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現在修學淨土宗的幾個問題
文/恆傳法師
題記: 清·省庵《觀修淨土詩》雲:“勸君念佛歸西去,利比娑婆萬信贏。”
·貢高我慢
·拋卻經卷
·排斥其他法門
·念佛往生不是交易
·往生的幾個要素
淨土宗是末法時期利益眾生的方便法門,是使眾生快速學佛的便捷法門。《觀佛三昧經·十觀佛密行品》謂:“佛告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念佛就是一心專注地觀想佛菩薩的相好光明,或者一心念誦佛的名號。佛有十種名號: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天人師、九佛、十世尊,如果能正確念佛,佛號聲中也自然十號具足,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無量,能拔眾苦。以清淨質直之心,得親近佛,心生歡喜。以歡喜故身得快樂,以快樂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觀,必趣涅槃。念佛可以消除煩惱、業障。著名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晚年好念佛,“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念佛的歸宿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多大德法師都推崇念佛法門,《選擇集》曰:往生之業,念佛為先。就是說念佛是勝於一切余行往生淨土的業因。《智度論》中有這樣一段話:但一稱南無佛。是人亦得畢苦。其福無盡。問雲何但空稱佛名字。便得畢苦。其福不盡。答是人曾聞佛功德。能度人老病死。若供養及稱名字。得福無量。亦至畢苦。意思是說,只要稱念佛號,一定能離苦得樂,福德無盡。為什麼單單稱佛名就能有這樣的功德呢?因為人們曾經聽聞佛的功德就能夠度人,越過生老病死之苦,如果少供養和稱念佛號,也必定能離苦得樂。可見執持念佛,功高易進,功德無量。明代智旭法師雲:執持名號,念念即佛,不勞觀想,不勞參究,當下圓明無欠無余,最為直捷。可也正是因為念佛法門便捷,念佛法門盛行,一些人急功近利,對念佛法門的教理不明白,不求甚解,導致很多眾生產生迷茫,進入誤區。
很多居士給我講過這樣的事情,我在全國各地弘法的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一、一說到修學淨土宗的居士,他們都給人一種高高在上且傲慢的感覺,執著的感覺,很難親近且不容易溝通;二、修學淨土宗,除了《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念佛號,別的經卷一律不得在居士團內流通,並且修學其他宗派法門的法師一律不得進入,只有修學淨土宗的法師可以進入;三、修學淨土宗,只有淨土宗能往生西方,其他的宗派都不能往生,其他宗派一律不接受等等,這些情形讓人哭笑不得。
貢高我慢
首先我們修學佛法一定不能有貢高我慢的態度,否則就是外道。慈悲、平等、智慧是我們修學的根本,如果離開了這些,修學的方向就是錯誤的,何談到達彼岸?
什麼是念佛?念佛不是拿起念珠,閉上眼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在很多地方搞“閉關念佛”,念多少萬聲,其實念多少聲不重要,我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只要心清淨,心清淨一切清淨,心不清靜,哪裡能清靜?所以,關鍵是在一顆心上,拿著念珠念佛,心不要在念珠上,要在念上,有沒有用一顆心念?這聲佛號裡有沒有雜染?而首先因為自己修學淨土宗,就有了貢高我慢的態度,念佛號怎麼會沒有雜染?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事相上的東西,事性上的東西根本就沒有深入。一個人、一件事不能只從事相上去看。念佛也一樣,如果沒有理解念佛的內涵,口念心不念,無論念多長時間,習氣毛病依然存在,說一句不符合心意的話,馬上起了煩惱心,只要一出現障礙,經不起考驗。天天說他念得好,傲慢心馬上出來;說他念得不好,煩惱馬上出來。這是念佛嗎?這樣是淨土宗所宣講的嗎?這是我們學佛人心出了問題。我們修學佛法,就是修正一顆心,心出了問題還沒有覺知,不求改變卻固執己見,不僅自己修學提不上去,也會給其他佛弟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拋卻經卷
還有一些居士片面聽取大德法師們的開示,只知道一句“阿彌陀佛”念到西方極樂世界,對這句話的含義卻不求甚解,然後執著於此,排斥其他任何佛陀所宣講的經典、戒律。
學佛最基本的不能執著,不能分別,不管是藏傳也好漢傳也好,都是到達彼岸讓人自性流露的法門,不管是哪個宗派,都無比殊勝且每部經的教育意義不一樣,《彌陀經》和《藥師經》裡面講的內涵能完全一樣嗎?《金剛經》和《心經》講的能一樣嗎?《心經》告訴我們一切無常、空、自性。金剛經講的什麼?破相,破相即成佛。《彌陀經》講信願行、念佛三昧到達彼岸。不管哪部經都殊勝無比,都是到達彼岸的途徑,經經相通,經經相融,是一不是二。作為佛子不管我們講什麼、討論什麼問題要以經卷為主,以佛所說為准繩。不得互相攻擊或哄抬哪個法師、哪個法門,這才是真佛子,清淨佛子,如果這最基本的都沒有做到,那證明非佛子,是外道來禍亂佛教的,嚴格來講已經破了最基本戒——三皈五戒,攻擊了佛、法、僧三寶,把三寶分離了,已經嚴重違背佛意。我們成為佛弟子,首先就是皈依三寶,受五戒。“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做到了嗎?四弘願裡“法門無量誓願學”,學了嗎?哪部經卷不是法寶?修淨土以外法門的僧寶不在三寶行列?如果說我只念阿彌陀佛,把所有的經卷全部扔掉,在根器還不利的時候,會不會有智慧?能夠學到佛的大慈、大悲、大願、大智嗎?如果學佛產生了分別與執著,進入我執我見,那是學佛人嗎?那已經進入了外道。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連最基本的三皈五戒內涵都沒弄明白。
不管我們修哪個法門,都可以一門為主,多門為輔。一聲專念,是讓心性得到攝受,不讓心亂跑,始終都在不間斷地念阿彌陀佛。念佛是在攝受這顆心,誦經也是在攝受這顆心,持咒還是在攝受這顆心。經卷是讓我們明白更多的道理,佛把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相形成了經卷告訴了後人,沿著這條路走你就能成佛,不會出問題。如果不看經卷,不解佛意,沒有善知識指導,修行不如法的情況下很容易出問題。淨土宗的弘揚、教化,應以教理作為基礎。不要認為只要念佛就能生西,而不需要聽聞教義、研學佛法,應知淨土宗是建立在佛教經論之上的。我們常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果拋開經卷,拋開誓願,拋開最基本戒律就容易正邪不分,互相攻擊,互相誹謗,破和三寶,因果不明,智慧不開,這樣怎能在念佛時與佛相應?固守劣慧,反對他人學習教理,認為是雜用心處,這樣久而久之,佛的教法不就被自己的信徒破壞了嗎?淨土宗人只有在對佛法深入地了解後,才能真正建立信願,同時更應對現實人生的無明、苦、空等產生正確的認識,方能發出厭離娑婆,求生西方的正智之願——不僅為自己,更是為廣大的苦難眾生而修念佛之行。
排斥其他法門
談到佛教的各宗各派,追溯佛陀最初創教之時,為了適應眾生的根器而說了種種的法門,並未提到宗派的分別。到了後代,由於社會環境以及歷代大德,依個人研究興趣的不同,而對佛陀的教化作各種不同偏重性的探討,加上個人的修持體驗,而對經典產生種種的诠釋,以自己所闡揚的最為代表佛陀的教義,衍變所及,乃漸漸形成各種的宗派。現在通常所說八大宗派即: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禅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簡稱性、相、台、賢、禅、淨、律、密,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典理論依據。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禅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
佛法本是一味的,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無論哪個法門都能到達彼岸,只是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與每個法門的緣分不一樣,適合自己修學的法門不一樣,並非說修淨土可以達到彼岸,修學禅宗或者修天台宗、律宗、密宗就到達不了,不是這樣的。我們講經經相融、經經相通,清代華嚴學者彭際清著《華嚴念佛三昧論》也試圖從歷代各家的主張裡總結出念佛法門,不論為哪一宗派所采用,都是和持名求生淨土的思想相結合的。所以不管是哪部經卷,哪個法門,都是相互關聯,我們學佛一定要有包容性,不能越學越執著。
念佛往生不是交易
一些居士問他念了多少聲佛號,他回答念了多少萬聲,並信心滿滿“到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引我的。”慧律法師這樣講過:我一聲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停,你念十萬聲也沒法跟我比。為什麼?因為他是以清淨心在念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沒有貪欲。你看現在很多學淨土的居士,拿著計數器“一、二、三、四、五、七……”不知到底是在計數還是在念佛?這已經走偏了。念佛不是往生的交易籌碼,不是和佛談條件,不是念了多少聲佛菩薩一定要保佑我,也不是念了多少聲往生的時候佛菩薩一定要接引我。
一聲“阿彌陀佛”念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句話的含義太深太廣了,非一般學佛人能領會透徹,更別說愚癡之人。念佛總分三種:一稱名念佛,就是口稱佛名,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念佛號;二觀想念佛,靜坐觀念佛的相好功德;三實相念佛,觀佛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的理念。在《往生要集》中,對這三種念佛又有配對定散有相無相而為四種:一、定業念佛就是坐禅入定觀想念佛。二、散業念佛,就是稱名念佛,行住坐臥散心念佛。三、有相念佛就是上邊所說的定業念佛與散業念佛,或觀相好,或念名號,遍厭穢土,專求淨土。四、無相念佛,就是上邊講的實相念佛,雖稱念佛,欣求淨土,而觀身土,即畢竟空,如幻如夢,即體而空,雖空而有,非有非空,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空。以上所述,就是定散事(有相)理(無相)四種,這四種裡面有相念佛,就是定散二者,但說到他們的本質,為定散與實相三種。現在淨土門所勸大眾念佛者,就是屬於散業念稱名,事相上的念佛,這也是淨土宗的主要特色。行住坐臥皆可念佛,有時默念,有時出聲。強調佛號要從心起,從口出,從耳入,念得歷歷分明,一心不亂。但都需要三昧功夫,楞嚴經大勢至菩薩雲:超日月光如來。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憶人一。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為[文/日]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念佛三昧經雲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意思是講,念佛,佛就在眼前,具足種種性相,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知眾生是諸佛心內之眾生,諸佛是眾生心內之諸佛,感應道交,自他不隔。
用心念佛,功德無量,智度論曰: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每位眾生皆具佛性,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成佛不是說佛說讓你成佛你就成佛了,而是根據你自己的修為德行修持定位。涅槃經二十七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為什麼現在還沒有成佛?因為宿世不好的習性,做的惡事造成很多障礙的因緣,障蔽了你的心源,障蔽了你的自性,使其不能流露出來,只有我們精進修學把我們宿世不良的業力,不良的習氣消減下去,自性自然流露,自然就成佛了。並不是說今天求佛,佛讓成佛就成佛了。一定要精進修行,自性流露。可能會有人講了,淨空法師講了,一聲“阿彌陀佛”念到西方極樂世界,他講錯了嗎?我肯定地回答:沒有。大家注意他講的是“一聲”,沒有講二聲、三聲、十聲等,大家應該明白,是一不是二,“一”的意義是一心不亂,是三昧,是源源不斷,沒有任何間斷,沒有次數,念到畢竟空,如夢如幻,即體而空,雖空而有,非有非空,此無二真入第一義空,性相無別,是一聲念法,望大家明白。
往生西方的要素
淨土宗講信、願、行三資糧,先信仰其法,次了解發願其法,再依其法修行,最後證悟道果。所謂信,即“於如來所,起敬信心,聞勝妙法,心開意解,不生疑謗,信根堅固”,藕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主張信要具備六種:即信理、信事、信因、信果、信自、信他,這六種信可以說是全信或圓信,如果沒有一定的教理修養與心地的智慧,是不可能發生的。《大乘起信論》重點是起學人之信,而信的根本在於體悟真如。然而,現代淨土行人沒有很好地在信字上下功夫,導致不能認知真理,更難以悟透人事,所以修行起來便覺無力,終日顛倒紅塵,反以為淨土容易,把這個了生脫死的最好法門,當作暫時安慰、貪圖眼前享受與懶於求道人的一種保護傘! 所謂願力,即如來大願之力。而此願力,非因愛見,不假思惟,乃是聖人曠劫度生功用而成,非思議之可及,豈識法之相應,是故唯識難判也。誓願與修行二者相待而成事,缺一不可。大智度論七曰:“莊嚴佛國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最後是證悟道果。
除了這些,還有三大要素決定往生西方:一、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二,心不顛倒;三、一心不亂。《彌陀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福德因緣具足才能跟諸聖人在一塊,福德因緣其實這裡面也包含了信願行,善根,能引生一切利樂的善業,如上供、下施及承侍等。善即是根。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與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內證佛性無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離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因緣,因與緣。世間的一切事物,皆由因與緣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緣指次要的助緣,例如稻谷,種子為因,泥土、雨露、空氣、陽光、肥料、農作等等為緣,由此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長出谷子來,由因與緣的和合而成。天地間一切萬物,都是由自因(親因)與緣(助緣)和合而來的。第二,心不顛倒。第三,一心不亂,一心而不散亂也。阿彌陀經曰:“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慈恩之阿彌陀經疏曰:“一心不亂者,專注無散也。”。福德因緣具足、心不顛倒、一心不亂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不然的情況下諸聖眾怎麼去接你?你要是迷了,去接你你也不認識。最後這兩大要素講的全是念佛三昧功夫。平常念佛為因,臨終佛現前為果;然後佛現前為因,眾生心不顛倒為果。所以,心態平和,深入了解經卷含義,精進修行,自然能種善因得善果。
我看了很多大德法師們的開示,都講得非常好,這裡我只是粗略地講一下在弘法過程中看到的一些問題。點滴體會,提供參考,願大家同生西方,同圓種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