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堪布慈誠羅珠:佛教真的不是宗教?那是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堪布慈誠羅珠開示:佛教的定義

  今天要談的題目,是佛法或佛教的定義。

  為什麼要談這個題目呢?因為,現在有很多學佛多年的人,還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麼,其所涵蓋的范圍究竟為何。不僅在漢地有很多人不懂何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有同樣的問題。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農民或牧民都對佛法的內涵不甚了解,認為只要能修佛塔、經堂或金碧輝煌的寺廟,或者念一點觀音心咒,就是很不錯的佛教徒了,但這些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學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此略為說明

  一、佛教的錯誤定義

  有些人認為,佛法是一種信仰。

  信仰也即信心,佛法當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說佛法就是信仰的話,又顯得過於簡單了,由於信心僅僅是佛法的許多觀念之一。佛教的基礎和重點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佛法雖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學也有對信心的要求。譬如,現代人提倡對科學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學的話,可能連飛機都不敢坐了。正因為相信科技,相信飛機能將人從出發地帶到目的地,人們才會去坐飛機。無論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辦,而佛教所謂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認為佛教僅是一種信仰是不正確的,信仰不能等同於佛法。

  那麼,佛教是哲學嗎?也不是。哲學有西洋哲學、東方哲學等不同的類別,雖說其中的某些思想與佛教相似,但沒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達到佛法的層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於哲學。

  佛教是科學嗎?雖然佛教中的某些觀點與科學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將二者畫上等號。

  佛教是唯心主義嗎?很多人認為,宗教是唯心主義,但這應該是針對西方宗教而言的。多數的西方哲學家都是唯心主義者,故而他們也將西方的宗教歸入唯心主義的范疇,然而,佛教的思想與唯心主義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義。

  佛教有四個宗派,其中的經部與一切有部根本就沒有唯心的論點,屬於大乘的中觀也沒有唯心的主張,而同屬於大乘的唯識宗則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派別,其中僅有一派所講的小部份觀點與唯心主義有些許相同。

  例如,英國的經驗唯心主義者貝克萊所主張的部分觀點,就與唯識宗所說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類似。羅素在《哲學問題》的第一章——“現象與實在”裡,也對貝克萊的觀點進行了剖析,並從中發現,要完全扳倒貝克萊的主張,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盡管如此,唯心主義的這些見解,也根本達不到佛教唯識宗所探討的深度。

  除此之外,唯心主義與佛教的觀點就再也沒有任何相同之處了。

  其實,不管是唯物主義、基督教、古印度宗教,還是其它宗教等等,都有與佛教相似的部分。然而,這些例子只說明了它們有相似之處,卻不表示它們在整體上無分軒轾。因此,縱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將佛教視為唯心主義,因為二者從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開小小的相似處,而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其間的差異就更大了。由此可以證明,將宗教視為唯心主義的觀點,純粹是西方傳來的一種主張,佛教是與此全然不符的。

  舉例來說,月稱菩薩的《入中論》是代表大乘佛法最好的經典,該論認為:從世俗谛的角度來說,精神與物質都存在;從勝義谛的角度來說,則物質與精神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並不是物質是空,精神是不空。月稱菩薩進一步說道,這些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觀點,因為佛在《俱捨論》中,對世俗谛的精神與物質都有所探討,而在講述《般若波羅蜜多》時,又同時破斥了精神與物質。換句話說,如果認為成立,則雙雙都成立;反之,則雙雙都要破斥。這是月稱菩薩的論點。

  而密宗寧瑪巴的觀點,則以無垢光尊者為代表,他認為:外境不是心,只是心的幻化而已。

  唯心主義的觀點我也知道一些,佛教與唯心主義的觀點實在相去甚遠,因此,根本不符合佛教是唯心主義的說法。其實也並沒有人真正認為佛教是唯心主義,只說宗教是唯心主義而已,因為西方宗教確實是如此的。

  綜上所述,佛教不是唯心主義,因為它不認為精神是第一性;佛教當然也不是唯物主義,因為它不認為物質是第一性。

  佛教是宗教嗎?

  “宗教”這個詞是從西方傳來的,如果從宗教的英文字religion本身的涵義來解釋的話,則佛教也不能算是宗教,因為religion的字義中含有承認上帝存在的意思,西方有些人不認為佛教是宗教,就是由於佛教不承認造物主的存在。而過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同樣的看法,說佛教不是宗教。我認為佛教也不是西方人所下定義的“宗教”,因為佛教向來都不承認上帝的存在。

  既然如此,那麼,佛教究竟為何呢?

  二、佛教的定義

  佛教的真實含義就是佛學。因為佛教實際上就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學科;或者可以說,佛法是讓凡夫人通過修學以達到佛之境界的一種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學。

  佛經對佛教的定義就是兩個字:“教”和“證”。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傳講的,或是經過釋迦牟尼佛加持和開許,然後由菩薩們寫下的經論,如藏傳佛教的《丹珠兒》和《甘珠兒》;證,是指個人的修證,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說,教證這兩個字代表了整個佛法;另外,還有更重要的兩個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義,那就是“智”和“悲”。我們今天就從智悲兩方面來談談佛教。

  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的內容,都可歸納於智悲當中。智悲雙運,是整個佛教的精華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雙運,所謂學佛,也就是學智慧與大悲。

  那麼,燒香、磕頭、念經等等是不是學佛呢?是學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內容。

  佛是什麼呢?唐卡中畫的面色金黃、結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

  那是不了義的佛。大乘佛法認為,佛的化身與報身,是佛陀為了度化凡夫與十地菩薩而分別顯現的形象。佛為了能與凡夫人溝通,就必須顯現化身。雖說每個眾生都具有如來藏,但由於沒有證悟,因此佛的法身對我們還無法起到作用。要想證悟,想走解脫道,就必須依靠化身與報身佛的引導,然而,化身與報身都不是真正的了義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謂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雙運。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智慧與大悲。所謂的成佛,就是指斷盡所有的貪嗔癡煩惱之後,所顯現出的原本具備的如來藏之所有智慧與大悲。除此之外,別無他意。

  寧瑪巴的高僧榮森班智達曾說過:佛教永不改變的定義,就是智與悲。除此之外,沒有其它任何解釋可以完整地表達佛法的內涵。

  他還認為:學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個方法都行。譬如淨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參禅也是一種方法,但不能認為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方法都不算是學佛;同樣,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這是兩種方法。不能認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認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氣脈明點的修法,但這並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氣脈明點也可以成佛。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無,佛教並沒有限定非用哪一種方法不可,但唯一不變的精華,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與大悲,就不能成其為佛法。雖然這是榮森班智達的論點,但卻是顯密都認同的。

  總而言之,如果從智悲兩方面來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佛法?則可回答說:佛法就是智悲。

  學佛是什麼呢?就是學智慧與大悲。

  (一)智

  所謂“智”,是指佛的智慧,其與世間的智慧不盡相同,但也有類似之處。譬如,佛對娑婆世界——亦即世間人所說的宇宙——的描述,或對世間種種事物的看法,既有與一般凡夫的觀點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較大之處,但無論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例如,佛在描述宏觀世界時,曾提到有須彌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這就與部分世人的宇宙觀有著一定的差異,因為以常人的眼光來看,這些事物都是無法找到的。

  雖然在之前,我就已經講過佛陀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對於古代的人來說,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對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更具有深刻的意義。因為,古代人對宇宙的形成與結構所知有限,當時的佛教徒也不會對這個議題進行進一步的思維,所以沒有必須解釋的迫切性,但在當今世界,依賴現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觀,尤其是對宏觀世界的認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許多與佛教亦異亦同的觀點。為了不讓世人對佛教產生誤會,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說明:

  佛陀傳法的首要目標,就是要向每一位聽法者確切地傳達三法印的義理,如果不能講清三法印的道理,就失去了傳法的意義。

  憑什麼說三法印如此重要呢?這是有經教為證的,佛陀在世期間,弟子曾問佛:佛陀圓寂後,若有外道假造佛經,該如何分辨正法與偽法呢?佛回答說:無論任何經論,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納入佛教之中,否則,就不是佛法。提綱挈領抓住要點,才是佛陀最看重的,這就是為什麼佛傳法時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

  釋迦牟尼佛住世期間,在釋迦教法的聽眾當中,有著各種不同背景的眾生──外道、婆羅門教徒、天人、非人等等。其中以婆羅門教徒為主的很多聽眾,都持有與實際不符的宇宙觀。

  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時宜地去駁斥他們,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弘揚佛法的事業也將受到威脅。為了與這些聽眾的根基相應,釋迦牟尼佛便采用了一些善巧方便——雖然明知那些觀點是不對的,卻沒有去推翻他們。只要能傳講三法印中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的道理,其它觀點正確與否都不必在意。因為唯有通達三法印,才能讓他們從輪回中解脫。其他諸如宇宙觀等等學得再透徹,也與解脫沒有任何關系。

  正因為佛陀沒有更正他們的其它觀點,所以當時的宇宙觀就被保留了下來。當聽眾的根基發生變化時,佛即會適時地駁斥他們原有的宇宙觀或其它觀點,並建立一種與其根基相應的宇宙觀,這些都是佛陀傳法時所用的善巧方便。之所以會有不同於現代的宇宙觀出現在經典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種解釋,並不是為了應付現代人所提出的“佛經內容與當代科學結論不一致”的質疑,才強詞奪理用於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解釋好了。因為當時的人並不具備現代人對宇宙所了解的知識,因此也沒有必要作出什麼解釋。這就說明,佛陀利用這些權巧方法來調化眾生,是具有遠見卓識的表現。

  佛陀自己也曾說過,為了適合不同聽眾的口味,他傳法時講過許多相互不一致的論點,但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空性。例如,從世俗谛的角度來說,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從勝義谛的角度來看,就談不上是絕對的真理。唯有其中的諸法無我,才是絕對的真理。

  其實,縱使佛教對宏觀世界的描述與現代人的認知不同,也不能證明佛教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所謂現代人對世界的認知,也只能說是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用肉眼或儀器所能觀察到的世界罷了,誰也不能就此認定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佛教認為,六道眾生看同樣的一杯水,會有六種不同的顯相;六道眾生看世界,會看見六種不同的世界,這就是多種宇宙的概念。

  就微觀世界的層面來說,以前也講過許多了,現在只略提一下。從過去的經典物理到相對論,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來,這些科學的觀點越來越接近佛教的論點。量子物理學的創始人也認為,自從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論點,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已朝佛教等東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邁了一大步。我提到這些的原因,就是為了指出科學與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

  而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就是只有佛才能講出的那些論點。不論是現代的科學或哲學,就算再往前發展成千上萬年,也永遠無法達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萬法皆為佛的壇城、本來清淨等等。世間所有的思維與邏輯,所有的聰明才智,甚至神通,都無法感知佛的這種境界,這就是佛的智慧凌駕於所有知識之上的表現。

  話說回來,智悲的“智”,可以簡單地解釋為證悟空性的智慧。證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義:證悟人無我,證悟顯宗中觀的空性,以及證悟大空性與光明;從密宗的觀點來說,空性與光明沒有任何分別,這也涵蓋了大圓滿的見解。

  在世間流傳下來的所有文獻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這個名詞,即使有的話,也只是將物質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後,所剩的一片空白。而現在有些人就連這點都還不敢肯定,仍然要堅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質。因為,如果連能量都不存在的話,那麼所有的物質都將變成是無中生有的,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無法接受的結論,因此,他們所能理解的程度,連顯宗的境界都達不到。

  我在前面提過,在微觀世界中,科學與佛的見解稍微有些相似,但這還不是佛的境界。雖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國學者,不論出家與在家人都有,曾用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理論來解釋空性,但都不是很恰當的,因為這種解釋實際上是一種斷見:質量轉換成能量後,質量就消失了——原來存在的變成空無,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空性。

  佛所講的空性,不須經過這種轉換的過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恆定律,也無法承認從有到無的說法;即便承認,這些推導也絕對不符合佛教所講的空性。事實上,真正的空性並不是物質變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質,又是空性,在物質現象存在的同時就是空性,這才是佛所說的空性。

  盡管現代物理學家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已與佛的觀點相當接近,但在精神層面或空性的見解上,現代人與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著天壤之別。

  以世間人的智慧所能達到的最佳結果,充其量是能讓日子過得更好一點,譬如科技的發達所帶來的物質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認為,科技帶來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更復雜、更危險的生活,這種說法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相對而言,經由佛的智慧所能達到的結果,則是讓每位眾生都能從輪回中解脫。這不僅僅是書面上的理論,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行,每個人都能親身體驗到這種結果。

  以上所講,就是佛教的“智”。

  (二)悲

  所謂“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華,因為所有的大乘發心,都是以大悲心為起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稱為大乘佛法。

  佛陀所講的大悲,是世間所有的思想當中都根本不存在的見解。雖然中國的傳統文化崇尚倫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與社會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薩所履行的無條件的奉獻,卻是整個世界絕無僅有的。

  如果要細說大悲,則可從兩方面著手:

  1、世俗方面的大悲

  譬如,佛陀在學道之時,僅僅為了讓一頭饑餓的獅子填飽肚子,就毅然決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體;又譬如,倘若有人強迫這個房間裡必須有一個人從十樓跳下去摔死,那麼,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義的行為,就是房間裡的每一個人都主動表示自己願作那個跳樓人。這不只是嘴上說說罷了,而是發自內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會非常痛苦,不如讓我來代替其它人承受這個痛苦吧!”

  諸如此類的布施及忍辱等行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義,是不僅要這樣發心,還要有實際的行動;不僅要從事救災、布施衣物、看護傷病患者等解決眾生暫時痛苦的慈善活動,而且甘願為眾生的解脫付出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代價。

  話說回來,我們不能因為慈善活動只能解決眾生的暫時痛苦,就放棄力所能及的世間慈善之舉。作為發心利眾的大乘行人,社會上的慈善活動當然也應該參加。

  戒律中有一則故事:一個重病臥床不起的比丘,由於沒人照顧,所有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污穢不堪的景象大家可以想像。

  一天,釋迦牟尼佛帶著阿難來到這個比丘的住處。見到佛陀的大駕光臨,比丘惶恐至極,然而,佛陀卻輕言細語地安慰他,並讓他把髒的衣物拿來,然後親手替他洗。既然佛都能這麼做,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就更不用說了。不過,這還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關頭能做出捨己為人的決定,並付諸實行。雖然在某些其它的思想或理論中,也提及了這一點,但他們的悲心,卻是片面的,范圍很狹窄的;而佛的大悲心,卻是針對所有的眾生,而不是僅僅針對人類或佛教徒的。

  2、超世俗的大悲

  更廣、更偉大的悲心,是絕不止於讓眾生吃飽穿暖,雖然這些事也要做,但卻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讓所有眾生明白輪回的真相及解脫的方法。首先是令眾生了解輪回的真相,然後教導他們如何從輪回中獲得解脫。佛最偉大的慈悲即在於此。

  為什麼呢?譬如,縱使將一位病人照顧得無微不至,直到康復為止,但這樣能防止他以後不再生病嗎?不能。我們能解決的,只是這一次生病的問題罷了,他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經歷的病痛,我們是愛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財物布施,都只能暫時地解決他人生活貧困、衣食無著的問題,卻並非長遠之計。只有讓眾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導他們修行,從而踏上解脫道,才能徹底地、永久性地解決他們的所有痛苦,所以,這才是真正的利益眾生、度化眾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救度。

  唯有佛這樣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它世間的慈悲只能說是“悲”而已,還不能用“大”來形容,因為大悲心與佛的智慧有著很密切的關系,而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

  大家都知道,雖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業比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戰爭也為數不少,所以,這是不是絕對的慈悲心還值得商榷。相對而言,佛教從來就沒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說過,他根本不在意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所獲得的勝利,他所強調的勝利,是通過調伏自相續所得到的勝利。

  其實,大悲還有很多不同層次的意義:

  佛曾經說過:“我告訴你們解脫的方法,要不要解脫,全由你們自己決定。”也就是說,每個眾生的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而不是由佛陀來安排的。這種說法所表明的態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誰能上天堂,誰該下地獄,都由他們來主宰。由此可知,在大悲當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寬容、平等、和平等意義。

  (三)智悲雙運的修法

  那麼,該如何修智悲呢?

  其實,菩薩所行持的六波羅蜜多,都沒有超出智悲之義: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禅定、智慧是智;精進則是智悲的助緣。以智悲二字來界定佛教的意義,是簡捷的說法,其深廣的內涵,就是六波羅蜜多。

  既然整個佛法的精華,就在於智悲二字,那麼,是否有什麼方法可在一座當中將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涵蓋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智與悲。

  有人會提出疑問:修大悲心需要細密深刻的思維,而證悟空性的智慧又不需要任何雜念,既然如此相互矛盾,又怎能在一座當中同時修呢?

  對我們初學者來說,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薩戒,一旦受了戒,菩薩戒的戒體──菩提心就已經存在於我們的相續當中,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進一步修空性。

  當進入空性的狀態時,並沒有明顯地思維“願一切眾生脫離輪回痛苦”,也可說是沒有明顯的大悲心,但因為之前受的菩薩戒戒體已存在於心中,故而,當心進入空性境界時,菩薩戒也隨之而進入空性之中。我們要知道,菩薩戒並非物質,而是一種心的狀態,雖然在進入空性境界時,心裡並沒有任何明顯的念頭,但菩薩戒卻是存在的,所以,心與菩薩戒不分彼此,同時都可以進入空性的境界。此時菩薩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菩薩戒,這就是智悲雙運。

  所謂雙運的意思,就是當我們在證悟空性的境界中停下來時,心既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又與菩薩戒無二無別。如果能這樣修,則所有大乘佛法的精華都已包含,再沒有什麼需要修的法了!

  這是初學者的智悲雙運修法,如果能這樣修,則僅在一個坐墊上、一個位置上或同一時間內,就可以將佛的八萬四千法門之精華徹底無余地修完。

  菩提心與空性的具體修法在此無須重提,只要將兩個修法合並即可。

  當然,在大悲心之前,還是要先有出離心。倘若自己對輪回痛苦都沒有感受的話,是無法對眾生生起慈悲心的,因為慈悲心的來源,即是眾生的痛苦。沒有慈悲心,菩提心也無從生起。出離心的另一個條件,是希求解脫。當看到眾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時,發願要讓他們獲得解脫。但轉念一想,如果自己都不能先解脫的話,又如何能帶眾生解脫呢?這樣一來,出離心的兩個條件就都具備了。

  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薩戒,而菩薩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薩戒之後,便開始修空性。當菩提心與空性結合在一起時,即為智悲雙運。有了這樣的見解,則所有大乘顯密教法的精華都已了然於心。

  出離心、菩提心要一個個分開修,最後進入空性的境界,這樣一來,前面修的出離心與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

  此處所說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無我見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當中,又有證悟的智慧。這些智悲雙運的見解與修法,囊括了所有佛法的涵義,說起來雖然這麼簡單,真要做起來時,卻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出離心的生起,要靠人身難得、死亡無常等外加行;而生起菩提心的條件,則是積累資糧(修曼茶羅),及清淨業障(修金剛薩埵)。顯然,不論選擇哪種方法學佛,都離不開外加行與內加行的修法,這也是我一直強調修加行的原因。

  現在我們都已經知道,佛教的真正意義,是智與悲。從今往後,我們學佛就學這兩個字,修行就修這兩個字,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可學可修的了!

  博主添注:【菩薩戒】

  大乘菩薩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聲聞所受持之戒律,稱小乘聲聞戒。菩薩戒之內容為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亦即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之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以持守之。據梵網經卷下所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一)十方諸佛愍念守護。(二)臨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菩薩戒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均可受持。菩薩戒為諸佛的本源、菩薩的根本,是諸佛子的根本。

  1.攝律儀戒: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攝護之,使斷絕一切諸惡。

  2.攝善法戒:總攝一切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

  3.攝眾生戒:又名饒益有情戒。廣度無量無邊的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三戒當中,以攝律儀戒為基礎,能善攝律儀,即能總攝善法,才能饒益一切有情眾生。所謂菩薩律儀,有十重四十八輕戒:

  1.十重戒:殺、盜、淫、妄語、酗酒、說四眾過、自贊毀他、悭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等。此十重戒為大乘戒的最重過患,若大乘菩薩犯此法,則構成波羅夷罪。

  2.四十八輕戒:相對於十重戒,四十八輕戒乃屬輕垢罪,內容包括不敬師友戒、飲酒戒、食肉戒等四十八條。

  菩薩戒雖有此十重四十八輕戒等戒相,但是其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倘若忘失菩提心,也就違反菩薩的根本精神。

 

上一篇:信願法師:求生淨土才是慈悲
下一篇:央視主持人陳大惠用身邊案例深度剖析一個人的福報問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