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第六章·正宗分 第三節·正示法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盂蘭盆經與佛教孝慈之道

  第六章·正宗分

  第三節·正示法要

  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解字

  丙二、正示二(丁一、教孝子獻供之法;丁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丁一、教孝子獻供之法五

  戊一、定勝時

  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告]這裡作動詞,相當於“谕告”,有提示、警告、令其注意聽等的意思。《釋名?釋書契》說:“上敕下曰‘告’。告,覺也,使覺悟知己意也。”

  [眾生]佛教術語,梵語“薩埵僕呼善那”,新譯曰有情,舊譯曰眾生。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曰眾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故僅舉生字以代之也。

  [七月十五日]前三月夏安居,從四月十六受,今九旬期滿,將事游行,眾僧和合,同受自恣,故稱此日為“僧自恣日”。又佛以眾僧自知有罪能發露忏悔,還成清淨得受戒臘之歲,易成出世之果,故又稱“佛歡喜日”。其實,自恣有三日:或十四、十五、十六,今舉中間也。

  [僧]宗密大師認為“此剩僧字,去之又句阙。亦是譯人之失也,何不雲‘共自恣時’。”

  [自恣]梵語“缽刺婆刺拏”,新譯為“隨意”,即是“隨他”。於三事之中,任意舉發,說罪除愆之義。舊雲“自恣”,乃義翻耳。其辭曰:“大德眾僧,今日自恣,我某甲比丘亦自恣。若見聞疑罪,大德長老哀愍故,語我,我若見罪,當如法忏悔。”各各次第如此三說,受自恣已,名為安居事訖,從此各任東西。今此日中,乃大眾和合,互相勉勵,遵崇道業,改過遷善之日,故科此段文曰“定勝時”——藕益。

  宗密解釋雲:“自恣者,自己之過恣他所舉。謂一夏安居九旬加行,不階四果,亦得四禅。佛設教門,本意如此。正像末法,僧等皆然。雖後五百歲,亦有持戒修福者故,然將超苦海,謹護浮囊。猶恐當局者迷,必藉旁觀得失。縱不斷惑證果,還希罪滅福生故。褊袒於眾中白:‘大德長老,或見我過,或聞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舉,哀愍語我,我當忏悔。’如此則身心清淨,猶如琉璃;禅定解脫,或有之矣。供養此者,力用可知。豈不拔濟先亡,資熏現在?故三藏雲:‘比丘受歲之日,大眾自恣之時,僧多獲道於四果,故能濟厄於七代。’”

  章旨

  此段文乃如來“定勝時”也,即擇選年年七月十五日為孝子報恩設供舉辦盂蘭盆會之良晨勝時。元以此日之前三月,在佛陀時代規定諸比丘自四??十六日至七月十六日這段時期內,不許出門游化以免雨季踏傷昆蟲,而是結夏安居學戒,足不出戶。經過如是三月的閉門精修,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這三天,各處比丘解夏前來佛所聚會,並且各比丘不但自己發露舉過,並且任人舉過,因彼此的展轉相谏、展轉發露忏悔而得增益安樂住,其心清淨無瑕晦,猶如琉璃,禅定解脫或有之,彼此和合同一眾住說戒布薩。所以,七月十五這天稱“僧自恣日”,因諸比丘的自恣悔過而諸佛歡喜,故又稱此日為“佛歡喜日”。當然,經文只言七月十五日,不提十四、十六日,是舉中間以略前後也。

  正因如是故,這天舉辦盂蘭盆會,供養如是清淨比丘,其力用不可思議也。由十方眾僧的自恣,而引發三世檀越信施的慈孝報恩心,慈孝心是成就法會的主因,自恣僧是成就法會的外緣,主因外緣的不二感發於同時,可謂是以“裡應外合”之原理而擇選年年七月十五日為舉辦盂蘭盆會的良晨勝時也。可悲的是,如今的寺院已無結夏安居之先例,亦很少舉辦盂蘭盆會,而是以焰口施食而訛傳至今也。

  戊二、發勝意

  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當為]指一切孝子之能救之心,並非專指目連一人而言,因為人人皆是父母所生故。

  [七世父母]指過去久遠之一切父母,所生父母不同儒家所取上代祖宗。

  [現在父母]即現世生育此身父母。

  [厄難中者]厄是苦厄,難是患難。通於存殁,殁則地獄鬼畜,存則病痛枷禁。

  章旨

  此段文是如來勸當機發最上勝意心,其實也是勉勵後世人等也。此中“當為”是指能救之心,“七世”以下之文則為所救之境,可謂是約境以明心,境廣則心勝。如來宣說此經,並非只為目連一人之母,所救之人不止一生,故言“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之苦,通於存殁,殁則地獄餓鬼畜生,存則痛苦枷禁。所以,如來勸當機並與會大眾及後世人等悉皆發心等濟“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如是發心,方謂無上最勝意心。此段文字,大暢如來宣說此經的本懷。

  其實,文中只言“七世父母”,且就凡夫心量羸劣略說之耳。當知,盡虛空遍法界之一切有情皆是我人過去現在未來父母、六親眷屬,故如來觀於蟻蝼,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也。若知此理,自然能發增上最勝之心,當知塵點劫前生身父母、六親眷屬皆可同出苦輪,方名“一切難,皆離憂苦”也。

  如來之所以如是強調行人發勝意心,元以發心殊勝與否關系到能否深信勝田、廣修勝供也。若不能廣修勝供,則成徒設虛文,執理廢事,既不能拔濟已故父母,亦不能資薰現在父母,更何況七世父母耶!

  戊三、設勝供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具]備、辦。

  [具飯百味]宗密雲:“具飯百味者,總標也。如人盛馔盤筵,邀命賓客,唯雲吃飯,故飯為總統於百味。百者,大數,非定一百。”藕益雲:“具飯二字,總標設供也。百味,極言其味之多,謂飯餅麨酥酪醍醐等。”

  [五果]宗密雲:“五果者:一核果,如棗杏桃李等;二膚果,如瓜梨柰椹等;三殼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糩果,如蘇荏等;五角果,如菱豆等。”藕益雲:“五果,謂根、莖、葉、華、果。”

  [汲灌盆器]謂澡手洗足等沐浴用器,並下“床敷臥具”,皆身所覺也。

  [香]鼻所嗅也。香乃吉祥之象征物,謂燒香末香之類,可焚熏以驅除蚊蚋,清潔環境。

  [油錠燭]照明所須物,眼所見也。油則菜油酥油等,既可點燈又可食用。錠即燈也,有足曰錠,無足曰镫。镫與燈同,故然燈佛,或翻為錠光佛,以義同故。燭即照也。

  [香油錠燭,床敷臥具]圓瑛大師認為此二句,疑為語倒,盡世廿美,以著盆中二句,須在上文,恐鈔寫之誤也。

  [盡世甘美,以著盆中]重申奉盆設供之意。甘美,止是百味五果。言盡世者,富則羅天下之珍奇,貧乃竭一人之力量。惟誠惟懇,無惜無悭。盆者,卽種種如法清淨碗缽,或百或千乃至無數,羅列供養,總名為盆,是所謂盂蘭盆也。

  [以著盆中]宗密認為:“著盆中者,譯經訛錯。如何床等可置盆中,應雲‘著盂蘭盆供會之中’也。”

  [供養十方,大德眾僧]宗密雲:“供養二句者,正明行也。據經本意,但以可受用物,供養大德之僧。不必雕镂金玉,剪割缯彩,高聳欄架等也。故三藏雲‘汝須物華四事,盆美八珍,歷十方而運想,澄一心而供養。”藕益雲:“供養十方大德眾僧者,教以運想之方,法界無遮,微塵不隔,清淨海眾,鹹集此中;現前供具,徧同塵剎,無礙莊嚴,重重無盡。具如香華觀想偈文,應細知之。”

  章旨

  這段文是如來勸發行人設勝供,欲顯慈孝之行,欲拔濟父母之厄難,須先設勝供也。所以,上段“發勝意”之文是顯理,約境明心;這段“設勝供”之文是明事,由心導行。經文至此,可謂是依理成事,由事達理也。即依自己所發之勝意心而廣行六度萬行,理論聯系實踐。

  這裡,“具飯”二字總標設供,飯總統“百味五果、盡世甘美”,皆為舌所嘗之味塵也。“香油”,即鼻所嗅之香塵與身所覺之觸塵也,元以香油亦可塗身故。“錠燭”是照明所用,屬眼所見之色塵也。“汲灌盆器”、“床敷用具”是身所覺之觸塵也。此中所設之供物,於五塵中唯缺聲塵,其實下文之“贊勝田”即屬聲塵。

  又“具飯”、“五果百味”、“盡世甘美”等屬飲食供養;“香油錠燭”即醫藥供養,原因是香油塗身以保護皮膚、塗足以便利行,錠燭雖是照明所用,但亦是看護病人之所須物;“床敷臥具”,即是衣服、臥具供養。此中看似於四事供養中,惟獨不言“醫藥”、“衣服”供養,若從文義會則具備矣。

  從上可知,所謂的“設勝供”,即借此世五欲塵境而廣做空華佛事,依供養十方大德眾僧之儀而興建水月道場,運竭力供養之澄清心而拔濟生生世世父母之厄難以降鏡裡之魔軍。惟有如是竭力盡心地設勝供,方能顯示孝子之愚誠。可見,設勝供即是借世間之種種香花而莊嚴自己之福慧特。

  所以,設勝供貴在“竭力盡心”,並不在所供物之多少與好壞。宗密說:“富貴則盡世所有,有即須求;貧賤則盡力所及,及則須覓。即知不定少多之物,但在竭盡其心。亦類彼‘享於克誠,馨於明德’。”藕益雲:“富則羅天下之珍奇,貧乃竭一人之力量,惟誠惟懇,無惜無悭。”

  在如法設供方面,宗密說:“據經本意,但以可受用物供養大德之僧,不必雕镂金玉、剪割缯彩、高聳欄架等也。故三藏雲‘汝須物華四事,盆美八珍,歷十方而運想,澄一心而供養。’”而藕益說:“於四事中,略不言醫藥;於五塵中,略不言音樂及散名華,准《寄歸傳》亦應有之。”總之,所供之物不外乎“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也。

  但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不論自己供物之多少,若能依“一即是多”之原理而運觀想,猶一個太陽可以普照萬物也,這樣則法界無遮、微塵不隔,清淨海眾鹹集此盆會中,現前供物遍同塵剎,無礙莊嚴,重重無盡也。

  戊四、贊勝田

  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

  [當此之日]即指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佛歡喜日。

  [山間禅定]禅,即靜慮的意思。定,“攝心為戒,因戒生定,由定發慧。”定與禅定是兩回事,禅為定之一種。廣義言,“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搬柴運水,迎賓送客,行住坐臥都是定。禅宗曰般若禅,參禅須有最高的智慧,否則不可能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功夫,完全是最高智慧的表現,純粹的般若。定,由戒而生,制心一處曰定,即心不動。故禅與定,字面上稍稍有差別。此言“山間禅定”,為修禅之一種方法,不一定山間可修,如果心不受世間五花八門的誘惑,即是禅定之功夫。

  [四道果]即《金剛經》所謂的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也。前三為果,第四稱道。初果須陀洹,此雲“入流”,是見道位,斷三界內,見惑八十八使,能見真谛之理,預入聖人之流,故名入流,尚須進斷思惑,天上人間,七番受生。

  二果斯陀含,此雲“一往來”,並第三果,是修道位,斷三界內,思惑八十一品。三界九地,每地九品,九九合為八十一,欲界五趣雜居地九品,初果六生天上人間,斷前六品,方證此果,當須一生天上人間,斷後三品,方出欲界,故名一往???。

  三果阿那含,此雲“不來”,以欲界九品思惑盡,生色界五不還天,進斷上八地思惑,七十二品,再不還來欲界受生,故曰不來。以上三果,是有學人。

  四果阿羅漢道,名無學道,有三義:“無生”、“應供”、“殺賊”。阿那含在五不還天中,斷上八地思惑盡,超出三界見思,是見思二惑,為三界內生死因,見思斷盡,因亡果喪,證阿羅漢道。此雲無生,再不還來三界內受生。

  [樹下經行]為頭陀苦行之一種,即樹下宿,糞掃衣,日中一食。據《梵網經》可知,行頭陀行一年有二期,即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此二期中為印度當時之旱季。其實,佛陀時代比丘們飯後林間經行,乃是一種行禅,如中國叢林之飯後繞道念佛回向一般。

  [六通自在]六通即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漏盡等六通。六通雖三乘同有,但不無勝劣之分,如天眼,二乘人見三千大千世界,菩薩見百千界等。此當指菩薩六通,較勝二乘,自在解脫,故能教化聲聞緣覺,令其捨小入大,涉俗利生也。

  [教化]梵語“阿含”,譯曰教。教者,聖人之言,被於下者。在心雲法,法發於言雲教。這裡教化,即是依聖人之言教育感化,含有統領大眾的意思。

  [聲聞]梵語聲聞之義有三:一、就得道因緣而釋,聞如來所說之言教而悟解,故曰聲聞。《地持論》雲:“從他聞聲而通達,故名聲聞。二、就所觀之法門而釋,如《地持論》所說,我眾生人等,唯有名而無實,故目之為聲;觀此聲(即我眾生等)而聞解無我無眾生之義,謂之聞。三、就化地之佛說而釋,佛所說一乘之法旨為聲,眾生聞而悟解名為聞。《法華經》所謂“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是也。總之,聲聞生逢佛世,因聞佛說四谛的音聲而悟道,斷見思惑而入涅槃者,故名之聲聞。

  [十地]這裡指大乘經所明大乘菩薩之十地,即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菩薩大人]是梵語“菩提薩埵、摩诃薩埵”的簡稱。“菩提薩埵”舊譯作“道眾生”,新譯曰“覺有情”。“摩诃薩埵”,舊譯作“大眾生”,新譯曰“大有情”。即求道果的眾生,名為道眾生——菩薩。又因求道果者通於聲聞、緣覺,為簡別彼故更曰“大眾生”。又因菩薩有高中下諸位的不同,但為特示地上菩薩故更曰“摩诃薩”。可見,菩薩與聲聞的區別,只在於發心的大心,所以有此二名。故這裡的“菩薩大人”,華梵並舉,即凡是欲發無上菩提心自利利他者皆可稱為是“菩薩大人”也。

  [十地菩薩大人]即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分證法身,破無明,得中道之大菩薩也。應本同流九界,廣度眾生,雖六道四生,無不示現。初地菩薩便能於百界現身作佛說法,八地菩薩便可達到無功用行的境界。

  [權現比丘]為護正法故,菩薩大人運大悲心,權巧方便,示現作比丘,即所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比丘身”者,以利生益物故。大法東來,歷朝帝王皆設千僧大齋,就是為了能有權現聖僧的赴會應供,如賓頭盧尊者發願不入涅槃,常住世間,赴約應供,天上人間,廣種福田。

  [在大眾中]藕益雲:“通指山間樹下之賢,禅定經行之侶,自利利他之士,若權若實之俦,總集於自恣大會之中也。”

  [皆同一心]宗密雲:“皆同一心,是意和合。謂受供時皆同運慚愧殷重心、慈悲報恩救濟心,人雖位有凡聖德有優劣,而所運心一而無異,故雲同也。”藕益雲:“憐愍施主,無著無貪,美食惡食,不生增減,故名一心。”

  [受]領納於心曰受,意謂比丘應供須以平等心受食,不分食物之好惡。

  [缽和羅飯]宗密雲:“缽和羅飯者,缽中飯也。梵雲缽多羅,此雲應量器。和字訛也,今時但雲缽者略也。經題雲盆,即是缽也。譯時隨俗,題之雲盆。盆之與缽皆是器故,故三藏釋題,翻為救器。”藕益雲:“梵語缽和羅,自誓經言‘缽和蘭’,只是梵音輕重。此翻自恣食,謂七月十五日,設食供佛及僧,名缽和羅飯,即前文所列勝供也。”

  [具]這裡作動詞,具備的意思。如孟浩然之《過田莊》中“故人具雞粟”的用法同。

  [具清淨戒]事戒道戒,悉皆無犯,三業清淨,皎如冰霜。一般來說,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八十四戒。可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也。

  [其德汪洋]其,指示代詞,即指三乘道德汪洋,猶如滄海,浩渺無涯。以上“山間禅定”是定學,“教化聲聞緣覺”是慧學,“具清淨戒”是戒學。既三學具足,故其德汪洋。若供養如是大德之眾,其功德豈思量之所能及哉?

  章旨

  這段文是“贊勝田”,文分三段而會:初二句約人贊時之殊勝而總標,正明七月十五乃上善聚會之勝時也。一切聖眾,德本汪洋,但此日之前各自安居,此日之後游行無定,惟此嘉會,海會雲集,倍覺殊勝也。末後二句以戒德贊人而總結,以突顯“聖眾之道,其德汪洋”之勝田之相。中間之句人法有其五對,但文不次第:謂處則山間、樹下一對;證則四果、六通一對;行則自利、利他一對;學則戒、定一對;人則大小、權實一對。又中間之句,總束之不出人法也,意謂三學三乘對也。三學者,如“或在山間禅定,或得四道果”等句是定學,“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等句屬慧學,“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等句屬戒學。三乘者,即聲聞、緣覺、十地菩薩大人也。所以,約人不外乎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人也,約法不外乎戒、定、慧三學也。

  其實,這段文是對“定勝時”之文的進一步說明,正是說明為何在七月十五日舉辦盂蘭盆會的特殊意義,原因是此日乃上善聚會之時,不能以平常之日而論也。

  上段之“設勝供”是表相,而此段之“贊勝田”是發自內心的隨喜贊歎、真實供養。為令行人能真心實意地贊勝田、設勝供、發勝意心,故經中處處顯勝,如“山間”、“樹下”,略舉其所依,足顯頭陀勝處;“禅定”、“經行”,略明其修相,足顯精進勝功;“得四道果”,略明其斷惑,足顯自利成就勝果;“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略明統理大眾,教其弟子,足顯利他成就勝業;“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略明其應化示現,足顯度生慈悲勝心;“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略明其意和合,謂受供時皆同運慚愧殷重心、慈悲報恩救濟心,人雖位有凡聖,德有優劣,而所運心一而無異,足顯應供勝禅悅;“具清淨戒”,略舉其戒相,足顯執持禁戒勝德;“聖眾之道,其德汪洋”,結贊其威儀,足顯聖眾勝道也。之所以處處徒顯一個“勝”字,無非是為令行人能發自內心深處地贊歎僧寶之種種勝田,從而擇勝時、發勝意、設勝供也。

  這裡要強調的是,“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之句,藕益注釋此句雲:“十地菩薩大人者,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分證法身,破無明,得中道。應本同流九界,廣度眾生。雖六道四生,無不示現,以比丘是住持僧寶,關系佛法,每權現之。如地藏菩薩以聲聞像入大集會,世尊廣歎功德勝利,超過一切諸大菩薩不可稱計。既贊歎已,說《十輪經》,遺誡末世。不得於出家人,輕賤毀辱,以剃發染衣即是聖賢幢相。雖破戒乃至無戒,捨身決墮地獄,猶為人天福田,況復具戒,況復證果!故菩薩大人為護正法,往往示作比丘混入庸侶,逆順縱橫,隨機設化,俾增上慢人及無信之輩了知聖凡難測,不敢以牛羊眼觀視出家弟子而取重愆。以此方便,令僧寶種性不斷,佛法賴以久存也。”

  還有“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汪洋”之句,藕益注釋雲:“具清淨戒等者,結贊勝田之相。聖眾雖權實不等,總以戒為其體。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依戒而住。禅定經行、四果六通,固自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內秘菩薩,外現聲聞,尤必執持禁戒,嚴護威儀。倘戒不清淨,名曰無慚。受此信心勝供,不啻銅汁鐵丸;若戒根清淨,雖未證果,亦稱聖眾,以登壇時所得。如法清淨律儀,即是無漏戒身,直至成道,無別體故。如此聖德,如雲普集,誰能測其涯涘哉!”

  凡為真發勝意心、設勝供拔濟歷生父母者,應此二段文處領會其真旨。

  戊五、獲勝益

  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其]指示代詞,代指能供養者。這裡,專指目連一人,廣指一切能供養者。

  [此等]指受供養者,即自恣僧。

  [現世父母]謂現生之世已逝父母,對下文七世父母而言。

  [六親眷屬]這裡,泛指現世之已故六親眷屬。六親,謂父母兄弟姊妹。又父黨六親,謂伯叔兄弟子孫;母黨六親,謂姑姨姊妹女孫。眷屬,謂夫妻婢妾,及一切表裡姻戚等。

  [三塗]指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

  [應時]《說文》、《爾雅》中,應即當也。這裡的“應時”,即是“當時”、“當下”的意思,意謂供養自恣僧時,即是六親眷屬解脫之時也。

  [解脫]即遠離三塗之苦趣。

  [衣食自然]略舉人天樂事。若充其致,則有慚愧衣、如來衣,禅悅法喜食、第一義食,皆悉自然。

  [自在化生]諸天不由胞胎故,自在化生。若充其致,則三種意生身,皆悉自在。

  [人天華光]即妙華光明,諸天快樂之相。若充其致,則萬行為華,般若為光,第一義為天,三德秘藏以為安宅,是名入天華光。

  章旨

  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供養如上之“山間禅定”、“樹下經行”、“得四道果”、“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等如是自恣僧所獲之利益,其目的無非是為令行人堅信其供養自恣僧的不可思議功德。此一唱說,經分兩意:前一半段文說明以悲願力而拔苦的利益,後一半段文說明以慈願力與樂的利益。出三塗、得解脫,乃拔苦之明證;“衣食自然”、“福樂百年”、“入天華光”,乃與樂之明證。

  其實,這段經文道出了佛陀宣說此經的目的,就是為令一切行人因贊勝田故,而擇勝時、發勝意心、設勝供,以福薦亡者、薰資現在,乃至拔濟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同皆離苦得樂也。並且,據此一文可知,供養此等自恣僧,不惟度於父母,並及六親眷屬;不惟拔濟餓鬼,悉使永離三塗;不惟薦度亡者,亦能利益現在。可謂供佛齋僧功德宏深,不可思議也。

  丁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即如來剛說完教孝子獻供之法之時,此時即是如來開始宣說教眾僧受供之儀之時。

  [佛]指釋迦牟尼佛。

  [十方]約空間而論,即東西南北四圍上下也。

  [佛前]這裡的“佛”,單指當時在世之釋迦佛,泛指隨是何等佛像。意謂佛在世時,應安食於佛前,或隨是何等佛像前。

  [塔]邊國訛語,正雲“窣堵波”,此雲“高顯處”。此中意通殿塔,塔安

  捨利,殿安佛像。

  [寺]即寺廟,供佛像之殿閣。《廣韻》雲:“寺,漢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於鴻胪寺,遂取寺名,創置白馬寺。”

  [塔寺中佛前]泛指浮圖及殿堂中之一切佛像。

  [咒願]以真實心向佛禱祝,希望順遂或表示心願。

  章旨

  施主設供,本為父母,故佛敕十方自恣僧,受食之前,先須咒願施主家,並行禅意,然後方可受食,這一敕令便成了千古芳規,如今之叢林中僧人每當受食前,先念供養咒、食畢再念結齋偈,以回向施主家。

  這段文前半段,說明受食者應如法如律地接受施主的供養,以此確保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清淨,如“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離苦得樂)”,是口業清淨;“行禅定意”,乃攝心觀想,凝慮澄神,是意業清淨;“然後受食”,是身也清淨。而後半段文是說明具足三寶重要性,令施福圓滿也。如“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具佛寶,“眾僧咒願”是法寶,“便自受食”確指僧寶。

  總之,這段文說明佛敕十方自恣僧如法受食的目的與意義,如法如律從他受食以清淨自己之身口意三業,先供佛咒願而後自食以具足三寶令施者歡喜,福慧雙增也。可見,佛世時比丘之乞食乃為眾生種福田,亦是為成道業而受食也。

  說文

  佛陀慈悲告示目連說:“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在年年七月十五日,僧眾解居自恣舉過發露忏悔的時候,應該為自己過去世之七世父母,並其現在處於厄難中的生身父母(離苦得樂)故,須盡心備辦世間各種甘美百味珍飯盛放盆中、新鮮五果供品羅列盤中,並及盥洗盆器、敷床臥具等亦可擺置盂蘭盆會中,焚香點燭散名華,以(美好音聲贊歎)供養十方自恣大德眾僧。要知這一天,一切聖眾,海會雲集,不管是在山間修學禅定者,還是在樹下經行者,或得證四果羅漢者,或得六通自在著,或得大自在而教化聲聞、緣覺二乘者,都會前來赴約此盂蘭盆會接受供養,甚至有已破無明的十地菩薩大人為令正法久住故,權巧方便化現為比丘混同大眾中,以平等不二心如法如律地歡喜接受十方眾生所供之缽和羅飯;這些大德眾僧皆因自恣舉過發露忏悔故,具足清淨戒行與莊嚴威儀,其福德道行有如汪洋大海之不可思議也。如果有人能盡心供養這等自恣僧,現在父母並其六親眷屬等,皆能脫離三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厄,及時得以解脫自在,衣食自然豐足;如果父母健在,為其設供求福,則自然是現世福樂安康,長壽無病,百年後得生天上;如果七世父母,已經過去,承此孝心設供,功德之力亦得超生天上,自在化生,入於天界妙華光明之中享受自然之快樂。”

  適值飯時,佛陀就敕令囑咐十方大德自恣僧,即將受食之前先須為施主家祝禱祈願求福,願他們的現世父母福樂百年,願他們的七世父母皆能離三塗苦而得自在樂,接著讓(十方僧眾)凝慮澄神,運心觀想,然後以慈悲平等心如法如律地用飯。於是,十方僧眾遵從佛敕,在受食前將施主家所供之飯食安供在佛前、或塔中捨利前、殿堂中佛像前,大家一起為施主家祝禱祈願求福畢,然後接受供養,才獨自受食。

  會意

  這段文是正宗分的核心內容,是如來正示法要,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如來先教孝子獻供之法;其二、如來敕眾僧受供之儀。凡獻供者,須擇七月十五日僧自恣之勝時,發真實勝意心,盡心設勝供,並贊歎大德僧眾之勝田,如是獻供方能拔濟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出三塗得自在,並且薰資現世父母、六親眷屬福樂百年、長壽無病也。同樣,凡受供之僧眾,亦須先清淨自己之身口意三業,供佛咒願施主家畢,方可如法如律地獨自受食。若不如是受食,不啻銅汁鐵碳。故佛制比丘食存五觀雲:“一、計功多少,當思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故,方受此食。”此五觀法,佛為未成道果之比丘而制。今佛敕十方自恣僧,多得道果,為世福田,故教受供(即盂蘭盆供)之儀。

  如來之所以如是而說,其原因是希望獻供者以“欲度父母,報哺乳之恩”故,從而如法如律地供佛齋僧,若能一一施捨達三輪體空,則不但能報答自己累劫父母哺乳深恩,亦能使自己而成就出世道業。這樣,實則是因報答父母而種出世善根,這樣更能顯示、發揮如來宣說此經的根本意義,亦使孝順之道得以提升。同樣,受供之僧眾亦須懷慚愧殷重心、慈悲救濟心而如法如律地受食,這樣不但能為施主家咒願,亦使自己因受此食故而成就法身慧命也。

  所以,孝子獻供之法須依佛說,眾僧受食之儀亦須謹遵佛敕,這樣獻者則法喜充滿,消業得福;受者則增長慧命,成就道業。我佛如來作如是說,則有一箭雙雕、一石雙鳥的良苦用心也。

  鑒賞

  這段文字讀來還是很流暢的,但譯人多用印度說話風格,在語句上多倒語,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等。其實,倒句沒什麼不好,亦能引發行人的逆向思維。

  當然,在敘說中,文句不當次第者亦有之,如“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宗密指出雲:“著盆中者,譯經訛錯,如何床等可置盆中?應雲‘著盂蘭盆供會之中也’。”又如“或在山間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之句,宗密認為期間文無次第。又“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之後文略,藕益認為“咒願者,願其父母離苦得樂,今文略也。”在翻譯方面,雖有如是之遺漏,但從文義方面仍然可以貫通,並不影響正示法要之內容。

  但這段經文有三處地方甚為重要,應文義貫通才是。如“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之句,先以“具飯”二字總標,然後一一各別列舉所應供養之物,其供養之物不外乎飲食、衣服、臥具,文略醫藥,在五塵中惟無聲塵,但藕益准《寄歸傳》認為亦有散名華與音樂之供養。可以想象的到,其羅列盆、或盤中之供養,皆是人人所能辦得到的素食、盥洗盆器及敷床臥具等,並未提及寶、珠等昂貴之物。又香表吉祥,燈表智慧。物華四事,盆美八珍,焚香點燈,若運心觀想,則重重無盡之華藏界自現眼前矣。這種先總標、後別舉之敘事手法,正符合“一多”法界之圓融無礙之理,亦是譯文之高手眼。

  又“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這段文以幾個“或者”的連用,說明了當時的赴供嘉會之殊勝景象。特別是“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一語封鎖了後人之七嘴八舌,警告後人獻供應始終一如地必恭必敬,且莫懷輕視、怠慢之心也。原因是,菩薩示現人間,跟凡人舉動無別,這正顯示了生佛平等之理。

  特別是佛敕眾僧受食之文,更令人感覺到佛陀之慈悲偉大也。就“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一句,此中三寶具足,意謂施主供佛齋僧請僧咒願,其實就是依住持三寶而開顯行人即心本具之自性三寶也。所以,眾僧如法受食固然重要,而施主如法設供更為重要也。

  這段經文,好比丹青在描繪一幅大德高僧赴供聚會圖似的,其山間樹下之禅定經行者好比天上之白雲,檻前之綠水,令人景仰;十地菩薩大人的權現比丘,呈現出了五彩缤紛之大千世界的玄妙。法會中羅列的種種甘美飲食、五果、香、燈、臥具等,好比大地之花草樹木,點綴了大自然風光的壯麗。施主家的如法獻供,僧眾們的如法受食,皆同一心,共遵如來之敕教,活躍於字裡行間矣。

  引證

  為令行人深悟供佛齋僧之真實意旨故,今引一案如下:

  據說佛世時,有一無聞比丘出門乞食,被一女居士請到家中供養。飯食畢,女施主行禮請法,正當女施磕下頭去之時,那比丘因自己無法可說而內心感到苦惱,便脫口而出一“苦字,就乘女施主不注意變偷偷溜跑了。可女施主就因這一“苦”字而觸發了自己生前之種種苦心事,因此入苦谛三昧而證初果。又因抬頭不見說法之比丘而入空谛,頓證四果無學位。於是,尋比丘至佛所而致謝,無聞比丘慚愧不見,佛令見之,因過分之慚愧亦使無聞比丘而得證四果。

  這則典故,充分說明設供須真心。發心勝,則獲益亦勝。

  料簡

  問:今日之寺院,七月十五日多以焰口施食為法事,不大注重修盂蘭盆供,該如何設供?

  答:末法時至,一切不堪論說。各大寺院亦無結夏安居、解夏自恣之儀式。但一般寺院還是上午佛前上盂蘭盆供的,不過僧托缽用食者不多見了。所以,這天應盡心以鮮花、干果、佳馔、香、燈等物置盆或盤中先供佛前,午時打齋飯僧。有能力者,這天可以舉辦千僧大齋。不論設供之豐盛與否,但究其竭力盡心而已;不論僧眾受食如法與否,但若齋主能虔誠如法設供,則自有不可思議之功德利益也。

  點評

  這種獻供受食之法儀,流芳千古,乃如來金口親宣。大法東來,在梁武帝時,每年七月十五日,由朝廷舉辦盂蘭盆會,其影響甚大。後來的千僧大齋,亦是受此經之影響而創設的。但這段經文,五處皆突顯一“勝”字,即定勝時、發勝意心、設勝供、贊勝田、獲勝益也。

 

上一篇: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學佛,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念佛
下一篇:第六章·正宗分 第二節·如來簡示法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