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在佛教當中非常重要。
也許我們大家會問:“難道我們沒有覺知嗎?”有,但是我們的覺知是主觀的,我們要尋找的是客觀的、如實的、真實的覺知。如果這個找不到的話,想改變或者建立清淨的生命是不可能的。
比如,當你行禅時,看到腳下的螞蟻,它就是如實的、真實的。平常的我們,對於這些如實存在的事物,要麼忽略、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要麼看到以後選擇性地接受。如此一來,無明在我們的身上就找到了寄存點,繼而產生了帶有自我的我執。我執,就是以單一的角度或看法去分析、評判一切事物。很多人都是用意識在修,他不知道如何能拿捏得更好,做到如法地修行。
另外,很多人會說學佛能讓我們的心變得清淨。沒錯,但是我們學佛,求的並非是靜心,大家明白嗎?當你真實地安住、順從生命的規律,心就是靜的。並不是要制造一個靜心,這是我們在佛法中很容易忽略的地方,也是容易被自我感受代替的地方。佛法說每一個人都是佛,指的就是我們生命客觀、真實的本來面目。我們的生命本來就有這種力量!
我們無法做到客觀,就體會不到般若到底是什麼?《心經》是專門解釋般若的。它告訴我們要心無掛礙。那麼如果心無掛礙,我們怎麼去參呢?參,不是讓你去制造,而是讓你洞察!
在佛陀所傳的法當中,四念住講的是洞察,六祖所傳的般若的核心,也是洞察。只不過,六祖更重視究竟的、無我的洞察,即當下的、宏觀的洞察。密乘,說的也是洞察。密法告訴我們,無論身體面對任何所緣的境,都要明明了了地知道它是空有雙融的。就好像光或者影,它是有,而不是實有;空,也不是實空,空並不等於沒有。當然,在修行當中,這些狀況都是需要我們的心性不斷地去體驗的。當這些體驗變得更加純粹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覺知的能力,不落於任何概念或者造作。
很多人經常講到禅修或者念經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很殊勝的境界,覺得很增長信心。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對待這些境界呢?看到就看到了,不要加任何的東西,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這就叫用功。
佛法離不開信心,但是很多信心叫做迷信,也叫做制造。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心會有很疲軟,很麻木的時候,這些感受也會有一些作用,但是要知道佛法究竟的宗趣是什麼。我們要真實地獲得生命的體驗才可以。所以,有覺受也不怕,用正見去提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