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醫”說養生
—— 於生日探究生之道
現在的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但如何兌現呢?由此電視書刊已眾說紛纭。我也想從繁體醫字結構談點養生的看法。
醫字的繁體“醫”可分解為“匚”(fāng)、“矢”、“幾”、“又”、“酉”。“酉”《白虎通·五行》中說:酉者,老也,如酉黍(成熟的禾谷)。“又”的甲骨文“
”像伸手抓的樣子,造字本義是抓、持、持有等;如果牽強地將“又”“酉”放在一起,可以理解為抓食物吃,即手拿主食放到嘴裡吃。這是手向下抓之意。其二是手向上抓:“又”仍指手抓,上面是“幾”(讀作shu),按照《話說醫字》,“幾”指短羽毛鳥飛而不高的樣子(象形);再加上“殳”(古長柄兵器),可以引申為斬殺禽鳥作肉食。禾谷為主食,肉食為副食,都是用以維持生命的吃食。民衣食為天,吃飯第一。吃的好不好,吃得合理不合理,如主副食搭配、粗細糧搭配、營養搭配等合理不合理,從養生角度說科學不科學,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需要重視的。
與手抓“
”有關的第三種意思是:如果“幾”仍指短羽毛鳥飛而不高的(頗像雞)假設是雞,加上“殳”,可以理解為手拿長柄器具轟趕雞,讓雞飛奔起來。正因為雞跑得不快,飛得不高不遠,習慣於邁著方步尋食,吃飽了就偎依在一起休息,這種習性頗有點像老人。人老了,不願動了;也可以不動了,因退休沒了工作壓力,家事有孩子代勞。但人老了,又特別需要運動、鍛煉。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顏元說:“養生莫善於習動,一身動則身強,一家動則家強,一國動則國強,天下動則天下強。”動也需要有源動力,有一種鞭策,促其動起來,要自找點苦吃。這種源動力,不僅僅是別人的轟趕,而更主要的是認知生命在於運動,認知生命來日無多,認知生病後會使自己受罪、家庭破費、家人受累等等。引發內心源動力,才是正能量。
繁寫醫字的起筆是“匚”,《說文》解釋為“受物之器”;“矢”其中一個意思是屎。毛主席的七律詩《送瘟神》“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中的“矢”就與“屎”相同。如果將“匚”和“矢”放在一起理解,“醫”即是內有糞便的腸胃。“殳”的甲骨文
像手持大錘擊打對方。如此將“醫”和“殳”放在一起,可理解為以手扶人,以砭刺病;並可引申為捶腰背,揉胸腹,使腸胃通暢。聯想到達摩祖師的《易筋經》“神仙起居法”曰:“ 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痛快時,雙手腸下踞; 踞之撤旁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講的就是揉搓胸腹,捶摩腰背。胸腔腹腔裡有五髒六腑,通過靜下心來按摩胸腹腰背來疏通五髒六腑和與之相關聯的經絡、氣血,乃是健身養生、延壽成仙之道。
“醫”字由“殹”和“酉”字組成。“酉”,《說文》曰:酉者,酒也(金文酉“
”象酒壇形)。古人謂“酒為諸藥之長”。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疏導,辛者能發散、疏導,所以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蠲痺散結、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暢意。酒為谷物釀造之精華,故能補益腸胃。酒還能殺蟲驅邪、辟惡逐穢;還能行藥勢,使藥力外達於表而上至於顛,使理氣行血藥物的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使滋補藥物補而不滯。酒還有助於藥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中藥的多種成分都易熔解於酒精之中)。《博物志》還記載:王肅、張衡、馬均三人冒霧清晨遠行,一人飲酒,一人飲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飽食者病,飲酒者健。此說明“酒勢辟惡,勝於作食之效也。”
但是酒和任何藥物一樣不可過量,酗酒醉酒反而能傷身。
“酉”在十二生肖中為雞。雞給人很多養生的啟迪。首先,雞習慣於早睡早起。常言說早睡早起身體好,人也應效法此習性。其次,小雞經常吃些石子,而且能夠完全消化,這種功能是小雞久而久之演化而成的。人也應學小雞適當的吃點粗糧以健脾胃,使營養均衡,更有利於養生與延壽。再者,俗語說“豬往前拱,雞往後刨”,“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等。人要也應從中悟出養生之道:一定要尋求並堅守適合自己的,不論是鍛煉、飲食、衛生,還是尋求藥方等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切不可人雲亦雲,跟潮流,學他人。藥無所謂好壞,適合自己病症的就是好的。凡聰明人都善於聆聽與觀察,善於分析與總結,並善於從經歷中摒除不適合自己的,徹悟出真正適合自己的。
《韓詩外傳》說“雞有五德”:其一曰“見食相呼,仁也。”自古相傳“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當今社會為財而死者比比皆是。唯有雞“見食相呼”,呼朋邀友,分享食物,樂此不彼,絕不強搶豪奪,為食而亡,此真乃大仁也。孔子曰“知者樂,仁者壽。”明朝呂坤《呻吟語》說:“仁者壽,生理完也。”即“仁者”在形、神諸方面都完全具備了利於他人和自己生命延續的積極因素。“仁者壽”在儒家養生思想中有著最為集中的體現。這是由於儒家特別注重個人道德修養在養生中的作用,尤其主張個人養德的主動性,來達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並認為這是人們得以健康長壽的基本要素。仁者壽的原因,儒家有“天佑說”、“情志說”等,以後者的看法較為科學。現代身心醫學理論認為,人是大腦皮層統率的完善生物體,因此心理因素對人的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道德感是人的社會性的高級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滿足,能緩解各方面的情感矛盾,能減少心理沖突,並能通過大腦皮層給生理機制帶來良性影響,從而有益於健康與長壽。
“醫”在五行中屬土,土主生,能生發。在我生日的今天,雖然沒有酒(酉),沒有肉(殳),而且學僧過午不食,清理腸胃(醫),更沒有生日蛋糕和家人、好友的祝福。但是能於此探究養生生存之道,並有如此一番自我感悟,作為自我欣賞抑或與博友分享,也算另有一番紀念意義;而且是養生的更深一層次的探究:無人祝壽,求得一種清靜。《黃帝內經》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正是治療當代人心靈疾病所需要的。無酒無肉乃至無食,也是當代人生活好了以後所需要的。如藥王孫思邈說:“夜飽損一日之壽,夜醉損一月之壽。”
要想健康長壽,就要聽醫生的,並從繁寫醫字中悟出更多更深層次的道理。我只是拋磚引玉,並只是牽強附會的說些現象,有不妥處,請斧正。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