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猶待,百步余」,我們可以衍生成什麼?送賓的禮儀,送客人。「過猶待,百步余」,就是送長者、送客人,要等他離去以後我們才走。在講解這一條,我會讓學生實際送客人,就一個人當主人,一個人當客人,然後走到門口,說:再見。那個主人馬上把門「眶」關起來。其他的同學就一陣笑聲。然後再把門打開來,就問那個客人,假如人家這麼送你,你有什麼感覺?他說:好像恨不得我趕快走,我下次不來了。所以送客,也要能讓人家賓至如歸的感受,備受尊重。
我們就直接透過討論,除了實際操作以外,透過討論。諸位同學,你覺得怎麼樣送客比較適當?很多孩子就開始想了,把他送到電梯口,坐電梯下去了,我們再回來。這樣子客人的心中是什麼感受?很溫馨。假如沒有電梯?我們就把他送到樓梯口,再回去。
古代的人他在送長輩、送師長的時候,確確實實都是做到了「過猶待,百步余」,都是看到老師已經轉彎了,見不到老師的身影了,他才離開。我到澳洲去學習,學了就要用,所以晚上師長講完課,我們就一起送師長回他住的地方。我都會一直站在那裡,等到師長已經進了房間,我們再離開。其他的同學就很奇怪,我為什麼一直站在哪裡?我就跟他說,「過猶待,百步余」。其實當我們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內心真是無比的歡喜。因為在送師長的這個過程裡面,我們的腦海不斷浮現是什麼?浮現著我們的人生,假如沒有遇到師長,智慧不開,煩惱不斷!就是因為有師長點點滴滴的教誨,我們才得以在人生能有這麼多的成長。所以,目送師長的過程,都是含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惜這一分師生之緣。所以古代人,人與人相處非常有情義,就是有這一分情義,才寫得出很多非常感人的詩詞。
摘自: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