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供養的佛像,佛像越莊嚴,人越歡喜,表“性德”。歡喜不能起貪念,起貪念的心就錯了。所以學佛人決定不可以收藏這些寶物,收藏這個容易起貪心,“貪”是煩惱,佛教給我們斷煩惱,你天天收藏這些珠寶,在這個裡頭增長貪心,錯了,貪心增長將來到哪裡去?到餓鬼道去。你看學佛學了一輩子,天天貪愛這些收藏的佛像,將來死了到鬼道去了,這不是佛教你墮鬼道,是你自己要往鬼道去鑽,沒有辦法,佛也攔不住。所以要學釋迦牟尼佛,不收藏任何珍寶,有人送我名畫,我隨手就丟掉了,就布施掉了,誰喜歡誰拿去,為什麼呢?有人喜歡收藏,增長貪心,丟掉了生煩惱,增長嗔恚,增長愚癡,所以這個東西與貪嗔癡掛鉤了,佛教導我們要斷貪嗔癡,怎麼可以增長貪嗔癡,所以要捨。
居住的環境越小越好,可以避風雨就足了,足夠了,不必高大華麗,用不著,都會幫助人起貪嗔癡,你看我們近代,都不說古人了,真正修行的這些老和尚,他們住在名山寶剎,宮殿式的建築,那供佛的地方,他們自己住不住呢?不住,自己住在廟外面的茅棚,搭個小茅棚,這什麼意思?在表法給我們看,遠離貪嗔癡,勤修戒定慧。莊嚴的道場是供佛的,是供養菩薩的,是接引大眾的,進佛門之後利用這個地方做佛事。中國這些老的人,像虛雲老和尚他們這些人,都住茅棚,一個人一個小茅棚,有的小茅棚兩個人住,茅棚是自己搭建的,山上砍幾棵樹,砍一點茅草,就行了,很簡單。現在建築得富麗堂皇,讓人捨不得離開那裡,捨不得離開。真的,他就沒法子離開,那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呢?到畜生道投胎去了。這寺廟裡頭有蟑螂、有老鼠、有螞蟻,他就投那個胎,生生世世都不想離開他地方,這就錯了,他不能往生。念佛道場再生的時候也念佛,結果墮在這畜生道。佛法還能熏習他,我們誦經他在旁邊聽經,我們拜佛他跟在後面,這就曉得,決定是這個道場以前的出家人,還有老的方丈、主持,怎麼知道呢?這個小貓,它總喜歡到方丈那個座位上去坐,到方丈的房間床鋪去睡覺,我們就心裡就曉得了,老方丈,沒離開,變成畜生道了,要幫助他修行,幫助他求生淨土,脫離畜生身。
所以因果教育,就像周安士所說的,“人人明了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明因果,天下大亂之道”,這真的。用他這兩句話,來看現前全世界的社會,他講的一點都不錯。那麼因果教育在古代,沒有一個地方不提倡,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城隍廟、土地廟、山神廟,這些鬼神廟統統都是提倡因果教育,提醒大眾起心動念要遠離邪惡。邪惡對人類是最大的傷害;對自身,帶給你是貪嗔癡慢疑。
(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215集 2013年3月11日講於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