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在《華嚴經》上給我們透了個信息,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自性就是法身,共同,共同一法身,所以它真的是一體。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菩薩、二乘,下至一切六道眾生,就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一切眾生跟我們是一體,就是一法身,這個關系多密切!
所以我們讀到大乘,感到倫理大乘講到究竟圓滿。倫理講關系,講到極處,真正是一體。一體,它的德,第一德就是愛心,中國人講父子有親,沒有任何條件。你看父母對於嬰兒的愛護,特別是小孩,在六、七個月以內,父母對他的照顧無微不至。這是什麼?這是性德,自性裡頭的第一德。佛、法身菩薩他們明心見性了,對於一切眾生的愛護,就像父母對嬰孩的愛護。我們要體會不到,你從這上細細去揣摩、去觀察,你就曉得。我們有沒有覺悟就看你的愛心,你對於一切眾生像對於這個比喻裡面講的獨生子、小嬰兒,這種愛心出來之後,這就是性德的覺悟;這個愛心不能夠顯現出來,那就叫迷惑、叫顛倒。我們是覺是迷從哪裡看?從這裡看,一點都不錯。
覺悟的人決定有愛心,眾生做錯事情若無其事,心不被外頭境界所轉。為什麼?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泰然處之,如如不動。做錯事情的人,他自己良心會發現,知道自己錯了,別人不責備我,別人原諒我,那個人感恩的心就生起來了。他做錯了,狠狠教訓他一頓,他下次不敢不小心,他心裡不服。不如用感化的力量,感化力量能幫助他覺悟。用居高臨下這種姿態待人,他不敢不服從,但是心不服,勢服人心不服。甚至於不善的人他記恨、記仇,將來他一得勢的時候報復,那就形成了冤冤相報。冤冤相報要搞很長很長的時間,不曉得報多少次才覺悟、才化解。很小、微微的這點小事情,會引發深仇大恨,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有,歷史上都有記載。所以佛教導我們要謹慎,特別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要謹慎,避免有意無意跟人結了冤仇自己不知道。這是什麼?不好的習氣。做的人無心,聽的人有意,這就麻煩了。所以古人教人,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不言,不說話,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