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經》上佛講得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真正的學問從哪裡修?從“無知”修,不要急著求知,先求無知,真正到無知之後,你只要一接觸就明了、就通達,就變成無所不知。《般若經》上講得好:“無知而後無所不知。”你要先求有知,什麼都要知,到後來就有所不知,你的虧就吃大了。現在大家犯的毛病,一開頭就廣泛涉獵一切經典,把你的頭腦搞亂了,涉獵太多變成什麼?變成胡思亂想,變成妄想分別執著,然後再想學東西,你的根本已經破壞了,你很難回過頭來再學。這是真正好老師遇到這些學生不教,不是他不慈悲,他實在沒有能力,教不出來。真正好老師教什麼人?你是一張白紙,你什麼都不會,你能對他專信不犯,他把你看作寶貝,他會很認真努力來教你,你會有成就,你沒有被污染。縱然是佛教經論,你涉獵太多,你被佛教經論污染了。所以諸位要記住,佛經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佛經就好像藥,藥要不對症,那害人。對症是良藥,不對症是毒藥。
求學,為什麼佛在此地第一句就告訴我們,求“明師受戒”,你要沒有真正好老師來教導你、指點你,你怎麼會?可是好老師確實難求,實在求不到,我們懂這個原理原則,現在沒有真正善知識,找古人。依古人,只能依一個人,不可以依兩個人。兩個人,兩個都是好老師,但是他們的思想方法不完全相同,那你走兩條路,兩條路不好走,肯定是失敗的。一個老師跟到底,這個學生的老師一定要負責任,必定要把這個學生從迷惑顛倒把他引導出來,讓他大徹大悟,他的教學成功了。你要不聽指導,他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定要聽指導。指導的原理肯定先教你修定,但是這些老師很高明,他不用修定這個名詞,他教你一門深入,一定是教你專修、專精,長時間的熏修,一門深入。他要教你同時學兩樣、三樣,這不是我們儒佛講的好老師,儒佛講的好老師決定是教你學一門。佛家常講:“一經通則一切經通”,學到什麼程度?學到通。通的標准在哪裡?通到自性。從這一部經上學習,要學到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沒有到見性,你還不通。
中國做學問這個道理,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我們現在在什麼地位?是一片樹葉。我們從樹葉找到樹梢,找到樹梢就要通好幾片樹葉,通到樹枝那就通很多樹梢,通到根本全都通達了,所以一定要達到根本。任何一部經典,都是釋迦牟尼佛從自性般若裡頭流出來的,所以每部經都通自性,《金剛經》才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明了這個道理,你就曉得堅持就是一部經到底,在這一部經上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學,然後才能通一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