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請看經本第一百零三面,倒數第二行,從最後一句開始看起:
【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谛。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
這章的經文講的是菩薩修持。上一次我們講到這一段,有提到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他們的生活、待人、處事、接物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應該要去學習。經文這裡講到『善解世間無邊方便』,這是接著前面經文講下來,前面經文說,五眼都具足了,「覺了法性,辯才總持,自在無礙」,這是菩薩有真實的智慧,對於世間出世間一切法都明了通達,而得自在。自己得到了真實的利益了,當然還需要幫助眾生,那麼幫助眾生就要懂得說法善巧方便。這裡講到「善解世間無邊方便」,善解就是善知,對於世間一切的眾生,他們的根性、他們的喜好、他們的興趣,這些菩薩都非常明了。所以講經說法就很有方便,善巧方便,能夠讓眾生當下聽到了之後就得到利益,這所謂說法契理契機。覺了法性,辯才總持,自在無礙,這是自己對於理已經通達了,就是說法契理。那麼對眾生而言要契機,如果契理不契機,眾生不愛聽,他覺得這個沒有意思,或者這不是我需要的,你要能夠投其所好。
譬如說現在眾生都很喜歡賺錢,談到錢,眼睛都瞪大了,其它的都不感興趣。那你要怎麼樣去教化他?那你就要懂得方便,你要告訴他,佛法裡面就教你怎麼賺錢,保證你能賺得很多,而且賺了之後還很快樂,不是說賺了錢就不快樂。很多人賺了錢不快樂,錢愈多愈煩惱。你看很多的一些大富翁,出門都得穿上防彈衣,請很多保镖,生怕自己被暗殺、被綁票,所以他一天到晚憂慮,不是快樂的。那佛法就教你怎麼賺錢,還怎麼能夠賺得快樂。眾生聽了就很高興來聽,他們就感興趣,怎麼樣賺錢?佛法告訴你,布施,布施財是因,你得財富是果。財布施有過去生,有這一生。如果你過去生中就修了很多財布施,你這一生生下來就是富貴,你福報大。但是如果我們生在貧窮的家裡,那怎麼辦?怎麼能夠得到富貴?也有辦法,從現在開始布施,學袁了凡先生,自己斷惡修善,多修財布施,愈修你這個財富就會愈大,這是因果,種善因必得善果。而且你從布施得來的財富會讓你很幸福快樂,助人為快樂之本。你要是拼命的賺錢,不肯布施,實際上賺來的錢還是你命中有的,你不用那樣去賺,你消消停停的、自自在在的,你也能賺到這麼多,何必要這麼辛苦?甚至還要用那些不法的手段、卑鄙的手段,賺來的還是你命中有的,那你反而造業了,將來還要受苦報,何苦來?所以佛法就是讓你增長這個智慧,明白了我怎麼樣修這個因,這樣就知道怎麼得果,這就是方便。
實際上佛法是不是只教你賺錢?當然不是,這是善巧接引,讓我們通過修布施,慢慢的學放下。最後發現即使你福報很大,修得很大的福,你覺得還是不那麼自在,那麼怎麼辦?有沒有再能提升?有!提升是什麼?經典裡頭有智慧,幫助我們提升我們的靈性,最後要超越六道輪回。六道輪回這個關很難突破,原因就是我們太執著,不肯放下。所以佛教我們先從那些惡的執著轉成善的執著,然後最後要把善的執著也要放下,所以教我們斷惡修善,這就是方便,它是讓我們破迷開悟的基礎。如果沒這個基礎,不可能破迷開悟,你惡的執著都放不下,那所謂善惡二邊這個執著更不可能放下。
放下執著,再提升,還要放下分別。放下執著你證阿羅漢了,還不是究竟圓滿,那還是方便,還要再提升,證得菩薩果位,斷了分別。但是菩薩法還是方便,再進一步把分別放下了,還得斷妄想,把起心動念都要放下,這你就證得佛的果位了,你就真正得到自在無礙。所以佛教導眾生一步一步來,看著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性,一步一步的幫他們提升,那麼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觀察一個眾生他是什麼樣的根性,你要給他相應的教導,不可以太高,太高把他嚇住了,不敢前進;也不能太低,太低他會生輕慢心,要說法恰到好處,這是智慧。
所以佛法沒有定法可說,所謂佛法都是依眾生不同的根性隨機說法而已,眾生心裡有什麼樣的煩惱結,佛法是幫你解開,解開了之後,那佛法也要放下。《金剛經》裡面用竹筏做比喻,像我們過河,要踩著竹筏過河,過了河之後,竹筏也得放下,你不能背著竹筏趕路,那佛法就像個竹筏一樣,它幫你過河的,所以佛法都是方便。真實?真實無話可說,不起心不動念還說什麼?所以佛講他無法可說,這是他從真實的境界當中說出來的,所說的法都是方便法。那麼這些菩薩對這些境界都通達,『所言誠谛』,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出自於真誠心,所講的都是真理,「谛」就是真理,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師父總結菩提心,就在我們這個講堂正面兩副對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菩提心,菩提心的體就是真誠,對一切人、一切事都要用真誠,沒有絲毫的虛偽,這才是跟菩提心相應。
底下說,『深入義味』,「義」是講義理,指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義理,那麼這些道理都是非常的深微,而這些菩薩都能夠見到,都能夠明了。底下我們再看經文:『度諸有情,演說正法』,前面講的是深入義味,他自己證得了世出世間法的真相,然後這邊說「度諸有情,演說正法」是運用,用於幫助一切有情眾生。這個「有情」的情是指所謂的煩惱,情就是煩惱,有情就是還有煩惱的眾生。下至地獄裡面的眾生,上至等覺菩薩都屬於有情眾生,等覺菩薩尚有一分的生相無明習氣沒斷盡,都算是有情。所以這是講對九法界的眾生,這些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有能力對他們說法,可見得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境界之高。
那麼對一般眾生講法這個不難,可是如果對菩薩,甚至對等覺菩薩,你還能對他說法嗎?等覺菩薩境界這麼高,那他演說正法說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到十方世界會說什麼法?我們想到當然就是《無量壽經》,就是淨土法門,他們就是這樣修成的,那當然他也會用這個法門向一切眾生推介。這個法門可是諸佛所行境界,一切諸佛都贊歎、都宣說。所以這些極樂菩薩對一切有情眾生說這個法,等於代佛來說法。等覺菩薩也要聽,他還沒成佛,等覺菩薩怎麼成佛?他也到極樂世界去成佛,所以他對這個法門也是恭敬受持。等覺菩薩,你看看《華嚴經》上講到的普賢、文殊兩位大士,這是《華嚴》裡頭的上首,毘盧遮那佛左右手,我們背景後面的兩位大菩薩,他們就是等覺菩薩,你看他們都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個法門,上至等覺、下至地獄眾生都要修,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成佛是最快速。如果我們不依這個法門修,要知道人家菩薩還說得過去,我們凡夫可不行,我們別說一生想成就,十生、百生、千生、萬生那都未必能修得成,為什麼?因為這個世間退緣太多,你想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頭能夠超出三界,那太不容易,這全都是把我們拖回六道的緣,誘惑特別多。
所以我們這一生能夠遇到《無量壽經》,這個緣分太殊勝了!因為這一生我們好好把握住,真正一切放下求生淨土,那你就決定往生,你就這一生出三界,徹底了脫輪回,這是無上的正法,可不能錯過。這裡「演說正法」,說之前先要演,演就是身教,自己先做到,自己做到了然後教導一切眾生,那眾生才服你。所以我們自己首先要自度,拿到往生把握,等你拿到往生把握之後,只要跟你有緣的人都會得度。像劉素雲老師這是我們的好榜樣,人家就有往生把握,我們看到了她就真正生起信心,原來這個法門是真實不虛,她能做到,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只要你真干。真干就是真放下,對於世間、出世間一切法都要放下,從心裡頭徹底放下。不是說我不造了,我身體不做了,這就是放下,不一定,你心上還想著都不行。那這個確實要下真功夫,很多毛病習氣,我們自以為已經斷除了,其實未必,只是什麼?沒有境界在眼前。如果境界來了,你能不能放下?境界在面前的時候,你能放下,這是真的;不能放下,那是假的,只是你沒有這個緣而已,不代表你真放下了。所以每天我們修行、忏悔,反省就是在這裡去反省,看看我這內心裡還對什麼沒放下。最難放下的我們要下死功夫放,因為不放那就障礙我們往生。
那麼要放下,首先要看破,看不破確實很難放下,我自己就很深有體會。自從我把這個工作放下之後,那是很簡單,人家覺得我好像挺了不起,我說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是萬裡長征第一步,真的,把身外之物放下而已。放下之後,這五年的熏習,一眨眼就過去了,五年,從二00六年底開始到今年,五年了,五年來天天不離經教,天天在熏習,才發現真的很多東西沒放下,不斷的放下,你在放下的過程中你就是進步。五年後的今天確實比五年前放下了不少,那身外物當然最容易放下,然後身體要放下,你心裡的種種憂慮、牽掛、煩惱要放下。最難放下的就是親情,對於家裡人的執著確實不容易,那麼這些都要慢慢的放。放下之後不是說事情不做,還是要做,譬如說你孝養父母,你還是要孝養父母,可是心裡真的是把這個情執放下了,放下之後你就自在。像後面經文上講的,這些菩薩們他為什麼會自在?因為他對於這一切法都不執著,他看破了。我們來看經文,他們為什麼能放下?他看破了什麼?經文上說:
【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
這是他們得大自在,這個自在跟如來果地上的自在是無二無別的。這個無,『無相』,不是說什麼都沒有,這個無跟《心經》上講的空是一個道理,事上有,但是理上無;相上有,性上無,這才是「無相」。所以諸佛如來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他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不是相嗎?怎麼能說無相?相是有,但是他證得理無,這個體是空,那個相雖然說有,叫假有,不是真有。佛家講真和妄,標准在哪裡?真的是永恆不變的,妄的?是暫時、可變的。那這個相暫時的,一般我們容易理解,人有生老病死,所以我們這個人身是個相,它是暫時的。萬物有成住壞空,它也是暫時的。但這個理解不是究竟,究竟的理解是什麼?這個相是剎那生滅,不是說有一個過程。我們人生在世幾十年,幾十年這一個相,幾十年當中有,幾十年以後就沒了,這個好理解。
但是事實真相不是這樣,事實真相是什麼?這個相是剎那剎那在生滅,這就是生物學上講新陳代謝,新陳代謝不是說幾十年才一次,也不是一年才一次,也不是一天才一次。我們新陳代謝,你看細胞的這個生和滅每一秒鐘都在進行,前一秒鐘的你的身上的這些細胞,跟後一秒鐘的你就不一樣,有的細胞已經死了,有的細胞又生了。這個我們大概能理解,所以一秒鐘跟一秒鐘的你都不一樣,那到底你是哪一個相?前一秒鐘那個相,還是後一秒鐘那個相?它到底有還是沒有?再說得更真實一些,這就是佛在《菩薩處胎經》裡面講的,這是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的對話,世尊問彌勒,這一彈指有幾相幾識?還有幾個形?形是講物質世界,識是講精神世界。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他看得清楚,對這個事實真相通達明了,他說,「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這個意思就是說,在一彈指間,一彈指速度太快了,一秒鐘都不到,彈得快的一秒鐘能彈五下,這一彈指,就是五分之一秒,就已經有三十二億百千個念,那就是多少?百千是十萬,也就是三百二十萬億個念頭生滅,每一個念頭生滅裡頭都有形、都有識,就是有物質世界,也有精神世界,也就是我們這個宇宙。宇宙從哪來的?一念而生,念念在生滅,因此宇宙也是剎那剎那生滅。
所以這個相,這一切相,宇宙萬物,它存在的時間有多少?就是這一念之間,前一念這個相跟後一個念的相已經不同,不是一個相,兩個是毫無關聯。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這些萬物,它確實有存在,你看人是存在的,物也存在的,怎麼能說它在念念生滅?我看不出來。確實因為它生滅速度太快了,所以你沒看出來,你看出的是一個連續的假相,生了又滅,滅了又生,生了又滅,滅了又生,這個連續的假相。就好像人看電影一樣,我們看電影的銀幕,那看出連續的這些電影的情節,對吧?那個連續相實質上它不是連續的。你看看它那個電影的底片你就知道,那個底片上一格一格,一格一格,一格就是一個相。放映機把這一格裡頭的那個相投影到銀幕上,如果定在那,你就知道那是一個相,但是現在那個相底快速的通過投影機,以一秒鐘二十四次這樣的速度來放映,我們看到這影片,這個相就連續起來了。連續起來的相好像真的是逼真,我們看著電影,很投入在裡頭,看到好的情節我們很高興,看到悲傷的時候我們就流淚,實際上都被這個假相迷惑了,那相沒有。你看到底片就知道,前一個相跟後一個相沒有關聯,它們沒有聯系的,前一個不是後一個,後一個不是前一個,它們倆決定不一樣。但是連續起來,好像就相似,就相關聯。
你看看,看電影這樣的速度,這底片生滅的速度是一秒鐘二十四次,我們都已經會被蒙騙,那現實這個宇宙,它的生滅速度是一彈指三十二萬億,這麼快的速度,我們怎麼能看得出它是剎那生滅?看不出來,真的被迷惑了。所以在這些相裡頭就執著、就分別,在這些境界裡頭起心動念,造業。造業那就受報,造業是什麼?實際上就是念頭又繼續的在生滅,不停。不停,那個相就連續,連續就會有因果的相發生,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因果循環不間斷,相續不空,所以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說萬法皆空?因為它無相,全是你念頭變現的,只是在念念相續,所以相有連續,實際上沒有相。電影機還有個底片,實際上的宇宙連底片都沒有,那就是念頭,念頭哪有什麼真的實在的這種相,就是念頭。所以你就知道,原來無相才是真實。無相不是說真的沒有,它有,但是那個相是假相,實際上是空的。
你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就會『無為』。「無為」這個為就是作為、造作。一般世間人在這個世間他都有作為,他要造業。譬如說一個小孩出生了,他要讀書,他要考大學,然後出來工作,結婚、成家、生子,反正念念都在造業,沒停,停不下來,這是有為。為什麼他有為?因為他不明了這是萬法皆空,所有相都是虛妄,他不明白,他把它著實了。所以迷惑了之後,自然就造業,就有為,有為造業就會受報,因果相續,無量劫到今天都沒停過,這個相剎那生滅,無量劫到今天,從來沒停過。什麼時候停得下來?沒有念頭,你無為了,起心動念都沒有了,這就是相就滅了,那就真正明心見性。
所以永嘉大師在禅宗這個《證道歌》裡面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作夢的時候明明看到有六道,看到有十法界,作夢。夢怎麼來的?念頭生的,念念在相續,所以夢境也在相續。我們現在就是在夢境當中,明明看到了有這些相,實質上真的是夢,哪是真的?等你覺悟了,念頭停了,前念已滅,後念不生了,這個時候你就看到真實相,那就是常寂光,那就是自性,覺了,覺悟了,空空無大千。
證得這個境界以後要怎麼辦?不是說什麼都不做,還得做,無為之後還得有為,有為是什麼?度化眾生,度化眾生是有為,可是雖然有為,他不迷了,他不執著了,甚至不起心不動念,隨緣來教化眾生。他知道教化眾生也是一個幻相,所謂「夢中佛事,水月道場」,佛事就是教化眾生的事業,夢中的佛事,不是真的;水月道場,水中的月也不是真的,都是幻相。但是明知是夢中佛事,還要去做,明知水月道場,還要去建,不著空、不著有,空有二邊都不執著,這叫中道,這是他們無相無為。所以他能夠在度眾生的時候不退轉、不墮落,化身到十方世界六道裡面度眾生,他不會受影響。
底下講『無縛無脫』,這個「縛」是纏縛,什麼是纏縛?煩惱是纏縛。六道的眾生有見思煩惱,被煩惱所纏縛住,那麼把見思煩惱放下了,這叫解脫。解脫之後在四聖法界,不在三界之內了,四聖法界的阿羅漢、辟支佛,還有菩薩,都被塵沙、無明所束縛,阿羅漢、辟支佛有塵沙煩惱,菩薩塵沙煩惱斷了,有無明,無明也是纏縛,無明最難破。在《楞嚴經》上,富樓那尊者他向世尊請問,無明是怎麼來的?我們說把無明斷了就成佛了,那斷了無明之後,將來還會不會起無明?無明什麼時候起的?斷了以後還會不會起?這些問題也有人問過我,我就告訴他,《楞嚴經》裡面富樓那尊者三千年前就問過了。世尊的答復很簡單,說了八個字,「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從哪起的?知見立知就起無明了,什麼意思?就是我們知了、見了,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外面一切境界就叫知見。那麼知見不去立知就沒有無明,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不立知。問題是我們凡夫在知見的基礎上又立個知,起心動念了,分別執著了,這無明就來了。
好比我們隨便拿一個東西來做代表,這是手表,我看到了這個東西之後,如果我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對我沒有障礙,我不起無明,我還是無相、無為、「無縛、無脫」。那凡夫見到它,第一念見到了,剛才講到那個念生滅速度很快,一彈指間三百二十萬億個念頭生了,第一念見到了自己都沒覺察,第二念就生了,第二念生了,「這是一個手表」,第二念,這第二念就叫無明、妄想,看見就看見了,還起什麼心?動什麼念?可是我們偏偏會動念,止不住,不僅是動念,還有第三念,「這個手表不錯」,這叫什麼?分別,分別它好丑,是好的表還是不好的表,是名牌的還是非名牌的,分別就起來了,有妄想又有分別。還不止分別,還有第四個念是執著,執著是什麼?「這表真好看,我一定要」。起了貪愛心,執著,見思煩惱。你看這一剎那當中,已經這些念頭全部都生起來,太快,我們自己都沒覺察,這就是無明的根本。所以真正覺悟的菩薩,看到了一切萬物,就練自己不起心、不動念。當然我們學要從先斷執著開始,最粗的一個念頭,就是粗淺的粗,最粗重的那個念頭開始斷,細微的念頭那很難斷,粗重的是執著,首先把自己的一切貪愛心放下,貪瞋癡慢這個要放下。還要學著不分別,看到了一切好的東西不起貪愛,不好的東西不起厭惡,甚至不要分它好丑,這就是不分別,這個我們好好的學,能夠練得出來。至於說不起心不動念這就太難了,那怎麼辦?我們用念佛,反正不管它是好是壞,我這佛號一掃而過,把分別執著都掃掉。夏蓮居老居士講的,「境緣無好丑,佛號一掃過」,這就是真修行。
所以到了這個境界,實際上還有什麼纏縛可言?沒有纏縛,這些菩薩念佛已經念到理一心不亂,他知道了一切法皆空,無相無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哪有纏縛?纏縛都是你自己妄念生的,沒有妄念何來纏縛?真正禅宗裡講的「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沒有纏縛了,當然也沒有什麼解脫可言了,有縛才會有脫,沒有纏縛哪裡有脫?所以這個境界比阿羅漢的境界還要高,阿羅漢境界還有縛有脫,他解了見思煩惱,這解脫了,還有解脫的相,這些菩薩們連解脫的相都沒有了。
為什麼他們知道無縛無脫?這就是底下講的『無諸分別』,實際上纏縛、解脫都是你的分別心作用,你有分別了,那就叫顛倒。所以在《心經》上也說「遠離顛倒夢想」,不分別不執著就遠離顛倒,那個時候你就無縛無脫;遠離夢想,不起心不動念了,你成佛了。這個起心動念要斷,很難,不能夠刻意去斷,刻意你已經是在妄想,你的念頭沒放下,所以真不容易。在《永嘉大師證道歌》上也講到,「不斷妄想不求真」,這是我們念佛的時候也要懂得這個原則,我們念佛不要想著我這妄念怎麼老這麼多,趕快阿彌陀佛把它壓住,你看你在那打多少妄想。所以真正會念佛的,有妄念怎麼辦?不要去理會,不想去斷妄想,也不求真,就是不要求一心。很多人,我念那麼久,什麼時候才得一心不亂?人家《阿彌陀經》裡面若一日至若七日就一心不亂,我們都念了七年了,還不止,還沒得一心。老想這些事,老這麼想,那對不起,這一輩子恐怕都沒指望得到一心不亂,為什麼?就是你這有求的心沒放下。所以念佛就這樣平平妥妥念下去,這叫老實念,你還想要求一心,還想要斷妄想,這就不老實。所以那句佛號就是綿綿密密,有妄想不理它,由它去,你只理這句佛號,佛號執持不放,妄想隨它去,妄想自然就少了,這就是近似的無縛無脫。
我們這一生如果真肯修,是可以達得到,我們境界當然不要求太高,你只要能做到從早到晚一句佛號不間斷,你就是『遠離顛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接物,要常起觀照,什麼叫觀照?觀自在菩薩他就是能夠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心經》上的這個境界很高,我們未必這一生達得到,也不是想達到就達到的,愈想愈達不到,妄想!我們能做到的是什麼?觀佛號在不在,那叫觀自在。佛號就是自性,我們現在沒有明心見性,不可能觀自性。那我們怎麼修觀自在法門?我們就觀這句佛號在不在,看看有沒有丟掉?隨時隨刻都在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所謂的觀就是這句佛號你老實念,你耳聽,口念耳聽,專注的念。要是佛號丟了,這就不在了,趕緊收回來,專注的念佛,這樣我們能夠達得到。所以今晚我准備去通宵念佛,我就要實踐這個方法,看看能不能夠就一個晚上,通宵都能夠佛號都在,如果你昏了,昏迷了,睡著了,佛號肯定就不在了。或者是你很精神,但是打妄想,想東想西,這也佛號不在了,這就是練真功夫。好,下面再看底下經文:
【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游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
這是講菩薩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的一些事相,前面講的是理,他理通達了,怎麼樣子生活?這裡說『於所受用,皆無攝取』,「受用」就是你的享受,享受可不可以接受?可以,在接受這些享受的時候,別忘了無相無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不是真的。所以受用可以,但是要注意「皆無攝取」,攝取就是執著,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控制、占有,你當真了,這叫攝取。如果你在受用的時候沒有攝取、沒有執著,沒有這些念頭,那你得大自在,這是自在的受用。所以這些菩薩他們上供諸佛,下化眾生,在極樂世界衣食住行那都是極為殊勝美好,有沒有絲毫的執著?沒有。極樂世界再好,他沒有一個念頭想把它據為己有,沒這個念頭。他度化眾生,也沒有一個念頭說,我現在在度眾生,這眾生全靠我來度,他沒遇到我,那真的是不可能得度的,幸虧他遇到我了,我是他恩人。這些都是凡夫才會有的念頭,這就是執著,具足了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不是告訴我們無相嗎?哪來的我、人、眾生、壽者?所以他度眾生非常的努力、非常的精進,但是沒有任何的執著,離四相、離四見。
『遍游佛剎,無愛無厭』,到十方一切世界去度眾生,他能夠做到「無愛無厭」。這個無愛無厭怎麼才能做得到?沒有分別就做到了。這個愛就是喜歡,厭就是討厭,這是執著心,執著心是從分別而起的。你首先有善惡、美丑、是非的分別,所以你就會有這些執著,那你就得不到自在受用,你的受用不正常、不自在,會有煩惱。譬如說我們要度家裡人,家裡人是跟我們很親近,我們要先度,沒錯。但是我們度他們的時候很執著,對於他們要求很多,你不能吃肉,吃肉殺生,這一生吃他半斤來生得還他八兩;你要注意不要看電視,師父說了,看電視破壞清淨心,別看報紙,不要聽廣播。行了,家人被你拘束得簡直就是他痛苦得不得了,那我們是不是度眾生?這不是度眾生,自己都沒度,何能度眾生?所以自己先要放下這些分別執著,然後度眾生就是跟他們一起過日子,給他們做好榜樣,無愛無厭,就像演戲一樣。在這個世間我們就演這個很好的角色,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讓眾生能夠覺悟。他看到你很自在、很快樂,他就佩服你,他就願意跟你學,你就自然度他了,不要要求他怎麼樣,讓他自己起發那種好學之心。
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對於淨土沒有愛戀、沒有貪愛,對於穢土沒有厭惡。譬如說他到西方極樂世界,看到娑婆世界這五濁惡世,真是我怎麼能再回去?不能再回去。他們會不會有這些想法?不會,無愛無厭,他不會討厭,只要有緣他就來了,來了就是什麼?演戲,演戲也可以用不同的角色,用好的角色也行,不好的角色也可以,扮演一個善人扮得很像,忠臣孝子,他能夠扮演得很像;如果你讓他扮演一個老奸巨滑的人,他也能扮得很像,種種方便手段就是為度眾生。譬如說他可以扮演岳飛精忠報國,他也能扮演秦桧,秦桧是賣國賊,然後他示現個果報,你看遺臭萬年,死了這麼多年,現在人家看到他的像都向他吐口水,都打他,他也是扮演,都是能夠覺悟眾生,知道要學岳飛的精忠報國,不能學秦桧的賣國,這都是示現,他就覺悟,眾生就覺悟。所以這些菩薩在舞台上的表演,活靈活現,而自己內心一點執著都沒有。
底下講『亦無希求不希求想』,「希」是希望,「求」是求取,菩薩沒有希望,也沒有要求取什麼,這是無願無心的境界。如果是我們有希望,那就會有苦惱,有希望就會有失望,如果你沒有希望就不會有失望,就不會有煩惱。甚至我們現在要度眾生,有沒有要希望眾生得度?不要有這個希望,你有這希望,你煩惱多。所以有的學佛人,好像不學佛還沒那麼煩惱,這一學佛煩惱更多了,為什麼?原來還沒這些希望,現在有了,原來的煩惱沒放下,又增加了很多煩惱,這煩惱不就多了嗎?所以佛教我們度眾生隨緣不要攀緣,你有希望這就是攀緣,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做?就好好的做一個好樣子,依教奉行,對於一切人都沒有求的心。那有緣見到你了,你肯聽,我就給你講,那你當然就得利益。得利益是你自己得的,也跟我無關,我也不會覺得居功,他要不聽?不聽那就沒有緣。沒有緣,我自己好好念佛提升自己,你看這不是自在嗎?所以隨緣去做就好。當然這個隨緣不是講隨便,隨便是有緣你都不認真去做,那就是隨便。到有緣的時候我們要盡心盡力去做,要做得很圓滿。那麼如果做的時候,緣發生變化了,現在這個世間做好事很不容易,好事多磨,往往你要弘法利生,會遇到很多很多的障礙,那怎麼辦?如果這個緣斷了,我們的好事發了心了,但是緣不成熟,我們也不要煩惱,發了心了,你就圓滿功德了。佛在經上講的,發意圓成,你這個心發了,那就行了,有緣那功德就圓滿了,就成就。沒有緣做不到,沒有成功,那你也功德圓滿,只是眾生沒有福報,這事情做不成功。所以自己永遠保持心地清淨,這是真正放下。佛教我們放下身心世界,這個心的牽掛、執著,包括希望,都要放下。
底下講到『亦無彼我違怨之想』,這是講到對一切人、一切事,不要分別好丑、善惡,所以自然也就不會有「違怨」的想法,就是對立、怨恨、沖突,這些統統都是執著。我們在這個世間,一定要記住,絕對不要跟一切眾生結怨,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六道當中,我們就是老是干這個,冤冤相報,討債還債。那麼真正覺悟之後,我絕不跟人結怨,別人來跟我結怨,那是他的事情,我自己?不跟他結怨,他對我再不好,我都逆來順受,我自己念阿彌陀佛不間斷,我修放下、我修忍辱,我知道我忍也最多再忍幾十年,我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我要是跟這個人來對立了,我跟他結怨了,那我就生生世世跟他抱在一起輪回,那是沒完沒了。所以要有這種警覺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要有愛憎的心,這是凡夫心、輪回心。放下愛憎、放下執著,只用一顆真誠的心待人,真誠你自然就清淨、就慈悲,你這就是修菩薩行。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
這個『何以故』是問原因,為什麼這些『菩薩』他能夠做到前面的「無希求亦無希求想,無彼我違怨之想」,他能夠把一切對立、矛盾、沖突從心裡徹底放下,為什麼能這麼做到?這些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這個「大」就是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慈悲」就大,有分別有執著的這個慈悲就不是大,小慈悲,心量小。像世間人,他對自己的親人、自己喜歡的人就很慈悲,對他們很好;但對自己討厭的人,或者無親無故的人就不慈悲,這就不是大慈悲,大慈悲一定是從清淨平等的心裡生出來的,對自己至親的人如此,對一般不認識的人,乃至蚊蟲螞蟻都是用這個平等的慈悲心。那麼這些菩薩在一切的事相上煉這個心,即相離相。就在這個事相上,但是心沒有分別執著,他不是說事情都不做了,利益眾生的事都不做了,不是的,還是做,做了而不執著,在這些事相上修自己的定慧,長養自己的慈悲。『捨離一切執著』,「一切執著」,世法、出世法都放下,都沒有了。『成就無量功德』,你能夠放下一切執著,就能「成就無量功德」,你有執著就沒辦法成就功德,所以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戒定慧,那個只能自己修,別人給不了你,阿彌陀佛也給不了你,阿彌陀佛只能給你福德。極樂世界那是殊勝莊嚴的環境,還有你到了極樂世界,你能得到神通道力,但是功德你得自己修。什麼是功德?持戒有功,你能得定這是德,德是果,功是因。你修定是德,開智慧就是果。開智慧是功,你得到的自在解脫,《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覺,這就是德。所以無量清淨平等覺,這是功,你能得到無量壽莊嚴,這是德。所以這個功德是一層一層因果相續。我們再看底下經文:
【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這個前面講到的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是自利,自受用。底下講的是利他,包括『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這是你在自利的基礎上去利他,自利了才能利他。如果自利達不到,不可能幫助別人,而且是什麼?還會誤導別人。所以我們學佛首先自己要開智慧,那你才能夠去教導眾生。否則自己沒入境界,往往法都會講錯,誤導。誤導可不得了,古德有所謂「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真正有這個例子,唐朝有一個法師說法說得非常的無礙,結果人家問他,人家向他請教,說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他說大修行人不落因果,這話說錯了,結果墮了五百世的野狐,野狐狸,做畜生道。後來遇到了百丈禅師,這個野狐狸牠因為有修行,牠能夠化成人身到百丈禅師會下聽講經。百丈禅師是一位開悟的祖師,看出來了,底下坐的是個非人,不是人。會後這個老狐狸就來向百丈禅師請問說,「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這個問題五百世他自己沒悟出來。百丈禅師說,「你這個問題我現在不跟你解答,等明天大伙再相聚,我講經講完了,你當眾提出來,我要當眾給你解答,才能把你的因果解開」。結果第二天老人家又來了,化成一個老人,來了之後聽完講經,他就問,當眾問,「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禅師回答他,「大修行人不昧因果」,改了一個字,落改成昧,不昧因果什麼意思?因果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點不會昏昧,昧就是不明白,胡塗,愚昧的那個昧。所以大修行人有因果,但是他有這個因果,他不迷,他很明白,前因後果他知道。像佛有沒有因果?佛也有因果,他都有馬麥之報,但是他知道這個果前因是什麼,以前前生造作不善因,這一生要有這個果,所以他不會再造不善的因。所以他不昧因果。
所以這是講法,你看錯一個字就有這麼大的妨礙,當然這個字是個關鍵詞,一般不是那麼關鍵的字就沒那麼大的果報,這說明什麼?講法,得自己真正通達,真正領悟了你才能說,否則就會誤導別人。因此自己要入境界,就是這裡說的開智慧,「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契入境界了,智慧開了,正知正見就得到了。那麼這個無礙慧是對宇宙人生真相通達明了,真正理解萬法如如,這個如字不好懂。開經第一句「如是我聞」這個如,這個字就是這裡講的如如,意思很深。如講的就是宇宙人生真相,這個只有法身大士他們才能夠真正了解,阿羅漢都沒有這個本事,為什麼?因為他雖然斷了我執,但他還有法執,有法執就不能解法如如。
那這個如如什麼意思?第一個字這個如就是真如本性,第一個如;第二個如是講一切萬相。前面是講性,後面講相,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這叫如如。這個愈聽愈胡塗了,到底什麼意思,性相不二,性相一如?這個道理是很深,但是用個比喻應該來說比較好懂一點,古人常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來比喻,器就是器具。我們在香港到處都可以看到金鋪,賣黃金的,你走到周生生、謝瑞麟,你看到這裡頭琳琅滿目的金器,金戒指、金手镯、金項鏈,還有種種的那些金子做的工藝品,那些都是器。器,各式各樣的不同,但是全是金子做的。你進到這個金鋪裡頭,你問服務員,說拿個戒指,他給你個金戒指。金戒指就是金,金手镯也是金,所有的器無不是金,器就是金,那器就是相,金講它的性,本性是金。相如其性,相就是性,這個我們就能理解了,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你說我不要黃金,我只要器,我只要那個手镯,我不要黃金。不行,黃金就是手镯,手镯就是黃金。你也不能說我手镯也不要,項鏈也不要,我什麼都不要,我就要黃金,那也拿不出來給你。所以這兩個性相分不開的,它是一不是二,這我們能理解了。
所以凡夫愚癡就在於只看到相,看不到性,好比進了金鋪,我只看到手镯、項鏈這些種種的器,就看不到黃金,黃金在哪?看不見,我只看到手镯,我只看到項鏈,凡夫就是這樣的,迷在相上,所以就忘失了性。在相上還分別,這是金子做的佛像真好、真莊嚴,那是金子做的魔鬼像,真討厭、真可惡。那你就要佛像,不要那個魔鬼像,對嗎?要是覺悟的人兩個都要,兩個都是金子,同一公斤黃金做出的兩個像,價值相等,是不是?我知道了,我兩個都要,不分別,都是黃金。所以覺悟的人看到性了,就不會迷在相上,他就不分別不執著,都好,哪個不好?都好,這就是覺悟。所以眾生跟佛不同的地方就在這,凡夫見相不見性,佛見性,所以他也就不執著相,這就是見性。
所以一切法我們都要如是觀,知道這一切法都不離自性。所以《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是有情眾生,無情是無情眾生,一切山河大地萬物,都同圓種智,這個種智就是自性。等我們自己明心見性了,我們看到一切山河大地,情與無情都是同圓種智,為什麼?全是一個性生出來的,對有情眾生分上,我們講他佛性,眾生皆有佛性;對無情眾生,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我們講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所以你想想真正見性的人哪會還有沖突,哪裡還會有對立?哪裡還有彼我違怨之想?沒有對立了,全是一個自己,都是一個自性變現,自己跟自己還會過不去嗎?還會起沖突打架嗎?不可能。所以這個道理我們常常聽,熏習得久了就會明白,把原來那套凡夫的觀念要淡化,最後要放下。那麼真正聽懂的人,他一定不會跟一切眾生對立。所以經常常聽,雖然聽一次、二次不行,還不懂,聽個百次、千次,甚至萬次、十萬次,最後就能聽懂,熏習的力量久了,你就真正解法如如。一旦能夠領悟了,你就入境界了,那你就是菩薩。
下面講『善知集滅音聲方便』,「善知」就是善解,前面講的解法如如,這裡善知是有智慧。首先有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了,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後得智。根本智是心地清淨,一切放下,無相無為,這是根本智。後得智是什麼?在待人處事接物當中有智慧。這裡講的「集滅」,實際上概括了四谛,苦集滅道,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我們為什麼會有苦報?因為集,集什麼?集煩惱,煩惱念念相續,得到的就是苦報。滅就是滅煩惱,滅是果報,道是因,我們要修道,修道證果。這是講到世間因果和出世因果,兩種因果,四谛法門,四谛裡面說的。那麼菩薩善知,就是統統明了。
「音聲方便」,這個音聲是講滅惡的教誨。佛以音聲做佛事,他講經說法,勸導眾生覺悟,這就是音聲。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利,就是這個方法能夠巧妙的運用在生活上。對於一切的現象,我們明了了之後要去用,那麼怎麼用?在一切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上,我們鍛煉自己不分別不執著,鍛煉自己佛號不間斷,然後你就得到自在受用。這個自在受用就是現在我們講的生活的藝術,你過著藝術的生活、自在的生活,這些菩薩們,你看,他們表演的生活當中就是這樣,藝術的表演。
『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世語」是世間的話語,對於世間的話語「不欣」,就是不執著,不會樂此不疲。一般人,不學佛的同修,那是沒話好說了,學了佛的人,沒真學,學了點皮毛,都樂在世語,什麼叫世語?互相之間見面聊天,聊那些家常,那些無聊的事,甚至講張家長、李家短,人我是非,講今年出款的新裝是什麼樣的?哪裡的樓價賣多少錢?等等這些都是世語,那就叫廢話。真正念佛人不講廢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所以這個語言愈少愈好。講話費神,愛講話的人這種肯定是什麼?心力不專心,他的心神渙散,不能集中。思想集中的人,話不多,不會有什麼廢話。這世語,還有一切引起你生七情五欲的話,包括這世間的所謂文學藝術、詩詞歌賦,現在的這些文藝節目等等,那都是屬於世語這類,它讓你動感情。哪怕是這個感情可能是正的、善的,那都屬於世語,因為動感情都是煩惱。這個「正論」就是讓你真正得智慧的,讓你生清淨心,讓你將來能出三界的,這是正論,這是以佛法的標准。世間法的標准,孔老夫子刪訂《詩經》,他用三個字做標准,「思無邪」,就是不要讓你的思想產生邪念,這就是世間的正論。但是佛法的正論,連這些思無邪的,但是讓你動感情的,讓你生起貪愛、生起執著的,這些統統放下。
所以佛門裡講經,如果是對真正修行人來講,那是要嚴格要求。我們在這裡研究經教,這就是正論。那麼講一般的世間的善法,那都屬於世語。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世間的善法做基礎,那我們也很難入正論。像講《無量壽經》,誰是真正有資格來學?世間真正善法都圓滿,三福他做到了,所以《無量壽經》幫助他堅定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他成佛去的。這種人難找,為什麼?因為世間正論都很少人去學習了,這是我們現在講傳統文化,已經斷了好幾代,所以現在要救,還得要從世間做人的道理來開始講起。那麼真正把人做好了,你才能夠作佛。如果我們人都做不好,想往生那不容易,那幾個人說能夠到臨終的時候忏悔往生?那都是鳳毛麟角,都是因為他過去生中有真正的修行,善根深厚,只是這一生還沒遇到淨土法門,遇到淨土法門他就忏悔往生。我們一般人沒到那個境界,都要老實的從做人開始做起,把人做好了,那你念佛自然功夫就得力。下面我們再看經文: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余俱盡。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
這『知一切法,悉皆空寂』,就是《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指物質,那麼一切法不僅包括物質,也包括精神,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受想行識包括了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受想行識都是屬於精神。那麼一切的這些現象,都了不可得,空寂,都是什麼?前面說到的,我們的妄念,念念相續所生起的一個連續幻相,所以是空寂。不僅說一切萬物了不可得,我們這身體都了不可得,那麼懂得這個道理就能放下。『生身煩惱,二余俱盡』,這個「二余」,余是指余習、習氣,煩惱習氣有兩大類,一類是煩惱障,一類是所知障,這叫二障。那麼這些菩薩不僅說二障斷了,連余習,習氣都斷盡了,這個境界是等覺菩薩的境界。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他在「三界」當中,這是所謂的倒駕慈航,大慈大悲救度眾生。那麼他「平等勤修」,心裡面沒有好壞的分別,不會覺得三界之內這是五濁惡世,這不好,極樂世界好,他沒有這種,平等。他勤修,這是做示現,包括自度度他,他都認真的學。像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成佛,首先他看到生老病死,他覺悟了,他原來是太子,然後為了解脫,逃離了王宮,出家修道。修得很辛苦,修了十二年,到處學習、到處拜師,結果學了很多很多,發現學了這些都沒用,都不能幫助他真正得到解脫。最後他一切放下,在菩提樹下打坐,世法、出世法全部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也放下,這時候他開悟。開悟之後,他教誨我們,講經四十九年,這是勤懇的修。但是他自己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給我們做這個好榜樣。那麼也是告訴我們,我們真正要覺悟,不僅世法要放下,連你所學的這些佛法,他學了十二年,是跟這些宗教家們學的,平生所學都要放下,到達了無知的狀態,無知就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了,所以他無所不知。所以你覺悟不覺悟,跟你學的多少沒有什麼關聯,看你能不能放下,學了之後不能放下,那所學的成了所知障,這就是佛,你看,他給我們示現。
最後『究竟一乘,至於彼岸』,這個「彼岸」是大涅盤,成佛了。這「一乘」,不是二乘、不是三乘,二乘三乘都屬於佛的方便說,真實說只有一乘,一佛乘,就教我們成佛的,一乘大法。那什麼是一乘法,而且是究竟的一乘法?告訴大家,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個我們師父在講經當中講了很多次,古大德,尤其是隋唐時代的高僧大德,他們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做一個比較,哪部經第一?《華嚴經》第一,經中之王,根本法輪。那《華嚴經》到末後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導歸到《無量壽經》來了,《無量壽經》就講極樂世界,所以《華嚴經》只是《無量壽經》一個導引,所以《華嚴經》跟《無量壽經》比起來?《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比下去了。那《無量壽經》,你看我們這學的本子四十八品,我們問哪一品第一?跟諸位講,第六品,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那第六品當中四十八願,哪一願第一?十八願,十念必生願,十念必生就教我們什麼?念阿彌陀佛。所以你看整個《大藏經》導歸到最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不就是究竟一乘嗎?你把這句佛號一直念下去,你整部《大藏經》都念了,你能成佛。「至於彼岸」,你到了大圓滿,真的不再用其它法門就可以了。大勢至菩薩就是這樣示現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就這一句佛號,夠了。再看底下經文:
【決斷疑網。證無所得。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決斷疑網』,這是沒有懷疑。懷疑就像網一樣,很麻煩,我們掉在裡頭出不來,障礙著我們的善根。特別是我們要修淨土法門,斷疑生信是最重要,信願行三資糧,第一個是信。那麼要斷疑生信,必須要明白道理,就是要對淨土法門要深刻的理解,理愈明,信愈深。所以你這個「疑網」斷了,你必定是勇猛精進,你發大願一句佛號念到底,不夾雜不間斷。你還沒達到這個程度,說明你還有疑網,你沒斷,如果你斷了疑網,你怎麼會佛號間斷?不可能。那怎麼辦?現在得斷疑網,要聽經,把道理要搞明白。真搞明白的人,一定會像這些祖師大德一樣,像蓮池大師、印光大師,到晚年什麼都放下,就一句阿彌陀佛、一部《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大小本,我們就一部《無量壽經》,這就決定往生。
『證無所得』,「無所得」這就是般若智慧,證得了圓滿的般若智慧,《心經》上講的「無智亦無得」,就是這個境界。『以方便智,增長了知』,無所得是根本智、是實智,根本智起作用了就是「方便智」,這個方便智是用,用在你的生活當中,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我們現在要學無所不知,首先學無知,無知是心清淨,心裡一個念頭都沒有。別人看起來呆呆的,老實人,其實這是大智若愚,你問他什麼都不知道,他只會念阿彌陀佛,這種人大智慧。智慧開了,遇到什麼事情都無所不知。所以在智慧開了以後,心地清淨了,你要接觸境界,「增長了知」,學無所不知。
『從本以來,安住神通』,「本」就是講本來具足,這個「神通」是我們的性德,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我們怎麼樣來「安住神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一句阿彌陀佛,你安住,你心安在這個佛號上就是安住神通。為什麼?你安住在阿彌陀佛,你將來一定往生,你這往生了,那神通廣大。所以你安住佛號,這就是安住神通,你就『得一乘道』,這「一乘道」就是教你圓滿成佛之道,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成佛,要知道不是從外面學來的,都是內心自證的,所以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都是你自己本有的,不是外面學的,外面學不到,全是本性當中具足,你只要證得自性,明心見性了,佛性現前了,你就成佛了。所以『不由他悟』,不是從外面,「他」是指外面,不從外面得。所以我們現在聽經念佛,沒有別的,都是為了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斷除。斷除了之後,佛性現前,你就得了,得到菩提,說得也沒得,你本來就有。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這一品經文也講到此地。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