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咒頌念
慧祥法師:《首楞嚴經》講解第九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首楞嚴經》講解第九講 主講:釋慧祥法師 日期:2007年02月04日 請大家合掌! 請大家,至心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祈請本師力加持,願我早開智慧眼,速知一切法實義,直趣菩提廣度眾。 並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再發願:佛弟子(您們的名字)願以今天聽經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願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於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並願以此誓願之福。回向給佛弟子(自己的名字),願弟子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稱念畢者,請放掌! 【經文】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捨。 【釋經】有一次,釋迦牟尼佛住在捨衛國的室羅筏城的祇樹給孤獨園的只桓精捨。 【說明】 眾佛友! 我現在來為大家說明“佛教的世間觀”。 第一、我們要有“時間觀念”。 為什麼呢? 因為“時間”,也是我們的福報,不能浪費。 正所謂“得時勿待,時不再來。” (一)要准時,像我今天不准時,就是不好。准時,是修福。不准時,是損福。 (二)善選時:所謂“使民以時”。例如:我們要辦活動,要選大家有空來參加的時段。 例如:我們要請人幫忙,也是要選別人有空時。 (三)節省時:對所學所用的技能要進步之,要在同樣有效的情況之下,深入了解更多有效方法,增加能力,所以可以簡化步驟,節省時間。 例如:本來從頭安裝一台電腦,需要四個小時的時間。當安裝後,就用備份軟件,將所安裝的所有資訊做一個映像檔,所以下次壞了,要再安裝時,最多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完成。 又例如:本來打字,一分鐘,打不了幾個字。但是依某一輸入法來練習,令熟而巧,巧而妙,妙而通,通而出神入化。則打字就很快了。 又例如:喝個水,因為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所以有時,會因為沒有注意而喝到熱水,而被燙到。所以就得化時間處理這事。為了節省時間,避開後患,所以就提醒自己養成習慣,喝水時,都會注意,所以斷了喝水時不注意水溫的不好習慣,所以就永遠不會再因為不注意而被 燙到的情況發生了。 以上這些,都是節省時間的方法。 所以我們要深入了解更多有效方法,增加能力,簡化步驟,養成好習慣,節省時間,解脫苦的再造。 (四)善用時間: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我們當善用時間。 例如:同一時間,不夠好的廚師,只能一次照顧一個鍋子,來煮東西,而其助手都忙的半死,廚房亂七八糟。而好的廚師,可以一次照顧好,五個鍋子來煮東西,而且,他的助手都輕松愉快,廚房干淨。(我就遇過這樣的好廚師,在南華寺)。 為什麼可以善用時間呢?因為他懂得,“輕重、緩急、先後、因果”。 又例如:有人坐車時,只會坐車。有人坐車時,會用來休息。有人坐車時,會用來讀書。有人坐車時,會用來想一想等一下來如何辦好事。…。 又例如:有人學打字時,只是學打字。有人學打字時,同時以打字來讀佛經。 又例如:有人走路時,只是走路。有人走路時,用來念佛。有人走路時,用來修四念住。有人走路時,修念佛同時修四念住。有人走路時,修念佛又修四念住,又修願波羅蜜多。有人走路時,修念佛、四念住、願波羅蜜多、………。 眾佛友! 如經文所謂的“一時”。 您的“一時”,是如何運用的呢? 又眾佛友! 當知,“過去”、“現在”、“未來”這些詞,我們在運用時,都是用來指向“已發生的現象”、“正在發生的現象”、“還未發生的現象”。而不是用來指向“時間”。 例如:當一個人說:“您看,過去我如何如何。現在我如何如何,未來我如何如何。” 從這例子中,我們就可以覺悟到,我們在運用“過去、現在、未來”這些詞時,只是在指向“已發生的現象”、“正在發生的現象”、“還未發生的現象”。 因此,當我們再深入觀察後就知道,我們平時在運用“過去、現在、未來”這些詞時,一直都是指向“現象”而非指向“時間”。 同樣的,《首楞嚴經》中所說的“一時”,也是指向“現象”,而非指向“時間”。 而且,《首楞嚴經》中所說的“一時”,是指向“過去的現象”,所以我解釋為“有一次”。 眾佛友! 真正的“時間”,根本沒有“已發生的現象”,“未發生的現象”。 “時間”只有“永遠在發生的現象”。 因此,當知! 真正的“時間”,不會過去。如果時間會有過去,則我們就沒有時間可以用了。然而實際上我們永遠有時間可以用,那怕我們的色身死掉了,我們的時間也都還是永遠存在,我們還是永遠有時間可以用。 又真正的“時間”,不會有未來。如果時間會有未來,則我們也就沒有時間可以用了。因為時間還沒來。然而實際上,我們永遠有時間可以用,哪怕我們的色身養成多麼不好的習慣,所以有未來的苦難的果報等著我們要受,我們的時間也都還是永遠存在,所以我們可以等到果報的到來。除非我們在果報到來之前,改掉習慣,轉變因緣。 因此,眾佛友! 時間,本來就是“永恆”的。 現象,本來就是“剎那生滅”的。 我們要去體悟到,我們本來就擁有“永恆的時間”。同時,我們也要覺知到,我們有“剎那生滅的現象”。 眾佛友! 萬象雖多,多到無量,但是有限。 眾佛友! 以我們在永遠的時間中,要去了解無量而有限的現象的因緣果報,是可以做得到的。 眾佛友! 色身不是真正的“我”。 色象,只不過是“隨因緣而無常變化的一個現象而已”。 永遠的時間,是真正的“我”。 因為“我們人人,乃至一切的一切,都擁有永恆的時間”。 眾佛友! 如經文“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捨。”就是屬於過程很短的現象。 眾佛友!同樣的,我們平時所用的詞,如“秒、分、刻、時、日、周、月、年、紀、劫……”等等,也都不是指向那“永恆的時間”。 而是指向“某一過程的現象”。 例如:當我們說到“年”,是指向“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圈,這個過程的現象”。 又例如:當我們說到“日”,是指向“地球自轉一圈,這個過程的現象。”。 又例如:當我們說到“昨日我如何如何”時,就是指著「當上一次地球自轉一圈的同時,我曾經做過什麼跟什麼”的意思。 又例如:當我們說:“明天我要如何如何”時,就是指著「當下一次地球自轉一圈的同時,我將計劃要如何如何來做。”的意思。 因此,眾佛友! 當我們在運用“過去、現在、未來”以及“年、月、日、時、刻、分、秒”這些詞之時,都是指向某一過程的現象而已,而非指向那真正永恆的“時間”。 因此,眾佛友當知,如《金剛經》記載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象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之時,我們就應知道: 那個“心”字,是用來形容“念頭”。意思是: “已發生過的念頭不可得,正在發生的念頭不可得,還未發生的念頭不可得”。 眾佛友! 又因此,我們就當知道: 那個“永遠可以起念頭的心”才是我們的真心。 “念頭”不是我們的真心。 眾佛友! 如經文“一時”,只是兩個字。 當我們心如直弦,對“一時”一詞,所含蓋的一切現象道理,都能“真實”的去觀照體悟,則我們對“一時”就能成就“佛之知見”。就能知道如何修行“佛之知見道”。 如《首楞嚴經》記載,佛說:“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提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CBETA, T19, no. 945, p. 132, c22~24) 眾佛友! 請大家別小看,佛經中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乃至每一部經。 但是,同時對經文中的字字句句,別胡思亂想。而是依經、依律、依諸法實相,來正解經義。 如何依經、依律、依諸法實相,來正解經義呢? 所謂的:“依經、依律”,就是依經典及律典所記載,佛說什麼,就完整記住在那一部經,佛對誰說了什麼。某一菩薩說了什麼,就正確完整的了解,這菩薩是對誰說了什麼。如果是佛弟子說了什麼,也正確完整了解某佛弟子說了什麼。 甚至,某外道說了什麼,也正確完整的了解,這外道說了什麼。 千萬,別全部混為一談,而認為佛陀說什麼。 然而,實際上,很多讀經律之人,都沒有分清楚。所以就將佛說、菩薩說、弟子說、外道說,都混為一談,只說“某經說”。所以就造成理解時“不真實”。難怪會看經看不懂,或自以為理解對,而運用時卻無效。 眾佛友!當我們實際到遇到“自認為理解對,而運用時無效時”就當知道,我們的理解是錯的。 所以當重新看清楚經律的文句,如實去觀照經文所指向的現象道理。 眾佛友! 經律的文句,是指向實際的現象及道理的。 所以重點是,我們要依著經律的文句,去如實觀照實際的現象及道理。 當知! “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眾佛友! 只依著經文的文句來推理佛陀的意思,而不去觀照實際的現象道理,是會冤枉了三世諸佛的! 又眾佛友! 當我們懂的依經文來觀照實際的現象及道理,但是沒有記住經文,而是漏了一個字,或多了一個字之下來理解,來觀照實際的現象及道理。那將會誤解佛陀。所以就會看錯佛陀所要我們看的,這時,就會引發知見及修行上的障礙(魔)的。 因此,才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眾佛友! 就是連“一時”這麼短的經文。只要我們能深入如實的正解其義,則會開發我們無窮盡的智慧的。 更何況,對所有的經文,能正確深入理解,那我們則能具足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智慧的。 眾佛友!因為佛學院的電腦及網路線,之前被雷打壞了,保險公司,理賠下來,而修理人員,今天還在趕工修復。現在人來了!我得要去看看。所以無法再深入討論。就此下課。 祝福大家,願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吉祥,學業進步,事業順利,道業增進,早成佛道,解脫自在,廣度一切,得大圓滿。 作業: 題目:什麼是一般人所說的時間?而真正的時間是什麼?請申論之。 說明:申論時,有下列重點當寫: 一、老師如何說? 二、您查的佛經資料如何說? 三、您自己觀察的結果如何? 四、結論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為什麼要把阿彌陀佛念熟,念透?
下一篇:慧祥法師:《首楞嚴經》講解第八講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