本具的智慧妙用不得顯發,而惑業熾然,循業受報,輪回生死,為眾苦所燒,痛烈難忍,不得出離。? 《楞嚴經》雲:“五陰虛妄,本無五陰”。虛即不實,妄即不真,五陰根本就不存在,如同夢幻,不是醒來夢境才空,即正在夢中,夢亦不實,當體即空,本無所有。人生如夢,不是眾生覺悟了,五陰身心才空,即正在迷執五陰身心的時候,五陰身心亦未嘗有。一句話,五陰身心不因眾生迷而有,不因眾生悟而空,五陰身心尚且不有,則說五陰身心有,說五陰身心空,皆成戲論也。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揭示了事情的本來面目,令在迷的眾生,當下識取,就路還家,切莫他尋。五陰身心尚且不有,我在何處?故曰無我。? 生滅變異者,此指五陰身心,前際生,則因緣和合,虛妄相生;後際滅,則因緣脫離,虛妄名滅;中際變異,則五陰身心在不停地遷變改異。心在不停地生住異滅,身在不停地遷移變化,由是而趣向衰老、病苦、死亡,豈非生滅變異耶?? 虛偽無主者,虛即不實,偽即不真,此指五陰身心無有真實,舉體虛妄。五陰身心生老病死遞相承代,欲其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完全不能主宰。無主即無我也,我以主宰為義,然五陰身心不有,我以何立?我即不立,誰為主宰?既無主宰,則於生老病死皆不能作主,故曰無主。? 心是惡源者,《楞嚴經》雲:“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皆由不知兩種根本,雲何兩種?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一切眾生即指在迷之凡夫,從無始以來即認妄為真,認賊為子,無我計我,非法計法,於我、法種種顛倒分別,此屬起惑。依惑造業,熏成種子,名為業種,種即因也,為將來受苦之因,此屬造業。自然二字,乃依惑業因,自然感生死果,乃一定之理,不可改移。自然下,意含定招苦果,此屬苦果。惑業苦三,不相捨離,喻如惡叉聚。惡叉聚乃西域果名,《灌頂》雲:“綖貫珠,一蒂三果,同聚而生”,惑業苦三似之,故以喻焉。? 攀緣心乃生死妄本,能生出無邊的生死、罪業和痛苦。此攀緣心即第六意識妄心,無有自體,攀緣所緣之境則有,不攀緣所緣之境則無,舉體虛妄。然眾生在迷,認妄為真,誤認攀緣心為自己的真實心性,實屬認賊為子,上當受騙,為賊所害,自劫家寶,不得佛的富貴,而受諸貧窮,即兩種生死的貧窮困乏,同時殺害法身,傷害慧命,使眾生長劫輪回生死,不得出離。? 六道三途,由此攀緣心而得建立;地獄的刀山火海,依此攀緣心而得成就;諸餓鬼的呼號,賴此攀緣心而得出生;下賤蚊蠅、豬狗,用此攀緣心而得顯現,乃至世間的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種種障難、種種問題、種種逼迫,無不皆然。?《起信論》雲:“不覺故心動,……,動則有苦”。又雲:“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自在”。又雲:“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地藏經》雲:“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達摩祖師說:“心生即是罪生時”。? 綜上而觀,心之可畏,甚於苦海、火宅、牢獄,雖毒蛇、惡獸、怨賊未足為喻。心之喪人善事,罄竹難書,心之危害,言之窮劫難盡,實乃萬惡之根,眾罪之本,諸苦之生處,是罪惡的體,是生死的體,是苦的體。經雲:“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是知,此心不可用,此心怎麼用怎麼不好,用得再好,也不如不用,用即弄巧成拙。一句話,此心不可用,用即成禍害。由是觀之,非惡源而何?故曰,心是惡源。? 形為罪薮者,此四大色身,乃循因結果,循業發現,故此身即是罪業、即是痛苦、即是災難;此身即是惡病、即是毒刺、即是膿瘡;此身即是衰老、即是病苦、即是死亡;此身即是毒蛇、即是惡獸、即是怨賊;此身即是行廁、即是糞穢、即是污濁;此身即是苦海、即是火宅、即是牢獄;此身即是系縛、即是逼迫、即是障礙。此身即是眾苦都聚之處、眾罪都聚之處、眾穢都聚之處,殺盜YIN妄充滿其中,生老病死充滿其中,糞穢污濁充滿其中,非罪而何?故曰,形為罪薮。? 如是觀察者,如是乃指法之詞,的指上面佛所說的無常、苦、空、無我等義。觀察是佛教令我們從聞而思,從思而修,發起心上的觀察之智,以智正念觀察,世間國土、四大身心,的是無常、苦、空、無我,深信不疑,忍可於心,愛樂隨順也。? 漸離生死者,如是自今以後,收攝身心,隨順聖教,改往修來,改正、修正自己,放捨對世界身心的迷執。我法二執漸輕,即可走出困境,改變被動局面,趣向坦途,走向光明,此即漸離生死之第一方便也。大德有言:“毫厘系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羁鎖”。 二、多欲為苦覺? ?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前者第一覺,佛教眾生覺知,世界、身心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生滅、可壞之法,不要執為實我、實法,借以降伏見惑。? 此第二覺,佛教眾生覺知多欲為苦,為令眾生降伏思惑。?思惑雖多,欲貪為本。欲者,《大乘義章》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塵境雖多,不外色聲香味觸,或名財色名食睡,又名食欲、味欲、觸欲、YIN欲、睡欲也。眾生於此多生貪染,如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欲海無涯,多為沉溺,而墮入三途,受苦無量,萬劫難復。所謂五欲乃地獄五條根,言不虛也。? 《天台止觀》雲:“五塵非欲,而其中有味,能起行人須欲之心,常能牽人入諸魔境”故也。? 一、色欲。即世間青黃赤白、殊勝的生活資具,及男女等色也。謂人以色悅情適意,能令眾生貪求戀著,不能出離,是為色欲。? 二、聲欲。謂絲竹環珮及男女歌舞等聲,能令眾生貪求戀著,不能出離,是為聲欲。? 三、香欲。謂男女身香及世間一切諸香,能令眾生貪求戀著,不能出離,是為香欲。? 四、味欲。謂種種美食、肴膳等美味,能令眾生貪求戀著,不能出離,是為味欲。? 五、觸欲。謂男女身分柔軟細滑,及衣服等種種好觸,能令眾生貪求戀著,不得出離,是為觸欲。? 多欲為苦者,此多欲乃指五欲具足也。佛說:“欲為苦本”,乃眾苦的根和本,必生長出三途之苦,故曰,多欲為苦。多欲是因,為苦是果,依因感果,自然之理。《佛遺教經》雲:“多求利故,苦惱亦多”,亦此義也。?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者,此二句解釋多欲為苦。生死疲勞是果,從貪欲起是因。生死乃眾生之大苦,無始劫來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旋火輪,惡性循環,無有休息,苦果相續,疲乏勞累,果必由因,故曰,從貪欲起,貪欲即因也。 《法華經》雲:“諸苦所因,貪欲為本”。《圓覺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亦此義也,是知貪欲為害大矣。?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此二句反顯上文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三句。少欲者,不多求也,謂雖有飲食、穿衣、住房之求,然有飯能除饑,有衣能御寒,有房能避風,借以支身行道足矣,除此更不多求。? 無為者,對有為而說。有為者,造作義。《華嚴大疏》雲:“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乃無常、苦、空、無我,生滅可壞之法。無為者即真如、佛性、菩提、涅槃、圓覺、法界、妙心、本覺、實相,乃至不二法門等,乃同體異名也。性本天然,不假造作,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妙理也。? 又無為乃佛弟子應修之法,所謂“棄欲學無為,身心自安貼,虛無得寂靜,其心常淡泊”,如是受用境,妙絕於有為是也。? 此無為不止是少欲,且能斷除諸欲,乃至生死已了,所作已辦,勿復煩惱,心得自在,於三界更無所學之阿羅漢,方是證入無為境界,乃是功夫自淺而深。阿羅漢,華言無學,於三界更無所學。亦名無生,謂再不來三界受生。又名應供,謂堪受人天供養,為眾生作福田。具足六神通,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無不自在,故曰自在。? 因果始於一念,但既在輪回,未能無念,惟當慎念。正念乃出離之期,蓋一念正,則生八萬四千智慧;一念邪,則生八萬四千煩惱。 ? 三、心無厭足覺 ?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前者第二覺,既修少欲,此第三覺復修知足。佛意是教令眾生以專修慧業也。以多欲不知足人,不惟起業,而最能障慧。今於少欲之中,又復知足,則慧業自可任運增進也。?心無厭足者,無厭足,謂欲無止境,無有滿足之時也。書雲:“欲壑難填”,即喻欲心無厭足,如壑之填不滿也。俗雲:“人心不足蛇吞象”,亦此義也。又欲海無涯,沉溺於中,而不能自拔也,故不可任縱其心,貪求所欲也。? 惟得多求者,謂惟一心貪求欲境,而事多求、惡求也。如貪財,有了一萬,還想二萬;貪色,有了一妻,還想一妾;貪名,做了部長,還想當總統;貪食,有了蔬食,還想佳肴;貪睡,有了夜眠,還想晝寢,總是無有厭足,求不止息也。?增長罪惡者,此句乃承接前者惟得多求一句。既是多求,求者貪也,貪多業亦多,則如土長苗,日見增長,罪多苦必重也,故曰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者,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簡稱菩薩,華言覺有情。菩薩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眾生是尚未覺悟之有情,菩薩能自己覺悟,同時能覺悟眾生,故名覺有情。有情者,情指心說,心又稱靈,以有知故,故名有情,即指含靈眾生皆有靈知之性也。? 菩薩不爾者,以在迷的眾生是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如是也。以菩薩是覺悟的人,乃大道心眾生,以利益眾生為體,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菩薩若不能利益眾生,即失掉了菩薩的體性,所以菩薩發心修無上覺道,就是為了提攜法界眾生出離苦輪,為眾生而勤修戒定慧,為眾生而常行六度、四攝,為眾生而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菩薩就是以度眾生為己任,每發一念,必濟眾生,決不為己設一計,菩薩無自己的事情可做。以菩薩了達一切法無我,唯為利益眾生,而無休息也,又安能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耶?故曰不爾。? 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者,此三句乃菩薩悟後所發起之修淨業功夫。常念者,不改為常,不忘為念。謂菩薩常念知足,不改不忘,不敢或時有改,或時有忘,即念茲在茲也。? 知足者,《佛遺教經》雲:“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貴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俗語說:“知足者常樂”,亦此義也。? 安貧守道者,安貧者,安是安分,貧是貧困。謂菩薩雖貧困,而能安分,即安住本分,本分即根本分內之事,所謂安住貧困,是必須履行完成的。孟子曰:“貧賤不能移”,亦此義也。又儒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是君子不以貧窮困乏,而易其志”。俗雲:“窮死不做賊”,皆安貧義也。?守道者,謂以道自守也。守即安住看守。道在心上,以通達無礙為義。謂菩薩要常安住看守自己心上之道,令其通達無礙。如是則理智清楚,智慧開發,福慧增長,諸佛護念,一切通利,自可通至涅槃。是故,菩薩不以貧窮困乏而廢道業也。? 又《三論玄義》雲:“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儒教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又“君子憂道不憂貧”,又雲:“要尊師重道”。是故,佛門弟子自應克己循道,以身循道,如是則人貧道不貧也,乃至得佛之大富貴,所謂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再也不受兩種生死的貧窮困乏,故曰,道不貧也。? 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顏回是七十二賢人中第一之大賢,跟孔子學道,因他學得最好,所以孔子在《論語》中贊揚他說:“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又彌勒菩薩說:?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涕唾在面上,隨它自干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推著隨他轉,打我自睡倒,? 這個波羅密,真是妙中寶。? 人人做得到,何愁道不了?? 此皆是安貧守道,以修道為樂之模范、學處也。? 惟慧是業者,謂專志於修智慧之業也。業者,事辦成為業。以欲乃損道傷慧之大敵也,今菩薩既能少欲知足,又復安貧守道,自可任運增進於慧業,即智慧自然開發也。 四、懈怠墜落覺 ?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前者,佛教弟子少欲知足,安貧守道,正欲省其精力,辦出世之要也。倘托言於少欲,局限於知足,而反坐在懈怠坑中,則墜落不淺矣。故必常行精進,以破三界見思煩惱,煩惱之魔既破,則五陰魔、天魔、死魔,皆悉摧伏也,而五陰十八界,獄乃可出也。? 此佛教弟子覺知,懈怠墜落。精神不振為懈,意志消沉為怠,總指身心不勤懶散也。謂眾生由懈怠蔽覆身心,不能勤修聖道之行,因而招致惱亂,必然下墜而不升,落後而不前也。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此必然之勢也。? 懈怠之病起於身心之見,則於修行,稍涉辛苦,便謂有礙身心,參禅打坐怕疲勞筋骨;學教怕勞費神思;念佛怕費力氣;作福又怕奔波,如是則於自利利他之行,皆喪失矣。《菩薩本行經》雲:“夫懈怠者,眾行之累”。居家懈怠,則衣食不供。出家懈怠,則不能出離生死之苦。? 常行精進者,此佛教以對治懈怠之法也。不雜為之精,一心修道故。不退為之進,勇猛直前故。懈怠是心病,精進是法藥,以法藥治心病,則藥到病除矣。? 《佛遺教經》雲:“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屢屢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又雲:“汝等比丘,晝則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 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者,此三句顯示,常行精進有破除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之功能力用。即精進修學佛法,能除生死之害,興得證涅槃之利也。? 煩惱者,謂紛繁之事擾亂心神,不得安寧,故曰煩惱。即貪嗔癡慢疑,及種種邪見是,共八萬四千種,即無明迷惑之心也。此皆是不善濁惡之法,能殺害眾生的慧命,劫奪眾生的法身,使眾生長劫輪回生死,不得出離,故曰煩惱惡。?破者,謂既知懈怠墜落,而以智慧常行精進,即可破除一切惡魔也。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當披淨戒铠,持禅定心,秉智慧劍,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無一法可當情,破滅魔軍,得勝而還”,故曰破也。 摧伏四魔者,摧是摧毀,伏是降伏,即摧毀降伏也。魔者,梵語具雲魔羅,華言能奪命。又雲殺者,謂能奪人智慧之命,殺害出世善根也。? 一、煩惱魔。謂眾生在迷,貪著五塵欲境,而起諸煩惱,能奪人智慧之命,故曰煩惱魔。? 二、五陰魔。謂眾生以業力故,積聚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虛妄之法,而成此身心,能奪人智慧之命,故名五陰魔。? 三、死魔。謂人壽命終,捨離現生之處,能奪人智慧之命,故名死魔。以人臨命終,神識潰爛,六根無主,四大壞散,風刀割截,捨報歸冥,無處希望,閻羅殿上,戰戰兢兢,身心皆不能自持,一念之差,即瞥爾隨他去,人身尚且難保,何況法身慧命耶?? 四、天魔。謂住在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見人修道,以為減我眷屬,空我宮殿,即興魔事,惱亂行人,能奪人智慧之命,故曰天魔。? 此之四魔,煩惱魔是內魔,其余三魔是外魔。世俗有言:“內亂外患”,內若不亂,則外不能患。今內之煩惱魔既破,則外之五陰魔、死魔、天魔,自無蹤影也。? 出陰界獄者,此陰即指色受想行識五陰身心也。界即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也。眾生雖具本覺佛性,妙明真心,然而迷而不自覺知,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謂輪回六道,流轉三途,致使佛性在纏,真心在妄,即佛性在惑業糾纏之中,真心在無明妄想之中,如是佛性、真心被六根所局,被六塵所染,被六識所固,不得自由分。今既常行精進,摧伏四魔,是生死已了,所作已辦,勿復煩惱,心得自在,內脫身心,外遺世界,如鳥出籠,身心不能局,世界不能礙,摧毀打破生死疲勞,得自由分,而出離五陰身心之牢,三界之獄,故曰,出陰界獄。 五、愚癡生死覺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此佛教以應當覺悟,愚癡生死,即愚癡是生死因,生死是愚癡之果。愚癡者,自惑為愚,惑他為癡,即無明不覺迷惑之心也。此心乃生死妄本,能出生世間與出世間兩種生死,故曰,愚癡生死。? 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者,以智慧能度愚癡。菩薩若不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則成暗中修道,難免坎坷、迷路也。? 以佛說的三藏教典,即一代時教,乃從佛自性流出的般若妙智,即佛的智慧,屬於光明性,能照亮眾生愚癡暗昧的心地,使眾生對於佛說的規矩、規范、法則、道理,能心開意解,心明眼亮,對於人生的道路,能方向明,路子不錯,使我們修證有方。? 又佛說的法都是揭示十方世界一切事物本來面目的,佛沒有說不到的事物,說的都是規矩、規范、法則,宇宙人生的真實谛理。我們的一切疑惑、迷惑、障難和問題,在佛的三藏教典裡,都可以找到圓滿的答案。? 佛說的法能啟迪我們內心的覺悟,破除心上的暗昧,能使我們正確地認識這一切事物,從而對十法界的正邪、真偽、大小、圓偏,有所鑒別,有所揀擇,決定取捨。取正、取真、取大、取圓,捨邪、捨偽、捨小、捨偏,方可步入修證無上菩提的康莊大道,如是佛果可期,道業可成矣。? 四弘誓願說:“法門無量誓願學”。大德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世間說:“不學無術”。又說:“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所以菩薩若不深入經藏,乃至把三藏教典學窮,開拓發明本具的般若妙智,又如何能破解我們心上深重的疑惑之情、迷惑之心、顛倒之見呢?又如何能教化眾生,悉以大樂呢?? 經雲:“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所謂聽聞佛法能開發智慧,是名聞慧;思維佛法能開發智慧,是名思慧;修學佛法,能開發智慧,是名修慧。三慧具足,則可證入三摩地,謂正受,亦名正定。? 成就辯才者,以有智慧,方能成就四種智慧辯才。? 一、法無礙辯。謂菩薩通達一切諸法名字、相貌,種種分別,辯說融通,無有滯礙,是名法無礙辯。? 二、義無礙辯。謂菩薩了知一切諸法義理,為眾生分別辯說,融會貫通,無有滯礙,是名義無礙辯。? 三、辭無礙辯。謂菩薩於一切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為其辯說,皆令得解,無有滯礙,名辭無礙辯。? 四、樂說無礙辯。謂菩薩隨順一切不同根性眾生所樂聞法,而為辯說,無有滯礙,名樂說無礙辯。? 教化一切者,謂菩薩具有四種無礙辯才,才有能力,有辦法,隨順眾生的機宜,應以何法得度,即為說何法,令各得其所,隨緣修行,皆得法益。? 悉以大樂者,謂悉皆給與無上菩提覺法之樂,無余涅槃四德——常樂我淨之樂,即諸佛之妙樂也。非聲聞、緣覺小乘偏空之樂,更非人天有漏之樂,故名大樂。 六、貧苦多怨覺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此佛教覺悟,貧窮困苦之人多有怨恨。續法師曰:“財產缺乏為貧,饑寒逼迫為苦”。多怨者,因貧窮困苦而心生怨恨也。或怨天道不公;或怨人道不平;或怨自己命窮。所謂貧而無怨者,難也。? 橫結惡緣者,以貧苦多怨之人,不知今生的貧苦是因過去悭貪不捨,乃循因結果,循業發現,所以當苦境現前時,多有怨恨。橫結,謂不當結而結也,即怨心橫起,或罵、或打、或盜、或搶,恣意所為,甚或铤而走險,為發洩私憤,向外危害,或與親屬,或與朋友,或與他人,結下惡業之緣。?菩薩布施者,以前者眾生貧苦多怨,橫結惡緣,惡業之緣既結,循業受報,必招大苦,菩薩心生憐憫,而欲救度,廣行布施,拔濟貧苦。以菩薩是大道心眾生,以利益眾生為體,如經雲:“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故。所以眾生貧於衣食,菩薩即施與衣食,令其飽暖;貧於佛法,菩薩即施與佛法,令其覺悟;貧於無畏,一是菩薩不給眾生加於怖畏,二是眾生有怖畏,菩薩能令其消除。? 等念怨親者,等即平等,念即觀念。以菩薩了達,我與眾生乃同一成佛真體,我即是眾生,眾生即是我,我與眾生一體,眾生與我不二。一切眾生都是親人,都應當慈悲;一切眾生都是佛,都應當恭敬。眾生之苦即是我之苦,眾生若不得出苦,我亦終無出苦之日,眾生若得出苦,我亦就在其中。眾生好比華根,菩薩好比華果,菩薩以大悲水澆灌華根,菩薩華果才能茂盛。所以菩薩能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觀眾生,怨親一相,普皆利益,而無揀擇。? 不念舊惡者,即過去對我所做的一切危害,是為舊惡,如罵過我、打過我、欺凌過我,乃至陷害過我,心無嗔恨。一、菩薩以慈眼視一切眾生。二、菩薩了達一切法體性空寂,無我我所故,如《論語》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 不憎惡人者,以眾生在迷,起諸邪見,無有正道可走,所以貪著世間,向外危害,造諸惡業,循業發現,受大苦惱,佛說為可憐憫者。而菩薩是代佛揚化,給眾生拔苦興樂的,又安敢憎惡人耶?故不憎惡人。 七、五欲過患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此佛教覺悟,五欲能生諸罪過與禍患。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者,言不虛也。有言:財是惹禍的根苗;色是生死的根本;食是行廁的糞穢;名是縛人的繩索;睡是無明的暗室。五欲起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溺人,如被大洪水;五欲害人,如遭怨賊;五欲诳人,如遭大幻術。五欲過患言不能盡,失命喪身,敗道長惡,出沒六道,流浪三途,唯坐此五欲一端。五欲殃累,今世後世,窮劫難盡。嗚呼!五欲之惡,誠居宇宙間之首者,而有生之類,無不為其禍也,是故,當思出離,乃為正道。?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者,以前者,佛說五欲過患,危害無窮,不僅出家弟子,當修離欲行,而此二句,佛教在家弟子,亦當修離欲行,而不染世樂。世樂即五欲之樂也,乃世間人貪戀之樂,故名世樂,實則此樂非樂,究竟是苦。? 世人無智,不知苦、空、無常、無我,迷苦為樂,如蠅聚廁,如蛾撲火,誠為可悲。佛意在家弟子雖為俗人,應當身處塵勞,心恆清淨,如蓮華雖出於污泥而不染也,做一個以三歸自居,以五戒自守,不染世樂的在家修心之士,士乃清淨雅致之稱,即清淨士也。?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者,此佛教在家弟子,應當常念出家弟子所披之三衣、瓦缽、法器。? 三衣者:一、安陀會。此雲雜作衣,又名五條衣,一長一短,凡執勞作務,路途往還,均著此衣。二、郁多羅僧。此雲入眾衣,又名七條衣,二長一短,凡入眾、禮拜、念誦、赴齋、講法,均著此衣。三、僧伽黎。此雲雜碎衣,亦名大衣,又名二十五條衣,凡入王宮升座講法,入聚落乞食,均著此衣。? 瓦缽,即缽多羅,此雲應量器。體、色、量三者,皆須與佛法相應。體有泥及鐵。色薰作黑紫色,或鴿色。量者,大受三斗,小受一斗半。? 法器者,即出家人所用的應法之器,如錫杖等物。? 志願出家者,以在家弟子雖修福德智慧,若不永離居家五欲,終不可以紹隆三寶,住持佛法,續佛慧命,使法燈不滅,作人天眼目。故此句,佛教在家弟子,立志願出家,離世俗之羁累,修出家之淨行,以十方諸佛未有不示現出家而成道者。出家有三:一、辭親出世俗家。二、悟道出五陰家。三、證果出三界家。? 守道清白者,此佛教以道自守,清淨潔白,而無染污也,所以者何?以身雖出家,心不入道,雖剃發染衣,將何所益?唯修無為之善法,則佛道可守,遠離有為之煩惱,則心可清白,否則難免竊佛形儀,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也。? 梵行高遠者,梵行者,梵者淨也,即淨行也。謂菩薩無好壞、憎愛、空有等兩邊之染,名之為淨。以此淨心,運於慈悲,與眾生樂,拔眾生苦,故名梵行。能登涅槃山,故高;能至如來地,故遠,故曰高遠。? 慈悲一切者,慈悲者,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一切者包括無余之義。謂菩薩能運無緣大慈,與一切眾生樂。發同體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怨親平等,無有揀擇,普皆救度,無有遺余也,故曰,慈悲一切。? 八、生死熾然、苦惱無量覺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者,謂無始劫來,以眾生在迷,而貪著世間,為自己的利益,不惜向外危害,造諸惡業,循業受報,而輪回六道,出沒三途。所謂因緣和合,虛妄相生,因緣脫離,虛妄名滅,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旋火輪,無有開始,無有終了,這種惡性循環,愈演愈烈,如大火燃燒,無有止息。無始劫來,倍受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種種障難、種種問題,乃至地獄的刀山火海、餓鬼的饑虛之火、畜生的流血犧牲等眾苦的逼惱、壓迫,無有限量。?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者,大乘者,乃對小乘說大乘,聲聞、緣覺小乘之人只能自覺、自度、自利,而不能發心覺他、度他、利他,所以佛說為焦芽敗種。菩薩不但能自覺、自度、自利,而且能發心覺他、度他、利他,令眾生都出苦得樂,故名大乘。乘者,運載之義,菩薩觀自他之苦,心生憐憫,即發大乘普皆利濟之心,誓願修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之六度、四攝萬行等廣大之行,以期將自己與眾生鹹皆從生死此岸運載至涅槃彼岸,同出苦淪,共成佛道也。?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者,以無始劫來,眾生生生世世就輪回六道,出沒三途,生死路走得太遠了,所以不能迷途知返,於三界火宅,被眾苦所燒,痛烈難忍,無處希望。然又無能代者,菩薩看在眼裡,悲在心上,而心生憐憫,誓願修無上覺道、廣大之行,以拯救之。以眾生之苦,即是菩薩之苦,眾生若不得出苦,菩薩亦終無出苦之日,所以菩薩雖久經劫數,捨身受身,難行苦行,乃至受無量苦,亦無所顧惜,終不捨覺悟、普度、利益之行也。?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者,謂菩薩發心廣大,如地藏菩薩所發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畢令法界眾生皆得做佛,菩薩然後方登妙覺,圓滿無上菩提也。此大樂乃十方諸佛所得之無上妙樂也,非人天有漏之樂;亦非聲聞、緣覺小果之樂;又非菩薩分證法身實報之樂,乃是十方諸佛所得無上菩提覺法之樂,所證大般涅槃寂滅之樂,即自心本具之妙樂也,故曰大樂。 結歎? ?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此四句結成本經名義。如此八事乃指前者佛所說的八種之法,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既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則我等一切眾生亦應當覺悟。故佛以自己所覺悟之法,而欲覺悟一切眾生,故說此經。? 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者,此四句結成自覺、自度、自利功德。? 精進修道者,即以自己所覺悟的八種之法,發起精勤勇進之修行。? 慈悲修慧者,慈悲即所發的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之大乘普濟之心。由自己覺悟生死之苦,而知一切眾生皆然,故發大慈大悲之心。為欲給眾生拔苦興樂,必須修般若智慧,所謂以理起智,以智照理,照到業盡情空,自然契入本心,性成無上道。? 乘法身船者,乘者,運載義。法身者,即以真如佛性、實相理法為身。船是比喻,謂以清淨法身喻船,依之而修六度四攝萬行,庶可渡過生死苦海,而到達涅槃彼岸。彼岸者,即佛地也。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滅,即諸佛所證之不生不滅的大般涅槃也。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此八句結成覺他、度他、利他功德。?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者,以十方諸佛在因地,已發了無上菩提大願,誓願救度眾生同出苦輪,共成佛道。今生死已了,佛道已成,故乘本願力,倒駕慈航,重返娑婆,度脫一切,非業力使然。? 以前八事,開導一切者,以者用也,謂用自己前者所覺悟的八種之法,開示、化導一切眾生,令其覺悟,依法修行。?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者,以眾生在迷,以苦為樂,雖居火宅,不知出離,故佛心生憐憫,於諸眾生開示、化導,身為苦本,身從何來?乃由業生。業從何來?乃由惑生。是因惑造業,因業成身,因身受苦。是知,惑乃萬惡之本,諸苦之源,眾濁之生處,但能破惑,則業因、苦果無所依據,一切空寂。? 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者,佛說欲為苦本,乃苦的根和本。以貪欲之心乃妄情思惑,屬粗重之苦,能生長出無邊的生死、罪業和痛苦。五欲乃招苦之因,此前者已悟,今欲脫離三界之苦果,當捨離五欲,善修其心,不令貪著也。聖道即超凡入聖之道,唯此《八大人覺經》是,眾生應當依之修心,而成聖人之道矣。?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此八句結成念誦功德。? 若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能誦此八事,既能誦其文,必能思其義。既能思其義,定能覺悟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即我法二空之理。既悟我空、法空,自然於我、法不生貪欲之心。佛說:“心是萬惡之源”。祖曰:“心生即是罪生時”。罪以心為體,今既不生貪欲之心,則罪無所依,故能滅無量罪。? 進趣菩提,速登正覺者,進即進修,趣即趣向。菩提,梵語具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雲無上正等正覺。超慢而快為之速,自下而上為之登。謂為佛弟子,果能誦此八事,由誦而思,由思而修,佛說:“由聞思修,入三摩地”,不速登正覺而何?正覺者,即諸佛所證之究竟覺。三摩地,乃進修無上菩提所修之定名。? 永斷生死,常住快樂者,生死有兩種:一、三界內的分段生死。二、三界外的變易生死。永斷即永遠斷絕,再不復受,即所謂究竟涅槃,不生不滅也。前者既已永斷生死,自得涅槃,常住妙樂。此妙樂乃自心本具,性本天然,非從外得,無始劫前就未生,盡未來際亦不滅,今既得開拓發明,則一得永得,更不復失。如《圓覺經》雲:“佛告金剛藏菩薩,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劫,金性不壞者”是也。??
|
|
|
|
|
|
上一篇:省庵大師:舉世之通病,當深思而痛戒者也
下一篇:八大人覺經講義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