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楞伽經白話解卷四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第一章 辯證不二觀如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卷四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第一章 辯證不二觀如來 本章有六節 一 如來非果非因 二 無我並非無自性 三 如來與五陰非異非不異四 如來與解脫非異非不異 五 如來與爾焰非異非不異 六 三藐三佛陀佛陀 離一切根量 第一節 如來非果非因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三藐三佛陀①,我及余菩薩摩诃薩佛告大慧:恣所欲問,我當為汝隨所問說。 善於如來自性,自覺覺他。 [注] ① 三藐三佛陀三藐三,意為無上;佛陀,對先知先覺,大徹大悟的人的尊稱,能知三世十方事。佛陀又有多種名號,一切智,救世主,大導師等等都是人們對佛陀的美稱。三藐三佛陀意譯為正遍知大導師。 白話解 大慧菩薩請佛開示:世尊,請為我們說三藐三佛陀,使我及所有修習菩薩行的人能正確理解如來自性,善於自自己獲得正覺,並且引導別人也能獲得正覺。 佛說:你隨意問,你要問什麼,我即為你說什麼。 經文 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①,為作耶?為不作耶?為事耶?為因耶?為相耶?為所相耶?為說耶?為所說耶?為覺耶?為所覺耶?如是等辭句,為異為不異? [注] ① 如來應供等正覺 對待禅定中的景象,不加分別,譬如看到一塊顏色,不去分辨它是紅是黃、會對增長功德是有利還是無利,不想它似什麼東西,心如止水,寂而照之,離一切想,所有見聞覺知,便是如來。稍有少想,都不是如來。應供,從字面解,意思是應當供奉,其深層含義是把如來境界當成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標。等,即是等無有異,等正覺,即是對見聞覺知的所有景象,捨棄一切主觀妄識,能等無有異地覺知其本來面目。用當今哲學界的話說,就是認識客觀事物達到主客觀高度統一的境界。 白話解 大慧菩薩提出問題: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是所證的果還是能證的因?是意識造作影像還是所造成的影像?是言說還是所說的內容?是感覺還是所感覺到的對象(色聲香味觸)?這些詞句中的兩個方面,是相異還是不異? 經文 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如是等辭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過故。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這些辭句,不是果事也不是因。為什麼呢?說它是果事或說它是因,都不正確。 經文 大慧,若如來是事者,或作、或無常。無常故,一切事應是如來,我及諸佛,皆所不欲。 白話解 若說如來是所作的果,因為沒有固定的作法,作法無常,所以所作的果無常,即是說如來無常。那麼一切作法的果都可以說是如來。我和所有的佛都不取這種說法。 經文 若非所作者,無所得故,方便則空,同於兔角、盤大之子,以無所有故。 白話解 若說不是所作的,無因即無果,無果即無得,一切方便法門都無所得,這些方便法門等於找兔角,等於要盤大生兒子,全都落空。 經文 大慧,若無事無因者,則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則出於四句。四句者,是世間言說。若出四句者,則不墮四句。不墮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來句義亦如是,慧者當知。 白話解 如果認為不是果、不是因,即是說不是有,亦不是無。非有非無,便跳不出一異、俱不俱、有無、常無常這四句的巢臼。執著於四句,是世間言說。跳出四句的錯誤;不執著四句,才是智者的選擇。對於一切有關如來的句義,都應當這樣理解。 第二節 無我並非無自性 經文 如我所說,一切法無我。當知此義,無我性是無我。一切法有自性,無他性,如牛馬。大慧,譬如非牛馬性,非馬牛性。其實非有非無,彼非無自性。 白話解 我說一切法無我,應當知道,這個無我,並不是什麼都無自性。一切法有其自性,無他性。例如牛馬之性,馬有馬性,馬無牛性;牛有牛性,牛無馬性。其實我說“非有非無”,並不是說什麼法都無自性。 經文 如是,大慧,一切諸法,非無自相、有自相,但非無我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 如是一切法空、無生、無自性,當如是知。 白話解 同理,一切法不是無自相,不是有自相。妄想執著“無我”相是“無”的愚夫,不能了知無我的真實義。 對“一切法空”、“無生”、“無自性”,都應這樣理解。 第三節 如來與五陰,非異非不異 經文 如來如是與陰非異非不異。 若不異陰者,應是無常。 白話解 同樣的道理,如來與五陰,兩者之間,不能說他們一定相異,也不能說他們一定不相異。 若說如來與五陰不相異,因為五陰的活動變化無常,則如來也是變化無常的了。 經文 若異者,方便則空。若二者應有異。 如牛角,相似故不異,長短差別故有異,一切法亦如是。 白話解 若說如來與五陰相異,因為一切施設的方便法門,都將落空,都不可能入如來地了。 譬如兩支牛角,都是牛角,他們相似,說它們不異。它們長短有差別,說它們有異。把這道理推廣到一切法,都是一樣,非異非不異。 經文 大慧,如牛右角異左角,左角異右角,如是長短種種色,各各異。 大慧,如來於陰界入非異非不異。 白話解 譬如牛的右角跟左角的形狀不完全一樣,長短也不完全一樣,顏色也不完全一樣,它們不是不異,都是非異非不異。 同樣的道理,可知如來與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它們之間,也都是非異非不異。 第四節 如來與解脫 非異非不異 經文 大慧,如是,如來解脫,非異非不異。如是,如來以解脫名說。 白話解 同樣的道理,如來與解脫,兩者之間,不能說他們一定相異,也不能說他們一定不相異。證入如來地,可說是解脫。離了色相的纏縛,便是解脫。因此可以說,如來就是解脫。 經文 若如來異解脫者,應色相成,色相成故,應無常。 若不異者,修行者得相,應無分別,而修行者見分別。是故非異非不異。 白話解 若如來與解脫相異,即是說如來還不離色相,是無常的色相所成,那麼,如來也是無常。 若如來與解脫不異,則獲得解脫的每一個修行人的思想境界及其功德應無分別,而事實上獲得解脫的修行者的境界及其功德,各各不同。所以說,如來與解脫,非異非不異。 第五節 如來智與爾焰 非異非不異 經文 如是智及爾焰① ,非異非不異。 大慧,智及爾焰非異非不異者,非常非無常,非作非所作,非有為非無為,非覺非所覺,非陰非異陰,非說非所說,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 [注] ① 爾焰 梵音爾焰,意思是思想認識境界,在這裡,專指對禅定中現前景象的見聞覺知境界。 白話解 智慧跟所知的思想認識境界,非異非不異。 如來智慧與所知的思想認識境界,不是恆常不變,也不是變化無常;不是意識造作影像,也不是所造成的影像,不是有為法,也不是無為法;不是感覺,也不是所感覺到的對象;跟五陰不是不同,也不是不異;不是言說,也不是所說的內容;不是同一,也不是相異;不是同時生,也不一定不是同時生。 第六節 三藐三佛陀佛陀 離一切根量 經文 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故,悉離一切量。離一切量,則無言說。無言說,則無生。無生,則無滅。無滅,則寂滅。寂滅,則自性涅槃。 白話解 因為不是同一,也不是相異,不是同時生,也不一定不是同時生,如來應供等正覺遠離一切六根、六塵引起的見聞覺知。離一切見聞覺知,則離一切言說。離一切言說,則不會生起妄識。不生妄識,則無什麼要滅。無可滅,便說是寂滅境界。寂滅境界,便是自性涅槃。 經文 自性涅槃,則無事無因。無事無因,則無攀緣。無攀緣,則出過一切虛偽。出過一切虛偽,則是如來。如來則三藐三佛陀。 白話解 在自性涅槃中,無所謂什麼是果、什麼是因。無果無因,即是無分別智,便不會對境起攀緣。不起攀緣心,便捨離了一切虛偽習氣。捨離一切虛偽習氣,便證入了如來地。證入如來地的修行者,可稱為正遍知大導師,是偉大的正遍知大導師。 經文 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①。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離一切根量②。 [注] ① 三藐三佛陀佛陀疊用兩個佛陀,起強化語氣的作用,可理解為最最正確、最最偉大的大導師。 ② 根量 六根、六塵及其所引起的六識,都是根量。 白話解 最最偉大的正遍知大導師,都遠離一切根塵,有見聞覺知而六識不生,洞悉一切而自心不動,不分辨它是何事何物。 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悉離諸根量,無事亦無因。 已離覺所覺,亦離相所相。 陰緣等正覺,一異莫能見。 若無有見者,雲何而分別? 白話解 世尊把辯證不二的如來觀再宣示一遍,說偈言: 智者悉離諸根量,如來非果亦非因, 覺與所覺非一異,離相所相莫妄分。 諸陰緣起與正覺,說一說異莫能見, 既然不見一異相,何必硬要作分辨? 經文 非作非不作,非事亦非因。 非陰非在陰,亦非有余雜。 亦非有諸性,如彼妄想見。 當知亦非無,此法法亦爾。 白話解 一切非作非不作,究竟非果亦非因, 如來非陰非異陰,更非其余雜亂論。 諸性非有亦非無,勿墮愚夫妄想見, 執有執無皆有過,千法萬法離二邊。 經文 以有故有無,以無故有有。 若無不應受若有不應想。 若於我非我,言說量留連。 沈溺於二邊,自壞壞世間。 解脫一切過,正觀察我通。 是名為正觀,不毀大導師。 白話解 因有而後立個無,因無而後確立有, 若知其有不須想,若知其無無所受。 若然於我或無我,計著言說量留連, 沈溺有無二邊見,誤已害人禍不淺。 遠離有無得解脫,正智觀察悉如如, 如是證入如來地,正觀不毀大導師。 問答 問:遠離一切根塵,見聞覺知而六識不生,洞悉一切而自心不動,不分辨它是何事何物。 這幾句話很深奧。可以詳細解釋一下嗎? 答:在如幻三昧中,當六根清淨,六塵不染之時,便說是遠離一切根塵。這個時候,不是沒有六根,因為六根是人們的覺知功能,不會消失。也不是沒有六塵,因為六塵是內外事物在心中的反映,也沒有消失。所以有見聞覺知,而這時的見聞覺知是沒有分別心的。 佛法用五蘊解釋每個人認識事物的過程。一個人的六根與六塵稱為色蘊;根塵接觸的第一剎那,說是受蘊,是身受;接著第二剎那是想蘊,是心想,有時說是心受:再接著是行蘊,即是思量,是第七識的作用;然後才是識蘊,即是確立了一個識相。說起來,說了這麼多語言,過了許多剎那,而一個識相的產生,合起來還是一剎那。只是為了說的方便,把他說成幾個剎那。 修禅進入如幻三昧,聖者只有前面說的第一剎那在活動,即是只有身受,沒有心受。身受心不受,是聖賢的境界。一般凡夫做不到。 聲聞聖弟子只有一受,是身受,心不受。這是阿含經說的。 不參與修禅實踐的人,是很難理解這些道理的。 問:修禅到了聖賢境界,還會有相的活動嗎? 答:有。本事經說:“諸行猶相續,諸所受皆滅,寂靜永清涼,是無余涅槃。”這就證明聖賢進入無余涅槃時,還有相的活動。 凡聖的分界,就在於面對幻相,心動不動。 凡夫心動,生滅輪轉。聖者心不動,即見如來。 阿含經說止觀,六祖壇經說寂照,說的都是這麼回事。寂而不照是死禅,照而不寂是野禅。 如果說禅定中沒有相,證明這人還未知道什麼叫如幻三昧。未懂如幻三昧不懂禅。
|
|
|
|
|
|
上一篇:楞伽經白話解卷四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第二章 不生不滅離有無之二
下一篇:洛桑陀美仁波切:在行、住、坐、臥中修行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