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5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5

  上海佛學書局印行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四十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卷四十一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

  卷四十二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

  卷四十三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

  卷四十四 十通品第二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十五)

  目 錄

  卷四十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一

  第一、普光明三昧..................................四七

  第二、妙光明三昧..................................五三

  卷四十一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六四

  第三、次第偏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六四

  第四、清淨深心行三昧..................................六七

  第五、知過去莊嚴藏三昧..................................七一

  第六、智光明藏在昧..................................七五

  第七、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八二

  卷四十二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一一二

  第八、一切眾生差別身三昧..................................一一二

  第九、法界自在三昧..................................一三六

  卷四十三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一六一

  第十、無礎輪三昧..................................一六一

  卷四十四 十通品第二十八..................................二三四

  第一、善知他心智神通..................................二三八

  第二、無礎天眼智神通..................................二四二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眞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於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四十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這一品,一九七七年四月二號,始講於洛杉磯金輪寺

  今天講華嚴經中的十定品。聽經的人,大概對「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個字的意思,還不大瞭解,所以先略釋經題。令初聞佛法的人,在腦海裡有個印象。然後,才能更深入明瞭經文的義理。

  大是體大、相大、用大。方是四方。廣是廣大。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喩。大方廣的法,是不可思議的法。佛是最有智慧的人。華是萬行的因華,嚴是莊嚴。用因華來莊嚴無上的因果。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具足人法喩,所以作為這部經的名字。

  每部經都包括在七種立題中。七種立題,或用人作為經的題目,或用法作為經的題目,或用喩作為經的題目。①以單人立題。如彌陀經,用阿彌陀佛(譯為無量壽或譯為無量光)的名字,來作為經的名字。②以單法立題。如般若經,用般若(譯為智慧)的名字,來作為經的名字。③以單喩立題。如梵網經,(用梵網(大梵天的網羅幢,在網孔中,都鑲著寳珠,光光相照,空空相通)的名字,來作為經的名字。以上三種,是單一立題。④以人法立題。如佛說涅槃經,佛是人,涅槃是法。⑤以法喩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喩。⑥以人喩立題。如佛說師子吼經,佛是人,師子吼是喩。以上三種,是復二立題。⑦以法人喩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喩。這部經具足法人喩來立題的名字。大方廣佛華嚴這六個字,若是詳細來講,就是講幾年也講不完。現在只簡略講個大概。

  經,梵文稱作修多羅,譯為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經有四個意思。①貫:就是貫穿所說義。②攝:就是攝持所化機。③常:就是恆常不變的意思,經有古今不變的眞理。④法:就是方法,因為經是三世同遵修行的規則。又有法本、微發、湧泉、繩墨、結鬘五義。總之,經的意思很多,現在只說這一點點。

  華嚴經有三十九品,現在所講的十定品,是第二十七品。什麼是定?簡言之,就是不動心,心境合一,所謂「內無心,外無境」。無心無境,就是定。也就是「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到了「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種程度時,那是多麼的自在,什麼煩惱也沒有了。這時候,「一念不生全體現」,本有的佛性便現出來,如果「六根忽動被雲遮」。眼根見到色塵,則向心王報告:是紅、黃、藍、白、黑諸色,分別識就露出來了。這時,無明就把眞心遮蓋,在自性上就有了累贅。好像萬裡無雲的晴天,忽然來了一塊烏雲,將太陽光遮住,而失去太陽光一樣的道理。

  這一品是講十種定的道理:①普光明三昧(三昧譯為正定正受)②妙光明三昧③次第徧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④清淨深心行三昧⑤知過去莊嚴藏三昧⑥智光明藏三昧⑦了知一切世間佛莊嚴三昧⑧一切眾生差別身三昧⑨法界自在三昧⑩無礙輪三昧。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爾時就是這個時候。什麼時候?在說完十地品之後,正要說十定品的時候。世尊是佛的十大名號之一,佛是世出世最尊貴的人。摩竭提譯為無毒害。該國的人民,非常守法,沒有處極刑的法律。摩竭提國在印度恆河流域,國都是王捨城,國王是憑婆娑羅王(佛的弟子)。阿蘭若譯為寂靜處,也就是寂靜法的地方,是最理想修行之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道場中而成證等正覺。

  悉達多(佛的俗名)太子,他是繼承王位的人,將來必定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享嬌妻美妾的快樂。可是他感覺人生是苦,無法解脫,故心中悶悶不樂。

  有一天,太子想出王宮旅行,令隨從備車。第一天到東門,發現一女人,將要生產,其狀甚苦。太子乃問隨從:「這時怎囘事?」隨從說:「這個女人要生小孩子。」一會兒,嬰兒降生,哭啼不止。太子見到這種情形,很不愉快,便囘王宮去,所謂「乘興而來,掃興而歸」,感覺「生」也是苦。

  第二天,太子來到南門,見一位老人,彎腰駝背,雞皮鶴髮,拄杖而行,覺得奇怪,乃問隨從:「這時怎囘事?」隨從說:「人到老的時候,就是這樣,行動不方便。」太子一聽,心很不舒服。感覺「老」也是苦,於是很掃興地又囘王宮。

  第三天,太子來到西門,見一個病人,臥在地上,呻吟不止,唉聲歎氣,叫苦連天,十分悲哀。太子感到莫名其妙,乃問隨從;「這時怎囘事?」隨從說:「這個人因為有病,快要死啦!所以痛哭流涕。」太子一聽,生出憐湣心,但無能為力,即囘王宮,感覺「病」也是苦。

  第四天,太子來到北門,發現一個人在地上睡覺,有礙交通。又問隨從:「這時怎囘事?」隨從說:「這個人死了。」太子不知什麼是死,又問:「什麼叫死?」隨從說:「人因為病,治不好,所以氣斷了,就是死。」太子感覺「死」也是苦。

  這四天的旅行,令太子想到,人生四大苦(生、老、病、死)如何能解脫呢?左思右想,得不到解脫的方法,於是苦悶到極點。這是悲天憫人的精神。

  有一天,太子在王宮中御花園大樹下靜思,忽來一位出家人(天人)現在太子面前,乃對太子說:「若想了生脫死?除非出家修道,否則,無法解脫。」太子一聽,即啟出家之念。在十九歲那年的二月初八夜,騎馬跨越北門而到雪山。自落其發,出家修道。遂訪遍善知識,浪費五年的時間,仍不得要領。因為當時的善知識,都是外道,不明白十二因緣之法。太子又發願,要修苦行求解脫。他一天只食一蔴一麥,變得骨瘦如柴,如是者又經過六年的時間,仍然不得解脫的方法,乃決心放棄苦行的法門。來到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發大誓願:「如果我不成佛,絕不起於座。」於是不吃不喝,坐在樹下,思惟了四十九天,在三十歲那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夜間,見一顆明星,閃閃發光,豁然大悟。所謂「夜睹明星而悟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以一切智自神通力,現如來身。清淨無礙。無所依止,無有攀緣。住奢摩他,最極寂靜。具大威德。無所染著。能令見者,悉得開悟。隨宜出興,不失於時。恆住一相,所謂無相。

  始成正覺:就是成佛,佛是梵語。凡夫是不覺,無論怎樣的聰明,也不會覺悟。為什麼?因為天天顛顛倒倒,不是爭名,就是爭利。在名利上,你爭我奪,糊塗一生還不自覺,十分可憐。

  二乘人是自覺,覺悟人生是苦。雖然自己覺悟了,可是不能覺他。二乘人不能覺他。二乘人就是聲聞和緣覺。他們把分段生死斷了,而變易生死尚未斷。什麼叫分段生死?就是一分一段的意思。你有你一分,我有我一分。你有你的形段,我有我的形段,每人都有一分一段。但不是永久的,而是暫時的。這是三界內的生死。什麼叫變易生死?就是變化更易的意思。念念生、念念滅,妄想遷流。一念滅,就死了;一念生,又生了。這是三界外的生死。也可以說分段生死是肉體的生死。變易生死是精神的生死,或者說是生理和心理的生死。

  菩薩是覺他,不但自己覺悟了,也令一切眾生得到覺悟,這是菩薩大慈大悲的思想,但是未能達到覺滿的地步。菩薩到了八地的位次時,尚有一分的生相無明未破。如果破了,便臻妙覺位,即是成佛。

  佛是自覺也圓,覺行圓滿。所謂「三覺圓,萬德備,故名為佛。」「始成正覺」的意思,略略說一說,作為參考。

  於普光明殿:釋迦牟尼佛在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寳藏殿中,說完十地品之後,又囘到人間來,重在普光明殿(第二次)宣說十定法。

  普光明殿在菩提道場東南方,約有三裡許,在熙連河曲。相傳彼河的龍王,見佛始成正覺時,在菩提樹下露天而坐,故為佛造此殿,用七寳所建。佛住殿中,說普光法門,慧光普照世間,所以叫普光明殿。

  這時候,佛坐在普光明殿中,有十種境界,淺釋於下:①入剎那際諸佛三昧:這個「入」字,就是證得的意思。本來無出無入,有什麼可入?不過,這是自己所體驗到的境界。剎那是最短的時間(比一秒鐘還要短),在一剎那之中,有九十念,每一念有九百個生滅,即九百番生死。這是菩薩的變易生死。佛是開了五眼六通的人,才知道這種境界。

  入剎那際,就是入到沒有邊際的地方,已經盡虛空徧法界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佛佛道同。你如是、我如是、常常如是,沒有什麼分別。這位佛就是那位佛,那位佛就是這位佛。佛與佛之間,沒有彼此之分別,所謂「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都是一個。到了這個時候,那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諸佛三昧,就是說一佛三昧,就是一切佛具有的三昧:一切佛具有的三昧,就是一佛三昧。所謂「一三昧即一切三昧,一切三昧即一三昧。」三昧釋為正定。正定異於邪定。

  什麼是邪定?就是不正當的定,外道的定是邪定,外道的慧是狂慧。外道雖然也有智慧,但是不正確,易入歧途。外道所講的法,都是邪知邪見。乍聽之下,覺得蠻有道理,可是不究竟,在根本上就錯了。錯了什麼?錯在不能「斷欲去愛」,仍然執著欲愛,所以是染汚法,而墮入輪廻中,焉能了生脫死!

  什麼是正定?就是正當的定,清淨的定,是定中之王。諸佛菩薩才有這種正定。其他的人,都沒有這種正定。外道的定,是背道而馳,心外求法,越求離家越遠,越遠越求,結果求到三惡道中去。

  ②以一切知自神通力,現如來身:佛用一切的智慧,自動發出神通力,也是天然的力量,而現如來身。所謂「身外有身皆化相,念靈無念即菩提。」佛在定中,現無量身,普徧到十方世界去教化眾生。

  ③清淨無礙:佛為什麼有這種神通力?因為佛的身心皆清淨,而無障礙,任運自在,變化無窮。

  什麼是清淨?簡單的說,就是沒有染汚法。什麼是染汚法?就是男女情欲之法。如果能斷欲去愛,那麼,一切皆清淨無染了。

  ④無所依止,無有攀緣:身心清淨之後,就能獨立生存,自力更生,不依賴任何人,再不會有攀緣的心。。為什麼?因為沒有欲愛的緣故,所以不自找苦惱,所謂「清心寡欲」。專一其心,參禪打坐,誦經持咒,修一切法,行一切法,這是不二法門。

  ⑤住奢摩他,最極寂靜:能這樣的修行,就住在奢摩他(釋為止),最即寂靜之處,也就是修習止觀法門。止是止一切惡,觀是觀一切善。功夫到了寂靜的時候,就是「知事少時煩惱少,到無求處便無憂。」的境界。

  ⑥具大威德:為什麼沒有憂愁?因為具足一切大威德。所謂「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道到了最高尚的時候,龍也盤起來,虎也臥起來。為什麼?被道所降伏了。德到最尊重的時候,鬼也景仰,神也欽佩。為什麼?因為有大威德的緣故。

  ⑦無所染著:有了大威德之後,對於一切皆沒有染著。也不執著名,也不執著利。將一切看成是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之,心就清淨,而無染汚的思想。

  ⑧能令見者,悉得開悟:佛令一切眾生,凡是見到他的人,一律立刻開悟。各位!誰想見佛開悟,首先的條件,要把心裡的垃圾,掃除乾淨,沒有一點的塵埃。到了「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這種境界時,才有希望見佛開悟,否則免談,不能有希望。存有希望,那是癡心妄想,永遠不會成事實。

  ⑨隨宜出興,不失於時:佛是隨順一切眾生的機緣,而出興於世。應該何時降生?就在何時降生,不會失於其時。眾生需要什麼法?佛便說什麼法,所謂「善巧方便」,令一切眾生心滿意足,對佛生恭敬心,護持道場,佛來做佛事,供養於佛,親近於佛。

  ⑩恆住一相,所謂無相:佛常住一相。什麼是一相?就是所說的「無相」。無相就是不執著相。相從妄心生,不執便無,故為實相。實相就是清淨心體,無相可見之相。

  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靡不皆入灌頂之位。具菩薩行。等於法界無量無邊。獲諸菩薩普見三昧。大悲安隱一切眾生。神通自在,同於如來。智慧深入,演眞實義。具一切智,降伏眾魔。雖入世間,心恆寂靜。住於菩薩無住解脫。

  釋迦牟尼佛和十佛剎微塵數那樣多的大菩薩在一起。修菩薩行,積集種種善根,圓滿六度萬行,才夠資格作為菩薩摩訶薩,也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

  華嚴經的境界,是盡虛空,徧法界,沒有一法不包括在內。令擧出十個佛剎,表示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意思。所以在華嚴經所講的法,都用「十」來作代表,例如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十定、十通、十忍等等。

  菩薩是半梵語,具足是菩提薩垛。菩提釋為覺,薩垛釋為有情,就是覺有情。覺是覺悟。有情是眾生。凡是有血有氣,有知覺有感情的動物,皆為有情眾生。無情眾生是土木瓦石等。菩薩能覺悟所有的有情眾生,他教化我們所有的人,都能覺悟,也就是返本還原,恢復清淨。又可以說是有情覺。菩薩是我們眾生中一位覺悟者。菩薩的心腸是慈悲的,只知有眾生,不知有自己。他能忍辱、能吃虧、能布施、能救苦,修行六度萬行的法門。

  六度就是①布施②持戒③忍辱④精進⑤禪定⑥般若。萬行就是污量無邊的行門。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作為代表。總而言之,菩薩是利益眾生,只要對眾生有好處,就是赴湯蹈火,義不容辭,心甘情願去做,這就是犧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的精神。令將六度淺釋於下:

  ①布施:人家不能捨你能捨,所謂「大喜大設濟含識」。含識就是眾生。捨出之後,絕不後悔。菩薩的思想,只怕眾生困難,不怕自己困難。菩薩能捨人所不能捨,能忍人所不能忍,能讓人所不能讓,能受人所不能受。誰能做到這種程度,誰就是菩薩。菩薩又能外捨國域妻子,內捨頭目腦髓,誰能做到這種程度,誰就是大菩薩。

  ②持戒:菩薩持戒非常認眞,不敢懈怠,腳踏實地去持戒,連殺的念頭也不會生起。今用「草繫比丘」的公案,來說明持戒之認眞!從前有五六位比丘,到他處去弘法,經過深山,遇到強盜,強盜講比丘所有的行裝,以及衣服,洗劫一空。又恐比丘們去王處報案,共議之下,有的主張殺死比丘滅口,免去報告國王。但其中有一強盜,明白比丘法,乃提議:「不必殺他們,只要用草繫縛他們的手足,他們因為受戒,不會傷害草木,所以不能活動,就不能報案。」大家同意這個辦法,於是將比丘——繫在草上。

  這時,正是日當中之時,這五六位比丘,為受戒律,站在炎日之下,而不活動。到了晚上,又被蚊蟲所咬,千千萬萬的蚊子來喝比丘身上的血。他們便忍痛忍癢站在山上草地中,供養蚊蟲。為什麼?因為比丘連無情眾生的生命都不會傷害,何況有情眾生,更不會傷害。所以蚊蟲得到機會,大吃而特吃。這時,其中有位老比丘,乃對大眾說:「我們要知因果,因為我們在往昔時,曾經殺過眾生,搶過東西,所以今天要受這種果報,才能把往昔的業障消盡。」年輕比丘們一聽,認為有道理,於是忍耐又忍耐,忍耐到第二天早晨,仍然站在那裡不動。

  這時,國王來到山中打獵,發現他們裸體站在那裡不動,遠望疑為禽獸,近觀是人,誤為裸體外道在修苦行,走近面前,發現原來是比丘。便問:「你們在做什麼?為何不穿衣服?是不是發神經?」老比丘將昨天遇到強盜之事,一一對國王說明,又說明不動的原因。他們寧願死,亦不可破戒。各位!要注意!修行的重點在於此,能過這一關,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國王聽後,大生歡喜,便說:「我的國家,尚有這樣的大德高僧。」於是親自為諸比丘解開生草繫縛,比丘們才恢復自由。國王對他們說:「從今以後,我發心供養你們。」乃令人取來新袈裟,並接入宮中供養,為眾宣說佛法眞實義。由此可證,受戒律如何之重要。

  ③忍辱:就是忍!忍!忍到不能忍的時候,還要忍,忍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人人能這樣的忍,到那裡能找到是非。古人雲;「忍則忍,饒則饒,忍字心上一把刀。」忍的時候,好像一把刀插在心上,雖疼也要忍,所謂「忍片刻,風平浪靜」。天下不幸的事,都是從不能忍而發生。俗語說「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這是經驗之談,可做寳鑑。

  ④精進:就是不懶惰、不懈怠,所謂「業精於勤、荒於嬉。」我們修行人,每天一定要把四十二手眼誦念,楞嚴咒早晚各誦一遍,大悲咒越多越有感應,有不可思議的境界。其他的咒語,都有相當的靈驗,一試便知。修行人,精進再精進,功到自然成,到了爐火純青的時候,便證得解脫。那時候,出離三界,便到常寂光淨土中。

  ⑤禪定:就是靜慮,也就是打坐入定。禪定好像開採金礦一樣,要努力尋找礦源,要用工人挖掘礦洞。到時候,便得到無價之寳(明心見性),其寳的光(智慧之光),盡虛空,徧法界,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⑥般若:就是智慧。人人的自性中,都有大智大慧,和諸佛是一樣,無二無別,可是人人不曉得。好像大地到處有黃金,無法尋找。若想開金礦?非得先學開金礦的學理和技術,否則,如同海底撈針,永遠找不到金礦所在地。

  十佛剎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們都證得灌頂之位。何謂灌頂位?菩薩將為法王子的時候,蒙十方諸佛,伸出右手摩其頂,用智慧甘露水灌其頂。受灌頂儀式之後,當來為佛,也就是候補佛位。現在彌勒菩薩,住在兜率天宮內院,等待時間到了,即會從兜率天下降生於娑婆世界,補佛之位,教化眾生,離苦得樂。

  現在有些外道,謠言惑眾,對其信徒宣說:「彌勒佛快要降生,來開龍華大會,度你們上天,享受永遠的快樂。」不明白佛法的人,聽了之後,信以為眞,便上其當。他們為什麼胡言亂語,欺騙信徒?簡單一句話就是斂財,令信眾供養。財寳源源而來,自己就借機享受。不幸的有許多愚夫愚婦,為迷信所害,自己窮了,他們卻富了。各位!千萬要認清那是正法?那是邪法?

  佛教說彌勒菩薩降生的日期,是這樣計算的:現在是滅劫中人壽六十歲。每隔一百年減去一歲,減到人壽十歲為止。然後每隔一百年增加一歲,身高增加一寸,增到人壽八萬四歲為止。然後每隔一百年,再減一歲,身高減一寸,減到人壽八萬歲時。在這個時候,便是彌勒菩薩降生的日期。

  我們人間五十年的時間,是四王天一晝夜。不過二十四小時而已,是忉利天十二小時,是夜摩天六小時,是兜率天三小時。這樣的計算,在人間覺得是很長的時間,可是在兜率天不過六十幾年的時間而已。

  這些大菩薩,都具足菩薩行。什麼是菩薩行?簡而言之,處處為利益眾生,時時為教化眾生。這種菩薩行,與法界一樣的無量無邊,所謂「盡虛空,徧法界」,獲得諸菩薩普見三昧的定,用大悲心來安隱一切眾生。有神通自在的妙用,同於諸佛一樣的自在。有廣博的智慧,而能深入一切經藏,能演說眞實的義理。又具足一切的智慧,能降伏一切諸魔,摧毀天魔外道一切的邪說。菩薩雖然常入世間(現身說法)來教化眾生,但是不貪世間五欲之樂,心常寂靜,所謂「同流不合汚」。菩薩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度化一切眾生,住在菩薩無住解脫,也就是得到解脫三昧,入解脫定。

  菩薩有大慈大悲的心腸,看眾生在受苦受難,好像自己在受苦受難一樣,所以倒駕慈航,從常寂光淨土來到堪忍的世界,救拔眾生出離苦海,自己任勞任怨,一聲不響地在工作。如地藏王菩薩的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其名曰。金剛慧菩薩。無等慧菩薩。義語慧菩薩。最勝慧菩薩。常捨慧菩薩。那伽慧菩薩。成就慧菩薩。調順慧菩薩。大力慧菩薩。難思慧菩薩。無礙慧菩薩。增上慧菩薩。普供慧菩薩。如理慧菩薩。善巧慧菩薩。法自在慧菩薩。法慧菩薩。寂靜慧菩薩。虛空慧菩薩。一相慧菩薩。善慧菩薩。如幻慧菩薩。廣大慧菩薩。勢力慧菩薩。世間慧菩薩。佛地慧菩薩。眞實慧菩薩。尊勝慧菩薩。智光慧菩薩。無邊慧菩薩。

  在十佛剎微塵數那樣多的大菩薩中,擧出百位菩薩作為代表,先說三十位慧字輩大菩薩的名號。

  ①金剛慧菩薩:金剛具足堅明利三種義。堅是堅固,不為一切天魔外道所能破壞。明是光明,智慧的光明,猶如金剛光明。利是銳利,能斬斷一切煩惱、無明、妄想,生出最大的智慧。這位菩薩,具足堅明利三種的功用和力量。

  ②無等慧菩薩:等是比較的意思。這位菩薩的智慧是最高最上最特別,任何菩薩不能和他比較,所謂「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③義語慧菩薩:這位菩薩說出的話,都合乎義理,也就是正知正見。一擧一動,一言一行,恰到好處。應說而說,不應說而不說,絕對不說沒有義理的話,除非不說話,說話時一定中肯。

  ④最勝慧菩薩:這位菩薩的智慧,最為殊勝,非一般世俗的智慧可比擬的。

  ⑤常捨慧菩薩:這位菩薩,他有慈悲心,所以常行布施,能捨一切物質和一切精神,捨給一切眾生,令受益的眾生,改惡向善。但是應捨而捨,不應捨而不捨。專門雪中送炭,不做錦上添花的事。

  ⑥那伽慧菩薩:那伽釋為龍或象。在水中,龍的力量最大;在陸地,象的力量最大。這位菩薩,常在定中,而發大智慧之光,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⑦成就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能成就一切眾生的願力,能幫助一切眾生成就所希望樂善的事,所謂「有求必應」。

  ⑧調順慧菩薩:這位菩薩,他能調順剛強的眾生。凡是難調難伏的眾生,都被調順了,而發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⑨大力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力,其大無比,能摧伏一切天魔外道的邪知邪見。

  ⑩難思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不是凡夫所能心思,所能言議,已到達妙不可言的境界。

  ⑪無礙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是無所障礙,無論什麼境界,也障礙不了。

  ⑫增上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是蒸蒸日上,一天比一天高深,一天比一天增長,沒有停止的時候。

  ⑬普供慧菩薩:這位菩薩,用他的智慧光,普徧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⑭如理慧菩薩:這位菩薩,他所有的智慧,都用之合情合理,深入理趣。

  ⑮善巧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善於用權巧方便法門來教化眾生,引導眾生走上菩提大道。眾生好像失途的羔羊,在十字街頭徘徊,不知囘家的路程,因之菩薩引導他們。

  ⑯法自在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在說法時,非常自在。為什麼?因為有大智慧,得到四無礙辯的境界。一切眾生聞到法,立刻就明瞭佛法的眞理。

  ⑰法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具足般若智慧,所說的法,圓融無礙,令眾生聞法開悟。

  ⑱寂靜慧菩薩:這位菩薩,善於寂靜,在定中能生出種種的大智大慧。

  ⑲處空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猶如虛空,無所不包,無所不備。

  ⑳一相慧菩薩:這位菩薩,常是無相,雖然無相,可是無所不相。

  ○21善慧菩薩:這位菩薩,善學般若,善說般若,有這種大智慧。

  ○22如幻慧菩薩:這位菩薩,常常入如幻三昧,在定中得到智慧。

  ○23廣大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廣大無邊,而無窮盡。

  ○24勢力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有大勢力,有大威德,能摧破天魔外道的謬論。

  ○25世間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具足世間所有的智慧,也具足出世間的智慧。

  ○26佛地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具足佛地的智慧,也就是大圓鏡智。

  ○27眞實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是眞實不虛,經過千錘百煉而成,沒有虛偽。

  ○28尊勝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最尊貴,最殊勝,故稱為第一。

  ○29智光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光,普照十方世間中所有的眾生,令其解脫。

  ○30無邊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沒有邊際,可以說是盡虛空,徧法界。

  以上三十位菩薩,同名為慧者,表示純德的意思。以下七十位菩薩,分別為名,表示雜德的意思。

  念莊嚴菩薩。達空際菩薩。性莊嚴菩薩。甚深境菩薩。善解處非處菩薩。大光明菩薩。常光明菩薩。了佛種菩薩。心王菩薩。一行菩薩。常現神通菩薩。智慧芽菩薩。功德處菩薩。法燈菩薩。照世菩薩。持世菩薩。最安隱菩薩。最上菩薩。無上菩薩。無比菩薩。超倫菩薩。無礙行菩薩。光明燄菩薩。月光菩薩。一塵菩薩。堅固行菩薩。霔法雨菩薩。最勝幢菩薩。普莊嚴菩薩。智眼菩薩。法眼菩薩。慧雲菩薩。總持王菩薩。無住願菩薩。智藏菩薩。心王菩薩。內覺慧菩薩。住佛智菩薩。陀羅尼勇健力菩薩。持地力菩薩。妙月菩薩。須彌頂菩薩。寳頂菩薩。普光照菩薩。威德王菩薩。智慧輪菩薩。大威德菩薩。大龍相菩薩。質直行菩薩。不退轉菩薩。持法幢菩薩。無忘失菩薩。攝諸趣菩薩。不思議決定慧菩薩。游戲無邊智菩薩。無盡妙法藏菩薩。智日菩薩。法日菩薩。智藏菩薩。智澤菩薩。普見菩薩。不空見菩薩。金剛踴菩薩。金剛智菩薩。金剛燄菩薩。金剛慧菩薩。普眼菩薩。佛日菩薩。持佛金剛秘密義菩薩。普眼境界智莊嚴菩薩。

  ○31念莊嚴菩薩:他念經誦咒時,非常莊嚴,鄭重其事,絕不放逸。

  ○32達空際菩薩;他通達空際的道理,所以沒有一切的障礙。

  ○33性莊嚴菩薩:他的自性,不但清淨,且又莊嚴。

  ○34甚深境菩薩:他有甚深的境界,也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35善解處非處菩薩:他善於瞭解一切法,那個法應該修,那個法不應該修。

  ○36大光明菩薩:他常放大光明,普照法界,令一切眾生返迷歸覺。

  ○37常光明菩薩:他常常放出智慧光明,沒有停止的時候。

  ○38了佛種菩薩:他明瞭佛的種性,也就是妙覺性,妙極覺滿。

  ○39心王菩薩:他的德行,如同心王,有領導作用。

  ○40一行菩薩:他所言所行是一致的,所謂「言出必行」,絕不說妄言,而不去實行。

  ○41常現神通菩薩:他時常顯現神通。為什麼?因為用神通來說法,教化眾生。

  ○42智慧芽菩薩:他的智慧,好像種芽一樣,一天一天的增長。

  ○43功德處菩薩:他所作的功德,皆有所歸宿處。

  ○44法燈菩薩:他的法燈非常光明,能照一切眾生心,消滅無明。

  ○45照世菩薩:他的智慧光非常充足,能照世間有善根的眾生,令其增長;沒有善根的眾生,則令其種植。

  ○46持世菩薩:他有大神通之力,能住持世界沒有地震,長久不會毀滅。

  ○47最安隱菩薩:他能令世間最安隱,而無災害,令一切眾生皆得安樂。

  ○48最上菩薩:他的果位最高,已達到等覺的地位了。

  ○49無上菩薩:他的果位,快達到妙覺位,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50無比菩薩:他的智慧,達到極點,無有可比擬的。

  ○51超倫菩薩:他是超群絕倫的菩薩,所謂「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52無礙行菩薩:他修行的功夫,已經到了沒有障礙的程度,能任運自在。

  ○53光明燄菩薩:他的光明,猶如火燄一般,光芒四射,徧照一切處。

  ○54月光菩薩:他有月光一樣的光明,普照一切眾生,令心清涼,沒有熱煩惱。

  ○55一塵菩薩:他非常清淨,一塵不染,萬慮皆空。

  ○56堅固行菩薩:他的願行,十分堅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退轉。

  現在這兩位三步一拜的行者(恆實法師和恆朝法師),就是發堅固行的大願,無論如何困苦艱難,一定要成功。

  (記錄者按):二位法師為祈禱世界和平,使人類不闘爭,而發心三步一拜,用行動來感化自私自利的人,放下貪心,為大眾謀幸福。於一九七七年五月六日,自洛杉磯金輪寺開始三步一拜,目標朝向萬佛城。路程約有八百余英裡。至一九七九年十月拜到目的地——萬佛城,功德圓滿,令人敬佩不已。在這兩年半的時間,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境界,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到,總而言之,感應道交。因為虔誠到極點,得蒙天龍八部鹹來護法,故現出種種奇妙難測的境界。

  二位法師拜到萬佛寳殿時,知悉萬佛尚未齊來,乃又發大願。再接再厲,圍繞萬佛大殿繼續三步一拜。何時萬佛齊來,何時停止三步一拜,這種大願多麼偉大!現在(一九八一年九月)仍然在拜,四年期間,風雨無阻,從未間斷。這種誠心,感動護法善神,時刻不離他們二位的身邊,故奇蹟不斷出現。欲要詳知,請參閱法界大學出版「修行者的消息」和「佛教精進者的日記」二書,內有詳細的記載,恕不贅言。○57注法雨菩薩:他降大法雨,來滋潤一切眾生的菩提苗,令其生長結菩提果。

  ○58最勝幢菩薩:他最殊勝最莊嚴,好像網羅幢一樣,令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59普莊嚴菩薩:他能普徧的莊嚴,令一切眾生成佛。

  ○60智眼菩薩:他有智慧眼,善於分別是非,辨明黑白,絕對不顛倒。

  ○61法眼菩薩:他能通達一切諸法實相,明白一切法的力量。

  ○62慧雲菩薩:他的智慧,猶如白雲,徧滿一切處。

  ○63總持王菩薩:他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64無住願菩薩:他的願力,無住無所不住,所謂「盡虛空,徧法界」。

  ○65智藏菩薩:他有無盡藏的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66心王菩薩:他有心王的智慧,對八識的道理,通達無礙。

  ○67內覺慧菩薩:他在內心裡常覺悟,念念生出智慧,念念能覺悟。

  ○68住佛智菩薩:他能住在佛的智慧中,而瞭解諸法實相的義理。

  ○69陀羅尼勇健力菩薩:他能總持,能勇猛,能健全,有這三種智慧之力。

  ○70持地力菩薩:他支持地球,令勿震動,保護眾生的安全。

  ○71妙月菩薩:他有妙不可言的智慧,猶如月亮,人人皆得見,人人受其益。

  ○72須彌頂菩薩:他的智慧,猶如妙高山頂,高超到極點。

  ○73寳頂菩薩:他有如寳如頂的智慧,令一切眾生皆生歡喜心,向他學習。

  ○74普光照菩薩:他的光明,普照一切世間,把眾生的愚癡照破,智慧現前。

  ○75威德王菩薩:他是有大威德之王,能破天魔外道的邪說。

  ○76智慧輪菩薩:他用智慧輪作武器,能消滅十大魔軍。○77大威德菩薩:他有大威德力,令見者肅然起敬,衷心欽佩,而生信仰心。○78大龍相菩薩:他常示現大龍之相,徧滿虛空,令見者生恐懼心,即時改惡向善。○79質直行菩薩:他以質直來修行,來教化眾生,所謂「心直口快」,不改彎抹角,可以說「直心是道場」。○80不退轉菩薩:他是勇猛向前,精進修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打擊、誹謗、侮辱、刺激等,絕不退轉菩提心。

  菩薩有三不退:①念不退②行不退③位不退。念不退:不管在什麼時候,不退正念,而修習大乘法。行不退:修行大乘的六度法,不修小乘的四諦法。位不退:菩薩位不退二乘位,始終是行菩薩道。

  ○81持法幢菩薩:他能依法修行,建大法幢,吹大法螺,轉大*輪。○82無忘失菩薩:他的記憶力特別強,凡是經過耳根,永不忘失。○83攝諸趣菩薩:他能攝受一切惡趣中的眾生,令得快樂。○84不思議決定慧菩薩:他有不可思議決定的智慧,能明辨是非,分別善惡。○85游戲無邊智菩薩:他常示現游戲三昧,有無邊的大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86無盡妙法藏菩薩:他的妙法藏是無窮無盡,所謂「橫徧十方,豎窮三際。」○87智日菩薩:他的智慧,猶如太陽,普照十方,把眾生的黑暗照破,心清淨而光明。○88法日菩薩:他的法光,如同日光,普照大地,令萬物生長,令眾生生善根。

  ○89智藏菩薩:他的智慧,好像寳藏,應有盡有,一概俱全。

  ○90智澤菩薩:他的智慧,好像大澤一樣,能灌溉一切五穀草木,利益眾生。

  ○91普見菩薩:他能普徧照見眾生心,誰打妄想,他能一目了然,令你發菩提心。

  ○92不空見菩薩:他觀察機緣成熟的眾生,用四攝法來度之。尚未成熟者,稍待再度。

  ○93金剛踴菩薩:他的意志,十分堅固,一心求法,凡遇到法會,踴躍參加。

  ○94金剛智菩薩:他的智慧,猶如金剛一般堅硬,能破一切邪說。

  ○95金剛燄菩薩:他的光明,如同火燄,把黑暗之處,照成光明。

  ○96金剛慧菩薩:他的智慧,如同金剛,外物不可壞。又知世間法是無常、苦、空、無我,知出世間法是常、樂、我、淨。

  ○97普眼菩薩:他有智慧眼,能普徧觀察一切的境界,悉知悉見。

  ○98佛日菩薩:他有佛的智慧,所謂佛智如千日,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99持佛金剛秘密義菩薩:他能修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法門和秘密的義理。

  (100)普眼境界智莊嚴菩薩:他有普見境界的智慧和莊嚴的法眼。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十佛剎微塵數。往昔皆與毘盧遮那如來,同修菩薩諸善根行。

  像這樣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尚有十佛剎微塵數那樣多。他們在往昔的時候,都和毗盧遮那佛在一起,共同修行菩薩一切善根的行門。

  毗盧遮那釋為「徧一切處」,他是釋迦牟尼佛的清淨法身。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有他的法身存在,所謂「盡虛空,徧法界」,所以說無在無不在,無所不在。可以說沒有一個地方他在,也沒有一個地方他不在。為什麼?因為他是具體的、圓滿的,所以無所不在。

  毗盧遮那佛在所有的地方,或者在你的頭上,或者在你的身邊。你所行所作,他皆看得清清楚楚。你在打什麼妄想,他都曉得,所謂「肚裡彎曲,神明先知。」肚裡想什麼歪注意,神就知道。神既然能知道,佛更能知道。所以我們擧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打好的妄想,就有善的業。打壞的妄想,就有罪過業。業包括善惡二業。罪只是造惡業,而不造善業。

  我們能在一起研究華嚴經,這是在往昔所種下的善根。雖然國籍不同,種族不同,可是大家有緣,能在一起修行,這是前因後果。要互相研究,互相討論,不可互相障礙、互相嫉妬,要依教奉行,要依法修行。

  現在講經說法,明白多的人,得到多一點利益。明白少的人,得到少一點利益,總而言之,都得到利益。就是在佛堂中的小孩子,雖然不懂佛法,可是也種下善根,栽培福慧。凡是有法師講法之處,在儘可能的范圍之內,應該抽出時間去聽講,因為,聞法不但能開智慧,而且有無量功德。

  爾時、普眼菩薩摩訶薩,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於如來應正等覺,欲有所問,願垂哀許。佛言普眼。恣汝所問,當為汝說,令汝心喜。普眼菩薩言。世尊。普賢菩薩,及住普賢所有行願諸菩薩眾,成就幾何三昧解脫。而於菩薩諸大三昧,或入或出,或時安住。以於菩薩不可思議廣大三昧,善入出故。能於一切三昧自在神通變化。無有休息。佛言。善哉普眼。汝為利益去來現在諸菩薩眾,而問斯義。

  在這個時候,有位大菩薩,名號為普眼。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常修習大悲的妙法,也就是千手千眼的法門,所以得到普眼。普眼就是在全身所有的毛孔中,都有眼睛,能普觀一切處,而無所障礙。一般菩薩看不見的東西,他能看見。一般菩薩所不明白的事理,他能明白。為什麼?因為他修持四十二手眼法門時,特別認眞,非常精進,天天不間斷來修持,所以得普眼三昧。

  我們修四十二手眼的法門,修持時間久了,也會得到五眼六通的境界。最初修行時,有點感應,自己感覺全身毛孔中有眼睛。這眼睛在修法時,有時睜開,有時閉著。久而久之,全身的眼睛,都會睜開,能徧觀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的因緣。那個眾生和你有緣,你就去教化那個眾生。這種千手千眼大悲法是不可思議。

  現在普眼菩薩在華嚴法會中,作為當機眾。什麼是當機眾?就是代表法會中所有的菩薩,向佛來請法,這叫當機眾。

  普眼菩薩,他修菩薩行,積集種種善根,圓滿六度萬行,所以在菩薩中是位大菩薩。他仰承著佛的大威神力,從座站起,把右肩袒露,這是表法,表示身業清淨。右膝著地,表示意業清淨。合掌向佛而言,表示口業清淨。如是身口意三業清淨,來向佛請法。這是請法的儀式。

  普眼菩薩向佛說:「世尊!我知佛已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果位。今有不明白的問題,想請問於佛,願世尊大慈大悲,垂憐哀愍我,許可我來諮問!」

  釋迦牟尼佛說:「普眼!你想問什麼問題,都可以的。我願意為你解說,令你得到滿意的答案,令你心生大歡喜。」

  普眼菩薩乃開始提出問題來問佛:「世尊!普賢菩薩最有智慧,最有辯才,又有大行,又有大願。以及住在普賢菩薩所有行願中的諸菩薩眾,他們能成就多少正定正受的解脫?對於菩薩所有一切大定,或者入這個定?或者出這個定?或者在定中安住?對於菩薩不可思議廣大的正定正受,善於入這個定?善於出這個定?能對於所有的正定正受,都能互相自在,而神通變化。求這種法門,沒有休息。這要怎樣修行呢?」

  釋迦牟尼佛對普眼菩薩說:「善哉!普眼!你所問的問題,很有意義,非常好呀!你為利益過去、未來、現在所有一切菩薩,而來請問這個道理。」

  普眼。普賢菩薩,今現在此。已能成就不可思議自在神通。出過一切諸菩薩上。難可值遇。從於無量菩薩行生。菩薩大願,悉已清淨。所行之行,皆無退轉。無量波羅蜜門,無礙陀羅尼門,無盡辯才門,皆悉已得,清淨無礙。大悲利益一切眾生。以本願力,盡未來際,而無厭倦。汝應請彼。彼當為汝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佛又稱一聲:「普眼!你問普賢菩薩和住普賢行願的諸菩薩眾,能得到多少三昧解脫?現在普賢菩薩他就在這法會之中。他已經成就不可思議自在神通妙用,超過所有菩薩之上。不容易能遇到這種因緣,需從修無量菩薩行所生出來,才遇著這種因緣。普賢菩薩的大願,都已清淨而又圓滿。所修菩薩之行門,皆沒有退轉,連退轉的念頭也沒有。無量無邊波羅蜜(到彼岸)的法門。(也就是從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中流,到達涅槃的彼岸。)無障無礙陀羅尼(總持)的法門,無窮無盡辯才(能說善道)的法門,對於這些法門,都得到清淨無礙。他行菩薩道,生大悲心,因為有大悲心,才能利益一切眾生。他往昔所發的願力,窮盡未來際,也沒有厭煩疲倦的時候。」

  佛又稱一聲:「普眼!你應該去請問普賢菩薩,他會告訴你,他所得到三昧自在解脫,是怎樣任運自在?是怎樣解脫法?他會詳詳細細對你說明白。」

  爾時,會中諸菩薩眾,聞普賢名。即時獲得不可思議無量三昧。其心無礙,寂然不動。智慧廣大,難可測量。境界甚深,無能與等。現前悉見無數諸佛。得如來力。同如來性。去來現在,靡不明照。所有福德,不可窮盡。一切神通,皆已具足。

  在這個時候,華嚴法會中,所有一切菩薩,聽聞普賢菩薩的名號,即時就獲得不可思議無量三昧。心中無罣無礙,寂靜到極點,定力具足而不動。由定生慧,所以智慧廣大,難以測量智慧有多少?這種境界,非常深廣,無能和它相等。所有的菩薩,都見到無數諸佛現在自己的面前,得到佛的神通力和佛的法性,合而為一。在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沒有不明照,所得到的福德,是無窮無盡的。所有的神通,這些菩薩都具足了。

  其諸菩薩,於普賢所,心生尊重,渴仰欲見。悉於眾會,周徧觀察,而竟不覩,亦不見其所坐之座。此由如來威力所持。亦是普賢神通自在,使其然耳。

  所有的菩薩,在普賢菩薩的道場,皆生尊重的心,如渴時那樣的急切,盼望瞻仰普賢菩薩的尊容。大眾在華嚴法會中,四周普徧的觀察,也不見普賢菩薩,也不見普賢菩薩所坐的座位。為什麼?因為這是由佛大威神力所加持的緣故。也是普賢菩薩的神通自在力,令大眾見不到他的身相。

  普嚴菩薩雖然無所不見,可是看不見普賢菩薩在什麼地方?所謂「初地不知二地,十地不知等絕。」也就是說初地(歡喜地)的菩薩,不知二地(離垢地)菩薩的境界。十地(法雲地)的菩薩,不知等覺菩薩的境界。又好像小學生不知中學的課程,中學生不知大學的課程,是一樣的道理。

  爾時。普眼菩薩白佛言。世尊。普賢菩薩,今何所在。佛言普眼。普賢菩薩,今現在此道場眾會,親近我住。初無動移。是時普眼及諸菩薩,復更觀察道場眾會,周徧求覓。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猶未得見普賢菩薩其身及座。佛言。如是。善男子。汝等何故而不得見。

  在這個時候,普眼菩薩對佛說:「世尊!普賢菩薩現在在什麼地方?」佛對普眼菩薩說:「普眼!普賢菩薩,現在就在這道場眾會中,親近於我,聽我說法。從一開始時,就沒有移動。」

  這時候,普眼菩薩和諸菩薩眾,又觀察眾會的四周,徧尋找普賢菩薩,仍然不知他在何處?普眼菩薩又問佛:「世尊!我們大家仍未見到普賢菩薩的身體和他的座位。請世尊慈悲,指示我們,讓我們見到普賢菩薩。」

  佛說:「普眼!是這樣子。各位善男子!你們大家為什麼看不見普賢菩薩呢?」

  善男子。普賢菩薩住處甚深,不可說故。普賢菩薩獲無邊智慧門。入師子奮迅定。得無上自在用。入清淨無礙際。生如來十種力。以法界藏為身。一切如來共所護念。於一念頃,悉能證入三世諸佛無差別智。是故汝等不能見耳。

  佛又說:「各位善男子!因為普賢菩薩所住處,是甚深不可說的緣故,所以普賢菩薩獲得無邊際的智慧之門。他入師子奮迅的定,得到無上自在的用。入到清淨無障礙的邊際。生出佛十種力量。用法界藏性作他的身體。用虛空等性作為他的妙用。所有諸佛,共同來所護念。在一念之間,完全證入三世諸佛無分別的智慧,即是不需要思考,便立刻明瞭。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你們大家不能見到普賢菩薩的身體。」

  爾時普眼菩薩,聞如來說普賢菩薩清淨功德,得十千阿僧祇三昧。以三昧力,復徧觀察。渴仰欲見普賢菩薩,亦不能覩。其餘一切諸菩薩眾,俱亦不見。時普眼菩薩從三昧起。白佛言。世尊。我已入十千阿僧祇三昧,求見普賢,而竟不得。不見其身及身業,語及語業,意及意業。座及住處,悉皆不見。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當知皆以普賢菩薩住不思議解脫之力。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聽到佛說普賢菩薩的清淨功德之後,即時得到十千阿僧祇那樣多的三昧,也就是正定正受。彼用三昧的力量,在定中又普徧來觀察,渴仰求見普賢菩薩,可是仍然見不著。其餘諸菩薩眾,更不能見到。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從定中出,便對佛說:「世尊!我已經入十千阿僧祇三昧,想求見普賢菩薩,而究竟不得見,也不見他的身和身所造的善業,又聽不到他說話和語所造的善業,又不見他的意和意所造的善業。他的座位在什麼地方?他住在什麼地方?我完全看不見。」

  佛說:「普眼!你是看不見的!你是看不見的!善男子!因為普賢菩薩不著於相,無相可見,無境可取。應當知道,此皆因為普賢菩薩住在不可思議解脫之力的緣故。」

  普眼。於汝意雲何。頗有人能說幻術文字中種種幻相所住處不。答言。不也。佛言。普眼。幻中幻相,尚不可說。何況普賢菩薩秘密身境界,秘密語境界,秘密意境界,而於其中能入能見。何以故。普賢菩薩境界甚深,不可思議。無有量已過量。擧要言之,普賢菩薩以金剛慧,普入法界。於一切世界,無所行,無所住。知一切眾生身皆即非身。無去無來。得無斷盡,無差別。自在神通。無依無作。無有動轉。至於法界究竟邊際。善男子。若有得見普賢菩薩。若得承事。若得聞名。若有思惟。若有憶念。若生信解。若勤觀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覓。若興誓願,相續不絕。皆獲利益,無空過者。

  佛又說:「普眼!在你的意念中是怎樣呢?是否有人能解脫幻術文字中的種種幻相所住處否?」普眼菩薩囘答:「世尊!這是不能解釋的。」

  佛又說:「普眼!幻術師所變化的幻相,尚且不可以說明白,何況普賢菩薩秘密身的境界,是變化無窮的。他能一身變為無量身,無量身還歸一身。一身無所現,無量身亦無所現。他的法身徧一切處,而不在一切處;不在一切處,又徧一切處。他秘密語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議的,乃是未說而說,說而未說。為彼說而此不知,為此說而彼不知,彼此互不相知,所以是秘密語的境界。他雖然說法,可是無人能聽到他說法。他雖然不說法,可是很多眾生常聽他說法,所以不能以相來取普賢菩薩這種境界。他的秘密意的境界,在秘密境界中,能深入能見到,是不容易的。」

  這是什麼原因?因為普賢菩薩的境界太深了,眞是不可思議。乃是沒有數量,已經超過數量了。擧出重要的來說:普賢菩薩,他用金剛智慧,普徧深入一切法界,在所有的世界,也無所行,也無所住。所謂「行而未行,住而未住。」他知道一切眾生的身體,都是虛妄的,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和合而成的,所謂:「虛妄而生,虛妄而滅」,沒有一個眞實的東西。也沒有一個來,也沒有一個去。他已得到沒有斷盡,沒有分別的自在神通妙用。也沒有所依靠,也沒有所作者。雖然徧一切處,但是不動本位,至於法界,到究竟的邊際。

  釋迦牟尼佛對普眼菩薩說:「善男子!假設有眾生,因有大因緣,而得見普賢菩薩,或者承事供養,或者聞到其名號,或者思惟普賢大行,或者憶念普賢大願,或者生信解心。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有了信心之後,還要明白瞭解,才能得到法益。或者要勤於觀察普賢菩薩過去所發什麼大願?所修什麼大行?觀察之後,一定要依法去實行。只知道普賢菩薩怎樣修行,而不去修行,等於說食數寳一樣,無有用處,或者趣向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門,或者正在尋覓普賢菩薩的時候,或者發大誓願,學習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廻向。)如果如此修持相繼不絕的話,一定皆獲得大利益,絕對不會空過。」

  普賢菩薩的大行大願是無形的,故一般菩薩是找不到,也看不見的。為什麼?因為普賢菩薩所行所作,皆是利益眾生,可是不讓眾生知道,自己受到普賢菩薩的利益,所以眾生不知有普賢菩薩,這是普賢菩薩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的表現。好像我們娑婆世界,「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可是當面不認識觀世音菩薩,也可以說當面不認識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處無人之事,行不言之教,故稱大行普賢菩薩。如果能供養普賢菩薩,或聞名,或思惟,或憶念,或信解,或觀察,皆能獲得特別的利益,一定會得到圓滿的感應。

  爾時,普眼及一切菩薩眾,於普賢菩薩,心生渴仰,願得瞻覲。作如是言。南無一切諸佛。南無普賢菩薩。如是三稱,頭頂禮敬。

  在這個時候,這位普眼菩薩和一切菩薩眾,對於普賢菩薩的名望,心中生出渴仰之念,都願意見到普賢菩薩,於是就這樣的稱揚:「南無一切諸佛、南無普賢菩薩。」這樣稱呼三次,而五體投地頂禮三次。

  爾時佛告普眼菩薩,及諸眾會言。諸佛子。汝等宜更禮敬普賢,慇懃求請。又應專至。觀察十方。想普賢身,現在其前。如是思惟,周徧法界。深心信解。厭離一切。誓與普賢。同一行願。入於不二眞實之法。其身普現一切世間。悉知眾生諸根差別。徧一切處,普賢道。若能發起如是大願。則當得見普賢菩薩。

  在這個時候,佛告訴普眼菩薩和所有諸菩薩說:「各位佛子!你們應該更加禮敬普賢菩薩!要殷勤的請求,有應該專一其心,至誠懇切來觀察十方。要觀想普賢菩薩坐著六牙大白象,來到你們面前。這樣的思惟,盡虛空徧法界,到處都示現普賢菩薩的身。見到之後,深生信解,而無懷疑。厭離一切,什麼也不要了。發大誓願,跟隨普賢菩薩,他到何處?就去何處。他行什麼行願?就行什麼行願。這樣,便能入於不二眞實之法門。這時,其身能普現一切世間,來教化眾生。又能完全知道眾生有種種不同的根性,又能普徧一切處,積集普賢菩薩的道。如果能發起這樣的大願,就能見到普賢菩薩的身。」

  是時,普眼聞佛此語。與諸菩薩俱時頂禮。求請得見普賢大士。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聽佛所說的話之後,乃同諸菩薩一起向佛頂禮,請求佛慈悲,令見普賢大士(菩薩)。此時,諸菩薩之心情,渴仰之誠,如同大旱盼望甘露一樣,希望即刻見到普賢菩薩。

  爾時,普賢菩薩,即以解脫神通之力,如其所應,為現色身。令彼一切諸菩薩眾,皆見普賢親近如來。於此一切菩薩眾中,坐蓮華座。亦見於餘一切世界一切佛所,從彼次第相續而來。亦見在彼一切佛所,演說一切諸菩薩行。開示一切智智之道。闡明一切菩薩神通。分別一切菩薩威德。示現一切三世諸佛。

  在這個時候,普賢菩薩即用解脫神通的力量,應普眼菩薩及諸菩薩之所請,而示現色身。令一切菩薩眾,都有機會見到普賢菩薩,親近於佛。他就在這些菩薩之中,坐在蓮華座上。也能看見普賢菩薩,在其餘一切世界,一切佛所,在那裡次第相續而來。也看見在一切佛的道場,演說一切菩薩所行的行門。開示一切智慧中種智之道,闡明一切菩薩的神通妙用,分別一切菩薩的威德,示現一切三世諸佛。

  是時普眼菩薩,及一切菩薩眾,見此神變,其心踴躍,生大歡喜。莫不頂禮普賢菩薩。心生尊重。如見十方一切諸佛。是時以佛大威神力,及諸菩薩信解之力,普賢菩薩本願力故。自然而雨十千種雲。所謂種種華雲。種種鬘雲。種種香雲。種種末香雲。種種蓋雲。種種衣雲。種種嚴具雲。種種珍寳雲。種種燒香雲。種種繒采雲。不可說世界六種震動。奏天音樂。其聲遠聞。不可說世界,放大光明。其光普照不可說世界。令三惡趣,悉得除滅。嚴淨不可說世界。令不可說菩薩入普賢行。不可說菩薩成普賢行。不可說菩薩於普賢行願。悉得圓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和一切諸菩薩,見到普賢菩薩這種神通變化之後,心生大歡喜,情不自禁的踴躍起來,都來到普賢菩薩面前。頂禮叩拜,心生尊重,好像見到十方一切諸佛那樣的恭敬。

  這個時候,以佛的大威神力,和諸菩薩信解之力,以及普賢菩薩本願之力,有這種種力的緣故,而自然雨十千種祥瑞之雲。①種種華雲②種種鬘雲③種種香雲④種種末香雲⑤種種蓋雲⑥種種衣雲⑦種種嚴具雲⑧種種珍寳雲⑨種種燒香雲⑩種種繒采雲。

  在這個時候,又有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同時發生六種震動,所謂「動起湧,震吼聲」。又演奏天上的音樂,其聲遠達,乃至其他世界,皆可聽聞。又有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大放光明,其光普徧照耀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令三惡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統統消滅,而不存在。莊嚴清淨不可說的世界,令不可說的菩薩成就普賢菩薩的行願。不可說的菩薩在普賢行願中,都得到圓滿,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位。

  爾時普眼菩薩白佛言。世尊。普賢菩薩,是住大威德者。住無等者。住無過者。住不退者。住平等者。住不壞者。住一切差別法者。住一切無差別法者。住一切眾生善巧心所住者。住一切法自在解脫三昧者。佛言。如是如是。普眼。如汝所說。普賢菩薩有阿僧祇清淨功德。所謂無等莊嚴功德。無量寳功德。不思議海功德。無量相功德。無邊雲功德。無邊際不可稱讚功德。無盡法功德。不可說功德。一切佛功德。稱揚讚歎不可盡功德。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便對佛說:「世尊!普賢菩薩是住在十種境界上。①住在大威德者②住在無等者③住在無過者④住在不退者⑤住在平等者⑥住在不壞者⑦住在一切差別法者⑧住在一切無差別法者⑨住在一切眾生善巧心所住者⑩住在一切法自在解脫三昧者。」

  佛說:「是這樣!是這樣。普眼!就象你所說一樣。普賢菩薩有阿僧祇那樣多的清淨功德,簡略來說有十種。①無等莊嚴的功德②無量寳的功德③不可思議海的功德④無量相的功德⑤無邊雲的功德⑥無邊際不可稱讚的功德⑦無盡法的功德⑧不可說的功德⑨一切佛的功德⑩稱揚讚歎不可盡的功德。」

  爾時如來告普賢菩薩言。普賢。汝應為普眼及此會中諸菩薩眾說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滿普賢所有行願。諸菩薩摩訶薩說此十大三昧故。令過去菩薩已得出離。現在菩薩今得出離。未來菩薩當得出離。

  在這個時候,佛告訴普賢菩薩說:「普賢!你應該為普眼及在法會中諸菩薩眾,演說十大三昧。令所有的菩薩,皆善入三昧,成就圓滿普賢所具有的行願。」

  「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說這十大三昧的緣故,能令過去的菩薩,已經得到出離三界這種法門。令現在的菩薩,也得到出離三界這種法門。令未來的菩薩,也應當得到出離三界這種法門。」

  何者為十。一者普光大三昧。二者妙光大三昧。三者次第徧往諸佛國土大三昧。四者清淨深心行大三昧。五者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六者智光明藏大三昧。七者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八者眾生差別身大三昧。九者法界自在大三昧。十者無礙輪大三昧。

  什麼是十種三昧呢?就是所說①普光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普光徧照,有圓滿大光明藏。②妙光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生微妙的光。這種光是光中有光,光中化光,光中放光,是妙不可言的光。③次第徧往諸佛國土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同時次第徧往十方諸佛國土去,親近諸佛,供養諸佛,教化眾生,度脫眾生。④清淨深心行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把心清淨,沒有染汚的思想。⑤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知過去莊嚴寳藏的大三昧,入定能入劫,一念無緣。出定能受法,三輪無著。⑥智光明藏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有智慧徹照無盡藏的大光明。⑦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了知十方世界,是佛所莊嚴的大三昧。⑧眾生差別身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知眾生身有什麼樣的分別的大三昧。⑨法界自在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在法界中,非常自在,而無障礙。⑩無礙輪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三輪攝化,皆得自在。有得十無礙,圓滿佛果。

  此十大三昧,諸大菩薩,乃能善入。去來現在一切諸佛,已說,當說,現說。

  這十種大三昧,一切諸大菩薩,乃能善入。以及過去諸佛、未來諸佛、現在諸佛、十方一切諸佛,皆已說了這種法門,應當來說這種法門,現在正說這種法門。

  若諸菩薩愛樂尊重,修習不懈。則得成就。如是之人,則名為佛。則名如來。亦則名為得十力人。亦名導師。亦名大導師。亦名一切智。亦名一切見。亦名住無礙。亦名達諸境。亦名一切法自在。

  假設諸菩薩,愛樂這種法門、尊重這種法門、依照這種法門,勤加修習,絕不懈怠,就可以成就這十種大三昧。如能這樣修行的人,便得十種名稱:①稱為佛②稱為如來③稱為得十力人④稱為導師⑤稱為大導師⑥稱為一切智⑦稱為一切見⑧稱為住無礙⑨稱為達諸境⑩稱為一切法自在。

  此菩薩普入一切世界,而於世界無所著。普入一切眾生界,而於眾生無所取。普入一切身,而於身無所礙。普入一切法界,而知法界無有邊。親近三世一切佛。明見一切諸佛法。巧說一切文字。了達一切假名。成就一切菩薩清淨道。安住一切菩薩差別行。於一念中,普得一切三世智。普知一切三世法。普說一切諸佛教。普轉一切不退輪。於去來現在一一世,普證一切菩提道。於此一一菩提中,普了一切佛所說。

  這些大菩薩,能普徧入於十方一切世界,而在世界中無所執著。又能普徧入於一切眾生界,而在眾生無有所取。又能普徧入於一切身,而在身也無所障礙。又能普徧入於一切法界,而知法界也無有邊際。又能親近三世一切諸佛。又能明見一切諸佛所說的法。又能巧說一切文字。又能了達一切假名。又能成就一切菩薩清淨道。又能安住一切菩薩的差別行門。在一念之中,能普徧得到一切三世的智慧。能普徧知道一切三世的佛法。能普徧演說一切諸佛的教義。能普徧轉不退的*輪。能在過去、未來、現在每一個世中,普徧證得菩提覺道。在一個菩提覺道中,普徧瞭解一切諸佛所說的法。

  此是諸菩薩法相門。是諸菩薩智覺門。是一切種智無勝幢門。是普賢菩薩諸行願門。是猛利神通誓願門。是一切總持辯才門。是三世諸法差別門。是一切諸佛示現門。是以薩婆若安立一切眾生門。是以佛神力嚴淨一切世界門。

  這是一切大菩薩的十種法門。①是諸菩薩所修的法相門。②是諸菩薩所得的智覺門。③是一切種智無勝幢法門。④是菩賢菩薩諸行願的法門。⑤是猛利神通誓願的法門。⑥是一切總持辯才的法門。⑦是三世諸法差別的法門。⑧是一切諸佛示現的法門。⑨是以薩婆若(一切智)安立一切眾生的法門。⑩是以佛神力嚴淨一切世界的法門。

  若菩薩入此三昧,得法界力,無有窮盡,得虛空行,無有障礙。得法王位,無量自在。譬如世間,灌頂受職。得無邊智,一切通達。得廣大力,十種圓滿。成無諍心。入寂滅際。大悲無畏,猶如師子。為智慧丈夫。然正法明燈。一切功德,歎不可盡。聲聞獨覺,莫能思議。得法界智,住無動際,而能隨俗種種開演。住於無相,善入法相。得自性清淨藏。生如來清淨家。善開種種差別法門,而以智慧了無所有。善知於時,常行法施開悟一切。名為智者。普攝眾生,悉令清淨。以方便智,示成佛道。而常修行菩薩之行,無有斷盡。入一切智方便境界。示現種種廣大神通。

  若是菩薩能入這十種三昧法門,便得到法界的力量,沒有窮盡。得到虛空的行門,沒有障礙。得到法王的地位,證得無量的自在。譬如世間的王子,要做國王的時候,先擧行灌頂的儀式,國王先取用四大海水來灌頂王子的頂,然後讓他繼承王位。受灌頂之後,乃接受職務,開始處理國事。得到無邊的智慧,證到無量的辯才,一切的一切,都能通達無礙。得到廣大的勢力,十種力量皆能圓滿,便能成就無諍心,所謂「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無諍論,就和平。世界為什麼不和平?因為有諍。世界為什麼有麻煩?就因為諍。一諍就有人我。有了人我,就有是非。有了是非,就有麻煩。越有麻煩,越要闘爭。越闘爭越煩惱,自討苦吃。

  現在是闘爭堅固的時期,人人都想闘爭。甚至家與家爭,國與國爭。如果人人都沒有闘爭的思想。那麼,世界會和平,天下會太平。到那時候,天地很和善,五日一風,十日一雨。所謂「風不鳴條,雨不破塊。」所吹的風是輕風,不會把樹枝吹響。所降的雨是細雨,不會把土塊溶碎,在中國堯舜時代,就是這樣的情形,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因為堯舜是兩位大聖人,是賢明的君主,大公無私,處處為人民服務,所以感動天地,而降此種吉祥之現象。如果人人信佛,處處為人,這種境界就會降臨人間,並非妄想,事在人為。

  沒有諍論心,就能入寂滅際,所謂「內無身心,外無世界。」或者「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有見如來。」到了這種境界,就是寂滅際。有了大悲之心,就無所畏懼。什麼是大悲心?就是人我一體。那就沒有人我是非之諍論。什麼是無所畏?就是什麼也不怕,猶如師子一樣,成為獸中之王。在證道歌上說:「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為智慧的大丈夫,燃起正法的明燈。照得天魔外道原形畢露,而被降伏。這位菩薩的一切功德,讚歎不能說盡。就是以聲聞和獨覺這二乘人的智慧,也不能心思,也不能言議。

  這位菩薩得到法界的智慧,住在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境界上,而能隨著世間法種種開演一切法門。住在無相境界,善入一切諸法實相,得到自性清淨沒有染汚的寳藏。生在佛的清淨家中,善於開演種種不同的法門,而用智慧來明瞭一切法,都是無所有的。善知是觀機逗教的時候,因人說法,時常講經,作為法的布施,開導一切眾生,令其修行,明白佛法,這名叫智者。能普徧攝受一切眾生,都令他們得到清淨。用權巧方便的智慧,示現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道。雖然示現成佛,但是本身尚未成佛果,所以時刻念茲在茲,常修行菩薩所應修的行門,無有斷盡的時候,才能證得一切智慧,證得善巧方便的境界;又示現種種廣大的神通妙用。

  是故普賢,汝今應當分別廣說一切菩薩十大三昧。今此眾會,鹹皆願聞。

  佛又說;「因為這個緣故,普賢!你現在應當詳詳細細分門別類,來演說一切菩薩所得到這十種大三昧的道理。現在這華嚴法會中,所有的菩薩和眾生,都希望聽你講菩薩所修十大三昧的法門。」

  爾時。普賢菩薩承如來旨,觀普眼等諸菩薩眾,而告之言。

  在這個時候,普賢菩薩仰承佛的聖旨,觀察普眼菩薩和所有諸菩薩眾,而說出下邊十大三昧的義理。

  第一、

  普光明三昧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普光明三昧。

  普賢菩薩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行的普光明三昧?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盡法。何者為十。所謂諸佛出現智無盡。眾生變化智無盡。世界如影智無盡。深入法界智無盡。善攝菩薩智無盡。菩薩不退智無盡。善觀一切法義智無盡。善持心力智無盡。住廣大菩提心智無盡。住一切佛法一切智願力智無盡。

  各位佛子!這位修行菩薩行,圓滿六度萬行,積集種種善根的大菩薩,他有十種無窮無盡的智慧。是那十種?①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現於世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②菩薩教化眾生,用神通變化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③菩薩知道一切世界虛妄如影,沒有眞實。這種智慧,是無窮無盡。④菩薩有深入法界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⑤善於攝化菩薩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⑥菩薩有不退菩提心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⑦菩薩善於觀察八萬四千法門的義理,這種智慧,是無窮無盡。⑧菩薩善於受持一切心力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⑨菩薩常住

 

上一篇: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6
下一篇:淨空法師:不自欺、不欺人,這個人誠實,佛光常常照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