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佛教的布施學(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編者按】《佛教的布施學》,為南懷瑾先生1991年8月16日至21日在香港講述《毗耶娑問經》的記錄整理稿。時值中國華東發生特大水災,南先生開講這部系統闡述佛教布施原理的經典,尤具理論和現實上的指導意義。時過七年,長江流域和東北發生比1991年更為凶猛的水災,全國佛教徒正發揚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救濟災區同胞。征得南先生同意,特刊登卷上部分講記,以飨讀者。

  一、學佛要先從做人開始

  《毗耶娑問經》,二卷。由後魏瞿昙般若流支譯出,屬於大乘方等部。新譯有唐代菩提流支的一卷本,歸入寶積部第四十九會“廣博仙人會”。歷史上很少有人研究這部經典,現在的大法師也不會去講它。這部經是以故事的形式,主要講通過布施的功德,由人道進入天道的境界,偏向於形而下的領域。而中國人講佛法,喜歡走形而上學的道路,所以這部經被束之高閣,流傳不廣。

  但要研究宗教學術,對這部經就應該引起注意。因為這部經提供了當時印度社會宗教生活的豐富資料。文字也非常生動有趣,描繪的場景、對話,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好比在看一部電影劇本。這部經要答覆當時印度人普遍存在的問題,人樂善好施,死後就能升天堂。可是印度宗教所講的天堂有六十多種,那麼這天堂的境界如何,天人是從哪裡來的?從比較宗教學的學術立場看世界宗教,像中國的道教,以及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世界上各種宗教,也都有類似的說法。但天堂是一個什麼樣子,誰也沒有講清楚。站在學術的角度,要對每個宗教的經典和理論作比較研究,天堂究竟在哪裡?要從科學上找出根據來。事實上,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找這個東西。由宗教而哲學,由哲學而科學,現在發展到太空探索,一直在追尋究竟有沒有另外的一個世界。佛對當時外道的種種說法進行了分析,這個分析究竟如何,要求證,盲目的相信是不對的。

  許多人學佛有個毛病,好高骛遠,一上來就要成佛,連天人都不在話下了。其實,佛法是五乘道,首先是人天乘,先從做人開始,人做好了,才有可能升天。小乘裡頭特別注重這一點。然後一步步從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修行,最後進到佛乘,證道成佛。

  這部經就是講怎樣生死於天人之間,也就是中國儒家所講的“究天人之際”。學佛要先從做人開始,人都還沒有做好,一上來就把《金剛經》、《楞嚴經》掛在嘴上,一步登天想成佛,那是做不到的!人怎麼做好,就是修善業道。要做多少好事,才能有資格升天,天也分好多層,這裡講的莊嚴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都在欲界天,在佛法的天人系統中還是最基礎的。基督教所講的天堂,就在這一層面。有人說:我只要打坐,到了初禅,就統統超過這些境界了。錯了!達到初禅境界,要看你的心理中貪、嗔、癡等壞毛病減除了多少,你的行為中功德增進了多少。並不是只要打打坐,就能升天道的,沒有這個事!

  欲界天裡還有飲食男女之欲,但你不要輕視他啊,像我們這些人將來能不墮到畜生道裡去,已經很好了,能夠人中再來,已經很難,要想升天,那就更不容易了。所以我常講起當年我的老師袁煥仙先生說的一句話,他對路過的土地廟都要停下來,合個掌,行個禮。為什麼?“你別小瞧他們,他們成仙,也是經過多少年的修行,做了多少功德。我們將來死後,能不能做個土地公還成問題呢!”這是講修行之難,所以對一切修行者都很恭敬,並不是說要拜他們為師。

  《毗耶娑經》特別提出討論了布施的原則和功德,也就是我們現代人常講的要有愛心,要幫助人。那麼,通過研究布施這個問題,對什麼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福利,就可以應用上了。搞清楚這些觀念,明白了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才談得上研究佛學。

 

 

上一篇:地瓜養生,改善陰寒體質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南懷瑾:佛教的布施學(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