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系心一緣,久習則成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寶積經》雲:【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雲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

  《大寶積經》上有一段文殊菩薩與佛的討論。文殊菩薩故意裝作不懂而問佛。文殊菩薩在佛教中代表大智慧,一個人成佛成道是大智慧的成就,不是兩條腿一盤做功夫的成就,最後的成功悟道是智慧。你把佛經當劇本、現場記錄看就有意思了。佛問文殊,你是不是經常進入那個不思議的境界呢?換句話說,你常常入定嗎?

  文殊菩薩說,世尊,沒有這回事!“我即不思議”,我本身就是不可思議!這個心性之體,天天想明心見性,你見到哪裡去啊!我們自己身心本身的功能就是不可思議,為什麼還要再去找一個不可思議的定來入呢?就是這一句話答復完了。

  所以,學佛真正的道理在哪裡?我經常說,佛下生以後兩句話就告訴你消息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是個什麼東西?把這個根本找出來,你就同天地一樣,與宇宙同體,就如莊子所言:“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佛不是只講他自己,每一個人的我,個個都是佛,你悟到了,唯我獨尊。那個佛菩薩、上帝、主,沒有你去拜他,有什麼用?你拜他,他就靈了,一切都是我。這個我的真體找到了,就如文殊菩薩所說,你本身的生命就是不思議。“不見有心”,為什麼還要進入一個我?我進到哪個我去呢?我進到哪個心裡去呢?

  文殊菩薩的理由還沒有說完:【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系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恆與定俱。】

  千萬注意!學佛要做功夫的,不管你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參禅也好、修止觀也好,文殊菩薩這一段話,把所有成佛之路的方法告訴你了。未頓悟自性不思議,就要漸修系心一緣。

  這裡實際做功夫的人要注意!不管是念佛、修密、修止觀,文殊菩薩在這裡把成佛之路通通都講完了。“我初發心”,關於發心兩個字特別重要,經過幾千年來的演變,佛教的發心已經變成一個專有名詞了。要叫你做個功德,就說你發個心吧!要你來出個勞力,說你發發心吧!這個發心就是動念、動機,發動心念的作用,但真正佛法中的發心是悟道,明心見性才叫發心,也就是發明心地法門。然而到了後世的佛教則變成勸人出錢出力的一種說詞,一聽到發心就知道要從口袋裡掏出錢來,反而把真正佛法的意義搞狹小了。

  文殊菩薩說,我開始發心的時間,也就是立志,“欲入是定”,想證入不可思議的定之境界。然而真正達到了,便無所謂定或不定,而是自己心性的本體,它本身就是個不可思議的三昧之定。你只要隨時如古德所言“一念回機”,則“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請注意這個“機”字,我們這個思想、感情的念頭,整天機關關著向外面亂跑,只要我們把機關開了回轉來,就已經是你本來的那個東西,這東西你本來已經得到的就是“便同本得”。這話講得清清楚楚,你向哪裡找?但是,我們一打起坐來一念回機,跑回來之後還要再找本來,因此笨呀!自己上自己的當!這樣做功夫,那你三大阿僧祇劫慢慢去找吧!

  “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現在他成功了,成功了才知道以前走的都是冤枉路。他說,我現在才曉得,實在沒有一個心相,沒有一個方法、現象而進入不可思議的三昧境界,無所謂入,無所謂出。比如我們心裡的行為,現在對某一個人非常生氣非要打他不可,一念回機,突然一想這個小子呀!算了!好吧!好吧!我倆不要生氣了。這一念回機即本善的,用不著加力量。心理行為的起用如此,入定、出定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了解了文殊菩薩的簡報,知道定的境界沒有一個樣子,你若以為定還有個什麼樣子呀?以為入定了裡面有光哦!外面也放光哦!假使這樣以放光為是,我們都會向你恭維,不怕受能源危機的威脅,將來把電線在你身上一接就好了。入定了有放光沒有呢?有看到內在放光,也有看到外在放光。但這往往變成非量境界,不理它就對了,理它就不對了。理它就變成非量,不理它就是現量。你覺得自己放光了,然後光太小了一點,把它放大一點就好了,這則是比量,都在那裡玩弄妄心。你懂了這三量的道理,就能隨時隨地都在現量中,“一念回機,但同本得”,意識的現量是一切呈現的,現量就是一切本來擺在你前面的嘛!文殊菩薩也這麼說,“無心相而入”。

  要不要盤盤腿子?要不要打打坐?要的,不要還不行。“如人學射,久習則巧”,等於學習射箭一樣,練習久了,功夫到了就成功了,就巧妙了。熟能生巧。因此想了生死還是要盤腿,還是要入定。久了以後隨時一念回機,隨時一念可以四大不管就丟掉了。“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因為練習久了,每箭射出來都准了。隨時都在定中,不管是走路,講話或是做事忙得很,因為練習慣了,變成不用方法就到了。就像我們學佛的人搞慣了以後,一說話:“喂!老兄呀!請你來一下。阿彌陀佛!我請你辦一件事情,阿彌陀佛!”那個阿彌陀佛有口無心,念慣了,在在處處都答復別人最好的話,這個很禮貌。所以說:“以久習故,箭發皆中”,念念都在佛境界裡頭。

  “我亦如是”,文殊菩薩說,我也是這樣,“初學不思議三昧”,從開始練習入定到現在如同學射,剛開始愈定愈糟糕、心愈亂。怎麼辦呢?“系心一緣”,只好找一個點來把心拴在那裡,念佛、觀佛或研究教理都是。“若久習成就”,久久練習成就了,“更無心想,恆與定俱”,心裡頭輕輕松松、坦然安住,不需動念,卻能隨時都在定中。文殊菩薩的這段報告多好!太切實了!這些寶貴資料在哪裡呢?在佛經裡頭,大家不看有什麼辦法?現在永明壽禅師幫忙我們,很多人都買了大藏經在家裡,那真叫做大藏經,大大地把它藏在那裡,然後廣度眾生,讓書蟲飽餐一頓。

  真正的佛法都在經典裡頭,現在我們的大法師,這位永明壽禅師把它提出來,所以,大家做功夫沒什麼要顧慮的,你只要肯去做,久久練習自然就有成就。你說,我學佛也學了三年了,也打坐了三個月,為什麼不能入定?你那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天坐半個鐘頭就好像諸佛菩薩都欠你了,你很對得起他們一樣,這樣是不行的。要久習!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因為不了解事實真相
下一篇:南懷瑾:變與不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