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法師,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再次來到圓明寺,繼續來學習《大乘無量壽經》,這一部是淨土第一經,也是古德所說的如來正說第一經。釋迦牟尼佛來這個世間為了什麼?在《阿彌陀經》上講,釋迦牟尼佛自己講,他說「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迦牟尼佛來到我們這個五濁惡世裡面成佛,他怎麼成佛的?他是行此難事,這件難事一般人只知道它是成佛為難事,但是如果是說成佛,十方諸佛都成佛了,為什麼十方諸佛都贊歎釋迦牟尼佛,說他在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如果說難,個個都難,為什麼唯獨贊歎釋迦牟尼佛這件事是難?第一個是五濁惡世裡面成佛難,更有一個深意,是《阿彌陀經》裡面講的,《阿彌陀經》教我們做什麼?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成佛。如果釋迦牟尼佛他不是這樣做,他告訴我們,大家不能夠相信,一定是你自己先做到,然後再講,人家才能夠相信。所以《阿彌陀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說行此難事,這件事不是其它事,就是講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不退成佛這件事,才是難中之難的事情。他靠念阿彌陀佛成佛,然後成佛之後怎樣?再回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在這個五濁惡世,為諸眾生說此難信之法。
這個法門非常難相信,但是又非常容易行,叫做難信易行之法。你修這個法門很容易,容易到怎樣?講得最淺白,你想去就可以去,就是這麼簡單。你想去往生,你能夠深信發願,一定往生。這是蕅益大師講的,淨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你能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全靠你能不能夠相信、能不能夠發願,你真是相信、真是發願,就一定往生,就這麼容易。但是難在哪裡?難在你不是真正想去,真正想去的這個世界統統放下,一點牽掛都沒有,這個是真正願意去。一點懷疑都沒有,這個才是真正相信,難在這裡。你真正相信,真正發願去,百分之百把握,你一定能夠去。因為這個不是靠你自己能力去的,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加持,他在你臨終的時候親自來接你去。你根本不需要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甚至你東南西北都搞不清楚,哪裡是西方,不要緊,搞不清楚不要緊,阿彌陀佛親自來接你,絕對不會走錯路,絕對不會搞錯方向,他老人家來接你去。好像我自己本身,就是方向感不是很強,你看從我住的地方過來圓明寺,我自己打車都不認得路。跟司機說去圓明寺,圓明寺在哪裡?我也說不清,在屯門,屯門在東還是西都不知道。但是不要緊,有同修來接我去,總之我的任務就是上車就行,上了車,下車就是圓明寺。你往生極樂世界就是這麼簡單,阿彌陀佛親自來接你,拿著蓮花,好像蓮花就是你的車,你的任務就是上蓮花,上了蓮花,一下蓮花就是極樂世界,就是這麼簡單。所以難在你真正相信,很難。
所以釋迦牟尼佛親自來這個世界,才給我們表演出來,行此難信之法,自己念阿彌陀佛,他往生成佛了,然後又入到娑婆世界來,為我們眾生說此難信之法,所以得到十方諸佛的贊歎。所以善導大師,這個是淨土宗第二祖,他講過一句話,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迦牟尼佛為何要來到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為了什麼?唯說,就是只是為了,為眾生宣說,講清楚阿彌陀佛本願海。四十八大願叫做本願海,海就是好像廣大無邊的意思,所有的溪流、江河全部流入大海,所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叫做大願王,所有的願最後導歸到這個大願王裡面。釋迦牟尼佛就是為這件事情來我們這個世界,跟我們講這個淨土法門,如果你能夠相信,你能夠發願,直下承當,我願意去,這個是正中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他最歡喜、最高興,度眾生的任務就完成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講這部《無量壽經》的時候,歡喜到放大光明,他的色身、他的國土都一片清淨,晶瑩剔透,從過去以來未曾有見過的莊嚴。因為釋迦牟尼佛歡喜,眾生成佛的因緣今天到了,我終於等到這一天來了,所以就將淨土法門講出來。淨土法門概括起來,就是我們上一次未講完的一段話,我們的投影投出來:「夫淨土法門者,乃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超三界,徑登四土,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也」。我上次只講到一乘了義,萬善同歸未講完,今天繼續講。所謂一乘了義,上次講了,一乘就是教你成佛的法門,《法華經》上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講二乘是大乘、小乘,講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這些都是佛的方便說法。說白點就是,他哄你的,好像小孩子在火宅裡面,房屋都火燒了,很危險了,小孩子不肯出來。外面他爸爸就哄他,你快點出來,外面有羊車、有鹿車、有牛車,都是你們最喜歡的,你出來就有了。於是這些小孩子就很喜歡,出來了,出來之後見到,原來又沒有羊車、又沒有鹿車、又沒有牛車,但是個個都有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是馬車,而且這個馬車是非常莊嚴,金銀珠寶來裝飾的,出乎意料。一乘法,就是講你成佛的法門,本來你只是想成一個阿羅漢,或者成一個菩薩,但是你最後,出來之後發現你成了佛。一乘法,最高的。淨土法門就是教你成佛的,所以一乘中的一乘,了義中的了義。了義就是跟你講事實真相,不跟你講彎彎曲曲的話,直捷了當,告訴你事實真相,你本來就是佛,現在你想成佛,你就念佛,你念佛就可能成佛,就這麼簡單,事實真相就是這樣。這是一乘了義。
萬善同歸,萬這個字不是數字,不是說真是一萬,這個萬是代表無量,無量善法最後歸於淨土,而淨土裡面才能夠將萬善圓滿,你不往生極樂世界,你的善不能夠圓滿。儒家《大學》裡面講「止於至善」,至就是極,最高的,無上的,圓滿的這個善,至善。至善是什麼?成佛才叫至善,你未成佛作菩薩,都沒有至善。所以你看普賢菩薩,《華嚴經》的經主,毘盧遮那佛的上首弟子,等覺菩薩,他帶領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講四十一個位次,每一個位次都是無量無邊的菩薩,他們這些人個個都是分證法身的,叫做菩薩摩诃薩,摩诃薩就是大菩薩,不是一般菩薩,大菩薩。在天台宗裡面講他是六即佛,分證即佛,真佛,不是假佛,只不過還有習氣,沒有圓滿而已。好像是月亮,他真正看到,哪怕是初一的月亮,是一個月牙,也看到真月亮。他不是水中望月,水中的月是假的不是真的。看到真月亮,等到十五的月亮就圓滿了,從初一到十五都是真的月亮,這些法身大士就是這樣,分證即佛,到最後圓滿成佛。
所以從初住菩薩到等覺菩薩,總共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個,再加上等覺,四十一個位次,統統跟著普賢菩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他們在華藏世界都可以成佛,為什麼要去極樂世界成佛?萬善同歸,如果他們不往生極樂世界,他的善還有一點點不夠圓滿。所以普賢菩薩他要發願,怎麼發願?大家看看《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他說,我用國語,「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翻譯一下,願我臨欲命終時,我臨命終的時候,盡除一切諸障礙,一切業障全部消除。面見,我看見了,就在我面前,阿彌陀佛接引我往生,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極樂世界。「我既往生彼國已」,彼國就是極樂世界,我往生之後,「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我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現前,就在當下,就將我的十大願王圓滿了。普賢菩薩是修十大願王,十大願王就是萬善的代表,這個十大願王,普賢行願,可能大家有聽講過,菩薩如果不修普賢行,不能夠圓成佛道。你想成佛,一定要修普賢行願。普賢行願到最後是什麼?往生極樂世界,一往生極樂世界,現前就圓滿所有的大願,行願就圓滿了,一切圓滿,無有障礙。然後再倒駕慈航,回來度眾生。利樂一切眾生界,一切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統統我們都能夠利益,我們都能夠度化。所以普賢菩薩為我們做最好的表演,萬善同歸。如果不歸心淨土,一切菩薩的行願都不能圓滿。這個普賢菩薩講的,不是我講的,不是我修淨土,我特別贊歎淨土,不是這個意思,普賢菩薩講的。
下面「三根普被」,三根是上中下三種根性的人,根性不同是因為前世修行有不同,前世你修得好,這一世就是上根人,一聽佛法就明白,就真修行,這個就是真正上根。中根聽了之後,就很多問題,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是這樣?很多問題,他要搞清楚才能夠相信,才能夠依教奉行,中根人。下根不相信,這些是迷信,所以他不肯接受,這個下根。上中下三根的人統統都能夠修,普被,被就是全部包含,一個都不漏,全部都合適。不會說淨土法門只有上根人修,下根中根就進不去,不是,全部可以入,個個都合適。這個法門就很特別,其它任何法門都不可能三根普被。你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很清楚,我這個法門就是專門接引上上根人。不但是上根,上上根,上根還要上,如果不是,你怎麼可能一下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禅宗是一步登天,登不上去,摔下來粉身碎骨的。所以禅宗不容易修,他這個不是你硬來就可以的,他是一下子將妄想分別執著就放下,哪有那麼簡單!
大乘經裡面,如果講教下,禅宗是宗門,教下跟宗門的修行方法不同,禅宗它不跟你講道理,你來了之後,參禅,不跟你講,也不讓你想,不可思不可議,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要將你的妄念捏死,你才可能開悟,跟你講這麼多,增長你妄念,不跟你說,一開口就打。禅宗公案裡面很多這樣的例子,夾手指的,夾腿的,甚至將你的手指都夾去的,種種的法門,就是不讓你想,不讓你動念頭,你才可能開悟。我們,起碼我自己就不是禅宗根性,我的妄想多,一動念頭就打,可能打死我都沒有開悟,真是這樣。所以你看,禅宗我就不是上上根人。中根的人,教下,要跟你講道理,因為你很多疑問,特別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修禅很難,妄念多,既然有妄念,就跟你講道理,學教,佛把這些事實真相跟你講清楚,但是時間很長。禅宗就是很快速,當下就見性。教下,慢慢學,好像你現在要上二十層大樓,你現在慢慢一級一級從樓梯上,很保險,很穩妥,一層一層上。禅宗不是,禅宗是一步就跳上二十樓,一般人就跳不上了。教下就慢慢來,好像我,今年學了二十年,教下,二十層一年一層,中根人。
你看釋迦牟尼佛教學,他四十九年教學就是漸進式的,他成佛之後,在定中講《華嚴經》,有些人講二七日中,有些人講三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裡面,把《華嚴經》講完。《華嚴經》是經中之王,經中之海,根本法輪,所有佛法都是從《華嚴經》流出來,十方諸佛所講一切法,總題目就是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現在所見到的《華嚴經》是總部裡面一個綱要,目錄。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見到的《華嚴經》是大部,是「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意思就是說十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十億個銀河系這樣大,再乘以十,一百億個銀河系,將這個銀河系裡面所有物質磨成微塵,我們講基本粒子,有多少數目?這個數目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這麼多首偈,一首偈四句,所以《華嚴經》有這麼大。一四天下,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裡面有十億個單位世界,一個單位世界分成四分,一四就是四分之一,四分之一個現在講太陽系,其實應該是銀河系,四分之一個銀河系。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四分之一個銀河系磨成微塵,這麼多品。好像《無量壽經》四十八品,現在我們看到的《華嚴經》三十九品。它是多少品?一四天下全部磨成微塵這麼多數量的品,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世尊在三七日中就講完,這個是定中講的,他不是在這個法界,一般人進不去,只有法身大士才聽到。
等他出定之後,開始教化我們人類,就要怎麼樣?從基礎教起,講《阿含經》十二年,這個等於我們講的小學,打基礎;然後講方等經八年,好像中學;然後《般若經》講二十二年,這個是大學,講的都是事實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最後講《法華經》,講《涅盤經》,總共八年時間。所謂五時說法,這是教下裡面判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講多少法,五個階段,有小學是阿含,中學是方等,大學是《般若經》,到《法華》、《涅盤》是研究所。講到《法華經》才是最後最上根的人,他們慢慢成長。《法華經》裡面,當時也有兩萬人聽,跟《無量壽經》的地點是一樣的,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耆阇崛翻譯成中文叫做靈山,我們聽過靈山一會,靈山就是耆阇崛山。講《法華經》的地方,也是講《無量壽經》的地方,當時也是兩萬人參加,《法華經》五千人退席,連大比丘也退席。為什麼退席?聽不明白。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講個個都可以成佛,連一闡提,就是那些沒有善根的人都可以成佛,聽不明白。為什麼?根本不是他常識裡面可以接受得了的,《法華經》。所以《法華經》接引的都是上根人。但是《法華經》到最後教我們成佛,這個方法,這個原理我們知道,方法其實很難。
怎樣能夠成佛?我在這裡最簡單給大家介紹怎樣成佛。《華嚴經》上講,眾生為什麼會做凡夫,成不了佛?是因為有三個障礙,一個叫妄想,一個叫分別,一個叫執著,用佛學的名詞來講,執著叫做見思煩惱,分別叫做塵沙煩惱,妄想就叫做無明煩惱,這三大煩惱放下你就成佛了,人本來就是佛。因為我們現在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得不到佛的受用,只有凡夫的那種煩惱。所以要放下,放下就成佛了。六祖惠能大師一下放下,三個統統放下。一般人很難,一般人一步步來,先放下最重的是執著,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所以《阿含經》十二年,阿羅漢成就了;接著慢慢放下分別,方等教我們放下分別;最後《般若經》放下妄想,妄想放下了。《法華經》教我們什麼?你本來就是佛,妄想分別執著都是沒有的,本來沒有,是你自己純粹妄念生出來的,一下都可以放下。
講這個佛法概念很難懂,我跟大家做個表演。我今天帶了個道具來,這裡有三片帶顏色的玻璃紙,這三片玻璃紙分別代表妄想分別執著,黃色的是妄想,藍色的是分別,紅色的是執著,好像你發怒的時候,臉色很紅,執著來的。我們凡人三樣統統有,擋住我們的眼睛,看不到了。你看不到我的臉,看不到你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成佛,現在擋住了。現在佛教我們,你只要三樣放下就成佛了。但是凡夫就放不下,上上根人一下放下,中下根人就慢慢來,一樣樣放。所以佛說,好,先放下執著,是不是稍微清楚一點?清楚一點,這個時候是叫做阿羅漢,看到事實真相,看得比較清楚一些。但是還不是原來的面目,還是變了色的面目,我看你們都是灰蒙蒙的,看不清。佛說你繼續放下,下面放下分別,清楚很多了,是吧?只剩下妄想。這個時候對於事實真相又看清很多了,但是還不是原色,原來面目還沒有看清。佛教我們繼續放下妄想,這個時候本來面目就現出來了,這就叫做成佛了。所以就是這麼簡單。這三樣東西,本來是沒有的,而當它有的時候,也沒有改變你的本來面目。大家看我,我擋起來的時候,我的樣子還是那個樣子,只不過你沒看清楚而已。包括你自己也是,好像帶著有色眼鏡,看外面的世界全部變了顏色,《華嚴經》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境界是你的心現出來的,當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的時候,所現的叫做一真法界,《華嚴經》講一真法界。極樂世界就是一真法界,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的時候看見。
而我們現在為什麼看不到極樂世界?看到的是現在的五濁惡世,有生死的煩惱,有種種煩惱,八苦、三苦。就是因為這個,變了色,叫做唯識所變,這個識是意識的識。這個識就叫做妄想分別執著,用一個字「識」來代表。它變了,所謂變,不是它真是變,極樂世界一真法界沒有變,只是你看了以為它變了,所以你的受用都變了,本來你享受的是極樂,但是現在享受的是極苦,變了。好像我帶著有色眼鏡,看外面的世界,明明是紅色的,因為你看到是紅色的,其實外面世界不是紅色的,它原色沒有變。只不過你帶著眼鏡看到,以為它是紅色,以為它變了色,這個叫唯識所變。它不是真的變,是你誤認為它變,所以在這個境界裡面,你就很冤枉的受苦。
所以釋迦牟尼佛很歎氣,叫我們,叫做什麼?可憐憫者,很可憐。為什麼?明明你可以成佛,明明你就在極樂世界裡面,你偏偏自討苦吃,因為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學教就是慢慢放,禅宗就是一齊放。淨土法門殊勝在哪裡?你不用放。不用放就可以成佛?真的,阿彌陀佛來接你,你唯識所變,你怎麼變都好,阿彌陀佛隨著你變,他就現極樂世界出來。所以你見思煩惱沒有放下,他就現凡聖同居土給你,這個是下面所講的「徑登四土」的意思,凡聖同居土。見思煩惱沒有放下,不要緊,往生極樂世界入凡聖同居土。當你放下見思煩惱,放下執著了,沒有放下分別,阿彌陀佛就現什麼?現方便有余土給你。當你放下妄想,阿彌陀佛現實報莊嚴土給你。而這四土,再加上一個常寂光土,四土在一起,你的受用,乃至你的智慧,你的能力統統是一樣,因為阿彌陀佛加持。
就譬如說,現在你有億萬的財富,你享受非常快樂的生活。那個凡聖同居土的人,凡夫去極樂世界,自己沒有賺到一分錢,為什麼可以享受億萬財富的福報?因為我的父親是億萬財富大富翁,他給我的,阿彌陀佛給我的,所以我不用自己賺,自己就有了。有些人,他自己賺來的,賺一半,阿彌陀佛給他一半,他也很能干,賺錢又賺得多。譬如說阿彌陀佛給你十個億,你一分錢不用賺,就有十個億了。現在,我要自己賺,賺五個億,好,阿彌陀佛給你五個億,總共你有十個億。那些大菩薩,好像普賢菩薩這些,一去極樂世界,入的是實報莊嚴土,他賺了九億九千九百九十九塊,剩下一塊,阿彌陀佛給你一塊,總是你有十個億。普賢菩薩跟我們比,我們沒有辦法跟他比的,但一去到極樂世界,平等,大家都有十個億。無論是你自己賺的也好,還是阿彌陀佛給你的也好,總之你最後還是十個億。極樂世界就是這樣,凡聖同居土的凡夫去到那裡,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的等覺菩薩平等,這個殊勝。所以無論你是上根還是下根,上至等覺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都要去極樂世界,因為他還差一塊到十億,他都要圓滿它。你?下根不要緊,身無分文,去到也是十個億,平等待遇。這個是體現法門之廣大、之平等,所以才得到十方諸佛的贊歎。
佛這個法界就是平等法界,平等到凡夫跟佛都是平等,難就是你能夠相信。你看那些下下根人,人,我們很多是不相信,動物都有相信,動物比人肯定是更下了,是吧?動物裡面往生的都不少,你看佛門裡面有一本書叫做《物猶如此》,物就是動物,動物裡面有很多往生極樂世界,從古到今記錄下來的,等於是畜生道裡面的《淨土聖賢錄》,他們往生極樂世界。好像我們現在學的《無量壽經》會集的人,夏蓮居老居士,他是民國初年的時期的人,他念佛,他自己閉關念佛的時候,關房裡面,一個是他念佛,還有一只小老鼠在那念佛。這小老鼠,他要經行的時候,這小老鼠跟在後面經行;他坐下來打坐,老鼠就坐在他兩只鞋子之間那裡,兩個共修。念了一段時間之後,有一次,夏蓮居老居士念著念著要下來經行,要繞佛,就穿鞋。見到這小老鼠不動,跟平時不一樣,還坐在那裡。看看為什麼,是不是牠睡著了?拿腳輕輕碰牠一下,還是不動,仔細一看,往生了,小老鼠往生極樂世界!
我在美國讀完書工作的時候,我在德州大學教書,我住的地方旁邊有個大湖,有不少海鷗。有一次大風雨的時候,我看見有一只海鷗,可能是被風吹得受了傷,掉在地下,奄奄一息。我就把這只海鷗輕輕抱起來,給牠念佛,牠已經眼睛都睜不開,真是差不多要死了。我就將牠抱回家,在我佛堂那裡前面鋪一塊布,把牠擺在那裡,旁邊念著佛號,佛號機開著。我就跟牠開示,我說海鷗菩薩,我很尊重牠,海鷗菩薩,真是一切都是菩薩。海鷗菩薩,你現在受了傷,你現在可能壽命都差不多到了,你一定要求生極樂世界,你就念阿彌陀佛,脫離你的畜生道這個身體,去極樂世界換金剛不壞身,作菩薩。我現在為你念阿彌陀佛,你就跟著我念。牠的眼睛就打開,看看我,又合起來,接著我就為牠念阿彌陀佛。然後我還要上班,在大學教書,我就要上班。我媽媽跟我一起,她也聽經,聽經牠跟著聽。然後中午我回來吃飯,見到海鷗,竟然頭一起一落、一起一落在那拜佛,對著佛,很難得。翅膀就這樣張開站在那裡,就是等於支撐著身體站在那裡,如是我們就這樣為牠助念。一直念到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發現站在那裡動也不動,翅膀張開,站得很穩當,頭就低在那裡。仔細一看,已經往生了,海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你看,動物裡面也有往生極樂世界,絕對沒有錯。所以三根普被,連畜生都行,我們作人都不行,那太丟臉了,一定要努力,不可以輸給牠們。
「凡聖齊收」,無論你是凡夫也好,聖賢也好,統統一起收到極樂世界。這個聖人,不是說僅指我們世間講的聖人,孔子、孟子是世間聖人,這裡講的聖人,出世間的聖人,阿羅漢就是聖人。孔子、孟子他的境界比不上阿羅漢,阿羅漢有神通,六種神通具足,孔子、孟子還未達到。比阿羅漢更高的還有菩薩,甚至十法界裡面,最高的法界是成佛的法界,這些大聖,統統都收到極樂世界,他們統統都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個法門是非常殊勝。
下面說「橫超三界」,超是超越,三界是講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六道。六道裡面的天道包含三界,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無色界天。一般修行要慢慢一層一層去上,欲界是比較低的,眾生有欲望,這個凡夫欲望,財色名食睡五欲,有這個五欲,哪怕是少少的欲都在欲界。真正將欲望伏住了,真是沒有欲望,那就超越欲界,升到色界。色是物質,這個境界是有物質,但是沒有欲望,所以色界天人有宮殿,有各種的享受,但是他沒有享受的欲望,心地非常的清淨。禅悅為食,法喜充滿,色界天人很快樂。到無色界層次更高了,無色界連物質都沒有了,完全就叫靈界,沒有身體,沒有身體當然就不需要有宮殿,完全就是以靈的形式存在,住在大禅定當中。無色界最高一層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一個大劫我以前用計算器算過,大概是十二點七億年,八萬大劫再乘以八萬,所以你看壽命多長,禅定很深。但是壽命長還有終止的時候,到了壽命到的時候,他的禅定力就失去了,那個時候他就要墮落。而在這個無色界天的天人,他往往有一種誤會,他以為我所證得的就是涅盤境界,沒有煩惱,在禅定裡面沒有煩惱,他以為自己已經證涅盤了。哪知道到壽命終止的時候,那個時候煩惱起來了,定力失去煩惱就起來了,他就生大憂惱,甚至他怨天尤人,他說當時佛告訴我們這個就是涅盤,為什麼最後沒有了這個涅盤?佛在講妄語。所以他怨天尤人,甚至毀謗佛陀,這個時候,謗佛,謗佛這個罪業墮阿鼻地獄,阿鼻地獄就是無間地獄。所以從非想非非想處天,最高,一跌就跌到地獄,叫做爬得高,跌得重。
所以六道裡面,你說有什麼意思?好不容易爬到最高了,一跌下來從頭開始,從最低的地獄開始,然後再往上升。無量劫的輪回搞得真是沒什麼意思。所以佛教我們要出三界,出三界怎樣才能夠出?要斷見思煩惱才能夠出三界,證得阿羅漢,就不會再搞輪回了。你說要證阿羅漢,從欲界,到色界,到無色界,一層一層上,時間太長了,無量劫。因為你在升的過程中還有退,升一層可能退兩層,升兩層退三層,退得多升得少,所以搞了無量劫,想上去,上到最頂也不容易。三界難出,佛經裡面舉一個比喻,好像一個小蟲在一根竹子裡面想要出來,牠在竹子裡面,牠要一節節的咬,竹子有竹節,一節一節的向上咬,咬到最頂,終於出來。所以出三界,這個叫豎出,向上升非常難。橫出三界就容易,這條小蟲如果知道,竹子原來其實想出來,從旁邊出來,從竹壁那裡直接咬出去橫出,這個就容易得多了。淨土法門叫做橫出,不用豎出,無論你現在是什麼地位,你現在是人也好,是色界天也好,還是無色界天也好,甚至是三惡道的眾生也好,就在你現在這個地位就可以橫出三界,平等。再加上阿彌陀佛在外面為你挖,你從這個點挖,我幫你挖,就差你一口就咬出來了,出三界就這麼簡單,蟲子咬一口就出來,一出來原來就是極樂世界。所以他橫超三界,超越。所以淨土法門它的殊勝就在這裡,橫超。
徑登四土,一超出來你就直入極樂世界,根據你自己原有的境界,這種水平,入四種不同的淨土。第一個最低的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我們都是凡夫,跟聖人同居在一起,我們凡夫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有斷過,一去到極樂世界跟聖人一樣的享受。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他們是極樂世界等覺菩薩,你一出到極樂世界,跟他們一模一樣,連那個樣子都一樣,身無差別,智慧、神通、能力、享受統統一樣。因為是阿彌陀佛加持你,等你在極樂世界裡面斷煩惱,如果斷了執著,好像剛才說的將紅色這片放下了,你就入方便有余土。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有些人證得了阿羅漢,他斷了見思煩惱,他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就入方便有余土。如果他斷了分別妄想,直入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假如他連妄想分別執著的習氣都斷了,這個習氣是我們有心斷斷不了的,特別是妄想習氣斷不了。打個比喻,現在有一瓶酒,這瓶酒已經倒得干干淨淨,洗得干干淨淨,擦干了,你去聞聞味道還有酒味,確實酒一滴都沒有了,但是它還有味,這個味就是習氣。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的煩惱統統都沒有了,但是還有味在那裡,這就叫做習氣。《華嚴經》分四十一個法身大士的位次,都是就他的斷習氣的程度來講,確實他妄想分別執著全部都斷了,這三樣東西全都沒有了,但是他還有習氣在那裡,有習氣就在實報莊嚴土。慢慢斷到盡了,好像這酒瓶,你說怎樣斷習氣?沒法斷的,放在那裡。打開蓋放在那裡,放它半年,聞聞,一點味道都沒有了,那個時候就叫做圓滿成佛了。
所以在一真法界裡面,不可以說我要斷煩惱,你有這個念頭說我斷煩惱,對不起,你已經墮落了,你起了念頭。所以念頭都沒有,叫做無功用道,你不用作意,隨其自然。隨著你的自然,在度眾生的過程中,習氣愈來愈少,愈來愈少,最後圓滿成佛。但是他已經有能力在他方世界示現成佛了,眾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可以現佛身而為說法,這個是實報莊嚴土。到了習氣完全斷盡的時候,就證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是一點習氣都沒有,圓滿成佛。所以四土,凡聖同居、方便有余、實報莊嚴、常寂光土,四土是在極樂世界全在一起的。這個殊勝,我們在這個世界想找一個聖賢很難。譬如說,你想去普陀山見觀世音菩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普陀山,去過的請舉一下手。去過普陀山有不少人,請問你們見到觀世音菩薩的請你舉手?有兩個,三個,這些人不簡單,見到觀世音菩薩。畢竟是少數,而且不是經常看到,見到一次就了不起了,日夜都見的,這個肯定有問題,這個不是觀世音菩薩,這是魔鬼變出來的。但是你在極樂世界就不同了,日夜都在一起,跟觀世音菩薩手拉著手。觀世音菩薩是實報莊嚴土最上首的菩薩,竟然我們凡聖同居土跟他們在一起,日夜都不分離,叫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一登極樂世界,一土即是四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極樂世界殊勝在這裡。
「極圓極頓」,這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判教,一般講判五教,有的判四教,天台判四教。判教是什麼意思?將佛所講的四十九年的課程,分門別類。判教,用五教來判,是《華嚴經》裡面判的,叫小、始、終、頓、圓五教。小教就是講小學,意思是什麼?是眾生根性比較低,跟他講大法他接受不了,跟他講小教,小乘。始教是什麼?始教就是開始入大乘了,從小學就升到大學了。這個終教是講圓滿了,圓滿的教。頓教是什麼?頓教不但圓滿,是告訴你,你當下立刻就可以成佛,這個頓,頓就是快速,不用時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大家可能都聽過,很多人誤解,說是不是殺豬的放下屠刀就可以成佛?不是這個意思,哪有這麼簡單!這個屠刀是比喻,是表法。什麼是屠刀?這三樣東西是屠刀,妄想分別執著是屠殺我們的法身慧命,你將這三樣東西一放下,就立地成佛。
可以一下放下叫做頓教,禅宗是頓教,淨土宗也是頓教,你看念幾句阿彌陀佛就往生極樂世界,就成佛了,頓教。而且它圓教,圓圓滿滿,告訴你,你本來是佛,現在你念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藉極樂世界的緣來幫助你自己成佛。去到極樂世界之後,你才知道,原來你本來那個境界就應該這樣,當下成佛。它不但是圓的,是頓,而且是極圓極頓,極就是到最頂了,超不過它。所以這個教門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到什麼的地步?蕅益大師講,請看下面一頁,在《阿彌陀經要解》裡面說。蕅益大師一定是古佛再來,這部《阿彌陀經要解》,民國時期印光大師贊歎,說古佛再來為《阿彌陀經》做一個批注,都超過不了蕅益大師這本《要解》。因此蕅益大師是什麼人?古佛再來。印光大師相傳是大勢至菩薩再來,淨土宗第十三祖。蕅益大師是第九祖,明朝末年清朝初期的人。你看人家蕅益大師二十三歲就發四十八大願,跟阿彌陀佛一樣,我覺得他就是阿彌陀佛再來。阿彌陀佛親自來為自己這部經做一個批注,當然是古佛再來都超不過他,否則怎麼可能得到大勢至菩薩這樣的贊歎。大勢至菩薩,等覺菩薩,他最崇拜的是誰?當然是阿彌陀佛了,如果他不崇拜阿彌陀佛,他不會去極樂世界的。所以蕅益大師是什麼人,雖然沒有暴露身分,想想那個道理就知道,確實這個批注精彩絕倫。一千年來的祖師大德,沒有發明的意思,他統統發明出來,這裡面有一句話,他說,「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世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這句話不得了,什麼意思?說這一聲阿彌陀佛,這麼簡單四個字,誰都會念,有文化、沒有文化,你拿博士學位也好,小學沒有讀過也好,個個會念。我去到美國參加淨宗學會共修,這些西方人美國人他們也來念佛,不懂中文也會念。
但是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大法,是釋迦牟尼本師在我們五濁惡世所證得、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句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佛的法門。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今天一開始我就跟大家講,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成佛的,他念阿彌陀佛,一去到極樂世界就入常寂光土,四土一樣,常寂光土。常寂光土,一進去立刻就可以乘願再來,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成佛。一般人他不知道,只知道釋迦牟尼佛出家,十九歲出家,苦行學道,學了十二年,三十歲的時候沒得學了,然後去到恆河邊的菩提樹下坐在那裡,也不知道他想什麼,然後突然看明星就悟道了,就成佛了。講得我們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他怎麼成佛的?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他怎樣成佛的,他坐在菩提樹下,念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然後再回來成佛。在我們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所以他來到這個世間說此難信之法。「今」,今就是現在,釋迦牟尼佛回來做什麼?「以此果覺全體」,這個果是圓滿的成果,覺是覺悟,圓滿的覺悟就是成佛,成佛的這個果,佛果,全體佛果,「授與」就是給我們這些濁惡眾生,我們是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濁惡眾生,但是竟然可以一下就得到佛果,你能不能夠相信。
我打個比喻來說,現在釋迦牟尼佛拿個大蘋果給你,這個蘋果就是佛果,這個蘋果拿起來吃就行了,授與濁惡眾生就是給你吃,你就得到了。你只要相信你就得到,你就可以得到佛果。但是有些人,好像我以前一樣,就不能夠全體接受,問很多問題,為什麼?這個蘋果怎麼來的?為什麼會這麼大?為什麼這麼殊勝?怎麼種出來的?釋迦牟尼佛只好告訴你,它是從一個種子種出來的,種子種在地下,有土壤、要施肥、要澆水,然後就有陽光,慢慢發芽,發芽慢慢長成一棵大蘋果樹,蘋果樹這個時候成熟了,就結成一個蘋果,然後摘回來,由人一直運輸運到你面前給你吃,洗干淨給你吃。講了一大堆,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講這個,講到最後你聽明白了,吃了!吃了,你就得到了。還聽不明白,還不肯吃的,對不起,沒有了,壽命到了,來世再講。
所以現在我們要聰明一點,不用問這麼多,拿起佛果吃就行了。這句阿彌陀佛就是佛果,給你就念,念你就得到了,念佛就成佛。念佛時就成佛時,不念佛你就是凡夫,念佛就是成佛。所以極圓極頓,頓到當下一念你成佛了,圓圓滿滿的佛。這個境界是諸佛所行境界,唯有佛才能夠明白,唯佛與佛方能究盡。講真是太難講,可能好像我講得這麼清楚的都比較少有,我是學了二十年,終於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就告訴你們,你不要像我這樣又再來二十年,未必有我的壽命。你現在能夠念這句佛,你比我還厲害,還要究竟。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些老實人,老實人他不用問問題,一句阿彌陀佛,你教他念他就念,念到最後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這些才是了不起,上上根性的人。知識分子好像我們這些,勞累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所以釋迦牟尼佛慈悲,我們這些善根不足,所以跟我們講,善根足的人不用講。
但是我們不要誤認為自己善根很足,還是要聽,道理愈明白,你的信心就愈堅定,你的願望就愈懇切,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愈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這個法門非是九界眾生自己的力量可以信、可以解的。九界是包括什麼?六道眾生,這個是凡夫,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這三界是聖人,凡聖統統包括在內。九界的眾生說靠自己的智慧,沒有辦法相信,沒有辦法理解。你可能聽了有疑惑,為什麼我可以相信,為什麼我可以理解,什麼原因?難道我比菩薩還厲害?真是這樣,你比菩薩還厲害。不會吧!我是凡夫,怎麼可能比菩薩還厲害?其它方面比,你比不上菩薩,但是現在教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你比他還厲害,你的善根比他還深厚。
你看經文裡面說,《無量壽經》第十品講到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講經的時候,講到阿彌陀佛成佛,四十八大願成就了,只要你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時候,下面有一個阿阇王子,帶著五百大長者,長者是富貴人,個個拿著金花蓋,黃金的花蓋來供養釋迦牟尼佛,然後回到座位上面,立了一個願,願我將來成佛的時候,也好像阿彌陀佛一樣,建立極樂世界,幫助一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發這個願不得了,這個叫發菩提心,發願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立刻就贊歎這些人,這些人心裡面有這個願,釋迦牟尼佛有他心通,他已經知道。跟大家說,這五百人不是凡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已經供養四百億佛,釋迦牟尼佛統統知道,所以他們善根深厚,能夠來聽《無量壽經》。前世無量劫來供養四百億佛,你才對這個法門相信,能夠理解,而且也要有佛力的加持才能夠信解。但是他當時只是發一個願,我將來成佛的時候好像阿彌陀佛一樣,但是他還沒有發願我現在就要往生極樂世界,還沒有發這個願。你將來成佛,什麼時候才成佛?未知數,可能是無量劫之後。發了願肯定會實現的,不過是什麼時候就不得而知。
到了最後,到三十八品我們見到,阿彌陀佛佛光加持,阿彌陀佛出現了,佛光照耀我們業障消除,善根增長,所以在場所有的人,包括兩萬人,統統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時候才完全求生極樂世界,證明善根還差一點。我現在問問大家,你們是不是都想往生極樂世界?不得了,你們的善根,我講句老實話,不是說恭維大家,真的,保證你們的善根超過當時的五百人,阿阇王子和五百長者,他們過去生中供養過四百億佛,而你們肯定不止四百億。為什麼我這樣講?第一,你們一聽到淨土法門,能夠相信,能夠理解,而且能夠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經還沒有講到正文,你就可以求生極樂世界,你說還得了?阿阇王子那幫人是聽完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後才發願,而且還沒有發願要往生,你現在還沒有聽,還沒有開始聽,就已經發願了,你說你的善根是不是超過他們?還不止如此,他們這些人是聽釋迦牟尼佛跟他們講,你們是聽我講,竟然聽我講你們就發願,你們的善根肯定超過他們不知多少倍,所以不可以小看自己,大菩薩的行願。這一生緣不夠好,一下胡塗迷了,通過聽《無量壽經》,把我們無量劫那種深厚的善根發現出來,你這一生就可以成就。你超過菩薩,真是,我不是恭維大家,有根有據。
淨土法門講到這裡,基本上大致的意思講完了,你能夠真正相信,真正了解,真正發願求生西方,恭喜你,你這一生成佛的因緣就到了。你靜心想一想,真是叫做不可思議,無量劫來搞到今天,終於搞到頭了,可以出輪回,可以成佛道。所以這個法門是「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也」,真是連諸佛贊歎也贊歎不盡。
今天我們用這部經來學習,這部經自古以來,曾經在歷史上翻譯過十二個版本,十二個版本互相之間有許多不同的地方,證明是釋迦牟尼佛當年講過很多次,每一次講的不一樣,內容有出入,因為不同的方面講。好像《無量壽經》我講過很多次,每一次講你用文字記錄下來,肯定講的語言文字都不同。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為什麼講這麼多次?因為這部經重要,其它經講一次就可以了,這部經要反復講,反復勸我們。有十二種翻譯本,可惜十二本有七種譯本已經失傳了,只剩下五種原譯本,雖然五種原譯本,它裡面的內容有很多不同,就應該把它會集起來,如果不會集,學起來就非常不方便,你必須要五種原譯本來看。你做研究可以,你平時又要做事,又要上班,還有家務,怎麼可能去研究得這麼詳細?會集就很重要。
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兩次會集,宋朝的王龍舒老居士會集,蓮池大師非常贊歎。蓮池大師,淨土宗第八祖,所以他在批注《阿彌陀經疏鈔》裡面,多次引用王龍舒的會集本,他那本叫做《大阿彌陀經》,流通非常廣。我在剛剛學佛的時候皈依,本煥老和尚那時候就送我一部《大阿彌陀經》。那個時候我一看《大阿彌陀經》,就是《無量壽經》的會集本,非常的歡喜。我當時就發願,《大阿彌陀經》講,阿彌陀佛發願建立極樂世界,令所有的人去到那裡,就證得聲聞、緣覺、菩薩,所以我當時也發願,我以後成佛也要好像阿彌陀佛一樣有極樂世界,所有人來都作菩薩。我當時真是這樣發願,跟阿阇王子差不多。我很慚愧,你不要為我鼓掌,我比不上你們,你們比我厲害,我當時還沒有發願一定要去極樂世界,真是沒有發願。通過二十年的學習,聽淨空老法師講《無量壽經》,聽了很多次,現在終於發願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大阿彌陀經》。
接著在清朝魏源居士又再次會集,因為王龍舒那本不夠完美,有很多瑕疵,就是失誤的地方。所以魏源又一次會集,王龍舒所收到的只是四種原譯本,還差一種,魏源五種原譯本都搜集齊了,但是還有失誤的地方。所以到民國時期夏蓮居老居士再次會集,把前人錯誤的、失誤的地方全部補足、補夠,會集這部《無量壽經》,叫做完善的本,一點瑕疵都沒有。古大德,就是當時的大德梅光羲老居士,還有慈舟律師,這些老法師我們以前人都知道的,好像我們的師父暢懷老法師,過去就親近過慈舟老法師,很有名的律師,但是他也是求生淨土。慈舟律師非常贊歎這個會集本,而且曾經在山東濟南講過這部經,還為這部經做過科判。所以《無量壽經》到現在,終於出現了最完善的會集本。
古時候的祖師大德,批注《阿彌陀經》批注得多,《無量壽經》很少,古時候只有兩位祖師曾經批注過《無量壽經》。日本的祖師反而多,日本有二十二個批注的版本,中國只有兩個批注。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無量壽經》沒有完善的版本,所以學習很困難,現在終於有完善的會集本了,我們學習就方便。所以諸位同修你們手上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就是《無量壽經》的會集本,最善本,從今以後,學《無量壽經》就容易了。我相信淨土法門一定會大興於世,因為這部經是淨土第一經,沒有完善的版本不行。夏蓮居老居士有人傳說是普賢菩薩再來,他是坐著往生極樂世界,預知時至,會這個本。黃念祖老居士是他的大弟子,入室弟子,他批注的這部經。我們淨空老法師講解而且發揚光大,將這本經傳遍全世界,現在讀這部經的人不計其數,數以千萬計。所以我們得到這本經,真是叫做善根福德因緣具足。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從下一堂課開始就正式開講這部經。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