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宗性法師:《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講課記錄·10月27日

  宗性法師主講

  永箐、小布丁記錄

  上次講了“如理實見分第五”,那麼這前面五分都非常重要,今天開始講“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在以前講課的過程當中啊,有人就給我提出,好象這“正信希有分第六”跟前面的經文啊關系不是很密切,後來我仔細地考慮了一下,我慢慢地發現,其實這一品啊,是對前面幾品內容的進一步的深入。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前面講的幾分:“大乘正宗分”、“妙行無住分”、“如理實見分”。那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呢,我們知道就是接著前面須菩提提出的問題,那麼佛陀就告訴所有的修菩薩道的眾生,我們要想修菩薩道,要想怎樣來修,那就是要在利益一切大眾中修行菩薩道,圓滿菩薩道,並且呢,在這裡面還要忘我,要把自己跟大眾融為一體。那麼這主要是“大乘正宗分”講的,而接下來的“妙行無住分”裡面我們已講過,就是怎樣去度脫眾生。前面這個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就是告訴我們,怎樣修菩薩行,怎樣降伏其心,怎樣去安撫我們這顆心,那就是在度脫眾生當中用菩提心來安住!所以說明白一點,“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住在哪裡?住在菩提心上。那麼菩提心的體現是什麼,就是利益一切大眾。利益一切大眾,怎樣來利益一切大眾呢?那就是這個第四品“妙行無住分”裡面給我們講的。怎樣利益大眾呢?那就是我們當時說的兩句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也就是說我們在利益大眾的過程當中,要徹底的破除執著。我們上次不是講了“三論體空”嗎?“妙行無住分”裡面就是特別強調這個“無住”布施。無住行六度,沒有執著。那麼,在這裡更進一步的講,“如理實見分”,那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夠達得到在利益大眾當中沒有執著。“如理實見”,如什麼理?實見什麼?就是如佛法、般若正見之理。實見,見什麼?就是智慧、空性,也就是那天晚上我講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只重在事相。也就是說,第五品是解決我們怎樣才能夠達到在利益大眾的過程當中,修六度四攝中,沒有執著。“如理實見”,就是用般若正見,能夠在事相上看透、透視。所以我們曾經不是提到過嗎?用佛法的智慧來透視生活。這是通俗的話,說得更嚴謹一點,就是用佛法的智慧來參透一切世間萬事萬物的現象。那麼接下來,這個第六分啊,我們根據前面來看,其實跟前面幾品關系非常密切。大家要用心來體會。為什麼關系密切?你想呢?我們看,這個須菩提提的兩個問題:“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下面,在“大乘正宗分”裡面,佛陀告訴他要度脫一切眾生,利益大眾,就是要發菩提心,那麼,菩提心發起來了,怎樣保證你這個菩提心的質量?怎樣保證你這個菩提心生起來後,能夠為圓成佛道提供資糧?提供智慧資糧,提供福德資糧?那就是要“妙行無住”。也就是要在布施的過程當中,能夠只問耕耘,不問收獲。要做到這步是非常難的,我們過去講過,因為我們往往啊,普通的人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啊,在利益大眾的過程當中,在奉獻的過程當中啊,很難透過這一關。不要說這一關很難,越往下,第五“如理實見分”那就更難了。這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如理實見”,就是能夠理事圓融。如理,就是“理”嘛(注:理事圓融裡面的那個理),實見,實見什麼?在事相上能夠實見空性,就是理事圓融。可是,這個非常的難的。那麼,我們把這幾品綜合起來分析一下,你發菩提心,艱不艱難啊?艱難啊,而要把我們的心安住在菩提心上,非常的不容易。

  我們過去不是老聽一個大德講一個公案嗎?就是師徒兩個人一起出去雲游的時候,這個師父啊,修行非常好,已經證了羅漢果位,那個徒弟呢剛學佛法不久,於是呢師父就給他講,說:“你要好好地發大乘心,發菩提心。”,那麼他聽進去了。師徒二人出去雲游的時候啊,過去徒弟是要給師父背行李的。他們走到一個地方,就看見有個農夫在耕地,耕地的時候啊,就把土翻出來,土裡面有很多蟲子,天空中飛的麻雀就去捉那些蟲子,徒弟一看啊,就感到這個世間非常痛苦,眾生之間相互殘殺,心裡面就發了菩提心了,就說,我要好好修行、用功,將來度化這些眾生。你看,這個願望多大,這就是發菩提心。那個師父啊,是證了羅漢果的,有神通,知道了徒弟發的願,就說,“把包拿過來我背。”這個徒弟也搞不懂,就把包拿給師父背了。過了一會,又走了一段,走到前面了,那個徒弟突然又看到世間的快樂的景象,他又想“這個世間上還是有好的東西。”師父就說,“把包拿去你背!”這次徒弟忍不住了,就問,“師父這是怎麼回事呢?一會兒要我背包,一會兒又要你背,現在又要我背?”他師父就講了:“開始,讓你給我背包,因為你是徒弟你該給我背;後來我拿過包來背,是因為你發了菩提心,是大乘菩薩,比我高,所以我該給你背包;可是後來你又退失了發菩提心,所以呢,那個包還是你背,你不如我!”所以啊,從這個公案裡面我們可以知道,這個發菩提心,真正的不退,那是不容易的。

  現實這個世間裡啊,各人根基不同,要根據不同的根基來找到幫助他們的方法更不容易,所以,你說你這個菩提心發起來容易嗎?發菩提心不容易。同樣,“妙行無住”,就是你行六度萬行的時候,沒有執著,只管耕耘,不圖回報,不要問收獲,只管踏踏實實老老實實的奉獻,這個更難啦。那麼,再往下,“如理實見”,要能在事相上實見空性,能夠理事圓融,這個就更難啊。所以,這個“正信希有”,就是你內心裡面對這些道理,你信得過還是信不過?你發菩提心,信得過嗎?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要妙行無住,你信得過嗎?對於這些道理,你能夠理解嗎?能夠不退轉嗎?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啊,都要扪心自問,都要扪~心~自~問~啊。發菩提心,發起來了沒有?你真正的在利益大眾的過程當中,是不是真正按照出離心、出世的要求,能夠做到不圖回報,不問收獲,沒有執著,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是不是能夠做到不偏理事,也不執事抵理,能夠理事圓融?你做到了嗎?你信得過嗎?所以,下面這個“正信希有”啊,其實就是更進一步,更深入,來堅定我們的信念,堅定我們的信心!

  所以,這一品就繼續告訴我們怎樣對前面佛陀講的“無住”的道理、“如理實見”的道理,“發菩提心”的道理,能夠不懷疑,不退轉。

  “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就是說,你聽了上面的“如理實見分”、“妙行無住分”、“大乘正宗分”,這些道理以後,“如是言說章句”,就是那些道理,“生實信不?”,你是不是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你能不能夠做到不退轉?菩提心不退,無住不退,理事圓融不退。所以,這個“實信”兩個字啊,講到這個地方啊,因為我們現在所有的學佛的人,你問他,“有信仰嗎?”“有”。但是,諸位想一想,你的那個“信”真的是不是實信!乃至下面要講的淨信?要生實信要生淨信。而往往我們檢討一下,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在整個信仰的過程當中,真正的辦到了嗎,生實信生淨信?因為我發現啊,很多人在這個學佛的過程當中啊,在這個信仰上存在很多的問題:有漂浮不定的信仰,甚至有急功近利的信仰,甚至還有只求人天福報的信仰,那麼按照佛法的道理來講,這些信仰都是靠不住的!為什麼這麼講?比如,我們有的信佛的人,一到廟裡來,買幾捆大香,在外面燒一燒,然後進到廟裡給佛、菩薩磕幾個頭,希望佛呀,菩薩呀保佑我,什麼保佑我不生病,保佑我身體健康,保佑我做生意能賺錢,還要保佑我甚至炒股票都要贏。那麼這個是不是信仰呢?可以說也是信仰,但是這種信仰,要進一步提升。那麼,我們怎樣去弘揚佛法?至少到廟裡來,就是我們弘揚佛法的一種*定。但是呢,這種信仰要進一步的提升。再往下,我還說,有只求人天福報的信仰。比如,我們一些學佛有一定常識的,對佛教的因果、輪回這些東西比較深信不疑,那麼他就知道修善、持戒、布施等等。可是呢,他不能以出離心,以菩提心持道,往往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帶有一些情緒化,也就是執著。所以我們把這種就叫做“人天福報的信仰”。因為他在這個過程當中,修持的過程當中,也會有很大的福德,但是這種福德是有漏的,最多能在三善道裡面享受福報,而不能成就無漏之因。金剛經贊裡面不是有一句話嗎?“斷疑生信 絕相超宗 頓忘人法解真空”,“斷疑生信”,諸位啊,可以扪心自問,我們的信仰斷疑沒有,還有沒有迷惑?如果我們心中還有迷惑,那我們應該怎麼辦?這個地方講,“生實信不?”就是對我們剛才所講的道理:如理實見的道理、妙行無住的道理、大乘正宗的道理,我們是不是在內心裡面,在思想上還搖擺不定,還漂泊不定?我們可以自己檢討、檢查一下,要把我們這裡的信仰怎樣與菩提道與菩薩道保持一致?那麼我們這個地方就提出,要把我們內心的那個信啊,與八識裡面的勝解聯系(*這句話聽得不清楚),要用信在我們的八識田中能夠生起勝解。什麼意思?就是啊要生起決定的見解,不退轉!所以,我個人曾經提出過一句話:“修行以具足信根為基礎”,你那個信要扎根!信仰在你內心裡面扎下根來了,這就是實信。這種信仰用我們現在話,用一句通俗的話來概括,那就是什麼?我把它解釋為:“流淌在血液裡的信仰”,就是讓血液裡流淌著信仰,讓信仰流淌在血液中,讓信仰與血液融為一體!血液是我們身體滋長的養分,如果說一個人沒有血液了,這個人還能活嗎?不能夠活。所以,血液啊,是我們的這個色身成為活潑機體的不可缺少的條件,那麼這裡我要告訴你,信仰與血液同等的重要!為什麼?血液可以滋長我們的色身,而信仰可以滋長我們的法身!如果說,我們能夠把信仰和血液融為一體,那麼最好不過。一方面,血液滋長我們的色身,一方面,信仰滋長我們的法身,那我們的色身、法身同時都能夠得到滋長,我們學佛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色身滋長好了,你精神飽滿,精神十足地去修行,另一方面,我們的信仰滋長了我們的法身,我們才可能有法喜充滿。所以,我們要以智慧作為信仰的航向,如果說,你這個信仰沒有智慧作為航向,那是靠不住的,必須要以智慧作為指導,那個信仰才能夠為菩提道服務。所以,這個地方啊,須菩提提出這個問題來,就說您老人家講了這麼多道理,講了這麼多跟以前講得不同的道理,講了這麼多不容易辦到的道理,那麼,我們這些人聽了以後,在內心裡面,是不是能夠接受?用現在的話講,能不能夠接受?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就是佛陀對須菩提講,你不要這樣講,不要覺得有人會不相信,不要覺得有人要懷疑。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這句話,我看了很多注解,對這句話的解說有不同的意見,“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兩個解釋,有的注解認為,就是從釋迦牟尼佛圓寂後的五百年,而有的解說認為是釋迦牟尼佛涅磐以後,佛法住世的最後五百年。那麼對這兩種說法呢,我比較傾向於後一種,就是說佛陀滅度後,不是有正法五百年,相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就是末法的那最後五百年。就是到最後,“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就是說只要有嚴持淨戒修行的人,“於此章句能生信心”,對以上我們講的道理,能夠生起信心,並且能夠作為修行的方向,修行的目標。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就是說你要知道,這個人的善根是非常的深厚。這個善根是無量劫所累積,修學佛道積累的。我們諸位,聽到這句話後,有何感想?我想能夠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如果說,我們自己對《金剛經》前面所講的道理,我們內心裡面是不是能夠生起信心?是不是能夠以智慧為航向來指導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信仰中,智慧的成分能有多少?我們的信仰與我們的血液是不是融為一體了?我們的信仰在內心裡面是不是扎根了?如果說,我們的信仰真正在我們的內心裡面扎了根,真正能夠信得過,真正能夠做到一心不退,妙行無住不退,如理實見不退,那我們要記住這裡的話“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那麼,我們應該感到慶幸。通過這樣的道理,如果說,要生起這樣堅定不退的信心來的話,要知道,我們今世今生能學佛,是因為我們無量劫以來已經跟佛法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我們今生,才能夠遇到佛法,聽聞佛法!所以,我們不要覺得我們自己在人生裡面好象這裡也不如意,那裡也不如意,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好象老是沒有長進,老是有坎坷,有障礙。這不要緊。有坎坷,有障礙,這是對我們的磨練!我們要知道我們跟佛的這個緣是生生世世的,所以,我們今生才能夠遇到佛法,並且才能夠對這樣的道理生起信心來。所以呢,我們在修行裡面,修學佛法的時候,碰到任何問題,碰到任何障礙,碰到任何困難,都不要退失!為什麼?因為我們多生累劫跟佛結了緣了,我們今生遇到佛法要慶幸,不退轉。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過去我們經典裡面講得人身不容易,有一句話:“得人生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就是說,茫茫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啊,能夠得到人身的,就只有象我們那個指甲縫裡面的那麼一點塵土,你說那個機會有多小啊;“失人身如大地土”,而失去人身的機會,就象大地上散落的塵土那樣多。那麼我們慶幸什麼?盡管得人身的機會那麼少,而我們得人身了,所以說我們無量劫以來種的善根,讓我們今天得到了人身,所以,我們要毫不猶豫,所以這裡講“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句話可不可靠啊?什麼不可靠?我們今天能夠得人身,我們剛才不是說了嗎?得人生的機會非常得小的,我們已經得了,就已經能夠證明這一點!我們如果無量劫以來沒有種這個善根,能得人身嗎?得了人身,我們今生能聽聞佛法,那這說明善根深厚啊,所以不論有任何障礙,有任何困難,都不要退縮,不要退失菩提心,不要退失我們前面佛陀開示給我們的,怎樣去利益眾生,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利益眾生。以不執著的心態去利益眾生,以如理實見的心態去利益眾生。所以,一定要保持這個信念!如果你能保持,讓這個信念在你的內心裡扎根,那我想我可以給你道喜了。為什麼?因為要生起這樣的心態不容易的,只有生起自信才是我們修行成功的基礎。所以諸位啊,一定要堅信,要不退轉,以智慧作為指導。

  下面,“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就是說,如果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堅信我們《金剛經》上面講的這些道理,“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就是說佛陀跟你都是上的同一個涅磐,都與你同等,用我們今天的話講,就是說佛陀都跟你同一個菩提性。所以,這個地方就講,“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為什麼這麼講呢?“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為如果說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在現實人生中真正地辦到剛才講的菩提心不退,在修六度萬行的過程當中沒有執著,能夠真正的在現實生活當中做到理事圓融,已經達到“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個程度,才能夠真正地對上面講的這些東西生起“淨信”來,才能夠真正地達到不退轉。所以你看,如果說我們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真正地能夠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是什麼樣的表現?諸位,想過沒有?能告訴我嗎?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的如這段經裡講到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個境界,這個人的修行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了呢?考慮考慮,有人告訴我嗎?我告訴大家,如果說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真正地能夠“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個人的智慧啊,就是智慧的象征,什麼樣的智慧?就是“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的智慧,這個才是大圓滿的智慧,真正徹底的、究竟的智慧!所以,如果說一個人的修行能夠已經成就了象這樣的圓滿的智慧的話,你說,他達到了什麼果位?什麼果位啊?佛的果位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既然他已經成就了與佛一樣圓滿的智慧,他就是佛嘛,所以,前面那句話才說:“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你已經跟佛是平等的了,所以,“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如來為什麼“知悉見是諸眾生”呢?諸位,因為你已經“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你已經成就了與佛一樣平等的圓滿的智慧了。所以下面: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什麼意思呢?如果說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如果說心裡面還要取相,還要取法相,取非法相的話,那證明他內心裡面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還沒有智慧,那就還是凡夫,那就還不能和佛平等。所以這個地方是向我們闡述不要取法相,不要取非法相。那麼這個地方,我們要把這個法相、非法相,提出來講一下。這個法相、非法相,怎麼講?如果大家平時有些常識的話,對“空”對“有”的概念比較熟悉的話,佛教講,如果我們針對一個事物,說它是實體,是真實的,是不虛的,這是執著,是執著事相,是事相上的執著,佛法講這是取法相。那麼佛法裡面講這些事物這些現象都是緣起的,緣起的都是性空的,那麼你聽了這個話以後,你就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空的,都是假的,都是不真實的,如果你內心裡有這種想法的話,這也是執著,這是取非法相。執著有,這就是取法相,執著空,這就是取非法相,而佛法是既不偏於有,也不偏於空,既要遠離執著有,也要遠離執著空,最後達到非空非有的中道,這個才是佛法。所以這個地方講,如果你內心裡面取法相,是執著有,認為有“我人眾生壽者”,這是執著,如果內心裡面取非法相,執著空,認為沒有“我人眾生壽者”,那還是執著,還是不圓滿。所以,這個地方進一步說“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也就是說不應執著有,也不能執著空,應遠離空有,行於中道。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什麼意思?正因為這個道理,如來,就是佛陀經常跟弟子們講,就說:“你們要知道,我所講的一切,都象筏喻者。”筏喻者,這個“筏喻”就是過河的船。這是為什麼呢?就是我們要去過河,過去這個船就是交通工具了,不論什麼輪船、木船,都是交通工具,只要能夠載我們過河的都是交通工具。一但我們已經過了河,交通工具就不起作用了,因為目的地已經達到了。那麼這段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在不同的場所,針對不同的人,他會用不同的方法,根據不同的煩惱和心態去給他開示。對講空的人講有,對執著有的人他會給他講空。所以,我們不能執著不同的語言文字,語言文字這是功能,就如過河的船是幫助我們過河的,釋迦牟尼佛開示佛法是幫助我們斷除煩惱的。如果你有執著空的病,他就講有來對治你空的病,把你的空的病治好了,如果執著有,他就給你講空,就能夠對治你那個有的病,那麼把你的有的病治好了,那個空,也就不抱在手裡面,把它扔掉。所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是“有”的執著要捨“無”的執著也要捨,不執著有無。意思是什麼?我們學習佛法要行於中道。

  所以啊,這一品啊,是第六品“正信希有分”,主要是告訴我們,對於我們前面“大乘正宗分”裡面講的,“妙行無住分”裡面講的,“如理實見分”裡面講的那些道理,我們內心裡面這種信心的程度,達到什麼樣了?如經裡講的,生“實信”了沒有,生“淨信”了沒有?剛才說的正知正見,就是你的信仰扎根了沒有?那麼如果說你的信仰扎根了,那就證明你的善根非常深厚。並且你能夠按這個道理去尋止,最後“如來悉知悉見”,為什麼?因為你能夠真正象剛才上面講的“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那樣去辦,你就有圓滿的智慧,有了圓滿的智慧,你就不會取法相,也不會取非法相,那你本身就是佛了。所以“如來悉知悉見”。希望大家對這一段要很好的理解,並且要在內心裡面很好的反省!看你那個流淌的血液中有多少信仰的成分?你的那個信仰與血液是不是融為一體了,你的那個信仰是不是果真已經'(*此句聽不清楚),你的內心裡啊,前面是告訴我們信仰要扎根,後面是告訴我們,信仰要以智慧作為指導。所以,這一分,我們把它概括為兩句話:就是佛陀教導我們啊,信仰要流淌在血液裡,用血液滋長我們的色身,用信仰滋長我們的法身,同時要用智慧作為我們信仰的航向,作為我們信仰的方向,作為我們信仰的目標。我想這幾句話基本能夠涵蓋我們這一品的主旨。

  下面我們繼續往下講,“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一分是對第六品的進一步的提升,進一步的升華。為什麼?前面講了嘛,“正信希有”,你首先內心裡面信仰要扎根,因為你扎根以後,以智慧為信仰的指導,達到“無我人眾生壽者”,你的智慧圓滿,那你就成佛了。那麼你已經是佛了,你怎樣看待這個佛啊,怎麼看待這個佛果啊?馬上(立刻)進一步的破你的執著!執著啊,所以有的人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有了一點心得以後,就馬上(立刻)沾沾自喜,“啊,原來我已經有這麼好的成績,哎呀,那我簡直是怎麼樣”,嘿,馬上釋迦牟尼佛就破你啦!“無得無說分”!你即使有智慧,智慧也是無得的!不可得的!不可以執著的!同時還要無說呢。佛陀這麼給你講,你看看,當頭棒喝!這個是很大的棒喝,這樣無形的棒喝,比有形的棒,來得更痛快。有形的棒打了你一棒,只是疼,而這個棒當頭痛擊,把你的境界進一步的提升,進一步的深華!所以“無得無說”啊!你想想看,如果受前面那一品影響,你回去後就沾沾自喜,“哦,原來我還有這麼深厚的善根吶,哦,原來我能夠做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以後,我就有智慧了,我就成佛了,哎呀,那我不得了。”哎呀,馬上,你看,那個釋迦牟尼佛啊,又來破你的執著來啦!那些東西都不可得的,不能沾沾自喜的,要進一步的上新的台階的,所以,馬上給你四個字:“無得無說”。對於這個“無得”啊,我們諸位啊,要懂得這個道理,佛法裡面講,“無得無所不得”。只有你沒有以後你才能有得,如果你還有,還有執著,有執著你的智慧就還不圓滿,也只有無得以後,你沒有執著以後,你才能夠真正地得到佛果,得到智慧。佛法講“無得無所不得”,所以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你想想看,我們打個比方,就是一個裝水的容器,如果這個容器裡面已經裝了滿滿的污水,我們要往裡面再裝甘露,裝牛奶,能裝進去嗎?裝不進去。即使能裝一點點進去,那甘露和牛奶都會被你那滿滿的污水染污掉,'(中間這句聽不清)那都不管用了,這些都是髒的了。反過來,如果說,那個容器裡面一點東西都沒有裝,非常的干淨,那麼這個時候裝甘露和牛奶,它不但能夠裝進去並且還不會被污染。這個比方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你有得,你的智慧就生不起來,因為你還有執著嘛,你的那個智慧怎麼能生得起呀?只有去掉執著以後,你的智慧才能夠被開發出來。所以過去啊,在梁武帝的時候有一個符大士(*名字可能有誤),是個居士,我記得他有幾句話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裡,前面兩句話,最能夠說明我們前面“無得無說”的道理。“空手把鋤頭”,不知道諸位見過鋤頭沒有,就是一個耕地的工具,如果說,你的手裡面端著一碗飯,你想一想還能去拿鋤頭嗎?因為你手裡面已經端著一個東西了,你想你這只手還能同時抓另一件東西嗎?能辦到嗎?諸佛菩薩除外,因為有神通。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凡夫,我是辦不到,不知道你能不能辦到。所以,如果你的手是空空的,什麼東西都沒有拿,給你一個鋤頭你才能拿住。“步行騎水牛”,什麼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不是在步行,你是騎馬,你是坐轎,同時你還能騎水牛嗎?辦得到嗎?事實上是不太可能的。這裡的步行,就是說你腳下面沒有交通工具,那麼那是古代人的說法,用我們現在的話講,你沒有坐火車,沒有坐汽車,沒有騎自行車,那你可以騎水牛。如果說你腿下已經騎了一個自行車你還能騎一個水牛嗎?我想不太可能。所以,只有空手你才能夠把鋤頭,只有步行你才能夠騎水牛。這兩句話裡面就是講沒有執著啊!沒有執著,你才能夠無所不得,你才能夠真正的生起智慧來。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地方講,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地方講了兩個問題。“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古印度的語言,翻譯成現在的漢語文字就叫“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就佛果的另外一種說法。“正等”:就是沒有再比這個高的了,“正覺”:已經達到頂點,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與佛(*可能有漏)平等,*(前一個詞聽不清)智慧都圓滿了,這是佛果的別稱。“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就是說,佛陀是不是得了佛果?你看須菩提的回答:“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什麼?就是沒有一個即可以得,沒有一個東西叫佛果!如果說,你覺得有一個什麼東西可得,覺得有一個什麼東西是佛果的話,那你這個還不圓滿。第二個問題“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又回答了:“。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就是佛所說的法皆不可取。這個“取”字啊,要注意,不是不要,有的人對這個問題很模糊,這是不執著,不執著於如來的語言文字,不是讓你拋棄,而是讓你更好的去把握。“非法非非法”,不是,不是不是(*這裡聽不太清,可能有漏字),總的來說,就是講不能夠執著佛所講的語言文字,而是要透過語言文字去生起我們內心的智慧。所以,有些人在讀經的過程當中不了解因為釋迦牟尼佛針對不同的眾生,不同的根基,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他開示都不相同,那麼我們這些凡夫眾生啊,因為智慧不夠,所以對這些教理不能圓融,老覺得有矛盾,老覺得有高下,這都不對。因為佛的說法是有針對性的,你不能說你不理解,你就說那個不對,正是你不理解的,說不定對其他的眾生有幫助呢?所以啊,我們不能夠執著於語言文字,不能夠執著於佛陀的言教,而是要透過語言文字,透過佛陀的言教生起內心自心的智慧。“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什麼意思啊?就是說對於上面那兩個“無得無說”,因為這個無所住就是“無為”啊,就是最高級。那麼“一切賢聖”,就是賢和聖啊,都還沒有成就最後的果位。就跟我們現在讀書一樣,賢還在幼兒園,聖還在學前班,還沒有正式跨進校門,跨進校門以後再學習呢,那就成就最後的佛果,在學前班那你還不行,在幼兒園那你還不行。所以這裡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說一切賢聖都是在“無得無說”這個問題上由於他們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他們修持程度就不同,所以他們證的果就不同,所以,有賢聖的差別。那麼,這一段文字,我們講的“無得無說”,“無得”就是“無得無所不得”,“無說”,那麼我把它概括成兩句話:“說法無定說,只為解粘去縛。”什麼意思啊?說法沒有固定的!為什麼?根據眾生的根基不同啊,“只為解粘去縛”,什麼意思啊?他只是為了解除眾生內心深處的煩惱。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悲心而說!所以他無定說,為什麼?每一個眾生的煩惱和根基不同,那麼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就不同。所以呢“無得無說”這一品概括成一句話:“無得無所不得,說法無定說只為解粘去縛(去煩惱)。”,所以這一句話,我想基本上能夠概括這一品的大意。那麼,我看這個時間也差不多了,再往下講也講不完,我想今天我們講課就到這裡,那麼下面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阿彌陀佛。

  問答:

  1、阿彌陀佛,我今天看到一個偈,我想請法師為我們大家解疑:空非絕對空,有非絕對有。空又好似有,有又好似空。是空還是有,是有還是空。是空又是有,是有又是空。

  答:這個“空非絕對空”,是什麼意思呢?對“空”、“有”啊,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佛法講的這個“空”啊,那是有針對性的,針對什麼?針對持有!為什麼說針對持有?那麼如果說你認為一切的事物都有永恆性、固定性、有不變性,那麼,佛法認為這個東西是沒有的,所以如果說你認為“一切事物都有不變性、固定性、永恆性”,就是執著“有”,那麼反過來講,佛法講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緣起的事物是條件的組合,因為組合成這個事物的條件都會發生變化,所以呢,一切事物是不可能有永恆性、固定性、不變性。那麼諸位,“一切事物有永恆性、固定性、不變性”這種對“有”的執著,這種觀念是空的,所以,這個地方講,“空非絕對空”啊,頭一個空,就是佛法講的一切事物它沒有固定性、不變性、永恆性,為什麼它又不是絕對空?因為佛法講的空,不是否定緣起法的存在,而是否定那種錯誤的觀念否定那種對有的執著,所以呢“空非絕對空”,絕對空,不是否定現象。“有非絕對有”,佛法講的緣起的有啊,只是承認緣起法的存在,就象我上次講的,就如我們做夢一樣,夢雖然是假的,不真實,但是畢竟還有一個夢。所以“有非絕對有”,佛法裡講的有是緣起的有,不是實在的有。“空又好似有”,這裡的空,指“空性”,“空理”,就是在我們修行的過程當中,在我們利益大眾的過程中,好象覺得它是個實在的東西,“有又好似空”,就是在我們修行的過程當中啊,你覺得一個實在的東西它又是不真實的,“是空還是有,是有還是空”,就是說是空還是有,是有還是空呢?“是空又是有,是有又是空”,這是什麼意思呢?要遠離空有,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空,不能斷見,也不能常見。

  你問的這句話啊,我看這個不是經典裡面的話,不象佛經裡面的。你這個前面什麼空非空,不知道是個什麼東西,我覺得這個是現代人寫的,我覺得這個寫得並不高明,如果你要想真正了解空有的思想,我建議你去讀一本書:《中論》,裡面有一個“空有品”,就是全面解決這個問題的。那麼對這個問題,我想我就做這麼一點簡單的說明。這個問題不是一下就可以解決的。那麼下面再看其他的問題。

  2、什麼是菩提心?如何才能生起菩提心?對於信仰的漂浮,怎樣才能堅信?對於執有空,沒有執著,是不是在行中庸?(*悄悄話形式提的問,問題是聽法師念出來的,可能不太確切)

  答:“什麼是菩提心?”簡單的來說,這個菩提心就是不但自己要發起:了生死、出輪回的心,同時對待一切眾生,都要幫助他們出離生死輪回,都要給他們利益,給他們歡樂,給他們快樂!這個就叫菩提心。“如何才能生起菩提心?”,必須以出離心和空性為基礎,那才生得起來,那才堅定。那麼至於“對於信仰的漂浮,怎樣才能堅信?”,只有你的菩提心生起來了,你得到佛法的利益和法喜的時候,你的那個信仰才能不斷地堅定。那麼對於“執有空,沒有執著,是不是行中庸?”,中庸這是儒家的話,佛教叫行中道。

  3、我想問你認為世界上最小的東西是什麼?(*悄悄話形式提的問,問題是聽法師念出來的,可能不太確切)

  答:這個話,我看這樣來說。世界上最小的東西是你的心,最大的東西還是你的心。為什麼?“大”、“小”都是你的認識,都是你的看法嘛。你認為它大它就大,你認為它小它就小,大小沒有絕對的,都是相對的,都是你的認識。

  4、菩薩不執所有相,自然不會在意福德的大小,那為何經中還要強調福德的大小呢?

  答:這是這樣,因為對於出發心的菩薩來說,需要鼓勵。我想這個地方是佛陀對於我們這些初發心修行的人的鼓勵吧,讓你更加精進勇猛。

  5、請問法師,僧,和尚,比丘.這三個名詞是一個詞嗎/一個意思嗎

  答:這個“僧”啊,應該是“僧伽”的簡稱。“僧伽”這個詞啊,它依梵文原來的意思是“僧伽”,翻譯成中國話,就是“和合僧”,“和合眾”。那麼有的人說這個僧啊是團體,是僧團,是出家人的總和,叫做僧。“和尚”這個詞,按我們現在的話講叫“親和合”,“善知識”,所以“和尚”這個詞不同於“僧”的,你看廟字裡,方丈才能叫和尚,其他的只能叫普通的出家人。比丘我們前面講過。

  6、法師上次講到“不要執著”,就是不沉迷,不陶醉,這是強調做了某件事的態度,可是,在我們做某件事,還是應該對正在做的事情抱著全身心投入,(接下)

  答:對呀,“全身心投入”,如果你沒有去掉執著,你就有痛苦,就感覺有壓力,只有你不沉迷,不陶醉,而你又全身心投入,才能懷著愉快的心,放松的心態去做。

  7、請問法師,有漏好還是無漏好?

  答:有漏,無漏都不好!你認為有漏好還是執著!你認為無漏好也還是執著!所以,有漏也好無漏也好,要看你能不能夠隨順菩薩道,行菩薩道,能不能成佛果。

  8、(接第6問)真正融合進去做的態度,才能做得好啊。那麼,這在過程中的專心投入是不是也是“執著”呢?

  答:我想的話,看你專的是什麼心。如果你是一種責任心,是使命感那就不是執著。用責任心去投入。

  9、(*悄悄話形式,法師念得太快,無法記錄問題內容)

  答:那應該這樣來講,佛教,在我眼中看來,整個佛法是指導人怎樣去生活,怎樣提升我們人生的質量,提高我們生命的質量。我想可以起到這麼一個作用。

  10、請問法師想出家一定要先發心渡眾生麼?

  答:出家要把度眾生的心發起來。

  11、(*悄悄話形式,問題無法記錄)

  答:棒喝,不是真正要打你,而是要在那一剎那,絕斷你的疑情,絕斷你的思維和執著。

  12、阿彌陀佛,末學有一問題請法師開示!禅宗五家的臨濟是"怒雷掩耳"。沩仰是"光含秋月。"曹洞是"萬派朝宗。"雲門是"乾坤坐斷。"法眼是"千山獨露。"請問這些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答:臨濟是“怒雷掩耳”,“掩耳”就是要把你的那個執著絕斷,“怒雷”就是用智慧來絕斷你的那個執著。大概是這麼個意思。沩仰是“光含秋月。”什麼意思呢?光就是如來藏,如來藏裡面包含一切的智慧,所以,參禅修行都要從我們自性中去開發。大概是這麼個意思。曹洞是“萬派朝宗”,這個宗是什麼宗啊?空性。“萬派”,萬事萬物都離不開空性。那麼具體參禅中就是要去證空性。大概是這個意思。雲門是“乾坤坐斷。”,就是涵蓋乾坤了,乾坤坐斷,就是剛才我們講的空有都不執著。超越一切心造。法眼是“千山獨露。”,就是還你本來面目。千山獨露,就是一枝獨秀,就是樹立的那個法性,本來面目。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上一篇:宗性法師:《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七
下一篇:宗性法師:《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