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怨天尤人就是不信因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如果真正明白佛法的道理,所謂明白佛法道理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這一生中受苦受樂不會怨天尤人,為什麼?自作自受的。苦難不是別人給我們,是自己造作的!怎能怪人?怎能怪老天爺不公平?不可以的!起這個念頭,那更是造罪,罪造得更重。發財中獎都是命,沒有這個命,把菩薩鬼神的像毀掉,造罪業更大。我聽說有玩六合彩的拜佛菩薩,保佑他中彩,不中彩,第二天就將佛菩薩拿去砍頭、燒掉,這是造業!怨天尤人造的罪業就更重。這受是有因果的。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九七集)  1984/12

 

  佛法修行決定要靠個人,真正會修的人,無論什麼環境都是好環境,順境是好環境,逆境也是好環境;不會修行的人,順逆都是惡境、都是惡緣,為什麼?順境裡面起貪心,逆境裡面起瞋恚心,他起貪瞋癡!會修行的人,順境裡不起貪心,沒有貪愛,逆境裡沒有瞋恚,人家真正修戒定慧,這是會修的。所以,與境界完全不相干。障緣是什麼?他妨礙你修行、他嫉妒你修行,你想用功,他偏偏看到不順眼,這是障緣,他要找你麻煩。這個道場沒有人障礙你,這個道場是好道場。你自己真正認真修行,別人看到心裡歡喜,這道場就更難得!這是我們一定要清楚明了,絕對不能怨天尤人。凡事回過頭來自己去反省,找出障礙的因素,把障礙的因素消除,菩提道上一帆風順。肯回頭、肯反省,這個人就是一個覺悟的人,這個人有智慧;不肯反省、不肯回頭,總覺得別人有過失、總覺得環境對不起他,這種人沒救!諸佛菩薩來,救不了他!過失絕對不在境界上,在自己。

  蕅益大師說,「境緣無好丑,好丑起於心」,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人事環境與物質環境都沒有好壞,好壞是我們自己的心對那個境界起心動念,壞在這裡。如果我們對境不動心,像佛在《金剛經》上教給須菩提的那個方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那就成功,這是真正修行人。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一二集)  1984/12

 

  演【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者,謂一念未生前,佛在何所?因心起念故佛境現前。則所念之佛,因能念之心而有,若離能念之心,亦無所念之佛,則佛境從緣無有自性。】

  這意思很好,很清楚很明白。這是佛在《般若經》上所說的「諸法實相」,這才是真相。我們要不念佛,哪來的佛?佛就沒有了。佛從哪裡來?佛是因為我們起念他才現的,唯心所現。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佛、是菩薩?這裡有分別執著,唯識所變。我們的心能現佛、能變佛,同樣我們的心也能現菩薩、也能變菩薩,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能變地獄,能現地獄,十法界就是這個道理。十法界,你要哪個法界?要哪個法界就有哪個法界,要哪個法界就成就哪個法界,道理就在此地。念佛就成佛,念貪瞋癡就成三惡道,這樣才曉得原來十法界依正莊嚴決定在我們這個起心動念,不是佛菩薩主宰,也不是上帝主宰,也不是閻羅王主宰,就是在你那個一念心主宰,這才是事實真相。你一念心善,一切善境界就現前;一念心惡,一切惡境界就現前,你怎麼能怨天尤人?一切佛境界都從緣起,那還有什麼話說?佛給我們講《法華》、《華嚴》也是一大緣起,除了緣起之外,沒有別的東西。我們自己心現、自己心變,現出來、變出來之後,自己不知道事實真相,迷在自己所現所變的境界當中,這叫凡夫,這個苦!諸佛菩薩心現、心變,他在其中不迷失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謂是游戲神通,自己變現自己受用。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二九集)  1984/12

 

  演【無明,即根本無明,即不如實知也。覆,謂覆蓋真性。本即真性,末謂三細六粗,既失本自流末。】

  『三細六粗』就變化成我們現前六道輪回,變現出諸佛的國土、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就是大千世界。所以是自己迷、自己造、自己受,這裡面決定不可以怨天尤人。如果怨天尤人,這個業就愈造愈重,愈陷愈深。一定要覺悟,一切的境緣是自作自受。覺悟的人是菩薩,菩薩不怕果報,逆來順受,受得很自在。因為他在這裡面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好像在作夢一樣,曉得「一切法俱不可得」,所以無論是逆境、順境,無不自在。覺悟的人才辦得到!迷惑的人不行,他得不到自在。《佛學十四講》裡面說,「惡難遣,好難求」,勉強的要把惡斷掉,要去求好,求不到的!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真正要懂得求,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修學,那就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十七集)  1984/12

 

上一篇:洛桑陀美仁波切:為什麼說佛教不是迷信呢?
下一篇:妙祥法師:佛說與人相處、同事四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