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海雲繼夢:四十華嚴 第五卷 第55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十華嚴》第55講(2008年3月4日)A

  今天我們再看經文86頁倒數第四行,我們再把這個經文念一遍大家對對地方。

  “比丘當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深信。發此十種無疲厭心。則能長養一切善根。捨離一切生死流轉。悉能超出一切世間。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成就如來一切種性。滿足菩薩清淨大願。積集一切如來功德。修行一切菩薩諸行。獲得如來力無所畏。摧伏眾魔及諸外道。滅除一切煩惱習氣。入菩薩地。近如來地。”

  好,我們今天再看這段經文。這個地方的關鍵詞就是第一句,這個也是文殊菩薩告訴我們的,說,善男子善女人要是能夠成就、深信、發此十種無疲厭心。第一個成就、深信、發此十種無疲厭心,就是趣大乘法的無疲厭心。十種都能發起,那很簡單講,你就已經是大菩薩了。我們現在,在這十個趣大乘法的無疲厭心當中,你要能夠具足一個真實見,就不得了。

  現在,我們最大的困難是這十種無疲厭心,趣大乘法的這個部分,你認知有誤。因為佛教隨著歷史的流轉,越來越長,越長以後啊,你對於佛法的基本認知就會越來越概念化,意識形態化。你自以為是。這個解釋,你自己的解釋啊,會隨著時空的流轉越來越膚淺。大家都以為就是這樣,就是那樣。這個叫做自以為是。當你這自以為是形成的時候,你的大腦就蓋過一切。結果,如來真實義,你沒得到。我們剛才念的第四句“願解如來真實義”,你什麼義也沒有啦。你都是自己的意思,不是如來的意思。

  所以我們常跟各位講說,你在自己讀經的時候,要自己去剖析,自己要去深入,不要只停在文字表面上。第一個,你要留意到的是,佛教是從印度來的,你要留意到這一點。所以印度文化到底在講這些是在講什麼?第二個,他是在唐朝時代翻譯的。唐朝時代的人在看這些語言文字的時候,他們是怎麼看的?你不要用你現在的意思去解讀。因為你用現在的意思去解讀是你現在的意思,不是唐朝人的意思。那你就更不知道印度人在講什麼了。我們從這個地方要弄清楚。你能夠溯源而上,知道當初他們為什麼講這些話的時候,那你就知道,他在構思的,是生命如何解脫的問題。你呀,要留意到這一點。

  要不然你會變成說,你還是在運用大腦,在尋求一種知識。就像我們看到很多學者,教授們努力地在寫文章。我不是說你們啊,你不要對號入座。他在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是純知識。知識是他學者他自己以為,他也認為他有證據。那證據也是他自己以為,因為他沒去修行。他用的都是什麼?語言文字的資料而已。他沒有辦法去體驗。語言文字最早、最早是第二手資料,不可能第一手資料。

  所以我們才跟各位談,“道生一,一生二。”你即使再回到道那個地方,那個道還是語言文字,你還沒有辦法去體驗去感受,道那個到底是什麼?道,到底是什麼?你不知道,你只有語言上的道,文字上的道。那個不是真理,那是文字啊。而且那個文字隨著你的解讀跟他的解讀各不一樣,不一樣啊。我們要的是那個。你到底有沒有得到那個?這個問題就在這裡啊。

  所以你要的是第一手資料。行者在修行,他所感受的那是第一手資料。真理是什麼?行者知道。行者轉出來的,變成語言文字以後,事實上已經變成第二手資料。

  所以我們再仔細反省一下,這個前面我們講過了。從經典,記得啊,從經典編成辭典,從辭典作為翻譯的工具。所以你現在在翻譯的時候,是靠著辭典來翻譯的,告訴你,你會弄錯。靠辭典翻譯的是書本,不是經本,是從經本裡面摘錄下來變成辭典。

  現在辭典有沒有增加詞匯啊?沒有。為什麼不增加啊?因為沒有人去體驗真理,所以詞匯不會增加。你所增加的詞匯都是物理上發現的新的小學的東西,不是大學的。

  所以你要知道,經典與經典翻譯是生命與生命的一種對照。他不是翻譯書本。翻譯書本要的是辭典什麼定義,我就照那個定義翻過來。這種翻譯法沒有生命感。那是翻工具書,大腦的知識那些可以。力學,物理學啊,你只要到基本學問裡面,你大概都很難翻。物理學數學都很難翻,純理論的,都很難翻的。所以有些人翻到那邊,他就翻不動。真正生命的東西就更難翻。你要留意到這是一個。

  那麼這個地方要談的是,那個基本的原點,生命的原點。

  為什麼這裡要提出這個趣大乘法無疲厭心呢?這裡面就牽涉到我們跟各位講的,佛教講法身,第三期佛教思想發展到法身論就停止了,整個人類的文明停止成長。我們現在開始講,是第四期佛教思想的展開,第四期就是從法身論開始講。

  那麼法身,我把他區分為人格性法身跟非人格性法身。阿羅漢所證得的叫做非人格法身。這個趣大乘法無疲厭心啊,所要追求的法身是人格性法身。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

  你證得阿羅漢,佛陀為什麼呵斥他說,他是焦芽敗種。為什麼?證阿羅漢不是很好嗎?現在南傳佛教跟北傳佛教常常在吵架,說“佛陀也是阿羅漢,只是為了尊重他所以叫做大阿羅漢。那我們都是阿羅漢。為什麼罵我們焦芽敗種?”關鍵就在法身的定義上。阿羅漢,我們從禅修的立場來看啊,到阿羅漢就會停住了。這個時候叫做掉入羅漢坑。羅漢是個坑啊,掉進去就爬不起來了。

  禅修的人第一步踏進去,我們叫做舒服禅的舒服坑。很多同修,很多,可能就是你,你要是老修行啊,你就留意一下,為什麼你修行到最後會如同嚼蠟?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因為你掉到舒服坑裡面去。你一進來以後,你不知道佛法是什麼,一頭狂熱。人家說念佛,你就念佛,人家說持咒你就持咒,人家說打坐你就打坐。那麼一坐,坐坐看啊,嗯?!不錯,真好。你都不知道。那個好啊,就生命能量“嗒”一下跳到滿格。

  然後呢,你就逐漸退縮,百無聊賴,意興闌珊。意志,就是心意志越來越萎靡。人生沒有什麼情趣,吃也不想吃。好像是很優秀的佛教徒,因為已經不貪吃啦。電影也不想看了,人家唱歌跳舞他也不要啦。這不是跟花枯萎一樣?什麼都不喜歡了。人家穿好衣服,“哎呀,差不多啦。”吃好吃的,“哎呀,差不多啦。”睡,床上也不想睡了。地板,睡睡看,反正臥下去,天亮了,都一樣,睡著了什麼都不知道。你衣食住行啊,樣樣不貪著,好像,偉大的修行者。你們有沒有過這種情況?想想看!同修們會說:“哇,修得真好。戒律持得真好。”對不對?

  事實上啊,這叫死心坑,枯木禅。說耽於禅味,是比較好聽啊,根本你就跳錯坑,跳到墳墓坑裡面去啦。然後你就以為不錯,不錯。然後呢,同修們又常常贊美你,“修得真好。”你什麼也不要,是啊,真好。要這個,“拿去吧。”要那個,“拿去吧。”人家說“吃一點吧?” “好吧。” “這個?” “好吧。” “這個?” “也好。”

  我跟你講,你的生命已經枯竭了。你已經被啖精氣鬼神,會不會寫啊?啖就是一個口兩個火。啖,那種鬼,已經把你的精氣吸光了。這個叫舒服坑。

  你想想看,你是不是這種修行人?我不是罵你啊。我是說佛教徒老修行當中,有很多這種。這是叫舒服坑,好聽一點。叫做死心坑,比較難聽一點。這是修行人第一步踏進去的,就掉進一個坑裡面。

  另外有一種啊,他不,他很精進,想盡種種辦法,止住妄想啊。止住妄想不錯啊,念佛一心不亂。證,他也證得阿羅漢啦。證阿羅漢,所以呢,就停住了。不錯,出三界了。出三界就好了,然後他又一個坑掉進去了。這個就是佛陀所呵斥的羅漢坑裡面的修行人。他不是沒成就,有。

  這個,我告訴你,你在歷史上沒人寫過這些文章,也沒有祖師大德有過這些說明跟注解。第一位啊,不是祖師大德,叫做海雲法師。

  我跟你談這個問題是怎麼樣去證明的,你知道嗎?證明從哪裡來?就是《佛說阿彌陀經》。我說這部經很偉大。但我說的偉大,跟你們講的偉大,有一點不太一樣。這部經他最明顯的就告訴我們,所有的阿羅漢都要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前面我跟各位講過了。

  為什麼要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就是我跟你講的淨土理論。不止是僧團淨土,到人間淨土,到菩薩淨土,到諸佛淨土,他有一個軌跡。這個淨土論啦,我跟各位講,我要寫的淨土論跟昙鸾的那個《淨土論》是不一樣,知道嗎?他是有一個佛陀的思維,你去注意看看。僧團就是一個淨土,你去注意看看。

  僧團裡頭啊,不會像西方教會這樣子,要鞭打,有沒有?你們看西方教會的歷史看看,哇,那個自殘,鞭打,這個叫做人性的扭曲。佛陀沒有。和,相處,共住。不和,頂多是拜忏。犯小過拜忏。犯大過,擯。只有這個樣子。雖然你看戒律名詞聽起來很可怕。斷頭罪,身殘罪,這是形容,殘,殘廢嘛,可他不是真的把你弄到殘廢啊。他說你的僧格已經殘廢了,僧格殘廢了。斷頭,斷頭就是不共住。斷頭就是斷頭,你不是出家人了。擯嘛,趕出去而已。只是這樣子,沒有什麼處罰的。

  他唯一的是,因為僧團裡面是一個淨土嘛。大家來這裡不必為三餐努力,也不必為了感情,這都沒有名沒有利,也不為這五大議題、五大誘因努力,唯一的就是在培養自性善根嘛。這個跟淨土跟極樂淨土是完全相符合的。能不能把他擴大起來,成為讓整個娑婆世界的人間都成為淨土呢?那是我們理想跟目標嘛。事實上我們知道有困難啊,困難你才要推動啊。這才叫菩薩事業。

  所以呢,他用諸佛,阿彌陀佛的淨土啊,來反射,告訴我們。因為當時,像捨利弗,大概捨利弗這個人是最調皮的,有事沒事碰到佛就問:“師父啊,以前我們跟克裡希那那邊學,死後到克裡希那那邊去。現在到你這裡來,死到哪裡去啊?”大概這些阿羅漢都從克裡希那那邊過來啊,都問這個問題,“要不然以後我們入滅入到哪裡去啊?那你說出三界,那出了三界到哪裡去?”所以佛陀還很生氣,對著捨利弗,你看看,死到那裡去,死到那裡去,你應該到那裡去。

  這是很明顯地告訴我們,阿羅漢最後的成就歸宿是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干嘛?充分培養全方位的自性善根。因為你在這個地方,你不能夠發起趣大乘法無疲厭心,所以你到極樂世界去培養。這是這樣來的。

  那麼,你假如現在就能夠發起趣大乘法而無疲厭心的話,那直接就入法界了。所以到極樂世界去,我想所有的淨土法師們不否認這一點,到極樂世界去,你還是要修啦。還是要修啦,修到哪裡去?我看,請問你,你這裡到極樂世界,那極樂世界修了要到哪裡去?就是入法界啊。

  所以從世間到淨土,淨土到入法界,這是三個階段。那你現在大概只看到前面兩個階段,有一個極樂世界這樣的一個淨土,要你去,可是你不知道到極樂世界你要干什麼?而我們就把這一點告訴你了,培養自性善根。《阿彌陀經》上面的供養十方諸佛,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供養十方諸佛。我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班,對不對?就是奮斗,就是競爭。你看看是不是這樣?我沒騙你啊。我交代很清楚啊。我只是把經典這個部分給你弄清楚。

  那麼這個地方文殊師利菩薩,他直接教我們就入法界的方法。所以阿羅漢他有沒有證得?有。證得什麼?他證得一定證法身嘛,但是證得的是非人格法身。這名字是我取的。你聽不慣你可以改,不冒犯著作權。你放心,你可以改。

  我是用人格法身跟非人格法身來對比。因為法身是可以在生活中兌現的,而且他是可以活得,讓你人生活得非常的燦爛,非常的美麗。那你在這個時候就要去兌現他。因此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在禅修的時候…修行我的定義跟你們講說,你假如跟我學禅或者學淨土都一樣。修行是一個摸索,鑒別佛法非佛法的階段。那麼禅修呢?是正式你要修行的資糧道,正式修行的資糧道。在這個時候,你就要開始培養禅觀的能力。

  那這個時候就看到,有些人禅觀能力很強,有些人禅觀能力很不夠。那差別在哪裡?禅觀是什麼?這個你要弄清楚啊。現在所有的人都在禅觀。“禅觀是什麼?”“禅觀。”“禅觀是什麼?”“禅觀就是禅觀啊。”你再問他,他說“你都不知道啊。”其實是他根本就不知道。

  禅觀是在摸索法身的存在。你能不能感受到你的法身是存在的?有沒有?在這個時候法身只有你的我的。因為你根本沒有法身的概念,也沒有法身的感受嘛。這個時候只是在摸索。就算有,也是局部的,不全的,片段的,一點點的,只是這樣子。偶爾靈光乍現一下,這樣的法身而已。你沒有辦法全方位的法身感受。

  參禅開始,就是修行開始線,工程面、技術面的修行開始線具足以後,真正地參禅了。參禅這個我們講過啦。不管你從禅淨律密哪一法來都一樣,開始正式修行了。這個時候叫中級禅觀。也就是那個法身啦,你自己逐漸能夠掌握到。掌握到你能夠破無明這個地方啊,你對法身來講法身是靜態的。因為是靜態的,所以我叫做非人格法身。

  當你這個部分具足以後,你還是一樣要來修這個東西——趣大乘法無疲厭心。這個具足了以後,你十信位才會及格。十信位及格,入法身,法身位,那就是人格性法身。那就是從圓教初住位開始就叫法身大士了。

  法身大士也就是那個法身可以起作用,可以活動。在阿羅漢以前的法身啊,是不動的,他就安住在那裡。假如這個地方你不修學這十種法的時候,這個叫做掉入羅漢坑。從羅漢坑裡來修這十種,你才能夠爬出來。

  那麼,你到了極樂世界也是修這十個。這很簡單了。這是從阿羅漢到法身的時候,所需要具備的條件。

  那各位,你看你何其榮幸。你現在在學的就是阿彌陀佛要教你的法。(眾鼓掌)就算你現在向後轉到阿彌陀佛的國度去啊,阿彌陀佛也是教你這十個法。現在我們在這個華嚴會上,文殊師利菩薩就直接教我們,直接給你去具足,直接具足。

  所以他這裡講,他說“比丘當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深信。發此十種無疲厭心。”趣大乘法無疲厭心,你要能夠發起的話,後面十個功德全得,全部獲得。那你假如不這樣的話,那你即使證得阿羅漢以後,你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那才能獲得。那你現在為什麼不直接修啊?!這是你在華嚴會上,最大的殊勝。

  我用這對比法講給你聽的,你才知道說華嚴會上多殊勝。這是文殊菩薩講的,不是我講的。我只是把他勾勒出來,給你對比看看。你可能會說:“我還是聽阿彌陀佛老爸講好,這個文殊師利菩薩是小庶,庶子嘛,對不對?佛的小兒子嘛”。

  告訴你,這是最殊勝的法。

  我們讀經是沒有這種比較的,沒有。是因為我們講經的人啊,胡扯、胡扯地到處亂講。不是我亂講啊,因為我到處講,你根本沒聽到。我是把他綜合起來,各種理論綜合起來。因為我們多少,受過現代西方學術思想的熏陶跟訓練,我少說我也不比各位差多少。我也大學畢業,對不對?我看這些教授啊,教授知道嗎?會叫的野獸,我不是說你啊,他們寫了很多文章,我在看他是怎麼寫的。我看各位寫得也差不多,對不對?他的論證、學理啊那些,以前我們都寫過嘛。我沒有看過幾個比我高明的,不過他用的資料引證還只是這樣而已啊。我這個人寫文章很討厭去引證啊,出處。我不喜歡這樣子,所以我就不當學者。所以我是不會叫的野獸。因為他們在運作的方式,我們知道。所以我們也知道他這樣運作。因此你腦袋裡頭,雖然不用大腦,腦袋還是會動嘛。對不對?他會自動用起來。

  所以我在跟你談的時候,很重要的是,經常會提到印度古文明,跟唐朝這個文明的背景。因為華嚴宗,《華嚴經》的思想有這兩個東西在。我們要經常回復到歷史的現況,歷史的現場裡頭去看看。你就知道啦。更何況我們談的是生命,生命本身沒有時空。

  所以你要知道,我們在談佛法,沒有時空,時間與空間都是虛幻的。我現在跟你講,你也聽不懂。你說:“哪有可能。漢武帝怎麼不再來?”不再來,你可以去啊。他不來,你可以去啊。漢武帝是凡夫,你是修行者,你可以到漢武帝那邊說:“你喝茶沒?沒有,我泡烏龍茶給你喝。”對不對?“今天報紙你看了沒?你沒看我都念給你聽。”知道嗎?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可以同時現前。

  所以這個現在叫什麼?這個十方剎海啊,始終不離毫端,不隔毫端。十方剎海,佛國度那麼大,但是始終不隔毫端,他重疊在一起的。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十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過去有過去的過去、過去的現在、過去的未來。過去現在未來都變三世,變九世,再加一念當下,就十世。這個是李通玄長者,我們那個方山寺,那個李通玄長者,在那個洞裡頭寫的:“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十方剎海自他不隔毫端”。這是講空間的,一個講時間的。

  你要培養這種心量出來啊。不要那小家子氣,小鼻子小眼睛。在鑽什麼?

  所以我們在跟各位談佛法的時候,是從另一個觀念來談的。這個,一個是從法身的立場講的,一個是從化身的立場講的。聲聞乘,是從化身的立場講的。大乘,是從法身的立場講。

  我附帶跟各位解釋一下。我們是把人家翻譯成大乘啦,那時候相對於把聲聞乘叫小乘,所以就有大小之別。那麼祖師們為什麼要這樣翻呢?有他的道理。那我們不管那個時代。大乘其實叫Mahayana。那個耆(qí)那教的教主,叫Mahavira。你看,就差一點點啊。印度人是用這個東西啊。Mahavira,我們要翻就翻成瑪哈維亞。Mahayana,也是Maha,是同一個,所以他叫大雄嘛。大雄就是我們大雄寶殿的大雄,就是借用耆那教的東西來用的。

  但是Mahayana呢,本身從大乘起信論的根本定義來講啊,他就是真理。可古代不叫真理,他叫真如。所以有心真如門,心生滅門。他是從Mahayana來的,所以叫摩诃衍,摩诃衍那,摩诃衍。摩诃衍,他的本意就是真理。

  換句話說,大乘,應該來講,Mahayana是從法身的立場來講的。法身是什麼?法身就是真理啊。聲聞乘是從化身的立場來講,所以他不叫真理啊。關鍵是在這個地方,關鍵在這裡。那我們一直大乘小乘去分啊,就弄錯啦。

  所以他這個地方來講說,趣大乘法無疲厭心,就是趣真理法無疲厭心。那你把大乘改為真理,或者是真如法,就不一樣啦。肯定不一樣,因為你在追求的是人格法身的這個部分。那聲聞乘追求的是非人格性法身的部分,所以他不是真理。他還沒有到最終究竟的目標,終極目標沒有。你要留意到啊。

  現在我們用現在的語言,你要是對佛法真正了解的話,你就用現在的語言一個一個慢慢去剖析,你的那個理論框架會重新塑造起來。因為我們都用古代的言詞來,也沒搞清楚。

  什麼叫真如?真如就是真如。什麼叫如來?如來就是如來。真如跟如來有什麼不同?真如跟如來有異有同,同都有一個如,異就是另外兩個字不一樣。講得很有理論味道。有同有異,同都有一個如。異都有一個字不一樣,所以叫異嘛。裡面哪裡不同?都是I don`t know. 那不行,你一定講不清楚佛法是什麼?你把這個東西弄清楚。

  好,我們跟你交代了。

  換句話說,你最終極的目標,還是要到達真理的最終目的。而那個部分我們前面也跟各位講過了。你獲得真理以後,你的生命是永恆的;不但永恆,是恆動的;不但恆動,而且都是美好的、光明的、燦爛的。有沒有?這個都講過了。

  那現在呢,就有很多人停滯不上去,所以這六千比丘啊,原來跟捨利弗學,也就是在聲聞乘這邊學,現在文殊師利菩薩從法身的立場啊,向下來,告訴你要怎麼追求真理的部分。有沒有?這個理論是很完整的。但是生命,經典是講生命的,他是從某一個部分來講而已。

  所以我常講說人是不能開刀的,開刀把哪個東西割掉啊,你都不知道,他跟真理相通的那個部分少了一塊。你知道嗎?你沒有割掉,你不知道,我被割掉兩個。當時是因為剖開肚子啊,要縫回去縫不回去,所以把那兩個給拿掉了。現在就常常運作到那裡就要跳針,常常會有這種情況。因為生命本身是整體的,每一個器官壞掉不要緊,可以復原,可以恢復過來。可是你不知道呀。器官,像我把脾髒拿掉,脾髒長大了以後,脾髒就沒用了,你就把他割掉了。脾髒,割掉沒用是你講的那種狀況沒用,他還有很多狀況要用啊。你通通把他弄掉啦。弄掉了他不起作用。因為什麼?因為那個部分是你西醫的立場跟理論,你現在看不到的,你看不到就說人家沒用。等到人家要用,他說割掉就割掉嘛。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西醫師在這裡。我隨便講的就對啦。不干你的理論,不影響你的飯碗。這就是這樣子。

  真理的存在,他本來就某些狀況在運作,某些狀況在運作。那運作是你一手不知道的,那叫不可思議嘛。永遠你的大腦達不到的,再給你以現在的科技跟知識再發展二千五百年,或者五千年。你對真理還是不能窮盡。真理不可能被你窮盡的,不可能嘛。那個大腦老是宣布上帝已死,所以上帝也是很倒霉,有事沒事就被人家宣布死亡一次。你永遠沒有辦法超越,真理這個部分。真理不是數位化所能克服的,沒辦法。

  就像我們講的全方位,大家都畫個圈,全方位三百六十度嘛。那你弄錯了,全方位不是三百六十度。因為他像球一樣,怎麼三百六十度。隨便劃一圈是三百六十度,沒錯。可他是一個立體球形的,這個才叫全方位。假如只有三百六十度那叫黃道面嘛,對不對?黃道面平面才三百六十度,可是你立體的怎麼三百六十度呢?那你算得出來一共有幾度嗎?算得出來嗎?算不出來啊。不是三百六十的平方就是啦?不是啦。那你算不盡啦。零跟一之間有多少?那裡面就無量了,對不對?數不盡啦,那大腦怎麼去窮盡?零跟一之間到底有多少數字,你都算不出來了,你還跟人家窮盡什麼?所以佛法,入禅定以後去看境界啊,那就真不一樣。

  所以這一句話是告訴我們,不要停止。很簡單講,生命的成長永不停止。那你呢?更永不疲厭。無疲厭心啊,你不要“好了,我修到這裡就好。”不行。所以我們叫無盡的超越。你不要得少為足,這是大乘法裡頭常常告誡我們的。不得以,得少為足而停止進步的腳步,那叫下劣心。一個是不信,無信則沒有辦法學華嚴。一個是下劣心不能學華嚴。下劣心就是得少為足嘛。阿羅漢就得少為足,所以最多只能證到那裡而已,非人格法身。

  這裡就勉勵你具備這十個條件,超越非人格法身的部分。

  這個就我跟你講的,這種句子好像沒什麼意思,對不對?但是你要記得,這最沒有意思的地方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從法義上,從文字上沒有什麼法義,而我告訴你,這種句子,所有的學者跟教授絕不研究這種句子,這個沒內容嘛。但我告訴你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關鍵。

  我告訴你你的生命你去注意看看,肌肉有人研究,血管有人研究,骨骼有人研究,神經有人研究,器官有人研究。有沒有人軟骨、膝蓋?那個地方沒有人研究。軟骨有什麼好研究?但是你要沒有軟骨,你會知道變成什麼狀況嗎?這個句子就跟那個軟骨一樣,關鍵就非常重要。不止軟骨啦,軟骨外面那層皮也很特別。有沒有?軟骨外面那層皮啊,他能無限伸縮,當然講無限是過分啦,但是能夠讓你伸縮自在。假如這個地方,有沒有?這個地方,你看翹起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不要看膝蓋啦,那大費周章。這個地方拉下來可以,對不對?伸直是這樣的,這裡就有一塊軟骨在裡面,裡外,這是非常重要啊。萬一沒有這個,你的手指頭永遠是這樣子,對不對?否則彎下來就永遠是這樣啊。你不要看這個叫死翹翹。不會死翹翹,你就死翹翹啦,你看看。你會以為那個不重要。在生命中那個挺重要的。

  所以這種句子,我常講說,提疑情提在這個地方。他非常精彩。你慢慢、慢慢你看通以後,“哇”這個地方還是一樣,比丘當知,然後告訴比丘說,善男子,善女人,請問比丘算不算善男子善女人之一?你看這經文就經常出現這種矛盾狀況。不是。他就在這個色身,就是化身跟法身之間的一種狀況,交流的一種狀況。

  現在告訴你,從化身走入法身必須具備的條件。假如你具備這個條件,那法身的這十個部分就現前。那這十個是什麼?這個是知識分子最喜歡的,因為這個才有量。對不對?要不然前面那個像湯一樣啊,沒東西吃啊。這個才有研究的東西。其實你只要研究這個你都變成知識了。知識是知識,我們還是跟各位解釋一下,大家看看。

  第一個“則能長養一切善根。”這一切善根全方位的全部的生命因素,全部能夠激發出來。要不是有這十個條件,十個趣大乘法的無疲厭心,你無法激發所有的生命因素。那剛開始你先一個,因為你我都是凡夫啊。我不是說你凡夫,我也是凡夫啊。我們先從一個下手,逐漸的那十個都會具足。那要是十個都要來啊,光背你都背不起來。我們選擇一個跟你相應的,作下手處。然後,其他的你就隨喜。你就會跟著成長,十個都會具足。那你就能夠同時也成長。長養,養就是培養啊,對不對?你不要變成長期供養一切善根,供養就是培養自性善根,所以長養就是長期培養增長的意思。增長一切善根。

  “捨離一切生死流轉。”生死流轉為什麼一切啊?知道嗎?前面有講的,次第,有沒有?次第。那你現在開始具備這些,你就入法界啦。入法界以後是乘願再來喔。你看這個時候你的業力就寄在法界裡頭,緣起法界。那麼你在這個世間的一切活動,業會來啊,業報你沒有忏除掉,他就會來啊。那他一來,你就拜忏。那業力在法界呢,會跟諸佛的本願願力,或者說性起法界的智力互相激蕩。因此你就把你到危險交給他了,你就變成有驚無險。你放心,你會出狀況,那個狀況有驚無險。所以我們通常在這個時候,任何狀況來都告訴佛菩薩“我只會修行,其他我都不會,其他看你”。這樣子就好啦。

  可是你這不是,你的大腦就“我會”。“我會”,你就欠揍。那個業力就直接攻擊你。我們就交給佛菩薩。但是我告訴你,這句話講起來很簡單。對你來講,你心裡會毛毛的,你不能對佛菩薩寄予絕對的信任,你沒有。那沒有,你的苦難就會到。你必須要放得下。

  真的,這個只有你從修行中、生活中直接去體驗。要不進行這種狀況的話,你會永遠都半信半疑。半信半疑,你成不了氣候,無法成就的。

  這個是我一再跟各位講的,你一定要絕對相信,對三寶具足信根。一定要具足信根。那你要自我培養,你自己跟佛菩薩去對話。我這跟各位講的很清楚啦。你不要看啊,那張相片有什麼好對話的,一張紙畫的,怎麼好對話?你沒有信心,根本就別講信根。那個銅做的那個石雕的,我告訴你,你就要跟他對話。為什麼給你一個佛像帶在身上?那保平安。那你也只能保平安。你要能夠跟他對話。那個你要自己去訓練啊。只要你能夠跟佛菩薩對話,你就會有信心,你的信根會具足。這個是最簡單的。

  那你要能夠相信這個經文,那你跟經文對話。所以我常跟各位講,打開經文,讓經文看看你,好吧。你會說“經文怎麼看我?”你打開看看,你想想看,是你看他?還是他看你?我告訴你,你看他看不懂啊。他看你他都懂你呀。知道嗎?你多給他看看,晚上他就跟你講話。有沒有經驗,你自己看。我是不知道,因為他從來不會在晚上跟我講話。

  這是真正的一個信心的一個發起。那麼,只要你這樣開始以後,這樣定位以後,法界,法界中的一切因素,他逐漸會轉過來繞著你,繞著你,你會成為法界的中心。因為這個中心,你可以成就你的淨土,知道嗎?不是別人的淨土,是你自己的淨土。這個定位非常重要。所以他能捨離一切生死流轉。

  當你不做這樣的定位啊,你永遠在法界中被人家把你組合除掉了,因為你沒有定位嘛。沒有定位就跟,我們現在的話叫做太空垃圾啊。你是太空中的垃圾嘛。

  當你能定位的話,就不一樣啦,那你就人造衛星啦。你發送訊息,大家都向他接受訊息。有沒有?你在用手機,是不是?一樣啊,所以法界中一樣。這個定位,信心非常重要。

  從一開始我們就一直跟各位談這個問題。可是跟你講那麼久,你還是不定位。我請問你,你到底來聽什麼意思啊?都把我好東西聽回去,然後不力行也不實踐,也不修行,那干嘛?要聽了就要做。要去定位。圓融道三要件,你要定位啊。對不對?你對佛不可能沒信心。可是有信心,為什麼這樣迷惑顛倒啊?為什麼痛苦一來啊,哎哎叫,“師父救命啦,趕快給我回向。”為什麼你自己不會回向?

  叫你盡行壽,你老是“我再等等看,我再想想看,我再找找看。”為什麼不趕快發願?你看過年又過了。你看,過年前你聽了,過年後也聽了,也不發願?要不然你要怎麼辦?修行是這樣嗎?光聽沒有用啊,一定要去做。所以很具體的方法,最懶惰、最懶惰的法也都教給你了,你也不要。

  那個故事聽過嗎?你一定愣在那裡,哪個故事?一對夫妻非常恩愛,那個先生疼愛他的愛人。疼到說,太太不要做飯,我做給你吃。有一天這個先生要出差,怕這個老婆都懶得做飯,就做了一個餅。因為她都躺在床上不起來,體重多少,我不知道啊。我不是說你啊,因為你已經會起來了。就把她圍著,讓她躺在床上可以吃。可是當他出差回來啊,他老婆還是死了,餓死了。為什麼餓死了?因為她懶得翻身,那另一邊的餅沒有吃。

  那你現在跟她差不多,別笑。已經最懶的法都教你啦,你都不要,連一個翻個身你也不翻,就前面咬光了就等死啦。我希望你不要成為那個太太。你一定要想辦法,去克服你心裡上的這一種懶洋洋的、了無生趣的那種人生狀況。你要有一點沖勁,人生要活得有樂趣。不要活得意興闌珊的。“哎,好吧。”“也好。”“我們一起去吧。”“好吧。”我說“你怎麼了?”“你決定就好。”告訴你啊,要是我,剁一剁養豬。這種生命要干什麼用?不行啊,一定要奮發起來。活得有朝氣,生氣盎然嘛。這個很重要啦!

  所以跟各位講一定要定位,趕快進行。什麼時候可以聽到,說那個同修說“師父,我跟你講,發心盡行壽做什麼。”結果你看,現在才多久又怎樣怎樣。啊,講不完啦。那樣就對啦。現在不是啊,來了,“師父,我跟你講,那個人會神通啊。會通靈啊。”那見鬼啊。都是講別人的,沒有講你自己,講你自己。這個定位非常重要。

  第三句他講,“悉能超出一切世間。不墮聲聞辟支佛地。”

  超出世間那當然就是四聖。聲聞、辟支佛、菩薩、佛嘛。用華嚴經這個《離世間品》裡還有聲聞、辟支佛、菩薩、法師、佛,這叫五位。這個法師位是八地到十一地叫法師位。所以他就五位。

  那麼超出世間就有聲聞、辟支佛,但是聲聞、辟支佛不是大乘。聲聞、辟支佛是非人格法身的成就者。所以他後面緊接著,“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超出世間是很好,但是墮到聲聞、辟支佛地就是墮羅漢坑嘛。這樣子,不是我們宏觀的佛法所要追求的目標。

  所以我們講說,聲聞、辟支佛地可以訓練你中級禅觀。這是微觀的佛法裡非常重要的地方,那你宏觀的佛法中要有微觀的這一部分,但是你不要停在這裡。透過微觀的佛法,這聲聞、辟支佛是微觀的佛法,這個可以訓練你,因為你現在在人生間啊,妄想心太多,妄想、欲望很多,無法收攝其心。那麼透過這個微觀的佛法來做訓練,因為這個部分是佛陀給我們最偉大的遺產,最大的遺產就在這個聲聞辟支佛法。

  這個佛陀的這個聲聞辟支佛佛法裡,在印度本地的聲聞辟支佛的佛法是不一樣的,這個你要留意到啊。因為聲聞辟支佛都是印度原始的,印度原始的,他們修行人裡面的定義。他們的阿羅漢就是已經完成某一種專業訓練就叫阿羅漢了。但是,佛陀在這個地方的定位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是跟印度本身是有不同的。

  雖然超出世間,但是也不墮羅漢坑。這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呢,既然已經學了大乘佛法,那希望各位啊,六度萬行三千威儀通通要學。你不要說啊,“這個六度萬行由他去行。八萬四行饒他去行,三藏十二部由他去悟”,那你到極樂世界一定被阿彌陀佛敲屁股,你看看,天天打三千大板。這個行一定要行,悟一定要悟,這個才不墮聲聞、辟支佛地。這是非常重要的。

  好,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繼續跟各位再講。

  《四十華嚴》第55講(2008年3月4日)B

  錄音缺一點

  九十五分啊,九十五以上還要繼續努力。這個叫成就。

  我們曾經跟各位分析過,無數次的失敗,有一次成功;無數次的成功,才有一次成就;無數次的成就,才有一次成熟;無數次的成熟,才有成佛。可以成佛哦。師父怎麼成佛?成佛很快,就這麼,這麼快。我念過去很快。你要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你要知道才有一次成功啊。那無數次的無數次失敗啊,你才會成就。那成功又無數次的成功嘛。當然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經驗到第二次就比較快了,第二次到第三次當然會更快,你要一再地成功,到絕無失敗才叫成就。那這個成就還要一再地成就,要很多的成就,那就是“一切如來種性。”通通要激發出來。各位,跟各位講菩薩道很難行。大概一次的成功就頭上一個包啊。佛陀多少包你看,他有多少次的成功、成就、成熟。這個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所以我們基本上在修行的領域裡來講,不計較成敗,你盡管去做就對啦。失敗又怎樣?失敗也要睡覺啊。對不對?失敗也要吃飯啊,不是只有成功的人吃飯,失敗的人也要呼吸啊。失敗的人太陽出來照樣照到他,太陽不會說,“你失敗走開,不照你。”不會,你放心。失敗的人走到河邊,今天十五號,他照樣可以看到月亮。不是只有成功的人才會看到月亮。失敗的人也會看到,這沒什麼。你不用在意。成功失敗只是人生的過程而已。但是修行更是這種狀況。我們從修行的成與敗之間你可以看到,成敗其實不足以計較。關鍵是你走在人生的菩提道上,那你要繼續前進,不能終止。這才是重點。

  好,那下面這一句就比較難一點。“滿足菩薩清淨大願。”

  菩薩的願,為什麼叫清淨大願?最主要是這三個,第一個人生終極的覺悟目標,為這個而實踐的,他是清淨大願。為了真理的兌現,這個也是清淨大願。第三個為了眾生,為了眾生這個麻煩啦,你為眾生服務要無所求,這個無所求講起來很簡單。包括你的知名度,包括你的得失心,包括利益問題,你都要能夠隨緣。不予計較。隨緣嘛,有你就收嘛,沒有無所謂嘛。在有與沒有之間,要能夠很自在。這個行者在這裡很難,而且這裡面展開的范圍相當地廣。那這個范圍我們通常地講三世間,一個叫做智正覺世間,一個眷屬世間,一個器世間。智正覺世間指的是我們的心靈狀態。現在你有沒有感覺到空虛無奈?現在所謂工業發達以後啊,我們最擔心的就是一種空虛感。空虛感給我們帶來一種無奈。這種虛無的感覺啊,你有一種恐懼感。恐懼當中又有一種逼迫感,因此你會焦躁不安,就造成燥抑症。那你假如一種畏縮的話,就造成憂郁症。在這個憂郁症或燥抑症產生之前啊,你內心有些掙扎,那你會可能猛抽煙、酗酒、暴力,有沒有?家裡有沒有這種現象,你要注意啊,當然不是說你啊。家人有這種現象,那就是憂郁症、燥抑症要產生啦,憂郁症燥抑症一產生就很麻煩。要把他引出來,很難引出來。在接下去就是自殺。所以文明越進步,自殺率越大越高,而憂郁症越普遍。所以我們常講,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故鄉叫宜蘭啊,那宜蘭城裡總共只有兩個神經病,總共只有兩個。而那兩個都是遺傳性的,其他沒有沒有神經病。那現在呢,精神病院就好幾個。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照講我們物質文明提升啦,那應該更幸福啊。為什麼會這樣?就是眾生的這種智正覺世間出問題,我們叫做心靈生態不平衡,心靈的部分,心靈生態不平衡。第二個,就人文生態平衡,就是眷屬世間,我們講人文人本啊,人與人之間啊,就是社會族群關系啊,是不是眷屬世間啊。對不對?眷屬除了家裡同個屋檐下這幾個以外,只要你跟人,與人相處,都是問題。而這個主要就來自於我們的倫理、家庭倫理、家庭教育失敗。破了。大家都忙著事業,忙著賺錢沒錯啊,父母親忙著賺錢,希望過一個更好的生活嘛,這本身沒錯,可是一忙起來你家子女沒有教育。尤其我們這邊都是獨生子、獨生女,好啦,你都寵壞啦。我們那邊是要五毛給一塊,“爸爸,我要五百。”“拿去拿去。”就一千給啦,台灣的鈔票是五百一千的。爸爸一教訓起來,“我只要五百,誰叫你給我一千。”“喔?哎?怎麼這樣?給你一千你還不感恩呢?還嫌我給你一千呢。”你要給他五百,“才五百而已。”就這樣子出來了,通通寵壞了孩子。所以孩子變孩子王啊。這裡面有多少個問題啊,你不會解決啊,所以長大以後都是社會上的不定時炸彈。下一代怎麼辦?完啦。家庭他不會融和啊,所以離婚率會越來越高。跟你講最好不要結婚啦,將來結婚就“好好恭喜你准備離婚啦。”現在離婚率已經到百分之七十幾了,你看看,那四個結婚有三個要離婚,那不是祝你早日離婚嘛。這個是麻煩啊,為什麼?因為就是處不來嘛,王不見王嘛。一個男王,一個女王而已啊。在一起天天都在打仗。就家庭倫理,家庭教育破碎。社會倫理,社會教育破碎。我

  們現在沒有人在做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很重要,大家在看電視、網上,都是學壞的,沒有學好的。好的都不學啊。一學好的,人家笑你,LKK,有夠老,台灣話叫老扣扣,就LKK,你有夠老啊。那大家都學酷啊,學炫,學流行啊,頭發不染色你有夠老。那一定要染成奇形怪狀,染綠色的。我不是說你啊,你染綠色不要說我看到你,染那個一條一條的。妖怪不像妖怪,這個什麼?這個社會流行,不是對錯的問題,他跟著走沒有錯嘛。但是呢,他很膚淺。就是社會倫理。最可怕就是職場倫理。就業伙計不像伙計,老板不像老板。職場倫理,職場倫理職業道德職業倫理都沒有啊。社會倫理社會道德沒有。家庭倫理家庭道德也沒有。那怎麼辦呢?社會會亂。我們佛教在這一方面當然你下功夫在進行這種教化人心的工作,第三個就是器世間。器世間講的是自然生態平衡。尤其華嚴,經文裡很具體地指明,器世間的關懷。自然生態平衡的關懷,這三個部分我們都照顧到啦,那這三個部分你要滿足菩薩清淨大願,這三個部分你一定要做。一定要做,那我們器世間如何關懷?地球暖化,大雪災,“共業啊。”然後解決啦。用共業兩個字就帶過去啦。只有佛教徒有智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啊?那佛教徒要滿足菩薩清淨大願。你不能讓地球覆滅了,那佛法傳到哪裡去?向冰山傳法。是嗎?對不對。冰河時期來臨,向冰河傳法。叫冰河行菩薩道?不是。佛教徒應該解決這個問題。尤其是大乘的佛教徒。可是你會覺得那這還不簡單,大家一起來念大悲咒,回向地球暖化,給予改善,是嗎?不是。運用智慧,怎麼運用智慧?這就是菩薩清淨大願。這個部分我們只有在其他專題的部分做探討啊,這裡不能探討。這個講下去太專業啦。好,這個告訴我們菩薩大願啊,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的,再下一句。“積集一切如來功德。”如來功德就是自性功德啊。我在跟各位講禅觀的時候,什麼是禅觀?禅觀就是三法功德,初級禅觀,就是你要留意到,數法、隨法、止法,當然這個是看你的修法,五停心觀你修哪一個?從這裡開始訓練你的功德。白骨觀的功德是什麼?那白骨觀的指導法,因緣觀的功德是什麼?因緣觀的指導法。那個慈悲觀的功德是什麼?慈悲觀的指導法。念佛觀的功德是什麼?念佛觀的指導法。我們指導你的是數息法,數息觀。

  數息觀的功德,一共五個,五種停心觀,我們簡單就叫五停心觀。叫五種停心叫五停嘛,五種停心的觀法。這個觀啊,觀就禅觀的觀啊,是培養你對法身的認識。那古代沒有這樣定義啊,我現在是重新跟你定義啊,不然那個你只知道觀,你不知道觀是什麼?觀就是禅觀。密法也有禅觀,淨土也有禅觀。十六觀音講的就是禅觀。那你要接受他們的專業訓練。我現在跟你講的是基礎禅觀。你必須要有一個培養你什麼?你審美的能力,生命的柔性,柔感,那個有沒有?我們都是知識分子,大腦用慣了,識性發達,理性number one。講到感性啊也number one。這兩個都number one。不一樣啊,那個理性跟這個感性啊如何平衡的問題,前面我們講過啦。你要去平衡這個部分。純理性,那種人沒有生命感,而且冷冰冰的。純感性那種人,那很麻煩,還沒講就笑,不知道在笑什麼?要不然一有事情就哭,不知道哭什麼?看起來很有感性哦,其實那種感性不正常,不正常。我們跟你講說,在人生的旅途當中啊,你會掉眼淚是正常的,不是天天要掉眼淚。那你眼睛被酸到了掉眼淚,不算。因為某種感懷,某種感傷,喜怒哀樂當中對你會有刺激,你不要什麼來,什麼事情來通通經過你的理性分析以後,通通變成數位化,那你是機器啊,你不是人啊.人的生命對於某些情境啊,是會觸動你,你講不出來的一種情況,那會油然而生,那掉下的眼淚,那是珍貴的,那是可貴的。從來不掉眼淚“有什麼好哭的。”“死就死了嘛,有什麼好哭的。”你去死好了。你根本就是機器人嘛。你不是人嘛。有時候感傷,有時候你看看,感時花見淚,"你神經病啊,花也會掉眼淚."不是花掉眼淚,是我看見那種狀況,讓我掉眼淚啊。詩人都有這種感性那種柔情嘛。你是第二個,不是學佛以後每一個都變木頭人,不是。這個就是你自己從這邊來看你的自性如何啟發而來。所以我們看到功德是指這個部分,你這五停心觀以後,自己來訓練,那我們,我們指導的是數息觀。以天台來講他是叫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六法。到淨法以後,五覺知現前,你就超越,證得初禅定。那我們是不跟你談這些,我們直接橫出三界。但是你數隨止三法要有,三法17,止法就是止住妄想。置心一處,那麼數隨止的過程裡,這個三個階段啊,有三法文化,每個階段有他特質的、他的文化,這個是從技術面講的,那麼數隨止三法呢,對於你感受法身的存在,感受生命的存在的這個部分也有三個階段。這個我們叫三法功德。要感受,所以我常跟各位做定義說什麼叫功德,功德是指你在菩提道上成長的部分叫功德。福德呢?福德就是福報,跟生命跟菩提道上的成長沒有關系。叫福報,當然你修無漏福的話,那當然是有點關系啊。不過那是另外講的,我們簡單地區分福德功德是不一樣的。這是我跟你定義的,你查辭典不一定查得出來。因為這樣的你容易發現,我們在正法中,在佛法裡頭要學佛,學什麼你才知道。是菩提道上要成長的,所以講菩提日日進,惠能說我才不這樣修,我的菩提這麼進呢,這麼長,那個臥龍禅師不是菩提日日長嘛。他說那我就不,惠能講的,不是我講的,他說我的菩提就這麼長的,怎麼長,那個偈子你去背,我是背不起來的。這個講菩提長,是講什麼?就是生命的感受力,法身的成長,是指這個啊,那個菩提是覺性的成長。那覺什麼?

  人生的覺醒,就覺悟你的法身存在嘛。現在問題是我們的法身根本不存在,你怎麼不存在,你被無明吃掉啦,所以法身被無明吃掉啦,你就沒有法身了。那你要感受到他的存在,再把他找回來,所以要禅觀。因此這個功德就很重要。我跟各位講這個是比較廣泛地講,基礎也講深也講,那你在聽的時候,你要自己去整理出來,這個都是基本定義。不然你看佛法的這些基本的術語在那裡,你都接不上去。好吧,不要一直看著我,再看經文。“修行一切菩薩諸行。”菩薩行。菩薩我們講過啦,就是覺醒的生命細胞,覺醒的生命因素。那這種覺醒的生命因素是在做什麼?你不知道,你就不知道有菩薩行,對不對。覺醒的生命因素都在干什麼。我們的生命因素現在都睡著啦,我們現在,你這個身體這個生命在做的都是貪嗔癡慢疑,都不是覺醒的生命因素在做的,可是你真的都沒有覺醒的生命因素嗎?假如都沒有的話你不會坐在這裡聽,我跟你講,絕不會坐在這裡聽,你那些生命因素已經有好多個覺醒啦,只覺一點,醒一點,大概兩片葉子長出來,一條粗粗的根長出來,跟豆芽差不多。你現在的生命因素覺醒到這個階段,為什麼?因為你還沒有產生木質部,你即使是一根樹啊,大概也是很軟,風一吹啊,差不多趴下去的那一種,要到他能夠固定,不要支撐的時候,那你一定是要定位嘛。對不對?你能夠固定啊,所有的生命因素會圍繞著你轉。你注意看看,當他還是軟軟的那種樹干的時候,除了有蟲以外,不會有鳥。對不對,所以所有法界中的因素不會圍繞著你繞,是不是?當你越來越壯的時候,小鳥會棲下來啦,對不對,你那個也會有露水,不止這個樣子。很多動物也會到你這邊擦擦癢啊,有沒有看過?動物皮膚癢的話怎麼樣?就找樹去弄一弄,所以你才有沉香可點啊,沉香知道嗎?沉香粉啊,沉香木啊,那是一種樹,那個樹啊,假如都動物不去傷害他,不在他那邊抓癢的話,他沒有沉香。因為動物在那邊磨啊磨啊,他樹要動,要動就要受傷啊,樹就拼命內分泌啊,樹木也在內分泌啊你不要看沉香黑黑的那個油,有沒有?那就是動物去欺負他,他就發一種激素出來,那個激素叫沉香油。你沒有種過?也應該聽人家給你介紹過啊,有啊,是不是這樣講。沉香這樣來的,當你這個菩提樹到達這樣的程度啊,那你就會發現,那個樹下會有很多人來賣包子啊,賣糖果餅干啊,有的在那邊下棋啊,小孩子在那邊殺殺殺呀,有沒有?因為你樹葉大,樹下聚集的資糧因緣就越多。你看所有的法身慧命都,法界中的因素都圍過來了,要剃頭也在那邊,有沒有?有沒有過古老的生活,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我們是這樣的,那個賣膏藥的也來了,那十八班武藝也到下面來了,都在那邊表演啊,剃頭的也來了,賣那小點心的也來了,什麼都來了,講故事的也來了,說書的也都來了,路過的旅客游客,那個旅人那個經商的,也都在那大榕樹下聚集啊。那就是菩提樹啊。所以我們在講菩提行是什麼?是你生命因素覺醒以後要去做的事情,那都是你要修行的,今天我們生命因素還沒有覺醒,你不會做,今天你有覺醒,你就來了,你就來聽經啦,對不對?本來你這個時候可以在家裡翹二郎腿看電視啊,為什麼不看呢?來聽我講啊?我講那麼好嗎?我絕對沒有演戲那麼精彩啊,不過還不錯就是啦。假如不迷你,你也不會來嘛。對不對?因為他有迷人。為什麼?是因為你的生命因素有所覺醒,你才會這樣相應。假如你不覺醒,是貪嗔癡慢疑的話,那你一定跟另外一幫人相應嘛,之所以會到這裡來,證明在這部分你已經有所覺醒,那所以這個菩薩行就是什麼?來聽經就是菩薩行。所以“聽懂嗎?”“聽不懂。”可是聽得很高興。對不對?那你的覺醒就覺醒到很高興,還沒有覺醒到懂,對不對?當你覺醒到懂,你就會去醒,就去實踐嘛,力行嘛。

  所以修行一切菩薩行。這個修行其實叫力行。實踐力行,有沒有?力行,力量的力,力行,一切菩薩行,是指這個部分。好。“獲得如來力無所畏。摧伏眾魔及諸外道。”這句比較長啊,獲得如來力無所畏。如來是自性,自性也有一種力無所謂。力是力量。你那個生命因素不發起來,你不知道,這個力量是無限大。任何的障礙你都能夠摧伏。但是他所未能摧伏的,不是你想象的那種摧伏。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他會顯現出來,我舉個例子,虛雲老和尚你知道嗎?認識嗎?你是知道啦,你不認識啦。我舉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他活到一百二十幾歲嘛。這大家知道。他七八十歲到八九十歲那個時候啊,他到緬甸,到泰國去,去化緣,就運了一個緬甸的佛像回來,那個緬甸佛像,白玉嘛,大家知道緬甸是白玉佛像啊,很重。還有一些錢啊,人家供養的。他運回來,到那個大理雞足山,蓋廟要用的,那麼就在緬甸那邊雇了一些挑夫,幫他挑,挑夫知道這個和尚身上有錢,當時,是舉例啊,現在數字我忘了,就說一天比如說給二十塊,他挑挑,挑了差不多挑了一個禮拜到半路啊,放著說,不走啦。“為什麼?”“給太少啦,給多一點。”他說“不行,”我們已經講好啦,他說“那你不給,不走啦。不但不走,回家路費你要給。”意思就說你身上錢通通掏出來。這個老和尚一看情況不對啊,他翻個身啊,他真的湧身虛空,跳到一個大石頭上,他說“這個石頭有多重?”他就這樣講,“比起那個玉佛哪個重?”他說“石頭重。”他“啪”跳下來,然後兩手一推就把石頭舉起來。“你們搬不搬?”那些挑夫啊,趕快挑起來,就往前走,那石頭放下去啊。我想,你說“老和尚你再搬一次看看,我照相。”一定搬不起來。一定搬不起來。我跟你講,他為什麼那麼大的石頭挑起來呢?不是他的力量,那是護法的力量,因為他有如來力無所謂。知道嗎?他自性的力量,自性什麼?他自性你看八九十歲,你看看,怎麼講,當然身體比我健康的,對不對?我這個無縛雞之力,你知道嗎?他那個千金,幾頓重的,通通就拉起來了,護法的力量。我相信他放下去啊,他自己也一愣一愣的,我哪來的力量啊?因為你知道嗎?我們佛法修行是沒有特異功能的,但是那個力量他會起來,而那個起來是護法的作用。護法也知道啊。這些壞蛋,對不對?要不給他點威力看的話,可是呢?護法要怎麼去表現呢?就只有你行者能夠表現出來。行者知道這個時候,好了,一種神力來了,扛起來了,護法會擁立他。他能這樣做,那你不修行沒有啦,你也要表演,你表演,你也會扛起來,那個是保麗龍做的,不是真實的。對不對,演戲也常演啊,好多大的石頭扛起來了,假的,那不是真的。那老和尚這是真的。那你問他什麼?你叫他再表演一次,沒有。就跟李廣射老虎一樣。有沒有?彎弓,“嗖”射進去啦,嘿。第二天看到是石頭不是老虎。你再彎弓再射射看,你每一次都斷,就射不進去了,關鍵就是那個神力,有如神力,這個力無所謂。那麼重點不是在降伏這些壞人,他降伏眾魔及諸外道。不是降伏壞蛋而已,魔,這個魔是什麼?我們的心魔。心魔要怎麼降伏?只有如來的力無所謂。再大的魔都可以。那這個魔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我們在看八相成道裡頭啊,降魔是很重要的一相。八相,降魔是很重要。這個在佛法中啊,這一點很重要,你假如不能克服這個魔障,你不能成就,我們絕大部分的人是會跟魔障相妥協,妥協。什麼叫妥協呢?一半一半,你過一半。這個你肉吃一半,還一半要吃素。算不算?我沒有全部吃牛肉面啊。我還一半留著吃素。這個就叫妥協。真的降魔啊,是斬草除根。那個魔境全部除掉。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你假如不經過這個過程,你回過頭來你無法運用,善巧方便你不會用,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在自我鍛煉的時候啊,你一定要訓練到這一點,對自己絕不留情,對自己啊,不是對別人不留情,那叫殘酷啊。對自己一定要嚴格,絕不留情,那個叫精進。你要是對自己會放松,那叫放縱,不叫放松。不能放縱自己,修行一定要注意這一點。所以到最後佛要成佛就在降魔這個地方。你不能降魔,就不能成佛。他不是演戲的。不是講故事講過去就好,你要知道,那個心境在那邊折磨的時候,你要怎麼熬過去。我們現在同修們常常在這個地方就被打敗啦。

  一到事件的時候,講到事的時候通通敗了,講理都沒有問題,所以當你有事啊,我會鼓起三寸不爛之舌,盡量地安慰你,當我有事你要鼓起三尺不爛之舌,你還沒辦法說服。為什麼?因為有事,那個事相現前的時候,你的意志無法克服。所以我跟各位講過,你為什麼有妄想心?妄想心的時候你的大腦裡頭啊像一堆灰塵亂飛一樣。你知道嗎?大腦像那個樣子,可是當你有狀況的時候,狀況你知道嗎?你的大腦像什麼?像一塊磚塊,動都不能動。有沒有?所以你看人的矛盾這樣子,當你腦袋像灰塵亂飛的時候,你會說“要有定,要有定心,修定,修定。”當你想不開的時候,你說“放下,放下,看開,看開。”到底你的腦子是怎麼搞的,為什麼?這個就是問題啊。所以我們在某一種的情境中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大腦是單行道。當另外一種情境又是單行道過來。兩邊沒有辦法圓融,沒有辦法無礙。所以前面那句話講得很清楚啊,有沒有左右八步,清淨平坦,有沒有交代很清楚啊。我們是左就左,右就右嘛,單行道嘛。左右八部八正道,清淨平坦。這個是交代得很清楚啦,非常清楚啦。所以要以我們自性的能量,能量,生命能量,自性的生命能量,充分展現啊,可以摧伏眾魔,一切魔,這個魔就包括貪嗔癡慢疑,不止貪嗔癡啊,慢跟疑。及諸外道。外道就是外道法,不止外道禅啦,外道法,禅淨律密都有外道,惡戒叫外道戒。狗道就是外道戒啦。有雞戒,有沒有?晚上睡覺一定站著,一只腳縮起來,跟雞睡覺一樣,這叫雞戒。雞的戒,持雞的戒啊。有的持火的戒,一定要睡在火邊。(我們那個時侯???哈哈哈)

  古代印度外道很多,這些外道法最主要,他有兩個東西,很麻煩為什麼我們要解決啊?外道會迷惑你的心智。奪其慧命。就這兩個錯點。而外道,你跟外道在學什麼?第一個學特異功能。第二個學黑白通,亂通。到底是神通啊?還是鬼通啊?他通啊?你都不知道。因為你有這種特異的能力。所以你就會忘了“你到底學佛要干什麼?”你就忘了,你不知道啊。所以會迷其心智。你的心智會被迷掉啊,糊啦。奪其慧命,你的法身慧命被他奪走啦。因為你已經學那個專業的特異功能去啦。像那催眠術。有沒有?有種神通會治病,有沒有?好啦,你一會那個,什麼法身慧命啊,菩提道上啊,通通不見啦。所以我們一定鑒別外道法。你不要去學那個東西。練功也是一樣。練功就強身的立場來講,我們不反對,所以你練練拳啊,練練太極拳啊,鍛煉身體啊,沒有反對你,這個叫做共外道法。不能夠說學佛人只能做體操。不能練功,沒有這樣講,練功強身不反對,他是共外道。但是你不是練功要學什麼特異功能。“你看我這個練功,噢…,風去了,氣去了。”你練這個干嘛?對不對?那個他在表演他可以練那個特異功能,我們不必,我們只是鍛煉強身就好。我們不否認練功氣功這些對強身有幫助,這個不否認。但是你不要成天都練那個。強身就好啊,你不要“我走路離地三尺。”那踩高跷就好了,為什麼要練呢?不是,那個你就練錯了,因為你有特異功能啊,你會迷其心智,奪其慧命。不好。所以這外道啊,我們要降伏他。當然不是叫你去跟外道辯論,或者是去跟外道打架。不是。你自己內心裡頭不增長學這些特異功能就好啦。“滅除一切煩惱習氣。”煩惱,凡夫有一個DNA,叫做產生煩惱的DNA。我們講過啊。“哎,你知道嗎?”“啊?什麼事?”心裡就“我怎麼可以不知道。”人家一講“啊,那個知道啦。”然後,你就加油添醋了。這個叫做去捧去接啊,把人家丟給你的煩惱,你把他接過來。“哎,你知道嗎?”你就“啊?什麼事?”那個“啊?什麼?”就來了,你為什麼要告訴你,“哎,你知道嗎?誰誰誰說你你你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哎,他怎麼可以這樣說我?”你看,人家告訴你不要五秒鐘啊,你看看氣三年,都還在氣。這不是去接煩惱嗎?你接煩惱干嘛?所以你要培養一個拒絕煩惱的DNA。怎麼拒絕?人家說“哎,你知道嗎?”“不要講。我不想知道。”那就沒事啦嘛,煩惱就不來了。現在你就要當報馬,報馬知道嗎?以前家鄉有人去考狀元,假如考中的話,那報馬探馬首先就騎回來就報告“報告報告報告。好事。”他騎著馬報告叫報馬。報告什麼?某人考狀元考上了,他從那個縣城跑到你的村莊裡來報告啊,那你就很高興啦。那你就要給他一點什麼獎勵。你對於人家要報告你這些訊息,你不要有好奇心去接。一接啦,常常“咚”中箭。你不接就沒事嘛。“你講什麼,不要。我要念佛。”我要提正念。不要給我雜訊嘛。你就不會有煩惱。就喜歡接煩惱。你能不能拒絕?能嗎?要先拒絕煩惱,然後不傳播煩惱。你要傳播煩惱,你看愛講是非的人啊,一定會聚集是非,結果自己就變傳聲筒,專門在傳播是非。這種口業業報很重,要下拔舌地獄。你講的很高興啊,看你多高興,到拔舌地獄你就有多痛苦。因為你造了業,害了人。尤其造這些業啊,會障修行人的道。人家說寧撼千江水,一千條江的水,把它搖動,也不動道人心。當你到處傳播是非的時候,那個初發心的菩薩都被你動搖啦,那個果報很重啊。不要傳播是非,知道嗎?你不講,嘴裡癢癢的,講了啊,命裡癢癢的。知道嗎?我看你要嘴裡癢癢的,還是命裡癢癢啊。你要命癢的話你就下拔舌地獄去。不要講,不講是非,不要傳播,知道就過啦,你聽到是非一百零八拜,以後你就沒是非啦,你聽了去講是非,要講是非,你就不會一百零八拜,你要常常一百零八拜,你就警惕自己,怎麼把人家聽啦,人家說“你知道嗎?”你說“不要知道。要不然我要一百零八拜。”就好啦。請你行行好,不要害我一百零八拜,這樣就好。

  這個很重要,煩惱習氣。這個習氣是指不好的。對不對?好的習氣呢?好的習氣也是習氣啊。不是指習氣是指不好的。那好的呢?不好的習氣啊,不好的果報,好的習氣還是果報,只是三惡道果報,還是三善道果報,這樣而已啊。以世間人來講,當然要養成好的習氣,世間啊,講修養啊,要好的習氣。可是修行啊,只要是習氣全部要除。因為你要出三界啊,你不是要到天界去啊,那外道通通升天啦。所以我們講習氣,就全部要除。你要留意啊。好的習氣,不好的習氣全部要除掉。就是不要習氣。但是問題是習氣你看不到。你看不到習氣。這個是麻煩啊。那你所覺知的,又改不了,那怎麼辦?習氣不好改啊。對不對?現行的這種缺點都還好改,習氣不好改。那怎麼辦呢?告訴你發現習氣啊正視他,你自己常常去正視他。這樣就好,不要掩飾,正視你的習氣。“就改不了哎,怎麼辦?”講話不要口頭禅。這個真是麻煩啊。每一次口頭禅出來,人家都笑,我也不好意思。可是,你看一開又口頭禅出來。你只要正視,你就會改過。因為那個習氣就怕你變成盲點。盲點你就看不到了,看不到你就永遠不會改。但你看到了就不是盲點。但是慣性會一直起作用。一直起作用。你改不了啊。不要緊,你正視他,這輩子沒改,下輩子全斷,因為你有覺性。那你這輩子只要正視他,那因緣到你很快就改了,很快就改了。你自己留意。習氣的問題不用怕。你不要有罪惡感,“哎呦,我習氣是這個習氣,不好。”然後你就會自閉啊。對不對?自閉就是憂郁症嘛,不要憂郁症。知道不好嘛,不好看清楚,去有陽光的地方。不要憂郁,不要隱藏起來。也不要躲避。這樣子你的人性會扭曲。你知道就好。知道我要改,可是,我實在沒辦法,因為我有慣性嘛。會一直起作用,可是你一注意,你在某個因緣之下,你自然就會改了。你不用怕。當然你也要嘗試啦,嘗試看怎麼改法。這樣就好啦,他會改的,就怕他成為盲點,就沒辦法了,只要你覺知到,他就一定能改。你放心。這個只是因緣的問題而已。我們一般人對習氣啊,采取躲避的態度,不好。逃避會扭曲,你自己會扭曲。那麼其他的同修們呢,也要提醒他,單不要嘲笑,嘲笑會傷了他自尊,我們都還是凡夫。就怕人家笑。對不對?大家都喜歡人家贊美嘛。不要笑。適當的時機啊,點一下,鼓勵一下,你知道嗎?你有這個習氣。有的時候他根本不知道。像我上一次跟你講,看人是這樣看的,我說“你知道嗎?”“沒有啊。很好啊。”“你看人是這樣看的,還說很好,你不知道多厲害?”拿個鏡子給他看,你看。“噢,我這麼難看啊。”我說“你在社會上是不是很糟糕?呆不下去。”他說“是啊。”就是這副德行,人家怎麼會歡迎你嘛。好啦,知道了。那你開始想辦法吧,盡量改盡量改。改了幾年現在就差不多正常啦。不留意你看不到啦。這個就改了,你一定要把他指出來,不然,你看從小,三四十歲了,竟然這個缺點一直存在,你就可以想象得到,他在社會上有多糟糕。他不是壞人啊。單這個習氣他改不了,沒有人跟他講嘛。所以我們在點撥人家不良習氣的時候,要以誠懇心來講。不要嘲笑。知道嗎?這個很重要,這個是修大功德啊。你自己來講你就是他的貴人嘛。你看他三四十年沒人敢講他,那你能講他,那不是很可貴嗎?所以這個時候絕對不要輕佻。一定要很誠懇地告訴他,他感激不感激你不管他,因為這是你該做的。這個煩惱習氣。好。“入菩薩地。近如來地。”入菩薩就近如來了。菩薩是覺醒的嘛。如來是自性嘛。這個近如來地,這個如來地是指百分之百都兌現的。菩薩地是已經覺醒嘛。這百分之百已經差不多啦,快了,隨著你成績的遠近就快全部覺醒啦,但是你假如都不覺醒啊,那永遠都沒份。連菩薩的機會都沒有。所以這一點我們提到這十種趣大乘法對我們每一個大乘同修來講,他都是基本條件。這段應該背起來。才一頁又兩行半。文殊師利菩薩告訴我們的,包括在座各位每一個都是,你的法身的智慧,文殊師利菩薩是我們法身的智慧,他跟你點撥的,看不懂不要緊,要像咒語一樣背起來,每天背幾遍,跟背大悲咒一樣,這個比大悲咒短吧,對不對,跟背大悲咒一樣,每天背幾遍,而我相信,你背得很熟的時候,你經常會浮現。浮現出來。對你有絕對地幫助。因為這些不是咒語,這些文詞我們都懂,我相信啊,所以各位在法身慧命的成長上面,有絕對的幫助。

  OK。我們再看下一段經文。這文殊師利菩薩講完以後。“時諸比丘聞此法已。實時同證廣大三昧。名見一切佛境界無礙眼。得此三昧威神力故。悉見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及其所有道場眾會。”我們先看第一句,就是文殊師利菩薩跟這些比丘們,六千比丘啊,講完以後啊,這些比丘聽了實時同證,同時證得。我們看這種經文好羨慕。人家講一遍就通通證得。我們這位師父講那麼多,我也不證得。有夠糟糕。為什麼我們善根福德因緣差那麼多啊。人家輕輕松松這樣念一遍啊,就通通證得,這廣大三昧。我們這個師父講得啊好像口說一直噴啊,我們什麼昧也沒有啊。一昧也沒有不要說三昧。這個是一種境界的拓展。各位你不是昧證得,你也有證得,我不是說我厲害,因為你的心量打開啦,這個叫廣大三昧,這個三昧叫什麼?那就不一定啦。不過這些比丘們呢他們所得的廣大三昧,是叫做見一切佛境界無礙眼三昧。那各位也得廣大三昧,是哪個三昧呢?我不知道。因為你已經聽聞了這個法,這兩天這樣聽下來啊,你的心境會打開,因為這是看你的程度。因為這六千比丘他們都是阿羅漢嘛。所以他有一定的程度。他已經破無明啦,他正在那個十信位裡面保衽。所以這麼一搖兩下子啊,通通成熟啦。那我們呢?我們還沒有開始起修啊。但是你的心量先打開了,譬如大小乘之間的差別怎麼樣,我跟你講,你就“噢,原來…”這個就是得了廣大三昧。你這三昧名“噢”就是這樣。對不對,只是這樣子而已嘛。那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心裡所獲得的,都不一樣,相似相同的人,我們下輩子還會碰到。在那個地方,所以你看我們這一會這些人,將來我們再見面的時候,不見得大家通通在一起啊,我們有一半人會到,一半人會跟另外那一半的人相結合在一起,一會一會不同,那麼每一會會相聚在一起,是我們這一會的人有共同的因,前輩子你有聽過的這些因啊,聚在一起,那麼前輩子你可能在藥師佛那邊聽的,那他可能在阿彌陀佛那邊聽的,那這輩子呢因緣成熟啦,這些人通通到釋迦牟尼佛這裡來聽,只是這樣子而已。那麼你在阿彌陀佛那邊聽的人可不止這些啦。你在藥師佛那邊聽的人也不止這些人,但是呢現在這些要到釋迦牟尼佛來的這個因緣是成熟的。所以這些人聚在一起。關鍵是在這個地方。知道嗎?這個叫做同願同行。所以這個字一出來的時候,表示我們過去是已經有因啦。相同的才會到這裡來。但是除開我們來到在這,你們還有很多道友,他在別的地方,那個因緣成熟我們還會聚在一起。知道嗎?他是這樣的一種狀況,那麼各位現在聽了以後你到底證得什麼廣大三昧啊?那個叫什麼名字不重要,跟你講也沒用啊,也不考試嘛。對不對,所以你那個名詞知不知無所謂。但是你內心的覺受,他會成為你的生命因素,所以你要經常保衽。保衽使他成為你的生命因素。我跟你講會成為你的生命因素是會成為你的生命因素。你要不要使他成為你的生命因素,那是你的事哦。他會成為你的生命因素。那你自己要加工一點嘛。不要都不加工嘛。就剛才講的那太太,連轉個身吃一點都懶得轉身,那我就沒辦法了。那你自己要加工一點。然後他成為你多少,就是多少。你假如自己都不加工,我們就加工嘛,加工用行,你都不加工啊,沒辦法。聽的會變成福報,福報是什麼?下輩子讀書考試沒問題。考第一名,一百分。那有用嗎?那不知道啊,你可能在學校裡面永遠是考第一名得一百分,出社會到處碰壁。因為你修的這個福報是考第一名得一百分,明星學校絕對沒問題,一直到博士沒問題,可是出社會就不一樣。就不一樣。那你假如想下輩子要出家,那沒關系。我不出社會,我就要進僧團來用功,那可以。好,這個是一個,那麼我們要跟各位談的是這個名詞,叫做見一切佛境界無礙眼。見一切佛的境界,沒有障礙。這個眼是智慧,無礙智慧。無礙眼是見,因為他前面講見嘛,所以他這裡用眼嘛。對不對,眼其實就是智慧嘛。你有智慧你才見得到,沒智慧是見不到的。所以一切佛境界是指什麼,就是心靈。我們前面講的心靈生態平衡的部分。他得到啦。心靈生態會平衡。他不會局限。他展開了。他這裡沒有講到眷屬世間,也沒有講到器世間,有沒有,你留意到啊,這個定義是很清楚的。心靈生態平衡啊,整個是很圓滿的,對真理有了正確的認知。是自己,是智正覺世間的那個大門敞開啦。這個名相指的是這個部分。

 

上一篇:海雲繼夢:四十華嚴 第五卷 第56講
下一篇:海雲繼夢:四十華嚴 第五卷 第54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