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三(之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三(之三)

  在開示了“五陰”和“六入”皆虛妄,本來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之後,接下來,世尊將為大家繼續開顯“十二處”、“十八界”和“七大”之實相。

  關於“十二處”,世尊說道:

  復次,阿難,雲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接下來,阿難,為什麼說,六入(六根)和六塵所組成的十二處,本來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呢?”

  【十二處】內六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外六處: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合稱為“十二處”。

  所謂的“處”,是“處所”的意思,依據唯識學所說,此“處”就是指“六識”所生之處。“六識”生在哪裡呢?正是“六入”與“六塵”相合之處呀。雖然相合,但“六入”與“六塵”並不會因此而破壞,也不可能相合出來其它的處所,因此,所謂的相合之處,正是“六入”與“六塵”本身,於是,便將其合稱為“十二處”。

  在“十二處”當中,根據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正好分為六對:眼處與色處,耳處與聲處,鼻處與香處,舌處與味處,身處與觸處,意處與法處。

  前文當中,世尊已經給大家開示了內六處,即“六入”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下面,世尊將一對對地為大家開示,為何“十二處”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首先,來看眼處與色處: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雲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阿難,你來仔細觀察這個祇陀林當中的花草樹木,以及泉水池塘等等。你怎麼看呢,這個情景當中,到底是由‘色處’產生了‘眼處’的見,還是由‘眼處’產生了‘色處’之形相呢?”

  就在日常生活裡面,當咱大家面對著當前的一切景象之時,咱就應該思考一下世尊的這個問題:就在當前,到底是眼前的“色塵”之形相產生了咱“眼根”的見,還是咱“眼根”的見產生了面前的“色塵”之形相呢?

  ——這個問題,其實遠比掙多少錢,考多少分,出不出名,升不升職,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等等,要重要千百萬倍。

  為啥呢?因為,這是關乎於咱自身存在的最基本問題。哎,“咱”到底存在於何處?是如何存在的?來源在哪裡?能否長久平安地存在?等等,還有比這更重要的問題嗎?

  當人們忽略了如此重要的根本問題,卻反而去關心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也就不再“關心”自己了。

  ——啥叫“關心”?關乎於心也。那些無關於心靈安樂的東西,甚至反過來讓人們內心混亂不堪的東西,也就是一切欲望與貪婪,等等,本來都不值得咱去關心呀。

  所謂的“十二處”,正是咱的身心所在之處,正是需要咱大家密切“關心”之處也。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安身立命之所”,這是修行的實踐,而不是玄談。

  因此,世尊才不厭其煩地為阿難尊者,以及咱大家逐一演說,引導大家悟入在在處處的實相。關於“眼處”與“色處”之間的關系,它們究竟從何而來,到底是誰生的誰,世尊在發問之後,不等阿難回答,繼續進行開示。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咱大家“眼根”之當前,只有三樣東西:“眼處”的見,“色處”的形相,還有虛空。除此之外,別無所有。

  ——有人會說:還有心吧?

  答:此處,“見”就是心,見外無心。

  ——還有人說:還有上帝吧?

  答:如果有,也藏在這三個東西裡面。

  ——更有人說:還有佛吧?

  答:哪個不是佛呢。須知佛者,覺也,若有一物非佛,即有一物非覺,您如何能夠曉得呢?又如何能夠叫做“正遍知”之佛陀呢。

  因此,關於“眼處”的見、“色處”的形相、還有虛空,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究其來處,到底是誰生了誰,世尊繼續開示:

  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

  “阿難,如果是由‘眼處’之見產生了‘色處’之形相的話,這就意味著‘眼處’具有產生色相的特性。可是,當‘眼處’見到虛空的時候呢,虛空不是色相,那就說明,此時,眼生色相的特性應該已經消亡了。”

  “於是,隨著這個特性的消亡,就會顯發出任何色相都沒有的境界。那麼,既然沒有了色相的對比和襯托,誰還能夠知道哪裡是虛空呢?”

  “同理,如果說‘眼處之見產生了虛空的話,也同樣是不成立的。”

  【色性應銷(音:消)】此時,眼生色相的特性應該已經消亡了。

  這裡的“色性”,是指前面的假設,即“眼根生色相”之特性。“銷”原義是指金屬熔化,此處則同於“消”字,是“消散”和“消亡”的意思。

  【色相既無,誰明空質】既然沒有了色相的對比和襯托,誰還能知道哪裡是虛空呢?

  虛空是不可見的,無形無相的緣故。當咱大家說自己看到虛空的時候,那是因為,咱看到了虛空旁邊的色相,在色相的對比和襯托之下,人們把沒有色相的地方叫做“虛空”。

  因此,當一切“色相”都消失之後,也就無所謂“虛空”了。

  不僅“色相”與“虛空”之間是這樣的關系,實際上,一切事物之間都是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心和物之間,是如此;心和心之間,也是如此;物和物之間,還是如此。

  “你”和“我”之間呢,“佛陀”和“眾生”之間呢,亦復如是。因此,當“我”徹底放下了之後,也就無所謂“你”了;當一切“眾生”都覺悟之後,也就無所謂“佛陀”了。

  “空亦如是”是省略句,補全了應為:“若復眼根生虛空者,亦復如是”。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無需多說。總之,這段經文通過論證,否定了“眼處”之見產生色相,或者產生虛空的可能性。

  下面,再來看看,反過來,由色相產生“眼處”之見是否正確。世尊繼續說道:

  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如果是由‘色處’之塵相產生了‘眼處的見,那麼,當你觀看虛空的時候,虛空不是色塵;既然當前沒有了色塵,見就應當消亡了。”

  “見一旦消亡,就什麼都看不到了,誰還能夠明了當前到底是虛空還是色相呢?”

  實際上,咱大家隨時都可以明了當前的虛空與色相,即使是面對著虛空的時候,咱的見也不會消亡。這就證明,“眼處”的見,並不從“色處”之塵相產生。

  於是呢,既然“見”不生“色空”,“色空”也不生“見”,那就說明,“見”與“色空”本來無生,本無來處。它們既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屬於自然而有,而是虛妄的;但又不是虛無與斷滅,明明白白就在那裡,那豈不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麼!

  因此,對於“十二處”當中的“眼處”與“色處”(虛空也可以歸屬於‘色處’)這一對,世尊進行小結:

  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眼處’的見,以及‘色處’的色相和虛空,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色處’與‘眼處’的見,這兩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接下來,在“十二處”當中,再來看“耳處”與“聲處”,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說道: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雲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阿難,你再來仔細聽聽,在這個祇陀園當中,當齋飯置辦好了以後,就會敲鼓,告訴大家前來用齋;同時呢,這也是在召集大眾,所以還要撞鐘。一時間便會鐘鼓齊鳴,前後持續一段時間。”

  “你怎麼看呢,這個情景當中,到底是鐘鼓的‘聲處’來到了你‘耳處’這邊,還是你的‘耳處’去往了鐘鼓的‘聲處’那裡呢?”

  【食辦擊鼓,眾集撞鐘】當齋飯置辦好了以後,就會敲鼓,告訴大家前來用齋;同時呢,這也是在召集大眾,所以還要撞鐘。

  所謂的“食辦”,就是置辦好了飯菜,這是指有信眾前來供齋的情形,信眾把飲食送到了僧團所在之處,因此,就不需要像平時一樣去托缽乞食了。或者,托缽得到食物的比丘們,把食物放在一起,和沒有乞到食物的比丘們共同分享。

  如今的南傳佛教,大體還是這樣,他們繼承了佛陀時代的托缽乞食,或者,在寺院裡接受信眾的供齋,通常不會在寺院裡面生火做飯。而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則不同,由於氣候寒冷,民間習俗也有差異,漢傳佛教寺院通常在寺院裡面設置廚房,專業名詞叫做“大寮”,由專人負責生火做飯,每到用齋的時候,大眾僧也會隨著敲板聲而到齋堂集會,集體念誦供養咒,集體用齋,用完齋飯,集體回向。藏傳佛教呢,有的時候是類似的集體用齋,而更多的時候,則是各自生火做飯,在一個廣大的道場裡面,大眾僧各自分開居住,各自負責自己的飲食,只有集體修法,以及聽法,或者重大活動等等,才集會在一起。

  所謂的“眾集”,就是要召集大眾聚在一起,或者用齋,或者聽法,再或者有其它重要事情,等等。召集大眾的規矩是要撞鐘,直到如今,正規的大寺院裡面還是如此。

  但是,用齋的規矩有所變化,目前的漢傳佛教大寺院,通常所說的大叢林,在用午齋之前是“敲板”,即用一根專門的木板,在一塊石頭上面有節奏地敲出清脆的聲響,全寺院都可以聽得到,大家就會搭上袈裟,前來用齋。

  通過《楞嚴經》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在佛陀時代,用齋的信號是擊鼓、撞鐘,而不是如今的敲板。根據佛陀的教導,在諸如此類的“輕小”事情上面,乃至於“輕小”戒條方面,是可以隨緣變通的,不應當過分計較。而在根本戒律方面,尤其是YIN、殺、盜、妄等重要戒條,則不允許變動,必須遵從佛戒。

  因此,觀察一個僧人,是不是真正的僧人,就要看他是否遵守戒律,最基本的,是否能夠做到:一、不和別人發生男女行為(包括同性行為);二、不故意殺害生命(主要指殺人致死;殺害其它動物,還可以忏悔,可以改過自新);三、不故意偷盜大量財物(包含不挪用公款。所謂的‘大量\’,其數量界限是等於或者超過古印度的五個金幣,在當時,依據國法,偷盜五個金幣,就會判死刑);四、不說大妄語(例如:自稱是佛陀、是菩薩、是聖人,等等,卻不符合實際情況)。這四條,違犯其中任何一條,那麼,盡管還穿著僧裝,他(她)卻已經不是僧人了。

  如果有居士和信眾,想要參學或供養出家人,請以此為最基本的底線。請遠離那些,穿著僧裝的“非僧人”,他們沒有修行功德,也不可能為誰種下福田。據佛陀所授記,他們是“魔王的子孫”。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當時的祇桓精捨,當午齋置辦好了以後,一時間鐘鼓齊鳴。分住在各處的一千多位大比丘們,聽到了鐘鼓聲,便穿著袈裟,紛紛前來集會。那場景,該是何等的壯觀啊。

  就在這個生活場景當中,每個人的“耳處”與鐘鼓聲的“聲處”之間,必然有密切的交往,否則,大家是不會聽到鐘鼓聲的。

  那麼,在這個交往當中,到底是“聲處”來到了耳邊,還是“耳處”去往了鐘鼓聲那裡呢?這個問題就被引發出來了,通過這個問題,可以了解“聲處”和“耳處”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的來源。

  提問之後,世尊自問自答,繼續說道:

  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阿難,如果是鐘鼓的‘聲處’來到了你的‘耳處’邊上,所以你才聽到了聲音。這就好比,當佛陀去捨衛城乞食的時侯,在祇陀林就不會有佛了。”

  “同理,這個‘聲處’如果確實來到了你阿難‘耳處’邊上的話,它就無法同時再去到別人‘耳處’那裡;於是,你阿難聽到鐘鼓聲的時候,大目犍連和大迦葉,就應當無法同時聽到。”

  “更何況,祇陀林裡面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門,大家卻能夠一起聽到鐘鼓聲,一同來到吃飯的地方。”

  【一千二百五十沙門】是佛陀的常隨弟子,也是較早跟隨佛陀出家的弟子們。他們當中,基本都是大阿羅漢。

  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門,可以同時聽到鐘鼓聲,而鐘鼓的“聲處”有幾個呢?顯然,只有一個“鐘聲處”和一個“鼓聲處”。因此,不可能是“聲處”跑到了大家的“耳處”那裡,否則的話,大家就無法同時聽到鐘鼓聲了。

  佛陀以自己為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因為只有一位佛陀,一旦佛陀去捨衛城乞食,在祇桓精捨就沒有了佛陀。當然,前提是佛陀不用神通來分身。如果不分身的話,一位佛陀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同理,一個“鐘聲處”也不可能同時跑到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那裡去。

  這段經文的論述,證明了:“聲處”來到“耳處”,然後才聽到聲音,這是不成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科學認為,正是由於聲波傳遞到了耳邊,才聽到了聲音。這是否與世尊的論證相矛盾了呢?

  答:不矛盾。因為,“聲波”並不等於“聲處”。

  所謂的“聲處”,應當是指“聲音振動所在之處”,那也就是“聲源”。而“聲波”呢,只是“聲源”的輻射作用,也是“聲處”的輻射作用。

  這種“聲波”的輻射作用,最終具有“虛實不二”的特性,猶如現代物理學裡面所說的“波粒二象性”一樣。究其本質,聲波也罷,光波也罷,終究是空性,都並非實有體。

  既然“聲處”來到了“耳處”不成立,那麼,“耳處”去往了“聲處”,然後才聽到聲音,是否成立呢?

  世尊繼續論證: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筏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

  “如果是你的‘耳處’,去到了‘聲處’那邊,才聽到了聲音。這就好比佛陀回到了祇陀林裡面,在室羅筏城當中就沒有佛了。”

  “因此,當你聽到鼓聲的時候,你的‘耳處’已經去往了擊鼓的地方——‘鼓聲處’;那麼,當鐘聲同時響起的時候,你就應該無法同時聽到了。更何況,你還同時可以聽到,其中還夾雜著大象、馬、牛和羊的各種聲音呢?”

  阿難尊者只有一雙耳朵,其實只有一個“耳處”,因為,兩個耳朵是同時發揮作用的,裡面也是相通的。所以,如果他的“耳處”去往了“鐘聲處”那裡,就無法兼顧“鼓聲處”了。這就意味著,他將無法同時聽到鐘聲和鼓聲。

  ——可事實呢,並非如此。阿難尊者完全可以同時聽到鐘鼓聲,甚至包括周圍的象、馬、牛、羊等等各種聲音,都可以同時聽到。

  這就說明,“耳處”去往了“聲處”,也就是去往了“聲源”那裡,然後才聽到了聲音,也是不成立的。

  難道,“耳處”和“聲處”之間沒有任何往來嗎?世尊繼續論證說:

  若無來往,亦復無聞。

  “如果說,‘聲處’和‘耳處’沒有任何來往的話,也就不會聽到任何聲音了。”

  兩個相互之間沒有來往的東西,就不會發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而所謂的“聽到聲音”,正是“聲處”和“耳處”之間發生了相互作用。

  因此,不能說“聲處”和“耳處”之間沒有來往。

  通過上述論證,得出了如此結論:

  “聲處”來到“耳處”才聽到聲音,不成立;“耳處”去往了“聲處”才聽到聲音,也不成立;甚至,說“聲處”和“耳處”沒有來往,卻聽到了聲音,還是不成立。

  ——總共只有這三種可能性,卻都不成立,那就說明,“聲處”和“耳處”,終究是虛妄而不可得的。雖然虛妄而不可得,卻顯然不屬於斷滅,因為,還有著聽聞的作用。

  所以,世尊對於“十二處”當中的“耳處”和“聲處”進行小結:

  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耳處’的聽,以及‘聲處’的聲音,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耳處’的聽與‘聲處’,這兩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接下來,在“十二處”當中,再來看“鼻處”與“香處”,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說道:

  阿難,汝又嗅此爐中旃檀,此香若復然(燃)於一铢,室羅筏城四十裡內同時聞氣。於意雲何,此香為復生旃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

  “阿難,你再來仔細嗅一下這個香爐裡面點燃的名貴栴檀香。這種香,只要點燃一铢,整個室羅筏城,方圓四十裡之內,就會同時聞到它的香氣。你怎麼看呢?這個香味,到底是產生於香爐裡的栴檀木——‘香處’,還是產生於你的鼻子——‘鼻處\’,或者是產生於虛空呢?”

  【旃(音:詹)檀】也叫做“牛首旃檀”,據《華嚴經》等佛經記載,此香產於古印度的摩羅耶山,山峰形似牛頭,因此得名。

  旃檀香乃是“香中之王”,極為名貴稀有,價值連城,其藥效以及香味都堪稱神奇。如今是否還有存世,已經不得而知。早在唐代初年,曾經有某西域小國,向大唐進貢,其中,就有旃檀香一铢。西域使臣走了以後,負責接待的官員向朝廷申報貢品,結果,由於其中的旃檀香數量太少,只有一铢,國庫不予接納。

  無奈之下,這位官員只好自己留下了這一铢旃檀香,保存在自己家中。一天,無聊之際,這位老兄在家裡點燃了這一铢旃檀,沒想到,頃刻之間,整個長安城忽然充滿了異香,令人神清氣爽,各各驚訝不已,連偉大的唐朝皇帝都被驚動了。這一來,大唐國人才認識到了旃檀香的寶貴,可惜,以後卻再也不曾得到如此珍貴的貢品。

  這個故事,歷史上是有記載的,我忘記了出處。不過,它恰恰佐證了佛陀所說的“四十裡內同時聞氣”。旃檀香的確夠神奇,不像一般的檀香,必須要香煙飄到的地方,才會嗅到香味兒。

  【铢(音:朱)】古代度量單位,二十四铢為一兩,十六兩為一市斤。這樣算下來,一株還不到一點五克,只有手指頭尖兒那麼大小一塊兒。

  世尊以旃檀香為例子,來探討香味兒的來源,繼續開示道:

  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旃檀,雲何鼻中有旃檀氣?

  “阿難,如果這個香味,產生於你的鼻子——‘鼻處’。既然說它產生於鼻子,就應當是從鼻子裡冒出香味來,而你的鼻子又不是栴檀木,怎麼會從裡面冒出栴檀香的氣味兒來呢?”

  雖然這個論證已經比較充分了,可是,假如有人強詞奪理,非要說:“你別管我的鼻子是不是旃檀木,我就從鼻子裡面冒出香味兒來。”

  這在辯論當中很常見,面對如此詭辯的論點,該咋破斥它呢?世尊繼續說道:

  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既然叫做你聞到了香氣,就應當是香氣進了你的鼻子才對。如果鼻子冒出香氣,卻叫做鼻子聞香的話,就沒有道理了。”

  這就論證出,香味不來自於“鼻處”。那麼,香味是否來自於虛空呢?請看世尊的論證:

  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

  “如果這個香味產生於虛空的話,虛空性是恆常不變且無處不在的,那麼,這個香味也就應當隨著虛空性而無處不在。這樣的話,何必非要借助於香爐裡面,點燃這一小塊干枯的栴檀木才有香氣呢?”

  【藉(音:集)】憑借。也可以看做是“借”的繁體字,直接讀“借”,意思相同。

  【爇(多音字,音:若,或者:熱)】焚燒,點燃。

  最後一種情況,再看看這個香味是否來自於旃檀木,這也是大家最認同的一種可能性,世尊說道:

  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裡內雲何已聞?

  “如果說這個香味產生於栴檀木的話,那麼,這個旃檀香料,因為被點燃而變成了煙氣,大家的鼻子要聞到它的氣味,理應當等到煙氣飄過來進入了鼻子才行。”

  “可是,你看它的煙氣才剛剛升騰到了空中,還沒有來得及飄到遠處,為什麼四十裡之內的人們,卻已經聞到它的香味了呢?”

  一般的香料,需要點燃成煙,煙飄進了鼻子,大家才會聞到它的香味。或者,揮發成為氣體,香氣飄進了鼻子,大家才會聞到它的香味。

  可是,旃檀香太神奇了,不需要飄進鼻子,點燃不一會兒,四十裡之內的人們,就都嗅到了它奇妙的味道。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特例,但是,就在那個時候,在《楞嚴經》法會上面,這個現象正在發生,所以,它很有說服力。

  類似的情形,還有許多,例如,某些高僧大德圓寂的時候,周圍的人有時會憑空聞到奇異的香氣,而找不到任何香的來源。有些居士,特別虔誠地拜佛、持咒、念經之時,也會忽然聞到空中飄來特殊的香氣,似乎非人間之氣味,也找不到氣味的來源。其“香處”了不可得,這也同樣佐證了,“香味”並不來自於“香處”。

  通過上述論證,這個旃檀香的香味,竟然不來自於旃檀木——“香處”,也不來自於大家的鼻子——“鼻處”,更不來自於虛空。

  同時呢,這三者也顯然不屬於斷滅,它們就那樣現量地作用著,活生生地香氣撲鼻。因此,世尊對於香處、鼻處和聞到的香味這三者的來源,如此小結說:

  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香處’以及‘鼻處’的嗅聞作用,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鼻處’的嗅聞與‘香處’,這兩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上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三(之四)
下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三(之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