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海雲繼夢:華嚴思想的承先與啟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華嚴思想的承先與啟後

  華嚴思想的誕生是最典型的宗教思想源淵,而各宗教思想淵源的傳說、演繹為各宗教文化及思惟模式,此部分的分析與論述不在本文的范疇,但是作為佛教思想源頭的華嚴思想誕生之傳說,卻是本文的關鍵處,於此略述如後:

  華嚴宗史的記載是: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首先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講述了《大方廣佛華嚴經》,而人間無人能知能曉,因此,大龍菩薩為之結集,收藏於龍宮; 九百年後,有龍樹菩薩出,游龍宮,誦出下本華嚴經流傳於人間,世人始聞此一乘圓音。

  此一「華嚴誕生之緣由」乃在菩提樹下,與佛世、佛史、佛傳完全無關,單獨而自成一格,是不共之別傳也,吾稱之為「華嚴會上」。 於此會上,專顯正法(真理)的存在,以及此存在的體相用(大方廣境界),乃至如何到達此一真理存在的境界之途徑,以直顯而不由他故,曰不共別音也,不共別傳也,不共別教也,不共別圓也,皆此義故。

  依據史載,佛陀自菩提樹下成道,首於鹿野苑三轉十二行相度五比丘,佛法自此流布人間,以直於今。 佛世時,經提胄阿含會、方廣深密會、般若妙智會,乃至法華涅槃會,完成佛陀偉大的一代時教,此名之曰「法華會上」。 於此會上,乃人類史上的一段佳話,專顯佛陀的偉大成就與那不可思議的慈悲胸襟,不但會融大小乘於一爐,更體現一念三千的妙廣難思境界,是為一乘圓音或共同圓音也! 此法華會上的史傳,史多爭議,若曰鹿苑會上的史傳,則可平大小乘之爭議,此亦不在本文范圍; 是故,不論華嚴會與法華會對舉,亦或華嚴會與鹿苑對舉,皆可也。 本文之重點即在華嚴會上的思想傳說與思傳承。

  宗教是一種生命體驗,宗教思想即是將此生命體驗運用語言文字將之表述出來而已。 然此生命體驗有深有淺,有繁有簡,愈是全方位而又徹底的生命體驗,即是既深且繁的體驗! 淺而簡的體驗容易表達,而如華嚴思想中這種既究竟又窮盡的體驗表述,已然超越了人類的大腦范圍,故稱此生命體驗的領域為真理境界! 而此真理是無形無狀的,因此便運用人世間的人、事、物以及時空等具體概念,來表達那無形無狀的真理存在。

  有形自有形,無形自無形,欲將有形現無形,必藉某種媒介而表述,吾稱之為語言模式、思惟模式及行為模式,此皆身語意業之表也,故經法中特用況真理存在之三密基因也! 此三模式為一切宗教思想中所共享,不解此三模式的存在與運用,是無法明了其宗教的根本核心價值,更無法解讀其根本經典。 身為真理與生命最深入與透徹的體驗,此一華嚴思想的語言模式與思惟模式,自有其一套完美的程序可言,然此部分不在本文的范圍之內,另擇期發表,本文僅就前言三龍故事略作陳述; 三龍故事即所謂大龍菩薩、龍宮,與龍樹菩薩:

  A.大龍菩薩:實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亦可指有大善根之士。

  B.龍宮:即自性海中,非外在世界之建築體也。

  C.龍樹菩薩:即大善根又對佛法的傳布及建設有大貢獻者。

  三者之中,大龍非指任何單一之個人,而龍宮乃人人之自性海中所具有者,以龍宮況寶藏,乃潛藏於每人之性海中,非是經本藏在海龍王家也。 龍樹菩薩之稱亦非指歷史上之龍樹,史傳之龍樹唯是龍樹族中之一員也。 故可稱此《大方廣佛華嚴經》乃人類五大古文明之精華也,亦乃人類思想顛峰之作也,今人乃至往後,仍將會有龍樹菩薩投入此一行列也! 故皆稱「華嚴會上佛菩薩」也。

  是故,華嚴會上與鹿苑會上(法華會上)之差異實極明顯,於此語言模式及思惟模式上可見其梗概,而任何的宗教思想,亦皆存在此種自成一格的文體,此種文體即稱「經」,而非書或冊; 故「經」須一再的反復讀誦,卻無人將書日日誦之,是知經體的結構自成一格也!

  壹、華嚴會與鹿苑會:

  所謂「華嚴會上」或「華嚴海會」是沒有時間隔閡的,所以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 亦無有空間的掛礙,因此即是「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毫端」; 因此,古今中外的大德,皆可名之為龍樹、名之為大龍,乃至皆為法身大士! 此種唯納法界真理的存在,真顯真理存在的體相用之本質的思想形態,即是華嚴思想的狀漾。 凡此用以直顯真理的存在,以及存在的體相用之人,即是「華嚴會上佛菩薩」,直顯者曰華嚴會上,不顯者曰收藏龍宮,是為「秘密隱顯俱成」! 隱也好,顯也好,星羅棋布,前後輝映,皆真理之體也、相也、用也,故稱其為「因陀羅網境界」也! 如是森羅萬象,有因有果,有成有壞,皆自成其位,是為「總別成壞同異」之六相圓融也!

  是故,言華嚴會者,「三世共一時,十方無來去」,故雲:菩提樹下成道時,「不動本座而遍法界,一念不起亘歷古今」! 此菩提樹下一會不在歷史之數中,故稱華嚴會,與起於菩提樹向鹿苑去度五比丘之鹿苑會截然不同; 自鹿野苑三轉十二行相*輪以降,皆隨史實之數中,此後世尊弘法度生,皆屬歷史事件,可思可議也,故自鹿野苑以後之佛史或佛傳,皆於史可征,此稱即為「鹿苑會」或「法華會」上也! 而鹿野苑之前,菩提樹下之華嚴會,非史上的可思議法,而為不可思不可議之法也!

  鹿苑會或稱法華會上,是以歷史為經、事件為緯的史實記載。 稱為鹿苑會以對華嚴會,是學術上的重新劃分法,以史上未之有也,故明晰好辨別; 以法華會上與華嚴會上相對,是明白可以分辨共同圓及不共別圓之所在,此二稱法,實一也,無別也! 法華會及鹿苑會皆史實上的事件,不若華嚴會上的天馬行空,無邊無際,純就真理的存在與其體相用的本質而言,故無有時空之礙,以其直探真理的本質,而真理的存在「豎窮三際,橫該十方」,焉得時空乃至人為思緒所可窮盡,故華嚴曰「不可思議」,即此之故也!

  按鹿苑會上的思想特質而言,即有小、始、終、頓、圓五教,皆在指導世人轉迷成悟,不論稱其為開悟、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見性、證阿羅漢,乃至成佛,皆在指導世人修行轉凡成聖,方法容有不同,目標是一! 然,到達目標之後又如何,各經各論幾乎全然未論及。

  換言之,鹿苑會上的指示,乃因眾生根器之不同,橫說豎說,長說短說,苦口婆心,無非勸導世人,在修行途中(菩提道上)應具備的條件,如資糧道、前行,乃至正行如何、如何…等,因而才有五教、四教之論,亦或義學、禅觀、戒律等等的三藏十二部,此皆鹿苑會上之盛宴也。 而此會起自鹿野苑,終至法華會上,史稱鹿野苑初轉四聖谛為小、為權,吾稱其為「基礎佛法」也: 方廣深密以下,史稱為大、為實,吾稱其為「應用佛教」也; 至法華涅槃時,史稱其為圓教也! 如是種種稱呼與分判,實是經由中國明眼之士,運用思想解剖學(即史稱之判教)所致之輝煌成果也,佛陀當年是否有意如是分科判教,恐怕只有上西天去問他老人家才知道了。 但是,此一劃分,卻對浩如煙海的《大藏經》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方便後學,也使鹿苑會的思想得到緊密與扎實的效果,致令佛教思想不致變成一盤散沙,互相矛盾。

  然,由此反觀華嚴會上的思惟流程及思想產生的結構,確實是「不共別圓」也! 若不能將此分野弄清楚,如何而能申論華嚴思想? 此乃立足點的核心! 古來大德申論於此,每言及此,今人觀之,反而不易明白,即失此根據之立場。 華嚴、法華之論爭,實無有意義! 要未明華嚴會上的根本定義,而濫混鹿苑會之意義,要不昧於鹿苑會的史實,而爭較華嚴會的真理存在! 是故,明於此,方能列出古典華嚴思想的要點。

  貳、古典華嚴思想的總結:

  所謂古典華嚴思想,是指唐以前的華嚴思想,重點是在五大祖師的思想偉構之中,自今而後,所要展開的對嚴思想建設,則名之為「新古典華嚴思想」; 不用「現代」一詞,是欲保留後人發展的空間,且今日新的華嚴思想,尚未誕生,如何而能自命也? 唯是在過度期中的奮斗而已,姑名之曰新古典華嚴思想也! 又吾何人也?何德何能而能將古德浩如淵海之大作,妄作總結耶?! 唯是試申論之,竊用斯語耳! 望諸君莫斧擘耶!

  一、 華嚴思想的誕生與形成:

  華嚴思想乃源自《華嚴經》,而華嚴會上又不同於鹿苑會上的三藏十二部,故有正視、審思華嚴經的必要。 事實上,華嚴經本身已經自成其三藏十二部,而此部帙遠較鹿苑會上的三藏十二部大得多,此一部分之論證已不在本文之范疇內。 簡言之,華嚴經不是釋迦文一佛所說,而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共說。 所以華嚴經是一部大經集,此經集又不是世人的經集,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大龍菩薩)之共同傑作,亦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參與。 何以故? 一地不知二地事! 即使法身大士,亦唯就當位述說,故四十一位次必集合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而完成之,而妙覺位乃唯佛能知也。 言華嚴經為「大經集」,佛子多不認可,言華嚴經非釋迦文說,則更不能忍受也! 然此論並無不敬也,實言《華嚴經》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共同直指真理存在,及其存在本質之體、相、用也。 以其如此直指,乃屬華嚴會上之「不共」與「別」之特質也,以此特質故,華嚴經的誕生實乃真理的存在由隱而顯,即由龍宮而上華嚴會上,為將此華嚴經所顯的真理存在昭示世人,故而有華嚴的系列思想誕生。

  華嚴的這一系列思想統稱為「華嚴思想」,本源自印度的《十地經論》與《十住毗婆娑論》,進入中國之後,中國的思想家將此<十地品>的思想加以綜合整理,並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比丘系」思想,即五大祖師系統的賢首宗; 另五台山系統,則以易、老為主軸而融合華嚴經之「長者系」華嚴思想。 比丘系以賢首國師集大成,長者系以李通玄為大成就者,此兩大系統皆具有強烈的中國文化底蘊,不論思想分析、邏輯演繹,皆具中國文化的濃烈色彩。 兩宋以後,此兩股思想更匯為一流,因而華嚴思想之發展,一到中國即以此華嚴會上的特質,自成一系,單獨發展,雖在大乘國度中,已然形成「一乘不共別圓」的孤高氣勢! 兩宋之後的華嚴思想,尤其在大乘瑜珈行法上,不但指導著禅宗的發展,更指揮著真言密的思想走向,自十一面壇場、十方佛觀、三世佛觀、三聖觀,演進到三大士信仰,乃至明清的毗盧觀音修法,皆受華嚴思想之指導。 遼、金、西夏的華嚴信仰,更是受五台山系的華嚴思想所影響,此一系列范圍極廣,已非本文之所荷負!

  二、法身論與法界論:

  就真理而言,運用能所之論證,而闡明真理的種種樣貌,是佛法中一貫的思惟模式以及思惟演繹的基本模式,而將此能所理論工具發揮到極致的,莫過於華嚴思想中的「法身」與「法界」論了。 法身與法界論就是華嚴思想中論證終極真理存在的辯證法。 真理無所在,法界論說:無有一法出此法界!法身論說:無有一法法身不相隨! 如是,法界等於法身,而全法身為一法界! 換言之,法界等於法身,也等於真理! 結論如此,展開又如何呢?

  1. 首先,就法身而言,法身的基本概念已然成立:

  法身無形無相,法身無所不在,法身遍法界,法身隨緣示現,法身清淨無染概念已經很具體,但是,法身的存在雖已經勾勒出輪廓,仍無法明確表達法身存在的體、相、用; 因此,無法解答如: 阿彌陀佛是法身佛或報身佛? 胎藏五佛各是法佛、報佛或化佛? 金剛界五方佛各是法、報、化?尤其是釋迦佛現在稱與用釋迦佛是化佛或法佛?… 凡此皆因第三期佛法文化的停滯,而致無有進一步之具體成果,而這留下來的部分,正是我們第四期的佛教知識青之肩上重任。

  A:依於「清淨法身佛」根本定義,此為真理存在的「能之體」,唯一!故無形、無相,但其隨方示現者,即為報身佛! 此圓滿示現之報身佛,除含華藏世界海中的一切佛,及金胎二曼的一切佛,淨土中一切佛外,生活中的親朋好友,乃至一切人、事、物、時、空等的示現,凡能啟發你生命中之覺醒者,即是報身佛! 故此報身佛即是真理存在之「能之用」。 此中,以胎界五佛、金剛界五佛的表征最為明顯,東南西北四方佛之為用,皆以中方之法身毗盧遮那佛而成立,此即報用依法體也,此約「十方」說法佛。 又以釋迦佛為例,佛世時,釋迦文成佛是依法體而顯相在,故稱應化佛。 釋迦入滅後,相滅,化佛不顯,而後不論正法、像法、末法,皆稱釋迦為佛,此佛乃報佛之用也,概此報用亦依法體而來,非依悉達多而來,此乃「依法不依人」之佛法真理也,此約「三世」說法佛。 此乃約十方、三世說法身佛之體相用,亦可約外顯說法身佛。

  B:次約本質上的存在說法身佛,就真理的存在本質而言,法身乃約能而言,指的是凡夫之生命,經由改造工程之錘練後,達到於至善的境界,稱為法身佛。 此凡夫轉凡成聖之過程,乃經由凡夫種性的反思,透過菩薩種性的觸媒,而進入如來種性的境界,此一過程,總名之曰「生命改造工程」,茲將三種性略述如下:

  (一) 凡夫種性:

  具有此世間之生理現象、心理現象、物理現象與社會現象,其生命結構的基本因素,是由五蘊與六塵之相應而誕生,四大現象即是由五蘊與六塵的組合而構成,詳非本文范圍。

  (二) 菩薩種性:

  菩薩種性的構成因素即菩薩願力與眾生業力的相應,標的即在成長並壯大善根與覺性,故「菩薩種性」既是「凡夫種性」到「如來種性」的過度區塊,也是凡夫轉為聖人的觸媒; 所以,大乘佛法特別重視菩薩行中的廣設方便、普度眾生,原因即在此也。

  (三) 如來種性:

  為純靈的生命體,此種生命唯有真智與善根相應,此中無有五蘊、六塵,亦無有業力、願力,唯有真心與善根的和合存在,一切皆存在,一切皆美好。

  2. 次言法界:

  就真理而言,約能稱法身,約所即是法界。 就法界而言,賢首國師曾提出一心法界,此乃言用法界,但後來的思想設並未完成。 清涼國師接著提出「一真法界」的概念,此乃言「體法界」,後用四法界來說明,卻有引自法界三觀之余緒,亦未充分發揮體法界的思想建設,此皆可能與中唐以後,中觀論派的思想發展停滯有關,以今之華嚴思想工作者,即有圓滿補足之責任。

  A. 先探體法界:

  (一)事法界:

  即此三界內森羅萬象,一切人、事、物等的種種對待關系,尤以四大現象總括一切煩惱與大腦之運作,唯是識性作主,故曰:事法界。

  (二)理法界:

  約小乘,即灰心泯智,不染紅塵,亦不長善根,唯內守空寂之境也,純理,故曰:理法界,寄圓宗,在七信至九信位以前。 若約華嚴,此理法界則更加第十信位,以此十信為法身位之前行也; 此時視事法界為眾生界,理法界為菩薩善根之培育也;唯至十信位,菩薩善根方滿,可入法身之境也; 故此理法界約一、三乘而有別。

  (三)理事無礙法界:

  此法界中菩薩,其善根中之願力,能與眾生之苦難相應,拯溺、救苦而無礙;此時,存在於生命中之菩薩本願力,已成三昧力,能與眾生之業苦相應,而能化解之,是菩薩願力與眾生業力相應的區塊;此中之「法身大士」為七地以前之功行,共三十七位次,此即金剛界根本成身會上的三十七尊行法,四十一位中的另四位,乃三賢位後,登地前的加行位。 此理事無礙法界,乃菩薩種性生命本質的完全展開,故於法界中見法身也!體法界本自如如也,非是菩薩道難行,而是生命的狀漾乃是如此波瀾壯闊,生命的奮斗乃是如此無有邊際、如此無窮無盡! 是故普賢菩薩在十大願王中提出「四無盡境」,即:空虛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是此之謂也!學佛過程中,亦當於此法界最為殊勝且不可思議也!

  (四)事事無礙法界:

  是生命中唯是純真,只有真心與善根,此乃八地以上,五位大人的世界,為一純靈的靈性世界,以此世界中生命不生蕪雜的相應,故無有眾生業力中的四大現象及百千煩惱,此生命中唯是自在、唯是無礙、唯是純美!

  茲就相對於前,表之如下:

   

\

 

  體 法 界

  相 法 界

  備 注

  1.事法界

  紅塵混混世界

  2.理法界

  內守幽閒世界

  此二為過度區域,

  前者自我成長,

  後者他成長也。

  3.理事無礙法界

  大悲願行世界

  4.事事無礙法界

  靈性世界

  B. 次言用法界:

  用法界者,屬法界之動態現象,佛法所言之生命真理,並非一死寂的荒野,而是有機的生命體,其所存在的體相用之「用」為何也? 此「用法界」即在陳述此一實況:

  (一) 第一部分即是我們所存在的這個「世間法界」:

  此世間法界乃因五蘊與六塵之相應而誕生,此凡夫種性之生命,生存於此世間法界,是由於六塵五蘊之相應所產生的心意識作用; 依此八識之作用,若以六塵為主,則生出生理現象、物理現象之執著; 若以五蘊為主,則生出心理現象、社會現象之執著; 前者貪業重,後者瞋業重; 前者我執重,後者法執重。 依界內解脫修行者,修前者生色界天,修後者生無色界天; 若不得界內解脫,則有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所纏繞,其中,七情六欲,五毒、五蓋,即此紅塵萬尺浪也。 此世間法界中,不論依於五蘊或六塵而起之一切諸法,含有形無形,有為無為,皆屬虛妄,無有真實! 故佛陀呵棄也,一切諸佛勸離也!

  (二) 第二部分即是「淨土法界」:

  淨土法界乃生命改造工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概以世間法界之凡夫種性,欲改造成如來種性,豈如翻書般 的容易?! 此中必須具備足夠的自性善根與菩薩種性,因此,在未具足此足夠的資糧道之前,必須先具備之,故佛教界長老常勉初機學人以「發菩提心」、「多種善根」,即此之謂也! 然學人初發菩提心並非易事,故佛法即以東方為始發也,《大般若經》昙無竭菩薩初發心,即向東方求善知識,此即告之學人,宜於生活中觸事、遇緣,皆令發菩提心也! 逮至舉手投足、耳聞目染,皆普賢行、普賢境時,當下即是淨土也,此曰菩提心已成熟,皆名之曰:西方極樂也,概以

  「觸事、遇緣,皆無量覺;

  舉快、投足,皆無量壽;

  耳聞、目染,皆無量光」;此非阿彌陀乎?

  故曰:淨土者,非外在之相,乃心自證境也! 故所謂發菩提心者,雖點點滴滴,不成系統,然以法界宏 觀濾此一境,終成「淨土法界」矣! 此寥若晨星之菩提心,不可輕忽也,匯聚而熟,自成淨土,乃至出離三界之根本因也。

  (三) 第三部分即是「緣起法界」:

  乃生命改造工程中的核心工程,故古稱「菩薩信仰」,此部分之工程,主要在鍛練生命的交流能力、溝通能力,接納、珍惜、尊重、包容的生命本質等…。 世間法界中的凡夫種性,缺乏生命交流的能力,雖然買賣是一種交流,文化也交流,皆屬外在的物質性質; 友誼、愛情,只是小部分的生命交流,藝術、文化等,亦能產生部分的生命交流,但皆有目的性及負作用,若無,則是非常美麗而偉大的生命情操!

  如是,每一生命分子皆為法界中的生命元素,此每一分子、每一元素皆可交流,古稱「感應道交」,即此生命因素(菩薩種性中的菩薩願力),可以發揮動力,而與同等生命因素相互贊美! 更可以對下級的生命因素(如世間法界的凡夫種性)進行拔濟等教化功能,此即菩薩種性中的交流本質。 於此交流過程中,菩薩在轉化自己!──由小我的凡夫種性(四大現象中的局限意識我),趨向於大我的如來種性(全法界為一法身,全法身為一法界),此時方乃天人合一、物我一如! 而此工程目標之達成,即在此緣起法界中完成的,所以稱此緣起法界之工程進展是「最精彩」的工程核心,前則為「起鼓」的前行階段。

  換言之,從緣起法界的立場看,世間法界的眾生森羅行列,壁壘分明,個個獨立,彼此斗爭,苦難頻仍,痛苦難當… 此是虛妄的不實世界; 而在性起法界中的靈性世界,其生命的存在是唯一的,當中的每一生命分子即是一個生命體,但彼此镕融、和諧相處,構成一個美好安樂的統一體,此種大我,清淨、無有雜染的純靈生命,非是凡夫種性的大腦所能知之,任何世間言詞、譬喻,皆難竟其功,這也是緣起法界的菩薩們之所急處,急於令凡夫皆轉成如來也。

  (四) 第四部分即是「性起法界」:

  性起法界為生命改造工程的終極目標,此目標皆非人的大腦所能思議的范圍,其中的生命結構,唯是真心與善根相應之法身,而法界中更存在著三世間的清淨、和諧,與圓融。 「全法界」涵括體法界之四法界,亦包含用法界中的四種法界; 「全法身」更包括了法報化三身,如是森羅萬象交參而不紊,兼容又和睦,

  是一、是異,

  是總、是別,

  是生、是滅,

  是來、是去,

  是斷、是常!

  於此之中,約因地凡夫而言,若能轉個別四大現象的我而入整個生命現象,以成一分子,則此中之生命,能引法界之全能而為用,此即行者引三昧力之大用也。 又約果地如來而言,視一切眾生皆如來,概皆生命中完美之一分子也; 亦視一切境界皆如來,即現落葉、黃花、流水、風聲,皆如來身也; 羅什在《金剛經》中譯稱:佛說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此大身即法身),是可意會耳!

  3. 總結「法身」與「法界」之論:

  本文所提之法身論與法界論的學理,雖不見於先哲之著述,但其思想源流是來自於先哲之遺緒,且先哲於古典華嚴思想中,亦一再盡力的在闡述此一意含; 以其時也,百廢待興,且搜古探玄之中,所欲建設的思想方殷,不論是承系三法印思想,或傳承一法印思想,乃至建設第三期的唯性思想架構,已令諸大祖師們焦頭爛額了,加之中唐以後,思想發展停滯,以致將此一部分變為懸案…。 如之,第四期佛教思想正處於啟蒙階段,而傳承完成此一「法身論」及「法界論」,乃是第一要務也!

  法身論與法界論的提出,是歷代祖師在探索佛陀真理整體架構的宏觀性總結; 歷代祖師在印證佛陀真理的當下,每每描述其境界,有動、有靜,有總、有別,然而散落於每人的性格之中… 華嚴諸祖亦經其歷,加以總結,方有一心法界、一真法界,「法身」之探討也。 如今不揣鄙漏,將之演義、匯聚以成斯文,目的在昭示行者,對佛陀真理的完整認知,有此認知,方知各宗各派之努力是在那一向度,或在那一層次? 否則,狂慧者滿口經論,卻皆噪聲,蕪雜而不成系統,自誤尚屬業力使然,若誤他,豈非大不幸也?! 為破除噪聲之干擾,以及令行者能夠盡快進入狀況而不迷,是故華嚴諸祖乃於「法界」及「法身」方面著墨也。

  法身論與法界論是佛陀思想的最終極標的,故而劃歸為華嚴會上而不在鹿苑會上,所以,此論即是華嚴思想之大綱,以有此極終架構的燈塔存在,慈航方不迷失在生死海中,亦以法身及法界之論的完成,佛法思想的完整性即可全然釋出,而此華嚴思想之標竿亦昭然若揭; 以此之故,法身論暨法界論乃第四期佛教思想之重戲也。 於此論中,不但論及佛境界,以及成佛以後的人生態度,更論及如何成佛,乃至入法界之由徑也! 在入法界之途徑中,能、所雙關,工程、技術並舉,三世間並進,內聖、外王兼顧,因果同時,不但行之可循序以漸進,亦可一超而直入! 可由方方面面入手(八萬四千法門也),而皆可達終極之目標也,此乃展開此論之要義耳!

  三、真理觀與成佛觀:

  緣於前述,我們稱華嚴會上的華嚴思想為「真理觀」,而鹿苑會上的佛教思想稱為「成佛觀」。 真理觀著重在果地真理的存在,及其存在的體相用上; 而成佛觀著重在因地凡夫種性的轉化過程,以至於成佛! 鹿苑會上的成佛觀思想,尤其在《妙法蓮華經》中最顯突出,依此經而立的宗派,被稱為天台宗或法華宗; 而依華嚴會上思想而立之宗派,即稱華嚴宗或賢首宗。 以此兩宗思想有重疊之處,有同、有異,故史上多所爭論,此不在本文范圍中,本文所論者,乃真理觀系自果地言真理的存在本質,以及由果地上觀「凡夫種性」轉入「如來種性」的條條康莊大道,此諸多大道如何而能一起直入,不假他悟,是此華嚴思想給因地行者的最大慈悲! 而成佛觀則系自因地言真理是存在著(露地大白牛車也),以及因地人如何具足種種成佛的充分條件,以及必要條件,乃至此成佛之道的各階次第風光。

  真理觀其實可視為佛教的本體論,以其直顯真理的存在及存在的體相用,以其唯論真理的存在及本質,是以能於行法之真理指針上起到燈塔的作用,但對行者之培訓方法多未具體涉及; 以其本體示現,唯法身等諸大山王(善根深厚之大龍菩薩也)始能直契本懷,徑登性海! 是故,若欲一一介紹《華嚴經》中之無量法門給世間法界之眾生,則眷屬經典乃其所必須也; 眷屬經典之所不足者,再佐以各論藏; 如若又不足,則再施之以律藏; 故而,眷屬經典乃至三藏十二部等鹿苑會上的成佛觀,皆為方法論也! 以此成佛觀之論,雖屬工程面的修行技巧,重點皆在補述根本*輪之所未論者也。

  成佛觀之方法論中,含有兩部門,即工程面與技術面:

  1. 工程面中,如《地藏本願經》即在描述此世間法界之苦狀,以及出離之根本因乃在菩薩種性上,故勸此土眾生廣發大願,度盡苦難眾生。 又如《彌陀經》,即在陳述淨土法界的存在乃為十方諸佛所公認,以及此世間法界之苦狀,而能發起菩提心,亦為十方諸佛所公認也。

  2. 技術面中,於《地藏本願經》則言廣設方便、普度眾生,力踐此菩薩大願即在錘練菩薩種性,並可培養無量無邊的菩薩種性功德(經文末品七大功德、二十八功德,或地神之十大功德等皆是); 而《彌陀經》中,則稱一心不亂、稱佛名號,實為技術面之典型代表。 技術面的重心即是心法,而心法之要即在護念其心、降伏其心! 而如何以稱佛名號,以至於一心不亂,乃至如何以一心不亂來稱佛名號,用此以降伏其心、護念其心,此已涉專業指導范圍,不在本文所論述之內。

  又真理觀與成佛觀的思想范圍,是有很多地方重疊,但由於思惟結構之差異,故申論則有出入,論者自不必排比等次高低階級,唯須認清其異同乃出於自因地或果地之立場即可,若堅持等第高下,則論者已自迷於中,其論何有價值耳? 尤其是天台宗與賢首宗之諸論家,每每自迷其中而大言不慚! 是可鑒也!

  三、新古典華嚴思想的展開與第四期佛教思想之合流:

  在古典華嚴思想中,杜順法師是一個關鍵性人物,他在法界三觀中,將古典佛教思想劃分為三階段,即:

  A. 將「三法印」思想與「一法印」思想分開,

  此乃由第一期轉入第二期,即:真空絕相觀。

  B. 將一法印之「空性」轉為「人性」,此由第二期的大乘

  轉入第三期的真言密教,即:理事無礙觀。

  C. 將「人性」轉為「人情」,此乃第三期思想建設的中軸線,

  故而有法身、法界之探討,即:周遍含融觀。

  此一劃分法,既有華嚴對思想史發展的評判標准,亦符合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發展軌跡,即:

  A. 第一階段三法印,即第一期部派佛教。

  B. 第二階段一法印,即第二期的大乘佛教。

  C. 第三階段的人性,即第三期的怛特羅密教。

  歷史上,思想史的劃分皆可因學者提出的論證而定位,此處所提只是一種輪廓式的概念,雖未足以成為定論,卻可加以運用: 然第四階段的華嚴思想,始從今日而不名第四階段,直呼「新古典華嚴思想」之發展! 而佛教思想之發展,則沿用第四期佛教思想,以令兩者有所區別,又能傳承歷史之余緒耳!

  在古典佛教的思想中,不論是華嚴會上或鹿苑會上的尊宿大德,皆致力於思想建設,目標即在佛境界的呈現! 逮至盛唐,可謂已達古文明之顛峰狀態; 自中唐以降,思想發展停滯,因此無以為繼。 古典佛教思想的建設,雖傾向於思想、理論、架構的建設,但是對於人生的指導、文化的交流、民族的融合、社會的教導等,皆起了極大的作用,並且深入民瘼,解決人生的疑惑,並及人性暗藏的恐懼,對於安撫流浪的人性與靈性,皆起到決定性的療效,所以稱宗教為一切文化之源頭,宗教為人性之產物,是不可廢也。

  直至於今,西方主流文明的價值觀不在於此,反在外面的物質欲望,因此喪失人性、輕視人性,如是物欲發展,反倒影響到佛教生存的基本條件,加以佛教的道場破毀、僧團破滅、僧教育缺如,佛教與僧團皆不再能對社會起到積極的設性作用; 因此,新古典華嚴思想的發展也好,第四期佛教思想的展開也好,勢必要改弦易轍,不能再消極的停在思想架構上面,更應運用僧眾對生命真理的體驗,在理論架構的同時,透過理事無礙法界的運作,同時架構淑世的標准制度,以令三世間皆得圓滿,不僅在智正覺世間中展望佛法之不可思議,更可展現佛法在器世間與眷屬世間的雄厚實力,共建此世間法界的大同盛世,以及和諧完美的人間天堂!

 

上一篇:海雲繼夢:凈眼看世間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卷二講記)
下一篇:淨空法師:夫妻要是出了問題,老實念佛就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