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普眼章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 而白佛言。」
「於是普眼菩薩」,普眼就是觀世音。「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這不需要修學。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雲 何思惟。雲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 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 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 復始。」
這個佛在後面也有回答,所以我們也不修學它。方便是假說啊!於二谛當中 ,世谛是方便,假說。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 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谛聽。當為汝說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也沒修學必要,都是消文的。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我今此 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 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 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我們先修學到這個地方,我先把名相和大家解釋解釋。「奢摩他」在止觀法 門叫止,定慧法門叫定,取靜為主。
大家看一看這段文。「淨圓覺心」,在二谛和那一谛相符啊?「應當正念遠 離諸幻」,遠離諸幻在二谛那一方面離啊?大家好好入,你如果只注意它文 字相,入不了。
圓教用一谛,頓教用無谛,有的用三谛,天台家就是。其實都一樣,不過藏 通別圓,小始終頓圓,都統統用二谛。小教固然講起來是用四谛,四谛實在 就是二谛,苦集就是世谛,滅道就是第一義谛。
悅師:我簡單地講一下。「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這是總說。 怎麼遠離諸幻呢?「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這是講身如何來做?「恆作是念」,是講心如何來做,心要怎麼來念呢?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這是講 地大所成。以下「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這是講 水。「暖氣歸火」,這是講火。「動轉歸風」,這是講四大和合成身。既然 四大和合緣起,這是如幻的,所以「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就了知四大和 合是幻化、畢竟空的。「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就是知道緣起幻化都是畢竟 無體的。
師父:這普眼菩薩問的是什麼東西?方便漸次是不是?修行漸次。他先說身,這在五陰法屬於那一法?五陰法:色受想行識,他先說那一法?(答:色法。) 不要問,他後來一定說受想行識。
慧悅發揮得不錯,他知道「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是總 說,不錯,是總說。奢摩他是什麼?我剛才和大家講是什麼?堅持禁戒,這 是什麼?恆作是念起觀照這是什麼?看出來沒有?他這是講三個東西是不是 ?你們發揮!
修行漸次,根據那個漸次慢慢前進?大家要知道,頓教人不假漸次了。誰還 講?
悅師:「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這是總說。下面佛回答他修行的漸 次,「先依如來奢摩他行」是修定,「堅持禁戒」是持戒,「安處徒眾。宴 坐靜室。恆作是念。」是起觀照,是慧,是依戒定慧的次第來修行。以慧觀 照此身四大地水火風組成,以智慧力觀照知道是緣起性空的,就知道此身畢 竟無體,也就是畢竟空。
師父:這是慧悅的見地,他看出來是戒定慧的漸次。還有人看出來沒有?
經師:這段文,普眼菩薩問怎麼來修行?怎麼樣來入這個法門?「欲求如來淨圓覺 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如來淨圓覺心,就是無師智與無得智,我們應該 遠離諸幻,一切法虛妄幻化,一切法本來是權智所現。
接著是三學次第,首先他以戒定為肉,以般若智慧為我們體,要我們好好來 觀照其身,好好地來修行。他說,此身不可得,乃是四大和合所成。雖然四 大和合,它是畢竟空不可得的,所以它是幻相、幻化的。一切雖然幻化,這 個身不可得,乃至於心也不可得,怎麼這個心也不可得呢?因為這個心它也 是緣於六塵而起的,心在下一段文會講到。
師父:慧經說出來,好象是不是他先觀色,後觀心啊?以這個次第,是不是?
生師:*(案:錄音帶不清楚)
師父:大家仔細看,「欲求如來淨圓覺心」,這在性相方面說的話,到底屬於什麼 呢?「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如果在性相方面說,遠離那一方面呢?你們要 入啊!那個腦筋,一切不障礙它,叫它自由發展。
你們現在不入這個道理是什麼原因?被你過去的貪瞋癡障住了。你自己不感 覺,原來在你性裡充滿貪瞋癡,它不能圓現。好,講吧!
甫師:「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我是想到「正念」,在大正藏 、佛綱也有提到,就是無諸妄念。如果沒有妄念,就是達到圓覺妙心。怎麼 樣的妄念?因為我們眾生的心執著一切法相,其實它是幻化的,如果我們執 著的話,就不入法性,就起心動念。一切幻相,我們的執著最粗的就是色身 ,所以這裡先破色相,告訴我們這個色相是幻化的,因為它是因緣和合,沒 有實在的體性。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奢摩他就是止,就是止息妄念。他又講到「堅持禁 戒」,因為持戒才能生定,定才能生慧,觀照法的幻化。把身觀照是依他起 ,當下就不執著,就不起妄念,這樣就能遠離諸幻,就能入圓覺妙心。
師父:「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和自性清淨心有什麼關系?
聞師:剛才師父講到清淨心,另外一個名字來講就是佛心。自性清淨心就是佛所證 的自性清淨心,與眾生是同樣的。可是眾生被遍計所執覆蓋,所以不顯。佛 心有個譬喻叫等同虛空,虛空義橫遍豎窮,橫遍的話不可說有,不可說無, 它含赅一切。所以如來心沒有言語可說,說有一物則不中,你說有嘛,它不 是有;說無,它不是無。
自性清淨心離一切執著,沒有一法可得,可是這種沒有言語相、沒有心緣相 的法,我們怎麼來契合?眾生如何來契合大圓滿覺,這種清淨無礙的大智慧 光明藏?「應當正念」,也就是說眾生應該離一切的相,不取一切的相,以 無分別心可以契入等同虛空的如來藏性。「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應當正 念」如果拉淺一點來講,就是於一切處不起貪瞋癡。在經文前面有提到「眾 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這就是眾生迷惑的地方。 此迷惑之處本是一真之相,因為它本是圓成實性,也是如來圓覺妙心。眾生 不識,把這因緣法認為自性法,所以淪落生死。
現在我們應當作什麼方便?「應當正念遠離諸幻」,遠離諸幻必須不取於相 ,不取於相就能遠離一切遍計執。下面開示種種方便,在講方便之前,他先 說「我今此身四大和合」,這四大和合可以用一句話來講,假如四大和合, 我們這個身本是虛妄的,虛妄無性就會歸圓成實性。四大還沒有和合的時候 ,沒有這個身,既然要四大和合,這和合起來,我們就知道是因緣性,四大 和合也無身啊!所以從這裡我們知道,「今者妄身」,我們虛妄執著的取相 ,就不是正念。「當在何處」,以谛理銷融,從世俗谛,佛於假說我法,假 說身是我,這是假說的、方便說的,因為四大所合的。
「今者妄身。當在何處。」以谛理推尋,「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 」既然要假和合,相即無相,無相即相,我們眾生就是在第一義谛裡迷惑, 落入遍計所執。
如果眾生從世俗谛,於佛所假說的方便,會入第一義谛,不取於相的話,可 以遠離諸幻,遠離遍計所執,遠離貪瞋癡。可是我們應該有方便來契入這佛 的果德,就應該先修定,這奢摩他是止,就是修止。止能讓我們的心安住下 來,安住下來有個方便,就是堅持禁戒。因為所謂的戒是離過非,所謂過非 的起處就是種種貪瞋癡,於事相起的迷惑。
「安處徒眾」,和大家一起共修。我們可以入這樣的念,念是一種觀慧。「 我今此身」,此身是因緣法,「四大和合」就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名中道義,就能契入如來的淨圓覺心。
師父:大家盡量把你的腦筋,把一切貪瞋癡、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甩開,拿你 自己的悟性,叫它圓現。
「欲求如來淨圓覺心」,這是不是求性空啊?「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是不 是遠離不要執著緣起為實有啊?
明師:「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就是講要怎麼樣求如來的妙覺本性。「應當正念遠 離諸幻」,就是說「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這是講止觀,我們知道先修止,後修觀,可是在你修止前一定要堅持禁戒 ,安處徒眾,由止而入觀,從止而起觀慧。從三性來講的話,「依如來奢摩 他行」,就是知道一切依他起的法是導歸圓成實性,就是修止。修觀,就是 知道圓成實性的法它也是無性,因為它無性的緣故,所以可以隨緣成就萬法 。
「今者妄身。當在何處。」上次師父帶我們修學華嚴,講到六相。我這個身 體是講總相,四大和合的發毛爪齒是指別相,其實總相──我這個身體,是 別相所和合而成的。別相會歸總相的時候,找不到總相的存在,所以總相只 是因緣和合的幻相出現,其實你突破它的時候,當下就找不到總相的存在。
好比蓮風樓,我們都看到蓮風樓,蓮風樓是柱子、水泥、窗戶、人工和合而 成的。可是離開柱子、窗戶,就沒有蓮風樓的存在,這就是色當體即空的道 理。「和合為相。實同幻化。」我們知道總相無性是別相的和合,總相無性 導歸圓成實。我們眾生如果了知一切法是如幻的,是因緣假合的幻化相,不 要在幻化相執著的話,就能找到我們清淨的妙心。其實我們知道一切如幻, 也不是說有個菩提可得。有一句話講,你如果妄念息掉的話,當下就是菩提 。所以妄念和菩提只是一覺、一迷的差別而已。
師父:講吧!
修師:這段文我想到心經。「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可以講要求實相般若心,這般若 心就是法身,就是一切眾生的佛性。「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正念就是無念 為正念,什麼叫有念?如果你取著於相,就是有念了,所以正念就遠離諸幻 。一切幻都是假相,你如果取著假相,就有念。正念不取於相,所以遠離諸 幻。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師父是講止,這個止是佛的定,不是二乘的定。所 以你如果要修佛定的話,第一個條件要「堅持禁戒」,因為要修佛定要堅持 禁戒,修二乘定也是要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這 是觀行般若。我剛才為什麼要提到是佛所修的定?因為二乘不知道法空,下 面講要破法空,所以「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恆作是念。」就是觀行般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 皆空。
經文第一個先講色,所以「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我們這個色身是地水火風 所成的。下面就解釋什麼是地?什麼是水?什麼是火?什麼是風?為什麼色 身是空的?他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我們不必再講了。
「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這就告訴你,照見五蘊皆空。「即知 此身畢竟無體」,因為你色相一空的話,受想行識就沒有地方安處了,所以 下面接著講受想行識了,我們這裡就先不講。所以他講,「即知此身畢竟無 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師父:慧明發揮得很好,慧修發揮得也很好,他能悟到般若心經,不錯。這叫執柯 伐柯,去則不遠啊!我現在提醒大家,大家腦筋被一層東西障住了。聽兩種 法門,有一個法門它說:「欲知潭水本清淨,應觀月影皆幻生。」月影照在 水裡是幻化的,「若人能作如是觀,影落寒潭畢竟空。」這那一宗運用這法 門的?禅宗。大家去理會,不障你的悟性。
大家再看看,再一個法門講,「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好象是求一心吧!「 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好象不亂吧?大家看一看,有這點沒有?這和一心不 亂有什麼關系?天下的法都是一個嘛!佛法就是一個,經上說,一切法無非 佛法,你把它分別成一切法,那是大德心自生分別。最後一個,誰還要發表 意見?
觀師:這裡觀世音菩薩代眾生來請問,觀世音菩薩我們知道他有大悲心,所以他以 大悲心來請示要怎麼起大悲心來修行?其實這個方便也就是佛菩薩度眾生的 慈悲,權智才能度化眾生,藉緣起才能修行成佛。
佛就開示「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假如末世眾生要會歸佛的自性清淨心,應當要正念,應當要以佛念來遠 離諸幻,一切妄想不起不念。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要依「止」來修行。「堅持禁戒」,戒是修行基礎 ,我們依照佛法來修行,這也是在護持正法,所以這種境界可以看成護法。 「安處徒眾」,就是安僧,就是師父常常講的護法安僧。最基礎的就是要「 堅持禁戒」。這安處徒眾也就是慈悲,就是讓徒眾能安心辦道。「宴坐靜室 」,是講自己要有定力,其實這種定是慧之定,是為了要度眾生才修定。
「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以下提到什麼是地大,什麼是水大,什 麼是火大,什麼是風大,這「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講到四大 ,有一個很切身的問題,四大不調的話,就四百四病,當我生病的時候,師 父常開示要消業障、修功德、多念佛。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我們知道四大和合的身是無性的,所以我們四大不 調的時候,更應該觀照這是如幻的,身受心不受。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所 以當我們病苦的時候,更應該好好念佛,這是非常實在的。
師父:我和大家講……好,你講吧!
策師:「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欲求如來大圓鏡智就要像鏡子,鏡子本來很清淨可 以照一切物,如果有垢,就是有妄想就不能照。所以他說「應當正念」,應 當心要清淨,清淨心可以顯現一切法。所以若要照一切法,就要遠離諸幻, 遠離一切污垢。
下面講怎麼修行,要除惡、修戒,遠離一切遍計所執。因為眾生最貪的是身 ,最粗的是身,所以要破除身見。我們要知道,身是四大和合的,四大和合 就是依他起,依他緣起無性,就會歸圓成實。所以後來他講「四大各離。今 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就是知道四大本無自性,就能照 見五蘊皆空。
師父:不錯!慧策發揮到,他見地到大圓鏡智,是有道理的。大家看一看,凡是有 相、如幻的,都可商量對不對?都可討論對不對?要是沒有相,沒有心緣相 、文字相、言語相,可以不可以討論啊?這叫向上一著,無有商量處,就是 圓覺心、淨圓覺心。要是有幻,還可依著,還可依附、依靠,諸幻離盡以後 ,是不是一切沒有依靠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你依靠什麼?那正是淨圓覺 心。現在看資料,查注疏,互相印證。
他可以印證你,你也可以印證他,那證明大家在修學佛道方面有一點進步了 。講到大圓鏡智,鏡子照出影子來,大家想一想,鏡子有沒有影子?把鏡子 的影子除盡了以後,是不是就是那個清淨鏡啊?那個清淨鏡就好比淨圓覺心 。
你們所學的那些東西,都是垃圾,都不要它。你心裡清清淨淨的,一絲不掛 ,一塵不染的時候,它知道這個法了。如果你心裡有東西,還有物,沒有辦 法。
注疏本帶來不可看,看了以後沒有用了。你看過注疏以後,和焦芽敗種差不 多。為什麼?自己不生了嘛!
大家要精進努力突破這一關,這一關突破以後,你在佛道上,長江大河一瀉 千裡。找出注疏來看,古德的注疏差不多都是一個鼻孔眼喘氣,大同小異就 是了。
不要仗你過去所學的資料,那就糟糕了!就算你千辛萬苦擠出一點來,不是 的。長養你自己的佛性,叫它悟性自然發展。你悟到以後,一點造作沒有, 坦坦然然的。所以禅宗古德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就是那個情形,不需要你 去思惟。
注疏如果落入名相,就差遠了。注疏這段經文,差不多在文言相上注疏。這 兩句話「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找到這個地方就找到了 ,後面的不要管它,「宴坐靜室」以下不要談它,這是它重點。「欲求如來 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這是它總說,下面是解釋,不必管它。要 看他見地,我們看看這個人見地到什麼地方?
(卍續一六?圓覺經要解卷上?二二三下?八)「夫淨圓覺心。諸佛眾生各 各本具。」對吧!印證你自己。「各各本具」是什麼?性相方面是什麼?是 性。「今欲求者。二邊皆中。」,這個人講的對,講的都是心。「故雲正念 」,正念就是無念,什麼是無念?離邊不住中,他這個就是根據這個道理。 「二邊皆中」,就是離邊不住中的意思。「……正念即標戒定慧。」欸!他 這提出來了,我們看它的文引證出來了,有戒、有定、有慧在裡面是不是? 「諸幻即三學所離」,這不是他的見地,他深入經文了。「污戒之瑕玷。障 定之事性迷理之惑也。」各人印證,他已經提出來是戒定慧三學,你已經發 揮到這個地方了嗎?他講的是性相,性本具嘛!
「……直雲戒定方便。助成觀慧。」這段文我們知道,這不能算是作者的見 地,作者在消文方面深入經文就是了。
「……恆作是念者。意止觀中不得暫捨。……」這也是在消文方面深入經文 了,這還不能算他見地,他也提到止觀。「從昔妄執四大為身。約俗谛和合 而言。」俗谛是什麼?世谛,這個人根據二谛理講,不會大錯。「今約真谛 破之」,真谛就是第一義谛。
大家印證你發揮的,所以不可看注疏,看注疏障住你千生萬劫不得出離。修 學過以後,隨便你看注疏,下面經文不准看注疏。全憑悟性用功夫,看看你 自己發揮出來的到底對不對?不拾人唾液。你要是看注疏講了一大篇道理, 日數他人珍,自無一文錢。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九七上?二)「此總答問意也。……只是以 正念為最初下手工夫。故雲應當正念。然正念者。無念也。」他也是一樣, 一個鼻孔眼喘氣嘛!「故凡起心動念。在圓覺體中。皆為幻化。意在一念不 生。則諸妄自滅。」對!我們今天修學這段文,發現這兩個人見地很少,不 能說沒有,重在消文,深入經文,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你仔細看看 這兩個人所說的,是不是一個鼻孔眼喘氣啊?差不多吧?我們今天到此地!
■第十二次修學
師父:上次修學「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 奢摩他是定,止觀方面講就是修止,「取靜為行」,這部經的後面講過了。 三摩提是修觀,也是修慧。這個經上說奢摩他、三摩提,它是說二谛。
「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 是地水火風。「所謂發毛爪齒……」這是三十六物,你查辭典上面有三十六 物,這都是因緣生法。四大、三十六物都是因緣生法,都是空的。你們要知 道三十六物,查佛學辭典,解釋得很清楚。
「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緣起法無性,所 以畢竟無體。修學這段文就是名相嘛!你查辭典看就知道了。我們今天看下 面的: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 相假名為心。」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這是說身。「妄有緣氣。 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以上說的三十六物,說的都是身,這是說心 。這個身到那個地方為止呢?和合為相,身是四大和合,三十六物和合為相 ,同於幻化,和合法都是幻化的。整段經文是說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四緣假合」,四緣就是地水火風四緣。假合,為什麼是假合?你要把它搞 清楚。「妄有六根」,虛妄而產生六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大家都知 道。為什麼是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中是裡面,內裡面,見聽 聞嘗觸念,外是塵。「妄有緣氣」,虛妄有一種氣分。「於中積聚似有緣相 」,好象有緣相一樣,「假名為心」。我們今天修學到這個地方。
大家看這段文,「和合為相。實同幻化。」這是講身。從「四緣假合。妄有 六根。」以下講心。大家仔細看這段文,「和合為相」,還是講身,四大、 三十六物和合為相,實同幻化,為什麼和幻化一樣?
這段文就是和我早上講的話一樣,四大、六根、六塵、六塵緣影心,都是業 啊!出家人就為脫離它,誰要是脫離它以後,叫「大丈夫」!不求世間法, 求世間法,你還在業裡轉。自己業少,你把它增多,那不是自找麻煩嗎?叫 打閒岔。身口意凡有所行,不造業,不被業系。怎麼不被業系呢?離十種法 ,不被業系。身離殺盜YIN,口離惡口妄語绮語兩舌,心離貪瞋癡,雖有身口 意行,三業清淨,不被業系,那就獲得解脫,三業清淨叫見性。
因為禅宗法門很深,一切人迷惑在裡頭,他認為打幾句機鋒,說幾句漂亮話 ,叫見性,那完全錯誤。三業清淨是見性。誰講這段文?
佛的意思怎麼樣?為什麼四緣假合?為什麼叫假合?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 很實在嗎?為什麼說它虛妄呢?用二谛理會,這完全用二谛。
你是大丈夫!先從業裡面脫出來,閻羅老爺管不到你了,他拿你毫無辦法。 你攀緣、起妄想,那都是給閻羅老爺找資料。大丈夫就是不受他管。我沒辦 法,念阿彌陀佛,藉佛的力量,不受你管。大家如果念佛念到有一天真的不 受他管了,我要在這個娑婆世界住,我就住,不住我就走,你管不到我,那 多自在啊!你們還在裡面轉,好比蛆蟲一樣,感覺大糞是香的。
為什麼「四緣假合」?為什麼是假合?
甫師:為什麼假合?它講到四緣,四緣都是因緣,因緣法沒有實在的體性,所以它 當然是假合。
師父:是有這個道理……你講嘛!(指悅師)你講過八大人覺經嘛!八大人覺經講 過了。
悅師:上個星期我們研討過「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然後又講 到怎樣修此心,修定修慧,再告訴我們身是地水火風所成的,畢竟無體的。 下面那句「和合為相。實同幻化。」也是接下來的,身是四大所和合,體性 如同幻化,沒有實在體性,緣起如幻。接著講「四緣和合。妄有六根。」四 緣就是地水火風,因緣和合,假合,也就是緣起邊講的。「妄有六根」,告 訴我們不是實在有的,虛妄而有六根,如幻等同性空,因為我們都認為四大 為自身相。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六根、 四大中外和合也是講虛妄緣起,「中」是指六根,「外」是指四大,「妄有 緣氣」,才產生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好象有一個緣相,十二因緣 裡不是有名色嗎?那就是「似有」的意思,沒有具足六根叫名色,假名為心 。假名為心,這告訴我們不是實在有一個心,因為我們妄認六塵為自心相。 以下還會講到心的不實在,其實應該連下去講,可是我們沒有研討到那裡。 以上是講生死流轉的情形,以下是講還滅的情形,真正的體性是不實在的。
師父:誰還講?
修師:「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上面那段,慧悅師已經講 過了。四緣就是講地水火風四大,四種因緣。因為地沒有實在的地性,地無 性,所以是虛妄的。因為它無性,所以稱為假合。四種緣,因為緣起的關系 ,虛妄而有六根。這是講到地水火風沒有自己的體性,都是假因緣而成,所 以叫假合。「妄有六根」,虛妄有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指我們 這個五陰身。「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四大我們可以解釋成六塵,六根攀 緣於六塵,「中外合成。妄有緣氣。」虛妄而有妄想、取著,虛妄而有分別 心,「緣氣」可以講是你取著的妄想。
「於中聚積似有緣相假名為心」,這「緣氣」可以講識心的意思,「妄有緣 氣」就是妄有分別,取著於相。「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這是十二 因緣裡的無明、行、識,假名為心。
師父:大家仔細看啊!「四大六根」是不是緣起法啊?緣起法怎麼樣啊?性空啊! 性空那個緣起法是不是都是假的,如幻的?大家要知道,不是沒有四大六根 ,四大六根緣起性空,性空不是定空,性空就是緣起,大家天天講不知道。 如果你會到緣起是性空,叫出世間法;會到性空就是緣起,叫世間法。那有 出世間法、世間法?出世間法就是世間法,幻有無性叫出世間,無性幻成叫 世間,大家往這裡深深會啊!你講吧!
生師:*
師父:其實他講的,你們都聽懂了沒有?他講的是聲聞乘法,生滅法。我問你,你 可知道,那個老居士練氣,滅而不滅,那個騎摩托車的,撞死了!滅而不滅 。你知道這個道理嗎?不滅而滅,因為什麼滅而不滅呢?它本來無生嘛!所 以圓覺經講的是終教法,你所舉的例子也很好,是藏教法、小教法。我們學 佛就是要學到一切身心是幻化而有,滅而不滅,不滅而滅。緣起性空,緣起 滅了,性空那有滅呢?性空緣起,性空雖然沒有,它就是緣起,所以滅而不 滅,不滅而滅。我們這樣會,可以獲得大解脫。
譬如說,人死了到那裡去呢?到那裡去?沒有去啊!會到大解脫的人就知道 ,不來不去,不來而來,不去而去。誰還講這段文?講吧!
彰師:「四緣假合。妄有六根。」法是緣起,約世谛講,因為四大是地水火風,四 緣和合就是說地堅性,水是濕性,火是暖性,風是動性,和合在一個身體上 ,所以有假和合。我們知道假和合,不是它的自性,所以說六根是妄有。六 根、四大沒有定性,沒有它的體性,所以叫假合。如果遍計執,就妄有緣氣 。「於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似有緣相就是說幻化。「善男子。此虛妄 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
師父:下面我們還沒有修學到。
聞師:這段是承接上文來的,上文講到「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 來淨圓覺心。」要入如來的圓滿覺性。「應當正念遠離諸幻」,事實上,上 面講此身和合畢竟無體。下面講心也是同樣的,也是無體的。
這邊講到「四緣假合」,我就單講這一句。假合和「和合為相」是同樣的道 理,和合現有,這「有」是講到四大、六根、六塵,乃至根身器界,乃至於 十法界,從佛到眾生都是一樣的,皆實同幻化的。觀身實相,觀佛亦然。這 身是緣生的,所以這生法無性即同幻化,和合現有,有就是非有,有而常空 。
這空法就是講六根、四大,乃至下面講的心,緣生義就是如幻義,如幻義是 無生義,無生義是生而無生,無生而生,它不是有體性的,但有假名而無實 義。我們從如幻法來講,生是因緣生,滅是因緣滅,於法無所有,這個「法 」就是我們認為的根、塵、身、心都是無所有的。最主要是講「應當正念遠 離諸幻」,諸幻無性即同緣成,就能入圓覺妙心。
師父:我和大家講,這性有兩種,一種是無性為性,叫第一義谛;一種是自體性相 ,叫世谛。譬如我剛才不是講過,八大人覺經講四大苦空、五陰無常。四大 都是空的,叫無性為性,真谛。在這裡面有一種性是什麼?地性堅硬,自體 性相,世谛邊出了,水性濕相、火性暖、風性動,這都是自體性相,你怎麼 能會入無性為性呢?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遠離諸幻?就會入了,會入那無性 為性,前文講的是什麼?前文怎麼講?淨圓覺心,是吧?大家搞清楚。誰還 講?
觀師:「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師父說這是約身,身的幻化。下面「四緣假合。 妄有六根。」四緣就是講四大,地水火風假合,就是緣起。「妄有六根」, 就是說我們這個身是四大──地水火風和合而成,我們在身相上妄有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 名為心。」眼耳鼻舌身意、地水火風,中外合成,妄有緣氣,這是講到緣起 。虛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緣相是講心緣相,「假名為心」。 到這裡和上面連起來,就是假名為身,假名為心,可見我們這個身、心都是 緣起假相,假名我們的五陰身心。
這五陰身心就是我們的業報,譬如我們當人,我們人這種身,我們人這種心 ,都是我們的業報。我們所現出來的,就是人的身,當人的業報。當我們當 人的時候,所想的,就是人的心所想的。今天師父開示,讓我們非常地受用 ,因為我們就是在業報裡不得出離,所以菩薩知道隨緣消舊業。假如以我們 淨土修行來講,我們從無始劫來就是被業報牽纏,所以我們說要發願帶業往 生,乘願再來。
師父:大家知道,「中外合成」其實就是「內外合成」啊!內有六根取著外六塵, 內外合成。「似有緣相」,大家想一想,內六根攀緣外六塵,六塵都有其相 ,是不是?六塵之相到底有沒有啊?有沒有色啊?沒有,性空。聲香味觸法 有沒有啊?性空。可是你認為有,是似有。
你再仔細想,如果外六塵沒有這個緣相,怎麼會有內六根呢?怎麼會有「中 外合成」呢?譬如我這個手(啪!)打響了,如果外六塵沒有,它怎麼會打 響呢?大家想這個道理,誰還講?
明師:「和合為相。實同幻化。」我們知道一切法的相貌只是因緣和合的假相,為 什麼說它是「實同幻化」?說幻化是因為它沒有實在的體性,所以說它是幻 化的。好比我們現在所處的蓮風樓,蓮風樓是由窗戶、柱子、水泥等因緣和 合而有的,可是我們要找蓮風樓實在找不到,因為它只是柱子、窗戶、水泥 的相貌,所以說它實同幻化,因為它沒有實在的體性。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四緣是地水火風,四種因緣和合的時候,如果說 它有和合,實在說沒有真的和合,因為上文講過「四大各離」。而我們這個 身體是發毛爪齒……三十六物和合的,卻假認有這個身。可是我們仔細觀察 ,毛還是毛,爪還是爪,實在找不到有這個身體,我們虛妄認為有個眼睛, 有個耳朵,有個鼻子,這就是我們眾生虛妄的執著心,也就是三性當中的遍 計執。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六根就是外眼耳鼻舌身,內是意根。 「中外合成」就「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好象有六塵緣影相,「 假名為心」。 三界唯心,三界所 * 之法,其實法界無界,就是一真法界, 為什麼造成十八界出來?因為我們六根攀緣六塵,產生六識,才會造成十八 界。如果六根清淨,十八界不可得。其實我們攀緣種種外塵緣相,才會產生 種種的緣起法,如果我們一心清淨,好象彌勒菩薩說的,六根清淨方為道。
師父:大家想一想,六根、四大是不是緣起法?緣起法不是沒有啊!有人談到和合 了,「和合為相。實同幻化。」自性,自體性相,它本來是無性的,無性隨 緣成自體性相,自體性相性空就是無性,這就是真如隨緣成萬法,萬法無性 是真如,就是那個道理。世谛就是第一義谛,第一義谛就是世谛,佛的權智 就是實智,實智就是權智,你要是會通這一點的話,毫無罣礙,十方圓融, 稱為法界緣起,緣起法界。
所以緣起法如幻,不是沒有,性空就是緣起;緣起法不是實有,因為緣起就 是性空,它一體兩面的。這個法,大家不相信你看,我手伸出來了,我手卷 起來了,是一個?是兩個?伸手在卷手裡面,卷手在伸手裡面,你看是不是 ?所以人家問什麼是佛啊?他說伸腳在卷腳裡面,哈!就是這個道理。會到 這個,慢慢可以得大解脫,定慧在其中矣!
修師:大家都沒有看注解,都用猜的,愈講愈迷糊。這段文我是這樣感覺,前面講 五陰身心是空的,前面是講色身空,後面這段好象是在告訴我們識心也是空 的。這段到「假名為心」,是不是講我們八識的染分,就是我們的識心,假 名為心。這是虛妄心不是淨圓覺心的心,大家講來講去好象都搞胡塗了……
師父:不是淨圓覺心。一直講到此地還是講那一句「應當正念遠離諸幻」,這遠離 諸幻以後,才能求到如來淨圓覺心。
修師:這好象是說五陰身心都是幻化……
師父:都應該遠離,都是幻化。不錯!我們大家是猜,就是用猜的。猜才是你自己 的悟性。當然是,你猜對的時候,或許是你自己不了解,那是你不熟悉,常 常熏習,久久熏習,它自然見功夫。你不要說我們猜,吉藏大師說,自古以 來注疏祖師,皆是猜佛意旨,他們都是猜。講吧!
策師:「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六根四大是緣起的,我們知道當下就性空,緣起 當下不要執著。眾生心不清淨就執著有六根,實在有六根,就貪著六塵,起 惑造業,所以落入生死。這裡教我們不要執著六根實在有,六根是緣起,六 塵也是緣起,你不能說沒有緣起,不能定執性空,所以「假名為心」,不能 執著實在有。
師父:你要講,快講吧!
甫師:這裡講六根、六塵,我想到蕅益大師有一段話說,六根、六塵、六識心都是 虛妄,都是緣起,所以過錯不是在六根、六塵、六識,是我們的虛妄心,虛 妄心就是剛才大家講的攀緣心,其實它也是不實在的。因為法本來緣起,緣 起性空,性空就是清淨,如果能會到清淨就不會生煩惱,因為緣起當下就是 清淨,本來沒有煩惱,所以如果能體會到緣起,就能會入修行。
師父:對了!大家知道,三科無罪,六根、六塵、五陰四大,皆無罪,罪在識心。 識心是見,所以滅見不滅法,一切法門教大家除見不除法。可是大家偏偏增 長我見,不知道入法,就背道而馳了。我們今天趕緊查注疏吧!因為今天人 家供齋,還有一個「飯大」在後面,大家都沒有心了。現在開始查注疏,查 到的寫在黑板。
我們看老祖師他們怎麼猜,他們也和我們一樣,也是猜,唯有一個人不猜─ ─佛,菩薩用比量知道的,都是猜,現量知道的,不是猜。
六根那有罪?緣起法啊!六塵那有罪?緣起法啊!罪在誰身上,罪在識,可 是你要知道,迷惑是它迷惑的不錯,覺悟也是它覺悟的,將來你得解脫,還 是它的功勞,你下地獄也是它的罪過。你知道它是虛妄的,就覺悟了。你從 今以後覺悟,凡是如幻如化的一切,不可沾它,不可著它,因為什麼?它是 業,你逃不出去,就是逃不出它的手;你不執著它,脫離它,就解脫了。各 位想一想,你所接觸的是不是都是業?從今以後,要翻然覺悟!
希望佛菩薩加被,我們當中有一位是先脫離它。真正脫離它的人,那不得了 了,我不歸你閻羅爺管了,我在你這住,我就住,我不住我就走,你管不到 我。現在我們大家都是被它管,它不叫你走,你走不了;它叫你走,你也不 能住。你要是真脫離業,脫離它手的話,它管不到你。
(卍續一六?圓覺經要解卷上?二二四上?一三)「身本無形。緣四大有。 故名四緣。六根依身而具。一往名中。」「名中」就是名內,中是內,不是 中間的「中」,大家不要搞錯了。「四大從外而攬。一往名外。中外圍空。 」中緣起無性,外也緣起無性,六根緣起無性,四大也緣起無性。「而心又 在中間。空處牢結。」心是什麼?心是識,這個心是六識心,還有一種心─ ─第八識。第八識那個心,聲聞乘人不知道,大乘人才知道,第八識叫藏識 ──含藏,能藏、所藏、執藏,它藏什麼東西?把外面東西藏起來,含藏進 來,還是有中、有外、有內啊!那都是緣氣,不是真實的。為什麼「牢結」 呢?因為識空,外塵也空,空和空怎麼會有東西呢?它虛妄認為有東西,所 以牢結。
「故雲於中積聚。此緣即能緣心也。」中就是內。「不實如氣」,不實在如 氣分,它這個氣分,氣分就是和習氣的意思一樣。什麼叫氣分?譬如我這個 手帕動,是不是?我手不動,它還動,叫氣分。「同上緣影」,這都是虛妄 的和緣影一樣,六塵緣影。六塵怎麼是緣影?六根取六塵,於中有六識產生 緣影。可是沒有六根,也沒有六塵啊!他不知道虛妄的,好象影子一樣。你 想,緣影的意思是怎麼的?好比人往燈下一站,照出影子來,影子有沒有啊 ?可是明明有影子啊!虛妄的。好象人站在水邊,水裡有我的影子,水裡有 沒有我的影子?沒有,實在沒有。沒有,我看得清楚明白啊!那叫緣影。
「皆顯體虛也」,就是性空,體虛就是性空。「無體則無相」,沒有體,怎 麼會現相呢?虛妄現的相。「又豈有名」,沒有相也沒有名。楞伽經講,人 的識心先取相,我們現在都是這個樣,都取相,好人、壞人、親人、仇人、 親戚、朋友、冤家、仇怼、好相、壞相……都取相,由於相生名,給它取個 名字。取個名字,好相、壞相、人相、物相。由於相是虛妄的,名也是虛妄 的,產生想。由於這個想,是六根取六塵產生的,虛妄的,所以叫妄想。這 在楞伽經講,就叫妄想。相、名、妄想,這個叫染法。
如果不能脫離這個妄想,那就是業,被業所系。脫離它呢,就叫真智、如如 。如如是什麼?諸法如義,如果你離開相,離開名,離開妄想,就叫真如法 性。大家取相、取名,糟糕了。
「故雲假名為心也」,心是沒有啊?是假名的,所以參禅的人有一句話「離 心意識參」。你要是著於它,怎麼會這個法?不會真智如如嘛!這個人講得 很好,他猜的和你猜的一樣不一樣啊?其實他也是猜的。唯有佛不猜,現量 界的人不猜。菩薩也有猜也有不猜,菩薩證到了,不猜;不證到的,用比量 ,用谛理去比量,也是猜。所以我們現在遵循谛理,那當然是猜了。可是不 合乎谛理的,你胡說八道!你說對了,也不對。所以古德講,好象蟲子吃木 頭一樣,吃一個洞一個洞的,偶爾成字了,它自己也不知道。又好象錄音帶 一樣,它又唱又念,它一點也不知道,有口無心,和鹦鹉一樣。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九八上?四)「正顯修心之漸次。此先觀身 如幻。故為假觀。三觀圓具一心。總釋前知幻即離一知字。」所以他這個總 說就是兩句嘛!欲求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他是總說。
「此示觀心之方便也。六根為內。四大為外。即所造六塵。」四大就是所造 六塵,塵有地水火風性質在裡面。「以根塵和合。識生其中。」還是講這個 道理,他猜的也是這個意思,六識生在其中。「故雲合成。妄有下。示心假 也。」妄有以下,它經文是妄有什麼東西啊?妄有緣氣,這以下表示心是假 的。
「謂現前之心乃妄想耳。 非真心也。何以知之。以是六識攀緣前五塵。 落 謝影子。以緣氣聚積。似有假相。乃是妄想影子。……」這個六識大家知道 ,第六意識和前五識不同,它攀緣前五塵謝落的影子。第六意識,知過去、 未來,不知現在,眼耳鼻舌身知現在,不知過去、未來。要是搞不清這點就 搞錯了,為什麼眼耳鼻舌身知現在,不知過去、未來呢?這很明顯,這裡有 茶杯,我眼能看見了,(喀!)有聲音能聽到,現在我能看到、能聽到,過 去、未來的,看不到、聽不到。是不是?所以前五識不知過去、未來,第六 識不能知現在,它僅僅知過去、未來。過去就是前五塵謝落的影子,它知道 了。
你說,我不相信,第六意識也能知現在。那好,第六意識要是能知現在就毛 病大了,瞎眼的人,眼睛看不見,他還有第六意識吧?應該他還能看見啊! 所以第六意識不能知道現在。耳朵聾了,有第六意識啊!第六意識要是知道 現在的話,應該還聽得到。而它僅僅知道過去、未來,不知道現在。所以它 所知道的是謝落影子,前五識的謝落影子。
大家都說作夢,那是獨頭意識,我們由一點就知道了,它都是過去看見的、 聽到的、想到的,才夢見它了。你不相信,我問大家,誰夢見火星上的人? 沒有一個人夢見過,因為他過去沒看見過,沒有這個影子嘛!
「以眾生日用但認此假影為心耳」,所以只認假不認真啊!不知道它是謝落 影子。「今觀此心。離塵無體。」離塵沒有體,塵也沒有體啊!知道塵是緣 起性空啊!「苟不認假為真。則妄想自消。」苟是如果,如果不取著、不認 這個假為真的話,則妄想自消。不認假為真,就是不取其相,不取其名,妄 想那裡有呢?那你會到真智、如如。
「即妄想消處。不求真而真自復。」不可求真,真性空無所有,向那求去? 你要是有求之一念,就是妄想。所以不離妄想,不求真,坦坦然然,不取相 名,就對了。
大家可以想一想,你猜的和他猜的一樣不一樣?其實他也是猜,不要認為我 們猜,他不是猜,他也是猜。除非有一種人不猜──現量界,證到了,他不 猜。所以佛絕對不猜,佛是現量界說嘛!菩薩有的猜,有的不猜,像觀世音 菩薩他絕對不猜,他完全是現量界。有的菩薩證到了,他不猜;還沒證到, 用谛理比量界出來的,也是猜。所以天下文章一大猜,下課。准備用齋啊!
■第十三次修學
師父:今天修學圓覺經,大家注意到,修學經文的時候,要從谛理入。谛理近似世 間法的邏輯,它不是邏輯。笛卡兒說方法論,它不是方法論,它比方法論、 邏輯,高得不知多少,因為什麼呢?你說它是邏輯,它沒有邏輯,以沒有邏 輯為邏輯;你說它是方法論,它沒有方法,以無方法為方法。真是妙不可言 啊!
我今天為什麼和大家說這些世間法呢?大家不要迷於世間法,我二十多年不 敢說世間法了。我沒出家以前,就是研究這世間法的,自從你師公講:「智 谕啊!你出家了就要學佛法。」我過去那一套都放下了,所以二十多年,我 不敢再談世間法。
它不是世間法,比世間法不知高多少了。你看它似乎是方法論,它沒有方法 啊!大家不要只一味崇拜世間法,藐視佛法,認為佛法要跟上時代,要跟上 世間法,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並不是不懂一點世間法,我不敢談就是了。
大家今天看: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 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 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我們修學到這裡。大家看這段經文,然後發揮。
淨圓覺心是我們的本性啊!他是你成佛的本源,也是你生死的本源。所以會 入此法,只在你本性,在你道心、善根,不論世間學問。所謂行家一伸手, 就知有沒有,一開口就知道你有幾分。講吧!
悅師:上文講到:「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所以,以下這段文 先遣妄情,下面那一段就是顯我們的本性,就是淨圓覺心。我們看第一段「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 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這段在講虛妄法不可得,虛妄心不可得。因為前 面講心是六根及四大內外和合積聚而成,所以假名為心。既然內外和合,因 緣和合的心,即是虛妄心,所以他說「此虛妄心」。虛妄心如果沒有六塵也 不能存在,因為它是根塵和合,四大是分解的,各有它的自性,性不相同, 無塵可得。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既然我們前面講到它是根塵各相異的,塵不可得, 也沒有心可得,所以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因緣和合的,沒有虛妄心可得,所 以我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既然六塵緣影都沒有,那有虛妄心?這段還 是在泯除虛妄心、虛妄見。以下他在顯出我們的本源,就是自性清淨心。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身既然滅,當然幻心也滅。「 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就是遠離諸幻的滅也要滅。「幻 滅滅故」,滅虛妄這個法,這個法也要滅,最後顯出真性「非幻不滅」,也 就是本經所說的圓覺,淨圓覺心,此心不生不滅。師父講,這是大德本來的 自性。
師父:虛妄心有六種作用,大家想一想,如果沒有這六種作用就沒有了。那六種? 誰會到了?
大家注意到,你要入這個法,從事相來說,妄心有六種作用:第一個是見, 第二個是什麼?第二個是聽,第三個是聞,第四個是嘗,第五個是觸,第六 個是念。要是沒有見、聽、聞、嘗、觸、念,還有妄心沒有啊?它沒有作用 了,妄心不可得了,是不是?見是見什麼?有色塵才見,如果沒有色塵,有 沒有見啊?大家就可知道了,往下就可知道了,你自己去理會。六塵都一樣 ,這六種作用是六塵所起,所以他說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嘛!你再深深想了, 這六塵到底有沒有?這樣你才能慢慢地入。
悅師:老師太佛桌前面有一首偈「見聞覺知盡放光,心地蓮花暗吐香。若使六根無 染著,自然觸目是西方。」我突然想到這些。
師父:會到這個,就會到見聞覺知不是虛妄的;不會到這個,就是見聞覺知皆虛妄 。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舌身曰覺,在意曰知。要是一取相,都虛妄; 不取相,它是你的佛性。
修師:「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虛妄心就是我們的攀緣心,因為 我們的攀緣心攀緣於六塵,假設無六塵則不能有虛妄心。怎麼能沒有六塵呢 ?因為一切法本來清淨,如果知道依他起,會歸圓成實性,不墮遍計執,就 沒有六塵了。假如會歸圓成實,就不會有虛妄心,知道一切法本來一心,一 心萬法,萬法一心。這樣就能離虛妄心、妄想心了。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四大分解就是地水火風,八大人覺經有講「四大苦 空,五陰無我。」本來四大是無常,是空的。假如要分析的話,無塵可得, 都是因緣和合所成。「於中緣塵各歸散滅」,於中緣塵,緣塵就是上面講的 攀緣心,因為你攀緣於六塵。「各歸散滅」,假如能會歸本性的話,就沒有 緣心可見,究竟沒有妄想心。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這個幻身就是色相,我們如果知 道色相空就可離遍計執,就知道幻心是空的。因為虛妄心都是假托於五陰身 ,你幻身滅,當然心就無所依托,所以幻心也滅。知道一切法空,不起攀緣 ,法法皆歸圓成實,所以幻心也滅。
「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因為你不取著,不落入遍計執,沒有攀緣心了,所 以幻塵也滅。不落遍計執,一切法皆歸清淨,所以幻塵也滅。「幻塵滅故幻 滅亦滅」,因為知道一切法空,都是因緣起,不起貪著,所以幻塵滅故,幻 滅亦滅。我們攀緣心滅,所以叫幻滅亦滅。因為知道一切法空,不取著於相 ,就無緣可攀,所以攀緣心就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你 妄想心滅的話,佛性就顯現,不落斷滅,就會歸圓成實性,所以非幻不滅。
師父:不錯,慧修能會到這是攀緣心。不錯!是攀緣心。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 能有。所以勝天王般若經中,善思惟菩薩問勝天王,虛妄分別以何為本?答 曰,攀緣為本;又問,何所攀緣?答曰,緣色聲香味觸法。
聞師:我來練習講一段。眾生觸事則昏迷,我們每天在見聞覺知,就是在六根對六 塵上面觸事昏迷,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眾生不知道 這是如幻的,常常住在如幻裡面,所以第一個先點出如幻。前面所講的,你 想要入如來淨圓覺心,應當要正念,正念就是要以無所得為方便,正念現前 才能遠離諸幻。點出虛妄以後,又告訴你要無所住。因為六根對六塵和合的 時候,攀緣六境,隨六塵走。這講起來是習氣、無明,一念妄動,這個識心 妄動,也就是我們攀緣取相的時候。
眾生不知,以為這個心是實有的,以這個緣故落於生死。佛開方便,說這個 心是虛妄的,為什麼虛妄的?因為這個心沒有六塵則不能有。既然講虛妄, 事就是虛妄,事虛就是理顯,事虛從事相講就是如幻的,理顯就可以得成三 昧之體。再來講「遠離諸幻」,就是不取於相,心要無所住。
這裡講「四大分解無塵可得」,告訴你塵也不可得,以無所得為方便。「於 中緣塵各歸散滅」,這時能緣之心、所緣之法都歸於虛妄。下面講「彼之眾 生幻身滅故」,一直到「幻滅亦滅」,還是講以無所得為方便,從這裡就可 以入三昧門。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這種幻心一歇,歇即菩提,也就是我們的真智現前 ,我們可以知道清淨圓滿的心,本來是清淨光明的。因為我們無始妄動的關 系,才落於虛妄之境,所以生死是虛妄的,眾生執著虛妄才落於生死,就是 前面所講的「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事虛就是理顯的時候。
師父:「四大分解」是什麼意思?「四大分解」各家的見地不同在這個地方,看看 你們的見地?有一輩人認為「四大分離」,這個人見地低。
覺師:四大是因緣和合,既然是因緣和合就非四大,假名四大。
師父:不錯!……講吧。
悅師:「四大分解」如果依俗谛邊講,地有堅性,水有濕性,火有暖性,風有動性 。如果依法上來講,四大是緣起的,性空的,是空性,所以四大分解,故「 無塵可得」。
師父:第二種人會到「四大皆空」,這個人在中根。還有一等人會到四大緣起,這 個人會的可能算深。因為你要是會到「四大分解」就是四大分離,這個很低 了。為什麼很低?因為四大原來是空的,它怎麼會分離呢?如果四大不空, 它又怎麼能分離?誰還發揮?
緣起性空,四大分解,是吧?依他起,圓成實,四大分解。不是有個東西, 千萬不要執著有個四大,那你墮入有法。待會兒我們查注疏就可知道,看注 疏家的見地到什麼程度。誰還講?
明師:「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我們知道華嚴經有一首偈「若人 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萬法都是由虛妄心 所造的。法界有十八界,十八界怎麼來的?就是我們的六根攀緣於六塵,才 有十八界的產生。如果我們用根不用識,十八界就沒有。十八界沒有,就能 達到我們清淨的本性。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四大分解不是壞掉它的相,要依華嚴經六相來講, 依別相來講,並不是壞了別相。而是從別相來看的話,總相不可得;如果從 總相來看,別相不可得。它還是有相的存在,不是你泯掉總相,才有別相。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四大既然不可得,塵怎麼可得呢?「畢竟無有緣心 可見」,我們是由塵才有虛妄心的產生,如果你了知塵不可得,那心更不可 得。知道心不可得,攀緣心就盡。
師父:慧明很聰明!不過我告訴你,你既然說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虛妄法、 不虛妄法皆是唯心造,才叫萬法一心。你提到總相、別相,別相虛妄是不是 ?總相是有。我告訴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六相皆是從虛妄邊講。
策師:因為眾生有妄想心,妄想心怎麼來?是因為攀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而來。 因為塵本來清淨,所有一切法清淨,眾生妄想住著,所以變成六塵。對於六 塵,眾生只要不取相分別,就沒有妄想心。因為妄想心,所以有四大,四大 也是緣起,四大分解就是無體、無性。塵就是指四大,四大不可得。「於中 緣塵各歸散滅」,這是說一切法,六塵、四大它是緣成無性,所以各歸散滅 。「畢竟無有緣心可見」,究竟還是沒有一法可得。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這個心是指妄想心,清淨心本來 不生不滅,怎麼會滅呢?這個幻心是指虛妄心,所以身心都虛妄不可住著。 「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塵是講六塵,本來不可得、虛妄的。不要取著,它 本來就是清淨。「幻塵滅故幻滅亦滅」,總之教眾生不要住著,不要取相, 本來一切法就是清淨平等,就能會歸圓覺本淨自心。
師父:大家想一想,幻有沒有實在的?大家從這裡體會!幻沒有實在,是什麼法? (答:圓成實。)圓成實是實在的吧!是不是依他起?是緣起法。那我們就 知道了,「幻身滅故」,幻身,這個身沒有啊!緣起是生滅,就性空啊!幻 身滅故,就是這個身,緣起性空。「幻心亦滅」,這個心也沒有啊!也是緣 起性空啊!你往這個角度會,一直會到「非幻不滅」。……講吧!
甫師:這裡講到身心,我想到一個公案,神秀大師作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 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慧能大師又作一首偈破他:「菩提本 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證到這裡,其實只是眾 生在虛妄中取著。塵,如果執著就是染污法,如果不執著就是清淨法,所以 它是緣起法,都是依他起。
剛才師父講六根對六塵才有見聞覺知,所以知道是依他起。依他起是如幻的 ,所以就很好了解,身心都如幻。會到如幻就是修如幻三昧,身心能夠不動 。如果心不起攀緣,它當下就是湛然。講到這邊。
師父:慧甫講出神秀大師和六祖的那首偈來了。現在大家想一想,你分清了。過去 你可能分不清,為什麼神秀比六祖低,現在你分清了。「身是菩提樹,心如 明鏡台。」是不是落於有法?他當然不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那 差得太多了,是不是?一個見性,一個沒見性嘛!
「幻身滅故」,身是緣起,緣起性空,所以說幻身滅故。心是緣起,緣起性 空,所以幻心亦滅。「幻塵亦滅」,塵也是緣起性空,所以幻塵也滅。「非 幻不滅」,覺性不動,所以說非幻不滅。
明師:「非幻不滅」,並不是有個非幻不滅,因為它本來就不生,怎麼會有滅?
師父:對!對!他本來「菩提本無樹」,怎麼會滅呢?講吧!
生師:四大就是眾生一念妄動,心執著就有四大,有四大就擴展到有眾生的五蘊身 心和山河大地,都是眾生心一念妄動構成的。佛菩薩也有正報的五蘊身心, 也有依報的山河大地,有眾生國土,也是四大所成的嗎?
師父:大家想一想,身、心、塵都有滅沒有滅?為什麼沒有滅?有一般人證到這個 地步,這個地步唯有佛證到。證到這個地步叫法身,叫常寂光土。再以下才 是實報莊嚴土呢,再次就是方便有余土了,再次一等,凡聖同居土。這是常 寂光土──無依,法身無證,無證而證,無依而依,這是叫無作法。為眾生 故,現作法,為大菩薩現實報,為聖者現方便有余,為凡夫眾生現凡聖同居 。
圓覺無證無依,有證怎麼成為圓?有依不成為圓了,它有差別了,有證不離 於相,有依還不離於相。在這個境界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好!現在大家 看注疏,印證你們今天發表的見地體會到什麼地步。
法身非是身啊!於非身中,一切唯心造,造出諸佛身。誰查到注疏,上來寫 啊!
生師:可不可以講佛的國土是佛的願力所成?
師父:願是清淨大願,不清淨不稱為大願。佛的清淨大願沒有緣,沒有因緣,聽說 了吧?佛的清淨大願是大慈悲願,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既然無緣的話,他 怎麼能說有呢?無緣,怎麼能說無呢?這樣才遍滿十方。你不要認為佛有願 ,有願就有不願,佛沒有願,因為它不對無願嘛!好比西方極樂世界叫極樂 ,極樂不對苦言啊!我們這裡對苦言樂啊!苦輕叫做樂。它那裡沒有苦,無 有眾苦,但受諸樂,叫極樂。極樂了就沒有所謂樂了,不對苦了嘛!所以它 不對苦,永不退轉,叫無量壽。要是對苦,總有一天落於苦道。
盧捨那也叫毗盧遮那,天台宗分別的,華嚴宗就說是一個佛。有願無願叫釋 迦牟尼佛,他是化身佛。
(卍續一六?圓覺經要解卷上?二二四下?二)「若以從真起妄。無明生法 為言。必先有不覺之心。方有根塵世界。今就日用核之。意顯因境有心。無 塵則無心也。……四大各歸本性。畢竟無有緣心可見也。」如果起妄心的話 ,先有不覺,方有根塵世界。這從法生的因緣說,不覺之心就是虛妄心,說 得妙!「今就日用核之。意顯因境有心。無塵則無心也。」這個經文它的意 思是顯因為塵境而有心,因境而有心怎麼說呢?因色塵有見心,因聲塵有聽 心,因香塵有聞心,因味塵有嘗心,就是因六塵有六心。這個經的意思,因 六塵有六識心。無塵則無心也,如果沒有色塵,就沒有見心,所以心有六識 心,見聽聞嘗觸念,這個因為是色聲香味觸法,六識心就是六識,是因為六 塵而有。如果沒有六塵就沒有心了,有沒有六塵啊?六塵虛妄,四大緣生, 沒有六塵,所以我們叫妄想心。
「四大各歸本性」,四大本性是什麼?四大以空為性嘛!「畢竟無有緣心可 見也」,四大本空怎麼會有緣心可見?因為四大本空沒有六塵,沒有六塵就 沒有六識心了。大家核對自己,以人家的來印證你,你了解的和人家的一樣 不一樣。
(卍續一六?圓覺直解卷上?九八下?一)看憨山大師的。「此示假觀之成 功也。前雲。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若但知幻即離。不能頓離。故教先觀 此身四大是假各歸散滅。內根既無。則外亦無塵可對。根塵既消。則緣心亦 滅。此心亦假也。」前面那個文是教你頓離,這個教你一層一層地剝,剝芭 蕉樹一樣,一層一層地剝,漸修。所以先教你觀此身四大是假,四大是假和 合,因為四大本空嘛!所以說四大和合是假和合。所以龍樹菩薩講,生是空 生,滅是空滅,亦沒有滅,亦沒有生。
「各歸散滅。內根既無。則外亦無塵可對。」根塵俱空,聲聞乘人不知道第 八阿賴耶,只知道六識心,阿羅漢只會到六識心滅,所以入滅盡定。滅盡定 滅什麼?滅想、滅受,在六識心裡面,不在第八阿賴耶。「根塵既消。則緣 心亦滅。此心亦假也。」所以六塵緣影心也是假的。
「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 幻不滅。」幻身滅故以下示假入空,假是緣起啊!天台宗就講空假中,假是 緣起,緣起法一切皆空,所以從假入空。
「此示從假入空觀也。謂以觀照根塵識三。」根塵識三,緣於六根六塵生於 六識。阿含經說,三事和合觸嘛!這稱為觸,而有十二因緣。「俱已消滅。 然所觀既空。則能觀亦泯。」所觀的六塵沒有了,能觀的六根也沒有了。「 故雲幻滅亦滅」,這是解釋這段文是幻滅亦滅。
「以前雲知虛空者即空華相。故觀照亦不立。」知虛空是觀空花,空中有花 沒有花啊?沒有花,你能觀那個觀照心那有呢?亦不立。這時你知道緣起是 假現的,能照的心也沒有了,就是這個意思。
「此則能所兩忘」,這個「忘」應該讀「ㄨㄤˊ」。兩個都沒有,能觀之心 跟所觀之塵都沒有。「對待斯絕」,根塵對待沒有了,根塵對待沒有,沒有 六識心。「唯一圓明清淨真心。故雲非幻不滅覺心不動。」清淨真心就是覺 性不動了。清淨真心就是畢竟空寂,畢竟空寂是什麼東西,大家知道吧?約 華嚴講叫法界不滅,約法華講實相不滅。
「清淨乃空之異名」,清淨是畢竟空的異名。「故雲空觀」,這個空觀不能 作天台空假中的空來會,這是真空義。天台的空假中的那個空是三觀,對假 言空。這空觀天台在那裡說?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是那 個空。一即一切,實相諸法,就是那個道理。
對照個人你所理會的,和人家的相同不相同。總而言之說起來,對塵才有六 識心,塵是假的,緣起的,是空的,沒有的。塵空了,根無所對,根也空, 識心也空,到最後畢竟空寂不滅。那個空,就是天台所說的,一空一切空。 既然一空一切空,空就是緣起,是不是?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我們今 天修學到此地!
永嘉大師說,迷時分明有六道,是不是假啊!覺後空空無大千,那個空就是 此地講的空。心一迷都有,心一覺都空,所以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什麼是法性?誰知道?(答:無性。)什麼是無性?(答:緣起。)那叫法 性,這個法性叫真如,真如隨緣,就是緣起萬法;萬法無性,就是性空啊! 就是真如。這個法性叫真如,於諸法叫法性,於眾生叫佛性,於果位叫佛, 於波羅蜜叫菩薩。
■第十四次修學
師父:「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心因塵有,實在說起來,能了達 於這個道理以後,叫境智一對。心就是智,六塵就是境,智因境而有,境因 智而立名。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 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 故非幻不滅。」我們上次修學到此地。
上面是法說,這以下是譬喻說,為什麼呢?佛經有很多這個說法,因為當時 在西域國家,一般人說話都喜歡用譬喻說,和我們國家的風俗不同,所以它 法說完了以後,就用譬喻說。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這個譬喻沒有修學的必要,你要講也可以,它重在消文,你不講也可以。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 色。」
「映於五色」,就是照於五色。「隨方各現」,摩尼寶珠我們沒見到過,我 們看過三稜鏡,三稜鏡在太陽光下有七種顏色照出來。「諸愚癡者見彼摩尼 實有五色」,摩尼就翻譯為珠,摩尼寶珠實在說是梵文和華語並用。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 。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 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 。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我們今天修學到此地。這段文很長,不過它裡面有很多的譬喻,你把譬喻的 意思說出來就行了。
前面是說明一切都是圓覺妙心所現,我提醒大家,你或許不知道為什麼是圓 覺妙心所現。圓覺妙心又有個名字叫圓成實性,又有個名字叫無性,又有個 名字叫空,又有個名字叫無所有、不可得。你想一想,什麼道理?一切緣起 從空現,是不是?那就會入圓覺妙心所現了。現是假的,有一般人執著實在 有,是什麼法了?(答:遍計執。)欸!這就是遍計執的來處了。要是不執 著實在有,圓成實就是依他起,對不對?大家看這段文,深深會入,說出道 理來。
「身心幻垢」,為什麼身心幻垢?大家想一想,這和緣起有什麼關系?和依 他起有什麼關系?了解以後,你知道緣起如幻垢,依他起皆如幻垢。「對離 幻垢說名菩薩」,怎麼對離?它有對沒有對?心對不對境?境對不對心?
因為這段文很長,所以我提示幾個要點,如果講多了的話,就障你們。仔細 看,誰發表意見?
以後看經、聽經都用谛理會,那叫執柯伐柯,去則不遠。你雖然猜,差不多 !你要是熟練以後,深深入你的性以後,看到一本經知道它所說的在什麼階 段,拿華嚴講,它是屬於小乘教,或是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你可 知道。約天台講,它在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你也可以知道。甚而言之 ,這本經是不是偽造的,你也可以知道。
修學佛道,你如此修的話,慢慢你可以看到生死邊緣。不過當你看到生死邊 緣的時候,不了生死,要假修行才能達到。如果你還糊裡胡塗,生死邊緣看 不到,唉!那實可憐愍。
悅師:這是接上面的文來的,上文講到「幻身滅故幻心亦滅」乃至「幻滅滅故非幻 不滅」,下面以譬喻來說。「譬如磨鏡垢盡明現」,明現就是指非幻,「譬 如磨鏡垢盡」是緣起邊,「明現」是性空邊。乍看之下,我們會感覺到它有 漸修的次第,好比慧甫師上次講的「時時勤拂拭」的階段。其實我們詳細看 ,如果這個鏡子本來沒有明的話,再怎麼勤拂拭,那個明也不會現。這個明 是我們本具的,有一句話「妄本空真本具」,只是我們被妄想、塵垢覆蔽而 已。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前面那句垢盡是指身心幻垢。「垢相永滅 十方清淨」,其實每一句話都是二谛並舉的,「身心皆為幻垢」這是緣起, 「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回到性空邊了。「身心皆為幻垢」,緣起幻化的,如 果我們知道身心幻化,不執著它實在有的話,就是垢相永滅,這樣才能十方 清淨,緣起無性就能遍十方嘛!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這摩尼寶珠就是譬喻,也就是前面講的「 明現」,也就是本心的圓覺淨性。我們把它套三性的圓成實性,譬如圓成實 能隨緣起萬法,就是依他起,隨方各現,是幻有的。這「摩尼寶珠映於五色 」,映於五色是緣起邊說的,約三性講是依他起,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緣起 。我們知道緣起都是如幻的,不要落於遍計執。下面講「諸愚癡者見彼摩尼 實有五色」,就是講他落於定性有的緣起,落入遍計執,認為實在有五蘊身 心,五色就是比喻五蘊身心,他不知道五蘊身心本來是如幻的。
再下一句也是和這一句一樣的。「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 「圓覺淨性」就是摩尼寶珠,也就是我們講的圓成實性。「現於身心隨類各 應」,也就是跟前面那句「映於五色隨方各現」一樣。這圓覺淨性能隨緣起 ,也就是緣起,緣起並不一定是染或淨,它只是一種緣起而已,「隨類各應 」而已,比方眾生隨應六道。「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這句 和前面「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一樣,所以說「亦復如是」。所以那 個五色就是講我們的五蘊身心。其實圓覺淨性它本來在隨類各應的六道,它 不增不減,眾生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由此不能遠於幻化」,因此我們在 這生死當中,不能了知萬法都是如幻的。「是故我說身心幻垢」,所以佛才 慈悲說身心是如幻的。
下面就是重點了,「對離幻垢」,會到一切法都是如幻的,假名稱他為菩薩 。「垢盡對除」,垢盡了就是幻滅,前面不是有講「幻滅亦滅」,這就是講 垢盡對除,幻滅亦滅,這時候就是垢盡明現。「即無對垢及說名者」,這時 候就知道一切法都是虛妄的,妄本空真本具,也沒有實在的身心,也不可說 身心的名相。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若能證得如幻三昧,就不會執著虛妄的影像,才能得到無方清淨。
師父:不錯!慧悅會得不錯,大家各自努力。你修學過以後我才和你講,如果在你 修學前和你講,障你!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依他起滅盡,圓成實不滅,知道了吧!下面都是講 這個道理。依他起無性就是圓成實,那有對垢?無對無立啊!不錯,今天慧 悅算是不錯。所以按谛理去會,去則不遠,不管你知道不知道,按照原則去 講,就不遠。誰還講?
大家已經修學過了,我可以告訴大家。上面那個文,說依他起滅了以後,依 他起無性,那有滅呢?就是圓成實,所以說「非幻不滅」。圓成實大家再會 ,圓成實無性隨緣是依他起啊!是不是?圓成實是佛啊!十方無量無邊世界 皆是佛所現。所以經上說,皆是佛智慧所現。如果佛智慧不現的話,就變成 遍計執所現了。誰再講?
珍重!珍重!久了以後你可以看到生死邊緣。你看見了,固然是你還不了生 死,好比井裡有水,你看見水,還不解渴,那個道理是一樣的,不過你看見 了。誰講?
如果你混到老死還看不到生死邊緣,不知道怎麼出離,唉!你想一想,你可 憐不可憐?如果沒有機緣給大家,難怪!有機緣給你,你為什麼還不精進? 誰講?
聞師:「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因為身心皆是緣生,也是依他而有。既然依他而有 ,當是無性,如果這樣了解,不執著身心實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 如是身心。」這種執著心、遍計所執心,就是幻垢。如果從緣起,會入圓成 實性,叫垢相永滅。所謂的「十方清淨」是彼從依他起離遍計執,會入圓成 無性這個道理。
下面舉譬喻。「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也是無性法,或者說畢竟空 寂的法,能「隨方各現」。這無性法遍一切處,任拈一法無非圓成實性,緣 起的。既然緣起,相是如幻的,森羅萬象皆是如幻常自空寂。隨方各現遍一 切處,遍一切時,換句話講,橫遍豎窮,就是隨方各現。可是我們眾生愚癡 ,不明白諸法實相,實相諸法,「見彼摩尼」,一切法都是圓成實性的,本 來法法具足無性,任拈一法都是無性法的表現,所以任拈一法都是淨圓覺, 也叫摩尼,事實上我們這身心就是摩尼。可是眾生落入相分,或者遍計所執 ,「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執著五蘊身心,執著一切法,執著諸法為實有, 不會諸法空相。
下面用法說。「善男子。圓覺淨性」,就是法身,因為法身遍一切處。「現 於身心」,因為隨緣才能現一切法,隨類各應,遍一切法界。可是「彼愚癡 者」,遍計所執的人,取相的人,不會法性的人,他卻說淨圓覺實有身心之 相,這是顛倒無明,一念無明落入生死,也是這種道理。
下面講過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執著幻化,常計幻化,不懂幻化的緣 故,起惑造業受苦。是故佛才開導我們,一切法是如幻的,如果你執著身心 為實有,一切法是實有的話,這種身心是幻垢。事實上知道如幻無性,就會 歸圓成實性,也就是摩尼自性。 「
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就是修這種如幻三昧的菩薩,前面講「譬如磨鏡垢盡 明現」,就是講修如幻三昧功成的時候。我們本來就是佛,因為不了第一義 谛的緣故,所以無量劫來才淪落生死。雖然輪轉六道,可是法身常在,雖然 常在,不假用功,不能顯現,所以「譬如磨鏡垢盡明現」是反扣上文。如果 你依照佛的開導,這樣修如幻三昧叫菩薩。
「垢盡對除」,所謂垢是虛妄的,虛妄的可不可離?像師父開示的,我們聽 了都很法喜。這垢就是假,假可不可離?如果假可離,這個假就不是假,又 是落入一個實有這個假法,這也是落入遍計所執。垢是我們不明白、迷惑才 叫垢,如果翻然覺悟,知道一切圓成實的法,即是無性,即是依他,依他本 是無性,這樣將我們的幻垢慢慢地遣盡,這樣我們所對身心的垢除了,即無 對垢。這時候也沒有菩薩修如幻三昧,以此無修,即無成就。因為我們本來 就是圓成實,本來我們就是不生不滅的法身。
「此菩薩及末世眾生」,我們迷惑的眾生,迷緣起的眾生,「證得諸幻」, 原來這是無性的。「滅影像故」,就是實相,在實相中無有可滅的法與能滅 的人。「爾時便得無方清淨」,這無方清淨就是遍虛空盡法界。
師父:你們總算都有點進步了。講吧!
修師:慧悅師和慧聞師都講得很好,我也猜猜看。「譬如磨鏡垢盡明現」,慧悅師 剛才有講到真本來就具有的,我們知道無明不是從外而來,是依真而有的, 所以體性空。「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幻垢都是無明所起的,「垢相永滅十 方清淨」,假如無明盡的話,十方清淨,無明盡法身就顯現。
「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愚癡人認為摩尼寶珠實有五色, 這「色」我是把它看成五道眾生,我們的佛性隨五道輪轉隨方各現,愚癡眾 生執著五道實實在在的有。「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我們的佛性隨 著身心,隨類各應。假如在畢竟空中造地獄的因,就現地獄報身,假如造人 的因,就現人的報身。
「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所以愚癡的凡夫執著實實在在的五 陰身心,我們的佛性隨著五道而輪轉,認為它實實在在的,不知道它是無明 所起的。「由此不能遠於幻化」,因為你執著五陰身心,被它所系縛,輪轉 六道。「是故我說身心幻垢」,所以佛說身心通體都是無明。「對離幻垢說 名菩薩」,能對治遠離無明身心說他是菩薩,也就是能破無明,菩薩破無明 ,所以我們說他是菩薩。「垢盡對除」,等到你無明盡的時候,無明盡也是 方便說,因為在愚癡凡夫邊講才有的,如果在佛的地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對治之法也沒有了,所以說「即無對垢及說名者」,既然沒有對治的這些 法,就無法也無人了。
師父:大家都有聯想,久了以後你就開慧了。講吧!
修師:「此菩薩及末世眾生」,假如證得一切法都是幻化,都是無明所起,不落遍 計執,滅一切妄想,「爾時便得無方清淨」,圓成實性顯現,無方清淨,因 為我們的佛性是遍一切處的。
師父:大家知道,三學裡有戒定慧,我今天告訴大家。如果僅僅持戒,不墮三塗, 可保住人天之身,人身是人道,天身是欲界天,最高生欲界天。如果持戒而 生定,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不出三界。那個時候,大家都知道戒叫 定共戒。如果再開慧,首先看到生死邊緣,然後假修行的功德,出離三界。 開慧以後,慧可出三界,了生死。僅僅靠戒,避免三塗;僅僅有定,不出三 界,可生色界天、無色界天,戒定慧具足,出三界。如果戒定慧具足出三界 ,發大慈悲心稱為菩薩,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圓滿叫佛。所以現在大家持 戒都很精嚴,你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前進,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發慧以後起 大慈悲心,那叫上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家今天要了解,僅僅靠持戒,不出三界,色界天生不到,要有定才能生色 界天。僅僅有定,不出三界,僅僅生色界、無色界。有戒、有定、有慧,出 三界。出三界是要發大慈悲心,稱為菩薩,可以得佛果,那才叫發無上菩提 心。 所以大家知道這個程序,一步一步地前進,如果沒有佛傳下來念佛法 門、淨土法門,我們怎麼得救呢?大家只要持戒、念佛,皆得往生。其它法 門當然很好,就算你得定,你得欲界定,還不能生色界。就是生色界,還是 凡夫定,還在生死當中。所以古德講,縱饒生到非想非非想,不如西方一去 來啊!誰還講?
明師:「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就好比鏡子本來清淨,只是被灰塵染污,所以必須 把它擦干淨,清淨才顯,這是神秀大師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講 到修行的漸次。可是惠能大師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那有灰塵讓你染在鏡子上面?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因為我們眾生都執著一 切緣起法是實在的,落入遍計執。遍計執讓我們流落生死輪回,如果我們知 道一切法是依他如幻,當下遍計執就消失了,垢相就是指遍計執。垢相永滅 ,當下契入圓成實。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好比清淨的摩尼寶珠, 就是指我們的圓成實性,因為圓成實無性,所以能隨緣起現萬法。可是「諸 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如幻的緣起法,執著它實在的,就落入遍計執 。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可是我 們還是隨著我們的妄想心、遍計執性輪回六道。當我們輪回六道的時候,這 個圓覺淨性還是不喪失的,縱使成佛,也不增加的。可是「彼愚癡者。說淨 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很多愚癡眾生不知道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執著 五陰身心實在有,好比愚癡人看到摩尼寶珠實有五色一樣。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因為他不能遠離幻化的執者, 所以佛才說身心幻垢應該遠離。因為對離幻垢的,說是菩薩,可是「垢盡對 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你說離幻垢是假方便說,其實沒有幻垢可離。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如果證到一切法是依他無性,遍計執就滅了,這時你當下就得圓成實性,恢 復你本來的圓覺淨心。
師父:慧明以後從持戒念佛下根基,你看我們蓋房子了沒有?打根基最費功夫了。 如果根基打不穩就糟糕了,將來蓋起來的房子不牢固。
生師:「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這是譬喻我們的心好象鏡子一樣,物來相現,物去不留。物來相現是依他起 ,物去不留就是圓成實。眾生有個情形:物來相就現,物去相就留,所以是 遍計執。由於眾生遍計執,所以要念佛,念佛就是依他起,依他起當下就是 圓成實,當下就離遍計執。
師父:不錯!惠生他會到念佛是依他起。不錯,念佛是依他起,知道是依他起,就 是圓成實。和大家講了,阿彌陀佛是你圓成實性啊!不過這個有大方便,佛 設的大方便,你一心執著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得蒙佛接引往生,什 麼原因呢?他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嘛!他可以接引我,其它法門沒有 。不過接引你去,你智慧未開,也在下品生裡面。如果你智慧開了,可以到 上品生。持戒念佛,最低限度下品生,具有定力可得中品生,如果戒定慧具 足,那一定上品生,其它法門沒有。現在時間差不多了,查注疏。
念佛最要緊,你不開慧,不得定,不要緊!可得往生,蒙佛力往生。就算下 品生,總比在娑婆世界好上千萬億不可思議倍。
我告訴你們,你們有很多人盲修瞎練,把念佛捨棄,打坐。不要說你不得定 ,你不得定還在三塗六道之內嘛!得定以後,最多了不起你生初禅天,那要 初禅定啊!你能得初禅定嗎?你得欲界定,還生不到初禅去。還有人求神見 鬼,那好!再不出欲界,五趣雜居。你怎麼了生死呢?唯有持戒、念佛。持 戒念佛,生到西方,比阿羅漢都還要高。查到注疏,上來寫!
我們投生人道,多少有一點點戒功德,不過那是過去世受過戒。你可能沒有 殺生,沒有偷盜,沒有犯邪YIN,沒有犯重戒,都有一點戒功德。生天,生欲 界天,可能有一點點小小善了,還沒有定。還是有一點點小小戒功德,知道 也好,不知道也好,一念善就可以生人、生欲界天,如果沒有一點定力,生 不到色界去。
我們是教門之下,我教導大家,你憑真功夫,硬本領。你說的那個沒有用, 真有其功德才行,它講見地功勳了。所以橫想豎想,末法時期唯有念佛法門 ,要是沒這個法門,我們怎麼得度?找到的,上來寫吧!
(卍續一六?圓覺經要解卷上?二二四下?一六)「夫鏡性本明。非從外得 。塵覆則隱。磨之則顯。」這是從譬喻說,大家也都了解這個道理,這個鏡 子光明本具,不是你擦鏡子把它擦光明的,它本來就光明,灰擦掉了就明現 了。「隱顯雖殊明性不異」,他這光明性沒有差異,灰一遮它不顯,灰擦去 ,它就露出來。
「是以。修觀如磨智鏡。身心頓忘則種智圓矣。……」身心頓忘是什麼原因 呢?身心皆如幻垢,對不對?大家不要執著現在身心,你身心是依他起的嘛 !依他起有沒有自性啊?若有人會到依他起沒有自性,就是圓成實,它本具 光明嘛!你要是執著依他起實在有,那就是遍計執。
「摩尼體性本無五色」,好比三稜鏡沒有七種顏色,太陽一照才幻現出來。 「瑩淨絕瑕都無色相」,沒有色相。「由性淨故。一切色相對則現中。」大 家看這個意思看懂了沒有?一切色相有沒有?還是幻現嘛!一切色相沒有, 對不對?依他起幻現,幻現有對沒對?
「青黃赤等五色。……」,這個顏色都是幻現的,如果有對才有實在,有實 在,怎麼滅它?不會圓成實性嘛!「愚人不了珠體。但見全是青黃等。…… 」這落入遍計執了,對不對?
「本以眾生妄執幻化。故佛說雲幻垢眾生。」眾生是因緣生,大家千萬不要 執著一定人是眾生,畜生是眾生。不是,因緣生法皆是眾生,眾因緣生法簡 單說叫眾生。「故佛說雲幻垢眾生」,因緣生法皆是空,因緣所生法,我說 就是空,所以它皆是幻垢,如幻而現的。
「依教離垢。故復說名菩薩。所離之垢既無。對離之智何立。……」他對離 ,稱為菩薩。垢是不是幻化的?幻化的有真實沒有?沒有真實,你離什麼? 所以你離垢之心就是垢。這在菩薩位,是不究竟的。所以說,依教離垢,「 所離之垢既無」,所離之垢沒有。「對離之智何立」,也沒有,能離之智、 之人也沒有。大家看,所離之垢是境,是不是?能離之智是什麼?智,這才 引發境智一對。
「頓了實法假名性相等執。當體如幻。故雲證得。」知道一切緣生法皆如幻 ,當體證得,沒有別得。好比擦鏡子光明一樣,沒有別得,你知道如幻,幻 滅即是覺。這段文差不多是重復上面的話,從譬喻說,你把譬喻會到法就對 了。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九八下?一五)「此從空假以入中道也」, 這個人有天台思想了。「初雲皆依圓照清淨覺相」,就是圓覺,就是圓成實 性。「但是一心。故名中道。」
譬如清淨摩尼以下,「此顯絕待真心。以示圓照清淨覺相之體也。」圓照清 淨覺相,大家修學到現在,確定認識它是什麼東西了吧?圓成實性、畢竟空 、法界、實相,還有很多名字,中道、第一義、了義……,它有很多名字。 清淨摩尼寶珠表示圓成實性之體。
「摩尼珠喻圓照淨心。隨現五色喻五蘊身心。」以因緣故幻現五種色。五陰 身心都是幻現的,不是實在的。我現在問大家,你怎麼知道你的五陰身心不 是實在的?很簡單,要是實在的話,你不應該死。「舊注雲喻五道。此指太 寬。以經雲身心自相。乃的指五蘊。」「的」是的確,確實,確實指五陰。 「而隨類之言」,隨類而現之也,我們五陰身心隨類而現的,幻現的。「身 心自相」,自相是什麼?自相叫實相,身心都是實相,實相無相,無相隨緣 起萬法,萬法無性是實相,哈!法就是這個道理。
「意該五道。……」,這個該有包括的意思。包括、包含叫該,這個意思包 含了五道,五陰也包含五道,五道就是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 、畜生。為什麼講五道呢?天裡面有阿修羅,人裡面有阿修羅,地獄、餓鬼 、畜生皆有阿修羅,所以他不說,只講五道。
「謂妙圓覺心。本無五蘊。良由無明業幻所作。」慧修講的無明,我們通體 是無明,五陰身心通體是無明。「全從妙心所現故。如摩尼隨現五色。」五 陰身心都從我們的圓覺妙心所現,這個道理有誰知道,為什麼五陰身心從圓 覺妙心所現?我告訴大家,依他起就從圓成實現,是不是?大家懂這個道理 了吧?圓成實是我們的圓覺妙心,從圓成實無性隨緣才起依他起,都是圓覺 妙心所現。要知道,緣起是性空所現的,「如摩尼隨現五色」。
「眾生不了真心。但認五蘊幻相故。」這落入什麼了?遍計執。他不了,了 的話,他當體是圓成實,不必另找。依他起就是圓成實,不了了,執著實在 有,反而成為遍計執了。
「如癡人執珠體實有五色也。以錯認五蘊為我。以覆蔽真體。」五陰有沒有 啊?五陰皆空,是不是?對於五陰而說我,五陰都沒有,那有我呢?所以一 切法無我,眾生由於執著我,隨五陰轉了,五陰落入畜生道,畜生是我;五 陰落入人道,人是我;五陰落入地獄道,地獄是我,由執我而成的。「故為 幻垢」,身心、五陰皆是幻垢。
「今以觀智。照破五蘊皆空。故名菩薩。以對待未忘。」這個菩薩照見五陰 皆空,還有對待,這個法無對無待。怎麼無對無待?依他起無性本身就是圓 成實,不是依他起對待圓成實,沒對待。「猶是無明故」,有對待,還是無 明,所以叫他菩薩。「真體未顯」,有無明的話,真正體還沒有顯。真正體 ,有人說相對的、相待的,他根本胡塗。有人又說絕對的、絕待的,他也是 不明白,這個法裡面沒有相待,沒有絕待。
「若對待一忘。能所雙絕。乃顯絕待真心耳。」就顯圓成實性來了,真心是 什麼?就是圓成實性,就是畢竟空,就是圓覺妙心。說了半天,還是和那個 鏡子譬喻一樣,他本來是那樣,不是擦過灰以後才有明,沒擦灰的時候,它 也有明。並不是你滅了依他起有圓成實,依他起本來就是圓成實,你不知道 就是了。好!我們今天修學到此地。
你光跟人家念,念久了自然會講話。有一般人學英文,「你念那個調,我偏 不學那個調,我念我的調。」你學不會的。我執心重,不入法的。「你說那 樣,我偏不那麼說,我說其它樣給你聽一聽。」你學不會,你永遠學不會。 「你講圓覺經,我不講圓覺經,我講方覺經給你聽聽看。」他怎麼能學會呢 ?
老師教你念英文怎麼念,你就跟著他的調子念,沒有錯。「不!我一定要念 我的調子──山東調。」那念不出來的。我執心重的,眾生皆被我執心害了 。
■第十五次修學
師父:經法,要得其理,深入其理。得其理,文皆是閒文。為什麼佛法到了中國, 大乘獨揚呢?中國,我們祖先文化傳留下來,就是重於理,儒家、道家、墨 家、名家,先秦諸子百家,皆以理為勝,大乘獨揚。
古德曾經給我們寫過很光榮的歷史,末法時期眾生愈來愈差,我們很慚愧。 末法時期眾生,只知道拾取名相,不能深入其理,所以把我們祖先光榮歷史 埋沒。
當初鸠摩羅什他是以般若為宗,來到了中國,所教的弟子都是一時之選,像 僧肇、僧睿、道生、道融,那簡直是不得了。鸠摩羅什就說過,我沒想到中 國的弟子們入理這麼深。所以這個風聲傳到印度,印度的外道他就不服了, 他說:「中國人能會理這麼深,我不相信!我要和他們辯論。」所以外道有 一個大辯論家,不遠千裡而來中國,特別找鸠摩羅什的弟子,要和鸠摩羅什 的弟子辯論。僧肇、僧叡,大家都知道吧?道生──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外道來了以後,中國的僧肇、僧睿他們這些人很猶豫了,不知道這個外道是 吃幾碗米干飯的,不知道他的理論是什麼理論,不敢露頭公開辯論。
鸠摩羅什大師就感慨了:「想不到我的弟子受屈於人,沒敢出來的。」道融 就說了:「師父!我去,不過我沒看過外道的著作,不知道他們理論的路線 。」鸠摩羅什大師就說:「那不要緊,我這裡有,有他的著作。」就把外道 的書給道融看,道融一夜之間洞達外道之法,第二天就去辯論了。所有印度 國王、大臣、大居士都到了,一辯論,外道張口結舌。外道沒辦法,以後頂 禮跪拜,說:「我今天才知道,中國人的智慧這麼高深。」悄悄地回印度去 了。
可是我們中國愈來愈差了,後代弟子只知道拾取名相,揀些垃圾,拾人唾液 ,實在可惜。所以大家修學經法,深入其理!我們祖先所留的光榮歷史眼看 就要滅了。希望我們大家能有人出來,再把我們祖先的光榮歷史恢復起來。
今天從:「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 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從這裡開始,我們先把前文看下來 ,才能得其要旨。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大家找到文了吧!我們都修學過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 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 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要點捉 住,「身心皆為幻垢」,就是緣起法、依他起、無自性。「垢相永滅十方清 淨」,十方世界皆是垢相。「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 。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 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 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善男子。此 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下面就是我們修學的開始了。「無邊虛空」,大家仔細看,仔細會,依谛理 去會。
「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 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 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 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 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 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 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
我們今天先修學到這裡,大家仔細看。「無邊虛空覺所顯發」,為什麼無邊 虛空覺所顯發?為什麼覺所顯發?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我問你們,覺 和知有什麼關系?無邊虛空,虛空還有東西嗎?如果沒有覺知,它怎麼顯發 虛空?不一定解釋全文,你能解釋到那裡就解釋那裡,解釋全文更好。怎麼 知道無邊虛空呢?講吧!
悅師:師父!我猜看看。「爾時便得無方清淨」,就是得到十方清淨了,十方它是 無邊虛空,遍滿法界,這是講法界緣起皆是緣生無性的,所以能遍滿虛空。
「覺所顯發」,就是我們覺知那個性,正如前文所譬喻的,譬如清淨摩尼寶 珠隨方各現,也就是後面那段文講到「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這是 我們覺性所顯發的。無邊的法界緣起,皆是覺所顯發的。我們如果約三性來 講,這些種種皆是依他起,都是圓成實所顯發的。到了覺性圓明的時候,自 然心就清淨了。
「心清淨」以後,下面講到六塵清淨、四大清淨、十二處清淨、十八界清淨 、二十五有清淨。師父,是講到「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嗎?
師父:不錯!慧悅的見地能會到圓成實性,都是圓成實性所顯。「覺所顯發」,以 前我們修學過,圓覺不就是圓成實性嗎?大家要是方便把它講到底也可以的 。「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 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把它修學到底,也可以的。
聞師:這是銜接上面一段文。前面講到「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下面舉譬喻與法合,「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可是我們眾 生迷惑不知,「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取相的眾生,不會法性的眾生,「說 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將無自性的法認為實有,身心是實有的。如前面所 說,眾生執著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為實有如是身心之相。 不知無性隨緣,隨緣無性的緣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什麼是證得諸幻?我 們體會到一切是圓成實性所顯發的,是無性隨緣,而眾生是染著的。如果有 隨緣無性這種體會,可以證得一切法原來是如幻如化的。
「爾時便得無方清淨」,我們知道如幻無性,即歸緣成,就是前面所講的十 方清淨。
「無邊虛空覺所顯發」,無邊虛空就是約體,身心如幻如化的體是無性的, 覺所顯發是它的用,用是約緣起來講,要待緣起來顯發。因為體用無二,所 以「覺圓明故顯心清淨」。顯心清淨,下面開出來「見清淨」,見清淨則根 清淨,根清淨則識清淨,識清淨故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所 以你如是體會的話,一切法都是圓成實性,從圓覺淨性所顯現的。如果依他 離遍計即入圓成實性,會入根塵識清淨。既然身是四大所起的,所以四大也 是清淨的,因為緣起即圓成實的緣故。乃至十二入、十八界,都是從緣起邊 來講,緣起如幻,會入圓成,「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師父:慧聞講過了,我可以說了。大家想一想,「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 影像故。」什麼是幻滅影像?這和依他起有關系吧?證得依他起無性是什麼 ?就是圓成實吧?所以「爾時便得無方清淨」。這無方清淨是什麼東西?無 方清淨,佛本是無,清淨則有。佛是什麼東西?佛是覺,自覺、覺他、覺滿 ,名之為佛。所以說,佛是大幻師,好比大幻師,能幻一切法。這有什麼關 系?大家仔細會,開你的智慧。
佛如大幻師,能幻一切法,一切法無不是佛所幻,佛是什麼呢?自覺、覺他 、覺滿。自覺、覺他、覺滿是什麼東西呢?圓成實性。圓成實性是什麼?圓 滿成就一切諸法性相,叫圓成實性。大家從這裡開始會!誰還講?
第一點,大家注意到,「覺所顯發」,你注意到前面一句「圓覺淨性」,他 和「覺所顯發」有相當的關系。覺就是圓覺淨性,至於說「見塵清淨」,千 萬不要著於名相,見塵、眼根、眼識,乃至聞塵、耳根……一直講下來,四 大、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七道 品,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皆是幻垢啊!不要著於它。這一切皆是幻垢, 甚而言之,講無邊虛空,也是幻垢。知道幻垢,幻滅影像,那時候才得無方 清淨,無方清淨就是圓覺淨性,圓覺淨性就是覺所顯發的覺。
乘師:「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由於心清 淨的緣故,下面就講根、塵、識一切都清淨,四大、六塵乃至佛的十力四無 所畏、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緣起法。為什麼 清淨?因為他知道這些都是如幻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十方清淨才能顯 出圓覺。
這一段是接上面一段「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 方清淨。」我們末世眾生怎麼修圓覺呢?就是觀一切如幻。怎麼使我們六根 清淨?怎麼顯圓覺妙心呢?我們心不清淨就是因為根對塵執著取相,事實上 根塵本來是無罪的,主要是我們貪著,才落入名相。如果我們能觀到一切法 如幻,知道一切法緣起無性,不落入遍計執,會入圓成實,當下就無礙,就 能顯我們本來的圓覺妙心。
所以說,心清淨則一切法清淨。虛空本來就無礙,我們心本來清淨,無礙就 是心清淨、平等。無礙的緣故,心清淨則佛土淨,真如無性隨緣成萬法,萬 法無性會歸真如,所以能「覺所顯發」。我們覺性本來是不動的,本來是清 淨的,由於無明,所以覆蓋住。現在能顯發清淨心,覺性圓明就是無礙,所 以下面就講顯心清淨故一切清淨,乃至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皆是無 礙的,就是前面所講的「當知身心皆是幻垢」。
我們能覺察到身心都是幻垢,幻就是假相、空,空就清淨。但是空不是斷滅 空,它是緣起無性的,空即是有。怎麼說空即是有呢?因為空是真空,我們 看到一切法,不妨礙我們去看。而這些相即是性,性就是相,我們看到這些 相都是緣起無性的,所以空不是斷滅空,它是真空。但是有,也不是自性實 有,是妙有。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這樣的話,我們的心就能清淨 ,一切法就能無礙,能顯發我們的覺性。
剛開始文, 殊師利菩薩發問,如來因地怎樣修行才能顯我們的圓覺?如果我們 對根塵不執著,當下就是圓覺。
師父:這段文是講菩薩修行如幻三昧……講吧!
空師:「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這段文是 說菩薩修行如幻三昧,見一切法緣生如幻,依他無性,幻起幻滅。唯是影像 了無所得,所以證入法界清淨。
「無邊虛空覺所顯發」,如來藏妙真如性隨緣顯發一切法。「覺圓明故顯心 清淨」,覺體圓明,圓照法界,明遍十方,因為心體清淨故,覺體圓明。「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心淨則國土淨,所以心淨則見一切法清淨。
「見清淨故眼根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這段文講根塵識三法清淨 。只要不取見,不取虛妄的遍計所執,根塵識三俱不可得,十八界清淨,則 當下是一真法界。
以下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以及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世出世法一切清淨。
師父:我告訴大家,這個境界比如來藏高了。如來藏性在終教,這個比它高。當然 你以如來藏也能會到,可是它境界比它高,圓覺境界比如來藏高。
明師:「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則一切法清淨。我們知道華嚴說萬浪皆是一 水,緣起的差別萬法也是同一性,清淨性也就是空性,華嚴經講,應觀法界 性,一切唯心造。你如果心清淨,則見一切法清淨。
記得上次修學會有講到,青青翠竹無非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如果我們 心清淨,則見一切山河大地皆是清淨的。
師父:講吧!
聞師:上文講到「圓覺淨性」,這圓覺淨性有很多名字,也就是圓成實性,所謂圓 成實性就是圓滿成就一切法,無自性是一切法的法性。我們常常講要破無明 證法性。這裡特別提出「彼愚癡者」,所謂愚癡者,沒有證入法性統統叫做 愚癡。「無邊虛空覺所顯發」,一切法既然是無自性所建立,無性能隨緣成 就森羅萬象如幻的法。這圓覺淨性能圓滿成就一切法性,所成就的一切法性 雖有而常空,常無性。
可是我們眾生在這圓成實所成就的無性之法裡,認為有身心,乃至認為十二 入、十八界,執著一切法有,所以才落入生死流轉;雖落入生死流轉,可是 一性不動。如果你會入萬法歸一,一生萬法的話,我們就可以知道一真法界 性,覺所顯發。原來一切如幻如化的法等同虛空,遍法界,量周沙界,這些 法都是無自性所開顯的。
圓覺經很深,是約佛的果地來講的,所以說乃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你以此法可以自覺,可以覺他,乃至能圓滿成就恢復我們本來的清淨藏,湛 然不動的妙真如性。
師父:為什麼……你先講。
修師:「證得諸幻」,假如他修行證到諸法如幻,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都沒有實 在的性,都是圓成實性所顯,一切皆如幻,就能滅影像。因為我們不知道一 切法如幻,所以取著一切影像。
「爾時便得無方清淨」,可以講證到「不可得」,佛也是以不可得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假如你證到諸法如幻,滅一切影像,不取著六塵緣影,就能 空六塵緣影。空六塵緣影,就證得無方清淨,證得不可得,就是證得圓成實 性。這樣就「無邊虛空覺所顯發」,無邊就是遍一切處,虛空就是不可得, 因為無邊虛空都是我們圓滿覺性所顯發的,圓滿覺性光明就能顯心清淨。
前面有講到「六塵緣影假名為心」,我們就是執著六塵緣影為我們的心,執 著妄心是我們的心,不知道依他起就是圓成實。如果證到不可得,會入圓成 實性,這無邊虛空都是我們覺性所顯發的。知道覺性圓滿光明的緣故,就能 顯現清淨心來。因為你心清淨,見一切塵都是清淨的,所以下面講很多名相 都是清淨。我們契入無性真如,所以顯發的一切法都是清淨。
眾生不契法性,執著六塵緣影,所以它見一切法起貪瞋癡。其實一切法本來 清淨。現在我們知道一切法如幻,不執著六塵緣影,不起貪瞋癡,則一切法 清淨。
師父:這段文,我提醒大家,大家看一看。它僅僅講兩個法,一個講如幻,如幻好 像講緣起吧?一個講清淨性空。為什麼我說它講這段文比如來藏要深呢?它 講到一真法界性。淨圓覺心是一真法界性,如來藏是二空如來藏,空如來藏 、不空如來藏。此地要是論如來藏的話,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皆是幻垢。
悅師:「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那個清淨是不是表不生不滅義?
師父:大覺就是「大圓滿覺,應跡西干」,大圓滿覺就是圓覺,圓覺就是圓成實性 。一切萬法怎麼叫圓成實性?圓滿成就一切諸法實性。
悅師:師父!因為這是菩薩修如幻三昧,是不是可以說,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幻法 就是畢竟空法?所以「空生大覺中」,就是生於大圓滿覺中。「如海一漚發 」,這一切如幻法就如大海一漚發,漚發根本沒有起伏,所以一切法清淨, 是指一切本不生不滅,就是會入本性大圓滿覺。
師父:可以!這是你的見地。
洵師:「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這是指菩 薩證到如幻三昧,便得無方清淨。「覺圓明故顯心清淨」,楞嚴經講過,十 方虛空都是生於你的心念,若說有一個人證到覺所顯發的境界,那麼十方虛 空盡滅。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心清淨則一切清淨。法華講的百界千如,可以說三 千大千世界一時顯發,這個所顯發的,不是外在的。雖然它是如幻的,但是 這都不出我們本覺之心,因為我們心性本具,我們的心盡虛空遍法界,是圓 具三千的,十方的依報、正報本來就在清淨心中。
師父:這很有問題啊!性具善?還是性具惡?如果說性具善,同於孟子說;如果性 具惡,同於荀子說;如果性善惡都具,就同於揚雄所說的善惡合了嗎?
洵師:性具是性空。
師父:天台不是那麼說。這個法,性不具,也不對。性無善無惡,那也不對啊!所 以此法怎麼解釋?無性隨緣成萬法,萬法無性是真如,那才對啊!好,現在 開始查注疏。
觀師:師父,我練習講講看。「無邊虛空覺所顯發」,「無邊虛空」是講緣起,「 覺所顯發」就是前面所講的圓覺淨性。這意思是講緣起是性空所顯發的,是 性空之緣起。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既然覺圓明故,我們知道菩薩是隨緣不變,所以能 體會如幻三昧。由於這個緣故,顯心清淨,這段是講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以下講「心清淨故見塵清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只要心清淨,則一切 都清淨。師父常開示「除心不除境」,因為心清淨,則一切境都是清淨。我 們學佛,遇到什麼境界,都可以當作「增上緣」,要檢討自己,一定是自己 那裡不足,那裡不對,我們可以來除惡,可以來行善。所以有一句話講,打 得妄想死,許你法身活。
師父:我和大家解釋解釋。儒家談到性具、性不具的問題。儒家有四個人,孟子講 性善,換句話講性具善。荀子講性具惡,揚雄講善惡混,善惡都具有。告子 講性無善無惡,他說好比水一樣,決諸東方向東流,決諸西方向西流,它沒 有性。那麼孟子就反駁他了,他說水確實是決諸東方往東流,決諸西方往西 流,不分東西,可是水不分上下嗎?絕對不可能決諸上方向上流啊!所以唯 有佛家解釋大乘,它不是性具,也不是性不具,無性隨緣,隨緣無性,是這 個法。
空師:師父!為什麼六祖說,緣起自性本自具有?
師父:具足清淨啊!
空師:性具不是那個意思嗎?
師父:不是那個意思,它是具善惡,不具善怎麼會有善?不具惡怎麼有惡?本自具 ,是具足清淨,性本清淨。清淨就是無性,無性之性本自具足,以後你行善 行惡,那不是你本自具足。無性隨緣成萬法,這個無性是什麼?是你大德的 自性。大德的自性是什麼?是你的實性,實性是什麼?實性無性,大家都知 道實相無相嘛!所以這是本自具足。你本來的性就是無善無惡,也沒有非善 ,也沒有非惡,一切無住。心無所住是你的自性,不取於相是你的自性。如 果心住於善,心住於惡,心住於善惡混,皆是取相。好!現在查注疏,查到 的上來寫。唉!因為它具足清淨,它不生不滅嘛!自性不生不滅。
洵師:性具十法界是什麼?
師父:十法界無性,就是性具,無性隨緣就起十法界──這是一真法界。
洵師:性具三千,三千也是無性啊!
師父:三千無性就是性,無性隨緣就起三千,這樣解釋才對啊!如果性具有三千, 沒有三千義,那不是成為定法了?無有定法是名無上菩提。
洵師:您說性具十法界?
師父:性具十法界,隨緣就起十法界。要是隨緣不起十法界,沒有善惡因果報應了 。十法界無性,無性才能隨緣啊!你不想一想,圓成實,圓滿成就一切諸法 實相,它到底具不具有諸法實相?要是具有的話,怎麼能圓滿成就一切諸法 的性相?
你再想一想,一水起萬波,這水是不是具有萬波?大有問題了吧!水根本不 具有萬波,隨緣起萬波,萬波無性還是水啊!所以實在講,起而無起,無起 而起,這才會入般若,色即空,空即色。要是性具,空中具有色。查到注疏 ,就上來寫。
修師:「覺圓明故」,前面就是講覺不圓明,因為是被無明所覆的緣故,現在證得 諸幻滅除一切就圓明,覺性就圓滿光明,就能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證得心 空,以心空故三科皆空,乃至二十五有、十力、四無所畏……一切法皆空。 因為佛證到無性,所以見一切法皆空,我們眾生被無明所覆,見一切法執著 實有,就見有三科、十二入、十八界……,乃至佛的十力、十八不共法、三 十七道品、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等,佛所說的一切法樣樣都執著它實在有。如 果你證到一切法空的話,那這一切法就皆空。
師父: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十八不共法也如幻垢呢?法華經說過,佛種從緣起, 緣起它不是如幻嗎?要是按照名相解釋,至理無名啊!至理沒有名字,以名 顯理,以名字顯那個理。「覺圓明故」,就是顯那個理了。什麼是圓?圓者 無礙,有礙不叫圓吧!所以無礙。明者無暗,沒有暗沒有礙,是顯那個無暗 無礙之理,所以它說覺圓明。
這麼說起來,覺圓明無礙無暗,是不是空啊?這個空不歸斷滅吧?空是不是 就是有啊?這出如來藏嘛!再往上講,它是一真法界性了。空也是幻垢,有 也是幻垢,所以此地講一真法界。
洵師:是不是圓覺經有講到迷悟……
師父:一真法界性,這是一真法界嘛!
洵師:楞嚴經還是講如來藏……
師父:這是講事事無礙,我們不敢說什麼,我們是凡夫,不敢說。
般若經從因上講,圓覺經從果上講起。所以它從因上講,聲聞、緣覺、菩薩 、佛,都包括。這個圓覺經僅僅講佛。
修學圓覺經僅僅能看注疏家的見地,修般若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看它對不 對。圓覺經我們不可能,沒有那麼高的境界,僅僅能看這個人注疏他的見地 到什麼地步。
華嚴經是一乘,法華經是一乘,涅槃經是一乘,勝鬘經是一乘。可能這個圓 覺經也是一乘,不過我們凡夫不敢說,看的好象是,不敢決定說,沒有古德 出來印證,我們不敢說。看是好象一乘。
洵師:圓覺經是同教一乘?別教一乘?
師父:同教一乘是法華嘛!別教一乘是華嚴。圓覺經我們看好象是一乘,因為我們 是凡夫,不夠那個資格。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九九下?一)「此正顯圓照之相也。謂此妙 圓心體。本自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名為真空。初因一念無明。障蔽妙明。 」大家仔細會,看人家所說的,和你所理會到的同不同。假如同,這個人可 以印證,你到底和他差多少距離,當然比他高是不可能的,和他的境界差多 少。
「遂變真空之體。而為十方頑空。」空生大覺中,原來是頑空。「今無明既 破。則十方虛空悉皆消殒。」所以空生大覺中,空也是幻垢。「故觀十方虛 空。從覺心顯發。」頑空消殒以後現十方虛空。十方虛空是什麼?就是畢竟 淨。畢竟淨是什麼?般若講波羅蜜。幻化一切,就是這個道理,你看是不是 一乘教義?仔細分析,它比如來藏較深了。
「然虛空既消。則妙明體露。」,這就是諸幻滅盡,覺心不動啊!「故雲顯 心清淨」,就是覺心不動了。「此心一淨。則十法界無不清淨矣。故下文。 歷明聖凡身心境界。一一皆清淨。即前雲清淨覺相。然清淨乃空之異名。」 就是前面講清淨覺相,清淨就是空。
有很多人他重點著重於六根、六塵……那是名相,他不會其理。你要會其理 ,一氣呵成。知道覺性清淨以後,顯發一切,一切皆是幻垢。所以看這段文 的時候,不要只解名相。你解其名相是可以的,你要會理。這個人講得很好 !大家可以以他印證。我們現在很可憐,以前應該佛給你印證,沒有佛時, 老祖師、諸聖人給你印證說:「對,不錯!」叫你見性。我們現在得不到古 德聖賢給我們印證,以注疏家──他也是古德嘛!以他注疏給你印證。
不相信你看看,人家講的沒有一點點的零碎。大家注重在名相上,都是垃圾 。
大家都知道,這段文主要是要會到如幻,你知道一切法如幻了,就知道性空 ,就知道無性了,叫淨圓覺心。至於他講的六根六塵六識二十五有、十八界 乃至三十七道品……一切法,皆是幻垢,所以古德注疏家都不談。你會到一 法都知道一切法,提綱就能挈領了,網那麼大,拿了綱網就提起來了。衣服 那麼大,不好拿,拿了衣領就提起來了。後人注疏,差不多都注疏在名相方 面,什麼是六根,什麼是六塵……他不知道那是幻垢。我們今天修學到此地 !
■第十六次修學
師父:這是真正接觸到佛法之緣了,希望大家各自用功!那麼佛法之因是什麼?清 淨心。一般多數人不知道,他總認為多看點書,多學點東西,那就算正確, 會入谛理了,那也是緣,不是因,不發生作用。如果清淨心,因發揮的話, 它起作用了。我今天告訴大家,它起什麼作用?清淨心具足講起來有三句話 :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就是你的清淨心,你如果循著 這個因緣前進,這叫真正行門。
那麼我們怎麼能做到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呢?持戒念佛。實在說 起來,單用持戒也可修這個法門,單用修禅定也可修這個法門,單用止觀也 可修這個法門。華嚴三觀也是修這個法門,天台三觀也是修這個法門,都是 走這條路。不管你修什麼法要,不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話, 沒有因。不入其谛理,是狂慧。
假如有清淨心為因,修學佛法為緣,你逐漸得到受用。可是有一點要知道, 要切實奉行,切實做到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你得到什麼受用呢 ?淺顯的,它有時候在你靜坐的時候,心真正靜下來,忽然會通很多道理。 或者睡夢當中,會通很多道理。或者你走路、做事,不管什麼時候,它會通 很多道理。
你久久用功,清淨心真正發現,就會有這種情形了。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 你無師智顯現的。它有個很奇妙的地方,你會通的道理絕對對,因為從你性 出的,不是你思惟出的。多看書、多看經、多看論,勉強用自己的第六意識 思惟,那不一定對。這個你會通了,在靜中會通的,絕對對。會通的並不一 定經上說過,可是你絕對合乎佛經。
這個在禅宗叫開小悟。我們不敢講開小悟,不夠資格,我們尤其不是參禅。 實在講我們不夠資格,我們僅僅知道這點道理就是了。逐漸你煩惱輕,你的 清淨心、定心增長,自己知道,這叫「善根增長」。就算你達到這一步的時 候,還不了生死,六道輪回還跑不了呢!
大家記住!唯一的辦法,念阿彌陀佛,求他慈悲攝受接引往生。你靠自力, 沒有辦法的!你不要說開小悟,就算開大悟,不了生死。唯有念佛,求佛接 引往生西方。大家要是不循這個路修的話,你邊緣都沾不上。沾這點邊緣的 時候,算你稍微接近佛法了。你還沒接近,沒有這個境界的時候,你還在佛 法邊外,那差得遠了。大家想一想,稍微接近佛法都不了生死,何況你在佛 法邊外呢?所以不管任何人,上根利智也好,鈍根也好,求佛接引,求佛慈 悲。
我今天為什麼和大家講這些話?我發現有人接近這個情形,可是要保養聖胎 。怎麼保養法呢?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所以佛這麼教人,沒有 錯!三世諸佛都是這麼教人,釋迦牟尼佛也是這個路,諸佛所說都是這個路 。希望大家好自為之!不要人身一失,萬劫不復。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 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 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 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 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 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 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師父:修學到「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現在大家看文。
所謂善根發它的功效在那裡,我告訴大家。小乘善根發,發無漏真慧;大乘 善根發,發無上菩提心。我們的善根,無量劫來早斷了,還有一點點根,要 不然變成「一闡提」了。
不要只分別文字相。「一切實相性清淨故」,實相是什麼?法華經講,諸法 實相。你會通這點,下面就了解了,「諸法實相」,下面講的是不是都是諸 法?
悅師:*
師父:慧悅講過,他已經開一條路來了,大家就比較清楚,要不然你對這段文摸不 著頭腦。
大家把智慧火燃燒!這個清淨有相沒有相?無相和清淨有沒有關系?既然清 淨了,清淨動不動?不動遍滿不遍滿?要善思惟!
聞師:「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這是總標。下面提到一身清淨多 身清淨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事實上它只講一句話,就是諸法實相,諸法 緣起,無性的緣起。實相就是無相,下面再舉世界,一法清淨當然一切法清 淨,就開演出來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一 切法都包括了。這裡講一切實相性清淨故,提出幾個名字,就是講一切法無 非是實相,實相無相,一切法無相,所以一切法不動,一切法清淨,一切法 平等。一切法平等的話,遍滿法界。一切法無相,等同虛空,所以平等不動 。
「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就是圓覺性不動。下面講四大不動,乃至八萬四千 陀羅尼門不動,這陀羅尼門就是總持一切法,也就是說無性法能總持一切法 。事實上有為法無性就是無為,有為無為同一無性,當然清淨、遍滿。根也 是無性法,遍滿法界,塵也是無性法,遍滿法界,講起來十二入、十八界遍 滿法界,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一切染淨法都是遍滿法界。
所以這是出來事事無礙的境界,根無性遍滿法界,塵無性遍滿法界,好比光 光無礙,事事無礙就是從這裡開展出來的。
師父:大家注意到一點,第一個你貫通他的文勢,他上面講清淨,又講不動,又講 遍滿,還有平等,其實是一句話。儒家有一句話:「舒之則彌六合,卷之則 退藏於密。」就是講那個道理。實相放出去是一切法,一切法收回來就是實 相。你仔細看這個文勢,不可著文字相。
空師:「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這段文是說 ,一法清淨,一切法清淨,因為清淨則無生死,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這段文是說萬法 無性,悉是真如,性色真空,諸法實相。「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 …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這段文是真如無性隨緣成萬法,萬法遍法 界,根遍滿法界,塵遍滿法界,……以無性故,一切法遍滿法界。
師父:聖空發揮得不錯!他發揮到那個地方呢?他的意思是清淨平等不動是緣起無 性;遍滿呢,無性隨緣成萬法。大家慢慢就順文路,你可以會到它的脈絡了 。誰還講?
乘師:這跟上文有關,因為上文講到心清淨,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清淨,所以這 邊講「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以下就分別說,身清淨乃至一切世界 清淨,盡虛空遍法界都清淨。為什麼一切清淨?因為法是無性的,法是實相 ,實相無相無不相,一即一切。
前面有講到要怎麼樣來修行呢?要遠離諸幻,要堅持淨戒。我們眾生都是迷 於緣起,所以不能清淨,假如能會到一切法如幻,如幻就是空,空就是無相 ,清淨平等不動。身清淨是講正報,世界清淨是依報,正依是一法,正報就 是依報,依報就是正報。它是互攝互入的,所以講一清淨一切清淨,會歸一 實谛,中道第一義谛。下面講覺性清淨,像虛空一樣,虛空是無礙的,覺性 也是無礙的,根塵都是無礙的。
師父:慧乘他會到實相無相無不相,實相無相就是清淨平等不動,實相無不相就是 遍滿。他提到如幻,上文提到如幻,這就遠離如幻了。大家仔細看這個文的 脈絡,前面講的如幻還是講這個法,不過有人執著如幻為實,稱為遍計執。 這裡清淨平等不動遍滿,實相無相無不相,實相無相就是性空,無不相就是 緣起。實相無相,圓成實;實相無不相,依他起。這裡只講到依他起圓成實 ,所以他說,清淨平等不動。清淨平等不動就是遍滿,因為什麼?圓成實就 是依他起。大家深入義理啊!
觀師:前面「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直到「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這是講實相諸法,以一切實相性清淨故,諸法都是清淨的。「虛空如是平等 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由一切法,我們可以知覺性平等不動。「 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覺性遍滿是講實相 諸法,諸法就是實相。
師父:大家仔細看文意,大家參考啊!我不障大家,大家發揮個人的悟性。性清淨 ,其實和他後面講的「覺性」是一個東西,性清淨就是覺性清淨。他從實相 無相,覺性清淨發揮出來。一即一切,慧乘提出來的,實相諸法,一身多身 、一世界多世界、依報正報都清淨。
再看下面。「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到這裡為一階段 ,他把「不動」引出來了。「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虛空是一切法 吧?「當知覺性平等不動」,這是收回來了,諸法又收回到實相來了。四大 是諸法吧?又收回到實相來了,「當知覺性平等不動」。「乃至八萬四千陀 羅尼門平等不動」,一切法吧?又收回來了,「當知覺性平等不動」。這是 不是它的脈絡啊?我們是猜佛的意旨,你仔細看,好象沒猜錯吧?它一收一 放,一放一收。你要是不知道它脈絡的話,胡塗了!顛顛倒倒,反反復覆。
經師:「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這段文是講實相無相一切相,實 相無相,實相是講性空,就是法界,無不相是講緣起。實相無相,所以一身 清淨,則一切法都清淨。一攝多,多攝一,所以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一 切法都能清淨平等不動,前面這裡是講無性法是圓融無礙的。
下面從緣起邊會歸無性法,無性能緣起一切法,所以說覺性能遍滿,清淨不 動,六根六塵四大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能遍滿法界。無性法是清淨平等不 動,所以一攝多,多攝一,事事無礙,能攝一切法。所以一法為主,法法為 伴,一切法為主,一切法為伴,主伴圓融。
師父:大家注意到,佛有大方便,佛以權實二智說二谛法。怎麼說二谛法呢?於一 說無量,於無量說一,你看這個文就看出來了。有些地方於一說出無量了, 有些地方又把無量說成一。
因為今天供齋,大家都沒有心思,我們現在看注疏好了。大家回去仔細注意 這個文,於一說無量,於無量說一,這是以權實二智說二谛。你仔細看,它 這段於一說無量,下段一定於無量說一,不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離實 相諸法,諸法實相。
觀師:「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
師父:於一說一切,於一說無量了。
觀師:後面「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這些都是在講……
師父:無量說一了。
觀師:這是講諸法實相。後面「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 界。」這又是講……
師父:於一說無量了。
觀師:這是他怎麼講都很圓融了……
師父:嗯!佛有大智慧。你們現在不敢接受,不敢直下承當。譬如我說一切煩惱空 ,一切佛道空,一切眾生空,一切諸佛世界空,沒錯!你們不敢直下承當。 空即遍滿,遍滿則有一切眾生,一切煩惱,一切諸佛,一切諸佛道,一切諸 佛世界,也是它的路線,可是眾生不敢直下承當。等到一旦豁然貫通,啊喲 !表裡精粗都知道。你要是沒到豁然貫通的程度,你是迷迷糊糊,一盆漿糊 ,弄不清。
清淨心怎麼遍滿?無相嘛!平等嘛!無礙嘛!不動嘛!當然它遍滿。這個法 你一執著文字相,不清淨,非不動,不遍滿,不平等。
佛把一句話說成千變萬化啊!你會到這個道理,見性的人他說,黃面老子拿 實話騙人。黃面老子是佛啊!佛不是金面嗎?他說的實話是騙眾生,因為什 麼騙眾生?實話無話可說嘛!你所說的都是譬喻、言語。
大家圓現你的自性清淨心,怎麼圓現呢?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怎麼能做到呢?持戒念佛。這就是焰口本子上所講的一句話「洗腳上船會也 麼?」你懂了這個道理沒有?會不會啊?不會。告訴你們諸惡不作,眾善奉 行,自淨其意。「釣竿已在閻君手」,釣竿在閻王爺手上,「切莫從前再犯 鉤」。
說這麼多,就一句話「一切實相性清淨」,就是這句話,感恩佛!感佛恩無 量啊!佛為了這一句話,這一個法,和大家辛辛苦苦說四十九年。你想,我 們吹著電風扇在房間聽經,佛在這麼大太陽下奔波啊!說法的時候,沒有電 風扇,樹蔭下就很享受了。還有的佛說無量劫,也是說這個法。佛在世時真 辛苦啊!早晨起來到捨衛大城托四十裡,來回八十裡,印度那個裡比我們 小就是了。回來吃了飯,洗了腳,和大家說法。你看,多辛苦!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一○○下?七)「此先舉正報一身以及多身 。凡是眾生。無不清淨。……觀依報世界清淨。如是則眾生界空。聖凡齊泯 。唯一清淨圓明寶覺矣。……」虛空如是平等不動。
「此但顯泯一切法。當空觀義也。」這個人是天台思想。「由攝事歸理」, 就是攝緣起歸於法性。「理遍則事亦遍」,講得對,是那個道理。理是什麼 ?理是圓成實,事是什麼?事是依他起。理是什麼?理是隨緣無性,事是什 麼?事是無性隨緣。你要貫通啊!要不然就死於文下了。理是什麼?實相, 事是什麼?諸法。理是什麼?你們都講過了,一;事是什麼?一切。理是什 麼?理是法界,事是什麼?緣起。都是一樣啊!理是什麼?真谛,事是什麼 ?事是俗谛。要貫通啊!這樣你心中才沒有疙疙瘩瘩,要不然你疙疙瘩瘩, 處處不通。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此歷十法界。以顯事隨理遍。」事隨理 遍,就是一切萬重波隨水遍。「當法界理事無礙門。示假觀義也。」這個人 講得很好,他把台賢二宗會通。法界理事無礙是華嚴宗(賢首宗),「示假 觀義」,天台宗。天台、華嚴都是一乘教法。
你們印證,以人家的見地印證你,你會不會到這個地步?如果你還是著於名 相,你不會。你要是會到,你就知道了,他這個人程度到什麼地步。當然你 們現在不會知道,譬如黑板寫兩個人的注疏,極可能兩個人層次不一樣高, 有高有低。可是你們看不出來,你們看都是黑板寫白字,都差不多。你們著 於文字相,學的都是世間生滅法,學了一輩子,白費功夫!好象呂純陽見黃 龍一樣,錯用心了。
這個法比以前你們會的聲聞法高得多了,聲聞法說色是質礙相,受是領納相 ,這個法有沒有質礙相?沒有。我再問你,有沒有質礙相?有啊!因為沒有 就是有嘛!空即是色;有就是沒有,色即是空。你要是會到空即色,色即空 ,會到真空義。你要是僅僅會到有質礙相,或者沒有質礙相,無常義,不入 真空。其實佛說無常,就是真空義,聲聞人不會。
(卍續一六?圓覺經要解卷上?二二七上?一)「照色等空即名實相。…… 」,下面我們看這句子就知道,講的已經上路了。「照色等空即名實相」, 照色等空即名實相是什麼意思?空是不是無相?他這明明講的實相無相。下 面看也好,不看也好,已經上路了。
「諸段清淨皆牒前文」,牒是重復,考定、考證上文。「唯此獨指實相。以 為淨之所以。」「所以」是原因。「既於自身證實相理。亦見一切眾生同一 清淨實相。」和你們大家剛才發表的意見是不是同一路線?不錯!你們猜了 半天,沒猜錯,和他猜的相同。
「以觀一切眾生。不取於相。同圓覺性耶。蓋顯彼我一體故。」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十方亦應以十界釋之」,十方法界就是十法界,這是華嚴所說 ,就是佛法界、菩薩法界、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 生法界。「方與上聖下凡清淨一致也」,把十法界解釋成十方法界,凡聖才 一致。十法界裡面,四法界是聖,六法界是凡。
「國土淨穢皆由自心。眾生劫燒。我土安隱。」這個很有用處了,劫末時大 火燒,你自性清淨的話,你的國土安隱,不被所燒。「況乃心宜覺性。識智 無生。」覺性平等,清淨不動的,所以心宜覺性。識是分別,智也是分別, 都無生,沒有分別了。「身土依真。染淨俱泯。」身土是什麼?誰會到?身 是正報,土是依報,依正二報。「依真」,真就是覺性清淨啊!沒有分別。 染是染法,六凡;淨法,四聖。「俱泯」,泯絕不起了。「?通法界。清淨 湛然。……」?,自古至今叫?,?通是貫通的意思,都是清淨湛然不動。
「四大總世間」,他說地水火風四大是總說世間。世間這要和大家解釋了, 有兩種說法,依天台的說法,有三種世間,眾生世間、五陰世間、器世間。 眾生世間、五陰世間、器世間都不離四大,所以它是總說世間。「陀羅尼總 出世間」,這個人分析得很好,我們大家修學還沒修學到這地步。陀羅尼是 總說出世間法。「虛空之言總該依正及三世也。……」「該」,這是包含的 意思。
「覺性無際故遍滿。性遍滿故諸法遍也。」你仔細看他的文路,還是一即一 切,一放出去就是一切;收回來,一切就是一。
我們大家所發表的意見,近似。我們比人家的程度太低了,以人家意見印證 自己。我們猜了半天,你要是不上路的話,你看這個文,看得糊裡胡塗的。
(卍續一六?圓覺經近釋卷一?一六六上?一四)「以覺性即萬法」,看他 第一句就知道他的意思。覺性,實相無相,一法嘛!印萬法,一即一切。「 即覺性遍滿無有邊際則根塵四大乃至陀羅尼門亦復遍滿無有邊際也。……」 一切法無性,無性遍滿,無性就是一切法,當然一切法也都各各遍滿。「如 是則塵含剎土。芥納須彌。一攝一切。一切攝一。」他講得很清楚了吧!你 們大家發表意見,猜也是這麼猜的,是不是?猜久了就對了。「一入一切。 一切入一。周遍法界。事事無礙。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大小不壞彼 此無雜。如一室中千燈並照。」他以下舉譬喻了。「燈隨盞異盞盞不同。光 隨燈通。」光是一個。「光光涉入。故常別常入。」常別常入,就是華嚴的 思想,互攝互入,重重無盡了。
「經雲。一中解無量。」說出來了。佛的智慧就是一解無量,無量解一,一 說無量,無量說一。「無量中解一。所謂一多無礙以顯淨覺用大本來周遍也 。此中清淨不動周遍法界。」各人仔細看,和你猜的怎麼樣啊?猜是不錯, 沒離大譜,猜對了。你不要奇怪,說我們是猜,他也是猜。如果猜對的話, 大家的謎底都是一個。我們今天修學到此地!我慢慢地沒有這麼大的力氣了 。
沒什麼奇怪的,智者大師、吉藏大師……一切古德都是猜。吉藏大師講過嘛 !一切經家都是猜佛意旨。
■第十七次修學
師父:自從佛出現於世,弘揚佛法的時候,馬上被眾生的業所障。所以佛法一定經 過一個時期──明珠暗投,好象明珠一樣,丟到穢坑裡去,是眾生業。佛法 破眾生之業,眾生之業就障佛。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佛法正在被眾生的業 所障。不過有時候,有佛菩薩化現,把它再弘揚開來,還是光明的。明珠雖 投至穢坑裡去,不減其光明,一旦末法時期經過一段長時間,經過壞劫、空 劫、成劫,成劫末期進入住劫,佛法再現,一定經過這個階段。
我們中國,古德有很多是菩薩示現,大弘佛法。佛法在中國是為大乘,當然 也受儒家、道家的影響。現在我們祖先所傳留的文化,正在被埋沒,如果不 是經過第九小劫末劫的話,終有一天再出現,再被大家發現,中國祖先所傳 留的文化是正確的。如果第九小劫進入末劫沒有挽回的希望了,那就要經過 長時間了。等第十小劫人壽八萬歲的時候,減劫減到人壽八萬歲,彌勒出現 ,再弘佛法。所以我們今天能有機會修學佛法,希望大家珍重!珍重!現在 看圓覺經。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 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 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 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 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今天修學這段文。這是根據上文來,大家一定要回頭看上文,要不然你不知 道為什麼「妙覺性遍滿」。要把它想通,妙覺性為什麼遍滿?知道它的原因 ,下文就貫通了。看上文,實相性清淨故,平等不動。
策師:妙覺性本來清淨平等,不增不減,所以它能夠橫遍豎窮。根性塵性也是一樣 ,清淨平等,所以它無壞無雜。我們的根塵性是不生不滅,清淨平等,乃至 陀羅尼門也是一樣清淨平等,不增不減。下面是譬喻,「如百千燈光照一室 」,光是一樣,不增不減,橫遍豎窮,所以它無壞無雜。
「善男子。覺成就故。」菩薩為什麼不會被法縛,不求法脫?因為菩薩覺悟 到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而成就智慧。他為什麼不被法縛?因為他知道色當 下就是空。他不入偏空,不求涅槃,不像二乘,因為知道空即是色,所以不 厭生死。「不愛涅槃」,菩薩不住涅槃,他知道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不 敬持戒。不憎毀禁。」菩薩知道一切法清淨平等,所以他沒有憎愛二心,對 一切眾生行無緣大悲。
「不重久習。不輕初學。」為什麼呢?因為他知道一切法本來清淨平等,無 來無去,不增不減。他知道久習的眾生,久習佛法的眾生在他來講不增;初 學的眾生,在性相不減。不增不減,所以他沒有憎愛二心。「何以故一切覺 故」,覺悟到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所以知道一切法畢竟 寂滅。慢慢知道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慢慢成佛道。
師父:大家想,這個和「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有沒有關系?誰再講?
霖師:「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這段是在講 一真法界。「由彼妙覺性」是講無性,因為無性之法能遍滿一切時,一切處 。就是說,真如能隨緣起萬法,萬法無性是真如,因為一切法無性,所以根 塵無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為什麼根塵無壞?因為根塵是緣起,緣 起無性,無性所以無壞。「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陀羅尼門是總持 一切法,一切法是緣起無性,所以它無壞無雜。
下面舉譬喻。「如百千燈光照一室」,一室千燈,燈光遍滿,一個燈光能攝 一切燈光,一切燈光入一燈;一切燈光攝一切燈光,一切燈光入一切燈光, 法法能互攝互入,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覺成就故」,就是講妙覺性能夠成就,證入一真法界。證入一真法界,就 能知道一切法本來清淨、平等、無分別、無對待。就是一切眾生未成佛時本 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
「當知菩薩。不與法縛。」菩薩知道一切法本來是清淨平等不動,所以他不 被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 習。不輕初學。」因為法脫、生死、涅槃、持戒、毀禁、久習、初學都是二 法,都是生滅法、對待法。菩薩知道一切法本來不二不別,所以他不求法脫 ,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何以故一切覺故」,是覺性顯發成就的。
師父:講吧!
修師:「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諸法實相遍滿法界的 緣故,所以根塵性無壞無雜,因為根塵都是諸法,其性遍滿,它的性是無性 ,所以實相遍滿法界無壞無雜,根塵也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 羅尼門無壞無雜」,陀羅尼是無為法,無為法是根據有為法而立的,有為法 無壞無雜,當然陀羅尼也是無壞無雜,因為同一無性的緣故。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百千燈可以講是諸法,一切法,「光照一室」,可 以講是無性,一切諸法無性遍滿一切處,它的實相遍滿一切處。「其光遍滿 無壞無雜」,它的光遍滿法界,所以無壞無雜。
「善男子。覺成就故。」覺就是圓滿覺,在眾生來講是佛性,在成佛時是講 法身,圓覺性本來都是圓滿的緣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被法所縛 ,不被五陰所縛,不染世間法,知道一切法空。知道一切法本來清淨,所以 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因為生死和涅槃本來是二而不二,同 一無性,所以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不敬持戒。不憎毀禁。」因為持戒、毀禁都是同一無性。「不重久習。不 輕初學。」如果重久習、輕初學就是有憎愛,一切法都是平等清淨的,所以 不起憎愛。本來是同一法身,所以「一切覺故」,一切圓滿,同一法身的緣 故。
師父:我和大家解釋這一點名相,「不與法縛」,慧修講出來了,就是不被法縛的 意思。「不求法脫」,脫是簡單說,就是解脫,就是不求解脫。這樣不被法 縛,不求解脫,不著於文字相,就是龍樹菩薩所說的了,若人見般若,是人 被法縛;若不見般若,是亦被法縛。怎麼被法縛?你看經文就知道了。若人 見般若,是人得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欸!看這個經文就知道了 。
大家注意到一點,生死、涅槃、持戒、毀禁、久習、初學,這一切是什麼法 ?(答:色法。)什麼色法?緣起法嘛!緣起法是不是如幻的?誰還講?
悅師:「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我們知道法性遍滿一切,妙覺性遍滿一切 ,法性是無自性的,所以「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是講其性沒有互相妨礙, 沒有雜壞,有性法才會有壞有雜。因為無性法,所以根性、塵性皆是無壞無 雜,「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世間、出世間的法都是無壞無雜。後面接 著「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舉光作譬喻,因為光能遍、 無壞無雜。這一段主要讓我們明其法性,先開我們的見地,會其法性。
「善男子。覺成就故。」這裡好象有談功勳的味道,前面是開見地,這段是 講心性方面。覺性圓滿的時候,「當知菩薩。不與法縛。」我們知道菩薩修 如幻三昧,既然證到圓覺,也就是「覺成就故」,修如幻三昧的時候,他就 不被一切法縛。
以下說「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 輕初學。」這些都是約事相來說,也就是在緣起邊說,因為緣起邊都是如幻 的,一切法如幻,怎麼會被如幻法所縛呢?既然不被法所縛,也不求解脫; 一切法如幻,當然沒有生死,所以他不厭生死。不厭生死就不愛涅槃,生死 是對涅槃所說。一切法如幻,當然沒有持戒、毀禁、久習、初學,這時證入 如幻三昧,愛憎二心就不會起了,會入一切法無生,就是所謂的無生忍。如 果有生死,有涅槃,這些都是遍計執,不會法性。禅宗也講只論見性,不論 禅定、解脫,因為會到一切法如幻,就是見性。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就是分別一切法;「其光圓滿得無憎愛」,就是不 作分別想。「何以故光體無二」,就是法界無二,「無憎愛故」。
師父:大家注意到……講吧!
修師:「覺成就故」,好象是講圓成實性圓滿成就一切法,無性成就一切法,法縛 、法脫都是無性的,同一圓覺實性所起的。眾生落入遍計執就厭生死,愛涅 盤。聖人知道一切法依他起,會歸圓成實性,所以就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不敬持戒,不憎毀禁。
「覺成就故」不是說已經圓滿了,它的本性就是能夠成就一切法,我們的法 身能成就一切法,都是諸法實相。
師父:大家注意到一點,我剛才提醒大家,大家還沒會入。「覺成就故」,上面講 過了,覺是清淨、平等、不動、遍滿,是不是啊?這是講那邊的?無性邊。 它清淨、平等、不動、遍滿的話,不壞不雜,我們認為有壞有雜的,都是緣 起邊,遍計執。
不相信看一看,「不與法縛。不求法脫。」縛和解脫有壞有雜,如果縛存在 的話,解脫被壞,解脫存在的話,縛被壞,是不是這個道理啊?有壞。如果 是縛和解脫同時都存在的話,雜。對不對?不明了的話,我再講下面一項, 生死存在就壞涅槃,涅槃存在就壞生死,如果生死涅槃同時都存在,就雜。 是不是這個道理啊?怎麼能不壞不雜呢?你想就知道了。怎麼能不壞不雜? 入那個法就不壞不雜了。誰還講?
聞師:剛才師父講,佛法是破眾生的業,眾生的業障佛法,眾生的業就是心迷悶。 如何來會佛法?首先要有正念,就是遠離諸幻,因為一切法其相如幻,其性 無性。前面提到一切法清淨平等,緣起無性,「遍滿法界」,緣起能成就一 切法。「由彼妙覺性遍滿故」,無性遍滿一切處,這邊講到根性和塵性,如 果整體來講,應該是緣起遍滿十方,根、塵、陀羅尼都是緣起,所以說無壞 無雜。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從剛才師父的提示中,我們知 道緣起的法是離二邊的,生死和涅槃是二邊見,都是分別心、憎愛心。憎愛 心會產生兩種過患,一是取,一是捨,取捨都有違法體。好比燈燈雖然有差 異,可是光體無二,能互遍互融,它是無壞無雜的。
後面提到「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法縛和法脫都是二邊見,沒 有辦法會到無壞無雜的情形。「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 」這是說眾生心被業所障,不會諸法實相、實相諸法的緣故,才出現這種情 形。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眼光是講分別心,曉了前境是分別一切法,菩薩分 別心分別一切法,當下知道四大、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這些緣起法,同一 無相,這樣了解的話,就知道緣起的法是無性的。分別一切法,從無性會到 緣起,曉了前境就是緣起而無性,無性而緣起,就不落二邊見,這樣就沒有 生死、涅槃二邊的執著。
從這邊我們知道,在一真法界當中,我們不是取有,就是取無,落入憎愛二 心,所以沒有辦法成就圓覺。
「一切覺故」,我們可以講一切圓覺的覺性,緣起常無性的緣故。一切眾生 本來是佛,可是我們不覺,失去正念,所以翻作眾生,也就是說甚深的佛法 被眾生的業障所障住,被遍計執所障的緣故。
師父:慧經講吧!
經師:「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什麼是妙覺性呢?就是前面所講的「實相 性」。實相性就是所謂的無性,無性自然根性、塵性──六根、六塵都是無 性。無性所以不生不滅,不壞不雜,無性乃至陀羅尼門、一切法不生不滅。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無性所以光光相攝,一燈攝千 燈,千燈攝一燈,一燈入千燈,千燈入一燈,就如華嚴舉千燈的譬喻。這段 文主要跟我們講的是,當證入一真法界以後,就能知道妙覺性遍滿清淨平等 不動。既然知道法界性不動,就能了知三界如空華,能夠證入如幻三昧。提 到法界性是法性無性,法性遠離一切言語相,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法 性因為無性的緣故,遠離一切文字相、心緣相、言語相,所以能不住緣起邊 ,也不住空邊。
「善男子。覺成就故。」一切法圓滿成就。下面都從兩邊業來講,一個是縛 ,一個是解脫,生死、涅槃、持戒、毀禁、久習、初學,若能了知一切法無 非都是相,就能會入法性。
師父:時間不早了,我把它結束。大家要深深會其義,我們講過,生死壞涅槃,涅 盤壞生死,持戒壞毀禁,毀禁壞持戒,如果單獨存在持戒則破壞毀禁,這是 大乘批評小乘戒法之處。如果單獨存在毀禁,破壞持戒。這個破壞了一個法 ,互相破壞,破壞什麼?破壞互入。如果持戒、毀禁同時都存在,就雜了, 也破壞一個法,大家知道什麼法?互攝。如果這個法互攝的話,就不雜;如 果這個法互入互成的話,就不壞,對不對啊?所以互攝互入,不壞不雜,重 重無盡。再還有一個法,光體無二,無憎愛故,這個地方大家要分別出,我 和大家講。憎愛是一個法,無憎愛光體無二,又是一個法。會這個法有兩種 ,第一智慧,第二情見,如果你以智慧會這個法的話,互攝互入,無壞無雜 。如果你以情見會這個法的話,互相有壞有雜。現在大家查資料,查注疏, 寫在黑板上。
注意到了,你解釋法的時候,還以情見解釋,你說對,也錯。要是以智慧解 釋,沒有不對的。禅宗簡別文字相,就是簡別情見。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一○一上?一三)「此歷十法界。以顯事事 無礙法界。」大家都知道了,事事無礙法界是華嚴所說,對不對?他講出來 了,事事無礙法界是什麼?互攝互入,重重無盡。「周遍含容觀」,周遍含 容就是事事無礙。「當一心中道義也」,唯是一心,這是說無性隨緣、隨緣 無性是什麼?叫唯是一心,一切法唯心所造,叫實相諸法。萬法一心,叫諸 法實相。「此明法界一心相在無雜各不壞相故」,法界都是一心,都是無性 ,其相是如幻如化的,無壞無雜。「成圓覺普照義也」,慧修說圓成實,圓 覺普照就是圓成實,不是壞一切法而說法性空,不壞一切法而達法性空,才 是真正佛法,如果滅法而求空,是外道。
「善男子。覺成就故。」「此示寂滅一心」,寂滅一心就是無性嘛!「平等 不二」,無性平等不二。「正顯清淨覺相也」,清淨、平等、不動、遍滿。 「以縛脫憎愛等皆二相也」,被法縛,得解脫,都是二法,所以佛說是一法 ,二法是魔說。「由無明妄見故有二相」,這二相都是無明妄見,不得互攝 互入,和上面相反,壞事事無礙法界。我剛才說過,如果單獨存一個,就壞 另一個,兩個都存的話,就雜亂,不得互攝互入。
「今以圓照。則一切皆覺。故無二也。眼光乃八識現量。」八識現量界,所 以眼光所見是八識現量界,見到的、證到的。「圓照諸根。在眼最顯故。取 喻圓覺普照無二之體。」這個人解釋的十分正確,大家印證各人,你會不會 到這個地步?這個地步只許用智慧入,不許用情見,一點點微塵許情見,皆 不入,各人印證自己!這個根本上,他從無性隨緣演變出來的。實在說,就 是諸法實相、實相諸法、法界緣起、緣起法界,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就是那個道理。
這樣修學下去,久久修學,你才知道你學佛那麼多年,今天才接近佛法了。 過去學佛若干年,皆是錯用心。你們自己要選主席上來主持,我就坐在沙發 旁聽了,老了就沒有用了。佛法本來沒有老,沒有少,為什麼有老有少?有 誰知道?哈!隨緣就有老有少。老少是隨著什麼原則,你們知道吧?隨著生 滅十二因緣。
修學完,你們馬上有壞有雜了,人家供齋吃到肚子就壞,亂七八糟吃一肚子 就雜。
(卍續一六?圓覺經要解卷上?二二七下?一三)「根性塵性者。此指自性 。」這個自性有幾個名字,又叫實性,又有叫實相,又有叫自相。自性就是 無性,譬如維摩诘經講,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就是這樣,觀實相,就是無 性。「非謂泯根攝塵歸於一性。如百千燈等者。」不是說泯絕了塵相,塵相 就是無性,簡單說,不是滅法求空。「如一燈光已滿一室。更有一燈。光亦 全滿。百千燈光一一如是。各不相壞。亦不混雜。室中之空喻於法界。燈之 光相喻如根塵。謂一燈光容多光相。即一光相多光中。故一一皆然。重重 無盡也。」他也是按照華嚴解釋。
「覺者圓覺也。成就者牒上開悟也。」牒是重述的意思。「縛脫約惑。生死 涅槃約報。持戒毀禁約業。久習切(初)學約人。喻取能照前境之眼光也。 於四對法。無勝劣。心同佛。於三念之境。同之所由。經自征釋雲一切覺故 。」所以大家解釋經文,寫文章,不可多文,孔子說過,辭達而已。你的言 辭通達了,把意義表達出來就夠了,那是最好的文章。我們講到此地,下面 大家就去壞去雜好了,哈!
講到文章,像法藏的文章,好比吃飯一樣,一口一口的,可以飽。
■第十八次修學
師父:還有一個月就休夏了,大家千萬不要懶散,要有始有終。莫不有始,鮮克其 終啊!一切事情都有開始,可是很少能夠始終如一的,我們大家要保持住, 始終如一。有一句話,家家應該慎終追遠,謹慎其終。千萬謹慎其終啊!開 始發好心出家,任何人都可發,可是始終如一的,難得。我們修佛道也如此 ,如果能始終如一,定得成就。古德有一句話,不失初心,不喪失自己當初 發心啊!成佛有余。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 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 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 無捨。其能證者無住(作)無止無作(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 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我們今天修學到這個地方。現在看到這段文了,我很熟悉,當初你師公給我 住五指山,因為松山寺是經忏道場,他說:「趕經忏,你不喜歡,你住五指 山吧!我才買了五指山。」我到五指山去,一切經沒有,它那邊沒有藏經, 也沒有什麼。只有什麼?雜志,亂七八糟的佛教書,沒什麼可看的。我在那 抽屜翻來翻去,翻出半本破破爛爛的法華經,別的沒有。那麼我自己帶的經 本呢,就是一本圓覺經,所以每天沒有事,你看,打開也是圓覺經,不看也 是圓覺經,沒有別的經可以看嘛!
我有一天就看到「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 起亂滅。」我看到這個地方嚇了一跳,當時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停頓了一 下子,大概有點影像知道它的意思了,哦!不曉得怎麼樣,那淚止不住的流 ,它不是傷心,也不是悲哀,就是止不住的流淚。從那兒以後,蒙佛菩薩加 被,才多少了解點佛法。
今天又看到這個經文了,希望大家也和圓覺經結不解之緣,由此而入。那個 時候,當時沒有思想,也沒想到好,也沒想到壞,就是止不住地痛哭流淚, 沒哭出聲來就是了。那淚想不叫它流,止不住。事後我才想起來,須菩提聽 佛說金剛經,涕淚悲泣,就是那個境界。
以前看金剛經,僅僅起法喜,知道好,可是不會裡面的意思。從那時流一段 淚以後,回頭再看金剛經,不知怎樣,懂得裡面的意思。
現在大家看這段文,仔細看!我們今天修學到「平等不壞」。
「修習此心得成就者」,這個心是什麼心啊?
霖師:「修習此心得成就者」,這個心是清淨心,因為清淨心無修無證,證到圓覺 妙性,知道一切法無修無證。如果有修有證,那就是有自性,而諸法本來是 緣起如幻的。「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圓覺普照」就是圓覺妙性起用,就 能遍照十方。「寂滅無二」,緣起如幻的。「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猶如 空花亂起亂滅。」這段是講十方諸佛世界也是緣起如幻,幻起幻滅。「不即 不離無縛無脫」,不即不離是說一切法都是不可得。「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 死涅槃猶如昨夢」,一切諸法本來無性,眾生本來無性,生死涅槃都是虛幻 的,好比作夢一樣。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生死涅槃都是 幻化的,都是虛妄不可得,所以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 取無捨」,一切法如幻所以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住(作)無止 無作(任)無滅」,一切法本來如幻,沒有能證的我,也沒有所證的法。「 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法性無性,所以 一切法平等。
師父:慧霖他知道,修習此心是圓覺妙性。他知道「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 起亂滅。」是緣起法。我再告訴大家,我學佛這麼多年來,得利於一個「誠 」字,我開始學佛就誠,直到現在誠心不變,我得利於一個「誠」字。這個 誠字要怎麼保持?我告訴大家,遠離名利。
我告訴大家了,當初我看到這個經文,止不住的流淚,那是有因緣的。大家 看看,今天慧霖講出來了,我才和大家講,這個「猶如空花亂起亂滅」是不 是緣起法啊?十幾年以後,我以緣起法入,今天我和大家說,也是說緣起法 。大家就可以想到,有因緣的。為什麼我看到這個地方止不住地流淚?觸動 根機了。所以大家學佛一定要誠,心中不可叫它有絲毫的委曲心,要不然你 和佛菩薩不起感應。所以說道人心沒有什麼機巧的,不動機巧的,不動心機 。誰還講?
聞師:「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所證圓覺性是法性, 因為法性無性。「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圓覺普照是緣 起,寂滅無二是講無性。因為此心妙湛總持,妙湛總持就是不動義,寂而常 照,無性緣起;照而常寂,緣起法無性。修習此法證入一真法界性,一切法 不礙一真法界性,一切法和一真法界不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恆 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這個空花,我們知道是從緣起邊講。 一真法界性,性空不礙隨緣有一切法 ,所以一真法界性中萬象森羅; 可是 萬象森羅同是一真之性,所現的相是如幻的,像空中花一樣,空本無花,花 是幻有的。這個法非有非無,非有是不即,非無是不離,不即不離所以無縛 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眾生是緣起,佛是緣起, 眾生如果不落入遍計所執,不執著空中花,眾生本來就是佛,因為眾生本來 是一真法界性,眾生本來是清淨圓覺妙性。這時我們才知道,原來生死涅槃 猶如昨夢……
師父:大家注意到,這文一開始「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我們 當然都不得成就。我們雖然不得成就,也可以知道此法,什麼原因呢?譬如 我問大家,死是不是很苦啊?你知道死苦,你死沒死?你沒死怎麼知道死是 苦的?這就是我們雖然沒得成就,我們以聞慧也可知道這個道理。死是苦, 應該證到的才知道,真正死的人才知道死苦啊!沒有死的人應該不知道死苦 。不是,聽到人家講,或者看到別人死,也能知道死苦。所以要特別注意到 「得成就者」。
我提醒大家,這個「作止任滅」,作是起,止是停止,有很多解釋,任是任 由,不管它,滅是把它滅掉。我們說修道叫作,修道可以斷集,斷集就是止 。苦,不斷其集,任由它產生,叫任。證,苦滅,證滅谛,叫滅。還有很多 ,一切法皆可配得上,都是講這些道理,它不是講一項的。破無明,是作; 沒有老死,是止。如果任由十二因緣生長,叫任;滅十二因緣,叫滅。這不 需要滅,為什麼不需要滅?猶如空花。修止觀也是一樣,修觀叫作,修止叫 止。如果不修,任由它生長,叫任。以止觀滅煩惱叫滅,一切法皆如此,沒 有定規,但看你的智慧會到什麼地方,它就到那裡。
我提醒大家,不要認為我說過了,你沒得說了。不是的,它無量無邊,你的 智慧到那裡,它就到那裡,無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還有一點,不知道大家感覺怎麼樣?「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我們修淨土的 ,圓覺普照好象跟無量光有關系吧!寂滅無二是佛又變個樣子說,和無量壽 是不是有關系?大家把你們的智慧打開,智慧之門打開,叫它任游東西。智 慧這個東西猶如虛空,你看我茶杯裡邊的虛空是圓的,房間裡的虛空是方的 ,它不是圓,也不是方,隨緣成圓成方。隨緣成圓成方,也無圓無方,無性 ,這個就是智慧了。無量無邊而有量有邊,有量有邊而無量無邊,所以佛的 智慧於一說無量,於無量說一。大家看看,誰還要發表?
悅師:*
師父:我不是告訴大家,注意到它一開始的「得成就者」,得成就是不是覺悟了? 覺悟了以後,生死涅槃好象昨天的夢一樣。不覺悟的人,不得成就的人,他 不會這個程度。這個法,講來講去它是兩種,講的不過是那兩種。我舉個例 子,大家就分清什麼是智慧?什麼是愚癡?我畫一個人,大家一看一定是個 人;又畫一匹馬,大家看是匹馬;畫一枝花,大家看是枝花。智慧人不是, 智慧者他看,你畫一個人、畫一匹馬、畫一枝花,他知道都是張紙。愚癡人 一看,這是馬,這是人,這是花。智慧者一看,這是紙。既然會到是紙,人 、馬、花,是不是好象夢一樣,覺悟了!昨夢。
大家還注意到一點,這「作止任滅」,大家平常聽「起心動念」,知道吧! 「能證者」,應該沒有起心動念才是淨圓覺心啊!如果有作止任滅,是不是 起心動念?如果是起心動念,是不是還是淨圓覺心啊?大家再發表。
修師:*
師父:我和大家講過了,大家腦筋不動啊!和算盤珠子一樣,一撥一動。我和大家 再講明白一點,這張白紙上面畫個「修」、畫個「證得正等正覺」,雖然是 畫個「修」,畫個「證」,是不是還是白紙啊?你會到還是白紙,還有「修 」有「證」沒有?這個白紙就好象圓覺妙心一樣,普照一切。既然普照一切 ,不管你畫人、畫馬、畫狗、畫豬……,它是不是寂滅不二啊?你這麼會那 個法。
再看最後一句,不管你畫什麼,你畫十萬億佛土它亂起亂滅,亂起是沒有因 ,亂滅是沒有因,那是不是還是一張白紙啊?這樣你會到緣起法是什麼東西 了。最後他講,不管白紙它是畫什麼東西,它這個白紙性雖然畫一切法,一 切法的性是不是平等不壞?大家應該會到了吧?
策師:緣起無性的法如幻所以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實在。「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 死涅槃猶如昨夢」,生死涅槃無性,無性之法不實在,所以說猶如昨夢。「 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生死本不生不滅,不來不 去。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眾生為什麼落入生死呢?因為眾生有有所得心、有 得失心、有取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作就是造作。「於此證 中無能無所」,無性法是不二法,無能無所,能所雙亡。「畢竟無證」,自 性清淨心不能說有佛道可成,但是你說沒有嘛!它又遍一切處,因為一切法 性就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本來平等不動。
師父:我問大家,這是什麼東西?(答:苦集滅道。)你們光知道苦集滅道,我問 大家,什麼是苦啊?(答:生死。)還有誰知道什麼是苦?(答:遍計執。 )什麼是集?(答:生滅法)好!知道是生滅法,還有誰知道什麼是集?( 答:起心動念。)什麼是滅?(答:涅槃。)什麼是道?(答:八正道。) 哈!你們大家都叫我騙了,都廢話!其實那是黑板,你看明明是黑板,說是 苦集滅道,又說什麼是苦,什麼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是不是廢話啊 ?
你們應該會到了吧!說了半天苦集滅道,有沒有苦集滅道?無苦集滅道。你 們面對黑板,說了半天廢話啊!是不是這個道理?你再會到全篇文章,就是 這個道理。
你既然會到都是黑板,你說了半天苦集滅道,又說什麼是苦,什麼是集,什 麼是滅,什麼是道,是不是猶如昨夢啊?既然得成就了,覺悟了,這些都是 假的吧?如果還執著苦集滅道實在有,那就是什麼了?遍計執!大家再發揮 ,盡量發揮。
觀師:*
師父:你們講到理,要會到事,叫理事無礙。我從事上和大家講,我在黑板寫個「 修」,沒有修吧?寫個「證」也沒有證吧?它還是黑板吧!愚癡人才認為有 修有證。寫個「修」寫個「證」,那是緣起,如幻的。既然都是黑板,這黑 板是不是「圓覺普照」啊?遍一切,可是它寂滅無二,你在黑板寫四谛法出 四谛法,寫十二因緣法出十二因緣法,寫六度法出六度法,寫一切法出一切 法。可是出了一切法──寂滅不二,黑板還是黑板,把理會到事。
慧觀講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恐怕你們過去僅僅聽到這個話,這個道理可 能也懂一點點了,不會。我在黑板寫一切的法,是不是隨緣啊?黑板變不變 ?正因為黑板不變,隨緣寫一切法。不變是什麼?性空啊!隨緣,是緣起啊 !佛法是不是如此啊?還有什麼可疑惑的?誰講?最後一個人講!
大家在圓覺妙心上,亂寫亂畫啊!所以華嚴經講,心如工畫師,能造種種色 。我在黑板寫「作止任滅」,有沒有作止任滅啊?我在黑板寫「能證所證」 ,有沒有能證所證?都是黑板,都是畢竟空,都是一真法界性,都是圓覺妙 心。我們大家迷惑就是這一點,在一真法界中,我們墮入地獄。一真法界沒 有地獄啊!唯心所造。好象黑板上沒有「作止任滅」,寫「作止任滅」,它 就作止任滅。十法界皆空,叫佛法界。所以說,這叫真正證到,得成就者。
永嘉大師得成就了,他講,覺後空空無大千。迷時怎麼樣?分明有六道。我 在黑板上寫天道、人道、地獄、餓鬼、畜生道,分明有嘛!那是你迷啊!覺 後,大千世界都沒有,都是你亂寫出來的。
大家查注疏,千萬不要馬馬虎虎啊!如此用功,步步前進,你早晚有一天看 到底邊。
有的人在黑板寫天道、人道、阿修羅道,有的人在黑板寫地獄、餓鬼、畜生 道,有的人在黑板寫極樂世界。黑板究竟有沒有?都是你唯心所造。千變萬 化,原來黑板還是黑板。大家覺悟就知道,為什麼要寫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寫「極樂世界」就不同了,極樂世界叫淨土,淨土不二,它就是「寂滅不二 」嘛!就是「圓覺普照」嘛!那不就是黑板。所以說,往生極樂世界就是黑 板,它不起不滅,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光可以遍照十方,十方世界黑板 上都可以寫;無量壽,它也可以寫。它寫無量光不是無量光,寫無量壽不是 無量壽,因為寫上無量光,就是有量;寫上無量壽,就是有量。
智慧者應該看到一點眉目了,還在生死裡迷惑嗎?不錯,我們大家還在生死 裡迷惑,天天诤競。诤競什麼?不外乎名聞利養,爭是爭非。
這棟樓是什麼樓?(答:蓮風樓。 )新齋堂在幾樓?壹波堂在幾樓? 講堂 在幾樓?這是幾樓啊?都是畢竟空,懂了吧?好象我在黑板寫壹波堂、新齋 堂、蓮風樓,你認為我寫的是蓮風樓、新齋堂、壹波堂,對不對?都是黑板 。雖然有蓮風樓,有壹波堂、新齋堂,是不是都是畢竟空啊?再想一想,這 裡有慧修、慧悅、惠生,有我,有一切大眾,是不是有啊?你想我在黑板寫 上慧修、慧悅、惠生,有沒有兩樣?沒有兩樣吧!有一切大眾,是不是還是 畢竟空啊?於畢竟空中起慧悅,於畢竟空中起慧修,唯心所造。既然都是畢 竟空,畢竟空有生有滅沒有?再想,仔細想!參禅到這個地步,叫你參了! 慢慢地可以看到生死邊。雖然是不了生死,也是可以看到那個邊了。
這一夏不要白過,雖不能證到什麼東西,至少也學到什麼東西。我罵你,你 聽到了沒有?畢竟空,是不是?覺悟的人、得成就的人,會到。不覺悟的人 ,他說:「你罵我干什麼?」我打你,是不是畢竟空?唉!我們就在這個法 裡诤競啊!此後,加緊用功修行啊!這個事情,古德講,事須用功,久習方 成。絕對不能說,明白了我就得到,不是那回事,久久修習才能得到。要不 然,你看這個文,不得用處。
「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我在黑板寫個「生死」,有起有滅沒有?我再 寫個「涅槃」,有起有滅沒有?愚癡人認為有起有滅,智慧者知道是黑板, 它無起也無滅。我在黑板寫個「來」,寫個「去」,有來有去沒有?愚癡人 才認為這是「來」嘛!明明寫的是「來」。所以證到了,黑板所寫的,有得 有失沒有?都是黑板嘛!沒有得也沒有失。有取有捨沒有?還是黑板啊!沒 有取沒有捨。能證者,也沒有作止任滅,黑板清淨不動,覺性平等。這和前 文講的,清淨平等不動,是不是還是一個道理?清淨平等不動好象黑板一樣 ,也就是黑板嘛!
不相信你想一想,覺悟了不過如此而已。黑板上寫淨土宗,我向淨土宗學道 ;禅宗,我向禅宗學道;天台、華嚴,我向天台、華嚴學道,學了半天,求 了半天道,原來是你啊!真正有一天覺悟是黑板了,哦!我還東跑西奔,不 曉得跑破了多少草鞋,原來是你啊!參禅的,參了半天,有一天覺悟了,哦 !原來是自己的鼻子碰到自己的鼻子,在眼下面,自己看不見。
黑板寫「苦集滅道」,是不是本來面目?迷惑了。黑板我寫十二因緣,是不 是本來面目?不知道了,認為十二因緣。寫六度,是不是本來面目?本來面 目是什麼?原來是黑板,知道吧!寫了四谛、十二因緣、六度,皆不是本來 面目。原來它本來面目,不過一塊黑板就是了,大家懂不懂啊?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一○一下?一二)「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 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得成就者是證究竟一心,究竟一心是什麼?一 心不亂啊!一心不亂還有心是二心啊!一心不亂是什麼情形?好比鏡中的影 像,一心不亂的境界是什麼?禅宗講,雁過長空,影落寒潭,那是一心不亂 。再找一心,那是二心了,既然告訴你一心,不二吧?你將心求心,不成了 二心了?「以如來藏中本無迷悟生死去來之相」,如來藏是空的,二空如來 藏。「然生死涅槃。皆無明夢中之事。今無明夢破。回視往事。如昨夢耳。 」這個道理大家懂了吧!「此重示寂滅一心」,寂滅一心就是一心不亂,這 個法本來如此,一心不亂不是你求來的,沒有新生,也沒有舊得,本來如此 。雲在青天水在瓶,就是這個樣。不是說你求一心才得到一心,求寂滅才得 到寂滅,它本來如此。 所以,義玄當初有人問他: 「請問西來意?」他說 :「大寮裡今天加菜!」就是這個道理嘛!「究竟無二之體也」,究竟無二 是沒有一,二不可得就沒有一。要是有一的話,自然成二,一是對境而立, 不對境怎麼會有一?
「前雲圓覺性中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諸波羅蜜。謂迷清淨真如。而為 五蘊之眾生生死法也。」也是講得很清楚了。「菩提涅槃。乃所證之果。」 菩提涅槃,大家看,這是不是菩提涅槃啊?這是黑板啊!你認清啊!它是黑 板,不是菩提涅槃啊!
「諸波羅蜜。為能證之行。以如來藏中本無去來迷悟生死故。生死涅槃。皆 如昨夢。既如昨夢。則豈有修證得失取捨之事耶。」有修證得失沒有?黑板 一塊啊!你怎麼誤認了。「既無修證。則無能所。一切影像。畢竟寂滅。如 此法法。皆真常住不壞。此圓照法界清淨覺相之極。」圓照法界清淨覺相, 原來是黑板。會到意思了沒有?我這麼說,費了半天功夫,我就恐怕大家又 執著黑板。聰明人他在我說黑板時,不執著黑板,愚癡人我說黑板時,他執 著黑板,那就糟糕了。
不管你得此法不得此法,你有稍微知道一點影像,你和憨山大師一個鼻孔眼 出氣。不過人家喘得通暢,你喘得不太通就是了。
(卍續一六?圓覺經近釋卷二?一六七下?二)「菩薩修習此心已得究竟圓 滿遍十方界者。則身心寂滅物我兩融得正住持。方可說不見我為能成就之人 覺為所成就之法。由彼轉此業識成大圓鏡智。」他是把淨圓覺心會入大圓鏡 智,大圓鏡智就是圓成實。「以此鏡智照見一切根身器界皆悉寂滅平等無二 」,道理不錯,是這個樣。大家注意看,它不外乎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沒 講錯。
「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故見恆沙國土在妙覺心中亂起亂滅 。……」仔細看,會他的意思,你從性空緣起會,從二谛會。不著文字相, 你怎麼說怎麼好,不落文字相,從二谛會。這叫什麼?會騎馬的,馬隨人; 不會騎馬的,人隨馬。會騎馬的,騎在馬背上,你叫馬往東,馬往東;你叫 馬往西,它往西。不會騎馬的,騎在馬背上,馬往東,載你往東走;馬往西 ,載你往西走。以二谛入,就會講了。
「復能照見一切眾生不即圓覺不離圓覺」,它這是一個法。「無生死法可縛 。亦無涅槃法可脫。至此始知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證。」這個假是假藉。「 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 不證得。回視向來欲斷生死證涅槃作種種勤勞肯綮之事皆是夢中所現境界。 」覺後空空無大千啊!「既醒之後則知生死涅槃了不可得。既知是夢則知涅 盤不曾起。生死不曾滅涅槃本無來。生死本無去。其所證之法悟時不曾得。 迷時不曾失。悟時不曾取。迷時不曾捨。其能證之人亦遠離四病。不以作諸 幻行而執為能證。不以取靜為行而執為能證。」就是簡單說一句話,都是作 止任滅。「不以一切任運而執為能證。不以一切寂滅而執為能證。」這個「 任」我和大家講,任由一切法。因為印度有外道,這種外道主張不必修佛道 ,任由它受苦,苦盡以後就成佛,有這種外道。
「以此所證圓覺體中纖毫不立。擬心即差。動念即隔。故無所證之法。」假 使一起思惟心就不對了。擬議則不是,你一想:「這道理啊……」,不對了 ,你一定不對。它就是黑板,如果想它「是不是黑板?」那完全不對了。
■第十九次修學
師父:我們今天修學圓覺經,希望大家深深相信。此法要以清淨心入,清淨心要以 至誠懇切心培養。入了以後你會得自在,在佛法當中任你遨游。於佛法當中 ,任你東西南北,毫無阻礙。我和大家講過,先深而後廣,入得愈深,游得 愈廣。菩薩入於相當深處了,他可以游於法界十方。不過,人家是證了,我 們沒有用,僅僅從了解方面知道一些道理,那個不得受用。
如果你還追求世間法,要知道人身難得,此身一過,再也難得機會。
今天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開始是不是?上次我們修學的, 再念一遍,復習復習。「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 於此無修亦無成就。」這講一真法界,圓覺就是一真法界。「圓覺普照寂滅 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 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 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 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 不壞。」我們上次修學到這裡。今天修學下一段文: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 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怎麼修行它?上面說過了,你看看,找 出要點。「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 法。亦不迷悶。」我們先修學這一小段。它有要點,「如是修行」,怎麼修 行?和金剛經所說的有關系。
大家知道道理,逐漸前進。如果按照佛所說的逐漸前進,如圓瑛大師所說的 ,遲早要爆豆子,啪啦!爆開了,沒有原因,不知怎麼爆開了,那是另一個 境界,禅宗就說開悟了。所以開悟無量無邊,古德說小悟無量,大悟十八次 。你慢慢就可會到了,你不知不覺,怎麼知道這道理,怎麼會入的,你都不 知道。那是你的性現了,你沒見到是沒見到,它現了。
乘師:「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亦不迷悶。」這段文是結論,前面普 眼菩薩請法,請佛開示末世眾生修行漸次。末世眾生還沒開悟之前,聽到佛 所說的圓覺妙心,心生迷悶,不能會入圓覺妙心。佛就說,「末世眾生欲求 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所 以這裡講「彼諸菩薩。如是修行。」怎麼修行呢?要起如幻觀,觀一切法如 幻。四大根塵,身心依正二報就像空花,緣起無性的。體會到一切都是緣起 無性,沒有實體,幻化的。所以要遠離幻化,要會到身心皆是幻垢。
「如是漸次」,就是要知幻即離,離幻即覺,覺成就的話,就顯心清淨。心 清淨,一切都清淨,清淨就是平等無礙,圓覺妙性自然能遍滿十方。乃至根 塵四大皆能遍滿法界,因為法界無界,所以一切法平等無壞無雜。為什麼平 等無壞無雜?因為這個法不即不離,無起無作。如果這個法有起有作就落入 二邊,所以說入一真法界,是寂滅無二的,生死即涅槃,因為生死不可得, 涅槃不可得。所以知道如幻,觀法不可得,就無修無證。
師父:慧乘現在找出來了,我告訴大家,大家翻到第五頁倒數第二行:「彼新學菩 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 。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大家仔細把它會一會。
我和大家講大家不相信,如果你以至誠懇切心培養清淨心,以清淨心入這個 法,那有很多你想不到的。你睡夢之中,本來不明白的道理,睡夢之中不曉 得怎麼的,欸!想起來了。或者,你半夜睡起來以後,哦!這個道理想通了 。要是你有這種情形,趕緊起來把它記起來,要不然你再睡,就忘了。還有 的時候,不曉得做什麼事情,這個事情想通了,無因無緣,他就想通了。這 個境界,是禅宗所求的。
我說一個實在的故事吧!我聽一個出版社老板跟我講的。台灣有一個大學教 授,現在這個人不曉得往生了沒有。他父母生他的時候,夢見一個和尚來了 。生下這小孩子,他父母就有戒心了,說:「這小孩子說不定要出家啊!我 們夫妻兩個就只有這個小孩子,不能叫他接近佛法,絕對不准到廟裡去,他 前生可能是出家人。」這個教授,教了大學後想寫一本書,想寫一本哲學。 寫著寫著,寫了一半了,寫到唯識的問題,完了,寫不下去了。他從小沒接 近出家人,根本沒看過佛經,可是這時必須看唯識,他怎麼能看呢?不能看 。如果不能看,這本書白費了,花了那麼多年的功夫,寫了一大半白費了。 所以他這個時候,愁得愁眉苦臉,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稿紙攤在桌子 上,不能動筆,沒有一個字。一連愁了三天了,覺也不能睡,飯也不能吃。
有天夜晚,他還鋪稿紙在想:怎麼解決呢?想不出辦法來,想累了,趴在桌 上睡了。有不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等他一醒來以後,已經寫了一大篇很厚的 稿紙了,都是唯識問題。「這是誰給我寫的?」仔細看,是他自己的字,自 己怎麼寫出來的,不知道。按照我們佛法講的,他前生可能接近過唯識,第 八識逼出來,無路可走,逼出來了。
佛法也是如此啊!不是在你文字上追求的。現在我聽說這個出版社的老板也 往生了。所以大家要知道,清淨心才能入法啊!誰講?
我告訴你們要點,「彼諸菩薩。如是修行。」怎麼修行?前文講過,你一看 就知道了。它講「如是漸次」,什麼漸次?前文講過了,你仔細找它的脈絡 。譬如「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這到底是漸次?還 是修行?「如是思惟」,怎麼思惟法?「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看出脈絡了 吧?「如是住持」,住持最後知道什麼?知道十方佛土皆如幻化。「如是方 便」,什麼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如是法是什麼?緣起如幻,如 幻無性,無性真空。這就叫圓覺啊!圓覺法。
實在你想一想,我和大家都講過,大家都還從文字相會。我和大家說過,真 如隨緣起萬法,是什麼法啊?萬法無性是真如,什麼法?圓成實,就是圓覺 。你再會你自己,你本是真如啊!隨你染緣起的業報身,再隨你的惡緣,不 知道落入到那一道?其實這段文沒有什麼可發揮的,就是會上文就是了,這 個作文章的叫牒。他把上面的文意總合起來講的,現在的話就叫綜合,這裡 面沒有演繹了。按世間法講起來,前面的都叫演繹,這叫歸納。所以說這個 文,既然大家都沒得講,我就不多費時間了。回去看文,查一查「如是修行 」是那一部分?
修師:這一章是普眼菩薩問佛,末世眾生修行漸次,雲何思惟?雲何住持?眾生未 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佛就回答:「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 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就是他問的如何修行 。下面說的「先依如來奢摩他行」,這就是修戒。「恆作是念」,就是作是 思惟,先觀身空,後面講到心空,一直到畢竟無有緣心可見,這段都是思惟 的部份。
下面「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這一段是講知道一切法 畢竟空,隨緣起一切法,這樣來住持,以下就是講方便開悟眾生。
師父:這段文大家回去看前文,你自然而然就了解了,你要是只著重後面幾句,你 不知道它從那兒講起。你和前文配合起來,就知道那一段文講的漸次,講的 修行,講的思惟,你就知道了。下面偈頌的部份,念一遍就算了,因為它是 重頌,還是長行文的意思,不必再重新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好!現在看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