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定慧品第四之二 一行三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二 一行三昧

  [淨慧和尚解說]

  這一段是有針對性的,有感而發。“一行三昧”是佛所說的最重要的一種三昧。“三昧”翻成漢語就叫“正定”。一行就是不雜亂。不雜亂是指什麼呢?是指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心所緣的境界或對象是純一無雜的。《文殊問般若經》說:什麼是一行三昧?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法界本來是眾相,就說十法界也有十種,但如果把它歸納起來,十法界可以用一法來概括。用那一法把十法界都概括無遺呢?十法界不出一心。緣就是我們在修定中觀想的對象。什麼叫做系緣法界?你只有觀照當下這一念心,你才能把十法界歸納成為一個相。系緣法界,就是要把一切雜念都摒除掉,把意念放在你當下這一念心上面,這就是一行三昧。

  [經文]

  師示眾雲: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如淨名經雲:“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星雲大師譯文]

  惠能大師對大眾開示說:善知識!所謂一行三昧,就是能在一切處,無論行住坐臥都能心行正直。《淨名經》說:“直心就是道場場,直心就是淨土。”

  [淨慧和尚解說]

  六祖大師講,一行三昧者,就是要在一切處,行住坐臥中,都能常行一直心。這個直心,不單純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那個正直的心,當然也不離開那個。但是它真正的本義,是講我們直觀真如法性,那才是直心。因為真如之所以叫真如,是如其本來的意思。沒有一點歪曲的地方,是最直的,沒有哪一樣東西能夠比得上如其本來更究竟。所以淨名經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你常住在真如,常常地觀察真如,住在真如當中,,你就住在道場當中,你就住在淨土當中。

  [經文]

  莫心行谄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

  [星雲大師譯文]

  不要只在口頭上說正直,心卻谄媚邪曲;不要口說一行三昧而心行不直。只要心行正直,不要在一切法上有所執著。

  [淨慧和尚解說]

  因為有執著,就偏離了真如,就不是如實的反映,就是在真如上面加了某些東西。所謂執著,就不是如實的反映。像好壞善惡等二邊分別,本來這些都應該是沒有的,是附加上去的,是因執而有,不執就沒有。

  [經文]

  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⑴,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注】

  ⑴ 常坐不動 這是一種危害很大的禅病。在靜坐中,若心中沒有正思維,沒有般若智,對心中顯現的種種景象(法相),常會把妄境當成真,這就很容易著魔,會導致神經錯亂,或癡迷,或顛狂。修道之人,對此必須提起足夠的重視。

  [星雲大師譯文]

  愚迷的人執著法相,執著一行三昧,開口就說常常淨坐不動,不起妄想雜念,這就是一行三昧。作這種見解的人,就如同沒有情識的木石一樣,其實正是障修道的因緣。

  [淨慧和尚解說]

  迷人著法相。迷人,就是指沒有覺悟的人,沒有真正理解真如的人。不能像真如那樣如實的反映,那就是執著。這個“著”,就是執著。執著法相,有我相、人相、眾生相,是我執。在法的上面來起分別、起執著,那就是法執。認為一行三昧是常坐不動、妄心不起,這絕對不是一行三昧,這是背離一行三昧。如果執著於常坐不動是一行三昧,那石頭、樹木、高山,老早都證得一行三昧了。所以說: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經文]

  師示眾雲: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星雲大師譯文]

  善知識!道是要通流的,為何反生滯呢?心不滯於法相,道就能通流;心若執著法相,那就叫作繭自縛。

  [淨慧和尚解說]

  佛法是活的,佛法不是死的。要通流,能夠應用,能夠破邪顯正,能夠斷惑證真,那才是活的。心不住法,道即通流。這八個字非常重要,心要不住法。心住在哪個地方,你就執著在哪個地方。所以“無有定法,名為佛法”。心不住法,道就能夠流通,體就能夠起用。心若住法,自己就把自己捆住了。所以佛法講的一切東西,講空、講無,你都不要把它看作是死的,不要一聽到講空,就都沒有;一講無,連山河大地都沒有了。

  空是什麼,空就是真如,空就是佛性,空就是運動、發展、變化,空就是一切。為什麼說空?就是要把你的執著去掉,如實地來顯示一切法的真如本性、真如本相;你能如實地顯示真如的本性本相,那就是空。空掉的是那些本來沒有的東西:執著,我執、法執,是空掉那些。最後連空掉我執、法執的念頭都要空掉,那就是直契真如本懷,那就是常行直心。

  [經文]

  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捨利弗宴坐林中⑴,卻被維摩诘诃。

  【注】

  ⑴ 捨利弗宴坐林中 捨利弗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維摩诘經·弟子品第三》載:捨利弗在林中樹下靜坐。維摩诘來對捨利弗說:“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捨利弗當堂無言以對。

  三十七品 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本、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述如下:(一)四念處:觀身如虛空,觀受內外空,觀心但名字,觀法善惡都不可得。(二)四正勤: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恆令滅,未生善法令生出,已生善法令斷長。(三)四神足:欲如意足,堅定不移;勤如意足,堅持不懈;心如意足,集中專一;觀如意足,智慧觀照。(四)五根本: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五力:五根淳熟,則具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六)七覺支:正確簡擇,日見精進,心生喜悅,身心輕安,不失正念,攝心入定,一切善念惡念、善法惡法悉皆捨離。(七)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當的營生),正精進,正念,正定。

  [星雲大師譯文]

  如果說常坐不動就是一行三昧的話,就像捨利弗在林中淨坐,卻遭到維摩诘的诃斥。

  [淨慧和尚解說]

  捨利弗,大家知道,是釋迦牟尼佛的首席弟子。十大弟子中,捨利弗是第一個,而且是智慧第一。捨利弗在林中樹下打坐的時候,維摩诘居士看見了,就诃斥他一頓,說他這麼做不對。當時,捨利弗在那裡打坐,維摩诘居士走過去看見了,就說:你這個打坐,不叫打坐。你這個打坐,是在那裡執著,像你這樣有大智慧的人,應該把智慧活用起來。什麼是打坐呢?他說:“不依三界現身意”,在三界裡面的色心二法都不顯現了,這就是打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能夠不起滅盡定,又能夠現身說法,現諸威儀。“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在現身說法時,應該不拘泥於任何形象,應該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經文]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星雲大師譯文]

  善知識!還有人教人淨坐,看住自己的心,觀想淨止,身體不動,心念不起,從這裡下功夫。愚迷之人不懂佛法大意,便在這上面執著,反而成為顛倒,像這樣的人很多。如此教導別人,這是極大的錯誤。

  [淨慧和尚解說]

  教人打坐,就看心觀靜、不動不起,以為這是功夫。這只是極為初級的,不是究竟的。因為你把修行看作是有一個境相,那你修行就有局限性。你能夠在任何地方都打得開,那你就常行一直心了。那你修行就可以覆蓋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裡所說的看心觀靜所以不對,即是說你修行有一個定向。應該把修行覆蓋到你的一切時間、一切空間,這不容易做到。一切時間,一天24小時;一切空間,在家跟兒女聊天,跟老伴說話,跟鄰居打交道,都不要離開覺照,常行直心。能夠這樣,那你的修行,就能夠覆蓋一切時一切處,所以道在平常生活中。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六祖大師這個道理講得非常深刻。

  [補注]

  有人教坐,要看心、看淨,要不動,不起念頭,這樣練功,很多人把身體搞壞了,成瘋顛了。看來當時坐禅出偏的人不少。這麼迷迷迷,裡面出來一個幻覺,搞不好,出問題了,他不會對待,不知道對裡面出來的景象應該以平常心對待,而是總想著不要、不要、……。一來念頭,越急越不要,結果把神經搞亂套了,失常了。所以練功出偏是自古就有的。六祖講的參禅,明心見性,不是讓你都不想,六祖反對這樣做。

 

上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定慧品第四之三 禅中三無
下一篇:已經不玩的東西了,你還有激情去嗨?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