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萬善先資白話解(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夢感群神

  (出《現果隨錄》)

  昆山張迩求是冰庵先生之兄。笃信三寶,力行善事。曾經在崇祯戊寅冬,請三峰大樹證和尚,在清涼庵起禅期。期間回家偶然吃了鮮魚雞蛋,這天晚上,夢至庵門,看見龍神八部,青發獠牙的樣子,有五十多位,出門要離開,張倉皇詢問。他們說:“我們是護道場神,你為禅期之主,回家食葷,所以我們就要走了。”張迩求在夢中,苦苦懇求,真誠忏悔,眾神又進去了。因此,三月禅期,堅持齋戒。

  破齋酬業

  (下三事同前)

  昆山魏應之,是子韶的同宗侄子。崇祯庚辰春,和子韶同睡,夢中忽然大哭念佛。子韶驚問什麼原因,他說:“夢中到陰府,看見一官抱著生死薄過來,我的名字列在缢死薄上,下面有注說:‘三年後某天吊死在自己的書房。’我問是犯了什麼罪,冥官回答說:‘定業難逃。’我又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免難,他說:‘沒有比長齋念佛更好的辦法了,只要你精進修行,努力不懈,就可以免難了。’”於是魏應之就對子韶說:“小侄從此就要一心一意修行了!”就持長齋,一天到晚不斷念佛,努力精進,過了八個月。後來他在文社的朋友對他亂說:“只不過是一個夢罷了,何必這麼認真?”經他們一說,就漸漸開了齋戒,到癸酉春,無故打開書房的門,吊死在房裡。屈指一算,離作夢的時間正好是三年。

  這樣的文人,世間的蠹蟲,眼光如豆,真可哀憐,但比比皆是啊!

  茹素延壽,破齋即亡

  平湖給谏①馬嘉植,字培原,崇祯甲戌登第,操行清正。下縣時,聽從某官囑咐,撲殺欠糧二吏。元旦掃墓,忽見二鬼訴冤。馬公說:“這是某台之意。”鬼說:“我兩人是替身,若能反問,即能辨明。只因為雷霆之下,不容置辨,故負冤而死。今我二人,雖不敢索命,老爺不久,也當謝世了,去做蒲圻縣城隍。”馬公以此為恥,頓思悔改,就持齋戒,禮雪窦石奇和尚披剃出家,法名行旦,號僧祥,清淨修持,已十二年。偶然因為小病,吃了雞蛋,夜晚時分,又見二吏說:“老爺因為破戒,已經難以留世,某日當赴蒲圻了。”至期而逝。

  注:①官名,給事中的別稱。秦漢為列侯、將軍等的加官。常在皇帝左右侍從,備顧問應對等事。因執事在殿中,故名。魏或為加官,或為正官。晉以後為正官。隋開皇六年,於吏部置給事中。明給事中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掌侍從規谏,稽察六部之弊誤,有駁正制敕之違失章奏封還之權。清代隸屬都察院,與御史同為谏官,故又稱給谏。

  三年吃齋,一賣即死

  麻城王某,吃了三年齋,忽然染上惡瘡,他的朋友安慰他說:“您是吃齋人,佛和上天會保佑您的。”王說:“吃齋三年,還得到這樣的惡報,吃齋人有什麼利益呢?”朋友說:“你如果後悔吃齋,可以把齋賣給我嗎?”王問怎麼個賣法,朋友說:“一天一分,三年就應當得銀子十兩八錢。”王一聽就很高興,寫了賣齋券換回銀子,打算在第二天開齋,但當天晚上就夢見兩個惡鬼罵道:“十個月以前,你的命就盡了,因為吃齋的緣故,才延長到今天,現在你把齋賣了,你就反而超過了你的壽命。”要把他立即帶走。王請求緩一個晚上,發誓退回銀子,繼續吃齋。第二天找他的朋友要賣齋券,朋友說:“昨天拿回去後,就在佛前焚化了。”王悔之晚矣,馬上死了。

  持齋免溺

  (出《觀感錄》)

  康熙二年,有一條漁船停泊於小孤山下,夜聞山神命鬼卒說:“明天有兩條鹽船來,當沉沒捉拿。”到第二天早晨,果然有兩條船到,風波頓作,沉沒數次,過了好久才脫離危險。這天晚上,漁船仍舊停在原處,又聽到山神責問鬼使違反命令,鬼說:“我正要拿下時,一船後有觀音大士,一船前有三官大士,故不敢接近。”第二天,漁人追問鹽船,鹽船人不信,一思索,忽然醒悟說:“有一操舵者持觀音齋,一攔頭者持三官齋。”

  萬善先資集卷三

  疑問解答

  釋生物養人之疑(六辨)

  問:天地養育了萬物,而人是萬物之靈。飛禽走獸,本來就是供人食用的,現在禁止宰殺,要人吃素,這不是違背天意嗎?

  答:既然你知道天地生育了萬物,是萬物的父母,那麼萬物就是天地的赤子,不應該互相殘害,恃強凌弱,自以為高貴而欺侮卑下者,因為這樣會使父母傷心不愉快。如果你因為吃了眾生肉,就說天地是用這些生命來養育我,那麼以此推論,老虎、豹子吃人,蚊子、水蛭叮吸人血,就應該說天地之所以生人,是為了喂養蚊蟲水蛭虎豹了。

  問:既然如此,上天為何不禁止人殺生呢?

  答:上天本來就是不讓人殺生的,因此我們才經常看到世人殺生所受的惡報,這就是上天有意讓人見到並催人警醒的。至於不可能禁止所有的人殺生,就象無法禁止老虎豹子吃人,蚊子水蛭叮吸人血一樣。

  問:既如此,飛禽走獸及水中魚鱉之類就都可以不出生,為什麼它們偏偏又充滿了這個世界呢?

  答:它們是因為本身業力的關系才生為異類的。如果將原因歸之於天,那天就極不公平了。如果說它們是得了天地的戾氣才生為異類,請問為什麼它們單單只得戾氣呢?

  問:世上飛禽走獸的種類很多,如果人人戒殺,它們就繁殖越多,將來豈不成了一個禽獸世界?

  答:蚯蚓蟲蛇,人是不吃的,但是並未見滿世界蚯蚓蟲蛇。世界上畜生多,正是因為殺害畜生的人多,冤冤相報。今生殺畜生,來世變畜生還債,這個世界就真成了禽獸世界了!如果能人人戒殺,則人人不受來世變畜生的果報,那麼將來生人天界的就多,而淪為畜生的就少。楚國人不捕食青蛙,青蛙反而少了,蜀國人不吃螃蟹,螃蟹反而難得見到,這不就是證明嗎?你今天還沒有戒殺,就先擔心畜生會多起來,這不是與田裡還沒下種就擔心天下人吃脹肚子一樣荒唐嗎!

  問:上天既然痛恨殺生,就應該使畜生的血肉惡臭難聞,這樣人們不自然就戒殺了嗎?

  答:畜生的血肉本就惡臭難聞,但人們吃起來覺得味美,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這些畜生的業報所致,業報未盡,所以血肉自然變為美味,引誘人們宰割;第二是人類自身的業報,所以舌頭貪愛美味,使業債越積越多,如果業習除盡,自然不會再貪吃眾生血肉,以為美味了。正象有人,過去世為貓,念念都是捕鼠,過去世為鶴,時時想吞蛇,而一旦轉生為人,就不再想捕鼠吞蛇了。可見有某種形體就有某種嗜好,嗜好不同,是由於形體不同,形體不同,是由於業力因緣不同,業緣不同,是由於用心不同,或善或惡。上天尚且不能改變用心的善惡,又怎能改變血肉的惡臭難聞呢!

  問:屠夫獵戶等以殺生為業的人,就靠此養家糊口,你勸他們不殺生,不是斷了他們的生路嗎?愛物不愛人,我以為是不可取的。

  答:以殺生為業,雖然暫時得到了衣食,但卻千萬劫遭受業報,無有出期。我正是因為愛護他們,才勸他們另謀生計,而你反說我斷了他們的生路,這真是小人之見。

  釋俗見斷殺之疑(八辨)

  問:牛能耕田,狗能守夜,是應當加以愛護的,但豬羊等一無所能,如不作為食物,還有什麼價值?

  答:我們戒殺放生,只是為了保存我們的慈悲心,並不是因為那些畜生有用或無用。如果只是因它對人有用才不殺不食,這還是出於人類的自私心,就不是慈悲了。請問,蝙幅、蠍子、蟑螂之類,人們認為是無用的,可人又為什麼不吃,可見無用並不是人食其肉的正當理由。

  問:雞犬牛羊都哀鳴怕死,殺它們心中有所不忍,但水中魚蝦則無聲無淚,我們總不能連魚蝦都不吃了吧!

  答:物類的形體有大小之分,但貪生怕死的本性並沒有大小之分,因此殺一糾糾武夫與殺嬰兒的罪是一樣的。如果說形體小就可恣意殺害,人比牛小,殺牛就不如殺人了。如果說不會出聲的就沒有痛苦,試問啞巴被殺害時就沒有痛苦恐怖嗎?

  問:自己動手殺生是損害了慈悲心,如果我拿到外面,請別人宰殺之後再拿回家,也不失孟子的君子遠庖廚之義,這樣總可以吧。

  答:這不過是掩耳盜鈴。你請他人代你屠宰,殺生的罪過還是要你來承擔的。你想,那些受冤枉挨棍棒的人會只怨行刑的差役而不恨官老爺嗎?如果換一個地方殺生就能遷怒於別處,那被冤枉判刑而遭流放的人就只應該恨他所去的邊地而不恨在判他的官員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請不要自欺欺人了。

  問:我買放的那些生命又被別人捕捉去了,怎麼辦?

  答:他捕他的,你放你的。正如良醫給人治病,並不保證病人將來不死;又如災年施飯,並不保證這些災民以後就不再挨餓;又好比修建高樓大廈,也不保證它永遠不倒。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對放生就顧慮重重呢?今天的人爭名奪利毫無顧慮,唯獨做善事就左右畏縮,總覺得這樣做不好,那樣做也不好,裹足不前,要知道,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是因此而來的。

  問:那些畜生在遭捕捉時已有損傷,即使買來放生,也不見得能活命,又何必白白浪費錢財呢?

  答:既受了傷,就更加可憐了。如果因你買放而得以活命,這是大功德,萬一死了,也得一善終,不至受湯烹油炸之苦。正如牢中囚犯,知是無辜就要釋放,哪能因他形容枯瘦、一身病痛就反而置之死地呢!

  問:行善以培養善心為根本,只要心善,又何必戒殺呢?

  答:你所謂的這種善心人,為一己的口腹之欲,不惜讓其它生靈蒙受巨大痛苦,而從口中吃下的這些“美味”,很快就變成糞便膿血,天下還有什麼比這更殘忍的。請問這有絲毫善良之心嗎?只怕三惡道中盡是這類所謂善心人呢!

  問:畜類眾生多於恆河沙數,今天你能救的有限,只怕無濟於事。

  答:上天有好生之德,能救助保全一條生命也是合乎天意的,何況是保全許多生命呢!好比貧窮的人,你不能送他銅山金礦,但是一斗粟米也能救他一命。

  釋業重難逃之疑(六辨)

  問:畜生遭屠宰烹煮是勢所必然,逃不了的,我不殺它,別人也會宰它,我戒殺又有什麼意義呢?

  答:畜生被殺固然是業報,罪不可逃,難道你就不能逃脫罪錯嗎?如果因它們罪不可逃就加以殺害,那你將來就會與它們一樣,遭受不可逃之罪了。你不想想今天遭果報的這些畜生,前世或許正與你一樣造了“罪不可逃就殺它”的業,因此今世它才逃也逃不了的。想想這個,你怎不考慮早早從制造殺因中逃脫呢!

  問:我是無可無不可,不起心念,非戒殺,非不戒殺。

  答:以這種無心態度戒殺,功德當然不少,但以無心態度殺生,罪也不輕。如果強盜搶劫鄰家財物時,誤傷了你,你能原諒他的無心嗎?

  問:畜類眾生很多是因為過去世欠了債,今世變盤中食物還債的,殺它們有什麼罪呢?

  答:變畜生還債是理所當然,但你宰殺它們,則有對受果報和非對受果報的區別。所謂對受果報,就是前世他曾殺我,欠我一命,今生仇家相逢,我便殺它,這是它應受的果報。所謂非對受果報,就是前世他殺了別人,今天該受報應,但他並非欠我一命,而是欠別人的,如果我殺了它,它受的就是非對受果報。世人天天殺生吃肉,往往一盤肉食就要犧牲許多生命,你哪能保證你殺的盡是對受的呢?實際上該還你命債的不過占其中千分之一、二,而本不欠你命的,因你而死,就是你反欠它的了。這些債未來世你都要一一償還的。想到這裡真令人毛骨聳然,太可怕了。

  問:非對受者殺生,將來固然是要受報的,但如果是對受者殺生,欠命還命,理所應當,這樣就不會再有殺報了,又有什麼不妥的呢?

  答:你沒有見過人在街上斗毆嗎,你一棍打過來,我一棍打過去,兩人拳腳相加,落在對方身上,幾時見過你打我一下,我再還你一下就心平氣和住手的呢?冤冤相報,哪有終止的時候,菩薩正是因為對未來世的因緣果報洞若觀火,所以遇到怨仇一律不報,就是為了避免生生世世為仇。

  問:佛說畜類眾生多是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眷屬,這話有根據嗎?

  答:眾生從無量劫來就在六道中輪回,若以一劫而論,我們就有無數父母眷屬,無量劫的父母眷屬那就真是多於恆河沙了,又怎能知道眼前這些畜生在過去的生生世世中與你不是眷屬呢?想到過去世的父母眷屬今天淪為畜生,心中就不忍,如果今天你因認不出他們而加以殺害,或見他們被殺害而不營救,就能忍心嗎。

  問:既然過去世的六親多,其中墮入畜生道的也就多,但既然都是六親,與我就有緣,縱然為畜生,也未必會死在我手中。

  答:你不知道六親也是從怨家對頭中來的嗎?受了我恩惠的,就要來還我的債;施了恩惠給我的,我就要還債給他。即使至親骨肉是因過去世的善緣才聚在一起的,也可能因愛得太深而期望過高,要求過嚴。一旦失望,自然產生意見與不滿,以至生了怨怒。這一世稍有怨怒不滿,就種下了下一世怨恨的因,到下一世就成了對頭。這樣就又種下第三世互相仇殺的因,以至恃強凌弱,以大吞小,無所不至。仇怨是由親而起,人如無親,就不會生怨,無怨也就無親,怨不離親,親不離怨,因為有親有怨,人就有了輪回的根本了。因此如來教導我們怨親平等,不生分別心,就是為了讓我們不再無休止地輪回於六道。

  問:見別人殺生,雖想救護,但力不從心,該怎麼辦?

  答:可在一旁默持任何一種神咒或念菩薩名號,或代它們發忏悔心,出世心,這樣被殺的眾生就能受益。

  釋宴請違俗之疑(四辨)

  問:招待親朋好友吃飯,如果只有蔬菜,氣氛就不太歡快,要有好酒好肉才算盡了主人的責任。如果為了不殺生而犧牲宴會享樂,這就不符合待客的規矩了。

  答:如果親朋好友心地善良,就一定高興我能戒殺,不會認為餐桌上沒有肉就是輕慢客人。如果認為我這樣做是待人不禮貌不熱情,那麼這個人肯定是貪圖口腹之欲的小人,即使是輕慢了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冒著殺生的重罪而去滿足別人的口腹之欲,這樣的蠢事我是不會做的。

  問:盛情待客,這是禮節,如果菜肴過於簡單,在禮上是講不過去的。

  答:待客之禮與其奢侈不如節儉。擺了一大桌菜,魚山肉海,這也是仁義之人所不願意的。做人缺少仁義,在禮上也是講不過去的。

  問:現在社會風氣以奢侈為榮,宴會越來越講排場、規格,我即使想挽回這一風氣也孤掌難鳴,怎麼辦?

  答:沒有能力挽回風氣,難道就不能獨善其身,先從自己做起?“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這才是大丈夫。如果隨波逐流,一味迎合,與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有什麼區別?

  問:為待客而殺生是不對的,但如果親朋不期而至,來不及上市場買菜,又怎麼辦?

  答:既然戒殺食素,待客的食物平常就應有儲備,以免客至而失禮,怕失禮而又殺生,這就是不注意愛護生命了。願雲禅師有一首偈:“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半夜聲。”經常宴請賓客的人應將它作為座右銘。

  釋葷血禱神之疑(六疑)

  問:祈求神靈保佑生子,或求功名富貴,不獻上犧牲,又如何能表達自己對神靈的敬意呢?

  答:天地神明,好生惡殺,你屠宰畜類的子息以求得子,減損畜類壽命以求長壽,犧牲畜類以求名利,不但天理難容,自己良心也應有所不忍。這樣做,不但得不到你所求的,還可能適得其反。命中本來有子,說不定反因殺生而絕了後,本可長壽,反因殺生而短命,命中本來有名利,反因殺生而折了福。這還只是今生的報應,更可怕的是因殺生而墮三惡道,與今世結的這些仇家冤冤相報,那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因一時順應世俗人情而將來遭此萬劫難出的惡報,真正令人歎惜。

  問:如果父母重病,求醫問藥都沒有效果,不算卦求神,難道就眼看著父母病死嗎?

  答:如果是人壽已盡,老天也救不了,何況鬼神。你殺生祈禱鬼神,這又增了業債了。如果親情難捨,又不知是否還有救,可適當地用些蔬菜水果敬獻神靈,不要聽那些愚昧無知者的話而犧牲豬羊雞犬的生命。

  問:如果你家裡本來是食素的,用素菜祭鬼神是可以的,但如果自己吃肉,用素菜祭鬼神就不恭敬了。

  答:當喜鵲吞食一只老鼠腐爛的屍體時,鳳凰是決不會與它爭奪的。

  問:享用血肉祭品的鬼神,將來會墮地獄,這是真的嗎?

  答:不但享用血肉祭品的鬼神將來會墮地獄,就是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福報享盡之後,也還要再受報的。昔日摩耶夫人問地藏菩薩,什麼是無間地獄,菩薩回答說,不論男女,或龍或神,或天或鬼,都在此地獄中受報,因此稱為無間地獄。(出自《地藏菩薩本願經》)神的福報盡了,根據業債輪回三惡道,這是理所當然的。

  問:都是神,有的享用血食,有的不享用血食,這是為什麼呢?

  答:過去世為人正直,因此現世為神。雖然正直,但有的嗔心重,因此今世雖為神而嗜好血食。也有的是因過去世好布施,做善事,因此現世為神,但如果過去世沒有接觸佛法,不知道三寶,只修世間善法,那麼就福多而慧少,必定墮入嗜血食一類。如果原來就深信因果,親近佛法,並做佛事回向布施,那就慧多於福,也就一定不墮血食類了。

  問:人的壽命長短,如果鬼神做不了主,祈禱就不會應驗。但是世上有些生病的人,百藥無效,一去問卜求神,病馬上就好了,這就證明人的壽命長短掌握在鬼神手中。人們怎麼不紛紛敬奉鬼神呢?

  答:求鬼神而病愈,這就說明這個病是鬼神引起的。但病好之後享有的壽命,就不是鬼神所給予的了。如果人壽未盡,即使不求鬼神,病也會好;如果人壽已盡,就是求鬼神,病也好不了。病由鬼神而起,不過是那些嗜血食的邪鬼們見機而行,乘機賺些食物罷了。愚昧無知的人卻因為一祭鬼神病就好了,便深信這是鬼神的功勞。見祈禱後不久病人死了,又說沒有及早求神,以至病死。這種人,我相信他們將來會世世為畜生。《譬喻經》說,鬼神能知曉人的壽命長短及罪業福報,但鬼神並不能增長也不能減省人的壽命,不能主宰人的富貴貧賤,但卻能令人作惡殺生。鬼神在人身體衰弱,精神萎頓時擾亂人,不過是為了賺取些血食祭祀罷了。

  釋孝親祭祖之疑(六辨)

  問:為祀神而殺生,現在知道是不可以的,但為奉養親人而殺生,看不出有什麼罪錯。

  答:這樣做罪過更重。為兒女的,應該將善行歸於父母,將過錯歸於自己。現在你不為自己殺生,單單為父母殺生,這就是將罪過歸於父母了。譬如國家法律,自己不敢觸犯,難道就可讓父母去觸犯?鬼神在享盡福報後還要墮入輪回,難道你父母的福就享而不盡嗎?如果父母不能持素,可供給他們三淨肉,或者買熟食也行。如果一定要自己屠宰,就真是用鸩酒為雙親解渴了。

  問:聽了這番話,有人生氣地說,殺物奉養父母,天經地義,名正言順,上天一定不會以殺生之罪加於孝養父母的人。至於被殺的畜生,諒它們也不可能以細小的怨恨而於未來世進行報復。

  答:以你一個人的眼光看,應當奉養的不過是父母二人,若以天下人的眼光看,應當受奉養的人就多得數不清了。如果人人都為奉養父母而殺生,就會積骨如山,流血成海,難道這不是罪過?況且殺這樣無量的眾生,能保證其中就沒有過去世的父母眷屬嗎,殺過去世的眷屬奉養今世的父母,就已經是顛倒了,如果殺過去世的父母來供養今世的父母,不更是顛倒嗎?如果說,為了奉養父母,上天一定會諒解,請問在這件事情上是單單體諒你一個人的感情,還是對世上所有因孝親而殺生害命的人都予以諒解呢?看來只有糊裡糊塗不去想它了。

  問:祭祀去世的父母,是兒女的本份,父母在世時不吃素,今天以素食祭禮他們,就不隨順親情了。

  答:如果祖先要靠你的祭祀才飽,則一年之中,祭祖不過幾次,其余350天,不會餓嗎?如果其余350天並不餓,就說明祭祀祖先不過是盡子孫的一點心意罷了,盡心意並不一定要殺生造業。做兒女的,讓父母一輩子操心勞累,生前不能盡孝,而死後又以這些虛名虛利,害父母欠下多生業債,這就真不配做兒女了,孝順的兒女總是懷著一顆仁愛之心來奉養父母的,在父母過世之後,殺生害命,將眾生血肉呈獻於父母前,這就太缺乏仁愛之心了。

  問:子孫設祭,祖先會不會來享用呢?

  答:先人如果投生鬼道,子孫態度十分誠敬,就會來享用。如果祖先生了天道,在天上享受種種快樂,就不肯來了。如果祖先墮入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因正在受苦,也不能來。如果生在人道,另有親眷,也不會來享用。子孫雖極為恭敬,不過自己得到孝親的福報。這是《中阿含經》所說的。

  問:如果祭祀時祖先不來,是否有別的神靈來享用呢?

  答:《長阿含經》說,一切人所居住的房捨都有鬼神,沒有哪裡是空的。《優婆塞戒經》說,如果祭祀的地點靠近樹林,樹神會來受祭,如靠近江河泉井,江河泉井的神靈會來受祭。

  問:歷史上梁武帝蕭衍信佛,祭祀時,用麥面做成牛羊豬的形狀作為祭品,這大概是中國人以非血食祭祀的開始。後來梁武帝亡國,就是他祭祝缺乏誠敬的結果。

  答:梁武帝曾殺皇親國戚,水淹壽陽城,這都是他的不仁道處。但以麥面作為祭品,是開了好的風氣,至今祭祀祖先的人還從中受益。如果沒有這個辦法,又不知道要犧牲多少生命,耗費多少財物了。武帝因一念慈悲,於無形之中,令天下人消除無數殺業,這功勞不可謂不大。至於武帝後來亡國,這是國運如此。如果說是不用血食的緣故,那麼陳與隋都是用牛豬羊來祭祀的,為什麼國家亡得那麼快呢!可見國家安危並不寄托在祭祀用的犧牲品上。

  按:梁武帝即位後,斷酒禁肉,節儉愛民,即使在暗室中也衣冠整齊,夏天不敢赤膊,執行死刑的那一年必定先齋戒一個月,為判死刑的犯人流淚。不興兵打仗,讓百姓休養生息,以天下為公,是從晉至隋這段時期少有的小康社會。武帝治國49年,享壽86歲,當時還沒有哪位國君能比得上。他的子孫在唐代為官,有八人當了宰相。寫史書的人因他信奉佛法而有意加以貶低,使他的功勞及長處不為世人所知,這真是太缺乏公正心了。

  釋古聖教殺之疑(六辨)

  問:伏羲①氏教人織網,捕魚打獵,那麼伏羲做得不對嗎?

  答:捕魚網鳥,村夫童子都會,何必伏羲來教呢?大概洪荒之世,鳥獸繁殖,不加以提防,人將無法生存。伏羲教民防御,或未可知。否則,或佃漁之事,興於伏羲之世,也未可知。如果說他教人殺生,那麼漁舟無賴,都是伏羲功臣。而解網放生,反開罪不淺了。

  屍子②說:伏羲之世,天下多獸,故教人以獵。

  注:①又作宓羲、包羲、庖犧、伏戲、犧皇、皇羲,中國傳說人類的始祖,傳說人類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產生。

  ②屍佼,戰國時晉國人,為秦相商鞅的賓客,鞅被殺,佼逃入蜀,著《屍子》,共二十卷,六萬余字。

  問:伏羲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但西伯①養老,定母雞母豬之數,又為什麼呢?

  答:古聖的政治,有的應當繼承,有的應當革除。例如,結繩變書契,巢窟變宮室,正是人們希望改變的。從前以後輩為屍②,使父兄叩拜趨承於其下,何等顛倒?今只設虛位,何等相安?那麼就知道不養雞豬,是善於體會文王的心意。何況五雞二豬的說法,不過是說岐周家給戶足罷了。“笾豆之事,則有司存。”③聖人難道還會去關心雞豬的數目嗎?文王“罔攸兼於庶言庶獄庶慎”④,難道連鳥獸交配繁殖,也一定要去核准數目嗎?動物多少不等,是常情,又哪能截然分為五、二呢?以理推斷,一定沒有這樣的事。不然,文王的恩澤施及死人,死人已無知覺,無知覺恩澤尚且施及,有知覺的反要殺害,那麼他的見識比小孩都不如了。故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⑤

  注:①商末周族領袖。姬姓,名昌,商纣時為西伯,也稱伯昌。曾被商纣囚禁於羑(yǒu有)裡(河南湯陰北),統治期間,國勢強盛,調解虞與芮(ruì銳)兩國糾紛,使兩國歸附。建立豐邑,定為國都。在位五十年。

  ②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以臣下或晚輩充任。後世改為神主、畫像。《孟子》:“弟為屍則誰敬?”

  ③出自《論語》泰伯,意思是“禮儀中的具體小事,有主管官吏去布置”,“笾豆”,指祭祀。

  ④《尚書》立政:“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茲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文王罔攸兼於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訓用違。庶獄庶慎,文王罔敢知於茲,亦惟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義德;率惟謀從容德,以並受此丕丕基。”(“文王能夠度知三宅的思想,就能設立這些官員,憑借這些官員能為老百姓大建功德。文王不兼管各種教令。各種獄訟案件各種敕戒的事,只由主管官員和牧民的人指示用否;對於各種獄訟案件和各種敕戒的事,他不敢過問這些。到了武王即帝位,完成了文王的事業後,不敢丟棄文王的善德,考慮順從文王寬容的德行,因此,文王和武王共同接受了這偉大的王業。)

  ⑤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完全相信《書》,不如無《書》。我對《尚書·武成》一篇,不過取兩三片竹簡罷了。仁者無敵。以周武王這樣極有仁道的人去討伐商纣王這樣極無仁道的人,怎麼會使血流得那麼多,以致連木杵都能漂流起來了呢?”文中所說的書是具體指《尚書》,後人引申為不要過於相信書本,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准。孟子在這裡只是就《尚書》展開議論,所闡揚的是非暴力主義精神,當然是非常正確的。

  問:孔子戒殺,不過“不綱不射宿”①罷了,未曾廢除釣和射,現在一並戒除,難道仲尼不足效法嗎?

  答:你知道孔子“釣”和“射”的深層意思嗎?作“釣”的樣子就是引導大家不要大肆捕魚;作“射”的樣子就是引導大家不要大肆打獵。後人說因養與祭而殺生,也太小看聖人了!試問,後世之所以尊敬夫子,是因為他擅長於釣弋嗎?還是因為他的道德無以復加呢?若尊重他鉤弋,則漁夫獵人,超過孔子的很多。若因他的道德高尚,請問您的道德已能趕上孔子嗎?如果道德趕不上孔子,先以鉤弋效法孔子,這就好像學顏子②,只學他短命,學曾晳③,只學他嗜羊棗。戴上頭巾摹仿郭氏,改名換姓摹仿蔺氏,仍舊不是郭蔺。學習柳下惠④的思想,才可以作魯國的大丈夫。

  注:①《論語》述而第七:“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用竹竿釣魚,不用大繩做網上綱來橫斷水流攔魚;用帶生絲的箭射鳥,不射歸巢歇宿的鳥。)

  ②顏子(公元前521一490),名回,字子淵,春秋魯國人,孔子學生。以德著稱,後世稱為復聖。

  ③曾晳(xī西),春秋魯國南武城人,名蒧(diǎn點),曾參之父,孔子弟子。

  ④魯國的賢者。《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孔子說:“臧文仲大概是個做官毫無責任感的人吧,他明明知道柳下惠賢能,卻不給他職位。”)

  問:君子以人為貴,以畜為賤,以貴殺賤,理所當然,等而視之,是否太迂腐了?

  答:聖賢大道都說,天地萬物,與我本為一體。例如,人的手足,雖分貴賤,但不可以手斷足。若只以眼前高下為貴,那麼灶間奴婢,也知诃罵畜生,何待君子說貴說賤?

  問:天地萬物,與我本為一體,在什麼地方說過呢?

  答:沒有看過子思①的言論嗎?子思說盡其性,則能盡人性,盡人性則能盡物性。細細體玩幾個“則”字,道理自曉。不然,致中何以天地位,致和何以萬物育呢?

  注:①子思(前483?—前402),孔子之孫,子鯉之子,名汲,曾為魯缪公師,憂孔門心法失傳而作《中庸》。

  補充:《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中和的最高峰,天地便各安居其位,萬物也依其本性而生長了。)中和就是平等心,有了這種平等心,眾生就無差別,天人也就合一了。“盡其性”,就是生起了平等心,平等心生起來了,人的本性就出來了,人的本性出來了,物性就出來了,萬物皆備於我,我在萬物之中,萬物即是一體,這就是如來境界了。參到山窮水盡處,山河大地是如來。

  釋仁民愛物之疑(五辨)

  問:君子親親仁民,仁民愛物①,實施起來有一定次序,提倡戒殺放生,不是先從最後做起嗎?。

  答:孟子所言,是親疏次序,不是先後次序。如果一定要按照此次序去做,那麼從小失去父母,而利濟蒼生,未入仕途,而放生修善的人,反而得罪於您的父親了!孟子哪裡會有這樣呆板的言論呢?又何況親、仁、愛,意義本來是一樣的,不宜分之為三。有子以孝弟為仁之本②,這就是親與仁不可分了。孟子說以羊換牛是為仁術③,這是仁與愛不可分了。孔子說斷樹殺獸非孝,是親與愛又不可分矣。譬如頭與腿,雖有高下之分,但它們血脈貫通,相依為命,難道能把它們分割開來嗎?

  注:①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君子對於禽獸草木萬物,愛惜它,卻不用仁德對待它。對於百姓,用仁德對待它,卻不親愛它。君子由親愛自己的親人,進而愛惜萬物。)

  ②有子,魯國人,名若,孔子弟子。《論語》學而第一: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說:“他的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但總喜歡觸犯上級,這是不多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總是反叛作亂,這是沒有的。君子致力於根本的工作,根本樹立了,人生的大道理也就有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就是‘仁’的根本吧。”)

  ③《孟子》梁惠王章句:“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又問

  答:真正實行仁政,必然先勸人愛物。您以滿足百姓口腹為愛人,這是小仁小愛;我以愛心遍及一切生命為愛人,這是大仁大愛。

  問:儒門戒殺,不過說到見生不忍見死,聞聲不忍食肉。佛教必定要一蟲不傷,與墨子①兼愛還有什麼差別呢?

  答:墨子在世時,何曾講過戒殺之說?考證古書,都沒有發現。何況他的學術錯謬的地方,在薄親,不在兼愛。若認為兼愛不對,則孔子說泛愛眾②,孟子說仁者無不愛③,那麼請問“泛”與“無不”異於“兼”嗎?至於摩頂放踵④之說,是好仁不好學所致。與從井救人⑤,道理相同。自己雖死卻無補於救人,其結果反而會歸咎於仁。孟子看到了其中的流弊,所以予以斥責。這些話不可向無智慧人說。

  注:①墨子(約前468一前376年間)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名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後久居魯國。曾學習儒術,因不滿其煩瑣的“禮”,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墨子反對儒家的“天命”和“愛有差等”說,力主“兼相愛,交相利”。其本人有“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實踐精神。他的“非攻”思想,體現了當時人民反對掠奪戰爭的意向,他的“非樂”、“節用”、“節葬”等主張是對當權貴族“繁飾禮樂”和奢侈享樂生活的抗議。他重視生產,強調“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他還提出“尚賢”、“尚同”的政治主張,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企圖用上說下教的方法說服當時的王公大人,以改善勞動者、小生產者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必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亂則得治”。墨子學說對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現存《墨子》五十三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學說的基本材料。

  ②《論語》: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孔子說:“年輕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為人誠實,博愛大眾,親近仁者。此後,還有剩余的精力,就可學習文藝了。”)

  ③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堯、舜之仁不遍愛人,急親賢也。不能三年之喪,而缌(sī,思)、小功之察;放飯流歠(chuò綽),而問無齒決:是之謂不知務。”(智者沒有不知道的事,但總是以當前的重要工作為急迫。仁者沒有不愛的,但是務必先愛自己的親人和賢者。堯舜的智慧不可能知道一切事物,因為他急於先辦理首要事務。堯舜的仁德不能普遍地愛一切人,因為他急於先愛自己的親人和賢者。如果不能實行三年的喪禮,卻仔細講求缌麻三月、小功五月的喪禮;在尊長面前用餐,大口吃飯,大口喝湯,粗魯無禮,卻講究不用牙齒啃斷干肉,這就叫作不識大體。)

  ④從頭頂到腳跟都摩傷。《孟子》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墨子為推行兼愛,損傷身體,亦所不顧。)

  ⑤《論語》: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據朱熹《四書集注》“井有仁焉”中的“仁”當作“人”解釋,那麼這段話就可譯為:宰我問孔子說:“有仁德的人,突然聽人告訴他:‘有人落井了。’他就馬上跳進井裡去嗎?”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君子救人奮不顧身,但不能作無謂的犧牲,險入井中,同歸於盡,於人於己都無好處。君子雖然可以被人欺騙,但也不應當如此愚蠢啊!”朱熹注:“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從之於井,則不復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曉,仁者雖切於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應如此之愚也。”所以仁者必須智勇雙全,既要敢於救人,又要善於救人。

  補充:墨子的兼愛,西方的博愛,佛家的慈悲,儒家的泛愛,在含義上都差不多。但下手處不同,其效果就完全相反。所以,就“兼愛”這個詞的本身並沒有錯,但如何去實現“兼愛”,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墨子“薄親”,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愛,怎能再升級為“兼愛”呢?其結果必然是“無父無君”,天下大亂。因此,如果按照墨子的想法去做,社會必然也是倒退,國家永無安寧之日。如此看來,他的“兼愛”就是永遠也無法實行的烏托邦理想。

  佛家和儒家都重視孝親,佛陀說父母恩重難報,所以早晚功課都有“上報四重恩”。儒家重視“禮”,“克己復禮”,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同樣也強調孝親。佛家強調緣分,佛法無邊,不度無緣之人,而親人朋友自然是緣分最深的人,不先度他們出苦海,還去度誰呢?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有先後次序的。首先自己不能以身作則,怎能去管好一個家庭呢?一個家庭都管不好,又怎能治理天下呢?一個國家是由無數家庭組合起來的,家庭不幸福,天下就不會太平。

  不管是儒家和佛家,其結果都是愛及萬物,趨於“天人合一”、“眾生同體”的最高境界。所以,孟子不僅認為仁愛應當遍及萬物,而且這種愛是無條件的。不管對方怎麼對待我,我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孟子》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仁德的人愛別人,有禮貌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經常尊敬他。假定這裡有個人,他對我橫蠻無理,那君子一定會反躬自問,我一定不仁,一定無禮,不然,怎麼會有這種態度呢?反躬自問以後,我實在是仁,實在有禮,那人的橫蠻無理仍然如此,君子一定又反躬自間,我一定不忠。反躬自問以後,我實在忠心耿耿,那種橫蠻無理仍然如此,君子就會說:‘這個人不過是狂人罷了,既然這樣,那同禽獸有什麼區別呢?對於禽獸又該責備什麼呢?)

  問:孟子說人疼愛自己兄長的孩子,與疼愛鄰家的孩子,本來是有差別的①,而佛氏有平等的說法,因此說佛家與墨家學說相近。

  答:孟子這段話是從世情來說的,不是從道的本質來說的。沒有看過孔子的言論嗎?孔子說大道實行,天下為公。因此人們不單單是以自己的親人為親,而是以自己之親推及別人之親;人們不單單是以自己的兒子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別人之子②。現在大道已經漸漸隱沒,天下劃分成為一個個小家庭,各以自己的親人為親,各以自己的兒子為子。孔子又說,大道實行,我沒有看到,但有志去實現③。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孟子所微言抨擊的,正是孔子所慨歎仰慕的,所立志想要實現的。把孔子的言論進一步發揮,那麼就如上天無私地覆蓋大地,大地無私地厚載萬物,日月無私地照耀一切。把孟子的言論進一步發揮,那麼疼愛自己兄長的孩子,又不如疼愛自己的孩子了。因此,孔子一念,可擴充,而孟子一念,就不可擴充了。何況名教之所以被破壞,都是因為人人爭名奪利,過於自私,並非需要擔心此心太公。那麼孔子所言,正是我儒救時良藥,而孟子所言,不過以水濟水罷了!論道者應當以孔子為正。

  注:①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如下: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見孟子。孟子曰:“吾固願見,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見,夷子不來。”

  他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不直,則道不見,我且直之。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

  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彼有取爾也。赤子匍匐將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颡有□,睨而不視。夫□也,非為人□,中心達於面目。蓋歸,反□□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為間,曰:“命之矣!”

  譯文:

  墨家的信徒夷之借著徐辟(孟子弟子)的關系要求拜見孟子。孟子說:“我本來願意接見,不過我現在還在生病,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他不必來!”

  過了一些時候,他又要求來見孟子。孟子說:“現在可以相見了。不過,不說直話,真理就表現不出來,我姑且說說直話吧。我聽說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辦理喪葬,以薄葬為合理,夷子也想用薄葬來改革天下風尚,難道認為不薄葬就是不尊貴嗎?但是他們埋葬自己的父母卻相當豐厚,那便是拿他所輕賤所否定的事情來對待父母了。”

  徐子把這話告訴了夷子。

  夷子說:“儒家的學說認為,古代的君王愛護百姓好象愛護嬰兒一般,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的愛,並沒有親疏厚薄的區別,只是實行起來從父母親開始。(那麼,墨家的兼愛之說很有道理,而我的厚葬父母,也有著解說了。)

  徐子又把這話告訴了孟子。

  孟子說:“夷子真以為人們愛他的侄兒,和愛他鄰人的嬰兒是一樣的嗎?夷子不過抓住了這一點:嬰兒在地上爬行,快要跌到井裡去了,這自然不是嬰兒自己的罪過。(這時候,不管是誰家的孩子,無論誰看見了,都會去救的。夷子以為這就是愛無等次,其實,這是人的恻隱之心。)況且天生萬物,只有一個根源,(就人來說,只有父母,所以儒家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夷子卻說有兩個根源,(因此認為我的父母和人家的父母,沒有分別,主張愛無等次,)道理就在這裡。大概上古曾經有不埋葬父母的人,父母死了,抬了他拋棄在山溝中。過了一些時候,經過那裡,狐狸在咬吃著他,蒼蠅蚊子在咀吮著他,那個人額頭上不禁流著悔恨的汗,斜著眼睛望望,不敢正視。這種流汗,不是流給別人看的,實是由於內心悔恨而表達在面貌上的,大概他回家也去取了鋤頭畚箕把屍體埋葬了。埋葬屍體誠然是對的,那麼,孝子仁人埋葬他的父母,也一定有他的道理了。”

  徐子把這話告訴了夷子。夷子茫然地停了一會,說道:“我懂得了。”

  ②③《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孔子說:大道推行的時候,夏商周三代的盛況,我沒有看到,但我有志去實現。大道實行,天下為公。選拔賢才,薦舉能人,互相信任,和睦共處。因此人們不單單是以自己的親人為親,而是以自己之親推及別人之親;人們不單單是以自己的兒子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別人之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的人,都有所養。男婚女嫁,各得其所。人們都不會隨意把財物丟棄在地上,也不會私藏而獨自享受。竭盡自己的全力辦事,並不是為自己。因此人們不用鎖門想法防備別人,從來不會有盜賊出現。這種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社會,就是大同世界。)

  補充:面對人欲橫流的世界,孟子也感到大局難以挽回。所以從孟子當時說的那一段話的具體情況來看,他是怕世人被墨子“兼愛”所誤導,以至於尊長愛幼的基本禮節都沒有了。墨子“薄葬”,人們就不會尊重自己的父母。連父母祖宗都不要了,還談什麼兼愛呢?而孔子的話是從“道”的本質來說的。“天下為公”,名之為大同世界,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孔子的話代表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從《禮記》孔子所感歎的那一段話來看,孔子希望愛心遍及一切眾生,一切平等,沒有分別,與佛家的大慈大悲又有什麼區別呢?實際上,孟子不也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話。所以孟子的下手處雖是從身邊的親人開始,但最終也是要把愛心灑遍人間和眾生。

  問:夷子並沒有反對孟子的說法啊?

  答:燕雀怎能與鴻鹄相比?疼愛鄰居的孩子象兄長的孩子,是孟子的反問。認為是夷子所做的實事,就錯誤了。

  釋因果差別之疑(七辨)

  問:護生救生的人得長壽,殺生的人命短,這是定理,但為什麼有的人護生戒殺卻命短,殺生的人反而命長呢?

  答:一個人為善或為惡,是一定有報應的,但報有遲早,歸納起來有三種情況:這一輩子所做的善事、惡事,有今生就受報的,也有下一世再受報的,還有多生多劫之後受報的。護生戒殺的人短命,這是過去世的業債所決定的,如果他不護生,命一定更短。殘忍好殺的人長壽,這是他過去世做了好事的善報,如果今生不是這般好殺,命還會更長。

  問:某人也曾戒殺放生,誦經持咒,但不見有福報,這是為什麼?

  答:果報有遲早,要看條件是否成熟。條件還沒有成熟就求馬上有報,就好象剛下了稻種就要收獲莊稼,當然不可能。何況是非官司、水火、盜賊、疾病這些人們經常遭遇的禍患,某某人今天統統沒有遇到,這就有福了。你怎麼知道這不是他戒殺放生、誦經持咒而在冥冥中獲得的福佑呢!

  問:只有今世作惡今世受報,人才知道畏懼,如果今世作惡後世才報,人們就以為渺茫不可信了。上天為什麼不讓作惡的人馬上受報呢?

  答:報應的或遲或早,這是自身業力決定的。善人雖今生為善,但過去世作惡所結的果今生已經成熟了,那就只能先受惡報;惡人雖今生為惡,但過去世所作善行之果今生已經成熟,也就會先受善報。這就好比果園裡先種桃後栽李,桃已成林,李不過盈尺,雖精心澆灌,也一定先結桃後結李。所以一定要現世報應才肯信因果,這是太愚蠢了。

  問:某人未修福時一切順利,行善之後反而事事不如法,這是因為過去世作惡的業報碰巧現前嗎?

  答:如果不是過去世作業的惡報碰巧現前,就是過去為惡,應受重報,因為他現在行善,所以轉重報而為輕報。正象判了死刑的囚犯,要到秋冬才執行,刑期雖沒有到,但因有得力的貴人相助,改判幾十棍棒,執行之後便獲釋放。

  問:布施的人將來一定富貴,吝啬貪心的人將來一定貧窮,這是當然之理。但今天樂善好施之人大多貧窮,豪富又多半吝啬,這是為什麼呢,

  答:人處逆境則勤於思考,思考就能增長善心。人處順境則快樂,快樂多了,自然就忘了善。忘了善就會起惡心,這是自然之理。何況輪回之事,互為因果,貧苦而吝啬,後世更貧苦,有錢而好施捨,後世更有錢,這樣貧富就更為懸殊了。《業報差別經》說,如有人經常布施,但布施之後又後悔,來生先富後貧,如有人勸人少布施,但布施之後心中歡喜,來生先貧後富。有人過去雖曾布施,但未遇福田,所施不如法,因此果報微小,隨得隨盡,但由於有布施的習慣,雖處貧窮仍好布施。有人吝啬,但遇善知識開導,偶然布施一次,因布施得法,種了福田,因此來生富有,但因為並沒有布施的習慣,雖然富有卻很吝啬。

  問:殺生的人,使畜類不能保存其子,應得到絕後的果報,漁民殺業最重,為什麼偏偏子女多呢?

  答:世間人的子女,有因福報而來,也有因孽報而來的。漁民為自己的衣食而廣造殺業,因業力所感,就有惡眷屬來討債。吃他的,穿他的,使他晝夜辛勞而入不敷出。子女越多,負擔越重。你不見豬狗羊這些畜生,一胎就生一窩,而天仙則永不生育,我們應該好好想想其中的道理。

  問:人生在世,應學古聖先賢,上效忠於國家,下造福於百姓,這樣自然能得到富貴。至於因果報應之說,與世道人心又有什麼關系呢?

  答:因果的道理就是聖賢之道。儒書上說,“作善降祥,作惡降殃”,為善為惡是因,降福降禍是果。《易經》說:“吉凶消長”。佛經中說因果。其實講的是一回事,道理一樣,說法不同。末法時代,人心敗壞,為非作歹,目無法紀,不顧廉恥,但夜深人靜時能息下心來想一想,心中不安,因此不敢再繼續為惡的,都是相信點因果,怕來生受報的人。如果說人死如燈滅,為善為惡沒有果報,世人就無所顧忌,以為聖人賢人自討苦吃,而違法亂紀無惡不作的則自以為得計,那麼天下人都將效法惡人了。現在的人談聖談賢,總以不講因果為高明獨到,這種人與聖賢之道相距不知幾千萬裡了!歷史上晉永嘉四年,天竺國佛圖澄來到洛陽,見石勒性格殘忍喜好殺人,便想感化他。石勒問佛法有什麼靈驗,佛圖澄知石勒不明佛理,只能先以神通令他信服,於是取一缽淨水,焚香念咒,缽中長出一朵青蓮花,使石勒敬服不已。以後每當石勒要殺人,佛圖澄便對他講因果報應,從刀下救人無數(出晉書)。又有南宋周颙(yónɡ庸),見明帝殺人用刑非常殘忍,又不敢當面勸阻,於是讀誦經中因果故事,明帝聽了因害怕果報而有所改悔(出南史)。因果學說就具有這種威懾力量,不用獎賞就能勸化世人,不用懲罰就能使人畏懼。因為相信因果,漸漸走上正道,卻還不知因果學說出自何處,不知道這正是佛祖對世人的教誨。

  釋惡道有無之疑(四辨)

  問:人為萬物之靈,卻常常恩怨顛倒,畜生愚昧,反而恩怨分明,這是為什麼呢?

  答:報恩報怨,有想得到的,也有想不到的。知恩知怨而報,這是想得到的。不知有恩,但過去世與自己有善緣,今生見了自然覺得歡喜,與他不會生怨隙。而過去世與自己有惡緣的,今生遇到會自然生起怨怒不滿。這都是料想不到的。所造殺業的果報有遲有早,一旦業緣成熟,不論天仙人鬼,誰也逃脫不了。假使到了來生,造殺的為人,被殺的為畜生,就有蛇傷狗咬虎吞等事。如果造殺的為人,所殺的為鬼,就有瘟疫、僵屍、意外之傷等事。如果造殺的生為人,被殺的生為神,就有災殃、疾病、暴死等發生。如果造殺的生為良民,被殺的成為官吏,就有牢獄、冤案在死等事發生。造殺者生為士兵,被殺者為將軍,就有刀傷陣亡等事。如果造殺者生天界,被殺者生為修羅或造殺者生為修羅而被殺者生天界,就有地動山搖海陸戰爭。世人一遇患難就怨天尤人,而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上一篇:萬善先資白話解(3)
下一篇:傳喜法師:信滿則成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