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以形成脈及習氣的形式,潛伏駐留於阿賴耶識中。疾病的發生是由於無明和我執所累積的有害業力。疾病會現前,則是由於煩惱、概念思維、風息(氣)、或是神祗鬼魔等等影響。疾病成熟的果即是四百零四種病,這些病以熱、寒、痰、痛和腫為首。簡言之,俱生無明的疾病是主要的“因”,而遍計無明(概念性無明)的疾病則是主要的“緣”。
所有的疾病都具備五種元素:潛在的基礎、有害業力為主因、煩惱為助緣、概念思維為連接鏈、風息(氣)為最後裝配工、神魔為輔助要素。
舉例來說,如果出現了寒病,此病是由於潛存在阿賴耶識的貪欲習氣所成,然後被強烈欲望之緣啟動而出現:連接鏈則是概念思維:“我病了!我是殘廢!如果情況更糟的話,該怎麼辦呢?”這會使得下行氣的功能失調,讓你暴露於陰魔邪惡力的攻擊。
同樣的,憤怒的種子為因,被連結著概念思維的盛怒之緣所啟動,這使得隨火的風息的功能失調,讓你暴露於陽魔邪惡力的攻擊,引生熱病。
愚癡的種子為因被強烈愚癡之緣所啟動,又與概念思維的環鏈連結上,這使得“等住氣”功能失調,讓你易於被邪惡的“地靈”所攻擊,引發粘液疾病。
嫉妒的種子為因,被強烈妒忌為緣所啟動,又與概念性思維的環鏈連結上,這使得“上行氣”功能失調,讓你易於被妖精妖怪的邪惡影響力所攻擊,引生疼痛的疾病。
傲慢的種子為因,被強烈自負之緣所啟動,又與概念性思維的環鏈連結上,這使得“遍行氣”的功能失調,讓你易於被非人鬼類的邪惡影響力所攻擊,引生腫脹的疾病。
由於疾病的成因是無明,因此你必須要認出俱生智,才能治療這些疾病;由於疾病生成的助緣是煩惱,因此你必須要讓注意力安頓在平穩安定的狀態中;由於連接者是概念化思維,因此你必須徹斷念想的束縛;由於結果的匯集者是風息(氣),因此你必須專注在氣的心要上;由於後援者是神魔,所以你必須要徹斷神魔有所存在的念頭。如此,你將能遠離所有的疾病。
關於疾病本身的治療,有三項要點:最好是能夠讓疾病自行解脫;次好的是捨棄驅邪除魔或禅修的參照點;最後則是透過觀想來治療疾病。
身病有三:一宿業;二內傷;三外感。
此三種病,唯宿業難治。倘能竭誠盡敬,發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超度宿世所害之怨家對頭,彼若離苦得樂,病者即可業消病愈。不但不復為祟,反感超度之恩,而陰為護佑。凡瘿此病,及醫此病者,均不可不知此義。
二內傷,或用心過度,或於酒、色、財、氣,各有嗜好。若能敦倫盡分,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兼用藥治,必易痊愈。倘不注意於根本,唯仗醫藥,亦難見效。縱效,亦不能永不復發。
三外感,但能依前內傷所說之法而行,縱有外受風寒署濕之患,亦極易治。若不注意於懲忿窒欲,閒邪存誠,即外感亦不易治。以根本受傷,徒治枝末,殊難得益。
病有能醫者,有醫不能醫者。能醫者,外感內傷之病也。若怨業病,神仙亦不能醫。念佛,便能令宿世怨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解而病即痊愈矣。外感內傷,念佛亦最有益,非獨怨業病有益也。
凡人有病,可以藥治者,亦不必決不用藥。不可以藥治者,雖仙丹亦無用處,況世間藥乎?無論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藥。此藥絕不誤人,服則或身或心,必即見效。(注:阿伽陀,意為長生不死、無病、健康、無價等,後轉作藥物名稱,尤指解毒類之藥。此處指念佛。弘一大師說:一句彌陀,阿伽陀藥,捨此不服,是謂大錯。)
病人一心念佛待死,壽若未盡,則當速愈。壽若已盡,則決定往生。縱念佛,以求好之妄念過重,反致與佛不相應矣,決難速愈。
—印光大師《學醫發隱》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