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某個村子裡有二戶人家,東邊的王家經常吵架,互相敵視,生活得十分痛苦;西邊的李家,卻一團和氣,個個笑容滿面,生活得快樂無比。有一天,王家的戶長受不了家庭的戰火,於是前往李家來請教這是什麼道理,老王問:「你們為什麼能讓家裡永遠保持愉快的氣氛呢?」老李回答:「因為我們常做錯事。」
老王正感疑惑時,忽見老李的媳婦匆匆由外歸來,走進大廳時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過去,扶起她說:「都是我的錯,把地擦得太濕了!」站在大門口的兒子,也跟著進來懊惱的說:「都是我的錯,沒告訴你大廳正在擦地,害你跌倒!」被扶起的媳婦則愧疚自責的說:「不!不!是我的錯,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前來請教的老王看了這一幕,心領神會,他已經知道答案了。如果一開始,拖地的婆婆就責怪跌倒的媳婦:「怎麼走路不長眼睛,真是活該!」其它家人若不理會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那麼李家還會有溫馨柔和的氣氛嗎?
大家也許有這樣的經驗,每當公共汽車客滿時,大家都會爭先恐後的要擠上去,還沒擠上去的人這時會叫說:「再往前擠一擠吧!拜托拜托,再擠一擠我就能上去!」而一旦擠上公交車之後,人站在擁擠的車廂裡,看著車門外絡繹不絕的擠車人潮,立即又會喊說:「不要再上來了,真的擠不下了,再擠下去車子就要爆了!」
為什麼同樣一個場景,可是車裡車外的心態卻完全不一樣呢?這是一般人只求自己好,缺少一顆為他人設想的心而已,如果大家能多一分體貼,多為對方著想,或許很多爭端、誤解、嫌隙自然就煙消雲散了呀!
為人父母不免因疼愛孩子,總是竭盡所能地呵護他,想辦法給他最好的,避免讓他受委屈、受傷害,只是太過自我的心態,是不是能讓孩子貼近幸福呢?前人留下的經驗告訴我們「施比受更有福」,「快樂不在獲得多少,而在付出多少」,「量大福就大」…可見教導孩子在心裡面容納更多的人,能多為他人的利益著想,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課題。有位媽媽就曾經送給孩子這項一生受用不盡的寶物:
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在屋子裡走動,總像怕踩到地雷似的,要那樣小心謹慎。」
媽媽笑了笑,說:「我們樓下不是也住著一戶人家嗎?」
女兒雖然明白媽媽的意思,但仍覺得在自己家裡,本來就應該可以隨心所欲,輕松一點才是。
媽媽一副認真的表情,接著說:「咱們家的地板是樓下林爺爺家的天棚,走路聲音太大了,老人家受不了,如果吵醒了他們就一夜不得好眠呀女孩撅著小嘴:「那為什麼咱們樓上那家不這麼想,他們總把聲音弄得震天價響?」
媽媽說:「因為樓上有個三歲的小弟弟,他要長大,蹦呀跳呀的需要運動嘛!」
小女孩一聽,嘴撅得更高了:「那活該咱們家受委屈,吃大虧啰!」
媽媽摸摸孩子的頭,笑容中帶著堅定:「孩子,能為別人著想,這是人生第一等功夫呀!」
成全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給別人路走,我們就不需要爭先恐後,也是文明社會的指標,和幸福人生必修的功課。
我們一生中需要有一次完成,不是完成生命,而是慧命。這需要我們學會成全,成全別人,成就自己。
我們在真實的世界中發現,自己是和人生活在一起的,是離不開周圍的人的。那麼跟我們在一起的人能不能得到進步,能不能得到成長,其實是和我們自身關聯在一起的。
如果我們周圍的人都是積極明媚的,那我們就很難活在悲傷之中。這就是周圍環境能夠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只關注自己的變化發展,而不顧周圍的人,他的道路就會變得越狹窄。
當周圍人有困難或者有某些不切實際的執著時,我們應該站出來,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或者周圍人需要某一個機會或者途徑,而我們能夠提供時,我們也應該站出來。
給與別人所需要的,讓別人變得更好,是給自己在積累福氣,是對自己的一次超越。佛家上說,這是一種慈悲,一種善。我們成為傳遞善的人,我們自己也就種下了善的種子。
也許這種善在某一天會以某種形式回報給自己,即使沒有看到很現實的回報,但是在心靈上這種陶冶和淨化,也是非常可貴的,它能夠喚起我們內心積極向上的一面。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認知是正面的,他就會不斷地強化這種觀念,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正能量,也會更多的付諸行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所以說這種對於自己的成就並不是一對一直接的回饋,很多程度上都是因為自己的改變。
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的人,關心周圍人,成全別人,讓別人變得更好,我們自己的生活也會不知不覺的改變,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