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楞伽經白話解卷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 第二章 如幻眾生自心生之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章 如幻眾生自心生之二

  第二節 轉識滅 但藏識不滅 流注不滅

  經文

  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

  白話解:

  如果滅除了覆蔽真識的種種不實的虛妄表象,識相便失去了展轉相生所緣的條件,一切根識(前七識)都滅了,便說是“相滅”了。

  經文

  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

  白話解

  種種妄相不再相續轉生,便說“相續滅”了。如果相續轉生的因滅了,相續便滅了。如果所從的根識和所緣的客塵滅了,相續便滅了。這是在自心不為所動的前提下,六根清靜,六塵不染,則六識無從生。這是相續就滅了。

  經文

  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熏;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

  白話解

  相續的因是什麼呢?就是相續的所依所緣。依什麼?即是無始妄想熏習的習氣。緣什麼?即是對自己心中顯現的各種識境所生的妄想。

  經文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

  白話解

  譬如把一塊泥團碎成粉,直至分成泥的微塵,它們之間,非異非不異。金屬和金屬造成的器皿也是非異非不異。

  經文

  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

  白話解

  如果說泥團和泥的微塵異,即是說泥的微塵不是泥團變成的。其實泥的微塵是泥團變成的,所它們不異。如果說它們不異,則泥團和泥的微塵應沒有分別。其實它們的形相並不相同。

  經文

  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

  白話解

  同樣,轉識和藏識的真相,如果異,則藏識不是轉識的因。(其實沒有藏識的作用,不會有轉識。)如果轉識和藏識不異,當轉識滅時,藏識亦應滅。事情的真相是,轉識滅時,藏識並不滅。

  經文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①。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

  白話解

  不是藏識中自真相的識(熏習而成的識種子)滅,只是轉識中的業相滅。如果說自真相的識(熏習而成的識種子)滅了,藏識便滅了。

  [注]

  ① 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 藏識中有兩類不同熏習而成的種子:一類是由虛妄的內外因緣生起的識相熏習而成的種子,一類是由修習清淨法熏習而成的種子,這兩類種子在藏識中的性質,都是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修習清淨法,滅盡妄想因緣,轉識則滅;能造業的轉識滅時,藏識中無記性的種子不滅,即是說,藏識不滅。所以說“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

  經文

  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

  白話解

  說藏識滅,無異外道說的斷見論。外道說:“當在禅定中不再攝受外境界的色相時,識流注也滅了。”

  經文

  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①。

  白話解

  如果識流注真的滅了,那麼,人們無始以來身心的一切變化也應該都斷滅了,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注]

  ① 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 因為藏識不滅,當妄識不轉時,人的神志並不消失,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藏識繼續起作用,影響著身心的變化,這些變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把這種不停的變化稱作識流注。能否正確認識藏識和識流注的作用,是釋迦牟尼同外道的根本分岐。

  經文

  大慧,外道說流注生因,非眼識色明集會而生,更有異因。大慧,彼因者,說言若勝妙,若士夫①,若自在,若時,若微塵。

  [注]

  ① 士夫指不變的自我。

  白話解

  外道說產生識流注的原因,不是眼根、藏識、色塵、光明等因緣聚合融會在一起而生起的,而是更有另外的原因。他們把產生識流注的原因歸結為虛無的勝妙天、神我、自在天與及時節、微塵等等荒謬的東西。

  第三節 略說識的七種自性

  經文

  復次,大慧,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①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注]

  ① 大種古印度人把人體看成是個小宇宙,認為宇宙是由地水火風這四種元素構成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稱為四大種性;

  白話解

  識心有七種性自性:采集客塵的功能,叫做集性自性;不同的識相有各自的性質,叫做性自性;不同識相各自的表象,叫做相自性;人體的生命現象、人們認識的發生、形成和消亡,也都是地水火風四大種元素變化的結果,這叫做大種自性;識相的發生和變化,都有內在的依因,這叫做因自性;識相攀緣外部的條件而轉化,叫做緣自性;因緣和合生成虛妄的識相,滅除了妄識便可成就如如正智,叫做成自性。

  第四節 標示七種第一義境界

  經文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

  白話解

  佛教說七種第一義: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這七種境界,都要掌握其第一義。才能成就如如正智。

  經文

  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

  白話解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佛和菩薩,具有這樣觀察事物的原則和方法,這樣獲得的正確的覺知,稱為如來應供等正覺。

  經文

  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

  白話解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佛和菩薩用如來應供等正覺第一義的觀點,建立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等理論和修行法門,並通過實踐取得成就,從離欲界的世間法到離色界、無色界的出世間法。

  經文

  聖慧眼入自共相建立。

  白話解

  我是以聖慧眼入種種自相、共相建立的。

  經文

  如所建立,不與外道論惡見共。

  白話解

  我講的自性和境界,跟外道講的不一樣,無論在共相和自相上都不一樣。

  經文

  大慧,雲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

  白話解

  怎樣是與與外道論的惡見共?指有些修行人,由於對自心所現的境界起妄想見。

  經文

  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不通。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白話解

  愚癡凡夫不明白自心顯現各種境界的真相,不懂第一義,習慣於片面的、孤立的、走極端的思維方法,對任何事物都要分出個非此即彼的性自性,這是非常有害的“二見論”。

  問答

  問:要用第一義的觀點正確掌握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什麼是第一義?這七種境界是怎麼樣的境界?

  答:要練工夫,不是一蹴而就。學習佛經,也要循序漸進。第一義是在修禅實踐中才能領會的。這裡只是作為提綱,提出七種境界。當你讀完全經之後,自然能逐步建立各種境界的概念。

 

上一篇:楞伽經白話解卷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 第二章 如幻眾生自心生之三
下一篇:楞伽經白話解卷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 第二章 如幻眾生自心生之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