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有貪心無成就,無明是生死的根本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貪心無成就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七日 
修道人,好像眼睛那樣的清淨,不能容納一粒沙子。如果眼中有沙子,一定不舒服,總想法子把它拿掉。否則,身心不安寧。修道也是這樣的情形。這粒沙子是什麼?就是‘貪心'。有了貪心,事事起變化。本來是清淨,有了貪心的念頭,便起了化學作用,將清淨的水變成穢水,不能利人,反而害己。 
修道人,有一分誠心,便有一分成就和感應;若有十分誠心,便有十分成就和感應。有了成就,有了感應的時候,就不要執著,不需要放在心頭上,應無所住,把它忘掉。我們修道的主要目的為了生脫死,不是為求感應而修道。切記!不可有所企圖而修道,為求成就,為求感應,那是大錯特錯。這一點,大家要弄清楚。你專一其心來修道,功夫到了爐火純青的時候,自然會有成就和感應。有企圖的修行,永遠得不到成就和感應現前,所謂‘有心是妄想,無心是感應。'感應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修道人,要有‘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心理,無論做甚麼事情,盡力而為之,不管後果如何?反正光明磊落,出發點為公不為私,不存私心用事,成敗不去計較,給公家做事,亦復如是。不要前怕狼,後怕虎,有事發生,誰也不敢擔當一面,互相推卸實任,小事如此,大事可想而知。 
不要有癡人妄想的念頭,沒有念書,即想得博士學位;沒有種田,要收五谷;沒有買馬票,就想中頭獎,那有這樣的便宜事。在春天要播種、耕耘、灌溉、施肥,秋天才能有所收獲。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自然的道理。 
各位注意!不要有貪求之心,貪成就、貪感應,那是夢中之夢,渺茫之至!不要騙自己。如果認不清目標,捨本逐末,把大好時光空過,一無所得,悔之晚矣!□ 
無明是生死的根本 
一九八四年七月五日 
無明就是貪嗔癡慢疑,這五種惡業,能令人顛倒發狂。(1)貪心,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甚至為目的不擇手段。否則,心不甘,情不願。(2)嗔心,對逆的境界生嗔恨,發脾氣,不是罵人,就是打人,甚至殺人,這都是嗔恨心在作怪,已失去理智,意氣用事。有這種心理的人,能令社會不得安寧。(3)癡心,沒有智慧,是非不明,善惡不分,糊塗、顛倒,產生不良的後果—罪業。(4)慢心,就是揚己抑人。認為自己了不起,事事比人強。這種貢高我慢行為,最要不得。(5)疑心,對於正當的知見,起懷疑心,不相信任何人的話。這種心理不正常,是自卑的偏差,這五種心理皆不正常,皆因無明所引起。修道人,一定要消滅無明,不讓它興風作浪,禍患無窮。 
無明令凡夫在情欲上用功夫,認為世間情情愛愛是真實的,所以離不開,丟不掉,放不下。因之,糾纏不清,放不下六親眷屬,搞得善惡夾雜,染淨不分,生生世世在輪回中打轉,永無了期,所以說無明是生死的根本。 
修道人,沒有這種累贅在心裡重壓著,容易得到清淨、解脫—了生脫死,若不和無明一刀兩斷,永遠為它所支配,往地獄跑,跑到刀山上,跑進油鍋裡。屆時,後悔當初為何不精進修道?可惜來不及了。 
勸告各位,及時修道,不要存著來日方長的想法,古德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學一天道,就和淨土近一點,一點一點便到淨土。不勤修就想要到淨土,那是辦不到的。世界上的事,有的浪費時間,而得不到好處,唯獨修行法門,不會浪費時間,修一分鐘,便有一分鐘的好處。所謂‘集沙成塔'。一步一步不停前進,自然到達彼岸。□

 

上一篇:在寺廟裡做善事,就可能救你家人一生
下一篇:宣化上人:杞人憂天自找苦惱,培養高尚的人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