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第八之四 普告來者 無二之性是為實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第八之四 普告來者 無二之性是為實性

  [經文]

  師見諸宗難問,鹹起惡心,多集座下,愍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

  [星雲大師譯文]

  六祖眼看各個宗派的人問難佛法,都心存不善,於是就把他們集合到座下,憐憫地對他們說道:學道的人,對一切善惡念頭都應當盡行除卻。當善惡都不去思量的時候,這種境界無以名之,假名為自性。這無二的自性,就叫作真如實性。在真如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就應該見到自己的本性。

  大家聽完六祖大師的一番開示後,都虔誠頂禮,請求事奉六祖為師。

  [星雲大師問題講解]

  六祖大師如何建立一切教門?

  六祖大師的南宗頓教法門究竟有些什麼樣的內容?他是以什麼樣的事理來建立這個教門的呢?

  1.六祖大師以自性三身佛建立教門。六祖大師主張,吾人自心本性裡都具備有佛法僧一體的三寶;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自心本性裡面都有佛性、法性、僧性,所謂佛、法、僧三身一體,就在我們自己的心裡。所以,真正的皈依三寶,就是要歸依我們的自性三寶。

  2.六祖大師的教門很重視發四弘誓願。所謂四弘誓願,就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大乘的四弘誓願,其實就是小乘佛教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眾生因為苦,所以才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有業、有集、有煩惱,所以才煩惱無盡誓願斷。世間的有為法之外,還有一個清淨無為的佛道可以追求,所以佛道無上誓願成。;要成就佛果,必須修習佛法,所以要「法門無量誓願學。

  3.六祖大師很重視摩诃般若波羅蜜。六祖大師在五祖座下,就是以《金剛經》而印心得道,所以他很重視般若自性的開發,唯有智慧才可以波羅蜜,才能完成自己。

  4.六祖大師的教門重視無相忏悔。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門,忏悔能夠淨心,在佛教裡,不管修學任何法門,都必須以清淨的心,才能納受功德,因此忏悔是必修的法門。

  忏悔有事忏、理忏、作法忏等。六祖大師重視無相忏悔,所謂“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在相上而言,造作業因,必有果報,但從本性上看,罪性本空。所以,修習無相忏悔來滅罪,才是最究竟的。

  5.六祖大師提倡生活就是禅。日用生活是中國禅宗的活水泉源,禅宗注重“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這是中國禅宗的一種境界。

  六祖大師提倡生活就是禅,在生活裡:戒不可以不持,戒不持,就是人天路絕;行不可以不做,行不做,則功德不能圓滿;經不可以不講,經不講,則理論不明;禅不可以不參,禅不參,則心地不能透悟。道不可以不悟,道不悟,則觸目成滯。所以,自從六祖以下,他的門徒子孫們,非常提倡生活禅。例如黃檗希運禅師的參禅,就是天天種田,天天植菜,在種田、植菜裡參禅。又如六祖大師本人,就是在磨坊裡舂米,就是打柴、挑水。所以,到後來的許多禅師,尤其百丈禅師,提倡“搬柴運水無非是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因此,六祖惠能大師建立的教門,所提倡的就是:

  以病苦為良藥。修行人要帶三分病,生病,反而可以發道心。

  以災障為解脫。面對苦難、障礙的時候,只要有忍耐的力量,當下就是解脫道場。

  以群魔為法侶。修行就是與煩惱魔軍作戰,只要我們有工夫、有力量,都可以把他們當作朋友。

  以留難為成就。任何困難,對有力量的人來說,越是困難,越能成就。

  以敵友為資糧。學佛修行,善知識是很重要的助緣,善知識不一定是正面的,所謂“善可為法,惡可為戒”,有時候敵人,跟他交個朋友,也可以成為學道的資糧。有時候,學佛修行,如果沒有敵人、沒有反對者,自己也不知道要進步。如果沒有魔王來擾亂,自己也不懂得要發大菩提心。

  以屈抑為行門。有修行的人,即使被人委屈,給人抑制、冤枉了,這個時候,正是好修行。

  以拂逆為園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是平凡的人,就會被擊倒,可是在一個有禅定、有修為的禅師,越是拂逆的境界,他越是覺得逍遙、自在。

  以淡泊為富貴。錢財再多,不一定代表人格、道德,所謂“淡泊明志”,在淡泊裡面有時候更為富貴。在禅者的心中,他視功名富貴如敝屣,他的價值觀念不是名利,而是宇宙的真理。

  因此,在禅者的心中,不計榮辱毀譽,不慕榮華富貴。所謂禅者,是大勇猛、大堅定、大忍耐。禅,就是我們的心;世間、出世間、有無、好壞,一切都在我們的禅心裡。有了禅,就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心真是廣大無邊。

 

上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護法品第九之一 則天中宗诏大師入宮供養 師上表辭疾
下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頓漸品第八之三 神會百拜悔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