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蓮池大師的《七筆勾》之貴子蘭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身似瘡疣,莫為兒孫作遠憂。憶昔燕山窦,今日還在否?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後,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因此把貴子蘭孫一筆勾。

  普通人若不是出家修行的,都希望能夠成家,在這一生中有人陪伴,這樣才可以名正言順的生子,古雲續存香火。結婚生子合情合理合法,為什麼還要一筆勾呢?此中的道理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很深,而對於一個普通世間人來說,道理講得再多、分析推理得再有邏輯,也是無法令這類人得到滿意和信服的。對於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系很復雜,有過去世的因緣果報參雜在裡面,並不是簡簡單單靠誰把道理講出來就能夠使他們放得下很深的父母子女之緣的。其難有二,一是能令相信因果、輪回等基本真理之難;二是這種感情也是情執的一種,並且父母往往對下一代的執著超過對自己父母、配偶的執著,甚至有些念佛人也因在臨終時內心放不下自己的兒女導致往生的失敗,再一次輪轉六道,不知所蹤,為了兒女辛苦操勞了一輩子,最終不僅什麼也得不到,反送了卿卿慧命,令人不禁感歎可惜致極!等他們再遇到佛法再修行又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了。

  修行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出家或單身,也不是結婚後一定要丁克,只是幫大家把這裡面的層層關系、因果剖開來給大家明白,然後再去選擇該怎樣去過這一生,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人與自己親近人的關系有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父母與兒女,夫妻之間都是受到這四種關系所感召,因緣匯聚後成為了一家人。報恩、還債的孩子從小會很好帶,聽父母話,不讓父母操很多心、費很多力就成長得很優秀,給父母臉上增光,在父母年老時陪伴、侍奉左右、供養衣食,直至養老送終。這類孩子由於過去世受恩於這一世的父母,或是欠這世父母的債,今世業力牽引投胎作他們的孩子來報答他們的恩情或還債,這也是所有父母希望能夠擁有的一類孩子。然而,一切因果皆有定數,恩、債都有還完的時候,所以有的孩子還完了所欠的恩情和債務就離開了父母,或是還在一起相互執著感情,繼續搞六道輪回,作六道的家親眷屬。報怨、討債的孩子則是由於過去世惡業因緣的感召,投胎到這世父母家裡,惡業因緣使然,他們會給這個家庭帶來各種各樣的不幸,令父母傷心痛苦、損失錢財,直到報復到滿意、討夠了欠款才罷修。

  有人會說,即便這樣,還是有50%的希望可以生到好的孩子,即報恩、還債的。所謂好也無非是指世間的名與利方面的,功成名就的孩子會在物質上給父母提供最好的居所、衣食奉養等,令父母感到身心的安寧。多數人要孩子主要是考慮到晚年體弱多病的時候,能有人照顧自己。這對這個假我、肉身也許是有利的,但這個利太小、太虛幻不實,它是建立在“有我”的基礎上的,這個世間的一切無一不是苦,兒女對父母身體上的照顧再無微不致終有一天還是會幻滅,不如把主要矛盾放在自己這裡,及早修行以求早日解脫、求生。如果有的孩子走修行的道路,這是對父母最大之回報、最上之孝順,能夠在臨終時為父母助念,助他們往生成佛一臂之力,但最穩妥的還是自己修得欲知時至,不假他人,這才潇灑自在。

  由於修行之人不會去追名逐利,就不會給父母太多物質上的享樂,甚至有的人出家,在生活上父母親就更是無法得到出家兒女的照料,這時父母所獲得的福報才是最大的,可世間又有幾個父母肯相信、接受呢?往往都是障礙兒女出家的多,希望兒女留在身邊成家立業,和他們在一起“你孝順我,我疼愛你”地情執下去。

  有人又說,孩子如果是來討債、報怨來的,你也得還,那是你欠TA的。是的,無論什麼情況與緣分下,只要孩子來投胎了就一定要了這段緣,心甘情願地做好父母應盡的責任,償還債務、化解恩怨。但如果一個修行人還沒有孩子,也打算此生唯修道為人生最高指導原則,那就可以選擇不要孩子。每個人一生的時間精力有限,所追求的目標不同,職業方向也有不同,你不會要求一個科學家去掃馬路,也同樣不能要求所有帶生孩子器官的女性都去生孩子,有些女人也有其它比生養孩子更擅長、更重要的責任和使命,比如出家比丘尼、國家領導人等。不能說還有冤親債主要還,得特意生個孩子去還債,這不是可笑至極嗎?佛在經裡沒說,得把業障都消了,債務都還了,再信願持名才能往生極樂,佛經雲:每個人的業障如果有體相,盡虛空遍法界容納不下。要是把生生世世所欠下的業債都一一還完,三大阿僧祇劫過去了也不一定能做到。而且淨土經典所強調的淨土法門與其它修行方法不同的優勢就在於能夠帶業往生,往生的三資糧就是:信、願、行,沒有其它附加條件。如果有的人真心喜歡孩子,不怕討債、不求回報;或是放不下我執,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後代;再或者希望老了以後有人贍養,過著天倫之樂的生活,那就去生罷!但別說是要還完了債再求往生,這是借口,是與佛要求的相違背的,對往生來講沒任何意義和好處。

  還有人說,我學佛了,知道了出家的殊勝利益,所以我要是生了孩子就一定會教TA學佛,送TA出家,將來弘法利生,這樣我就可以由於兒女出家的功德得到出世間最大的利益,這比我一個人修行的好處可大多了。這個想法似乎符合邏輯,因為真出家人每日所修福德可消受二兩黃金。這裡暫且不問你的孩子會不會如您所願順利出家,也不論孩子出家所修福德父母親能真正獲得幾分。如果你想得到來世大的福報可以這樣做,但如果你想求出離求往生,這條路是行不通的,不穩妥的,因為孩子出家父母所能獲得的,只是福報不是功德,功德一定是親自修得的,是自心心性上的淨化、修為達到了往生成佛的標准,從而感得阿彌陀佛前來接引去西方極樂世界,不假他人,一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佛的力量,二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兒女修行並不是成佛的因,一個人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正因一定是自己的深信切願持名念佛,是兒女、任何人,甚至佛菩薩也代替不了的,只有靠自力仰仗佛力老實去修才能成功,生一些孩子讓他們出家來使自己成佛的捷徑是癡心妄想而已。

  出不出家、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等等都是隨各人因緣,也是每個人有權力自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他人無權批判和干涉。我們不會聽信出家人是人生失敗者的理論,也不會說出家就一定成就、不出家或結婚生子就一定不成就……“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修行是修心,心在修行上,事上能做到無礙於心也就能無礙於修行,有孩子的人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修行,龐蘊居士一家就是在家居士修行的很好榜樣。但是你要能做到事無礙於心是需要挑戰的,來自過去世對人、對事、對某些見解的執著會使人無法產生出離心、求往生的心,往往在求道的力量弱於外界各種誘惑的力量時,就會發生退轉心,這樣在這一世成就的希望就小了。而多數修行人不能成就的原因就是情執,情執之一就是對兒女孫子這些晚輩的執著,這種執著其實是我執的一種延伸,一個人的子孫後代只是過去世與TA有某種因緣罷了,並不是自己的一部分,而人往往執著這是“我的”孩子、“我的”孫子,一輩子為了“我的”XX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每一個靈魂都應是獨立存在、值得尊重的。有人說孩子是古老的靈魂,只是與自己有緣才托你的胎來到這個世間,不應產生控制占有的心,既然是緣,有緣聚就一定有緣散,再孝順的子孫也必將會與你分離,而到臨終時你才發現一生的時光、精神都花在了與兒女情長的瑣事上,生死路上沒有任何可以仰仗和依靠的,只能任憑重業先牽再一次進入下一輪的投生。於自己、於子孫都沒有任何究竟利益之處,來世大家又重聚一起,暢演下一場輪回大戲。

  社會上每個人的角色分工、得度因緣都不同,不可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在這一生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成佛,有的人就想過著兒孫繞膝、平平安安的生活,也有人希望這一生能夠利益國家、人民,生養一些孩子能夠名垂青史,光宗耀祖,有的人雖相信三世因果,相信有佛菩薩鬼神的存在,但仍發願來世繼續做人,學佛修行…… 不是說學佛後就一定強迫自己的家親眷屬、有緣眾生都能求往生,極力推薦他們學佛、念佛,也不是說只管自己修行,放棄其它普通人不管,人要得度是須要時節因緣和福德的,不是自私自利,不度他人,度人是需要有智慧的,如果一個人連佛菩薩都度不了,你又怎麼度得了呢?我們如果暫時不能度周圍的有緣眾生,就先求度自己,這一生能把自己度了,這些跟自己有緣的眾生就都會因此而得度了。

  生生世世與我們有緣的眾生太多了,不能只因投胎來做我們孩子的一個或幾個就放棄了其它那樣多的眾生不管,而且你對這一兩個孩子的疼愛、執著也不是對他的真實之利,也無法幫助他們了脫輪回的大苦,大家在一起共演一出戲後不解決任何問題,徒造一些業障後又繼續搞六道輪回去了。無論有沒有孩子,作為一名淨業行人,如果您真的想在這一生利益自己及更多有緣眾生,在作好父母本份的前提下,請在內心深處把所謂的貴子蘭孫一筆勾,專心受持淨土經典佛的教誨,真信、切願、老實念佛。

 

上一篇:蓮池大師的《七筆勾》之雨水夫妻
下一篇:《華嚴經》之研究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