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香象過河 一蹋到底
當一個學佛者成為自心之王時,才能像香象--大象之王,過河一樣,一蹋便至源底。心靈之王的成就,來自於圓解的智慧,文殊的大智體現了這一層次的精神。而當學人在圓智觀照下,必能呈露廣大的願力與妙行。因此,文殊圓滿無礙的智慧與普賢深妙自在的行持,相攝相融地形成了整個悟修的全過程。只有依圓解而展開圓行的人,始終浸潤在智光妙行中的每一念、每一行,都不離真如佛性而起空明絕照,處處逢渠,時時成片,方能圓成無上大道。
許多人尋找佛法的源頭,希冀通過源頭開出一片功德的法流;但是因各人對源頭的看法不同,便使初學者茫然無緒,難至要妙,以下略示源頭的差別與明悟道源的重要性:
果證是佛法的源頭--通法者知之--不知果證則佛法無根
印度是佛教的源頭--聰明者學之--不學歷史則傳承難了
阿含是藏教的源頭--量小者尋之--不尋阿含則原始無據
幻化是通教的源頭--出離者行之--不行幻化則塵世難離
般若是別教的源頭--智慧者照之--不照般若則大智無由
一乘是圓教的源頭--圓明者達之--不達一乘則實相難顯
止觀是定慧的源頭--善修者證之--不證止觀則定慧無基
唯識是妄變的源頭--論辯者研之--不研唯識則法相難立
中觀是了妄的源頭--破執者用之--不用中觀則妙機無軌
一心是迷悟的源頭--妙參者體之--下體一心則兩邊難盡
覺道是修證的源頭--寂照者顯之--不顯覺道則修證無本
佛教缺乏人才,但要成為佛教的真人才,也必先得解悟之慧,然後發真正道心,再通過內修外學,相互照應,尋歸源頭,了悟目前,才能活水滔滔,流出無盡。
我們學習「普賢所問」一章,正是歸源善行的開端,唯有依普賢行願而建立的學修,才能不斷證顯佛法的道妙。
下面開始講第二節段,先回顧一下經文第一節段的內容,作為深入妙行的心智的准備。
在第一節段裡講佛教裡面最根本的真理,我們人人都有圓覺之性,這個性如明白的話,就是如來修行的最初因地。我們之所以流轉生死,是因無明,這無明是怎樣一種性質呢?就是妄認身心,簡單地說,妄認身心為真實。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及我們所有的感受,所有的分別都是虛妄、顛倒、著相,但是我們人迷了以後,不知道這是虛妄的,反而認假作真。所以流浪生死,不成佛道,這是根本的原因。
那麼講到這裡,就要聯系到悟與證的問題。你如果對以上這種原理真正了解、通達,而且能夠離開文字,靈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以這樣的智慧見地去做人、去修行,這樣子我們就叫解悟,這就是文字般若具足。從此以後人的內心精神世界會改變,會完全用佛的角度、用佛所宣示的真理來觀照人生,不再是盲修瞎煉,不再是跟別人打轉、瞎跑,不再去污染世界,也不再是迷惑顛倒。假若一個修行人,無論何種類型,沒有以解悟作前提,他用功往往會有偏差,會因執著於自己的感覺而對整體的方向及根本精神把握不住。所以說佛教裡面有很多人,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境界,都是因迷理繼而迷事造成的。假若一時沒有這樣的解悟,他一定要有一個師父,師父會知道他的根基不夠,他對真理一下子沒辦法明白,師父幫他引進去,慢慢地把他帶上去,這要靠師父的眼明與經驗及慈悲道力來引導。除了這條路以外,其他的修行人都是培植善根,是很難得成就。除非他過去已修好,轉世轉來以後,在各種因緣當中,能夠自然相應。所以岡波巴大師說:大成就根器的有兩類人,一種是自然種性,就是說這個人生生世世自然很清淨,人也很純,有自然的悲心,對別人特別善良,對自己很能放得下,他有一種自然的智慧產生,與別人不一樣,他特別聰明,有智慧,這種叫自然種性。第二種性是熏人性,都要聽大乘的經典,跟善知識學習,不斷地熏入,慢慢地開發出。那麼從當今的時代來說,在明師比較少的情況下,解悟相當要緊,我們學習這部經也就是為了達成解悟的目的。
第二種悟叫做明悟。明悟不是用文字來理解或講解真理的,當然有語言文字的前提。明悟是心裡面的一種直接的體現,但是這種體現還沒證到大道。我們舉一例子來說:一次黃檗禅師登堂說法,他的弟子都在下面聽,來的人很多很多,升座以後說:「我今天不說法,你們都回去。」當大家退出禅堂時,「諸位!」黃檗禅師突然說,大家趕緊回過頭,想知道師父叫他們有什麼事。這時黃檗禅師舉起手問:「是甚麼? 」很有力量的一句問話,眾弟子一愣,當下回光返照,妄念脫落,見到一念不生,湛湛寂寂的靈知本性,這一下瞥然一見,噢!原來佛祖出現於世就是為了這個。這一下明白了,這種悟就叫明悟,與解的理沒關系;這種悟是親切的直指,親切的體驗。噢!這時是非常親切的,沒別的雜念,身心世界這一下打失了。「呵!佛祖的指示,原來是這樣。」但是這還不算穩當,這僅僅是明悟;若是無時無刻都能這樣相應才行,常常在無念的境界當中,無住無著、平等寂滅、了照一切妄習,才可以成就。
還有一種叫證悟。證悟就是證到大道,證到三昧,在任何環境中,不受環境影響,不受生理、心理的影響,不受一切的影響,任何時候都是在大定之中。睡時沒做夢,常常是一片空明絕照,二十四小時一片,或者從此以後,時時在清淨的覺性當中,自在無礙,沒一切煩惱、沒輪回、沒生死、沒取捨、沒好壞,世出世法得到平等無二,這樣叫證道、證悟。
既然悟分三個階段,即先從圓解而入行,再從行持而明悟。第一次見到是偶然的,沒經驗,就如有些人說的瞎貓撞著死老鼠一樣,這些人通過參究、通過念佛,突然有一天,特別好,萬念歸於一念,或無心於萬法,就是說坐得一柱好香或行在平常中,突然打失身心,直下見到這本性,但是沒經驗。見到以後,他相信這本性是真實的,佛祖沒欺騙我,佛祖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無上的道性的確是真的,我見到了。再去與師父印證,師父首肯了他,這就是你的本性。譬如我原來天台宗的師父--振蓮師父,他出家以後,師公沒叫他看經、學習,只叫他打坐,打坐到三個月以後,突然有一天打失身心,世界沒了,靈知現前。他去問師父:「這是什麼境界,我是怎麼一回事?」他師父說:「徒啊!你已經見到了,這就是修行的佛性,修行就是為了開發這個性,其他都是假的。那些看到光,看到佛或其他什麼的都是假相,不是真的,這個才是真的。」這個就是亘古亘今的,永遠不變、不生不滅、沒輪回、不受生死的真性顯現。
又有一個例子,一位已經證道的師父將入涅槃,他半夜三更喚來眾弟子們,等大眾都坐在那裡了,師父對他們開示:「過去的都過去,我們過去的用功、修行也都已過去了,我過去教導你們的也已過去了,一切都沒有了,現在在何處?」說完,師父停在那裡停了許久,弟子們都在聆聽,沒有一個念頭。「未來還沒來,以後有什麼事你們也不知道,也不要想」,又停了許久,突然一只老鼠叫起來,「吱吱」,「就是這個! 」師父抓住時機馬上大聲地叫道,弟子們當時就開悟了。「啪」,那時過去都已過去了,未來的還沒來,當下就在一片空靈裡面,就是空明了知,經老鼠「吱吱」一叫,這個覺性馬上一現,了了分明。這了了分明是什麼?就是我們的靈知覺性。座下弟子都開悟了,好,開悟了,沒時間沒空間,坐在那裡都忘記了,此時他們的師父已坐化了,這就是顯示一種悟與證的道開始時沒經驗,以後有經驗了,經常開顯,經常見到這個本性,能夠知道有個方法,怎樣才能見到本性。有些人躺在床上,怎樣躺在那裡,身體自然消失了,本性顯現;有些人知道怎樣走路,做事怎樣做,本性會顯現,不匆忙、安閒無住、閒道人,做事不作做事想,無心應物,本性會顯現;有些人打坐、頓然入坐。譬如來打坐,蒲團都放好了,馬上坐下,當時本性就顯現。白教大手印與紅教大圓滿中的「徹卻」方便,是念斷之法。「斷!」念一聲斷,或者「呸!」,當下念頭都打失了,身心世界都沒有了,這些都是方法。開悟、見性有方法,你沒見到時,不知道這是真的。
有個大學生在等汽車,等得很無聊,他跟佛教已接觸過且也有修行,就是還不怎麼懂,他還沒別的念頭,他等在那裡百無聊賴,呆在那裡,突然汽車一開過來,「咔」的一聲讓他一驚,當下都打失了,身心世界都沒有了,唯有靈知在。他寫信問我是什麼境界,我說:「當時你已經見到了,佛祖指示的就是這個,但是你要常常顯現,常常如此,要保,禅宗裡有保任,要保護它不失。」所以有些人不知念佛到底念個什麼,念咒念個什麼,實際上是歸入這個地方,這地方才是不生不滅,才是證三昧的道。
所以第二階段有經驗,經常會出現,並且與世界慢慢地疏遠,與覺性親近了,會相應起來。第三階段是證,第三階段二十四小時都是這樣,這就叫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後,任運破五蘊,破五蘊以後顯現大道的妙用,神通具足,道力自然顯現。這是開悟以後分三個階段。而今時代,我們人的根器不是很殊勝,但是又有過去因地的關系,對這種法門有一定程度的相信,有親切感,也可以肯定我們對這個法門能進去。這樣子是適合這種根器的。但是上上根的人聽到前面的法門,他已經證到,他已經開悟了。上上根的人理悟的時候就是證悟的時候,他後面的話不需要聽,他已經知道怎樣走路了;但聽也無妨,為了接引眾生,聽一下。因眾生的根器不同,所以開悟後要看《大藏經》,叫閱藏,就是說為了方便接引眾生用的,但是他自己知道怎樣去做工夫。所以宗范裡說一個徹悟的人,隨緣調習,隨機做工夫,知道自己該如何做,做人怎樣做,將來的路怎樣走等清清楚楚,叫做「翻轉本體做工夫」。所以還沒徹悟,叫做解,是理解到,覺得這個理講得非常好、非常透,原來不懂的,現在都懂了。對佛教的根本不迷惑,知道我們信佛,不僅僅西方有佛,或者東方有佛,知道真正信佛是信這個佛性。佛是圓滿了這個佛性,而我們具足這佛性,還沒圓滿,就是信這個真理。從這信以後,因眾生的根器不同,所以有四谛、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種種方便。這些方便是隨緣方便,隨機啟發,不是真的;另一方面講這方便的,是破無明、破執著用的,若沒無明沒執著,那麼這方便也不需要了。所以方便的建立是破執的,對治作用。若沒有什麼可治,沒煩惱可得,沒生死可了的話,那方便也不要了,即連方便也不存在了。這是講一個悟道人的作為,但是沒悟道的人一定要方便,沒方便他進不去。
下面第二大段是講圓解後的修行,是就上根人以圓解修行,隨他不同的根證入不同的道。為什麼這樣說呢?通過前面第一大段的初因以法鏡照心,這佛法是鏡,佛法的鏡照到自己的心,已經明白起來,已經知道:「哦!原來修行是這樣修的,原來我們在外面求,法門這麼多,執著那麼多,東奔西跑,原來都是在走冤枉路。」禅宗裡有說的,十年、二十年地找,「鐵鞋踏破嶺頭雲」也沒找到,騎牛覓牛,如何找得到?而知道歸家以後,見梅花開也好,桃花開了也好,「哦!我家裡原來都有的。」家裡就是指我們自性本有,不是外面找來的,不是師父給我們的,師父只是引路而已。歸家本有,這樣子的明白,那麼你的法鏡已有了,佛法的鏡已經照到自心。照到自心以後,能夠信解,知道原來佛法是這樣的。那麼從長遠修證來說,因為你的根器不是上上根,不是頓悟頓證的人,要頓悟漸修,節節不同,有階梯不同,有層次不同。為什麼?眾生的業障有深有淺,有病障、魔障,有些人有睡覺障、事務多的障,有些人有情感障,以及許多煩惱障,眾生的業障是很多的。也有中斷障,修一段時間,停下來不修了。有些人有執著障,修修執著了,死在那裡不活轉。
各種障是很多、很多,有深有淺;根有利有鈍;習氣有厚有薄;心行有順有逆,所以處處要隨根引導,使令得入正道,得入這佛性。要往裡走,不要往外走,隨根引入,這就是善知識的作用,也就是佛千經萬論這樣講那樣講的真正的目的。法法無礙,攝受眾機。所以你不要認為自己根器高,把別人破了,別人有別人的因緣,所以不是亂破的。破的目的為了把他引入,幫助他進步,不是把他的功德破了,而是使所有有緣的眾生都逐漸地提高,逐漸逐漸地走入這真實的道。但是修證的階段、次第,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但一定要依據本因。為什麼要依本因?因為本從圓解中來的,信有佛性,發心成佛度生,才會產生正解。
若不這樣一切修行都是外道,你不要以為修行人就是正道,不一定的,也不要認為道教修了就是外道,或耶稣教是外道,不一定的,看他是否能進去。耶稣教裡面也有悟道的人,道教裡紫陽真人也是悟證佛道的人。人是不一定的,如呂洞賓後來悟道、證道。佛門裡面搞外道的、下地獄的也很多的,搞偏了,不要認為佛門裡面都是正宗。修密宗若沒開智慧、沒般若,就是外道,這是宗喀巴大師講的。密宗之法很多是由外道那裡引來的,你若沒智慧去用就是外道。所以念佛的人念起來當銅錢用,或者求求拜拜,或者死在那裏。即執著了。心花若不開發,你若沒得輕安自在,煩惱一點沒減輕,那不就是外道?還是外道!不要認為有功德,功德那裡來?歡喜生功德,清淨生功德,解脫生功德,智慧生功德,大願生功德,你若沒歡喜、沒清淨、沒輕安、沒解脫、沒智慧與大願力,那裡來的功德?你沒功德,這功德是假的,不是功德,即使轉到下世,你還是很煩惱。以煩惱的心去行善,下世雖然得到一點福報,這福報是煩惱的,不是清淨的福報。所以修行人最要緊是要有清淨的心,要有正智正覺、正念正行,才能夠入道,才能相應。所以說由信解去行證,這是《華嚴經》一部經的真正的綱領--信、解、行、證。
下面講第二節段的正文: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時,我們心中的普賢以廣大的行願從自性的法座上,不起而起,空明無礙的靈知顯現於如如的法會,至高的頂禮敬仰於即相無相的佛智的底源,前三三後三三一齊化為無窮的妙機,真常的大道與圓明的妙行融而為一,向每一個已覺將覺的果地因心裡發出普賢行願的問言。
我們知道普賢菩薩是行中之體,所以標示在一切總別觀修之門的開頭,以下所有的行持即是普賢行願的展開與變化。
普賢菩薩所提問的觀修方法是智慧心直接的體現,沒有法相與次第,不用方便,完全稱性而起行,全修而合於性,不落窠臼,不落對待,遠離分別與執著的無修之正修。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雲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雲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雲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普賢菩薩的問話中共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就當根征起解與行相違的問題;第二層是指出斷滅誰去修證的問題;第三層是遮止不修行的過失。
普賢菩薩在第一層裡問道:
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
這是講普賢行願的一個前提,圓解之後應起圓修,而既已聞圓覺之理,應當怎樣去實修呢?有人說,對圓覺的清淨境界,我信也信了,解也解了,但是我還證不到,還不知如何去體現它。這時普賢菩薩替我們提出如何修圓覺的問題,這就是相應於我們的根機而緣起的正行。因為我們雖然了悟到天真佛性本來具足,性谛天然,法爾常住,但還未明緣起大用。所以普賢菩薩的提問無疑是接引我們,指點我們,使我們解行相應。
有人說學佛法為什麼這麼難?一層一層的,又是信又是解,還要精進地行持?這樣深,我怎麼老是學不懂?這說明什麼問題?你把佛法當作門外的東西來學習,而你家裡面很髒(無明的家),不想離開,不去找出去的門,住在家裡面卻學門外的事物,門是被關住的,不知天空(自性的家)是怎樣子,雲彩是如何的絢麗多姿,日月星辰是那麼地耀眼光輝;而你家裡卻是墨黑一團,你怎麼會學得進去,怎樣能相應呢?
你學習佛法,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踏實,身心一致,解行相應。不要講佛法是外面,法門是外面,愈學多愈容易成就,你如這樣一想,你就是外道,這是心外有法,心外有道。而且你若是死記硬背學來的,那根本不是真的,從內心流露出的才是真實的,才能相應,才有用。一定要把你的門打開,走到天空底下,你才知道天空,目擊日月,才知道光明,直接去面對天地萬物的現象,才會親見、親聞,所以有許多人由於不明這個道理而困惑。學佛法為何這樣難學?學了這麼長的時間還是學不進去?因你沒投入、沒相應。你把佛法當作門外的東西去學,實際上都是你自己家裡的寶藏,應把它開發出來,主要是把它開發出來,而不是到外面去學來;學來的東西會忘記掉的、沒用的。所以說學佛法的人,學了佛法就沒佛法了,拜師父的人,依止師父相應後就與師父融為一體,沒師沒法,所以說大唐國來還有禅師嗎?沒禅師。師父他自己說了一句,「有!喚來替老僧洗腳。」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把對師父的執著破掉,他說喚禅師來替我洗腳,把師父破掉,但並不是沒有禅,而只是沒師父的執著、沒佛法的執著。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全部是自己的心靈,全部是自己的體驗。所以說自己的心靈就是你自己最好的師父、你的主人,你的覺知、你的一舉一動就是你的師父,你從這裡去體會出佛法,這才是真實的佛法。這裡問這個問題:「世尊啊!假若眾生知道一切如幻,那麼身心也是幻化的,為什麼又以幻化的身心來修行如幻的境界呢?」他說:「世尊啊!假若那些眾生,已經聽到圓覺,那麼他當然是『知幻者』,知道一切都是幻的、人是幻的、感覺是幻的、身心世界都是幻的,知道這如幻的人,當然當時他也會知道身心也是幻的。」我現在修行、拜佛,身心也是幻的,我現在講經,坐在這個法會上也是幻的。身心之外還要修什麼呢?修來修去也是幻的,所以很多人以幻的東西修來修去,還是在幻的裡面打圈子。若看到佛從佛堂裡下來,喲,很高興,佛來了,我見到了。或者那裡有龍出現了,就驚異萬分,其實這些都是幻的。大家知道,都是假的,或師父的光給你看到了,也是幻的,以這幻知幻覺來修幻化的境界,是修不成的。但是從證來說,這身心是幻的,怎樣以幻來修這個真?這是提出的問題的關鍵。既然身心是幻,用於幻、修於幻,這是行的問題。就是說了悟一切是幻,正解已經形成,這就是開悟人的境界,知道都是幻的,所以明悟的人他當下就能體會到萬物的運動、天氣的變化、人事的遷流都是幻;就是父母死了也不會流眼淚、不會哭,他說這些都是幻;即使生病了,他也不會執著,雖然痛苦,但知道痛是幻的,不執著痛;證道的人是沒系縛的,已沒有痛不痛;沒證道而明悟的人還有痛,但是他知道痛是幻的,病也是幻的,他不求什麼,他沒求,「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的人格到無求時,品行自然清高。你若天天崇拜外面的佛、外面的師父,天天低三下四,那你的品質就不高,你修行就難以進步。所以學大乘圓覺的人,他們人品就是很高尚的,是頂天立地、大丈夫氣概,沒有這樣低三下四,抱住師父。他是要自己把自己證出來,把本性悟出來,把道果修出來,是這樣一種精神。所以他有這樣的正解,這幻化的不是真的,但是既是幻化又怎樣修人呢?所以說解與行進退相違,既然悟到是假的,怎樣去修呢?借假修是什麼意思?所以有些人說這些都是假的,我就不用修了,放逸了,「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遭殃禍」,認為反正是幻的,修還有什麼用,不用修,這是錯的。應明白怎樣利用幻來修,前面說的「知是空花,即無輪轉」,這是說明身心是幻,知是知道了,但還沒證。沒證的時候雖然知道是空花,空花還沒盡滅,當時一覺,就沒有了,接著第二個念頭馬上來了,妄念又有了,來了一覺又沒有了,叫「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你不可能念念清淨、念念平等,一念相應是一念佛,但是要念念相應,二六時中要清淨,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說的,要做到淨念相繼,既然做不到,還要修,怎樣修?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雲何復說修行如幻?
這是提出第二層問題--假若說幻性一切盡滅,幻性都沒有了,念頭沒有了,身體也沒有了,世界也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這些都是幻的,輪回也是幻的,人也是幻的,一切都沒有了,那麼就沒有心了。有些人會擔憂,一切都沒有了,那麼用什麼來成佛呢?用什麼來修行呢?我得到什麼?他們說會得不到的,沒東西得到,誰去修行?為什麼還說修行如幻呢?一切如幻是不是斷滅?《金剛經》裡說的雖然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但不可以斷滅說,你若說斷滅也是錯的。但是我們知道把現在如幻的觀念來看佛經、看世界,直到一切幻盡時真常才會顯現,真的本來就存在於幻的當中,從來沒離開過。所謂的幻性,是以真為體性,但是幻性無體,幻性是虛幻的作用。
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無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雲何解脫?
這是第三層關於不修的過失。假若眾生本不修行,他從無始以來本來沒修行,沒修行故在生死當中常居幻化,常在生死如幻流轉中,不是在真的裡面,那麼「曾不了知」,他從來沒了知。曾,曾經、從來,他從來不知如幻境界,他不知道是幻,因常在幻中,在幻中生生滅滅,那麼使妄想的心如何解脫呢?有些人就是迷惑在這裡,一切如幻,都是空的,這覺性本來沒生,本來清淨,如果一個人若在幻中知道這樣的道理,有些人說我不要修行了,要知道「本空本不修,多生生死苦。今空今不修,雲何則脫苦」?你現在知道空,若不修,也沒辦法脫苦。不過修的情況不同,迷的人把修行當真的。哦!真有煩惱、真有病苦、真有業障,要把它馬上除掉,把它馬上修掉,要有師父的加持,把這業障消掉,這是人迷了不知。若已悟的人,他知道這些都是假的,煩惱是假的,業障是假的,病也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師父也是假的、是幻的,都是在迷的時候引導你,悟了以後都要自己去觀照。觀照在我們的行、住、坐、臥之中,說話與做事情當中,一切都是修行。所以不了知如幻境界,即未達緣起事相。這個偈子裡還說:「從來不達事,妄想不解脫,今還不了知,如何得解脫? 」因此,近代人在禅宗裡面偏於這種意思很多,因為有天真佛性,不用做工夫;天台宗後來變成教相,只有判教、研究沒修行,就是這種情況;淨土宗判禅宗你如開悟見性,陰境一現前,就會隨他法,你若生死沒了脫,沒用的,這是說只有悟沒證的不行,但是悟後成真;「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今生為人師,來世作佛祖」。有禅有淨土最好,現在可以做人家的師父,引導別人,來生可以出世仿佛祖。那麼他提出這三個問題問佛,使我們理解到圓覺道理以後,最要緊的問題是既然如幻,還用修不用修?幻修是否是斷滅?幻修以後如何去證真?因此,最後說:「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就是願你佛啊!為了末世的一切眾生,用什麼樣的方便,漸次修習入手用功,慢慢地、逐步逐步地修持。這是無裡面的真空妙用,所說「不知覺者,猶如虛空」。你雖然體會到無,無當然要有個覺性去無,有這個覺,當然不是感覺,我們眾生是受這個苦樂的感覺,如空掉一切相待的覺,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所以說末法眾生正路還未找到的人,應該用如何的方便和漸次修入,「令諸眾生永離諸幻」。關鍵在於永離諸幻。就是說要通過對治、通過方便才能夠證入這圓覺。那麼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前面圓覺的理,明白體性是真的--理即佛,名字即佛,還不行。碰著八風還會動,還是虛幻執著,像窮人一樣。你說我什麼都有,我裡面佛法都有,但是沒成就、沒功德、沒大智慧、沒清淨妙用,這還不行,你的行為還是窮人。你的理解就像電光一樣,解是很快的,佛教道理都懂,沒用。所以說用什麼辦法去修持:永住平等。但是末法時代要通達也是需要的,你若有這樣的解,行起來就像風帆揚於順水,很快即到寶所。現代人就是這樣的,連圓解也沒有了,都是盲修瞎煉,跟別人走,到底怎樣是修行還不知道,這樣的人是占大多數。他就是解不進去,這解進去後,沒一個字、沒一部佛經、沒佛法;真正解了,文字離開以後,你還是存在著智慧,還能通達的一切法,這就叫解悟,不是一定要看參考書,一定要東找西找,不是這樣子的;而真正的文字般若是山河大地、一切萬物都是它的顯現,都是佛法的顯現,這叫文字般若具足。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味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是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普賢菩薩講了以上的話後,以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的五智的法體而歸投於清淨心地,善用三軌之道而請於無上真修的大行,始終安住本位,往復無謬。
這時一切世界最極尊貴的佛陀,贊歎普賢菩薩說:「好極了!好極了!」為什麼?因為你現在能夠為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提出如何修入菩薩如幻三昧。什麼叫「如幻三昧」?菩薩悟理後,知唯性是真,為萬法之源頭,於是了達身心世界一切是幻化的假相,不被緣起萬有所迷,處處暗合本覺真性,稱性起照,因照而化,以幻轉幻,真明全體顯現,這就是在事事上達到無礙的境地。好比鏡子照影,非受非拒,影子雖有生滅變化,了知是幻,故不受其遷,如此即事而真,了幻而用,就是如幻三昧的修法。以幻修幻而證真,真如因幻而顯妙。通過這樣的無方便之方便,非漸次之漸次,使我們得離無始以來的妄習,離幻即真,所以本無實法給你。
世尊要把這樣的大法示現給大眾,並勸誡要以智心谛觀而聽,於是普賢與大眾在歡喜中默然受法。
幻從哪裡生起?幻盡後覺性會圓滿麼?如何離幻顯覺?幻與覺可以同時並存麼?
以下我們聽佛如何開示此中妙義。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這句要相當注意,普賢菩薩雖然沒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佛先提到,為什麼?因這是根本,如連這根本還不懂,到後來無論怎樣說都沒有用。哪些是種種幻化?有漏心是,什麼叫有漏?有煩惱,心外求法,種種執著,就是說你與本性不相應,你所有的修行都是漏落的,都是執著,都是變化的,都是取捨的,如竹籃打水一樣。有漏的五蘊(識、受、想、行色)、十二處、十八界等等,這些都是幻化無明。這幻化無明,又從哪裡生出?這一切幻化無明的有漏法是從性淨的真心裡生出,實際上生出就是顯現或覆蓋。所以我們說不要把眼下的事當真,都沒有真,都是幻化的。而性淨的真心是真實,但是真心是海水裡面鹽味一樣,你看不到;又譬如油漆裡面的膠一樣,這膠本來碧清,一混進漆裡你就看不見了。實際這是存在的,這是大能量的透明的性質,這是圓明 之體,本來具足在我們的性體當中,就是煩惱性裡面也有佛的種性,所以說:「皆生如來圓覺妙心。」雖然我們心是凡聖同依,只有佛圓證,所以用如來來標示,真正的圓是什麼?離一切相。大家修行都是著相修行,著相修行無論你怎樣修,都修不圓。為什麼?有對立面,有幻化的境界,有幻化的感覺,最多只能是覺受。覺受到輕安,覺受歡喜,不是證悟。覺不是空就叫覺,不著空,是覺性的顯現。覺性圓滿,不可思議。什麼叫妙?處染而不染。什麼叫心?心即是覺性的功能。一般地方對心的解釋,有草木心、肉團心、攀緣心、集起心、真如心五種。這裡心的定義是「中實神解」。「中」是性的中道與平衡,它不偏任何一方,不著空、不著有;「實」,是實性、實相;中實即中道實相的如來藏心;什麼叫「神解」?神會、悟解、心開意解,是神妙難思的智慧。噢!原來是這樣,叫你說你又說不出來,語言說出的都是沒有辦法的不得已的表達。真正的神解的功能叫做心,大家要體會這點。這「神解」到以後不可言表,不可論說。梵文叫「乾栗馱」,是堅實之心。這心不是緣慮,不是集起,更不是草木、肉團,就這一意義來說,一切都是從這點靈明真心生起,所以說「皆生」。本覺心體是因,根本不覺,就是根本無明隨緣。這緣生起三細,由業識是因,境界為緣生起六粗。我們前面講到三細六粗的問題,是《大乘起信論》裡面的。而《楞伽經》裡面講:「大慧!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入。是分別事識因。」什麼叫不思議熏?我們的性是空的,但是會熏人。如你見到境界,聽到什麼話都會熏入裡面去的。所以我們念佛,天天想到淨土,是淨熏。還有染熏。不思議熏,一定具備不思議變,變起的境界。舉個例子:佛住世時目連有個哥哥,其哥哥很富有,但是身體不好,且還貪更多的錢財,目連對他說:「哥哥,你這樣拼命地賺錢,很難一下子賺得很多,我有一個辦法對你講,你把錢都拿出去布施,把倉庫造得很大很大,佛法裡面有個奇妙的法,結果你的錢會很多很多,成千倍、成萬倍地增長。」他的哥哥聽他一說,知道他的弟弟是佛的弟子,且有大神通(目連神通第一)相信了他,把原來所有的金銀財寶都布施給窮人,且把倉庫造得很大很大,就在那裡等著,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過去了,怎麼還不見倉庫裡有什麼金銀財寶,他哥哥就找到了他的弟弟。他說:「哎!你怎麼騙我,已好幾個月了,我的倉庫還不見金銀財寶滿起來,你說會滿的。」目連說:「不是我騙你,你現在跟我來,你怕不怕?」「不怕!」目連把他的哥哥騰雲駕霧地帶到天上去,到天上一看,這天堂地方確實是非常好,亭台樓閣,美女如雲,金銀財寶到處閃閃發光,進去就是沒有主人。他哥哥問:「這地方的主人是誰?」聽到有人說:「目連的哥哥在印度做大布施,這地方就是他壽終以後到這裡來享天福的。」他哥哥聽了很高興,說:「我有這樣的好地方,那我的布施也值得,人間百年總有一死。」這說明什麼問題,一切緣起都是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我們布施的時候,是熏你的心。你是快活無私布施的,這不思議變,馬上就變出來。所以因果是同時的,不要說地獄什麼時候才有,現有熏入現在就存在地獄,在等你;天堂也在等你,是現有的;西方也一樣,你一心念佛,這蓮花就開在那兒等你,你天天念,這蓮花也一點一點的大起來放光,且都有名字,某某人等,這都是同時顯現。法界性裡面就有這樣的能量,真如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空間裡,是一個點,但是整個法界是十方的,法界都是通的、沒障礙的。「法界無礙性,顯現一切法」。當我們起一個念頭時,法界裡面馬上就有變化,起一個念頭就是熏,所以現在的人的相貌都會變,環境也會變。同樣吃一碗飯,若是有功德的人,這碗飯的營養就好得多,與業重的人是不同的。所以有些修道修得好的人,他這碗飯若送給徒弟吃,吃進去就不同,這杯大悲水都會變。環境、空間都是在變,隨你而變。你修行若修得好,隨便到什麼地方都是很順利的、都清淨的,大家都會順你、幫你。你到那裡若跟人家生意見、斗诤,那麼這人還沒修好,這變出的就是阿修羅,馬上變出阿修羅在那個地方等你,所以這是緣起熏變的現象。完全是心的作用,是顯現識的因,八識的因。
「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取種種塵,把外面的茶杯、熱水瓶、男女等當真,把這塵取來。哦!到佛堂清淨,我家裡亂,這是取塵。取這個塵,便在打妄想了。家裡不清淨,生病不好受,到了某一個地方很舒服。這樣想來想去、打妄想,漸漸熏入,是分別事相而起無明識心。起分別了,這人對我好,這人對我不好,我到這裡舒服,到那裡不舒服。若跟有些人接觸會有重的感覺,跟有些人接觸會有輕的感覺,就在那裡分別;今天修行修得好了,就高興了,馬上對別人講,講了就沒有了。變來變去,這就叫「分別事識」,分別隨著事物的變化而來,構成了識心的功能,形成無始的妄想熏習。這現識因與事識因的兩種都是生死,把這兩種的識心都轉了,理與事圓融,事與事無礙,得解脫真實境界。所以知道一切法沒自體,山河大地等都沒自體,都是變起的。沒有自體的關系,所以一定要借助所依,即有條件,也即叫「因緣所生法」,我們的身體要吃飯、穿衣,由父母和合生出,受各種各樣的教育條件;修行也要有條件,一切都是依據條件的,假若我們修行人以圓覺的心而起,雖然起一切相,但我們不取諸塵,不被所熏,而歸到體上去,打破條件的執著;又能善於利用條件,善於利用念佛、持咒等;修行一切都是圓覺心所起的緣,條件是有用的。所以印度人所說的幻,像幻的馬一樣,這幻的馬沒體。為什麼?印度有個幻師用手帕折起一只馬,人們看到的就像真的馬一樣。印度幻的東西很多很多,如把種子放在地下,把咒念在水裡,再把這水澆在種子上,過幾分鐘,這種子的萌芽就出來了;再念咒,半個小時過去,就長出一米多高,再繼續念咒,過一會兒花就開;再念咒,果實出來了,摘下就送給你吃,這些都是真有的事,在印度的歷史及現在都存在著。幻化的很多很多,會變各種各樣的境界,甚至海市蜃樓等都有。所以密宗裡這些東西也特別多,因為密宗的密法很多都是從印度來的。蒂洛巴、蓮華生大師、阿底峽尊者等,很多都是從印度來的,也包容這些法。有些咒一念,把手放進滾燙的油裡,手一點不燙傷。這些把戲變起,一般人看到就會說這師父工夫一定很高,這師父的境界很了不起。誰也看不見,其實都是咒與幻術的作用,都不奇怪。所以幻馬沒體,它是依手帕,手帕表示真心,馬表示五蘊與十八界,配合前面五法來分別的就有以下五種對應關系:
所依巾--真 性
幻師幻術--心 識
所幻馬--依他起
馬有即無--我法即空
癡執為馬--迷執我法
有人要問:「既然真能生妄,真心是妄法源頭,為甚麼下面講無明無體?」回答說:「妄法是真性而顯起,就如所依的巾一樣,故說真是妄的源頭,妄既現起,也就迷失了真性,但是真本來無妄。譬如第二月是依本月而現起的,本月是現起第二月之所依,而本月實際上沒有二個月輪,也就是說明第二月沒有體性。」
那麼經裡面說的種種都生於心,所以不是心生種種,心是不動的,心是體。空寂的體不動,那麼許多經論上說:「萬法一心,三界唯識」。宗門所指的途徑有差別,一般的學者很少能真正了悟。如天台宗、唯識宗等,講法都不同。依據華嚴宗的判斷,有五種教,五種層次的分別:第一層次叫愚法聲聞,這聲聞沒智慧,笨得很。這教裡面假說一心,假借說六識有實體心,同時認為實有外境。內有個心,外面有實境,這是愚法聲聞。外境是由心去造業而感招的,你造什麼業,感什麼境,似有真正的境界的在。如前面提到的目蓮的哥哥,真的有個天堂境界,他哥哥看到了這個境界,知道自己以後會到這裡來,享受這個境界。這是愚法聲聞教裡的心外有境的唯心。第二層在大乘權教裡說,異熟阿賴耶叫做一心。異熟是異時異地成熟。它說境界是沒有的,境界都是賴耶變出,這賴耶進一步說,精神種子和物質種子都是第八識見分的變現功能,所以沒外境界。第三層次大乘實教講如來藏是一心。如來藏有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及空不空如來藏,這藏理沒兩樣,萬物都是從這裡顯現--迷與悟、事與理,一切都是從這裡顯現。天台宗講如來藏,密宗裡面也講如來藏,所以理沒有差異。第四層次是一乘頓教一心。這是禅宗不立文字階級的一心,但是一心,破諸數故。禅宗說的泯絕染淨,就是通過活的智慧,把一切相對與能所的境界,完全消亡、超越。到那時,染與淨都沒有,只有一靈真心;沒一切數量法、沒次第法、沒境界法,造就是禅宗所悟,所證的境界。最後一層是一乘圓教總該萬有即是一心。一乘圓教講的是總該萬有,天地萬物都是一心,沒有兩個心。身心、世界、森羅萬象即是一心。圓融絕待的本體,理與事、本與未沒差別。所以一塊石頭、一朵花,所謂的青青翠竹、郁郁黃花都是妙心的顯現,全體是法界,全體是是真心,這是圓教裡面講的。以上講的五教不同的一心,後面比前面層層轉深,後面的一心必然攝收前面的一心,但前面不能攝收後面的。為什麼都說一心而有那麼多的差異?因為佛經都是隨機而說法,論是隨順經裡的話而通達宣揚,學習的人追隨論典而起執著,才產生末法時代固守淺義權法的現象。因此,宗密大師就此分為三門來顯示其中的實義:
初約所诠逆次順法從四至一輾轉起末,謂本唯非染非淨,一法界心,由不覺之名如來藏與生滅合成阿賴耶識。復由執此為我法故,轉起余七,成八種識。各由識體起能見所見分,由能見故,似外境現,執取此現為定實故,造種種別業、共業,故內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諸法。
這是第一門分別從第四一心輾轉向前順法變現的過程。
二約能诠順文逆法從一至四輾轉窮本。謂佛對下劣根性,未能頓達萬法所起根本者,且言從業所感,此則初聲聞教。次為機稍勝者,說能所感,一切唯識,輾轉乃至唯一真心,名頓教等,皆由根有勝劣故,令說有淺深。若執前前,即迷後後,始終通會,方盡其源。
這第二門說明了佛對機從淺至深的過程,只有通會其意,才能盡法的源底。
三能诠所诠逆順本末皆無障礙,由稱法性直談,不逐機宜異說,故即圓教也。
第三門是圓教的稱會法性的直談,所以不隨逐根機的異說,只有大智圓悟的人,方能契會此旨。
唯心的宗旨,是經論所宗依,非常的重要,如果迷了此旨就到處碰壁,不達法的源底。假若悟解明了,那麼就萬法臨鏡,縱橫自在了。
我們從一心來講有染與淨的兩種緣起,凡夫不修是染緣起。有些人雖然在修,但他的染心不斷,也是染緣起。淨土叫淨業,密宗叫三昧悉地,要相應,若不相應,修來修去也還是染污的,所以要從淨緣起來修。雖然緣無自性,但染淨卻都要融會。融會在哪裡?融會法界性。起由法性起,滅由法性滅。所以說不用斷盡諸緣,這樣子才能夠顯現真實妙用。
妄心既然能熏真如而形成染緣起,幻化種種顛倒境界,那麼反過來以真如法熏習無明,使妄心覺悟,就成為向道解脫的淨緣起,直通菩提涅槃境界。所以當一切虛幻消盡之時,覺性也必徹底圓滿了。
以下佛就「幻盡覺滿」之義,用譬喻、法合、拂幻覺的三層來闡釋。
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這是舉虛空本來沒有生滅,畢竟空寂,了無一物,但是如果一個人眼睛裡生了病翳,那就帶上了虛幻的因緣,於是在實無生滅的晴空裡,妄見有狂花生生滅滅。眼睛被病翳所迷的時候,妄花依空為背景而顯現,所以說:「猶如空花,從空而有。」這是譬喻圓覺妙性,畢竟沒有生,但是因為心被妄心無明所迷,所以性中見有妄境。既迷之後,妄依覺現,所以說妄生於覺。
由譬喻可知,空表示本覺妙心,花表示幻妄的無明境界,因眾生迷心取境,所以幻境界從空而有。而從圓覺妙心的本體來說,畢竟無有生。因此,我們可以了悟,一切有生、有滅的境界,都是虛幻不實的,用幻智窺破幻想,當下即得解脫自在。
「幻花雖滅,空性不壞。」這幻花雖然滅了,而這空性絕不會由此破壞,這說明真性永存,不會斷滅。這是用譬喻的形式解釋了前面懷疑幻滅之後,真性壞不壞的問題。
我們再進一步引申這個不壞的道理。譬如有些人怕死,念佛的念到身心世界都沒有了,他害怕了:「哎喲!我要死了,佛號不知到那裡去了。」其實如果修得正確,到一定程度時,一定會沒有了,全部脫落,靈知顯現。但很多到關鍵時,他會怕死。這次去石家莊,有一位修行人用功用得不錯,是修心中心法的。他一坐下就能入定,五、六小時都能定住。他在看電視時,一坐下,電視都沒有了,身體沒有了,呼吸也沒有了,但是他還是「死」的。就是說,本性還沒開發,還是在空覺裡面,他走路時怕自己會摔倒,因經常在走路時,一下子沒有了念頭,連走路的人也沒有了,沒了怕自己會摔到,覺一覺,念頭又來了。他很擔心,我對他說:「你不要怕死,你的本性是死不掉,身體丟掉沒關系,你若摔倒就讓它摔倒好了。」這樣過幾天,一次下班回家,路上的汽車很多,他走著一下子沒有了念頭,身體沒有了,他就不理睬它了,任它放去,實際上是沒有摔倒。只這樣一放,身心世界都沒有了,靈知顯現。後來多少時間他自己都不知道,再一覺:「哎!我怎麼站在這裡? 」人只覺得很清爽,內心很明了,往回走,走到家門口時,把門推了一下,爆的一聲又炸開了,這爆炸聲很響,好像在打雷一樣,「啪」!裡面都炸了。修到一定時候,在定中會炸開,炸開時了了無一物,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物,全體靈知,從此以後的幾天裡他睡都不用睡,吃也不知吃,那幾天都是在空當中,馬上死掉也沒關系,妄想也沒有,就是保持在這樣的狀態。這是真實境界,但這還是開始,開悟的開始。
當然這炸開與師父的一舉而明了是兩樣,那個力量是很弱的,在認得靈知,這下子炸開是無明破了。所以修行有兩種,一種是慢慢觀照慢慢念佛,有一種人用功是放下世界,一心用功,在一心當中頓悟頓證,即頓斷無明,契入無生。這證以後的境界是什麼境界?一直到八地境界不動,到了八地以後再慢慢地退轉下來到初地菩薩,這要倒退轉的,為什麼?因為習氣。這圓瑛法師(耳根圓通)中講如來禅是一點一點悟、一點一點證的,是次第的,有過程,但是這祖師禅是當時頓悟頓證到底,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頓入的,即全體證見到了,噢!全體顯現,以後還有習氣,還要慢慢地退轉下來,退到二地、三地,退到某個時候,慢慢了干淨,再圓證,還要有這樣的過程。所以祖師禅與如來禅是不一樣的,修道途徑是不同的,不能混在一起講。所以「幻花雖滅」,而「空性不壞」是真實存在的。
「眾生幻心,還以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眾生的幻心要用智慧去了達,了達以後去除滅。所了的是幻,能了的也是幻,都是幻!所以「幻心還以幻滅」。為什麼?要用智來照境,境若了,智也了了,智也不要了,這正是智是幻,境也是幻!火是幻,柴也是幻的,都把它了掉。所以「諸幻盡滅,覺心不動」。諸幻滅盡時,這覺心是不會動的,覺心安住本位,清清淨淨,這能所雙亡以後本性顯現。「以幻說覺,亦名為幻」,這是講拂,就是把痕跡去掉,你若以幻來講覺,這個覺也是幻心。所以禅宗為什麼不立文字、不講道理?就是用種種大手段來拂跡,你以幻來講這個覺,講佛性是怎樣怎樣,這是講道理,沒有用。
有個師父,老是不講法,一年下來都不講法,院主說:「師父!你都沒講法,我們怎麼辦?請你講法開示我們。」這師父走上講台,上去手一拍後就下來了,那些弟子問:「師父!怎麼不講就下來呢?」師父說:「講教有法師,講戒律有律師,這些都有師父了,都不用我說的,這是要你自己去悟、去證的。」就是說我們現在千經萬論,講的道理還是幻的,以這個幻來講這個覺,這覺也是幻的,以這幻來修這個覺,這個覺也是幻的。
所以「以幻說覺,亦名為幻」。大家不要把這個執著,要把這個歇去,把道理放掉,顯現這個覺。這個覺怎樣去顯現?直覺、直接地覺,直覺裡面不要覺著我在覺;做工夫當中,不要覺著我在做工夫。真修行的人,他沒修行的感覺,沒修行的觀念,才是真修行。譬如說有人問:「我前念已去,後念未起,當下空明之時,該怎麼辦?」我說:「不起認知,不作空想。」 「若說有覺,猶未離幻」,就是恐怕修行的人會作這樣的念頭,對這個幻說覺是幻,不對幻的本有的覺,不是虛妄,這樣心一起也是妄的。他認為我對妄來說當然是妄的,那我不對妄的覺總是真的覺,這也是妄的。對是妄,不對也是妄的。為什麼?「還有這個在」!
「說無覺者,亦復如是」,若說沒有覺,就是前面兩個覺都沒有了,你覺得這是真的,但是你覺得這地方沒有了,講個沒有、講個無,你也是幻的。你講空、講個無、講個沒覺,也是幻的。為什麼?「還有這個在」!佛在這裡慈悲心切、層層剝削我們微細執著,所以實際上都是在拂跡,痕跡把它去干淨。所以真修好的人,他沒覺著他在修行;我修好,我有什麼境界,我有力量,他不講這些的。若一講,就落窠臼,一講,說明你還未與真道相應,你走偏差了。
「是故幻滅,名為不動」,所以幻滅盡以後叫做不動。這裡我們不妨說一下禅宗裡面的三條路:
第一條路先明理。明了理以後怎樣去做呢?有做工夫、有觀照、有打坐,要「拂塵」,就是神秀這一派,即「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就是用真心來轉妄心,來觀照做工夫,這是禅宗最淺的一種方法,不得已的方法。實際上不是禅宗的正宗,這是接引根基差,不得已講講的。
第二種是直指。直指是什麼?這人本身較清淨、煩惱也較輕,不跟你講這麼多的理論,直接指示你。「對面清談非佛是誰」?「你就是佛,無心即佛」,當下在現識流注頓歇時,指示你,再叫你去體會,進一步體會山河大地等一切無非都是佛性的顯現。要你去體會,你不能討論任何境界,你不要討厭著垃圾,又不能貪美色,不講好吃,不講不好吃,一切都是你自己的佛性體現,全體法界都是佛,去悟這個道,要這樣去做,自然進入平等,這是第二種。這師父的力量比較大,接的人根基也比較好,沒有這樣那樣閒三閒四的事情,這裡搞不清,那裡還纏住,這樣人如直指他是沒用的。過去六祖大師以前,基本上都是直指的。後來到大慧杲禅師時,才開始要參究。以前都是直指,聽聽師父指導開示,開示以後就直指,你這就是佛性,明白之後就可以了。
第三種是要達到無。做工夫,身心脫落,能所雙亡,這無裡面靈知了了,去問師父:「師父!我別的都沒有了,別的都沒執著,就是這個顯現,不知這叫什麼?」就是這樣親親切切、沒煩惱、沒生死。師父指點他,這就是,這就是你的本性。師父印證了你,要你保任它、不失,這是第三種方法。
要有證量,第二種方法沒證量,但悟性高,對世界放得下,第一種連悟性還沒有,真性還沒有,是以道理去修行,這就是禅宗的三種宗旨。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是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這就是講離的境界、離的工夫。講到工夫,實際沒實法,悟得沒實法就有真工夫。這工夫是什麼?就是離。離盡時,才清淨。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是有根基的人,「應當」勸告我們,「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我們所有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界,及夢中、坐中所見的境界,都叫幻化境界,叫離境。第一步工夫要離幻境,不要執著於幻境,一執著幻境就會入魔,會走偏差,會出神經而顛倒了。所以不要執著於境界,不要把外面的男男女女,及外面其他的事執著,外面的事是理不清的。你說我要把外面的事搞清,把它安排妥當,這是辦不到的。外面的只有放下來,隨緣做,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多求、不多想,都要把放下來;若有病的,心安於病,不求病好。大家知道,你若有困難的,不求沒困難,困難與病都是善知識,但是也不是不治病,該治的還是要治。不是學外道,這病我不去治,我做工夫把它做出去,這也是執著。這就叫隨順我們的法性緣起,去方便安立,方便安立人生世間的一切。但是心裡應當沒問題、沒執著,不要把這事老是放在心上,自然解脫外境。
「由堅執持迷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迷離」,就是講堅決執持、正智、正念,這是幻,我不要,我遠離它,遠離妄心,遠離境界,知道這個心是幻,執這個遠離的心也是幻的。「亦復遠離」,這也要把它離開,這不離開還是進不去,還是與境界對立的。所以這是離幻之心,離幻的心也要離去。
「遠離於幻,亦復遠離」,知道遠離是幻,幻境不要,幻心也不要。這我們知道,這遠離也是幻的,若有個遠離在,也是幻,有個方法存在,說明你還沒放下。有個學生來問我:「如年輕的修行人結婚好,還是不結婚好,男女的事是否是個關口的問題。」我說:「你若有個問題在,你就有個障礙在,你這個地方肯定還走不過,你這地方若走過了,肯定沒這個問題。」從這點我們可以體會出,我們眼前所想的、所難忘的、難以化除的,都是障礙與住著,應當拂盡無住才是。
這裡離可分四層:一是離妄,幻之心境;二是離覺,妄的覺知;三是遣離,分別心;四是把遣離這心也遣去。
這裡的遠離有兩種:一是止,二是觀。止離是休心息意,永不追攀。是悟了以後,把心意休息下來,永遠不追憶任何境界、不向外攀緣,心意如怨敵一樣,既然已了幻化,即不住在幻化中。譬如人遇怨敵一樣,不應當與他共處。所以把一切心意完全休去息去,歸於寂滅不動直覺淨照之地。觀離是觀知一切虛妄的法相境界,體性都是空的,只要體入皆空--五蘊皆空,一切法皆無,當下就能離虛妄之法。譬如一個人在夢中披枷帶鎖,醒了以後,已經離開枷鎖,不用再離。
一旦用功到了「得無所離,即除諸幻」。一切可離的、能離的都已經離盡了,唯有那個不可離、不能離的真實存在,到此一切諸幻均已消除殆盡了。這像人在夢中見到自己做夢,並在夢中微有覺意、輾轉地感到前境的不對,於是不斷覺知,直到完全醒來,所見才真實。
得無所離有二層意思:第一、因冥契於真覺,真覺是不可離的法性;第二、證到真覺之中,自然沒有以上的節節之幻可以拂離。所以荷澤神會說:「妄起即覺,妄滅覺滅;覺妄俱滅,即是真如。」
下面佛以譬喻說明離幻的道理。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就像古代人取火的時候,是拿一段干木頭,用木燧來鑽。所以是「兩木相因」,兩根木頭相互為因,而起火,當「火出」後又反過來燒「木」,當「木盡」時,「煙滅」然後「灰飛」。
這個譬喻說明:木依大地,譬圓覺為心之地,所修幻妄的「木段」及能修幻智的木燧,都從圓覺本地中生出。煙譬喻離,灰譬喻遣。所以當木被火燒盡時,從有礙之物質,而歸入無礙之微質,然後進一層煙滅、灰飛,遣離至盡,方能完全契入本覺心體。由此可知,幻化生於圓覺妙心,幻化經過數重遣盡,圓覺原來不動。永嘉大師在《永嘉禅宗集》毗婆捨那頌裡,非常精辟地論述了幻境幻智的遣離方法:
夫境非智不了,智非境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如火得薪,彌加熾然。薪喻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如寂無差,境智冥一,萬累都泯,妙旨存焉!
三思此語,可會通佛旨。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這裡法與喻的幻相合。以幻修幻,也是這樣,與上面所講的離遣之法義與木火的譬喻一樣,一切幻化雖滅盡了,卻不入斷滅,覺性常住不動故。
幻與覺能同時存在麼?佛說: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普賢菩薩在開頭啟請時,曾提到作何方便,漸次修習的問題,使令眾生永離諸幻。所以佛開示了用心方法後,在這裡總結性地答覆了不作方便,亦無漸次,這樣才能永離諸幻,也就是會通了提問中的文意。所以只要我們用功時,當下直接了知無論什麼境界,都是幻化不實,如見光、見佛、覺得空、感到靜等,如能不住在上面起分別進退,不管好壞高低,頓然超越,契入本覺。所以只要「知之是幻,已名為離。但得離幻,即原是覺。更無階級,漸變為覺。」知為眾妙之門,一知便至佛地,因為歸入真空妙心,徹底離一切幻境。
就像人在夢裡見到身體生瘡,於是問醫求藥,一旦醒來,即知是夢,還要什麼方便醫治呢?因此,已悟之人,覺體現前,如果還去尋找迷時的幻病,而用方便去修持,使之漸離,這就是悟中迷人,也就是把無明幻病當作實法。如果把無明當作實法,那麼什麼叫幻化呢?假若執著實有,還是妄計,怎麼叫做真修呢?
由此,我們明白修行貴在悟知了幻,當體圓成,不落對待計取上,一心無寄,天然超絕!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佛在最後告訴我們,只要依這樣真修無修,真離妙存的方法去用功,不落在方便與漸次上,才能永遠地離盡一切諸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佛在上拂盡痕跡,徹了空覺妙行之後,又在這裏以簡約的偈文來歸納真行無所的離幻妙道。
「普賢汝當知」,聽到佛說普賢的人應當知道。「一切諸眾生」,從文殊大智的毗盧頂上下來的人,從最高的一切如來果境,回歸到我們一切眾生的因地。讓我們實踐佛法的人真正明白:「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真性無始無終,無明無始有終,而眾生所幻化的無明妄境,並非離真性如來、圓覺妙心之外,真妄不二,迷覺不二,因果不二,一切都是覺心的不同層次的表現。假如了悟覺心,不逐境緣,那麼,萬法消融,本然自得,何勞修證、講說?
「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打一個譬喻,幻化無明就像虛空裡的狂花,是依賴虛空才有幻相的顯現,幻心本依真性而幻相無體,所以「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一切講說,所有修行,都是為了消滅空中的狂花--歇下狂心,化除習染,而當幻化盡淨之時,虛空本自不動,空明真性湛寂常恆。由此可知:「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幻從何處生?從本覺心體而生也。幻滅,覺性功德會圓滿嗎?是的!因為覺心本不動故,本然常住法位,法身流傳五道,法身不染一塵。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這是佛陀慈悲,反覆教誡我們,時刻不要忘記,應當遠離一切幻覺。佛教是智信、是真行、是打破一切幻覺迷情的執著,回歸自性家園,顯發一切功德妙用的大道;因此,要層層離幻,時時拂跡,念念無住,處處無礙,方得超然自在。
「諸幻悉皆離」,一切幻妄都完全離盡後,「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就像木料中生起了火,當火燒盡木料時,火自身也熄滅了。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覺悟大道,有漸次與方便麼?絕對沒有,因為覺性本具,覺性無邊,當你真正打開,頓悟而入,你就當下了知,自心本在自性家園,活潑妙用,路途風光,早已消失無蹤無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