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體營養非常豐富的時候,你什麼都來了,要干這個事業,要得那個享樂,貪欲乃生。
特別對比丘來說,你不要身體太強壯了。
古人說:比丘常帶三分病。如果他強壯得像藍球運動員一樣的,道心又上不來,那就麻煩了。
下面就是“貪欲生必破戒退道”。這個貪欲心上來了,他降伏不了,他就會破戒。
一破戒,他就成了佛法戒海的一個死屍,就會被拋棄,他就會退失他的道業。
所以,一個修行人要用智慧觀照這個病,病的性是空的,知病性空,於是這個疾病就不能對自己產生惱害。
不產生惱害,這樣的疾病正好就是我們修行道業的良藥,“以病苦為良藥”。
所以還要去求無病嗎?有點病是好事啊!
“處世不求無難”。
你處在這個世間不要求沒有苦難,沒有厄難。如果在世間你沒有一切厄難,你驕傲的心,奢侈的心就會起來。
太順利了,那你就像獨生子女一樣,象驕傲的公主一樣,你驕奢的心就會起來,你就會欺負人,居高臨下,就必然會欺壓其他人,欺壓一切。
所以要體會到人生的苦難,苦難的本性也是虛妄業力產生出來的,叫作“體難本妄”。
這苦難也傷害不到我們。
你知道它是虛妄的,就不會被這個虛妄的苦難所傷害。
就像夢中你遭遇水難火難,你知道水火災難很痛苦,但你知道是夢中的水火災難,也不會傷害到你。
“難亦奚傷”。所以以患難為解脫,這患難正好就是你解脫的增上緣。
你在這種患難裡面,正好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在患難當中修行,你將死在安樂當中啊。
“謀事不求易成”。
你做某件事業不要去求很容易成功,如果事情太容易成功,你心裡就會生輕慢的心。
輕慢的心上來,你必定會想“我多有能耐,多有能力”,這個傲慢的心就會起來。
我們要用智慧觀照,一種事業是不是能成功,是成功還是失敗,這完全是我們宿世的業力所決定的,並不取決於你有沒有能力。
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多的是,為什麼他做不成。
賺錢的人都想賺錢,為什麼只有少部分人能賺到錢呢?所以事情成功,不是因你的能耐。
所以“以事難為安樂”。這個事情很難,你把它看成是安樂的事情。這是“謀事不求易成”。
“被抑不求申明”。
就是被別人冤枉了,誣陷了,這時候常常是:哎呀,我被冤枉了,我要到處來洗清自己的冤屈。
但一個學佛人,你不要到處去申明自己是如何的清白。
如果你被冤枉就到處去申明的話,你就人我沒有忘掉,人我是非就來了。
你存人我是非,這時相互之間的怨恨會更加增長滋生出來。
所以你在被冤枉的時候,你能忍得下來,忍下來,謙卑下來,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時間會說明問題。
佛經上講,一個人誣賴別人,就好像吐痰,吐向虛空,最後這個痰落下來,還是污了吐痰人自己的臉。
過一段時間知道了他是那個誹謗的人,他有什麼意思呢?
這時候你不去申明自己,人家反而會覺得你這個人很了不起。
所以“以受抑為行門”。受到別人誣陷的時候,你不去辯白,這就是你修忍辱波羅蜜最好的行門,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
所以一個修行人,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一定會碰到如上等等這些逆境的。
生病、苦難、事情很難辦成、被人冤枉……,但是在這些逆境當中,你如果能夠把它作為修道的逆增上緣,明了世間這些真相的苦空無常,你就不是具有佛的知見,具有智慧了嗎?
如果你不這樣去做,反而一天到晚念佛,就一定要身體健康,一定要做事沒有障礙,一定要考上什麼博士學位,都把學佛念佛用於追求世間的東西去了。
這是不正確的。大陸很多念佛人都停留在這個觀念當中,突破不了。
所以在這裡給大家講一下省庵大師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這都是邪的范圍。
我們看到很多的人學佛都為求人天福報,都擺脫不了這些名聞利養,世間五欲的快樂,來世的人天福報。
這都是很可憐的,都離開了學佛正確的軌道和正確的目標。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跟上面正好相反,一個大乘的行人,他不求名聞利養。
名利是世間的動力機制,是輪回的根本,我們要離開這些東西。也不求現世五欲的快樂,這些五欲的快樂全體都是苦,沒有什麼樂可言。
來世的福報也是三世怨。
你以今生持戒、念佛、修善的福德感得下世人天福報,但得人天福報的時候,你就迷惑顛倒,又去造惡業,第三世就墮下地獄了,這不是三世怨嗎?
所以這些都要放下。發心只為了生脫死發心,為成就無上菩提發心,這樣的發心就叫“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先看這一段,發真心的相狀。上面談到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兩大核心內涵。
那麼當我們發起了上求下化的心之後,要心心念念不間斷、不忘記、不丟失。把“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念念謹記,就能把那種自我的觀念放下。
所以這種發心也能自然而然的破除我執。
當這種發心在我們的每個念頭當中都能把持住之後,它就會因這種念力的熏習,產生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就能夠使我們具有甚深的智慧。
所以聞到佛道長遠也不生退怯。
我們知道成就佛果可是要動經三大阿僧祇劫,乃至無量劫。
所以佛道成就的過程非常久遠,這過程中就有可能使那些怯懦的眾生一聽就害怕了,他就不敢走在修行的道上,目標太遙遠。
在《法華經》裡面,化城喻就談這個問題:
一個善知識很聰明練達,他帶了一批人要到一個大的寶所去,寶所就是成就佛果的目標,他們距離寶所有五百由旬。
走到中途的時候,這批人就對這位善知識說:我們已疲勞之極,走不動啦。就想回去,退轉。已經走了這麼長的路,往前走,他們又不肯走;退回去,也沒有終結。
所以這位善知識就以方便之力,在三百由旬的地方變現了一座城市,這座城裡也有宮殿樓閣,種種莊嚴,男女充滿。
他就指著化城說:哎呀,你看看,前面的大城已不遠了。
一到這座城裡就能得到安穩,得到休息了。
這些想退轉的人一看,前面不遠的地方的大城還真的看得見了,看得見就增強了他們的希望、力量,他們都鼓足余勇向前走,就到了這個化城。
一到化城,這批人就以為到家了,生安樂想、安穩想了。
這位善知識這時候就告訴他們:你到這裡是第一階段,也能得到涅槃,但那是偏真涅槃,有余涅槃。
要成就佛果,還要向前走,在五百由旬的地方才是目標。
這批人已經到了化城,他在走的過程當中,他的腳力也練出來了,心量也大了一點,在化城他已能夠回小向大,進一步地向前走,走向成佛的目標。
所以《法華經》裡面講,如果眾生開始就聞到一佛乘,就是成佛的話,他馬上就不想見佛了,就不想親近佛了。為什麼呢?
他心裡會起這種念頭:佛道太遙遠了,在走的過程當中太辛苦了。
“久修勤苦,乃可得成。”所以他就怕了,怕了他就不想走了。
因此佛知道眾生有這個狹劣的心,怯弱狹劣,就以方便力在中途變幻一個化城,給他中途休息,所以就說兩種涅槃。
這是對那些中下根機的人說的。
如果對於一個上根利器的人,他聞到佛道長遠,他不僅不生退怯之心,而且生稀有難遭之想,他會勇猛精進地去修行。聞佛道長遠而不生退怯,這是要發菩提心的人才能做得到。
菩提心發不出來的人,他一定會害怕。
這是“上求佛道,不生退怯”。
然後再以智慧“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
一個菩薩要度眾生,但眾生是剛強難化的。對剛強難化的眾生,你不能去厭倦他。
一般人的心理是對自己投緣的、喜好的,就對他很關愛。
對一些對著干的、不聽話的、非常桀骜不馴的,心裡就很討厭。
世間有很多做父母的,對子女總是很關愛,如果這個子女老是不聽話,不聽話,最後他都厭倦了:啊,你給我出去,你不是我的兒子,我跟你劃清父子關系。
他都會生厭倦。所以一個發菩提心的菩薩,對剛強難化的眾生,無量劫以來跟隨他,教化他。而無量劫他都不回心,不受教化。
這位菩薩都不生一念的棄捨之心。要有這樣的發心。
“成就佛道,廣度眾生”。
這兩個目標怎麼去做?一定要有波羅密的種性,一定要到達登峰造極的地步。
就好像一個爬山運動員登萬仞之山,仞是八尺為一仞,那萬仞就是八萬尺高的山,登這麼高的山,一定要登到山頂。
必窮山頂,才肯終止。
不能在半山腰裡面就不爬,半山腰就是中止化城。
一定要窮極山頂。就像上九層的佛塔,一定要上到最高的頂層。
所以一個發大乘心的人,他的種性一定要到達目標而後已,不到達目標一定是不屈不饒。這樣的發心就叫發“真”心。
我們確實看到很多修行人開始學佛的時候,他每天都非常地用功。再過幾個月過幾年去看他,整個地就回到了沒有學佛前的樣子。
“始勤終怠”,退轉到了沒有邊際的程度。
上次聽一個大和尚說:有一個比丘,他開始修行非常精進勇猛,一定要開悟,結果修了兩三年沒有開悟,他就整個地對佛法喪失了信心,最後還俗了。始勤終怠。
那麼,他雖然也有些好的發心,但是夾雜著名利在裡面。一個人能夠把名利的心除掉是很不容易的。
開始他也發心想修清淨的佛法,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因夾雜著名利的念頭、毒素在裡面,雖然他也修種種的善法,比如持戒、禅定,以及修橋補路,慈善事業等等,他都在做。
但是這些善法被他的罪業煩惱所污染,是有漏的東西,不能成為清淨無漏的功德。
這也是我們這個世間眾生修行的一個普遍的現象,不真誠,虛偽。
虛偽是凡夫眾生都具有的。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實心。
修行人直心是道場,而他整個的就是用機心,用機心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他多麼厲害,多麼會玩手段,奸詐百端啊!
這種貪瞋邪偽的惡心,你還很難去化解他。剛愎自用。
所表現的就是雖能修點善法,但裡面卻夾雜著貪瞋邪偽的毒,這就叫“雜毒之善”。
雜毒之善是不能有效果的,甚至會產生很負面的作用。
就好像這一杯飲料,本來是很好,但摻雜著一些敵敵畏在裡面,你還敢喝嗎?
所以這雜毒之善又叫虛假之心,跟真實之心就離得很遠了,不真實。
如果他不真實,他用這雜毒之善的心去修行,縱然他修行非常精進,日夜十二個時辰都如救頭燃的修行,他能不能生到淨土呢?
“此必不可也”。善導大師給他一個絕對不可能。
為什麼?因為我們念的這個名號,以及要求生的西方極樂世界,全體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行菩薩行的時候,從他真實心裡面所流現出來的。
法藏菩薩在他無量劫的修行當中,他身、口、意三業所修的行持,乃至一念一剎那之間,都是從真實心裡面出來的。
所以他所施設的淨土、建立的名號、給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實的。
所以一定要真實。這一點確實也是我們的病根,我們修行佛法得不到利益,就是因為我們內心充滿了機心、奸詐。這也是娑婆世界眾生的常態。
所以為什麼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相處得那麼辛苦,那麼矛盾無常。
你看一個個都戴著虛假的人格面具,有幾個能夠真心交流的呢?
十句話都很難相信他其中的一兩句話,你看人就活在這種自欺欺人的顛倒裡面。
所以我們中國文化現在才體會到孔子為什麼特別強調“誠”,就是對我們的虛假而施設的一個藥方啊。
一定要真誠,你有真誠才有智慧。
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遙想當年菩薩戒在開始的時候,昙無谶尊者過來,他是一位戒律非常通達的大德。
當時有一位道進比丘想向昙無谶尊者求菩薩戒,昙無谶尊者就說了句話:你們這個地方的人,心多谄曲,又無剛節,難道還有求菩薩戒的人嗎?就這樣說。
道進比丘聽到這話當下生起大慚愧心,他自己就忏悔,向彌勒菩薩求忏悔,最後他真的感得了菩薩戒戒體。
一感得之後他就去找昙無谶尊者,昙無谶尊者一看到他,馬上起身去迎候他了,說:你不簡單啊,你已經得菩薩戒戒體了。
由此可以看到,這樣的毛病是很深重的,以至於真谛三藏想把菩薩戒的律藏傳到中國都傳不過來,律藏一上船,船就往下沉。
所以如果我們修行人不能扭轉這種虛偽的心,修行就永遠得不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