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圓覺經直講 第二章 回歸自性的家園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章 回歸自性的家園

  我們對於佛經解釋為一道門,所以要領悟真理、證入佛道,首先就要打開這一道門。而這道門有廣有狹:普被眾生、廣攝迷情的是普門的廣義之門;直指本性,契入佛道的是回歸的狹義之門。這部經要打開的是你自心的門,只有當你離一切緣,唯有覺知獨照的時候,才有可能打開。一旦打開這本來具足的自性家園,全體受用,逍遙自在。因為你已經領回了主人的權利,從此可行正令--率一切眷屬而行正道。可見自性的家園本來屬於你自己,只是無始際來離開本位,迷失在他鄉,經受流浪的苦難,如今終於在善友--諸佛、菩薩的指引下,走回了自己的家,這是個真正安心的地方,一切現成,一切具足,再也沒有漂泊異鄉的顛沛流離的痛苦與迷惘,古人喻之為歸家穩坐,此時月明風清,山水依舊,正可獨賞個中風光。

  但是還未回歸自家的人,雖然欣慕家的親切、安穩與自在,只可惜與己無份,難免憂傷徘徊。而佛經正是給予路途中人的指路明燈,給予排除險難的方便善巧。因此,我們借著佛經的妙義,了解自家風光,發現道意,一心精進,趨向大道,總有一天會回歸到自性家園的。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是這部經的總題,它表達了全部經中的法義,也是我們走向自性家園的四個層次。在這個總題上,我們還未到家的人,應當反過來看,才能從淺人深,由悟到證,圓滿這個過程。

  第一層是「了義」,是學習與佛道一致的經義,明解家園的消息與回家的方法。

  第二層是「修多羅」意為契經,是學人契人佛智,圓解現前的時節。

  第三層是「圓覺」,依本覺起始覺的照智,再證入它的究竟覺,是行人證道的過程。

  第四層是「大方廣」,完全站在法界圓覺的體、相、用的整體來講成佛後的妙德,是最無上的道的全然的體現。

  第一層:了義

  接下來我們先講第一層的意義。什麼叫「了義」?「了」有「完了」、「結束」的意思,也就是說佛說的這個「義」是已經全部把道的旨意顯露地表達出來了,該講的都已經講完了,再也沒有剩余什麼、或隱晦了什麼。因此,宗密大師認為:「了義者,決擇究竟顯了之說,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談。」所以「不了義」也就是不究竟的權宜方便之義了。

  那麼,那些佛經是「了義」,那些又不是了義的呢?

  佛在《大寶積經》裡作了如下的區分:「捨利弗!何等經中名為了義?何等經中名不了義?捨利弗!若諸經中宣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宣說作業煩惱名不了義,宣說煩惱業盡名為了義。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宣說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宣說甚深難見難覺名為了義。」

  佛在這部經裡指出了四種區別:世俗與勝義、作業與業盡、厭求與無二、文句差別與甚深難見。

  一、世俗與勝義的區別

  佛在經中宣說世俗的因果法則,業力緣起,人生欲望,生死輪回,善惡行為,後世增上,個人解脫,乃至發菩提心,欲求佛道,度化眾生等等,凡是以自我為出發點,由思惟心比量而生的一切諸念、一切行法、一切事相、一切谛理,都屬有為、有漏的世俗不了義法。所以《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在相對的世俗界裡,是無法究竟了達如來真實義的。四悉檀裡,世間悉檀、對治悉檀、為人悉檀,都屬於世俗不了義的。

  在小乘佛法中,世俗的對法有二種:一是資糧--小乘的論典,屬於研究的對象;二是方便--生得、聞、思、修的四種智慧,是以世俗的有為心通過學修趣入涅槃的方便。

  勝義是指涅槃道果的真境,又是指向真谛或四谛的無漏觀修,在小乘中分為淨慧--清淨無漏智慧;隨行--由淨慧而開展的心所法與受、想等眷屬。因為從淨性起用,所以是了義的。

  由此可見,世俗是相對於凡夫的說法,勝義是相應於聖道的真境,因此,世俗之義即不究竟,而勝義則為窮盡三界的了義教法。

  二、作業煩惱與煩惱業盡的區別

  如佛經中宣說實有作業的人以及煩惱的性質,是屬於不了義的說法。因為眾生執著堅固,不知無明煩惱及業果本空,所以佛方便作不了義說。如說煩惱盡乃至業盡,則為了義之論,因為煩惱及業既然可盡,證明並非實有,非實有故則知虛妄之相本不可得,所以是了義之說。

  三、有厭有求與無二無別的區別

  有所趣向,必有欲望,雖為了生死得解脫而發心,但仍舊落於分別對待,不名究竟。所以以欲求心去努力修道,難免存在自我意識的執取。那麼一切的功能終究不離相對觀念,心有分裂,矛盾不化,因此,是不了義的。如果歇下彼此分別之心,既不厭娑婆,也不欣涅槃,心無取捨,當下通達生死涅槃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則是真性,於此真性明覺之中,更無區別。無區別之境猶如虛空,融攝萬有歸於平等一念,這即是了義的說法。

  四、文句差別與甚深難見的區別

  佛經中雖宣說了義一乘,但是學者如果仍掉在分別文句義理的知見裡,仍然被差別的義類相狀所迷,不能直見本性,圓照法界真義,因此,是不了義的;禅宗不立文字,即是此意。如佛說甚深不思議難見難覺的實相,則不落文字表達,使當下回歸而見性,這在靈山會上佛拈花示眾,或佛以摩尼珠顯性的等公案相一致,都是不落言诠的了義之說。

  相對而言,小乘經是不了義經,大乘則是了義經。而在大乘之中,又有了義與不了義,有的大乘法雖然六度悲智兼修,但是又說小、中、大三乘決定是不一致的,像這樣的區別性之說法就是不了義的。如據天台宗判教中認為,藏教相對於通教,是不了義,通教相對於別教,又是不了義。別教雖獨說大乘,但依舊是隔礙不融,所以相對於圓教,還是不了義。只有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一乘教才是圓實的無上大教,是佛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的本懷之說,因此,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舉手低頭皆成佛道,乃是絕對的了義教。

  《圓覺經》是如來對界外大機與末代大心眾生稱性直談的圓頓兼漸的妙教,是純粹絕對的了義一乘。

  從了義到不了義,是如來應機的方便;而眾生學修佛法,又從不了義過渡到了義,則是悟入的過程。因此,我們在世俗的世界裡,不應滯在不了義教的方便權說中,而應不斷超越與深入,直到契證本有的家鄉。譬如念佛的人,不能說念一句佛名等待往生就可以馬馬虎虎地過一生了,而應該以真信切願,借一句六字洪名,深入到佛法的核心,回應在自己的人性之源,念念覺照,時時體究,不斷地了悟彌陀願力與光明,體現廣大、圓融、空寂、明徹、方便、攝持、極樂的一切功德妙用,才能把三藏十二部經包容進去,把世出法以及禅、教、律、密等一切宗派教義包容進去,使念佛心入三摩地,相應即佛,圓成淨土功德,這樣念佛才是了義的。

  其他如學教的應大開圓解,參禅的應直透三關,直到徹底了達時,才與了義相應。

  由此可知了義不了義,全看在座的諸位如何用心去學,如能真正體悟到佛的知見,那麼一切教也就二會歸不二了。

  清涼國師曾答順宗皇帝所問諸經了義時說:

  「佛一代教,若約本為一事,則八萬度門,莫非了義;若約圓器受法,無法不圓,得之由人,亦皆為了義。」

  所以這次通過《圓覺經》的學習,我們應在圓悟自心的同時,去圓悟一切佛法,融通一切世俗法,使自性的家園量同太虛,包含無邊的眾生世界。

  第二層:修多羅

  第二層是「契悟」,即「修多羅」。從佛垂布大道的方便而言,上契實相真理,下契眾生根機。但是上契與下契的統一是多麼地不容易,因為眾生從未離開過世俗的知見,內心一直處在無明、煩惱、狹窄、自私、執著等骯髒的狀態中。佛要深入眾生妄想之中,說如來無上真實義,是很難開口的,所以不得不方便接引,以安眾生的心,慢慢轉變,待到機緣成熟,方才開權宜之教,說真實無二之法。假如從我們學人來講,則是通過佛所說的或了義或不了義等教,深入透徹地領悟佛的一切種智--性相不二、權實一體的大智慧,妙悟其中,直達底蘊,稱性而啟,善發真機。因此,契經就是真實心與圓妙法的不二相融,是佛智在心中的直接體現,也是初入家園勝境,在邊緣上逐步領略本地風光的時節。

  今天我們所聞這部《圓覺經》,大家有興趣、有信心,知道是無上的大法,內心充滿歡喜,並打算深入進去,悟證佛法。你這樣去體會,就會發現,經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全體是佛法,不是文字、不離文字;文字顯實相、實相即文字,文字與實相不二,自心與佛法不二。但是你不能生文字見,不生心外見,不得妄評是非,不可許一非余。你聽經時,也不在心外聽,使能聽的心與所聽的法,以及講經的人,一一化空--三輪體空,不生對待的分別,如此正念而聽,經義就全然地顯於心中了。這種聽而不聽,一切不留;不聽而聽,了了分明的聽經方法,正是契入佛經的方便。這樣你便能圓徹心源,身心世界就顯現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無論在何地、何時,不再分裂矛盾,不再斗诤是非,於是心、佛與眾生三無差別。帝網千珠,光光相映,只有在這種相契、相映時,你才能把自己消融在性光之中,一體空明,無邊清涼。此際,眾生不再是眾生,諸佛也不再是諸佛,宗教與社會獨脫於心念間,又銷歸於心念中,突發而顯的唯是朗然的妙智,一切平等,如如不動。再深入進去,一切身心世界,假名、假相等均轉為清淨妙用,大身無量,變化莫測。

  唐代宗密大師是怎樣契入「了義」佛經的呢?不妨細心研讀下文:

  「渴逢甘露,貧遇摩尼。騰躍之心,手捧而舞。遂於此山返關絕跡,忘食辍寢,夙夜披尋。以疏通經,以鈔釋疏,尋文而性離,照理而情忘。偶之於心,會之於教,窮本窮末,宗途皎如,一生余疑,蕩如瑕翳,曾所習義,於此大通。外境內心,豁然無隔。誠所謂太陽升而六合朗耀,巨海湛而萬象昭彰。妙德妙智而頓開,普賢普行而齊現。五周、四分一部之網在綱,六相、十玄、三乘之流會海。義則色空同於中道;教則權實融於圓宗;理則體用即寂而性相宛然;智則凡聖混同而因果不壞,顯隨緣而不變;弘經則理趣周圓,指幻而識真:修觀則禅心曠蕩,使九會經文無不契心。由斯可謂契經矣!使一真心地,無不印經;由斯可謂印心矣!是知執三藏文者,誠為失道,局一性義者,猶未圓通。想夫斯流,固宜絕分,聲聞聾瞽,諒不虛哉! 」

  由此可知,當你如理如法地深入圓覺時,「契經」、「印心」,於是雖不言修行,卻正是無行的妙行,因無煩惱可斷,所以不必再去斷,因心外無法,故無法可學。學人如能像宗密大師一樣,達到「使一真心地、無不契經」的程度,那麼,心智圓通萬法歸源,也就達到了「修多羅」的真實意境了。

  第三層:圓覺

  第三層是「圓覺」,也就是用覺悟成佛的方法,達到圓滿功德的極果。也是真正回歸自性家園,做自己的主人,所必須應用的平正之法,去究竟成就。因此,「圓覺」的「覺」是這部經裡的法,是最根本的頓入之道。正如裴休在《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中說:「……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回息。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出現,蓋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蓋诠此也。然如來垂教,指法有顯密,立義有廣略,乘時有先後,當機有深淺,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來於光明藏與十二大士密說而顯演,潛通而廣被,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

  由此我們知道《圓覺經》的緣起之本,全是為了眾生心中的圓覺之性。但是時至今日,佛教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知識結構,宗派分支,繁復儀規,人事關系,已經有很深重的歷史負擔,如果一個學佛者能從如此沉重的佛教中解放出來,變成簡單而有力量的法門,以圓融的智慧、廣大的心量去面對錯綜復雜的人生社會,才有可能成就佛道。圓覺的覺意正是悟證大道的一條簡單而直接的捷徑,是直通佛境的妙法。

  那麼,怎樣去覺悟、覺照,才能圓一切功德呢?從本質上講,這個覺就是佛性,是明朗無染的淨覺,而不是妄心分別的感受的覺或直覺之覺,它是超越對待後的全體真覺或妙覺。覺的前提是空,空並非頑空無知,不是消沉死寂,空是放下一切身心世界、自我分別執著,空破五蘊的主宰意識,空掉世俗法則的系縛,空盡法相與空相。正空的時候,如果你不住於空而了了分明地覺照於當下,既空又既是有,雙照空有,又雙離空有,當體不二,圓明無礙,就能體現出圓覺的真智與真境,此時無可分別,唯覺者親切自知。

  真正的空是法爾的,是自然的體現,因為本性本空,所以也就必然地體現了無為的直覺--不相對,無可無不可。在沒有自我觀念中,偶有念起,當下即覺。但是一個人通過打坐用功,先要達到攝萬念歸於一念,然後再把這一念打掉,才能融化於空之中,朗覺也就直顯了出來。

  本經中佛所說的「知是空花,即無輪轉」,就是空覺的方法--屬於悟智的直觀,又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是指無方便的方便,無漸次的頓悟。因此,知空而覺,是最簡單、最直捷的無上法門。

  禅宗門下全依圓覺的理性而起參究的方法,看住念起的源頭,不隨逐、不分別、不壓制,直心直觀,久久念頭即空,在空無涯處,黑湛湛地,無明窠臼中,仍舊以覺心觀去,直到夯地一聲,根塵脫落,無明頓破,本來佛性,全體顯現,即是明心見性的境況。

  淨土宗人在念佛時,即念即觀,返照心源,直到能念所念一起脫落時,當下證到念佛三昧--本性現前,於是淨土是自心之淨土,彌陀是自性之彌陀,唯心自性,極樂莊嚴,原來不離當下。

  但是我們千萬要注意,不要落在空與覺的分別上,本性真空,應空而不空;本性圓覺,應覺而無覺,方能合道。因為佛在《楞嚴經》中指出:「性覺必明,妄為明覺。」如果以虛妄的心去認一個明,執一個覺,正是無明的作用。我們學佛法,熏習了無分別的道種,到了關鍵時刻,就能起到離相離執的作用,使心智圓通,不被境礙。

  以真正的覺照的力量,消融一切妄習,必能顯現圓明的德光。在現實中,許多人往往有了一點定力,開顯了少分的智慧,有了一些神通,成就了部分的功德,就自以為圓明了,於是就自我表現,妄施功用,稱說自己,貶低他人,濫談法義,錯指行人,於是造成了佛教修行層次上的混亂,這是覺悟不圓的偏差。所以我們要用圓覺的德來攝一切行,使行行歸覺,念念皆圓,方能圓融無礙,自在宏通。

  圓覺也正是「陀羅尼」--總持大道,它是無字的無上陀羅尼,圓具、圓足、妙明無方,一切法、一切義都在裡許,所以只要我們證人圓覺,也就圓滿了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無上道妙的真境。

  第四層:大方廣

  第四層是「圓覺」真境上所體現出來的「大方廣」。

  這「大方廣」的三個字是指向圓覺之性的三種功德,分別代表體、相、用的三個方面,好像一塊金剛石的堅性、明相與利用一樣。因此,「大方廣」是符號性的。我們在講述圓覺性時,很難用言語去形容它的真實性與相用,更何況去全面而親切地發揮了。所以只得勉強而談。

  這「大方廣」實際上就是自性圓覺的家園。這個家園的體性極大,因為沒有事物比它更大,是至大無外的,而宇宙中最大的是虛空,但圓覺性比虛空更大,它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無始無終,常恆永在,周遍一切。實際上它就是「空」,是圓覺自性的真空,是宇宙體性的大能,空而不頑,所以靈妙無比;空而不空,所以具足萬有。正如黃檗禅師所說: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即體大也)更無別法。此心無始以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黃,無形無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長非短,非大非小,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

  這與臨濟禅師所說:「一念清淨心光即是法身佛」同是指體之言。佛祖出世,無非令人識得此一心之體,回歸本有家園。

  證體必有妙相,此相不是相對的幻相,不是氣或光所映現的色相,也不是法相之相,它是體上本有的「明」相,明照一切,顯了一切。亦即黃檗所謂:「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臨濟指示為:「一念無分別光,即是報身佛。」因此,可形容為本有家園的清淨相貌。

  證圓覺性體,法爾具有廣大無邊的妙用,一切世出世法、善惡因果,利物方便,皆是廣大圓妙之用。因此,佛祖垂示言句,接引機鋒,方便多門,無非指歸圓覺真性的慈悲妙用。而此妙用,臨濟指為:「一念無差別光,即是應身佛。」也即是自性家園的一切作用,無非為了主人的安樂與自在。

  體大、相方、用廣,诠釋了圓覺自性的法、報、化三身與常寂光的真土,是一切功德的總稱。它是「智不可知,識不可識」的。應在淨念自覺中,不斷回歸與體入,才有一念齊彰、全然顯現的時節。

  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再引述宗密對「大方廣」所作的精粹闡釋:

  「大等三字,是體、相、用,各有二義。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當體者,不同法相宗抉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抉,猶是分限,豈為至大?今以圓覺體無邊涯,絕諸分量,強名大也!常遍者,常則豎通三世,遍者橫該十方。豎者,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故名大也!《涅槃經》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橫者,十方究之無有涯畔。《涅槃》又雲:「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

  方者,就法得名,軌持為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持自性者,一切眾生皆有本覺,雖流浪六道,受種種身,而此覺性,不曾失滅。生解者,眾生悟入知見,雖因善友開示,然其智解,從覺性生,如水上之潤生谷等芽,芽從種生,不從水土。故文雲:「圓覺流出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廣者,從用得名,廣多、廣博為義。廣多者,此圓覺性,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之用,一一同於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故文雲:「覺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以上雖然列舉佛祖言句、方便之談,但真正領悟體、相、用,還在各人自己用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華嚴宗的判教形式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起教因由,能夠幫助我們更進一層地領略圓覺家園的全面風光,因此,以下即如是一一講解。

  佛以一大事因緣宣講這部無上妙經的因由有十點:

  第一點 顯示因行有本故

  這是說《圓覺經》顯示了圓照清淨的覺相,是因地中修證所依據的根本。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是因地、是凡夫的發大心菩薩,通過學習,能夠體會到我們本具的佛性與佛一樣,於是在因心中顯示了果覺的圓照之相,念念做工夫,把無明妄習化空,了斷生死煩惱等一切相對業行,這樣頓入如來境界的修行方法叫做因行,有本有源,沒有妄修。

  第二點 泯絕果相成圓故

  泯是消亡,絕即超越。意即把果相的執著消掉,超越因地與果地的差別之見。因為本來沒有菩提,也沒有涅槃,二者都是假名,眾生迷得太深,所以佛就方便講有果上的菩提涅槃,給你產生理解與希望,作為向上精進的動力。但是真正圓解的人,沒有這樣的分別與希望,了悟菩提涅槃就是我們本有的清淨覺性,沒有始終,沒有增減,這是究竟的果,是本性的直接顯現。

  第三點 決擇悟理應修故

  在經文中普賢菩薩問佛:「覺性本圓,一切如幻,幻空無體,什麼人去修行呢?如果不修行,又有什麼因緣可以證入覺地呢?」佛回答說:「因為起了如幻的智慧,來消除一切諸幻,幻盡智泯,覺心圓明。」但是現在修行的人,有只說空幻的,一定沉溺在無修上;有執著決定實有法門可修習的,必然系縛在有所得裡。的確是因為悟與修的意旨,表面看來好像相反,實際上是相符合的。這個道理最難明白,所以需要決擇分明其中的理趣。

  第四點 窮盡甚深疑念故

  在經文中,金剛藏菩薩發起疑難問意說:「眾生本來成佛,今現有無明,那麼十方如來成道後,也應該再出現煩惱?」佛答意說:「這樣去分別,就是無明在起作用,所以解見圓覺也同於流轉,好像雲駛月運等。」因此修圓覺的人,不可僅在分別知解上,應逼盡妄心,在一念不生處,前後際斷,當下便現本來面目。就像眼翳醫治好了,空中的花也就消失了,此時眾生即是佛。但是,像這樣甚深的道理,一般人很少知道,就是知道了也少有相信的;就是相信了,也很難真正徹底的悟解;即使悟解了,也難以達到這般境地。現在這部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窮源達本,精進用功,一切因地行上的疑難都會自然消去。

  第五點 除斷輪回根本故

  佛說這部經是為了除斷輪回的根本,因此,彌勒菩薩提出如何斷除的問題。佛告以:「發業成種,無明為根,潤業受生,貪愛為本。」假如不認識貪愛的相狀,無明貪愛的賊就會盜去本有的功德。假使不達無明本空,就不能永斷輪回。因此,佛指出了「究了」與「斷盡」的根本方法。

  第六點 搜索菩提隱障故

  菩提道上的障礙藏得很隱蔽,因此,需要搜索而化除。那麼有那些是菩提的隱障呢?就是我、人、眾生、壽者的四相,這裡是智相的四相,所以名稱與《金剛經》等相同,實際上行相相當深密,從粗到細,展轉難除,所以淨諸業障菩薩一章中,重重搜索,破盡障難。

  第七點 少文能攝多門故

  少文就是文字簡短,是說《圓覺》一經只有二十八紙,但是在含義上卻完全具有頓漸、空有、悟修、性相等許多大道妙門。學佛貴在精約,才能有心力去透脫一切,沒有任何負擔。所以返博歸約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特色。

  第八點 一法巧被三根故

  一法即是圓覺法,經中全依圓覺作為法的根本,但是又能善巧地契合上、中、下三根人的修行。如普眼觀門被上根之士;三觀諸輪被中根之人;道場加行被下根之流。

  第九點 令修稱性深禅故

  經中奢摩他、三摩缽提、禅那的三觀,都是以清淨圓覺為根本的,因此,佛所說法是為了使眾生真正修習符合本性的甚深禅行。

  第十點 勸事離相明師故

  要想修習圓覺大法,應當親近離相的明眼宗師,不看外表,不看事相。因為自心本來是佛,不妨勤修而實證。惑業原來無根,但是依然需要不斷而斷。此中微妙,貴在無軌道可作固定的原則,也沒有修道的痕跡可以作依據,所以必須參學離相明師,以活潑的手段,方便引入。

  下面我再來講一講這部經的宗趣問題。「宗」是指這部經最推崇的真理,也就是楷定家園的性質。「趣」是宗所歸向的修行方法--回歸的路途。所有的佛法、出現於世,都是以因緣逗會為宗的。但是這部經特別顯示圓覺妙性的關系,所以是以:「心境空寂,覺性圓滿,凡聖平等為宗。令修行者忘情等佛,觀行速成為趣。又以前趣為宗,令惑業消滅,永絕輪回,起大神用,安樂自在為趣。」宗趣深奧而又分明,學者自可了然心目。

 

上一篇:圓覺經直講 第三章 光明莊嚴的圓覺法會
下一篇:圓覺經直講 第一章 打開經典之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