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遇到這個法門你能相信,真正叫難能可貴,太殊勝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妄心從哪來的?從真心來的,所以它的“體”是真心,它的“相”就是妄心。妄心就是分別心,妄想、分別、執著,是這個。妄想我們也叫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是妄心。真心,常寂光裡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雖然現一切法,什麼也沒有。

  這些證得究竟圓滿法身的諸佛如來,眾生有感,他現相,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真沒有。有沒有說法?沒有。有沒有現身?沒有,確實沒有,沒有這個念頭,無始無明煩惱斷掉了。不但斷掉,習氣也斷掉了。這很不好懂,這才是“諸法實相”,究竟圓滿的真相。

  這幾天,胡小林居士在講《起信論》,《起信論》上對這個問題說得很詳細,大家細細地聽,很有味道。為什麼?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萬緣才能放下;一點一絲毫沒有搞清楚,你都還有極其微細的障礙,沒放下。這是正常現象。

  你看看實報土裡面法身菩薩,從證得報土,也就是我們講,從他哪一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一天起,他已經是法身菩薩,在實報土住多久?三個阿僧祗劫,我們看起來天文數字,太長太長了。這三個阿僧祗劫干什麼?在實報土裡頭等待無明習氣斷盡,無明習氣沒有方法斷,只有隨它去,別理它。

  佛在講經講到這樁事情給我們做了個比喻,“習氣”不好懂。什麼叫“習氣”?佛用酒瓶,盛酒的酒瓶做比喻,這酒瓶的酒倒干了,用干布把它擦得干干淨淨,確實沒有酒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叫“習氣”。這個“習氣”什麼時候沒有了?你沒有辦法,除也除不掉,只有把瓶蓋打開,放在那個地方,放上半年、放上一年再去聞,沒有了,要放那麼長的時間。

  我們這個阿賴耶就像一個酒瓶一樣,必須要把蓋子打開,讓它慢慢地自然沒有了,多長的時間?不是一年,不是兩年,是三個阿僧祗劫,沒有了,就是“妙覺如來”;還有那一點點這“等覺菩薩”。諸位想法身菩薩在實報土,在那裡晾酒瓶,這是什麼?這是他自性,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都沒有,哪裡來的分別、執著?!他沒有。

  我們今天修行,凡夫,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這叫“六道凡夫”。這裡面三大類的煩惱,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他就超越六道輪回了。六道輪回太苦了,不能不知道。我們特別生存在亂世,給我們的感觸最深。古時候太平盛世不容易感到,我們生在亂世,念念都感觸到。感觸到怎麼辦?這個是業報產生的,自己沒有能力斷,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回。我們的確不容易,那是你怎麼會遇到淨土法門,你怎麼會知道有個阿彌陀佛,有個極樂世界,太難太難了!百千萬劫難遭遇,你怎麼會遇到?!這個地球的人,遇到的人不少,為什麼?現在有網路衛星電視傳播,所以遇到的機會很多,非常殊勝!但是怎麼樣?遇到之後你怎麼會相信?這個法門難信之法,難信你能信,真正叫難能可貴,太殊勝了。

  海賢老和尚為我們表法,單單就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蓮池大師就念四個字——阿彌陀佛,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就能離開六道輪回,就能離開十法界,這真正得度了。要不遇到這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你都遇到了,你很認真學習,你得定開悟,“悟”都是小悟,不可能大徹大悟,很不容易。

  唯獨這一門,像中頭獎一樣,無量無邊人在此地抽獎,你得了頭獎,只要你抓住這個機會,一句佛號念到底,真正想往生,真正想親近阿彌陀佛,發願度眾生,你有這個慈悲心,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沒有神通,度不了。怎麼辦?先到極樂世界去,到了極樂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道力”就是此地所說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你統統具足,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你就有能力在十法界、無量無邊的法界,哪個地方有有緣眾生,你全知道,他們起心動念就是感,他跟你有緣,你自然就有應,你不起心不動念也應,也現身說法了,幫助他們成就他們,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離開?沒離開,不離當處,成就一切有緣眾生,只有這一門能做到,除這一門之外沒有第二門了。

  這個地方講的,這就是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盡知盡見”,這個“知”跟“見”是不得已而說的,有沒有見的這個念頭?沒有,這要懂。我們今天離不開,有知有見。真正入這個境界,他沒有知,他沒有見,“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無見,無所不見”,就是“盡知盡見”。

  這些裡面含的深義就是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著相,講經教學不著相不行,人家聽不懂,但是自己不能著相,自己著相就壞了,你還有知,你還有見,你還有說,那是什麼?六道凡夫。

  佛菩薩給我們講經,“無知,無所不知”、“無見,無所不見”、“無說,無所不說”。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常講,佛經有沒有意思?叫你念,老實念,為什麼想這句什麼意思、那句什麼意思,那全落在“有知有見”裡頭,佛“無知無見”才說出來。我們怎麼去接受?“無知無見”就完全接受了。

  到你開悟了、你明白了,你真的通了,這一部經講一百年也講不完,為什麼?字字句句無量義。那佛講呢?佛講是隨機應教。上根人,上根的教法;中根人,中根的教法;下根人,下根的教法。統統叫他得利益,統統叫他生歡喜心。大徹大悟必須得明心見性、必須得“無知無見”。無知,無所不知;無見,無所不見;無說,無所不說,所以他無畏。

 

上一篇:淨空法師:你把道理搞明白了,你就相信這些事相
下一篇:淨空法師:不讀佛經我們就變成瞎子了、變成聾子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