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祥法師:有恭敬心的人,不會對誹謗他的人起任何嗔恨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上妙下祥法師講述:

  ◎第八偈

  時間:二〇一二年九月初一

  地點:遼寧省鞍山市佛協慈善院

  聽眾:鞍山地區居士

  今天還繼續講,昨天講了第六個偈子和第七個偈子,今天講第八個偈子:謙恭有忍辱,詣會於沙門,隨時為法談,此為最吉祥。

  這個經主要是講我們怎麼獲得最吉祥,也就是說我們怎麼樣獲得真正的法益。在世間上生存,如果沒有這些法,我們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吉祥。所以這個對我們來說,不管在世間生存,還是修出世間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謙虛是一種美德

  謙恭有忍辱,換句話說是“忍耐與順從”。謙虛指不自滿,肯接受批評,並虛心向人請教。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虛懷若谷,謙虛謹慎;而不學無術、一知半解的人,卻常常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好為人師。謙虛是一種美德,是進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這個謙虛是修行佛法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金剛經》裡也講過,但是它沒有說謙虛,它說了一句重要的話,是什麼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不會為自己所做的一些功德和一點成績而自滿,所以它和謙虛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

  《法句經》第九十五偈,這個偈子這麼說:“如大地一樣平和,如門柱一樣堅固,如無淤泥池水的清潔,阿羅漢者不再輪回。”這是一句偈子,講的是當時佛陀住在祇園精捨時,在一次說法會上,說了這首偈語,這是有關捨利弗尊者和一位年輕比丘的故事。

  一次,在雨安居結束後——印度安居的時候正值雨季,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正是雨季。安居結束後,也就是七月十五以後,捨利弗尊者計劃外出游化——就像行腳似的。他向佛陀拜辭後,便與同伴准備離開。很多比丘都與捨利弗道別——因為他是長者,所以都來道別。在出發前,捨利弗念到每位比丘的名字和家族姓氏。因為他的記性特別好,不管多少人他都能記住,包括這人的名字、家族、姓氏——因為印度那時候都是把自己父母的名字和家族的姓氏加在前面。其中有位比丘未用個人及家族的姓名,所以當尊者念到他的名字時,並未注意到他,也沒有跟他打招呼,這個比丘就生氣了,耿耿於懷。

  還有,當捨利弗尊者走過他身邊時,因袈裟輕輕掠過他的身體,就碰了他一下,他也對捨利弗懷恨了。最後他知道捨利弗離開以後,他便去向佛陀告狀說:“世尊!捨利弗尊者他自以為是你的大弟子,打了我一拳,差點傷了我的耳朵。他不但不向我道歉,反而到外面游化去了。”於是,佛陀便召回了捨利弗尊者。

  這個人因為仇恨心起了一個造謠的作用。捨利弗尊者及其他人來到佛陀面前,向佛陀禮拜以後,恭敬地坐在一邊。當佛陀問起這件事,捨利弗並沒有為自己辯護,反而敘說自己的為人。沒說這個事情“我怎麼怎麼地,我忘了”,或“他沒說姓氏,我不清楚啊”,捨利弗並沒有講,他講什麼呢?講“我現在是怎麼樣的一種修行的方式,我心裡是怎麼想的”,他講自己的為人。

  當捨利弗敘說自己為人時,那位誣賴他的比丘,立刻充滿了懊悔,跪在佛陀的腳下,向佛陀忏悔,承認自己蓄意誹謗。佛陀對僧眾們說:“捨利弗早已寬恕了他。”捨利弗走到那個僧人面前,向他行禮說:“同道,我已經寬恕了你,如果我有什麼不對的,請你寬恕我。”這是捨利弗尊者,就這麼謙虛。

  這時,眾比丘都說道:“這就是捨利弗的過人之處,他對這位欺騙他和誹謗他的比丘,不但不感到憤怒,反而向他行禮。”佛陀聽到他們的談話後,問道:“你們在說什麼?”比丘們就把他們說話的內容告訴佛陀了。所以佛陀對比丘們開導說:“以捨利弗的性格來說,要他存有嗔恨心是不可能的。他的心像門柱一樣地堅固,如大地一樣地平和。”因為什麼呢?他已經證到阿羅漢了。所以說有恭敬心的人,他不會對誹謗他的人起任何嗔恨心。

 

上一篇:妙祥法師:恭敬心是獲得佛法利益的關鍵,對修行很重要
下一篇:妙祥法師:答居士問(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