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第五章·序分 第二節·發起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盂蘭盆經與佛教孝慈之道

  第五章·序分

  第二節·發起序

  乙二、別序六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饷其母。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解字

  丙一、目連道滿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大目犍連]乃梵語“摩诃目犍連”的略稱,“摩诃”此雲“大”,“目犍連”此雲“采菽氏”,姓也,以其先世祖宗,入山修道,常以菉豆為食,菽即豆也,然後得道。因是命族,其族出家者多人。本名曰“律俱陀”,此雲“無節樹”,因父母禱於律俱陀樹而生故,即以樹為名,是王捨城宰輔之子。目連原為外道,神通廣大,如來現權種種神通度之,彼方出家,詳見《賢愚因緣經》。先從沙然梵志學道,與捨利弗為師兄弟,沙然去世,聞佛因緣之教,悟明佛法,同捨利,隨佛出家。目連本為欲報親恩,出家修道,依四谛法,斷惑證真,證阿羅漢,而得六通。大目犍連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故加大字以別其余也,今為盂蘭盆會之當機眾。

  [始]即“初”。

  [得]即“證”。稱性修之,妙用斯現。

  [始得]藕益雲:“言始得者,六通之性,雖皆本具,迷不現前,須假修顯。今尊者與捨利弗,初聞因緣深義,頓破見惑,證須陀洹。尋來見佛,善來得戒,即如先所見。重復觀察,便於有漏心,得解脫無漏。解脫智生,先所未得而今得之,故名始得。即是依於性、共、緣三種四念處力,發起慧、俱、無疑三種解脫果證。故六通力,超過其余一切聲聞也。”

  [六通]謂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足,六漏盡等六種神通。天眼徹見障內外色;天耳具聞人非人聲;他心了知眾心差別;宿命憶識往昔劫時;神足示現種種變化;漏盡實知苦集滅道。六皆稱神通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照徹無礙也。

  丙二、知恩欲報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欲]將要,在動詞前,表示動作就開始:與“搖搖欲墜”,“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用法相同。

  [度]度脫。

  [乳]母乳。

  [哺]嚼哺。

  丙三、攀慕遍尋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即以]即,就;宗密雲:“得通便觀,故雲即也。”以,用。即以,與上文之“始得”相應。

  [道眼]觀求生處本是天眼通,由證道而得,故雲道眼。

  [觀視]攀慕遍尋。

  [世間]一、三界為器世間;二、六道為眾生世間。一念具足十法界,其母未修善,四聖法界不必觀,只有在六凡法界來觀,天、人、修羅、地獄、畜生各道中皆不見其母。

  丙四、得見所在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其]指示代詞,代指目連。

  [亡母]即目連逝世的母親。

  [餓鬼]餓鬼名刀途,業力所障,不但不見飲食,而且千百年不聞漿水之名,即或得見江河大海等水,欣然欲飲,牛頭鬼卒持刀逼迫,不許進水,故曰刀途。即或見之,水成镬湯不能飲,如是長劫受苦,業力所持故亦不死。

  丙五、悲哀往救

  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饷其母。

  [悲哀]所謂感傷徹於骨髓,號叫動於天地也。

  [缽]是僧眾受食之器,具雲“缽多羅”,此譯“應法器”、或“應量器”。體唯鐵、瓦,色分青、黑、木蘭,量分大、中、小。體色量三,皆應法、應量。

  [饷]饋饷,如《孟子?滕文公下》雲:“有童子以黍肉???,殺而奪之。”

  丙六、惡習難轉

  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得]前一個“得”字,是“取得,獲得”的意思;後一個“得”字,是“能,可”的意思。

  [便]副詞,立即。《三國志?魏王粲傳》雲:“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以為宿構。”

  [障]遮掩。

  [抟]把飯揉成團。以表貪食狀,因為當時印度無有筷子,皆以手抓食。《四分律?百眾學中》禁令比丘大抟飯食,因為這樣食不威儀。

  [遂]終於,如《韓非子?說林上》雲:“乃掘地,遂得水。”

  [食]前兩個“食”字是名字,即指缽中所盛之飯;後一個“食”作動詞用,即吃。

  說文

  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之大目犍連尊者,初證阿羅漢果,得六神通已。欲將度脫自己生身父母之神識,特別是為了報答生前母乳哺養之恩、劬勞之德。就用自己所得天眼通之道眼,遍尋父母究竟在欲、色、無色三界之何處?以便往度。(因父已生天界受樂,故不須述。)惟見其亡母墮餓鬼道中,因不得飲食故,皮包骨頭,體瘦如柴。目連見狀,疾首痛心,呼號摧恸,立即用自己的缽盂盛飯,憑其神通前往鬼道饋饷其母,以解譏渴之苦。其母既得其子饋饷之一缽盂飯,因悭貪習重故,立即一邊用左手遮掩其缽以防余鬼看見爭奪,一邊用左手偷偷地揉飯成團正准備送往嘴裡吃。可飯還未來得及送往嘴裡,頓時化成火炭,終不能吃。

  會意

  此一段文,針對前之證信序,名發起因緣序,即引發如來宣說正宗分之導火線。亦因前之證信序又名通序、經後序故,亦名別序、經前序。稱別序者,是因通序而來,通者通一切諸經,別者別於此經,說明此經之發起因緣不同於他經,故稱別序。後因此發起因緣序在正說之前,故稱經前序。欲會此中大意,有如下幾點:

  1、“目連道滿,知恩欲酬”之一段文,是發起正宗之由致與前導,充分說明尊者實乃因孝親而出家修道也。世人常誤解釋子出家不顧父母,乃大逆不孝也。其實不然,良以世間孝重跡顯而易見,出世間孝致本晦而難明。經有明文曰:“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意謂父生母鞠,義高天地,恩深巨海,誰人不知?不念報恩,便非人類;不令度脫,非真報恩。然尊者未得六通前雖念念知恩,但欲報無力。今既得道,故須先度其親。此是目連度親之本懷,亦是與會大眾之心聲,更是後世人等之榜樣。

  2、得見其母所在處,是發起正宗之主因,良以其母墮落鬼道已屬三途惡道,而復生餓鬼中,是鬼之極苦中,拔濟者唯《盂蘭盆經》欤,蓋發起正宗之意在斯也。如文所雲:“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此中“生餓鬼道”是異熟果,由引業所感召故,原以意識與癡心所相應故而妄造惡業,以致生於餓鬼道中,是發業無明所造之業。“不見飲食”是等流果,“皮骨連立”是增上果,由滿業所感召故,原以意識與悭貪心所相應故而受“不見飲食,皮骨連立”之生命,是潤生無明所造之業。蓋對於來生果報,發業無明所造之善惡引業,猶若一種登記作用;潤生無明所造之善惡滿業,則能使登記者發生效用矣。知此道理,欲得解脫,須勤修戒定慧,對治貪嗔癡不可。

  3、“目連悲哀”一句,是發起正宗之助緣,乃是說明目連感生育哺養之恩重,故致孝心發現,悲傷無限,足見度母之心切。宗密大師曾感慨地注釋此段文曰:“死別隔生,忽然再見;縱使顏容仍舊,亦可涕泣悲傷。況睹鬼形,皮骨連立,喉中煙焰,腹裡空虛;苦似倒懸,命唯喘息。豈不能碎身擗踴,竭氣號啕。恨罪逆之偷安,痛慈親之受苦……”凡為人子者,見其母如是之苦狀,安得不疾首痛心,呼號摧恸,感傷徹於骨髓,號叫動於天地者也。

  4、從“即以缽盛飯,往饷其母”一句可以例知,此經說在七月十五之午前,從文可以意想到當時的情形。密宗注釋此句雲:“母既氣綿夕漏,厄在朝饑。饑而且渴,理須救濟。濟此之急,飯食為先,故以缽盛飯,持饷於母。”就此中一“即”字,足以說明當在飯食,故不待移時,即以缽盛飯,往饷其母也。否則,當時那有就手之飯可盛呢?佛陀時代,寺院不動煙火,比丘皆托缽乞食,故可推斷是在食時——即各家起火造飯之時也。

  5、“惡習難轉”之段,是促成發起正宗之增上緣,亦是說明神力不禁業力,除饑須先除悭的道理。目連之神通,據說佛上忉利天為其亡母宣說《地藏本願功德經》三月,因諸弟子想念佛陀故,目連以神通運諸工匠上忉利天觀佛而造像。可是,神通難轉惡習,孝子不能代母受苦,因果絲毫不爽。因“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抟食”故,導致“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此情此景,孝子之悲哀心可想而知。宗密注釋此段文曰:“境隨心變,果藉業成。餓因未除,飽緣寧致!鬼是炬口,食近口而熾然,水作堅冰,冰近湯而確耳!即知神力不禁業力,除饑要且除悭。故六通往饷而招殃,百味盆羅而致苦。大哉業熟可思者焉。今左手障缽恐余侵,右手抟食貪於自給。悭貪猛盛,如此現行,飯食劣緣,若何充濟。”藕益作釋曰:“本以悭貪,墮茲劇苦。習性難革,終不回心。障缽恐余鬼之侵奪,抟食圖一身之飽足。誰知萬法惟心,業力甚大,美食頓成火炭。倘其時,能發慈悲平等之心,念同類苦不忍獨餐,必當甘露充溢,自他俱脫苦輪。奈何惡因不除,惡報斯劇。雖神通大孝,亦無如之何矣。”

  個總之,以目連之母生餓鬼中而發起正宗之主因,以目連道滿、欲思報恩為發起正宗之由致與前導,以目連悲哀、持缽飯往饷為發起正宗之助緣,以其母惡習難轉為促成發起正宗之增上緣。這便是本經之發起序的由來。從文句會,本經之發起人是目連;從義理會,真正之發起是目連之母。善者應深思。

  鑒賞

  僅僅八十字,將一經之發起因緣交代得甚為詳明、清楚,可謂言簡而義周,盡善又盡美矣。讀來朗朗上口,铿锵有聲,其母之苦重、孝子之愚誠彰而明矣。字裡行間,流露著慈母求救的呼號、孝子拔濟的心聲,細心玩味,引人深省。

  欣賞此文,在樸實的言語可以領略出用詞的恰當,如“始”、“即”、“便”、“遂”等。

  1、如“始得六通”之“始”字,道出了目連之慈孝本懷,充分說明目連是因“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而出家修道的。

  2、如“即以道眼”之“即”字,表露了目連度脫父母之心十分殷切,以顯孝子之愚誠,亦充分說明目連初得六通,第一先想到的就是度脫父母之事,故此“即”字含有“當下就是”之意。意思是說,尊者得六通之時,便是度脫父母之時。“即以缽盛飯”之“即”字,其大意亦如是,更吐露了孝子見母之“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的悲哀之心情。

  3、“便以左手障缽”之“便”字,說明其母宿世悭貪之惡習重故,一得其子所饋饷之缽飯,其“左手障缽”、“右手抟食”之舉動,那是自然而然,是出於一種習慣性的動作。這種習慣性的動作,便是所謂的業力。遇境???緣,業力現前,則自己難以做主,自然會失控。

  4、“遂不得食”之“遂”字,說明了其母之惡習所導致的結果,必然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如是因感如是果也。

  與其說這段文字是陳述本經之發起因緣,倒不如說是目連之母現身說法也,以其母之苦狀來映襯孝子之愚誠,其慈孝之旨意於此可見一斑矣。這可謂是以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一個抽象的孝順之道念。

  出典

  在這裡只出目連的四個典故:

  1、出家因緣

  目犍連,又作“摩诃目犍連”,即“大目犍連”,別名“拘律陀”,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者。為摩揭陀國王捨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羅門種。生得來容貌端正,自幼與捨利弗交情甚笃,同為外道刪阇耶?毗羅尼子之弟子,各領250徒眾。嘗與捨利弗有約,先得悟解脫者,必以相告,遂共精進修行。後因捨利弗因逢阿說示,授“諸法因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之偈的影響,而悟諸法無我之理,並偕同目犍連率弟子一同谒佛出家,蒙其教化,時經一月,證得阿羅漢果。

  2、度蓮花色比丘尼

  據說,一日,大目犍連經過一座園林,有個名叫蓮花色的中年婦女,受外道的掀動,帶著媚態的神情走近目犍連,想用她的風韻與姿色來誘惑目犍連。可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立即看清蓮花色女的企圖,因此就站下來說道:“可憐的女人,你的遭遇已經是那麼的不幸,你怎麼還不知道自己的苦惱。你現在打扮得如此的妖艷,自以為很美麗,其實是丑陋和污穢的。裝飾著外表,自以為得意;迷惑於虛妄的美麗,就如沉溺於污泥,將越陷越深。”

  蓮花色用驚奇的眼光看著目犍連尊者,不覺忏悔的眼裡流出了難受的淚珠說:“是的,尊者!我是裝飾著污穢的身體來迷惑人,實際上我也討厭自己的身體。我已經不能得到救度,將會給恐怖的因果所糾纏,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目犍連立即鼓勵和安慰蓮花色女說:“不要自暴自棄,只要你能忏悔前愆,絕沒有不可救渡的。衣服污穢時,可以用水來洗干淨,身體骯髒時也可以用水來洗滌,但心識的不淨,只有用佛法去滌洗。再污濁的百川,只要流到大海裡去,大海水總會洗清百川溪流的。偉大的佛陀,能夠教示有罪的人們,幫助他們洗淨心識裡的污垢,使每一個願意忏悔的人得救。”

  原來,蓮花色女也有著悲恨的因緣,她仇恨所有的男子,她倚門賣笑算是對男子的報復。她是德叉屍羅城的一個美麗的姑娘,16歲時父母為她招贅了一個夫婿,可是不久因父親的病勢,母親竟和她的夫婿私通。蓮花色氣憤之下,捨去了幼小的女兒,一人出走飄泊在外,幾年後又重新嫁了個丈夫,過上了幾年幸福的日子,但她的第二個丈夫外出經商。當他從德叉屍羅城歸來時,花重金買了個小妾,而偏偏這個小妾竟是蓮花色和第一個丈夫生的女兒。從此她又離家出走,深重的罪惡使蓮花色討厭人類、討厭世間、於是她也就玩世不恭了。她玩弄世間、玩弄人類,做了賣笑的YIN女,打發著她罪惡的生活。

  目犍連知道蓮花色女的身世後,並沒有輕視她的心,反而覺得她此刻的心真、善、美。他用憐憫同情的語言對蓮花色說:“你的前半世雖然是一段可恨的因緣,但若能依著佛陀的教示而行,罪惡的因緣就可以結束,你可以獲得新生,現在你的機緣已經成熟,快跟我一起去見佛陀吧!”

  蓮花色女很喜歡,她就這樣的做了佛陀的弟子。後來在佛陀的尼眾僧團裡,蓮花色女成為模范的比丘尼;比丘中的神通第一是目犍連,比丘尼中的神通第一就是蓮花色女了。

  3、比捨利子斗智慧

  據說有一次佛在阿耨達池,欲說大法,大眾齊集,唯捨利弗不知何故未能參預。佛即命目連前往召喚,目連見捨利弗於石洞中補綴僧衣。目連說:“佛在阿耨達池,特命我來,請你回去。”捨利弗說:“請稍等候,待我補好衣服與你同去。”目連不能久等,急著要回,並高聲說:“你若不快與我同回,我即運用神通力量舉起你的石室到大會場去。”捨利弗卻心境平和將身上衣帶解下放在地上說:“你若能動此衣帶,也許可以搬動我身。”當時目連心有不服,即運以神通要拿衣帶,但無法拿起,竟然失敗。此時大地為之震動。然後目連垂頭喪氣,又以神通還到佛處,驚訝地見到捨利弗已經到達大會場中。目連此時深有所感歎息說:“現在才知神通之力不如智慧之力大。”這是二人一段比勝佳話。

  4、為教殉身

  目犍連和捨利弗獻身推動佛陀的**,貢獻最大,佛陀的教法能於很短時期遍及全印度,他二個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因此,他倆也成為外道首先想去掉的眼中之釘。據說目犍連在弘法的途中,經過伊私阇梨山,當他在山中靜坐時,給裸形外道執杖梵志看見,他們就集合了很多的人,從山上投石如雨,目犍連在禅定中被砸成肉醬而死。僧團的比丘知道他殉教之後,很氣憤,都想為他報仇,這時佛陀教導大家說:“肉體是無常的,業報是要了結的。只有目犍連尊者,亡身的時候不迷而進入涅槃。生死的問題,在覺悟者面前是不成問題的。死不必驚慌懼怕,要緊的是對於死有無把握,目犍連為宣揚如來的教法,他的犧牲是無限之美!”

  同時,佛陀也告訴諸比丘,神通不是根本之法,因為神通對於生死解脫毫無關系。目犍連尊者不聽佛陀的教示,在迦毗羅衛城被圍困的時候,他以神通去救釋迦族就沒有獲得成功,那時,他才知道神通不能敵過業果。最後,他為了布教殉難,神通也沒有救他。目犍連的死,給今世追求神通的人,也許能有一點警誡。

  目犍連入滅後,佛陀於竹林精捨門前建塔紀念他。阿阇世王亦下令逮捕外道,有不少的裸形梵志被阿阇世王投入火坑。

  料簡

  1、問:六通是修道而得的,還是人皆本具的?

  答:從根本上說,六通人皆本具。但若不修,雖具不發生功用,因有妄想分別心故。藕益雲:“六通之性皆本具者,如昔有人,專精讀書,不覺日暮。直至黃昏,朗然閱誦。他人從戶外入,語雲:“天已昏黑,如何暗中,猶讀誦耶?”彼聞此語,分別心生,即昏無所見。當知天眼之性,人皆本具。妄想分別,致令不現前耳。

  又如有人患聰,聞床下蟻行,謂是車馬戰斗。即天耳性具,迷失慧性,反以為病。父母於幼子,雖未能言,體知其意,即他心性具。

  昨日已去,今猶憶知,以近例遠,定可還憶,即宿命性具。李廣射石而沒羽,葛女投冶而作金,舉鐵缽而非重,生心即復不勝;忘香盒於殿中,再往始知固扃,卽神足性具。

  嘔髑髅之清泉,不堪再飲;聞索債之鬼語,豈更思兒!即無漏性具。

  但繇積迷不返,埋沒性靈。致使見不超色,聞不越聲,亦以不達性德。纡曲修持,致使神通,成多差別:天龍神鬼,報得五通,境狹用短;凡夫外道,修得五通,亦無勝用,既未漏盡,禅退通亡;慧解脫人,但盡諸漏,五用不彰;俱解脫人,六通乃具,乃至方便道中,猶存作意;無記化化,始屬真因。

  然雖邪正攸分,大小區別,總承性德,威神之力。若非性具,修豈得成?昧性而修,為邪為小,如盲人不見日輪,亦蒙其照。達修在性,為正為大,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今目犍連所得六通,跡同權小,本實難思。有經說言:目連入八千三昧,能知八千世界中事,乃至震動八千世界。捨利弗入一萬三昧。迦葉能入一萬二千三昧。除二人外,余大聲聞,皆不及目連。十地菩薩,則展轉倍勝。不可思議,無非性具之德。故稱性修之,妙用斯大耳。”

  2、何故食到目連母嘴邊就化成火炭了呢?

  佛法所謂一切??是循業發現,地獄亦是唯心變現。要知“境由心現”,只因目連之母當時全是悭貪之心,故導致嘉肴化成了火炭。

  一公案上說,有一少年,常偷鄰家雞卵,以灰火燒吃。後在外玩耍,見一大房,前往觀之,甫入,而門自關,即不得出,覺有灰火,燒於足下,展轉奔馳,燒不能脫。飯時,家長尋之,鄰人告雲見此兒於田間回轉奔馳,已歷多時。家人呼之,此兒聞聲,大房乃隱,兩足起泡,痛哭而歸,述其經過,莫不歎奇??

  3、問:鬼有幾種?

  答:鬼有三種:一、無財鬼,以無福德不得食故;二、少財鬼,少得淨妙飲食故;三、多財鬼,多得淨妙飲食故。此三種鬼復各有三:

  無財三者:一、炬口鬼,謂火炬炎熾常從口出。由是前生燒壞村柵焚炙賢良,以此求財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墮此鬼中。故《正法念經》雲:“若人貪嫉,枉奪人財,破人城郭,殺害抄掠得財,奉王大臣,轉增凶暴,墮熾然餓鬼中。”二、針咽鬼,謂頭大如山,咽如針孔,由於破齋夜食,盜竊眾僧之食故。故《齋法清淨經》雲:“目連路逢數百萬鬼,頭如大山等。”三、臭口鬼,謂口中腐臭,自惡受苦,以多貪名利,自是非他,贊歎惡人,毀謗賢善故。據此三種,寧吞鐵丸,不食信施。

  少財三者:一、針毛鬼,毛利如針,行便自刺,為貪利故。妄行針炙,及刺畜生,但為求財不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由於販賣豬羊,烹宰鵝鴨,湯爛刀剝,楚痛難堪,地獄罪終,墮斯鬼趣。三、大瘿鬼,咽垂大瘿,自決啖膿,由嫉妒於人,常懷嗔恨故。

  多財三者:一、得棄鬼,謂常得祭祀所棄食故。由於罪多福少,少施多悭,棄擲之物,方惠施故。二、得失鬼,謂常得巷陌所遺食故。以於現財常生悭著,疑欲失者而方捨故。三、勢力鬼,謂夜叉羅剎,毗捨阇等。所受富樂類於人天,或依樹林,或住山谷,或居靈廟或處空宮,形豎而行,屬於鬼趣。此等變化多端者,由於因地罪福不精,苦樂之因相雜作故。《付法藏傳》說,僧伽耶捨比丘游大海邊,見妙宮殿,其家鎖二鬼等。今尊者之親,是無財鬼中之炬口鬼也。

  又有處說,餓鬼有三種:一、外障,得遇水時,即見有人執刀仗等而障礙故。二、內障,口有火炬,或咽如針故。三、無障,見河是猛火,或食糞穢,或自割身肉食啖等。今尊者之親,當內障也。

  上來諸鬼,皆由自心因行所招,果報必應,譬如影響,由於形聲。雖父母至親,不相替代。故諸智者宜各勵心,傥遇善緣不應空過。一朝去世誰為修崇?縱托子孫七分獲一,況無

  孝子!悔恨何追。且濁世凡流,鮮懷仁孝,唯憂妻子,豈念幽靈!貧賤者迫以饑寒,富貴者荒於財色。設能追福厭課者多,竭力罄心萬中無一。世途目擊,豈不昭然。故《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雲:夫妻和合,同作五逆。彼時呼喚,急速走使。父母之語,十喚九違。不相從順,罵詈嗔目。生存尚爾,殁後可知。自既不仁,兒豈能孝!故昔有送父林野,乃持輿回歸。以古觀今,雖途跡異,而心同也。

  注:此段出自宗密大師之《盂蘭新疏》。

  點評

  這段發起因緣,使我想到,本經的發起人看似是目連,實則是目連的母親。原以目連之母宿生悭貪習重,因目連之出家毀謗正法故,墮生餓鬼道中受苦。目連以道眼見得母親生處,悲傷萬狀,即以缽盛飯往饷其母,不料飯未到嘴邊而化成火炭。良以目連無何奈何故,便請佛求助,因此啟請如來宣說此經。

  可見,其母墮落得欲深,而孝子越發顯得愚誠。反過來想想,正因其母之宿生悭習,反而成就了目連的大慈孝行。智者大師曾有“彌殺彌慈”之說,在這裡得以驗證其說。所以,奉勸諸人,莫責怪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或沒有給自己良好的教育環境。其實,父母賢善與否並不重要,環境順逆也是次要。原因是逆境有利於磨砺意志,順境有利於成長。總之,好父母、壞父母都是父母,順境、逆境都是機遇。為人應樂天知命,隨遇而安才是。

 

上一篇:淨空法師:念佛不要只念一半
下一篇:第五章·序分 第一節·通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