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達觀法師:六祖壇經講記 第80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六祖壇經講記(80)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余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谛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余遍,】你看《六祖壇經》的公案,每一位禅師沒有來跟六祖大師請法之前,都很用功。請問,你們有辦法看《六祖壇經》一千多遍嗎?人家這種精神!我常常鼓勵各位,佛經不是你看不懂,而是你看一遍怎麼會懂?「師父,我不是只看一遍啊!」你沒有看一百遍怎麼會懂!「師父,我有看一百遍啊!」那你沒有看一千遍你怎麼會懂!你沒有看一萬多遍…。有時候我們自己沒有用功,就想問別人,這樣太依賴。如果你沒有下功夫,什麼問題都去問法師,這樣問是沒有意義的。我早年在教經典的時候,我很熱心,學生問十個問題回答十個問題,問一百個回答一百零一個。我現在會說:「你先想好再來問。」也就是說,我們不是抬槓不是聊天,而是你要想好。我們看這些公案,每個人都是自己很用功,這樣別人跟你談問題才有意義,不然只是聊天而已。你自己沒有修,你不要老問:「師父,怎麼修?」你自己先修修看。《楞伽經》這本書很深,很不容易看,是達摩祖師傳來中國的。達摩祖師來到中國,帶這本《楞伽經》,這本經有好幾個版本,達摩祖師帶的是四卷的。不要以為說禅宗不用看經典。這本經名相很多,為什麼傳到五祖弘忍傳《金剛經》,因為《金剛經》名相比較少,直接了當談心的問題。《楞伽經》名相很多,「空」、「有」它都有講,很難契入。【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智通禅師雖然看了一千多遍,但還是不能夠領悟〔三身四智〕,〔三身〕比較偏向於空宗,〔四智〕比較偏向於有宗、法有相宗和唯識。 【師曰:三身者:】六祖大師在《忏悔品》曾經解釋過〔三身〕,但現在他為智通禅師回答的〔三身〕,和前面的三身又不太一樣。佛法當中的名詞,不是只有一種解釋,針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妙就妙在這裡,難就難在這裡。也就是要怎麼講,對方才聽得懂,或者對方他執著什麼,他執著哪裡,就從那裡點破。佛法的重點只不過是破你的執著,但是你知道自己執著哪裡嗎?不是你執著在哪裡,而是你全部都執著,那可以破嗎?尤其說跟你的觀念不一樣,你能接受嗎?如果我跟你的觀念都一樣的話,你就不用來聽課了嘛!我今天來講課,你就聽聽看我的觀念是不是跟你的不一樣。這樣的觀念我們明明知道,又難以接受。我過去沒有出家之前,常常去文化中心演講。我常常先跟聽眾講一個概念,意思就是:「我的觀念跟你們如果是一樣,就代表我們志同道合;如果我的觀念跟你們不一樣,你們不妨靜下來,聽聽我的看法。」你聽一些你從來沒有想過的,而不是開始就去判斷對不對,或誰怎麼樣。把自己的心量打開,海闊天空。 這裡講〔三身〕,六祖大師講的不是三個身,而是從三個角度來談身的問題。這個〔身〕原則上還是屬於本體的部分,但是六祖大師的解釋全部都談。【清凈法身,汝之性也;】這就是你的自性。為什麼說自性不用你修?自性就是佛性。什麼是佛性?清淨的心就是佛性,它不是因為你修行而清淨的,它本來就是清淨的。你會說:「師父,那我為什麼不清淨?」你就是起妄想,所以才不清淨。你不起妄想,當下不就清淨了嗎?你研讀佛法,不要用腦袋一直去研究什麼是本體,這是沒有意義的,這個是要證悟的。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你是怎麼迷失的?如何去恢復?常常有人問我:「師父,成佛之後怎麼樣?」我說:「你做了佛祖就知道了。」你真的不要問我這個問題。 【圓滿報身,汝之智也;】你有你的本體,有你的本性。本性有作用,這個作用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到底是什麼智慧呢?有一句話這麼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這個無知不是什麼都不知道,這個無知就是沒有分別對待的智慧。但是我們一般人沒有這樣的智慧,一般都是起分別對待的知見,所以不能叫真正的智慧,我們看問題都會失真,因為我們的自我意識,隱含了自己的偏見和個人的好惡,所以你看東西一定不准,也就是說一剛開始你就失真了。般若無知,就像鏡子,鏡子本身並不存在任何的概念,它無所不知,在它前面的東西卻照映得清清楚楚,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這叫做無所不知。你沒有辦法在它的面前隱遁,這才叫做〔汝之智也〕。我們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本體,就是他自己的法身。我們每個人也有他自己的智慧。但可惜在於:第一,你現在只認識你這個肉體,就是色身,你真的不認識你的法身。這個色身照三頓肚子餓了你都知道,被蚊子叮到,一巴掌就打過去。法身是什麼你永遠不管它,沒有學佛的人的概念根本沒有法身,他根本不會去尋找法身,除非有一天他來學佛,他才知道這個概念。但我們今天已經來學佛了,大家卻很無奈:「我現在已經知道有法身,但我這一輩子還是找不到法身。」怎麼找到?還是那句話:放下了就找到了。息妄顯真,止息了就找到了,所以要去明白。再來,第二,我們現在沒有辦法用到般若智慧,我們還是用自己的知見去看這個世間,所以你沒有能力體會到沒有分別對待的世界。就是因為你的知見太重,所以你才體會不到。 【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這個概念比較容易體悟,千百億化身就是你的言行舉止。剛開始學佛的人對這樣的概念都不懂,先用你能夠了解的角度來談:你的角色要互換,這叫千百億化身。把你的角色扮演得好,現在是老板,把他扮演好;現在變成別人的部屬,把他扮演好;現在在這裡是學生,回去就變家長,你們都把角色扮演好,那就是千百億化身。但是實在不簡單,為什麼?你現在的角色雖然是學生,回去雖然是家長,但你現在的腦袋跟你回去的腦袋還是差不多,智慧也差不多,個人的好惡還是一樣,所以你難以突破。放下你的腦袋,放下你的思想,放下你的概念,聽起來太困難了。為什麼?因為你會想:「那放下之後我不就是空空傻傻的?」我沒有這麼說。不然,你就問我:「師父,放下之後是什麼情形?」你放下了不就知道了,不要猜,這樣猜對我們生命沒有意義。修行人直接去修行,直接去親證。 【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這個概念又回歸一個,〔本性〕就是佛性。那是一個還是三個?從佛性的角度來談它的體相用就是三身。假設你不懂佛性,卻一直想要去說〔三身〕是什麼,表面上有〔三身〕這個名,卻用不出來,事實上是沒有意義的,叫做〔有身無智〕,沒有智慧。【若悟三身無有自性,】〔無有自性〕的意思就是空性,三身跟空到底有什麼關系?簡單這麼講,所有都叫緣起:「因為那個因緣,所以我方便為你解說。」這就叫緣起。我現在也可以跟你講四身、五身、六身、七身。但是為什麼要這樣講?假設有那個因緣,我會為你這樣講。六祖大師最慣用的說法就是體用,以定為體,以慧為用。如果體用還聽不太懂,就用體相用,這是最常講的。若是還聽不太懂,就講十個,在《法華經》就講十個,也就是越分析越多。十個就叫十如是,從十個角度再來解析。你要講幾個都是因為因緣,但跟你講三個,你的腦袋不要抓三個,跟你講一個你的腦袋也不要抓一個,這些都是不對的。〔若悟三身無有自性〕,這些都是緣起性空。【即名四智菩提。】大乘佛法最重要的四個字就是緣起性空,這四個字你真懂、真的明白了,大乘佛法你就懂,你就真的有智慧,無論你讀哪一本經,你都能夠懂。 【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從這首偈你可以得到一個答案,到底是一身還是〔三身〕?事實上講的就是體。【發明成四智。】這就是用,智慧是拿來用的。在《壇經》裡的「體」就是「性」,「用」常常叫「心」。心性這兩個字,就是體用。這兩個字懂了,你就開悟了。【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假設一個要明心見性的人,他並不是離開這個世界。〔見聞〕就是見聞覺知,就是我們眼睛能見,看到外面的世界,這個〔見〕不外乎要從六根六塵六識。對一個真正會修行的人,他不用逃避這個問題,他在紅塵當中也能夠覺悟,這是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但是小乘人一般沒有這個能力,對一般初學者來講,他也沒有這個能力。為什麼剛開始你要找個清淨的地方修呢?你們現在的問題是要上班要工作,各自市農工商,如何找個清淨的地方呢?現在跟各位建議,修行就是在生活。但是,你現在沒有這個程度,你要承認。如果你說現在每天的生活就是修行,我想你是在騙你自己。比如說,你現在隨便問一個人,「我在寫書法,算不算是修行?」百分之九十都會跟你說是。「我現在在打麻將,算不算修行?」幾乎百分之百會跟你講那不是。請問,打麻將比較高貴還是寫書法?你的腦袋事實上是寫書法比較高貴,這是你的腦袋。這樣講下去會產生很多問題,你一定會為自己找理由。難道喝茶不算是修行嗎?難道喝高梁酒不算是修行嗎?那你的腦袋一定想:「喝茶,比較好;喝高梁酒,一定不是修行」。這樣講一定是有問題,喝茶也是喝,喝高梁酒也是喝啊!我生活當中,我本來就在生活了。我努力過一天也是生活,我整天懈怠也是生活啊!但是你如果承認你今天懈怠你還有救,如果你認為懈怠就是修行,那你真的就沒有救了。就好像你認為:「我每天心情都很輕松,這就是修行啊,這就是所謂生活禅啊!」那你就真的沒有救了。因為你知見不正確,你已經混淆了,不能夠判斷,你會耽誤自己,這樣很危險。就像常常有學生跟我講:「師父,我們到外面游山玩水也是修行啊!」我回答說:「我沒有那個功夫,你如果有那個功夫你去。」其實你也沒有,你為什麼要假裝有呢?那怎麼辦?上班好好去上班,我不說「你好好修。」我說「你好好上班。」下班之後,家事做完了,電視看完了,你就找一個小時自己好好地修一下,自己要怎麼修你自己選,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都可以修。我不跟你說,為什麼?因為我們人很叛逆,我跟你說怎麼樣修,你反而不肯。你利用那一個小時,要靜坐也可以,要念佛也可以,要誦經也可以,要自我反省也可以,就用這一個小時好好地修。接著,慢慢,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直到功夫越來越深的時候,你才跟我說:「師父,我這會兒上班是修行,下班是修行,睡覺也是修行。」你已經很了不起了!假設你能夠做到醒來的時候都是修行,我就恭喜你,你晚上睡覺必然也是修行,這樣你就有資格講我生活就是修行。你回去試就知道了。我們一般人剛開始還是要止息一切因緣,等到自己的功夫成熟了,才〔不離見聞緣〕,就是在任何的境界都可以修行,自然就可以〔超然登佛地〕,自然就能夠證悟。除非你是上根利智 ,一講你就懂,那你當然也可以。看經不是只停留在解釋,經是講給你聽的,修行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看看,做不到,想想看應該怎麼去做?慢慢去做,我才能夠做到。【吾今為汝說,谛信永無迷。】現在六祖大師直接了當跟智通禅師這麼講,〔谛信〕就是深信,你真的能夠深信我剛才所講的話,那你自然就不會再〔迷〕失了。【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不要總是用嘴巴說,耍嘴皮子,那是沒有用的。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他還是不太了解,所以再問。他為什麼這樣問?因為他認為六祖大師只回答他三身,並沒有回答他四智。我們一般腦袋都是這樣。【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奇怪?我說〔三身〕你懂就懂了,還問〔四智〕,難道〔三身〕之外還有個〔四智〕嗎?我們的概念就是這樣子。比如說,體相用,我跟你說一個體,懂了,相跟用事實上是不需要跟你講。所以,我跟你講三身,你不懂四智是什麼意思,那我前面講三身你也不懂。他分明說三身,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分明說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他已經這樣跟你說了,為什麼還聽不懂呢?【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意思就是不明白〔三身〕〕,現在專門要去研究什麼是〔四智〕,這就是我們學佛的人的通病,針對一個名詞去研究。如果你是這樣的態度,就叫做有智無身。這裡的有智不是真的有智慧,而是說表面上你好像懂〔四智〕的意思,但事實上你根本不明白〔三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那個〔有智〕事實上是沒有智慧。你認為三身四智是分開的,然後想去明白什麼叫三身,什麼叫四智,我們一般學習都是這樣。他不明白〔三身〕就是〔四智〕,〔四智〕就是〔三身〕,有時候是為了方便,才這樣講給你聽。比如說,你不明白一心,你不明白十方法界為一心所變,我就跟你講有個天堂有個地獄,你就問:「師父,天堂是什麼變的?」」我就說:「天堂是你的心變的。」「那地獄是什麼變的?」我跟你說天堂是什麼變的,就不用再跟你講地獄是什麼變的,也是心變的嘛。你真的懂天堂是心變的,其他的東西就不用再問我,一切的東西都是心變的。所以不明白的就是不會開悟。 【復偈曰:】這一段很重要,這一段是唯識,你假設很喜歡唯識,你要很佩服六祖大師,一個不識字的人,居然空宗、有宗都通,性宗、相宗都通,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像我們識字的去研究都不懂。這首偈要講深實在是很深,但為了讓各位比較有信心一點,我想辦法講到你們聽得懂。下面這四個智就是轉識成智的意思。外行的,會針對這些名詞一個個問:「師父,什麼叫大圓鏡智?」比較內行的,不會這麼問,他會問你:「法師,請問,如何轉識成智?」一句話就好了。什麼叫意識?意識本來就是一個就好,為什麼這麼啰嗦?在原始佛教,世尊剛開始談識是講六識,後來大乘佛法開始延伸到第七、第八識,甚至講到第九識。意識可以講一個,也可以分析六個,八個,為什麼要這麼分析?簡單地講,禅宗最單純,只講一顆心。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學禅?就是不喜歡啰嗦。但因為大部分的人,這樣講他聽不懂,才慢慢地拆給他聽。比如說,我現在下來幾個動作,上去幾個動作?一個。聽不懂的,現在准備上去,開始了,腳跟要抬起,腳尖要抬起,慢慢地分析,我可以分析得很復雜,甚至可以分析八個步驟,這叫分解動作,就是八識。對一個不需要分解動作的人,就是一下子。但分解動作假設八個部分,不可以說八個,它事實上是在闡述某個概念,但透過這樣子讓各位更了解。這各有利弊,有的人越聽越復雜。我講個很簡單的概念,你的心怎麼生起的?因境界而生起的。你聽懂了,拿回去用。那個境界所以讓你生起生氣的心,你的心是因它而生起的,你聽起來很簡單。如果跟你講更復雜的,就不一樣了。 【大圓鏡智】就是轉第八意識,成〔大圓鏡智〕。【性清凈,】第八意識就像一個生命的黑盒子,藏著很多的概念,什麼都有。我們的想法,假設有善有惡,你覺得你的善惡是幾比幾?當你沒有生起善念的時候,幾乎都是惡念。你念念沒有正念,必然念念生惡念,很恐怖。《地藏王菩薩本願經》講:「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你說叫我怎麼修!為什麼我們起心動念善的念頭很少,惡的念頭很多?這樣的理論原則上是不難懂。為什麼?這是個生命的黑盒子,你的這些惡念雜念不善念一大堆,但是你的善念淨念事實上是不多,所以難怪它常常會生起不善。那怎麼辦?注意看,修行是修心。這個心是抽象的,所以你要從「念」開始修,修念,每個念頭你自己知道。所以六祖大師才會跟你說「無念」,這是《六祖壇經》一個很重要的思想,以無念為宗旨,這個念是「「念」,不可以講「念」。修行是修念,所以才叫你念佛,為什麼?很清楚地看到念頭。你下輩子會怎麼投胎?這個理論很簡單,這是生命的黑盒子,哪一個力量最強,你就投胎到哪裡。假設你墮入地獄的念頭最強,那你下一輩子就隨著這個念,隨著業力去投胎了。比如說,你有沒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往生極樂世界?沒有。有沒有百分之一百的可能墮地獄?有?百分之百墮地獄事實上不難。你會懷疑這個理論嗎?這算不算也是預知未來?奇怪,你為什麼不要百分之百地往生極樂世界?你為什麼對墮地獄這麼有信心?墮地獄的種子越來越強,一定墮地獄。你想往生極樂世界,希望你極樂世界的種子越來越強,強到大於墮地獄的種子,你一定會先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會不會墮地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地藏菩薩有沒有墮地獄?有。會不會害怕?不怕。不怕去哪裡都不要緊;如果害怕,看到阿彌陀佛的眼睛比大西洋都大,你都怕死了。講這樣的理論,我看你們的表情好像有點懂又有點不懂。理論你懂,就不會說信與不信。懂的人,他知道沒有什麼信跟不信的問題,他知道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當我們往生淨土的種子很強的時候,就必然往生淨土,但是你欠人家的錢,縱使往生極樂世界,還是要還。你不可以講只要好好念佛就好,到了極樂世界,過去欠人家的錢都不用還。這樣的講法跟佛法違背,違背因果。有同學就問:「我修到極樂世界,還要還,那我就白修了。」那不一樣。你現在欠人家一萬塊,你的存款只有一萬塊,如果你遇到債主,那一萬塊還人家你就沒錢,就活不下去了,何況你多生累劫都跟人家借一萬塊呢。所以,依你現在的存款,你只要遇到冤親債主,你就倒了。要讓冤親債主變成你的護法,你有沒有聽過這個法門?怎麼變?就是說你本來欠人家的錢,當那個債主找到你,發現你是一個努力向上憤發的人,這麼有誠意去賺錢,想要還他,他不會再干擾你。他知道你要做,你可以還他,他不但不會干擾你,他還會保護你。你真的是個修行人,冤親債主遇到你,也不會干擾你,因為他的希望就靠你,所以你要好好修。沒有修行的,遇到冤親債主就差不多完蛋了。再來,當你自己修行到極樂世界之後,你還要還他,但你有能力還他們。有多少能力?假設我的財產是無限億美金,我還你一萬塊根本不要緊。這就是你的成就,就是你的資糧。所以佛成佛之後,他過去的因緣依舊要了,但他在了他的因緣時,他是無礙的,這樣才符合因果法則。所以地藏菩薩在地獄跟他在極樂世界是一樣的。 那你的第八意識現在是什麼種子,你自己回去看就知道了。你的念頭大概在想什麼?你一天到晚都在想什麼?那個力量是很強的。你一天到晚在想那個,以後死了就隨那個去了。所以,我才跟各位講,你修行要好好地修你的念頭,無論是六祖大師說的無念,還是我們所講的念佛,或是念念覺醒,都是從這個念頭開始來講。我們第八意識的種子實在是太多了,你根本不得清淨。你如何轉第八意識變成〔大圓鏡智〕?變成一面鏡子,這面鏡子都沒有灰塵,一面清清淨淨的鏡子,就叫做〔大圓鏡智性清淨〕,這個就叫做轉第八意識為如來藏,這是個專有名詞。迷時叫阿賴耶識,悟的時候就叫如來藏,你不要以為這兩個是不一樣的,不是,是迷悟的問題。假設你一直不能夠止息,是不能夠去證悟的。 【平等性智】轉第七意識成〔平等性智〕。【心無病,】第七意識就是執著。你那麼執著,成見那麼深,你的我見、我執、我慢都是因為第七意識的關系,第七識抓著第八意識不放。你抓住你生命的黑盒子不放,所以你的潛藏意識裡面,認為有個我,揮之不去,我執很重。如果你是這樣,就是病,心有病。「我」是什麼?不要一天到晚「我」啦!就是因為有我,所以才有人,就是因為有人,所以才有眾生的分別,所以才有《金剛經》那句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樣怎麼會平等?這個世間怎麼會平等?明白這樣的概念,才能夠平等,所以〔平等性智心無病〕。你現在不平等就是心有病,你平等,心的病就沒有了。怎麼樣才能夠〔平等〕?我的執著放下。我的執著存在是沒有辦法平等的。 【妙觀察智】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第六意識是分別跟妄想,六識跟七識原則上就是執著和妄想。眾生為什麼不能夠成佛?套《楞嚴經》的一句話:「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妄想、執著談的就是第六和第七意識,你把分別執著都放下了,你觀察這個世間是不會有偏見的,是清清楚楚的。【見非功,】,它的意思是說它不是刻意的,它是自然的。 【成所作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同圓鏡,】前面五識事實上最沒有問題,就像你拿個照相機,看到一棵樹,前面的五識是什麼就是什麼,第六意識就是想什麼,第七意識就是你執著什麼,第八意識就是你藏什麼,這樣講很簡單。所以,〔成所作智〕,就是它面對所有的境界,就像鏡子直接地投射,所以叫〔同圓鏡〕。簡單地講,如果有人問你如何轉識成智,也只有那個概念,就是放下自己的執著和分別。不然,你就沒有辦法轉。我再問你如何放下執著和分別呢?這就要看你到底有沒有修。但是,你講的如果是理論,內行人一聽就知道你沒有修。 【五八】果中轉。【六七】因中轉。【果因轉,】第五跟第八不用你修,因為第五跟第八都是無辜的。比如第五意識,就像你到文具店去買一只白板筆,第八意識就好像你買回來之後就放在鉛筆盒裡。白板筆和鉛筆盒都是無辜的,這是你把它們放進去的。哪裡出了問題?當我買這只筆回來,我就說:「很差,不好寫,形狀也不好看,價格又貴。」自己在亂想,那叫六、七識,都是六、七識出問題。看到就看到,又怎麼樣?沒有怎麼樣。你要從哪裡修?五八不要你修,五八今天之所以會迷失,凶手是六七,所以叫做因中轉。果中轉的意思就是當你成佛的那一剎那,五八跟著轉。因中轉的意思就是說你現在還沒有成佛,你要從這裡修,這叫因地。你要修六七,所以說要破除妄想、執著、分別,就是這個意思。 【但用名言】一種假名。假名說現在叫做轉識成智。迷的時候叫識,悟的時候叫智。這個名詞是假名。或者你現在叫迷,以後叫悟,迷悟也是假名。這些名詞都是假的,你不要被騙。【無實性,】轉名不轉體,也就是那個本體是一樣的。但是那個名相不一樣了。迷時佛性在,悟的時候佛性也在。比如說,我的手伸開叫掌,握起來叫拳。名詞不一樣,但是掌跟拳的體沒有不一樣。這個掌叫迷,這個拳叫悟,這個掌叫意識,這個拳叫智慧。講那麼久,用比劃的比較好懂。我們今天不能夠悟,都因為你總在研究手掌是什麼意思,拳頭是什麼意思,手掌怎麼會打開,拳頭怎麼會合起來,你這麼研究你就不會開悟。悟就是說:無論它怎麼變,它的本質是不變的,要你悟到本質,所以你要見性,不要見相,你見相就被相所迷。你見性不就成佛了嗎?你見相怎麼會悟呢?除非你「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若於轉處不留情,】沒有學佛的人看到「不留情」會誤會,以為「你們學佛學到不留情!」實際上〔不留情〕是不執著的意思。這個〔轉處〕是什麼意思?恭喜你,你已經轉識成智了,就是你已經去妄歸真了。六祖說真亦不可以執著,這裡〔不留情〕的意思亦是如此,也就是若是證悟之後連那個證悟也不可以執著。【繁興永處那伽定。】自性自〔定〕,佛性本〔定〕,就是你們所講的如如不動。這個不是修來的,這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繁興〕有兩個意識,第一個就是整個修行的過程;第二個就是處在五欲六塵的世界都不被影響,這個時候你就真的成就了。我們一般就死在名相,沒有學佛的人死在他的妄想分別。你們要注意,名相是幫助你去除妄想執著,不要把那些名相變成你的負擔。要把它們吞下去,不要抓住它們不放,也不要抓著它們來解釋,而是:我要用什麼樣的智慧,借助那個名相來消除我的妄想執著,那才是會修行。不然,你就變成研究佛法,這樣就可惜。而且這樣的修行負擔會很重,學到最後,你會發現腦袋裡裝的東西越來越多,但是煩惱並沒有減少。你可以去觀察,這個就是你學錯了,不要這樣學,這樣越學越負擔。 【通頓悟性智,】頓悟啦!之前那個三身就是性,四智就是〔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體,】體。【四智本心明】性。三身就是體,四智就是性。【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平常在家裡用功,日常生活怎麼辦?就是隨緣啦!只要你是隨緣,你就不會落入一邊,這句話就是中道。隨緣不可以講說你是執有執空,是直接跳開空、有。什麼叫隨緣?該怎麼做,是正確的你就怎麼做。客人來,該招待客人就招待客人;客人走了,不要發呆,就好好地用功。但是,你不要覺得很簡單,事實上是很困難,簡單地說,你的頭腦沒有那麼清楚。客人來就想:「我要用功他就來,耽誤我修行,真是冤親債主,我實在懶得跟他說。」你們可塑性強一點好不好?可塑性什麼人最強?不執著的人。我們一般人都是硬梆梆的,一折就斷掉了。你就是執著所以你的可塑性才不強。〔身智融無礙〕就是說你的體、用都真的明白,就能夠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該怎麼運作就怎麼運作,這叫〔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這兩句講得實在太好,你們修行一定是被這兩句話卡住。現在叫你好好地修行,你回去滿腦子就想:「我現在要怎麼修?」但是智通說:「你起個念頭說你要修行,那就叫做妄動。」就是你的妄心在起動。不要起嗎?守住匪真精,也不對。想要念頭不要起,我就保持這種不起念頭的概念,〔匪真精〕,〔真〕就是真如,〔精〕就是精妙,簡單地講就是,這樣你的自性就不能夠產生妙用的意思。你起也不對,不起也不對,起修就是執有,守住就是落空。「那到底要怎麼辦?念頭要不要起?」要。但是一起就是妄動,怎麼辦?我們現在直接來談。念頭本來就在起了,所以叫修念。但是,我們一般人起的念頭有動機,那就叫做妄。你的潛意識裡真的都是有動機,有目的的,你好好觀察。念頭要起,沒有目的沒有動機。這要怎麼樣才能做得到?你聽我講是很困難,現在請一個同學來做實驗,我說什麼你就做什麼。來,好好地念阿彌陀佛,一句句慢慢地念,念得自然點啦。好啊,我跟你一起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問,當你在念阿彌陀佛時,你的內在有動機、目的嗎?我現在不是證明給你看了嗎?你這樣就可以符合我剛才所講的那句話了,你的念頭是沒有念頭,也不需要有目的的。但是,你不肯。一個有動機有目的的人的心是永遠不會止息,你的妄心是死不了的,怎麼修也沒有辦法。我這會叫他念三句,他的心就死三句。不過也不一定哦,不一定你念阿彌陀佛心就不會打妄想,有時候也會打。但是他剛開始站在這裡,真的是沒有打妄想。那麼,訓練了不就得了嗎?你有體悟了嗎?有。好,回去好好地念啦!一句,沒有動機沒有目的。奇怪,怎麼無緣無故就開悟了?你自己要想這想那的,你怎麼開悟?我講這句話事實上不是我的意思。你看,六祖大師在解釋什麼叫無念:「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你不是想要無念嗎?你不是想修六祖大師教的無念嗎?無念不是沒有念頭,而是無二相,就是沒有分別對待。當你沒有分別對待,你自然就止息一切塵勞。你到底有沒有要修,還是你不懂得修?你不懂得修,就去學個你懂得的。當你內在沒有任何的動機,你自然就能夠無二相。你內在沒有分別對待,你只是單純地這個樣子,單純地起念,念什麼?念者念真如本性,念念都是真如本性,念念都是佛啦,所以才請他念佛啦。你們對任何概念不要停留在一種表面的認知,它可以講很深很深,這樣才不會落入智通的那一句話「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可以離開起修的妄想,也不會掉入守住匪真精的陷阱。但是大部分的人常常會掉入這兩句。你們自己假設有透過修行,要覺察,自己要跳開。【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你們的佛學名相假設不會用,反而會染污你,染污你的心和你的清淨,染污你的智慧。你讀佛法想要智慧,結果越讀越沒有智慧,越讀越煩,不然越讀越驕傲。
|
|
|
|
|
|
上一篇:達觀法師:六祖壇經講記 第81集
下一篇:達觀法師:六祖壇經講記 第79集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