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及念開經偈: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們上一回一起學習了本經的第一品,這是介紹參加法會的聖眾。今天我們就來看第二品,我們來一起讀經文:
【德遵普賢第二。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我們先看到這一段。這裡是列舉出『賢護等十六正士』,總共有十六位在家菩薩的上首。上一品給我們介紹的普賢菩薩等,那是出家菩薩,這裡是列舉在家菩薩,所列的十六位上首的菩薩都是等覺菩薩,跟普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地位是平等的。這些在家菩薩當中,除了第一位賢護菩薩之外,其它都來自於他方世界,賢護是我們娑婆世界的菩薩。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到,淨土法門不僅是我們此方娑婆世界眾生要修,他方世界眾生也要修,所以當釋迦牟尼佛宣講這部《無量壽經》的時候,他方世界的一切菩薩都來集會。他們是來做影響眾,隨喜這一次的法會,為我們來做證明,證明這部經典是十方如來所宣說的不思議的經典。
本經我們看到這個序分很長,第一、第二品是屬於通序,通序也叫證信序,就是讓我們對這個經產生信心。這證信序兩品經文相當的有分量,可以說味道十足,雖然是序分,但是已經把本經殊勝玄妙的義理給我們和盤托出。正如古德所講的,「如人食蜜,中邊皆甜」,我們嘗那個蜜的味道,中間的和旁邊的都一樣甜,都一樣的味道那麼好。
本經我們看到這些菩薩「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這是第一品我們看到,他是菩薩眾的上首,所有的菩薩,這些等覺菩薩都是修普賢德的。這一章我們看到列舉完十六正士之後,就是贊德,贊歎這些菩薩,都在修普賢行願的這些菩薩他們的德行之高廣。我們看到世間人,世間的聖人,他們的德行,孔老夫子做代表,學生們贊歎孔老夫子的德行是「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節儉、禮讓,這是世間聖人之德。出世間的大聖人呢?這是普賢菩薩之德代表,具體而言就是普賢十願,從「禮敬諸佛」一直到「普皆回向」,十大願王。後面的經文有講到「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我們在那裡會詳細跟大家介紹普賢十願。
《華嚴經》上說得好,不修普賢行,不能夠圓成佛道。換句話說,如來在果地上這個品德是至高無上的,從哪裡修來的?所修的就是普賢之德。所以菩薩想要成佛,必須要修普賢的德行。華嚴會上,普賢菩薩給我們做示現,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如果這十大願王不導歸極樂,這個願王不能圓滿,一定是要在極樂世界才能夠圓滿。換句話說,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人也必須要修普賢行,多少都要相應。當然你修的功夫愈高,你在極樂世界品位就愈高,但是所有往生的人都要跟普賢行願相應。哪怕是一個造作一身罪業這種人,到臨終的時候他忏悔回頭,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能夠忏罪往生,這種人實際上他也是跟普賢行願相應。因為他忏悔,他的心轉過來,轉得很快,真正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雖然善還沒來得及修,他就命終了,但是他已經發了心,也是一個善人,普賢行願他也基本合乎條件,所以才能夠往生。
在本經我們看到先介紹賢護菩薩,這位菩薩出生在釋迦牟尼佛同一個時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證得等覺的果位。換句話說,他的境界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是相齊的。這裡列舉了十六位都是等覺的菩薩,而在家列舉的十六個上首。出家的菩薩,出家菩薩我們看經文裡面,列舉了三位,是出家的菩薩,前面列舉了五位出家眾弟子,加起來總共才八位,是出家的上首;而在家的竟然列了十六位,這說明什麼問題?這顯示出淨宗法門是佛專門來度在家同修的,所以在家人列得多,出家人反而列得少。當然淨土法門在歷代,尤其是近代,成就的人當中,確確實實在家的人很多,依這個法門修行得度的在家人居多。你不信看看咱們這個道場,在座的全是在家人,沒有出家人。在家人他修這個法門比較的方便,其它的法門修起來不容易。所以佛告訴我們,在末法時期是必須要修淨土法門,才有把握一生當中成就。
在家的等覺菩薩實際上也很多,為什麼在這裡特別列賢護菩薩?這裡面也有寓意,賢護有表法的意思。賢護表什麼意思?顧名思義,這就讓我們想起《金剛經》上講的,「如來善護念諸菩薩」,賢護就是要善護,護是護持,護持什麼?護持修行人,那些真正發了道心,想要在這一生有所成就的弘法、護法的這些修行人,佛菩薩要護持他。我們看到這個名稱,我們也應該學習,特別是在家的同修要學賢護菩薩,護持那些真正依教奉行的修行人,把護持修行人做為自己的一個使命和責任,正如佛菩薩護持我們是他們的使命和責任。我們看到了真正有發道心的人,他要發心弘法利生,我們應該護持他,紹隆佛種。我們護持他,自然也就得到諸佛如來、大菩薩們的護持,這是什麼?相應,我們是這個心,自然就感得佛菩薩這樣來護佑我們。所以對這些修行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我們看到他如果真有道心,真正發心要續佛慧命,我們應該細心的呵護,像父母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樣來照顧他,來成就他,這是賢護所表達的意思。我們不能夠有嫉妒心,那就障礙他了,看到他發心,我們不能隨喜,不能夠護持,反而障礙,去阻撓,這就大錯特錯!這個罪業就非常的重,為什麼?你障礙續佛慧命。佛法現在要補救、要護持都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去障礙,那是斷佛慧命,那一定是墮地獄。
所以這是賢護表示,能要護持佛法的人,要知道這也要有相當水平,賢護是等覺菩薩,大菩薩才能護持小菩薩。如果自己沒這個境界,沒這個水平,你護,護不了,自己都有煩惱,連自己都護不住,你怎麼能護人?所以要想護持佛法,最重要自己先成就,自己能斷煩惱,那你才有可能這一生把法給護好,護法就是護依法修行的人。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是賢護代表的。
底下『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這兩位以及後面總共十五位,都是他方世界來的。善思惟和慧辯才二位菩薩所代表的,是正智明了,這是智慧。善思惟是智慧,特別是講接觸了這個法門能接受、能信受奉行,這是真正的智慧。夏蓮居老居士曾經寫過一首偈子,這偈子寫到,「此事本來也太奇,頓教一念越三祇。佛雲難信誠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這此事是表什麼?就是代表這個淨土法門。你要修這個法門,這事情太奇怪了。這個法門奇在哪?它能夠一念越三祇,三祇是三大阿僧祇劫,這是講凡夫要修成佛果,那要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但是你要是能夠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一念就能夠超越三大阿僧祇劫,這事真是太奇妙。所以一般的人不能相信,不要說人不相信,連菩薩都不能相信。所以佛雲難信誠難信,如果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能相信,一萬人中也就是,不是一萬人,萬億人中也就是一、二個人,對這個法門能夠明了,能夠作善思惟。
那麼我們問,這個法門這麼難信,那為什麼我能信?在座的各位你們能不能信?要知道,你們就不是普通人,你們是萬億人中之一、二,結果都碰到一起來了。全球六十多億人口,有多少人能夠來學習《無量壽經》?真是很少的一個數字。如果能夠這一生接觸到《無量壽經》,你能相信,你能依教奉行,那恭喜你,你這一生成佛的機會到了,你能夠超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你念幾句佛就能往生,這個連菩薩都覺得不能夠想象。這是等覺菩薩他們明了,善思惟是等覺菩薩,他對你也佩服。你沒有他的智慧,居然也能相信,實在講,那個善根深厚無與倫比。不僅我們自己相信,還要勸導有緣的眾生相信,你能勸導別人相信,這叫「慧辯才」,你這個辯才是高度的智慧,為什麼?竟然能勸人相信淨土。這個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你能讓人相信,你也是慧辯才。
底下第四位菩薩『觀無住菩薩』,看到這個菩薩的名號就讓我們想起《金剛經》的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是讓我們心不要住在任何的法上,無所住,離妄想分別執著。但是這裡又生心,生心就很難理解。無住還怎麼生心?凡夫乃至二乘、乃至權教菩薩,他們對於無住生心沒辦法圓融起來,無住了,他就不能生心。像二乘人,他能無住,斷了執著,但是他不能生大悲心來度眾生。我們凡夫生心,成天打妄想,但就不能無住。所以又無住、又生心,這太難了,這是什麼?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才有可能做得到。我們怎麼能做到?黃念祖老居士曾經說過,你只要能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凡夫也能夠近似的做到無住生心。你看,什麼都不想,只念一句佛號,什麼都不想就是無住,念這句佛號是生心,同時完成。所以這個法門妙!觀無住菩薩在這裡所代表的就是《金剛經》跟《無量壽經》不二,《無量壽經》裡也包含了《金剛經》的義理。而且《無量壽經》它包含得更廣,《金剛經》只是一部分,這部經是全體,涵蓋了《金剛經》。
下面第五位菩薩『神通華菩薩』,他代表的是行願方便,無不具足。行願方便,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四無礙法界,所謂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法界在《華嚴》裡面才圓滿的具備,在其它經上我們沒看到。可是本經是中本《華嚴》,所以當然也具備了四無礙的法界,神通華在這裡代表。所以我們學這部經,也等於學了《華嚴經》。
下面第六位『光英菩薩』。「光」是光明,「英」是英發,光明英發。光明是什麼?是智慧,無量無邊的深廣的智慧在這裡統統發現出來,這是說明本經的德用。
下面第七位是『寶幢菩薩』,他代表智慧的殊勝,特別是表弘法利生。因為這個「幢」在古代寺廟裡面它是一個通訊的工具,如果這個寺院有人、有法師講經說法,在外面旗桿上就會樹起這個幢。幢是什麼?是一個圓筒形的,跟幡的質量是一樣的,幡是扁平的,這個幢是圓筒的。我們在大陸的這些大叢林裡面,大雄寶殿當中我們會看到,有那些幢,不過那些變成裝飾品了,掛在寶殿裡頭。在古代是掛在外面的,是做為一個訊號,告訴附近的這些鄰裡鄉黨、學佛的居士,今天晚上我們這個道場有講經,你們看到了之後就來,這是講法幢。所以高樹法幢這個詞往往就是用來表示講經的殊勝,講這個法會殊勝,這個法門得以推廣和弘揚。
我們學到了這一點,我們也要會用,淨土法門既然如此的殊勝,那我們每一個人接受了這個法門之後,有義務向其它人推介。現在道場不需要掛法幢了,但是這種精神我們要懂,就是要多向別人介紹。譬如說我們晚上講經,你的朋友親戚你可以給他打個電話,發個Email,這些都是法幢的意思。像我們協會一天八個小時上課,一般情況下我們師父兩個小時講經,有悟泓法師講《華嚴經》,有何美慧老師講《文昌帝君陰骘文》,還有我在這裡晚上講《無量壽經》,復講,八個小時。這個訊息我們也可以把它,譬如說印成一個小的紙片送給別人,這也是法幢。或者是打個廣告,把這活動的情形,這個時間表公布出去,歡迎信眾們來一起學習,這就是高樹法幢的意思。
底下第八位菩薩是『智上菩薩』,「智」是智慧,「上」就是第一,這是講在本經所說的智慧是無上的智慧,本經的內容就是無上的智慧。一般人想要開智慧,去讀《般若經》,或者讀《楞嚴經》,讀了老半天,不知道他真的開了智慧沒有,如果沒開智慧,讀也是沒什麼效果。如果我們能夠讀這部經,你能夠明白這裡頭的義理,讀著讀著你能契入,你就真正能開智慧。所以這部經也代表著無上的智慧。
底下第九位菩薩『寂根菩薩』,「寂」是寂靜,「根」是六根。一般我們修行人都希望六根清淨,可是卻很難做到,腦袋瓜子裡頭老是胡思亂想。用什麼方法能夠得到六根清淨?最好的方法,你能讀誦本經,這就是修清淨心。我們師父上人提倡,要讀經,這部經至少得讀三千遍,把它讀熟了,你能背誦了,然後你來修斷妄念的功夫。一部經從頭到尾讀,不能打妄想,如果打了妄想,暫停,然後重新開始。你要真正這樣修,你真正在修清淨心。當然這個也是不容易,這樣你要有時間來投入。上了年紀的老菩薩們有這個時間,這是你們的福報,你們可以抓緊修。要不然一天到晚忙什麼?往生淨土這個事情是最要緊的,這個我們應該擺在第一位。那麼年輕人他要工作,很多事情做,最好也能一天讀上一遍。我自己是每天讀一遍,雖然備課很忙,但是也能擠出一點時間。我通常都是早上在公園散步的時候來背經,我背經當然是有妄念,現在說背經沒有妄念做不到。我也沒有時間來按照我們師父提出的要求,說讀到哪兒打了一個妄念,就得從頭開始讀,我現在還做不到。但是我做到什麼?這一品,《無量壽經》四十八品,這一品當中如果有妄念,我們這一品重新讀,我是偷個懶,這樣來做,發現效果也挺好。慢慢你能保證一品之內不打妄想,然後兩品不打妄想,慢慢增加,如果半部下來都不打妄想,這功夫就不錯了。你可以這樣修,循序漸進,最後目標是我們師父提出的要求,從頭到尾一部經不打一個妄想。這是寂根菩薩所代表的,要修清淨心。
第十位菩薩是『信慧菩薩』,「信」是信這個法門,那才是真實的智慧,這個智慧不是這一生修來的,是宿世累積而成。本經裡面你看後面四十七品講到,「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你才能夠信這個。所以信這個法門,那個智慧是生生世世、多生多劫熏修而成。如果過去生中沒有修過這樣的善根,你要勉強讓他信,沒辦法,善根不足。修這個法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他過去生中沒修夠,你讓他信,他真的信不來,他會懷疑,他不能死心塌地來接受。所以怎麼辦?你要求自己。如果是我們自己信還不踏實,善根還不足,怎麼辦?你得通過聽經明理,把這個善根補足,善根能夠補足的。
底下第十一位是『願慧菩薩』,「願」就是發願求生淨土,這是真實智慧,為什麼?你往生了極樂世界,你這一生能夠成佛,你一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你修什麼法門有這個法門成就得快?所以你真能發願,你是真有智慧。這裡講的信、願,還有一個行,信願行是淨土三資糧。
底下『香象菩薩』就代表行,「香象」,他這個行是大乘的行門。所以很多人他不了解淨土,說你念阿彌陀佛只顧自己念阿彌陀佛往生,你不顧眾生,你是自了漢,小乘。其實這個法門不是小乘,你看本經裡面專門第四十三品就說「非是小乘」,特別怕你誤會,給你特別講出來,是佛講的,你修這個法門不是小乘,而且你修這個法門是如來第一弟子,這是香象菩薩代表這個行門,持名念佛。一般用小乘、大乘這個比喻,小乘用羊車、用鹿車來代表,羊拉的、鹿拉的,那是小車,只能載一個人。大乘一般是講大白牛車,大白牛就是馬,馬車它能夠拉的人比較多一點。可是這裡講的香象,象比馬就更大了,力氣大很多,拉的車就更大。所以香象是大乘中的第一,是最為殊勝的,這表示念佛的功德,淨土的這個行門。
第十三是『寶英菩薩』,寶英菩薩是代表願海萬德莊嚴。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大願海成就的,這裡面有無量無邊功德莊嚴,極樂世界是眾寶所成,這都是性德。這個性德像無量無盡的寶藏,現在開顯了,這是寶英菩薩所代表的,所謂寶中之英。修這個法門,剛才講的,能一念超越三祇,三大阿僧祇劫。你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你成就阿惟越致菩薩,這個地位是八地菩薩的地位。一般來講,要成佛,三大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修滿三賢位,所謂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賢位;第二個阿僧祇劫,從初地修到七地。你看看,你一下就能超越這麼多,這個功德可以說是不可思議。在極樂世界你要修,一般來講第三個阿僧祇劫是第八地修到十地、等覺、妙覺,這樣修上去,三大阿僧祇劫。但是你到了極樂世界,你剩下的本來要一個阿僧祇劫修的,你也不需要,你能夠非常快速的成就。像《無量壽經》裡面講,往生下下品這樣的人,他是最久才能夠開花結果,他需要最多是十二劫。十二劫比起阿僧祇劫來講,這個沒得比,阿僧祇是無量的意思,無量劫跟十二劫那沒得比。所以在極樂世界成就是非常的快速。這是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使我們的自性中的寶藏頓時開顯,這是寶英菩薩所代表。
下面第十四位是『中住菩薩』,這個「中」是中道,「住」是安住,安住中道的意思。怎麼樣安住中道?就跟剛才講的無住生心一樣,無住生心就是安住中道,怎麼安住?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安住中道,中道第一妙谛,至玄至妙,你安住在佛號當中就是,所以極其方便。
下面第十五位菩薩『制行菩薩』,這個「行」是講我們的心行,身口意三業的造作都叫行。「制行」是什麼意思?制是約束,約束、控制我們的身口意的造作,這是講持戒,修善、持戒。我們師父上人要求我們一定要落實三個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是戒的基礎,我們先用這三個根來降伏自己的那些毛病習氣,所以天天都應該什麼?拿著功過格,三個根功過格,協會這裡發給大家,你拿來去對照、去反省,天天認真的改過自新,這就是制行,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改過來。
譬如說如果我們平常比較懶散,生活很隨意,這就不符合《弟子規》的要求,那怎麼改?按照《弟子規.謹》這一篇努力的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非常的條理,環境、屋子打掃得很干淨,「房室清,牆壁淨,幾案潔,筆硯正」。處處都有規矩,這是制行,斷我們懶散、放逸的毛病習氣,這就是落實《弟子規》。還有《感應篇》,假如我們念頭裡面常常會起惡念,有殺盜YIN妄的惡念,這殺的念頭是惡業裡面最為嚴重的,但是它比較容易斷。當然習氣也不好斷,什麼叫習氣?譬如說你發脾氣,你發脾氣等於說是傷害人,你傷害人就是殺心未斷,那要去斷。最難斷的是YIN念,尤其是年輕人,在這個五濁惡世、花花世界裡面,要降伏這個煩惱不容易。可能行為沒有了,念頭還在,見了異性還會動心,這個念頭要斷,這是三界輪回的根本。《感應篇》裡面教我們,「見他色美,起心私之」,這就是YIN念,見了美色動心,這就是造作惡業。所以制行,把身口意不善的造作、惡作控制住,先認真控制,然後慢慢就把它化掉,用戒律來把這些無始劫來的習氣化解得干干淨淨。
前面講的十四位菩薩,這是教我們認識這個法門,第十五位制行菩薩是教我們要認真的下手修行。前面是解門,這裡講的是行門。那麼行門裡面,我們師父上人為淨宗學人開出五個科目,所謂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這五大科目一定要去落實,不落實,這往生就可能沒把握。第一個是三福,《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三福。這裡我們就不把它展開說了,但是要提到,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是基礎,所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學佛的大根大本。特別是頭兩條,孝親尊師,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學佛肯定學不成,不會有成就,學得再多都是皮毛,為什麼?沒有這個根本。經上講這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正因裡面的第一福的第一條就講的孝養父母,孝心,還有奉事師長,這是敬師。一個是孝道,一個是師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往往我們看到很多同修當中有所成就的,學得比較好的,進步很快的人,你看看他都是孝子,孝子容易成就,為什麼?他的根基牢。所以他這一學,很快就進步。我們反省我們為什麼會學了很久,都好像進步不大,煩惱習氣克制不住?很可能就是因為這個根本缺失,孝敬心始終沒有生起來,所以空費了很多的歲月。
所以我們師父提倡要真正扎根,扎什麼根?孝親尊師的根,從《弟子規》開始。而《弟子規》最重要的頭八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是大根大本,別看它很簡單,你落實起來就不容易。如果你沒有真正孝敬心,這八句你就很難落實。你落實孝道了,你師道也很容易落實,你把對父母的那個孝敬心轉向對老師,這就是敬師。如果不孝敬父母,他怎麼可能尊敬老師?老師可能名氣很大,他見到老師很尊敬,那個不是真正的尊敬,那是尊敬老師的名氣,心裡有名利的心使然,不是說真正希望在老師會下求道、學道。所以他就不可能有長遠心,他容易懈怠。
我自己感覺到我也很幸運,從小母親善教,我的孝道還算稍微有一點點基礎。當然跟古人比,跟古聖先賢的標准來比,那是差得太遠,但是跟同齡人來比還算好一些,這是母親教導有方,言教還有身教。所以我遇到老師,遇到師父上人,這個恭敬心就比較能夠生得起來,尊師才有重道,不尊師其實就是不重道。老師有沒有說要求你尊重他?沒有,如果老師要求你尊重他,這老師不是真正的明師,這個明不是名氣的名,是明白的明,有智慧的老師叫明師。真正明師把這名聞利養全都放下了,怎麼可能說要求學生尊敬他?為什麼強調要尊師重道?那是為學生好。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學生自己心中有誠敬心,那才可能學到真正的學問。特別是學道,恭敬心一定要十足,才能有成就,不在乎你原來根性如何,真的在於你對於老師的恭敬心。
我對師父,跟大家說老實話,我把他就看成佛一樣。這話說出來,有的人說你是搞迷信,師父有講過,他的身分是不能透露,你要是透露了他就要走了,所以你透露,他不是。他不是,是你心中認為不是,那就不是;我心中認為是,那就是。對我是佛,他對你可能是個凡夫,那你只能夠接受凡夫的教化;我心目中他是佛,我接受的是佛的教化,你看不一樣吧?這全在自己做弟子、做學生的那個存心,你能夠有十足的恭敬,你就能夠得十足的利益。他是不是佛?當然我們沒有成佛,我們不曉得,但是我們真的由衷的把他當作佛一樣看待,所以對他的教誨是毫不懷疑,認真去力行。更何況我們看到經上也有依據,《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就講到,經文中說,弟子對老師應該是什麼樣的存心?為人弟子應當尊重恭敬老師,「當視之如佛」,這是經文上講的,要把老師看成佛一樣,這是世尊教導我們的。所以三福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孝親尊師。有了這個根基,然後其它的就比較容易成就,你就接著再落實《感應篇》,《感應篇》落實什麼?慈心不殺,修養我們的慈悲心,不殺是不傷害一切眾生。修十善業是《十善業道》,你看這三福第一福是三個根。
然後,第二福是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小乘人修的福,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你才有三皈五戒。然後第三福是菩薩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發菩提心這是往生正因,不發菩提心往生不了,什麼叫菩提心?最簡單的來講,四弘誓願頭一個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度盡一切眾生,你真的發出這個願來。那麼發了菩提心之後,首先自己斷煩惱,自度,然後才能度他。自度是什麼?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度他是勸進行者。這是三福。
第二個科目是六和,修六和敬,我們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在師父上人的倡導下,深入來學習六和敬。我們也曾經細細的講過師父提倡六和敬的倡議書,還有《修六和敬祈禱文》,都有光盤,網上都有視頻,可以認真來學習。最重要是什麼?自己要落實和,這個和是要求自己跟外面一切人事物和,絕不能要求說別人跟我和,這是關鍵所在。往往不能跟人和的,都是要求別人跟我和,不能夠去自己反求諸己。
昨天晚上有一位同修來找我,他就是跟我提到,跟另外一位同修合作,做一樁好事,結果兩個人鬧矛盾,彼此都煩惱,跟我說他怎麼樣怎麼樣。我就跟他講,和才能夠萬事興,和為貴。你想做這個好事,你要把事做好,首先你自己得和睦,做事的人大家要和睦共處,齊心協力,才能把這個好事做好。如果是不齊心,不能和的,那這個事肯定很多障礙。他說是很多障礙,我說對。那就要求自己要跟對方和,不能說他要對我怎麼樣好,怎麼樣的遷就我,你不可以,你只能要求自己遷就別人。當然原則上的問題我們把握原則,但是不能傷和氣。往往傷和氣是什麼?執著的堅持自己的意見,見和同解被破壞了。菩薩四德裡面講的「柔和質直」,外面對人要柔和,質直,你要把握原則,但是不應該傷和氣。你自己用真誠的心,你沒有自私自利的想法,一切都是為眾生想,做好事,為眾生,自己不圖名不圖利,何必要去生煩惱?做得成,那是眾生的福報;做不成,那只好是感歎眾生沒有福,自己在裡面沒有任何利害關系,沒有得失心,你有什麼不能跟人和的?所以一定要守六和敬。
一個團體真正有和敬,它才能夠興旺。僧團是依六和敬來修行的四個人以上就叫僧團,出家、在家都包括在內。古德有講「法賴僧傳」,佛法要靠僧團來興旺起來。假如我們這個團體、我們這個道場要是不和敬,那我們不能興佛法,甚至我們會破壞佛法的形象。所以往往團體裡面大家都要推行佛陀教育,這是好事,好事大家一起做,但是以不傷和氣做為我們好事的標准。大家想想,假如做一樁好事,要跟人家鬧矛盾,起煩惱,這好事也變成不好,所以為什麼說和為貴。所以和為貴,就是以不傷和氣為最重要,那就是要自己控制自己的習氣,處處學忍讓、學謙虛,這才能夠做到六和。
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這都是我們要力行的科目。三學是戒定慧。六度是菩薩六度行,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這個我們就不展開介紹。十大願王,底下我們會介紹。這是講到制行,用這些五大科目的行門規范自己,你這是修真正的制行,你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行門上也要跟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相應,這才能夠感應道交。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要跟他是一類人,你才能感應到一起來。
下面第十六是『解脫菩薩』,最後一位,這位菩薩代表的是果,前面是代表因,修因證果。「解脫」是大自在,解脫什麼?解脫的煩惱,煩惱有三大類,所謂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和無明煩惱,有這些煩惱就不自在。菩薩在這裡代表解脫這些煩惱。斷了見思煩惱,你就解脫了生死,三界生死就沒有,但是還有變易生死。要把變易生死都要解脫,那要斷塵沙、無明這兩種煩惱,這兩種煩惱都斷盡了,你就永得解脫了。這是講到十六位菩薩,代表可以說是全經的內容,經典的修行的方法,全部都在這裡面體現。
底下講『而為上首』,這是十六位菩薩做為在家菩薩眾代表,這是一段,列舉了所謂眾成就。眾成就裡面所列名的,那是以德來列名,所以底下是贊德,給我們詳細的說明這一些諸大菩薩的德智。前面經文裡面講的「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那是總說,但是這部經它還加上後面的別說,就是詳細的說明這一切大聖到底有些什麼樣的神通德智。我們來看經文: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
就這一句,這就要講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了,剛才介紹了師父提倡的五大科目,最後一個也是十大願王。普賢行,《華嚴經》裡面可以說是最高的行門,普賢菩薩的行門跟其它菩薩行門有什麼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普賢行心量廣大,所謂盡虛空遍法界,而且是永無疲厭的。「行願品」裡面講到普賢十大願王,願願都是「無有疲厭」。這是普賢的他的心量之廣大,超過其它任何菩薩。十大願王都要以這樣的大心量去修。
第一個就是講「禮敬諸佛」。禮是外表有禮貌,有禮節;敬是內心,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裡面有敬意,外面自然就有禮節。換句話說,如果是外表對人沒有禮節,禮貌不周到,說明對他的敬意也不夠,這內外是一致的。我們看到禮敬諸佛,看到這個字第一個可能想到,對佛像我們要恭恭敬敬去禮拜,是不是就這麼一個意思?如果你要把這個意思理解得這麼樣的小,那普賢菩薩都會掉眼淚,你把他這個意思誤解了。諸佛是什麼意思?不是指這個佛像而已,佛像它是諸佛的一個代表,一個形像而已。真正諸佛是什麼?一切眾生。《華嚴經》裡面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也就是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佛。有過去和現在已成了的佛,還有未來未成的佛,我們周圍的這些眾生都是,哪個不是本來是佛?所以我們都要禮敬,我們對佛怎麼樣的恭敬,對一切眾生就應該怎麼樣的恭敬,敬的心是一樣的,這是敬他的佛性。在性上講,所有的眾生都是平等,跟佛平等,都是佛,所以要平等的禮敬。我們看到《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講到,善財你看他到外面參學的時候,遇到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這代表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禮敬,敬他們就像敬佛一樣。而且不管是善人還是惡人,做好事的、做壞事的,統統一律禮敬,平等的,為什麼?因為佛性是平等,佛性裡沒有善惡,沒有好丑。
不僅是對眾生禮敬,對人禮敬,對無情眾生,像桌椅板凳,像山河大地,我們都要禮敬,怎麼個禮敬?不是說給桌椅板凳磕頭作揖,是你對它要愛護,你每天把它擦得干干淨淨,擺得整整齊齊,這就是對它的禮敬,你要是搞得很髒很亂就是沒有禮敬。所以禮敬,敬是講的心,心是平等,像敬佛一樣。在禮,表面上的這個禮節,對不同的眾生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對佛我們要頂禮三拜,對老師頂禮三拜,對父母頂禮三拜。但是對一般人,你要走到街上見人也是頂禮三拜,人家覺得你是不是頭腦有毛病?你就不可以用這麼樣的大禮,但是敬意不變。你譬如說向人能夠鞠個躬,微笑,這也是對他的禮。所以在外面表現的這個禮節要隨俗,就是恆順眾生,但是敬意是相同的,因為敬是性德,只有性德才能夠開發我們的自性,我們想要明心見性,想要成佛,那必須得修禮敬。這是講到第一個,禮敬諸佛。
第二是「稱贊如來」。如來不就是佛嗎?為什麼第一條是說禮敬諸佛,第二個又用稱贊如來,不講稱贊諸佛?這用的名詞不太一樣,裡頭的意思有不同。像在《金剛經》裡面講,它裡頭有「諸佛」,有時候講「如來」,講諸佛是從形相上說,講如來是從性上說。所以在《金剛經》裡看到諸佛,你知道是講相,講如來是講性。禮敬我們用諸佛,這是在形相上,我們對不同形相的眾生,這都是諸佛,我們平等的禮敬,絕對沒有分別執著,好人、壞人我們都禮敬。但是眾生確確實實他有迷悟不同,開悟了眾生我們稱他為佛,迷了的佛我們稱他是眾生。
所以稱贊起來,那對於迷悟不同的這類眾生和諸佛,我們就要有差別,迷的我們就不能稱贊,我們稱贊是稱贊悟了的。所以稱贊如來,就是跟自性相應的我們稱贊;如果跟自性相違背的,我們只禮敬,但是不稱贊。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們看到他去那些大菩薩那裡參學的時候,有禮敬有贊歎,但是其中有三位菩薩,善財是只有禮敬沒有贊歎。哪三位菩薩?第一位勝熱婆羅門,他代表的是愚癡;第二位是甘露火王,代表是瞋恚;第三位伐蘇蜜多女,代表YIN欲,YIN欲是貪。貪瞋癡這是三毒煩惱,這三位菩薩代表,所以善財到他那裡去參訪,只有禮敬,沒有贊歎,這是跟性德相違背的,所以他不贊歎。所以我們所稱贊的一定是要利益眾生的,我們稱贊性德,是鼓勵眾生也來學習這個性德。
對於道場我們也是如此,譬如說像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在我們師父領導下,每天八個小時講經上課,弘揚佛陀教育,這個我們很贊歎。因為佛法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它應該是從事教育的事業,這個道場是個教育的機構,像個學校一樣,每天是上課,這是本分,所謂「如來家業」。如來的家業就是弘法利生,辦教育。如果這個道場要是天天搞法會、搞經忏佛事,超度亡靈,不搞這些講經說法,那我們贊不贊歎?我們不能贊歎。這個事是好事,也是需要做,但是你要知道,這不是真正佛教道場的本分事業。本分事業是什麼?是教學。釋迦牟尼佛他一生講經說法天天不中斷,他沒有帶領弟子們搞一個什麼法會,超度什麼亡靈,他沒有,他就是教學,教學才真正是佛事。佛是什麼意思?佛是覺悟的意思。覺悟眾生的事業這叫佛事。我們師父提倡我們干這個,這是真正的佛陀教育,這是佛教的本色。除了講經以外,就是修行,你看古道場裡面是二時講經,二時修行。這個二時,一時是印度的一時,一天分六時,等於是我們現在的二十四小時,一時是四個小時。二時講經,二時修行,就是八個小時講經,八個小時修行。修行,像我們淨宗道場用念佛,禅宗道場用參禅。我們這個道場基本做到,我們十一樓是講堂,二時講經;底下念佛堂也是二時念佛。這是恢復真正佛教的本色。
這個禮敬是用來折伏我們自己的驕慢心,因為貢高我慢的習氣這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往往不自覺的就會傲慢,就會看不起別人。特別是比較能干的、比較聰明的人,往往會對人看不起,自己只要有一技之長,就會做為自己傲慢的資本,甚至連父母老師都沒放在眼裡,這是很大的一個煩惱。孔子都說,如果一個人「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這個人如果像周公一樣的有才華,有這樣的一種才干,但是這個人「驕」,驕傲、傲慢,而且還吝啬,這個人就不用再看了,肯定不行。所以傲慢是大煩惱,用什麼來斷?用禮敬,自己謙卑,禮敬別人,把別人當作諸佛一樣看待,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平等的禮敬。這是學謙虛,這個相對比較好修。但是第二條稱贊如來,這個就要有智慧,這要比禮敬諸佛有智慧才行。因為你有智慧才能辨別邪正,知道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什麼如法,什麼不如法,你在稱贊的時候就要有所選擇,不能夠誤導眾生。這是提到這個事情,就像剛才我們舉的例子,如果道場只做經忏佛事,咱們禮敬不贊歎,為什麼?如果贊歎,就怕誤導眾生,以為佛教就是搞經忏佛事,就是超度死人的,那就會誤導。
第三個普賢行願是「廣修供養」。這是講布施,布施裡頭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布施得三個果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想得到這三個果報,你想有財富,有健康長壽,有聰明智慧,那你真得修布施才行,你不修怎麼能得?種瓜才能得瓜,種豆才能得豆,你得種那個好因,才能得好果。這裡講的供養,沒有講布施,是什麼原因?供養比布施這個恭敬心就要更高,供養是什麼?下對上,布施是平等的,甚至是有上對下的感覺,我布施給你,那是什麼?好像我比你富有,我給你錢,那叫布施,那個裡頭恭敬心不足。供養就不一樣,供養也是給你錢,但是我把你看作父母一樣,我把你看作諸佛一樣,我對你供養。所以供養裡頭有恭敬心,十足的恭敬心,就是前面講的禮敬諸佛這種心。這是普賢菩薩修的,所以他得到的果報更為殊勝,他三種布施也得這三種果報,但是果報要殊勝太多。
講到布施、供養,最殊勝的,《普賢行願品》裡講的,「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所以我們布施供養要有智慧,要選那個最殊勝的供養。我們有錢,這是福,我們是有福報。可是你能用錢,這是智慧。如果光有福,沒有智慧,你有錢不懂得該怎麼用,可能用這個錢來造業了,將來得果報,那不得了!愈有福的人可能得的果報愈慘,造業愈大。所以有福更需要有智慧,智慧要挑那個供養最殊勝的供養,那就是法供養,真正是「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給眾生真實的利益,什麼利益?不是說眾生沒飯吃你給他飯,沒衣服穿你給他衣服,那都是小的利益。況且如果他沒有福,你給他,他可能也不能受,他得有福才能接受到你的布施。什麼是給他真正利益?你得讓他覺悟,讓他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他自己能修福,這是給他真實的利益,這就是要法供養,你要告訴他這個道理。
尤其重要的是要幫助他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這才是最為殊勝的利益。幫助一個人求生淨土,要知道,比了生死、出三界更殊勝。他不僅出三界,而且是出十法界,這是真實的利益。如果是光出三界,沒往生淨土,這個是屬於聲聞、緣覺、菩薩這一類人,四聖法界裡面的聖賢,他們還會有隔陰之迷,投胎之後他還會迷,盡管他善根深厚,他遇到佛法還能覺悟,可是他一迷往往就是二十年,到二十歲他可能才能夠學佛。像蕅益大師他迷了之後,他十二歲學儒,學程朱理學來謗佛。他本來是什麼?一直小的時候都吃素的,十二歲學儒之後他就開葷了,喝酒了,而且寫了幾十篇謗佛的文章。一直到十七歲,五年以後,看到蓮池大師的《自知錄》,他才能回頭,他才曉得自己錯了,後來出家修行,他自己忏悔。所以他出家以後身體不是很好,這是什麼?過去造了業,迷了他就會造業。所以隔陰之迷很可怕!假如不往生淨土,那真的是難保不會墮落。蕅益大師我們相信是佛菩薩再來給我們做示現,告訴我們要謹慎。
所以幫助眾生真正最殊勝的利益,就是法供養,把佛法介紹給眾生。佛法興旺,最重要的是要有繼起的人才,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說佛法很興旺,所謂興旺就是很熱鬧,道場來的人很多,一搞法會就是人山人海,大家捐的錢也很多,印的經也很多,印的光盤也很多,現在就是這樣。能不能說是佛法興盛?未必。為什麼?要看是不是真正有成就了的這些修行人。所以培養人才這就比什麼都重要。
現在,我們師父講,很多法師出來講法,不能說沒有講經說法的人才。黃念祖老居士以前也說過這麼一句話,這是引用古大德的說法,說「說通者有,宗通者無」。就是能講的人,講得頭頭是道的人有;但是真正修行開悟證果的人沒有,這個也不能興教。真正興教的人,像過去祖師大德一樣,能說又能行,能行是他能入境界。我們師父一直都希望培養佛門裡面的大師級的師資人才,這種人真的不僅自己對佛法的道理要通達,而且他真正能落實,有修有證,這種人才能夠把佛教興起來。用的方法,我們師父也在講經當中講得很多,都是傳統的方法,先扎根,至少用三年時間把自己的德行的根扎好,就是用三個根。弘法人才得用四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之外,還要再加上《沙彌律儀》,這個是把根要扎好,百分之百能落實。然後你選擇一部經典,「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一般來講用十年,這十年你把這個經等於說鑽通了,一經通就一切經通,你能開悟。這種人才能夠真正荷擔如來弘法利生的事業。
我自己也發願向這個方向努力,師父教我們三年扎根,我過去不算,從正式辭職以後,全職跟師父上人學,到現在將近四年,這四年都是在扎根,我的根性比別人差,這是什麼?從小所受到的傳統的教育比過去人少,這是傳統文化真的因為在這個歷史,這一百多年來遭到很大的摧殘。所以現在也真不容易,我們這一代是很可憐的一代,當然下一代人比我們就更可憐,這社會誘惑更多了。假如父母要是不善教,又沒有跟好老師學,那這一代也就廢了,什麼成就都沒有。這一代廢了,可能佛法也就斷了。所以我們現在要花大功夫、大的力氣來扎根,沒有根學的都是枉然。就像一棵樹,你要長得高,長得繁茂,必須要根深。
把這根真正扎好了,要由師父上人來鑒定,告訴你,你現在可以學什麼,你現在可以一門深入了,會告訴你,你應該選擇什麼經典。《無量壽經》是師父上人給我指定的,我就打算用十年功夫深入這部經典,希望真正有志同道合的同修,我們一起來干。雖然是自己根性差,業障重,福德輕,但是我們也要有這個願,不管我們能不能這一生成就,我們都要努力去做,「但問耕耘,不問收獲」。就是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這個事情別人不做,我們要做。
除了我們自己要努力修行,使上一輩法脈不至於在我們手上中斷,還有一點我們也要想到,要培養下一代的人才。我現在到了中年,過去沒想到中年是什麼樣的,不知不覺就步入中年了,三十八了,我是沒結婚沒有孩子,如果有孩子,那也都有十來歲了。所以我們就要想到,為下一代培養繼起的弘法人才,這從十幾歲的人就開始。我們因為小的時候根還是扎得不夠深,我們就希望下一輩的、下一代的孩子的根要扎深,祈求真正有佛菩薩將這些弘法的、護法的人才送到人間來,有好的父母來教養,等他們將來長大了,根也扎好了,能跟我們在一起一門深入,他們真的能開悟。我們能不能開悟,這個我不敢想,只希望什麼?下一代人能開悟。師父上人現在反復提,要用十年時間培養弘護的人才,弘法、護法都需要有人才。光有弘法、沒有護法不行,護法比弘法更為重要。護法人才怎麼培養?還是這麼一樣培養,都是先扎根,然後也是一門深入,只是他不需要上台來練講,他在底下聽,一樣學習,一樣都要求開悟。不開悟沒有智慧,法怎麼護?護不了法。所以培養的方法都一樣,唯一不同就是弘法人才上台講,護法人才下面聽,都是這樣培養,師父說要用十年時間。
我們想想師父今年已經八十四高齡,老人家身體很好,我們也一直祈禱,希望老人家長久住世。但是古諺語講,人生是沒有不散的筵席,總有一天老人家會離開我們。那我們就要想到,他在離開我們之前,一定要有可以承傳他法脈的這個人才出來,愈多愈好。所以大家真正要廣修供養,供養什麼?供養這個事業最為殊勝。世間,你看孟子也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說這個法脈沒人傳承了,中斷了,我們就大不孝!這個事也是很緊迫,趁著師父有生之年,我們得趕緊做,集合一切能夠集合的力量來做這個事情,比什麼都重要。
除了培養師父上人這種接班人以外,還要想到下一代接班人,這是我們這一代人要想著去做的,我們這個中年人就得想著怎麼培養後人。這個時間也過得很快,如果是十幾歲的孩子現在來培養,這是父母有這個心,我們也很高興。真的曾經有這麼一、二個孩子,他們的父母說樂意把孩子捐出來,奉獻給佛教,說是讓我們來培養。當然我們是沒有本事培養,我們只是什麼?替師父上人去做點這方面的協助,協助老人家來培養。這時光也得加緊,我們目標是用二十年時間真正培養出大師級的人物。我們這一代很難做大師了,希望下一代能有大師出現,十幾歲,現在培養二十年,三十來歲,正是弘法的大好年齡。甚至現在二十多歲的也行,根基好的,肯老實聽話真干的,二十年之後才四十多歲,還是年輕。我現在是三十八,二十年以後是五十八,快六十歲的人,能不能夠再住世都很難講。蕅益大師是五十七歲往生,我二十年後五十八了,能不能超過蕅益大師說不准。這些事情我們要想到,真的要趕緊辦,甚至比自己成就還要重要!這是捨己為人,為佛法做出犧牲奉獻。
所以「廣修供養」,這個廣就是講他的心量的廣大。什麼樣的心才是廣大的心?清淨的心是廣大的,平等的心是廣大的,恭敬的心是廣大的,用這樣的心對一切眾生如同對佛一樣的來供養,這就是真正的廣修供養。再講到弘法,剛才提到的弘法人才的培訓,這是廣修供養最為重要的。如果能夠有一個這樣的地方,給弘法人才安心住上十年,人不用很多,師父講十幾、二十人足夠,二十以上就嫌多了,這是小型的佛學院。過去我們師父在廬江實際禅寺就辦華嚴班,讓我來擔任教務工作。我們總共有十二位法師,還有幾位旁聽的居士,十幾人,這是很好的這麼一個修學環境,這就是培養人才的方法,先扎根。但是這個事情也真不容易,末法時代因緣變化太多、太快,所以我們師父現在也不能回去廬江,這個工作也只好中斷下來。所以要做,怎麼做?自己培養自己,那是最保險的。你說要求一定要有這麼一個地方才能成就自己,這是可遇不可求。那我們不能夠等這個地方成熟了,我們才去參加,進入這個班,不行。那萬一沒有呢?所以自己要好好的成就自己,現在網上我們都能夠共同來學習研討,師父講經,天天我們就聽。沒有一個這樣的道場,我們自己成就自己,將來會有這樣的因緣。這是把自己培養成真正的弘法、護法人才。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道場,我們師父常提的,不需要說蓋個大廟。道場真正是用來弘道的這樣一個場所。現在通過網絡教學,這是最好、最方便。所以現在想要廣修供養,怎麼做?可以用網絡,譬如說建一個網站,你能夠專門設計網站的那些內容,秉承師父上人的理念。像華藏它建立了一個「佛陀教育網絡學院」,聽說有一萬多學生,這就是個道場,這就是學校,網上的學校。那麼現在扎根的教育也需要這樣的一個網站,大家一起修六和敬,一起扎根,根據這些課程來學習、來力行。另外還有網絡電視台,這個費用也不高,如果專門有這麼一個小組,他們來設計這個節目的內容,不斷的播放,二十四小時播放,這也是廣修供養。當然流通光盤、佛書,這都是廣修供養。
這是講到弘法的道場。護法的道場?不是護法,就是修行的道場。修行的道場最好的方式,我們師父講的,用彌陀村、用老人樂園的方法,這是現代的道場。因為老人家有時間,退了休沒有事干,正好參加道場修行,住在道場裡面,道場護持他的生活,同時他在裡頭修行。這個老人樂園讓老人安心在裡面生活。服務的人員都是學過《弟子規》,扎好三個根的人,能夠對老人盡心盡力的孝養,讓老人過最快樂的生活,無牽無掛、無憂無慮,在裡面認真修行念佛求生淨土。那要培養弘法人才?這些弘法人才就可以在這裡練講,天天對老人講《無量壽經》、講《阿彌陀經》,甚至不同的法師可以在不同堂口講不同的經,每個老人就一門深入,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經去那裡聽。這都是現代化的佛教道場,我們師父提倡這個理念提倡得很久了,我們復講的時候看到他一九八九年就提倡,到現在都二十多年了,還在提。所以有心的人應該在這方面去努力,這真正把佛教興盛起來,這是「惠以眾生真實之利」。
普賢十願我們只講到第三個廣修供養,後天禮拜三我們再進行下面的分享。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得不妥當的地方,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讓我們一起合掌恭念回向偈,把今日修學一切功德回向給一切苦難眾生消災免難,離苦得樂,與我們同生淨土:「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