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第四卷 第五章 名詞概念的是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四卷 第五章 名詞概念的是非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屍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缽剌若非波羅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羅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屍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缽剌若即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羅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以是即俱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佛毫不停頓地繼續分析說:“富樓那,之所以你能夠提出那樣的種種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你還在用色相、空相等誤以為真實存在的幻相,來掩蓋、遮蔽了本來的如來藏;從而就讓那本來原始、清淨、明了的如來藏,被虛妄地當成了色相和空相,遍布了整個法界,然後就從這個法界當中,色空當中,更加虛妄地產生了風在吹動、虛空澄明、太陽光明、烏雲遮暗等等形象,眾生也就因此而產生了越來越濃密的混亂迷昧,背離了本來面目,被攪合到了種種塵相當中,由此而出現了類似於‘瞪發勞相’的塵勞之相,也就是種種世間相狀。這就是沉淪的眾生。”

  “而我,作為覺者,作為佛,從文字游戲方面來說,我是將不生不滅的玄妙明覺,完全回歸融入了本來清淨圓滿的如來藏,而這個如來藏本來自然的明覺功用,就圓融地遍布了整個法界,能夠了知整個法界。所以對於我,以及一切諸佛來說,沒有了多和少的區別,因此一就是無量,無量也就是一;對於我,以及一切諸佛來說,也沒有了大和小的區別,因此小中可以見大,大中也可以見小;對於我,以及一切佛來說,不動不搖地安坐在道場之中,卻能夠同時出現在十方世界,一個身體也能含藏十方無窮無盡地虛空;在一個小小的毫毛尖端的地方,能夠顯現出莊嚴的法王佛剎;在一個細細的微塵那麼小的范圍中,都能夠對這無窮無盡地眾生轉動殊勝佛法的法輪。”

  “當一個眾生,能夠滅除了虛妄的塵相執著的時候,自然就與本來的清明覺了的如來藏和合無二,也就自然回歸了最真實的如如之性、本覺真心。而這個最原始的如來藏、最本來的玄妙圓滿之心,既不是心意識,也不是頑空昧空,也不是地大、也不是水大、也不是火大、也不是風大,也就是說不是任何一個大種。”

  “也不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不是與之相應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塵相,也不是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也就是說並不是任何的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也不是光明、也不是清明覺了,也不是無明,就連明和無明的概念區分都不存在;甚至也不是衰老、也不是死亡,就連衰老死亡的戲論也不存在。”

  “也不是一切皆‘苦’、也不是苦有根源‘集’、也不是除苦除集的‘滅’、也不是要達到滅的‘道’,也就是說‘四谛’名相也不存在。”

  這裡簡單發揮一下四谛:四谛包括苦、集、滅、道,四個世間真理,這是佛作為聖者所發現和歸納出來的。所謂的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惱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輪回的苦惱。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時的苦惱;二為壞苦,是享受快樂結束時的苦惱;三為行苦,謂不苦不樂時,為無常變化的自然規律所支配的苦惱,包括生、老、病、死在內。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盛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眾生生存,所有的過程,都脫離不了苦的本質。

  為什麼會出現苦呢?這就是集谛,亦名習谛。集是積聚感招之意。說一切眾生,常時以來,由於貪瞋愚癡的行動,造成的善惡行為的業因,能感招將來的生死苦果。

  可不可以沒有那些苦惱呢?佛教中立出了一個滅谛,亦名盡谛,為息滅、滅盡之意,滅盡三界內之煩惱業因以及生死果報,稱為滅,也稱了脫生死,從此不再受三界內的生死苦惱,達到涅槃寂滅境界,即為解脫。

  要如何才能消除業因的造作和集聚,如何才能沒有諸苦?如何才能得到滅盡?就是要通過正確的方法、道谛。道為通達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這種道路是達到寂滅解脫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四念處、六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說法。佛教認為依道谛去修行,就能達到寂滅解脫的滅谛。由此途徑確實可以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

  在這裡的意思,其實也就是說在佛的境界中,連四谛的概念,也是不成立的,也是不能執著實有的。

  “也不是無所不知的智慧,也不是有所得到的證得,也不是布施供養,也不是守持戒律,也不是精進修行,也不是難忍能忍,也不是禅定三昧,也不是般若,也不是波羅蜜多。也就是說沒有六度的存在。”

  所謂的六度,度,梵語波羅蜜多,就是到達彼岸的意思,六度,當然就是六種可以幫助眾生到達苦海彼岸,得到寂滅之樂的途徑。按照《六度集經》中所說:檀那,就是布施的意思。施有二種:一者財施,謂以飲食、衣服、田宅、珍寶及一切資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謂從諸佛及善知識,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以清淨心轉為他說也,通過布施,可以到達铿吝的彼岸。屍羅,就是持戒約束的意思,也就是好行善道,不自放逸,防止身口所作之惡業發生。

  羼提,也就是忍辱的意思。忍辱有二種:一者生忍,謂於恭敬供養中,不生憍逸,於嗔罵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謂於寒熱風雨饑渴等法,惱害之時,能安能忍,不生嗔恚憂愁也。毗梨耶,也就是精進的意思。精進有二種:一者身精進,謂若勤修善法,行道禮誦,與夫講說,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進,謂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續,不自放逸也。禅那,也就是靜慮、入定。專心斂念,守一不散之謂也。禅有二種:一者世間禅,謂色界、無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間禅,謂聲聞、緣覺、菩薩所修禅也。

  般若,也就是智慧的意思。謂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為諸眾生種種演說也。

  六度中的前五度,所涉及到的其實都屬於福德方面,而第六度智慧度,則是真正的究竟智慧,當二者結合起來,六度徹底圓滿的時候,也就是富德和智慧雙全的時候,其實也就是福智雙全的佛果了。所以,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兩足尊”這樣的對佛的稱謂,其實這並不是說長著雙腳的佛的意思,而是說佛的福德和智慧兩方面,都已經獲得圓滿的意思。

  佛接著說:“本來清淨圓滿的如來藏菩提真心,也不是如來(《注維摩經九》中說:‘什曰:怛闼阿竭,多陀怛伽度,佛十號之一,秦言如來,亦雲如去。如法說,故名如。諸佛以安穩道來,此佛亦如是來,彼佛安穩去,此佛亦如是去也’),也不是應供(佛十號之一,譯曰應供。當受眾生供養義。《智度論二》中有:‘阿羅诃,名應受供養,佛諸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故,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也不是正遍知(三耶三菩,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淨土論注》中有:‘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

  “本來清淨圓滿的如來藏菩提真心,也不是涅槃(《瑜伽四十五卷》中說:‘又諸菩薩、觀一切行、先因永斷,後無余滅;其余畢竟不起不生。說名涅槃。《三藏法數》中說:‘涅槃,華言滅度。謂諸眾生,猒生死苦,修習梵行,斷諸煩惱,證大涅槃,故違煩惱之惑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圓寂、滅度之義。)”

  “也不是常存不滅、也不是時刻喜樂、也不是真的自我、也不是干干淨淨。”

  常樂我淨,也稱四德,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種德,常者,涅槃之體,恆常不變,沒有生滅;樂者,涅槃之體,永遠寂滅、安閒、受用、無絲毫的煩惱;我者,涅槃之體,得大自在,沒有絲毫的束縛;淨者,涅槃之體,解脫一切的垢染,非常清淨。

  那也就是說,佛講到這裡,完全把自己在這麼多年中所講的很多法義,都給否定了,所有那些讓你們拋棄的,讓你們思維的,讓你們守持的,讓你們追求的,所有一切的說法,全部都不是究竟的,全部都不是眾生自己的本來,都不是菩提真心,都不是如來藏,都不是佛性。

  這麼一說,會不會讓人認為佛這麼多年都是在“逗你玩兒”?不是!這還是佛的一種用文字陳述究竟真理的一種手段和方法而已,也就是我們在前面反復強調的:究竟的真理,用否定句最容易說了,而且,通過否定,可以很好地打消學人的執著之心。

  可是,佛又擔心單單是否定,會造成學人的頑空思想,認為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沒有意義,從而否認了種種基本規律,造作更嚴重業果,考慮到這一點,佛馬上就接著描述了雖然那些都不是本來真心,但是卻都是本來真心的顯現之相,還是有引領學人的價值的,還是要學習和思維的。而這,其實也就是另外一種“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實際表現了吧。

  佛說:“也正是這一切的名相都不是,因此說超出了所謂的世間和出世間的分別,超出了所謂的世俗和勝義的分別,而這,也就可以稱作是如來藏、是本來玄妙的清明覺了、是清淨的本來面目、是心、是空、是地大、是水大、是火大、是風大,也就是說可以說四大的本質就是如來藏清淨真心。”

  “是眼根、是耳根、是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也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也是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等六界,也是清明覺了,也是無明,也是有明和無明的區別,也是衰老、也是死亡、也是老死消亡,也是痛苦、也是業果集聚、也是滅絕痛苦、也是正法之道,也是智慧、也是有所證得、也是布施供養、也是持戒、也是忍辱、也是精進、也是禅定、也是智慧、也是波羅蜜多到彼岸。也是如來,也是應供、也是正遍知、也是大涅槃、也是常樂我淨,也是世出世間。”

  “也就是說:所謂的如來藏、所謂的玄妙清明的本來之心,也可以說超越了‘是’、‘非’,但同時也可以說有‘是’有‘非’。”

  “既然本來就是這樣的情況,為什麼世間的六道、三有之中的所有眾生,甚至包括出世間的你們這些聲聞緣覺修行人,都要用你們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思維,來揣測佛的清淨無上的菩提真心呢?為什麼你們妄圖用世俗的言語名詞,對佛的境界、佛的知見進行描述呢?”

  “就好像琴瑟箜篌琵琶等種種樂器,雖然能夠發出美妙的聲音,但是如果沒有樂手那巧妙手指的撥彈,卻也是出不來任何聲響的。你們這些人,和那些普通眾生都是一樣,每個人都各自圓滿具足了清淨珍貴的菩提真心,而我對你們的講法、手印、放光等,就好像樂手的撥彈一樣,可以令你們暫時的有所感悟,但是這仍然屬於外塵勞相而已。而且正是因為你們沒有意識到應當追求最究竟的徹底的覺悟,才許滿足於現在你們所得到的小乘領悟。這其實還是你們沒有真正明白啊!”

  通過這兩段的內容,我們就可以明白:對於究竟的本來而言,根本就不成立任何的概念和名相,因此我們才會在很多的時候,看到“無始以來(從那個沒有開始的開始以來)”、“禅門空宗”、“狗子佛性有無?無!”、“放下”、“勿執著”、“斷妄念”等等的說法。

  可是,為了描述這種本來,也為了說明“空有不二”,也為了引領眾生漸次地悟入佛之知見,還是需要暫時性地建立一些名相,也就是要有用來指著月亮的那個手指頭,因此也才會有了洋洋灑灑的三藏經論。

  所以說,當你看到月亮的時候,那個手指頭就用不著了;當你渡過河流的對岸的時候,舟船也就不能繼續背著走了;當你明白了究竟的真理、本來面目的時候,所有的經典也就無用了。

  可是,如果你要引導眾生,要度化眾生,要讓他們也來明白自己的本來面目,名相經典卻又是不可或缺的。

  從一個還沒有真正明白的眾生角度來說,所有的三藏經典,都會對自己帶來很好的指導作用,所有的具有正確見地的善知識,也都會減少你走彎路的機會。

  因此,在不同的對象、時間、場合之下,大家會碰到很多不同的說法方式和內容,其中的不少內容,可能有出入,甚至針鋒相對,這就需要大家仔細分辨了。如果實在分辨不清,干脆就放棄,直接到佛經中找准確答案吧;如果對佛經內容也沒法分辨,最好經過自己的觀察,尋找暫時可以引領你的一個老師,逐步地學習上升吧。

  千萬不要因為發現了一些矛盾和沖突之處,就因此而產生了對佛教真理的不信任甚至毀謗之心,那可是矯枉過正了。一定要警惕這種念頭的發生才對。

 

上一篇:第四卷 第六章 演若達性和自家寶珠
下一篇:第四卷 第四章 悟後豈會再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