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第三卷 第四章 十二處也虛妄(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卷 第四章 十二處也虛妄(下)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雲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秖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雲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於食食非有識雲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若生於空汝啖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雲何名味。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雲何。此摩所知唯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若在於手。頭則無知雲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雲何名觸。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雲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雲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佛繼續進行分析:“阿難,你也經常和大家一起,手中托著缽盂,在兩餐的時候進城乞食,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候也會遇上酥、酪、醍醐(這三種都是乳制品,一個比一個更加精煉,滋養價值更高),大家都會認為這就是上等的好滋味飲食了。阿難,在你看來,這種滋味,是來自於虛空中,來自於舌頭,還是來自於飲食本身?阿難,如果說這個味道是來自於你自己的舌頭的話,因為在你的嘴巴裡只有一個舌頭,當這個舌頭吃到了乳酥的時候,你的舌頭已經成了乳酥的味道了,這個時候就算你再吃到了黑石蜜,也應當還是乳酥的味道,不應當變成黑石蜜的甜味才對,可是如果舌頭上只能有一種食物的味道的話,又怎麼能夠稱得上舌能嘗味,能區分各種食物的不同滋味呢?再者,如果吃了乳酥的舌頭上的酥味,在吃到了黑石蜜的時候,就變成了黑石蜜的甜味的話,那豈不是一個舌頭變成了多個舌頭了嗎?可是你還是只有一個舌頭啊,因此不論怎麼分析,滋味來自於舌頭的說法,並不正確。”

  “如果說滋味是來自於食物的話,一者食物沒有心識,自然不可能有滋味的認識,二者這個滋味也是食物本身的事情,相當於食物自己吃了自己,有了滋味的感覺,和你自己有什麼關系呢?又怎麼會被你知道這個食物的滋味呢?因此說,滋味來自於食物的說法,也不正確。”

  “如果說食物的滋味來自於虛空的話,那麼你用嘴巴吃虛空的時候,會吃出什麼滋味呢?如果說這個虛空的味道是鹹的話,既然虛空能夠讓你的舌頭變鹹,自然也會讓你的臉面變鹹啊,那豈不是把世界上的人都變成了通體鹹味的海魚了麼?而且,既然一直都是鹹的味道,那也就不應當知道除了鹹味之外的淡味等其他味道了。可是,當你並不能感覺到淡味的時候,你也同樣不應當感覺出鹹味才對,也就是說你什麼味道都不應當分辨得出才對,那又怎麼算得上懂得品嘗滋味呢?因此說,滋味來自於虛空的說法,還不正確。”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能夠品嘗滋味的舌頭,和各種被品嘗到的滋味,都沒有真實存在的地方和場所。換一句話說,能夠品嘗的知味性,和所被品嘗的各種滋味,這兩種處,全部都是虛妄的幻相,既不能說是因緣所生,也不能說自然存在。”

  佛這個時候沒有任何的停頓,繼續分析說:“阿難,你每天早上,都會用手撫摸你的頭頂,在你看來,這個撫摸過程,之所以能夠被你感覺得到,就在於頭和手相互之間的觸碰,那這個觸碰的感覺,是在手上,還是在頭上?如果這個感覺是在手上的話,頭就不應當感覺得到手了,那也就是說頭和手並沒有觸碰得到,因此說這個感覺在手上,並不正確。”

  “如果說這個觸碰的感覺是在頭上的話,也就是說這個手其實並沒有什麼用處,只要一個頭在就可以了,又為什麼要叫做以手摸頭呢?因此說,這個觸碰的感覺在頭上的說法,也不正確。”

  “如果說,頭上和手上分別都有觸碰的感覺產生,難道說阿難有了兩個身體了嗎?可是阿難其實根本就只有一個身體的啊。如果說,頭上和手上分別都有觸碰的感覺產生,但是這個觸覺其實還是一體的,那也就是說頭和手也應當是一體的了,既然都成了一體的了,有怎麼會相互觸碰而產生觸覺呢?如果這個觸覺是分開的話,這個觸覺到底是為手,還是為頭而存在的呢?如果是站在了能、作用的這一方,就自然不會是所、被作用的一方了;如果是站在了所、被作用的一方,就自然不會是能、作用的一方了,因為能所本來就是相對的矛盾嘛!而且,這個觸碰的觸覺,也不可能是和虛空發生了觸碰以後所能產生的呀,因此,這個頭手分別發生觸覺的說法,還不正確。”

  “經過這樣的分析,就可以知道,能夠分辨觸碰的身體知覺,和被觸碰到、知覺到的觸覺,都沒有真實存在的地方和場所,也就是說能知觸覺性,和所被觸碰者,這兩種處,都是虛妄的幻相,既不能說是因緣所生,也不能說是自然而生。”

  分析完了十二處前面五對的虛妄性之後,佛緊接著就分析起了最後一對。

  佛說:“阿難,你也常常在心中有著各種的思維,所有的這些思維,也都不外乎是善、惡、無記(不善不惡)三種類別,這三種類別就是所有法的生成法則。阿難,我來問你,這個法,是來自於心,還是離開了心另外有自己的地方和場所?如果說,法就是心所產生的,因為法本身並不是實體的塵相,也不是心所攀援關注的,又怎麼會成為十二處之一呢?因此說,法,並不是心所生。”

  “如果說,法,是離開了心,另外有自己的地方和場所,那麼這個法,到底有沒有知覺性呢?如果說這個法有知覺性,那也就是說這個法,就是心,就以不同於你自己的一個不是外塵的另外一個心,也就是說這個法是其他一個眾生的心了,而這個法,又是屬於你自己的十二處之一,現在也成了你的心,難道說你還有另外一個不同於你自己現在心的另外一個心嗎?因此說這個離開了心另外存在的法,具有知覺性的說法,並不正確。”

  “如果說這個離開了心,另外存在的法,並不具有知覺性的話,因為這個法,並不是前面我們提到過的色聲香味等外塵相,也沒有任何的離合冷暖等觸覺,更不是虛空,那這個法,究竟是在哪裡呢?現在我們無論用色相和空相,都沒有辦法來表诠,難不成在我們人所生存的這個世界之外,還另有空間世界不成?因此說這個離開了心另外存在的法,沒有知覺性的說法,也不正確。還有,既然這個法,並不是心能夠攀援關注的,他為什麼又會被稱作十二處之一呢?”

  “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所謂的這個法相,和所謂的心,都沒有真實存在的地方和場所,也就是說,能夠思維的意,和所思維的法,這兩種處,都是虛妄的幻相,既不能說是因緣所生,也不能說是自然存在。”

 

上一篇:第三卷 第五章 十八界更虛妄(上)
下一篇:第三卷 第三章 十二處也虛妄(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