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婦人之仁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實際上婦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齊宣王看見一頭牛發抖不忍宰殺,擴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愛。只可惜沒有擴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婦人之仁,如果擴而充之,就是仁之愛,那就非常偉大了。

  婦人之仁也不是婦人所特有,男人也同樣會有。南懷瑾大師說:"當我幼年讀書的時候,讀到這一段,覺得一位聖人和一位皇帝談話,不談天下國家大事,卻談拿小羊換大牛的事,似乎孟老夫子未免小題大作。可是經過幾十年的人生經歷,讀書、作人,累積起來,才知道凡是人,都離不開這種心理行為的范圍。不但是齊宣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在心理行為上,即使一個最壞的人,都有善意,但並不一定表達在同一件事情上。有時候在另一些事上,這種善意會自然地流露出來。這種既不是真正的仁愛,也不是偽善,只是婦人之仁而已。"

  古人說"婦人之仁"這句話的意思,是要人們的慈悲,不要走小路線,要發大慈悲,具大仁大愛,所以才用婦人之仁--看見一滴血就尖聲驚叫的"仁"來作反面的襯托。實際上婦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齊宣王看見一頭牛發抖不忍宰殺,擴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愛。只可惜沒有擴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婦人之仁,如果擴而充之,就是仁之愛,那就非常偉大了。

  魯迅先生的詩說得好:"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先生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

  1929年9月,魯迅先生的夫人許廣平生育一男孩,取名海嬰。

  海嬰生性活潑,經常纏著父親。魯迅喜歡飯後靠在籐躺椅上,把零食放在桌邊,一邊慢慢地吃,一邊悠閒地看書。海嬰經常從籐躺椅下鑽出來,毫不客氣地搶父親的糖果、餅干。魯迅只是微笑地看看兒子,從不呵斥。海嬰也從來不怕父親,有時還會跑到他的身邊,輕輕揪他的胡子玩,更喜歡的是騎馬一般坐在他的身上。由於魯迅對自己幼年受的束縛人性的封建教育十分不滿,所以他不願讓海嬰重蹈覆轍,因而他喜歡孩子"敢說、敢笑、敢罵、敢打"的天性,願他做一個活潑而真誠的人。

  一次,魯迅告訴來訪的朋友說:"這小孩淘氣,有時弄得我頭昏,他競問我:'爸爸可不可以吃?'我答:"要吃也可以,自然是不吃為好。"友人聽了發笑,說孩子正處於幻想旺盛時期,所以會鬧出這樣的笑話,魯迅點頭稱是。後來,他作了一首《答客俏》的詩,寫出了他對孩子的一片愛憐之情: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楚人稱虎為於菟。魯迅愛憐其子,意在期望他成為虎虎有生氣的棟梁之材。不料海嬰剛滿7歲,魯迅便撒手人寰,魯迅在去世前囑咐家人:"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學家。"

  魯迅一生,懷著"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鋒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圍對人的奴役與壓迫。他的語言鋒利如劍,入木三分,即使受到攻擊與迫害,也絕不妥協,絕不饒恕。他真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真豪傑。但是他卻是俠骨柔腸,如此憐愛自己的孩子,讓人難以置信。但事實如此,先生的這一番憐子情懷並沒有損害他的硬漢形象,相反卻使其更加可敬可愛。

  佛教講慈悲,慈悲是什麼?說到底,慈悲是一種關懷,是無條件地愛一切生命。弘一法師就是一位十分懂得去關懷生命的人,即使是一只小小的螞蟻,在他的眼裡也是值得去尊重和關懷的。

  有一次,弘一法師到豐子恺家。豐子恺請他籐椅裡就座。他先把籐椅輕輕搖了搖,然後才慢慢地坐下去。他每次都如此,豐子恺很疑惑,就問他原因。弘一法師回答說:"這椅子裡,兩根籐之間,也許有小蟲伏著。突然坐下去,會把它們壓死,所以先搖動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讓它們逃走。"

  的確,無論生命有多麼卑微,在這個世界上都應該有其自己的一席之地。

  滴水和尚19歲時來到曹源寺,拜儀山和尚為師,開始時,他的差使是替和尚們燒水洗澡。

  有一次,師父洗澡嫌水太熱,便讓他去提一桶冷水來兌一下。他便去提涼水,然後他先把部分熱水潑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潑在地上。

  師父便罵他:"你這麼冒冒失失的,地下有無數蝼蟻、草根等生命,這麼燙的水下去,會壞掉多少性命。而剩下的涼水,澆花多好。你若無慈悲之心,出家卻又為何!"

  滴水無語,心有所悟。

  將一顆愛心、慈悲心惠及到蝼蟻,可說是仁慈的極致。中國傳統文化歷來追求一個"善"字:為人處世,強調心存善意、向善之美;與人交往,講究與人為善、樂善好施;對己要求,主張獨善其身、善心常駐。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對眾人而言,唯一的權力是法律;對個人而言,唯一的權力是善良。

  播種愛心,不僅能夠得到內心的安靜祥和,達到美好的境界,而且能夠讓別人獲益,記取你的那份善良與美好。

  上善若水,涓涓細流,潤物無聲。播撒愛心,幸福觸手可及。

 

上一篇:信願法師:引祖論示,凡夫為本
下一篇:當你有福報時,做什麼都賺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