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介紹 :經咒頌念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頌講記 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賢行願頌講記 五

  我們眾生執著的我,我……就是執著的那個心。哪個不曉得這個身體是一堆物質,要爛要壞的,但是總執著這一堆物質中有個我,執著實際上在心上起的,這個道理非常的深,所以說佛法甚深就是這些道理深。我們眾生常說“我”,啥子是我?就是認為能想的能感覺的這個東西就是我,這個我們就叫“心”,就認為這個心就是我。我們凡夫所見到的心實際上就是我們執著為我,所以佛法說一切法無我,等於說否定我們執著的這個心,這個道理甚深,但是隨時要接觸到。

  所以諸佛的功德甚深,我們不要不相信佛,因為佛的功德我們不容易懂得。實際上我們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能夠成佛,都是我們不曉得怎樣才是佛,佛的功德甚深,我們知道一點就稱贊一點。我們一上殿就念這個偈“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十方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毗尼裡說見到佛心裡要念這個。“天上天下沒有哪個趕得到佛的,十方世界也沒有趕得到佛的。十方世界都是凡夫咋趕得到佛?“世間所有我盡見”,我們有智慧真正信佛的人隨時就應這樣觀察,究竟哪樣還超得過佛的?“一切無有如佛者”。你常常念,你就對佛真正生起信心了,要能起這樣的信心,就是比較正確的正信。

  “甚深功德海”,這是發的願,普賢願。實際上我們對佛的甚深功德我們不了解的,所有說的是願。我們贊佛就要這樣贊“各以一切音聲海”,用種種音聲贊,用種種語言來贊,所以我們上殿要唱贊。唱贊不是那個音樂,是那個贊,贊佛的功德。贊佛要出種種‘‘妙言辭”,“妙言辭”就是語言美。我們贊佛怎樣知道佛的走在功德呢?我們就是要學。所以這麼多經書就是給我們介紹佛究竟有哪些功德,我們不看這些經書,就不知道佛的功德,所以要學。

  究竟佛有哪些功德?二天我們有機會把上師的《寶相贊》講講。《寶相贊》就是說三寶具體有哪些體相,有哪些功德。這是說贊的方式很多,“普出無盡妙言辭”,要善於贊歎。

  時間是“盡於未來一切劫”,不是說贊一會就算了,二天不贊了。有些佛弟子先信佛的時候他贊,搞一段時間他過去的業識種子發了,他又不信不贊了,甚至謗。我們要發願“盡於未來一切劫”都要贊佛。為什麼?因為佛的功德甚深如海一樣深,我們贊歎不完。

  這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下面是三者廣修供養。

  “以諸最勝妙花鬘,伎樂塗香及傘蓋”,這是說供養的東西。供養這些東西其實佛又不需要,佛受用的是法樂,佛哪裡需要我們供養這些東西?這不過是我們眾生一個供養的心,一個表示而已。真正我們能供養的東西實在太少太渺小了。所以我們的供養光靠拿物質來供養太少,因為我們是凡夫,限於我們的能力,限於我們的福報,我們說買香來供養,拿油點燈來供養,都有限得很,所以佛教我們供養的時候除了實際能供養之外,我們思想的供養,心頭的供養,觀想的供養,供一朵花就觀想好多花;供一炷香就觀想是好多香。你有觀想在裡頭供的東西雖然少,少就變成多了,心力不思議。

  還有盡各人的力量。佛在世時,在大法會上,有個貧女,吃的也沒有,穿的也沒有,是個乞丐,看到眾人供那麼多燈,想供燈又沒有油,她沒有可供養的,她只有爛衣服,把衣服上的爛布洗了又洗,洗干淨,搓來做一個燈芯,去乞討了一盞燈的油,供燈。風吹熄了所有的燈,卻沒有吹滅貧女所供的燈。佛給弟子說:你們曉得嗎,貧女雖然供養得少,但是盡己所有供養,並且發的願很大,所以她雖然供養小感得供的燈風吹不熄。所以供養不在乎實物多少,而在乎是不是盡心盡力,殷重心供養。

  供養要發大願,那個供養的功德就大。

  還有供養有時人家正需要時供養,不需要供養很多就成了浪費,人家看到要說。這裡說供養很多,很多是觀想的。你都沒有在哪找很多呢?

  “以諸最勝妙花鬘”:花鬘是把花穿成一長竄供養,掛在人家頸項上。周總理出國到南洋國家,那國的人就以花鬘掛在他頸項上作為供養,供養佛可以掛起。我想用這樣好的花穿成花鬘來供養,花可以供養。

  “伎樂”樂:音樂,我們早晚上殿唱贊以梵音的音樂來供養,也是贊歎佛,也是以音樂供養佛。還可以“伎”,雜技戲。西藏跳神,如唱戲來供養佛,總之以世間所喜歡的來供養佛。現在我們一般供養佛就是梵音唱贊就是音樂的供養。“塗香”:是香水,可塗身,也可以灑地,印度是熱帶,咬人的蟲很多,把香塗在皮膚上,蚊蟲就不來咬,所以這是一種藥香,作為防蚊子的香可以塗,不是一切世間的香,塗香可以供養。“傘蓋”:印度天氣熱,出門就要打傘,打傘是一個尊貴的表示。喜饒大師到南洋國家去,那個國家待貴賓就要叫人打傘在後面跟著。一般說傘蓋是一個尊貴的表現。普通人不得用,用傘蓋都是尊貴的法王、大法師才用,所以傘蓋是供佛的,大殿上都要做蓋寶,表示傘蓋的意思。提幾樣供養的東西,這些也可以供養。

  “如是最勝莊嚴具”,莊嚴了三寶,使眾生起歡喜心,起信心。佛不需要受用這個莊嚴,佛本身就是無上的莊嚴,這些莊嚴是我們的一個供養,發心供養越多越好,但是有時別人不懂,看到佛教徒燒多少香、蠟,那些人就要謗說,看他們在浪費,拿那麼多東西燒!那些不懂的愚癡眾生就謗,帶過。所以我們燒香點燈都適可而止,表現我們信心就是,不一定點好多,這可以觀想,所有大乘經典說的。好多東西都不是我們實際上辦不到,辦不到我們就觀想,都是用禅定的力量在自己定心中。那些很好的料子不一定做成衣服,那些錦繡绫羅,都可以拿來供養佛,那些年西藏的東本格西到內地來燒護摩,啥子都拿來燒了,把這些內地人看了都嚇倒了,說:那些喇嘛搞啥子?衣服都拿來燒了!燒有道理,燒才是真正供養了,你沒有燒拿去供養了,自己又穿,沒有供養著,喇嘛那個辦法搞得徹底,要供養就真正供養,就用火把它燒了,把好多人嚇著了。皮襖、念珠、帕子……啥都拿去燒,那是一種供養的方式。有的人有點想不通說:佛教徒是真正的浪費!燒了才是真正的捨了,我們供東西,買點心供在佛前,一會兒又拿下來自己吃了,哪供養了呢?那不可能那樣(燒)做了就使世間人不懂要謗,燒了就是供養,就是捨了。

  都要最好的,“最勝衣服最勝香”。都要拿最好的供養,供佛不能把好東西自己受用,拿不好的供養,就沒有福氣了。

  “最勝”,我們的力量只能買這樣,就買這樣,就算最勝了。可供養香,種種香,“末香”香面子,散的。“燒香”點燃了的香。“燈燭”是供養光明。

  “一一皆如妙高聚”,“妙高”,是須彌山。印順法師說,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佛經說的須彌山比喜馬拉雅山大得多,喜馬拉雅山大的不得了,還說真正的須彌山!“一一”每一樣每一樣,教我們觀想,想我供養的東西一點點就要變成許多許多,變成跟須彌山那麼高,堆積起那麼多,不要想只供了那麼一點,你會想就變成多得了,事實上我們辦不到那麼多,二天(注:四川話,以後的意思)有了就供養這麼多,“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昔供養諸如來”,盡我所有,我有這麼多跟妙高山一樣的東西,拿來供養十方諸佛。

  “我以廣大勝解心”,“勝解”我們心頭那樣想,不是那樣把它想成那樣,就叫勝解。我們不要心量小,想供養一包花生就是一包花生,你心頭把它想成那麼多,就有那麼多。心力能把物質轉過。“勝解”,把外的境界勝得過,我供養雖小,發的心大,我的東西雖然只有一點點,我觀想它很多很多。“深信一切三世佛”“廣大勝解心”,就是要信有“三世佛”,信有很多很多佛,不但現在有十方無邊佛,還信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無量無邊的佛,我都一起想起,相信我的供養諸佛一定能夠接受我的。所以,要這樣想,想到這麼多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我學普賢菩薩,普賢菩薩的願力。這卷經就叫普賢行願品。我們沒有講長行,我們先講頌文,要學普賢菩薩那樣發願,我學普賢菩薩那樣發願,我就能“普遍供養諸如來”。想到我有那麼多東西,我把十方三世一切佛都供養完,不是光供養一尊佛。有些佛弟子供養,每尊佛前都要供養一點,每個廟子都要供養一點,世上那麼多廟子咋走得完!學普賢行願品這樣想,有這個勝解,這樣想就到處都供養了。所以現在有好多佛弟子都喜歡到處朝山,我這樣說了二天都沒有人朝山了,沒有哪個相信我這個說法。到處朝山走了很多路走得很幸苦,花了很多錢,不去朝山你把錢寄在山上去請他們給你燒香供養就好了。有居士說去朝山花了很多車票、船票,走攏了又沒有好多錢來供養了。你發心一樣何必跑那去。印光老人和那些大德——特別對女弟子說“你就在屋裡念佛,不要到處跑!”會修行就像這樣觀想就普遍供養了。

  這就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修了供養之後主要是要忏悔業障。我們講六祖大師的忏悔品那個很好。我給大家說:啥子叫開悟?忏悔就叫開悟。我們做錯事情就是糊塗,就是沒有智慧,曉得做錯了就是悟,凡是做錯都是無明,自己曉得錯就是開了悟,自己錯了自己認識。忏悔是個很好的法門。有時我們覺得沒有什麼忏悔的,我又沒有做什麼壞事,為什麼要忏悔呢?過去無量劫來流轉生死做的壞事,誰也不敢保證我往昔生中沒有做壞事。這個人,假使業不重不生娑婆。自己往昔沒有造業就不會在娑婆世界來變人。因為娑婆世界就是苦得很,佛成道一開始就說苦谛,苦就是真理。為什麼這麼苦?就是往昔生中造了業,所以人人都該忏悔,現前想得起來的該忏悔,早上做錯、昨天、上個月做錯的事想起來就忏悔,再想不起,往昔生中多得很都總的應忏悔。

  “我昔所造諸惡業”我往昔所造的,現在還造的還多得很,我們哪裡不造業!我們天天要吃飯,飯從哪來的?飯從田裡來,田裡有蟲沒有!我們吃素沒有殺雞鴨,田裡種谷子要殺蟲,不殺蟲就沒有飯吃。我們吃的米打過農藥,一天喝的水沒有大蟲有小蟲,微生蟲還是有。所以我們在生死流轉中的眾生很難說自己沒有造業。這一說就必須經常要忏悔。沒可如何咋忏悔!不可能不吃飯,吃飯就要種田,種田難免傷生命,有啥辦法呢!但都不能避免,在這個五濁惡世都是免不掉煩惱業,一天把我們網著的,所以就應天天忏悔。“我昔”:往昔生中,過去所造一切惡業要忏悔。

  我們無心的沒有辦法,忘念無記罪就輕些,但是有些是有心的,“皆有無始貪嗔癡”,要有煩惱才造業。佛法說的煩惱就是現在說的不正確的思想,壞思想。壞思想大的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貪、一個是嗔。我喜歡的東西就貪,我們吃飯菜好吃就想多吃一點,想二天還要吃;菜弄得不好我們不愛吃,埋怨弄菜的人沒有弄好,就發氣,就吃飯中間都有煩惱。所以我們出家人過堂要存觀,“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我們吃飯的時候存沒存五觀?有時大家就忘了,二天寫出來貼在觀堂裡,吃飯要起煩惱,所以應食存五觀。

  第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這碗飯不容易。有時端著飯想:粗茶淡飯!想到生活這麼撇!就沒有想這碗飯來之不易。一個包子就要一千個人才做得出來,很多工夫集成的,吃飯不光是炊事員弄出來。米從哪來?米要來,要勞好大神,不說田裡種,就是從田裡拿來到我們這來,要勞好大神。有些糧是多遠火車裝來的。一個火車中也有好多問題。所以要“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我們出家人就是粗茶淡飯,要隨時想到這個來之不易,你不想就不覺得。“啥來頭,一個月二十多斤米,管好多錢!”你一想那個東西就來之不易。深刻想一下,光是米就來之不易,衣裳也來之不易,所以“計功多少”穿件衣服要勞好大神才穿得上這件衣服;吃粗茶淡飯要勞好大神才生產出來粗茶淡飯。這個我們出家人要想我們全國的人,大家都要過幾年緊日子。日本人當了戰敗國,三個小學生用一支鉛筆,那麼緊,沒幾年就翻身了。我們不過幾年緊日子不行,過窮日子抱怨不行。我們國家自來就窮,窮人不要亂想闊,要有志氣才站得起來,中國人民要站起來。向人家伸手就硬不起。我們出家人就是要過簡樸的生活,並且就是這簡樸的生活也要想是來之不易。所以觀堂頭一條說“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吃這一碗飯要想一下,這一碗飯要勞好多神才做得出來,這個飯是哪來的?

  第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要想一下我自己有好大的修行,對國家、對人民、對佛教有好大的貢獻。今天吃這碗飯受之無愧,該不該受?我到底該不該應供?“應供”是阿羅漢,阿羅漢才叫應供。我們成了阿羅漢才該吃,出了生死人天師表該受人供養,阿羅漢才叫“全應供”,沒有成阿羅漢的初果、二果、三果聖人叫“缺應供”還沒有打滿分,分數還扣,“應供”可以,但還不夠“缺”。我們這些凡夫僧吃這個飯是借來吃的,賒來吃的,我還沒有成聖果,今天賒點飯吃,吃了二天我會成阿羅漢給你們看的,成了阿羅漢才敢說“應供”。

  第三“放心離過,貪等為宗”吃飯時我們就有好多過失,就會好吃的多要點,不好吃的就冒火。“等”就是嗔心。吃飯都是起煩惱的,所以觀堂要叫食洊五觀,要“防心”把心防倒。要“離過”:遠離過失,不要吃飯好吃拿在房間裡攢來二頓又吃;不好吃發氣,就是貪跟嗔,反正就這兩個方面。人也是,跟我合適的就拉著,拉攏;跟我不合適的就滾你的,不是貪就是嗔。

  我們凡夫吃飯時應認識“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吃飯是工作,飯是良藥,不吃人就要倒。是正事,吃飯是正事,必須要辦。飯是良藥,為了治療形枯。“形”就是身體,不吃飯,身體沒有營養就要干枯,吃飯如病了吃藥一樣。

  第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我今天吃飯有個目的,吃飯才能生存。生存了要修行,成就我的道業,所以為成就道業而吃飯,這是有目的的。吃了飯要修行,要修道,這就是我們吃飯的時候,要有五種觀想,五種正確的看法才吃飯。所以貪嗔,吃飯的時候也要起貪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貪嗔從哪來?貪嗔從癡。癡就是不明白,不明白這個我是個假相,一天就為這個我服務,我喜歡的就要貪,我不喜歡的就要嗔。癡就是無明,就是對於這個我沒有認識。

  佛法並不是不講唯物,佛法就是說你這個人就是四大,四大就是物質。你要在四大假和的身中執著有個我。癡就是一切煩惱的根子,貪和嗔就像毒蛇的兩大觸角,無明就是毒蛇,你逮不到它就在貪嗔上逮,就是它的觸角,須上逮,它不露須你不好找他。我執到底是個啥東西?善知識常常開示我們。俱生我執很不容易找到。有些善知識說:我執,你咋找得到?你在樓梯上走,不小心踩虛了,你想“哎呀!擔心把我絆倒!”那個我執就在那找。無始以來跟著你的,就從那個東西裡伸出兩支觸角,一個是貪,一個是嗔,你找不到我執就在貪嗔上找。貪嗔一起你追它根子“哪個喊你貪?”還是那個我執。“哪個喊你發氣?”還是“我”在發氣,你就把它找到。

  所以重大粗大的煩惱叫三毒,微細的煩惱,我們學百法,不是學來考分數,答卷。百法最要緊的是講煩惱,學了百法就認得什麼是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學起來枯燥,用起來才管用,煩惱起時才認得到是煩惱,不然自己起煩惱的時候都覺得是理所當然,“就是應該罵人,該冒火”。學百法要緊的要認識根本煩惱隨煩惱,把這個認識才是真正修行。

 

上一篇:濟群法師:普賢行願頌講記 六
下一篇:星雲大師:《如何實踐佛法》(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