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楞伽經白話解卷四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第八章 甚深般若波羅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八章 甚深般若波羅蜜

  本章有三節 一 波羅蜜有三種分別 二 大慧提出種種诘難 三 世尊答大慧問

  第一節 波羅蜜有三種分別

  經文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六波羅蜜①滿足,得成正覺。何等為六?

  [注]

  ① 六波羅蜜小乘、大乘都講六波羅蜜,順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種脫離生滅苦海度到不生不滅彼岸的法門。

  白話解

  大慧菩薩請佛開示:世尊!是世尊說的,修滿六波羅蜜,便能成就正覺,請世尊詳細演說六波羅蜜。

  經文

  佛告大慧:波羅蜜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同是修波羅蜜,因為初發心的程度不同,便有三種差別,分別是世間波羅蜜,出世間波羅蜜,出世間上上波羅蜜。

  經文

  大慧,世間波羅蜜者,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二邊,為種種受生處。樂色聲香味觸故, 滿足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禅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

  白話解

  一、世間波羅蜜,執著我我所,陷於二邊見,樂於聲色香味觸的感受,在三界有處受生,起種種妄想。在這種境界下修行施、戒、忍、精進、禅定、智慧六波羅蜜,得凡夫神通,頂多修到離欲清淨的梵天境界。

  經文

  大慧,出世間波羅蜜者,聲聞緣覺墮攝受涅槃故,行六波羅蜜,樂自己涅槃樂。

  白話解

  二、出世間波羅蜜,是聲聞、緣覺所修,攝受涅槃樂。同樣是修六波羅蜜,但樂於追求自己的涅槃,認為無作便是涅槃。

  經文

  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於諸趣攝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計著。

  白話解

  三、出世間上上波羅蜜,正確認識心法幾心所法,對由這二法在自心顯現的虛妄心量,了了分明;但自心清淨,離攝受及所攝受的對象,遠離虛妄的影像,不動心念,不生妄想。

  經文

  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①,起上上方便。

  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屍波羅蜜②。

  [注]

  ① 檀波羅蜜梵音檀,意譯布施。出世間上上的施,不只是施財施物。施則要捨,包括喜怒利衰榮辱甚至生命都能捨;不求名,不圖報,不求福德,也不執著功德,這樣才能修成功德;行上上方便,以法施化度他人,則是最大的功德。

  ② 屍波羅蜜梵音屍羅,略為屍,意譯持戒。世間波羅蜜制訂嚴格的戒律,諸惡勿作,眾善奉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制惡向善。出世間波羅蜜,在較大程度上自覺遠離身口諸惡業,還要著重在戒除貪恚癡方面下功夫。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心地無非自性戒,神通自在,隨入一切剎土,隨濁流而不污,出污泥而不染。

  白話解

  為安樂一切眾生,於世間行檀波羅蜜,行上上方便,化度眾生。

  對一切世間因緣,妄想不生,自然成就了戒體,是屍波羅蜜。

  經文

  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①。

  初中後夜,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毗梨耶波羅蜜②。

  [注]

  ① 羼提波羅蜜梵音羼提,意譯忍辱。這是忍辱負重,為了無上菩提和普度眾生的大事業而修煉心性,而不是忍辱偷生。

  ② 毗梨耶波羅蜜梵音毗梨耶,意譯精進。出世間上上波羅蜜主張隨時隨地修行,行、住、坐、臥、不離修行,把明心見性的修行貫穿於一切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之中。

  白話解

  對一切法都不生妄想,能忍受一切困難和一切苦惱,不生惱恨之心,是羼提波羅蜜。

  初中後夜,精勤奮進,堅持不懈,隨順修行各種方便法門,都不生妄想,是毗梨耶波羅蜜。

  經文

  妄想悉滅,不墮聲聞涅槃攝受,是禅波羅蜜①多。

  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先身轉勝而不可壞,得自覺聖趣,是般若②波羅蜜。

  [注]

  ① 禅波羅蜜禅,泛指一切禅定。出世間上上禅,無所謂入禅出禅,認為空心死坐是禅病。妄想悉滅便是禅,心地無亂自性定。

  ② 般若波羅蜜梵音般若,意譯智慧,般若不是世間智,不是出世間智,是出世間上上智,是自覺聖智,是清淨心生發的無上智慧。

  白話解

  一切妄想全都寂滅了,又不落入聲聞、緣覺的妄想涅槃,是禅波羅蜜。

  了知自心妄想相,不生有性無性的分別想;智慧觀察現前一切景象,不落於有無二邊;先前妄識身轉聖智身,堅定不移,得自覺聖趣,是般若波羅蜜。

  白雲按

  外道、聲聞、緣覺、菩薩乘都修習波羅蜜。因為發心程度不同,便有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不同的果。

  因地發心,是成就高低的關鍵。

  第二節 大慧提出種種诘難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記阿羅漢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諸菩薩等無差別。世尊為何記阿羅漢得成無上菩提?

  白話解

  大慧菩薩再請佛開示:世尊!世尊記阿羅漢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諸菩薩等無差別。聲聞阿羅漢在菩薩第七地得無生法忍,即以此為涅槃,實未離變易生滅,未到如來地。世尊為什麼麼記阿羅漢能像菩薩一樣得成無上菩提呢?

  經文

  一切眾生法不涅槃,誰至佛道?

  白話解

  出世間上上法不捨有為眾生,不入涅槃,世間法,不得入涅槃,出世間法所入妄想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那麼,有誰能修至佛道?

  經文

  從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無所答。如來常定故,亦無慮,亦無察。

  白話解

  世尊從初成佛得最正覺到般涅槃之間,不說一字、不答一字。因為如來常在定中,無思無慮,對現前景象,知而不察。

  經文

  化佛化作佛事。何故說識剎那展轉壞相,金剛力士常隨侍衛。何不施設本際?

  白話解

  化佛化作佛事,為什麼說所有虛妄識相剎那壞滅,說金剛力士常隨侍衛,何故不直說如來的真實情況?

  經文

  現魔魔業①,惡業果報,旃遮摩納②,孫陀利女,空缽而出,惡業障現?雲何如來得一切種智而不離諸過?

  [注]

  ① 現魔魔業 世尊初成道時,還現魔業惡業果報。世尊在菩提樹下初成道時,於如幻三昧中見魔王波旬派他的三個女兒來挑逗。這三個女兒都美貌非凡,名字分別叫染欲、悅人、可愛,脫得半裸,又歌又舞,世尊不為所動。移時,魔女隱去,又見魔兵張弓射箭,利箭到了世尊面前,都變成了潔白的蓮花。魔王,魔女、魔兵、都是心魔所生。一念邪,則見魔住捨,一念正,即見佛在堂,是邪是正,全在一念之差。

  ② 旃遮摩納旃遮摩納,又名金捨尼。佛在捨衛城廣說法音時,婆羅門的頭兒十分妒恨,用三塊金磚收買了十六歲的美貌豐盈的金捨尼,混入精捨聽法。不久,金捨尼鼓著個大肚子招搖過市,逢人便說,她肚子裡懷著佛陀的孩子,以此破壞佛的名譽。佛弟子羅候羅火了,抬腳向金捨尼肚子踢去,當街從金捨尼肚兜裡掉下一個木盂,惹得圍觀者捧腹大笑。

  白話解

  世尊在菩提樹下初成道時,還顯現魔業惡業果報,在如幻三昧中見魔魔女魔兵擾亂。世尊在捨衛城被少女旃遮摩納造謠中傷,壞佛名譽,後來又有外道孫陀利殺女誹謗佛法。世尊乞食化緣也遭遇過空缽而出的事。為什麼證入如來地,得一切種智,還不脫這些過患?

  第三節 世尊答大慧問

  一 化佛授記聲聞得無上菩提

  經文

  佛告大慧:谛聽,谛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好好聽著,認真思考,隨時憶念,我現在給你說。

  大慧說:好啊!世尊!我用心聽著哩。

  經文

  佛告大慧:為無余涅槃①故說,誘進行菩薩行者故。此及余世界修菩薩行者,樂聲聞乘涅槃,為令離聲聞乘,進向大乘。

  [注]

  ① 無余涅槃無余即無漏。《本事經》說:“諸行猶相續,諸所受皆滅,寂靜永清涼,名無余涅槃。”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聲聞人樂於聲聞乘妄想涅槃境界,亦有修菩薩行者的人聲聞乘妄想涅槃境界。為誘導他們捨離聲聞乘入大乘,入無余涅槃,所以說聲聞乘人只要再發心,亦能得無上菩提。

  經文

  化佛授聲聞記,非是法佛。

  大慧,因是故,記諸聲聞,與菩薩不異。

  白話解

  這是化佛說法,授記聲聞的無上菩提,不是法佛說法。

  因此,我記聲聞乘修行者與諸菩薩無異。

  經文

  大慧,不異者,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煩惱障斷,解脫一味,非智障斷。

  白話解

  說聲聞乘修行者與諸菩薩無異指聲聞、緣覺、諸佛如來都斷了煩惱障,在這一點上得到解脫,所以無異。要知道,聲聞,緣覺還未斷智障。

  經文

  大慧,智障者,見法無我,殊勝清淨。煩惱障者,先習見人無我斷,七識滅。法障解脫,識藏習滅,究竟清淨。

  白話解

  斷智障,才立法無我,得殊勝清淨。聲聞、緣覺斷了煩惱障,立人無我,如果再進一步修到七識寂滅,藏識習氣所生的無明煩惱寂滅,便立法無我,不受一切法的束縛,獲得法障解脫,究竟清淨。

  二 如來無慮無察而演說法

  經文

  因本住法故,前後非性。無盡本願故,如來無慮無察而演說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無慮無察。

  白話解

  法界本來就法爾如是,不因諸佛出世與否而存在,前佛後佛所證,都是如來本住法界。如來以無盡本願為眾生說法,不動主觀意念,不思前,不想後,都是正智所化,沒有妄念,正智如如,所以說,如來無慮無察。

  經文

  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二煩惱斷,離二種死,覺人法無我及二障斷。

  白話解

  斷除欲愛、色愛、有愛及見一切處這四種煩惱和無明習氣,斷除了三界煩惱和余習煩惱,遠離了分段生滅和變易生滅,確立了人無我和法無我的觀點,斷除了煩惱障和智障。

  經文

  大慧,離心意意識、眼識等七、剎那習氣因,善無漏品,不復輪轉。

  白話解

  離心、意、意識及眼識等七識,正確建立無漏智,離剎那習氣等妄想因緣,善持無漏品,七識已寂滅,不復在三界輪轉。

  三 金剛力士隨護 非真如來

  經文

  大慧,如來藏者,輪轉涅槃苦樂因,空亂意慧,愚癡凡夫所不能覺。

  白話解

  在外道及聲聞、緣覺認為是涅槃的境界中,斷了分段生滅,未變易生滅,因為如來藏是興造苦樂的根源,流注不斷,愚癡凡夫不覺,常被因如來藏引起的作用而湧現的不思議變擾亂得心意不寧。

  經文

  大慧,金剛力士所隨護者,是化佛耳,非真如來。

  白話解

  為安他們的心,便對他們說有金剛力士隨時護衛,讓他們不必懼怕邪魔侵害。這些都是化佛說法,不是真實如來的知見。

  經文

  大慧,真如來者,離一切根量,一切凡夫聲聞緣覺及外道根量悉滅,得現法樂住,無間法智忍故,非金剛力士所護。

  白話解

  真實如來是怎麼樣的?捨離一切根量,滅除一切凡夫、聲聞、緣覺及外道的妄想心量,得現法樂住,得無間法智忍,並沒有什麼金剛力士隨時護衛。

  經文

  一切化佛,不從業生。化佛者,非佛,不離佛。

  因陶家輪等,眾生所作相而說法,非自通處說自覺境界。

  白話解

  妄識所造的業,化不成佛。化佛不是真的法佛,化佛所說法不離法佛的根本宗旨。

  像制作陶器的工丈,用輪、繩、泥水制造陶器一樣,化佛依眾生不同的因緣為眾生說法,而不是依自通處對他們說自覺聖智境界。

  經文

  復次,大慧,愚夫依七識身滅,起斷見。不覺識藏故,起常見。自妄想故,不知本際。

  白話解

  愚夫在七種妄識寂滅的時候,便生起斷見。當藏識流注的作用湧現如幻影像的時候,他們又生起常見。由於他們執著種種妄想,所以不可能了解引起生滅現象的根本原因。

  經文

  自妄想慧滅故,解脫。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一切過斷。

  白話解

  以般若智慧除滅自己心中的妄想,便可即時獲得解脫。斷除欲愛、色愛、有愛、見一切處這四種煩惱和無明習氣,則無一切過患。

  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三乘亦非乘,如來不磨滅。

  一切佛所記,說離諸過惡。

  為諸無間智,及無余涅槃。

  誘進諸下劣,是故隱覆說。

  白話解

  世尊把這些意義再宣示一遍,說偈言:

  所說三乘亦非乘,如來金剛不磨滅,

  佛記羅漢得菩提,令離過惡化佛說。

  為佛子得無間智,無余涅槃真解脫,

  權宜誘進諸下劣,開權遮實隱覆說。

  經文

  諸佛所起智,即分別說道。

  諸乘非為乘,彼則非涅槃。

  欲色有及見,說是四住地。

  意識之所起,識宅意所住。

  意及眼識等,斷滅說無常。

  或作涅槃見,而為說常住。

  白話解

  契根契理佛智慧,隨機分別說大道,

  應知諸乘實非乘,諸乘未到涅槃路。

  欲色有見生貪愛,說是世間四住地,

  現識湧起無名妄,意等七識隨生起。

  愚於七識寂滅處,生起斷見說無常,

  藏識流注當涅槃,愚夫妄想說是常。

 

上一篇:楞伽經白話解卷四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第九章 食不食肉罪與福
下一篇:楞伽經白話解卷四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第七章 三世諸佛如恆沙之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