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從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談談世界的真實性(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二十一、邏輯世界與人工生命

  Tierra(西班牙語為“地球”)世界是由美國特拉華大學教授托馬斯.雷(Thomas.S.Ray)於1990年創建。雷教授是一位博物學家,熱帶植物學家。多年來,他一直在探尋地球上生命進化的奧秘。後來,他想到了在計算機上創建不同於自然界生命的數字生命的構想。

  他設計的計算機實驗是這樣的:把關於生命進化的概念引進計算機領域,用數字計算機提供的資源(RAM單元,CPU時間以及操作系統)為數字生命提供一個生存環境,同時引進相應的機制,如死亡機制、變異機制,由此來探索生命進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規律以及復雜系統的湧現行為。

  1990年1月9日,雷教授編寫了一個指令長度為80的具有自復制能力和變異能力的匯編語言程序,隨後將該程序置入計算機系統中。第二天,托馬斯·雷驚喜地發現,Tierra果真生出許多生命體,並且在上千次計算機換代之後,物種通常呈現出多樣性,有不同大小和不同規格,有不同壽命,不同的生態關系(獨立性、寄生、共生等)。在Tierra的運行過程中,隨著進化的推進,數字生命種類日益增多,“單細胞”逐漸進化為“多細胞”,形成自己的數字生態環境,同時也出現了類似於自然界中物種大爆發那樣的物種爆發現象。此外,Tierra還能產生(對寄生物有免疫能力的)特定生物。經過一段時間的進化,還會產生數字社會。這種數字生命世界與真實生命世界之間的相似之處還在於,在我們的真實生命世界中,生命利用太陽獲得自己所需的物質和能量,這些自然生命形式在地球的自然環境中誕生,然後不斷進化。在Tierra中,數字生命(表現為具有自復制能力的計算機程序的形式)利用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時間去組織機器的存儲空間。

  在自然界中,生命逐步進化,為食物、住所、配偶而開展生存競爭。那些留下較多後代的基因型隨時間推移而不斷增加,群體中適應度低的後代其數量逐漸減少直至滅絕。在Tierra世界中,數字生命經歷同樣的歷程,這些(表現為自復制程序的)數字生命為爭奪中央處理器時間和內存而開展競爭。它們不斷變化自身策略以互相利用,那些能夠獲得更多時間和存儲空間的程序可以留下更多的復制品(後代)。在自然界中,生命的生存、進化依賴於自然環境;在Tierra世界中,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和內存構成進化過程賴以進行的物理環境(即賽場)。在自然界中,生命由碳水化合物有機合成;而Tierra世界的數字生命由機器的匯編語言編寫的自復制程序所組成。因此,Tierra中的生命也就是我們真實生命世界的生命形式的數字版本。換言之,與地球上真實生命相似的各種行為,自然進化中所有的特征,都可以出現在Tierra世界的合成數字生命的之中。

  Tierra世界中的數字生命,現在稱之為“人工生命”。“人工生命”概念的出現,使得人們對生命的定義不得不重新思考。這些說起來只不過是一些程序的東西,能稱得上是生命嗎?如果不是,為何其形態以及發展進化規律與真正的自然生命如此相似?如果是的話?那它們與真正的生命到底有何區別?

  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楚“人工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Tierra世界中的所有後來出現的生命都源於雷教授編寫的第一條程序,此程序是所有生命的祖先。雷教授就是它們的“上帝”。不過雷教授這位“上帝”對我們來說並不神奇,任何一個有一點匯編語言基礎的學生都可以去當一回“上帝”,因為那段始祖程序實在是很簡單。那麼現在的問題是,這段程序究竟有何神奇的功能從而承擔了生命始祖的角色呢?

  所謂的程序,不過是一些簡單的規則和指令。程序根據規則和指令,要麼復制自身,要麼使自身產生變異。這段程序並沒有“自我”的意識,它所做的只是一種機械的步驟。例如我們使用電飯鍋做飯,飯做好了,電飯鍋自動跳閘。電飯鍋只不過機械的執行人們設定的程序,我們並不能說電飯鍋具有“自我”意識或智能。又比如一顆精確制導炸彈,它根據事先設定的程序跟蹤搜索目標並最終炸毀目標,這一切都是我們人為的設定,我們並不能說炸彈具有“自我”意識,會主動找尋目標並最後實施自殺攻擊。“人工生命”也是一樣,只不過機械的執行人的指令。指令的變化,反映在基礎層面上,就是“0”和“1”或者說“開”與“關”兩種狀態的不斷轉換。這是一種純粹機械的過程。但是奇怪的是,這種純粹機械的,邏輯的操作過程,其結果和進程竟與現實自然世界的生命非常相似。

  我們注意到,在Tierra世界的生命演化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處於緩慢的發展進程之中。然而在某個較短的時間內,Tierra世界裡的物種會出現井噴式的大爆發,有時又會出現物種的大規模滅絕。在發展的某個形態,又會出現類似人類社會的組織結構。這種現象稱之為湧現(Emergence)。對於湧現的概念,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所謂湧現,就是在簡單規則或行為的個體上沒有,但隨著時間序列的演化,在群體中會出現的一種個體所不具備的功能、屬性、特征或行為的現象。湧現現象還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在時間序列上的動態的分形結構。

  在真實的自然界中,湧現現象普遍存在。比如蟻群,單只的螞蟻其行為非常簡單,基本上就按照幾條簡單的指令來行事,但是整體的蟻群卻經常表現出超脫於個體的智慧。例如,單只的螞蟻無法判斷兩條路徑中的哪一條是捷徑,但是一小群螞蟻卻總會選擇最短的那條路把食物拉回巢穴。我們模仿蟻群的行為,設計出了一種特別的算法,就叫做蟻群算法。利用這種算法,可以使程序自動找到最短的路徑。2000年,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貨運業務遇到了麻煩。盡管飛機平均只用了7%的貨艙空間,但有些機場卻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計劃裝載量的貨物,這成了西南航空公司貨運航線和搬運系統的瓶頸。後來他們學習了螞蟻的經驗,在最繁忙的貨運站,貨物轉運率降低了80%之多,搬運工人的工作量減少了20%,每年因此節省的經費達上千萬美元之多。

  在生物進化領域,有確鑿的考古證據表明,生命在寒武紀有著大爆發的現象。即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裡,物種呈現井噴式爆發。而在另一個較短的時間裡,大量物種卻突然滅絕,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恐龍的滅絕。這些令人難解之謎,在Tierra世界裡竟然真實再現,並且這種規律表現出一種循環往復的態勢。2000年,英國《自然》雜志刊載了一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些科學家研究了數千種水生生物化石,分析了這些生物在過去5億年裡多次滅絕的具體情況,結果出乎意料地發現了一條生物滅絕規律。該規律是一種周期循環,其平均周期為6200萬年。規律顯示,地球每經歷5900萬年到6500萬年,就會爆發一次滅絕生命運動。而上次滅絕就發生在6500萬年前。這種周期性變化的規律與佛家所描述的事物“成、住、壞、空”的周期性變化發展規律是吻合的。

  種種跡象表明,現實世界的生命爆發和滅絕現象極有可能也是湧現現象的表現之一。那麼問題隨之而來,難道我們現實世界的生命也是邏輯化的生命?難道我們每個人只不過是一段程序代碼?難道真有一個上帝制造了那麼一段源程序,然後任其在地球上自由發展?

  要回答以上的一些問題,我們必須仔細比較現實世界與邏輯世界的異同點,如果完全相同,那麼毫無疑問,我們很有可能就是一段程序。如果不同,那麼不同點在哪兒?我們能否從這個不同點上找到生命真正的奧秘呢?

  二十二、兩個世界的區別

  現實世界中的生命,與邏輯世界中的人工生命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行為都遵從一定的規則。小到微生物,大到人類自身,都按照一定的規則來行動。這種規則簡而言之就是趨利避害。由於所有的生命幾乎都有這樣的邏輯特性,那麼在自然進化過程中所出現的生命爆發和滅絕等湧現現象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即,這是個體生命趨利避害的邏輯行為在整體上所表現出來的湧現現象。很顯然,我們的現實世界有邏輯世界的屬性。

  但是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在現實世界裡的生命與計算機系統裡的人工生命有著一些顯而易見的不同點。

  我們用人類自身來作說明。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可能都會比較有規律,比如白天上班上課,晚上看看電視然後睡覺。碰上便宜,許多人都愛撿,碰上危險,大多數都避之不及。這樣的生活就是有規律,符合邏輯的生活。不過仔細想想,並不是每個人都過著這麼機械和邏輯化的生活。人類有著人工生命所沒有的自由意志。並不是每個人撿了錢包就往自己口袋裡塞,也有會主動交還的人。並不是每個人碰上危險就逃之夭夭,還有許多捨己為人的英雄人物出現。即使許多人在行為上遵從著自己趨利避害的本能,但在心裡面,都會贊賞那些大公無私,捨身成仁的英雄好漢。

  人類的自由意志表現在多方面,比如繪畫、音樂、聯想、詩歌、精神、感情、道德、感悟以及最重要的愛。所有這些都不是用邏輯語言可以描述的,也不是邏輯條件下可以產生出來的。事實上,自由意志與邏輯規則是格格不入的一對矛盾。規則意味著束縛,而自由就是沒有束縛。我們的自由意志不受任何規則束縛,我們的思想可以天馬行空。我們能夠欣賞美,也能夠感悟生命,這一切都超脫於邏輯系統之外。

  我們人人都渴望自由,人人都渴望打破一切規則的束縛,這種本能的需求,其來源在邏輯上一定是先於束縛本身。例如,人工生命的祖先是一段邏輯語言寫的程序,那麼這段程序的後代只可能繼承祖先的邏輯體系和規則,而不可能發展出自由意志。在邏輯的土壤裡,長不出非邏輯的東西。無論人工生命進化多少代,其後代的行為仍然遵從一定的邏輯規則。只不過會由於湧現現象的發生,在整體上會表現出一種超越個體的智能。然而這種智能終究是屬於一種邏輯體系下的物理現象,正如蟻群的智能一樣,這種智能與人類個體的自由意志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我們可以模仿規則在計算機裡重現蟻群的智能,但我們卻無法在計算機中模擬人類或任何一種動物的自由意志。

  我們繼續考察邏輯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區別。在Tierra這個邏輯世界裡,我們發現其現象包括競爭、沖突、利用、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而在現實世界,我們發現除了有上述邏輯世界的所有現象外,還包括友愛、互助、分享、捨己為人等等在邏輯系統下無法解釋的現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兩種世界的這種差別呢?

  邏輯世界,本質上看,是一種虛擬的世界。在邏輯世界裡的人工生命,並沒有任何實在性。還原到最後,只不過是根據一定順序不斷打在顯示屏上的光學信號,這些光學信號不斷生滅,在我們看來,就是一幅連續生動的圖景。就像我們看電影,電影畫面中的人物不管如何逼真,終究不過是光影的幻象,電影中的人物永遠不可能會有自由意志,在哪天看電影的時候,突然從熒幕中走下來,這種事情只可能發生在科幻小說裡。虛擬的人工生命不可能會有自由意志,但卻的確表現出了某種與真實生命非常類似的行為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最初的原始程序就被賦予了真實生命的行為模式。二是邏輯系統之外的能源供應保證了整個邏輯系統的運行,人工生命的演化因為有了能量的支持而得到維系。能源一旦切斷,人工生命和邏輯世界將立刻煙消雲散,一切復歸虛無的本質。

  因此,邏輯世界只是現實世界某一方面的模仿。雖然只是一種模仿,但卻可以給我們提供極大的啟示作用。首先,我們發現,現實自然界表現出來的種種規律,其實是個體生命體基於“趨利避害”行為規則下所體現出的綜合規律。這些綜合規律表現為多種現象如湧現現象、自組織現象、進化現象等等。這些現象和規律,是邏輯行為下的一種必然規律,與物理化學當中的定律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為物種大爆發和物種滅絕現象去尋找更多其它的原因,只要生命體遵循“趨利避害”的邏輯行為法則,類似的物種爆發和滅絕現象就是一個不可改變的必然規律。

  其次,如果我們從佛學的角度來看,現實自然世界的這些規律產生的原因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我們之前了解到,在佛家看來,現實世界只不過是一個逼真的虛幻三維幻象,而幻象形成的原因正是我們自己的無明分別心使然。佛家所說的分別,與計算機中邏輯世界的成因是“0”和“1”或“開”和“關”的區別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有“0”和“1”的區別,邏輯世界得以生成,有分別心和執著念,現實世界也得以生成。虛擬的邏輯世界需要有虛擬世界之外的能量支持才能得以運轉,而現實世界也需要世界“之外”的“能量”來維持,這個“能量”就是真如所具有的無限潛能。因為有真如的作用,現象世界得以生成,而現象世界的演化,同樣有賴於真如的作用。真如是自性,同時真如又象是所有人都要回歸的共同家園。我們因為無明妄執,誤認為虛幻的現象世界是我們的家園,只有當我們回歸本心,體認到自性真如,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家園。

  由於基於分別心所形成的現象世界本質上與邏輯世界是相同的,所以現象世界自然也就表現出與邏輯世界類似的規律和現象。然而由於我們每個人的真如本心原本是絕對自由的,雖然我們都被虛幻的身體所束縛,但我們的心卻始終渴望終極的自由。我們的心念不會受到邏輯規則的束縛,因為我們的本心不是邏輯規則所創造,相反,邏輯規則是由無明妄心所成,我們意識不到這一點。我們在這個充滿競爭、沖突、弱肉強食的邏輯世界裡,常常感覺到痛苦和矛盾,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真正的“我”是絕對自由的,而我們卻迷執於邏輯世界的虛假幻象,認為邏輯世界裡具有色身的我才是真我,絕對自由的真我與被邏輯世界的規則束縛的假我由此產生矛盾。這種矛盾是假我產生痛苦、煩惱、悲傷、憤怒、恐懼等等負面情緒的根源。當假我暫時克服一些束縛,就會獲得暫時的輕松和快樂,然而這種快樂猶如飲鸩止渴,只會使我們更加迷執於虛假的邏輯幻象。

  二十三、意識界的互聯互通

  從佛家的角度看協同進化理論,會有更深刻的理解。目前的協同進化理論還僅僅停留在對進化現象的描述上,對協同進化的根本機理還沒有深入的研究。國際廣義進化論研究小組負責人E·拉茲洛對此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引進了一個新的概念“全息隱能量場”作為協同進化的動力源。“全息隱能量場”的概念可以較為完美的解釋協同進化的機理,實際上,如果把拉茲洛的“全息隱能量場”看成是一種意識場,那麼這種理論與佛家的學說就是雷同的。

  真如自性原本是絕對清靜和自由的,由於無明和執著,阿賴耶識和現象世界同時生起。阿賴耶識可以理解為一種潛藏於最深處然而卻是發揮最主要作用的意識場,阿賴耶識含藏著一切現象、思維、意識的種子。而阿賴耶識之後,有末那識,末那識從某方面看與榮格所稱的“集體潛意識”有些類似。而個體潛意識則還屬於末那識之後的概念(事實上,這些只是為了便於理解的方便說法,不同系統的概念並不能完全等同)。阿賴耶識與其它識的區別,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來理解。一個機械鐘表,有秒針、分針和時針,發條中的能量首先傳遞給連接時針的大齒輪,大齒輪將能量傳遞給連接分針的中齒輪,而中齒輪再將能量傳遞給連接連接秒針的小齒輪。這樣,小齒輪快速的轉動帶動秒針的走動,而秒針的走動相當於我們分別識快速的生滅,快速的生滅形成了幻象,但這一切尋根究底,還要歸結於阿賴耶識,就像秒針的轉動最終要歸因於大齒輪的帶動一樣。當然,這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阿賴耶識與其它識的關系並不是這麼簡單機械,事實上,阿賴耶識與其他識及現象界是互為因果,幾個概念之間也沒有明確的劃分標准,人為的劃分僅是一種方便的說法。

  與鐘表上的齒輪不同的是,阿賴耶識這個“大齒輪”帶動了無量無數的“小齒輪”在轉動,每個生命體就是一個“小齒輪”,“小齒輪”的轉動——生滅,形成了現象界的幻象。現象界的幻象雖然各不相同,但在究竟上,所有的“小齒輪”之間以及“小齒輪”與阿賴耶識之間都是互聯互通的。由於這種深層次上的互聯互通,在現象界,往往就表現為超越時空的聯系。

  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在雙胞胎之間存在“心靈感應”現象,這是意識界互聯互通的一種表現,其實這樣的表現在許多方面都有體現。在生物進化領域,協同進化就是最好的例子。遍布全世界各個角落的昆蟲,都有同樣精細且結構異常復雜的眼睛,設想如果眼睛這樣的器官是互不關聯的單獨進化的話,很難想象所有的進化結果都是一致的。另據科學家對蜘蛛基因的研究,同樣證實世界各地的蜘蛛都是協同進化的結果。很難設想,如果不是協同進化的話,世界各地各個角落的蜘蛛何以都會一樣的吐絲本領,並且吐出的絲都是一樣的化學結構。這種協同進化的例子有許多,不再一一贅述。

  意識界的互聯互通還表現在多個方面。一些相似的科學理論,往往被不同的科學家幾乎同時且獨立的發現或發明。最有名的例子要數微積分的發明,牛頓和萊布尼茨幾乎同時的建立了微積分理論,二者並沒有彼此交換意見。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是分別由克勞修斯和開爾文各自獨立發現,二者的表述不同,但實質一樣。費爾和克魯伯格因同時各自獨立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理效應-巨磁電阻效應而分享了200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艾滋病毒的發現權之爭甚至引發了兩位科學家蒙塔格尼爾和蓋洛之間的官司大戰,不過後來的事實表明,蒙塔格尼爾與蓋洛的確是分別獨立的發現了HIV病毒。

  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從大的方面來說,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意識界互聯互通的一個體現。大家知道,大約在2500年前,地球的三大文明:華夏文明、印度文明、希臘文明幾乎同時在各自的土壤上發端。老子、孔子、釋迦牟尼和蘇格拉底,這些影響後世幾千年的偉人,幾乎同時出現於世,不僅僅是一種巧合而已。從小的方面來說,情緒的傳染,也是意識界互連互通的一種體現。

  人們普遍都有這樣的經歷,當一個人打哈欠時,周圍的人就會紛紛跟著他一起打。已有科學實驗證明哈欠具有傳染性:42%-55%的人在觀看人們打哈欠的錄像時,會隨著屏幕上的人一起打哈欠。由英國斯特林大學詹姆斯·安德森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在類似的實驗中黑猩猩也有與人同樣的反應。研究人員為6只成年黑猩猩和3只幼猩放映其同類打哈欠或龇牙笑的錄像,結果發現2只成年黑猩猩打哈欠的頻率顯著增高。研究人員解釋說,雖然受感染的黑猩猩比例約為33%,比人類略低,但由於黑猩猩並不知道自己處於實驗中,因此這個實驗得出的數據更加客觀。這種“傳染”現象,其實是個體受到某種暗示而自發表現出來的行為,這種接受暗示的現象,也可以理解為是潛意識中的一種互聯互通現象。

  不僅僅哈欠行為會通過意識“傳染”,一些傳染性疾病也存在意識“傳染”的可能性。在非典結束後,俄羅斯《生命與安全》雜志2003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薩斯——遠遠不僅是病毒”的文章,從社會生態學角度對薩斯(非典)的流行進行了解釋。文章作者固班諾夫B.B,是一位俄羅斯社會生態學國際研究院的學者,他表示,通過一系列試驗和實踐,他們得出了獨特而有趣的科學結論。他在文章中寫道:通過研究發現,病毒“實際上是一種載有精神道德方面資訊的生物,而只有它的一小部分才是我們了解的生物(物質)的方面。所以現代的醫學只是在試圖治療病毒的生物(物質)的一面。而不是清除病毒的根本。”他表示:通過對於愛滋病、肝炎包括薩斯等流行病的獨一無二的產生及流行方式的研究發現,病毒總是能夠在本來健康的身體上自主的產生、發展。而被感染的人很多都沒有接觸過感染源的。這位俄羅斯學者最後得出自己的研究結果:任何疾病,都是患者精神道德方面潰敗的結果,其次才是患者機體外殼損傷的開始。輕微的疾病,這只是患者在精神道德方面有問題的暴露。

  二十四、潛意識的力量

  正統的醫學專家恐怕很難接受固班諾夫的結論,畢竟這是一種顛覆常規的認知。然而,任何一個醫學專家都很難否認意識對疾病所發揮的作用。在現代醫藥科研中,必須排除臨床實驗過程中的“安慰劑效應”,因此往往以科學實驗必須遵循的雙盲實驗為基本原則,以排除心理原因所導致的不確定因素。這幾乎是世界各大藥廠研究開發所有新藥,要投放醫藥市場前的必要實驗。沒有這樣的實驗證明,藥物是不可能被政府藥檢部門批准的。這些實驗使大量被認為極有市場前景的新藥遭淘汰,原因並不是這些新藥在臨床治療時沒有效果,而是敗在與對照組使用假藥(沒有藥物成分的普通糖丸)的效果沒有明顯的差別上。安慰劑之所以起效,並不是安慰劑中的成分有效,而是在給病人服用“安慰劑”時,給病人提供的相應訊息在起效。這些訊息包括“新藥”、“特效藥”、“獨特作用”、“最新成果”等等,這些訊息使病人在潛意識中接受到某種暗示,這些暗示的內容類似於“吃了藥病就會好”、“這次一定會有效”等等,在潛意識中接受了這種暗示後,就會產生相應的作用 ,最終使疾病得到相應的控制。

  潛意識能治病也能致病。在伊昂.馬德莫與喬索夫.歐可諾合著的《我越來越健康》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案例:

  這個例子發生在1987年美國加州的蒙特利公園的一場美式足球賽中。有四個觀眾無明顯原因地病倒了。症狀表現為惡心嘔吐,診治醫生經過了解,發現這四個人都喝了看台下面的自動售飲料機中的飲料。如果機器遭受污染的話,要避免更多的人得病,最穩妥的辦法是立即通過播音告訴全場的觀眾,不要去買這些機器所售的飲料,以免引起更多的人中毒。主辦單位十分負責,馬上播音通知全場觀眾。可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看台四處的人們一聽到廣播,不少人開始嘔吐昏倒,許多人逃離比賽現場,將近200人突然病得無法移動,加州五家醫院的救護車被緊急調動搶救病人,總共有近100人接受住院治療。可調查化驗後發現自動飲料機中的飲料沒有任何問題。當這個消息一宣布,尚未被救護車拉走的“病人”立即康復了,而醫院裡的病人也好轉出院了。

  從佛家的角度來看,現象界的本質不過是幻象,本來就是阿賴耶識所主導的一種虛幻假象,因此,意識對現象界起作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當然,我們說意識起作用,並不是指淺表的思想意識。我們的淺表意識每時每刻變換不定,所起的作用很小,而越是深層次的意識,所起的作用越大,同樣的,越是深層次的意識越難以改變。世界級的潛能大師博恩.崔西說過:“潛意識的力量是意識的3萬倍以上。”這種數字當然不是准確的,但卻的確說明了淺表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關系和所起的作用。

  2004年11月,法國《科學與生活》雜志刊登了一篇名為“向科學挑戰”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科學家在探索人體奧秘時通過嚴格的實驗發現,意念能對身體產生巨大的作用。

  科學家的第一個實驗是在比利時的列日大學附屬醫院做的,醫生們用“催眠麻醉術”成功地為一名 60歲的老人摘除了身體左側皮下的脂肪瘤。然而在開刀時,醫生卻沒給他施用任何麻醉藥劑,只是在一名女士的語言暗示下完成了切除、縫合的整個過程。但老人在一小時的手術中,竟沒有感到一點疼痛。自1992年這個醫院引進催眠麻醉技術以來,已有4300多名病人接受過這種狀態下的手術。采用此種麻醉方式不僅僅是負作用小,更主要的是刀口部位出血也少。

  科學家的第二個實驗是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診所做的,生理學家指導一批志願者用意念假想自己的一個小指去推動一件巨大的重物。經三個月的訓練以後,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這些人小指肌肉的力量竟增加了 35%。實驗證明,僅用思維的方式同樣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這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及臥床不起的重病患者來說無疑也算是個福音。

  科學家的第三個實驗,是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癌症研究中心教授芭芭拉 · 安德森設計進行的,他對 114名患有乳腺癌的病人實施了每周一個半小時的良性誘導教育。四個月後發現,她們T細胞(在抗癌中起關鍵作用的白血球)的增殖能力已趨於穩定或得到了加強,這充分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統己被調動起來開始工作。科學家們還對另100名患同樣病但沒有實施過良性誘導教育的病人進行了采血化驗,結果顯示她們的免疫力仍然十分微弱。

  科學家們的第四個實驗是在美國佐治亞州的奧古斯學院做的,醫生讓

  50名患有高血壓的青年每天進行15分鐘的靜坐冥想,而讓另50名同樣患有高血壓的青年每天上食品衛生課。四個月後沉思冥想的青年血壓平均下降了5毫米汞柱,而另50名青年的血壓基本上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科學家的第五個實驗是在科羅拉多大學醫院的手術室進行的,他們給一名患有帕金森病的男人在頭部開了四個很小的刀口,並告訴患者已為他植入了可治療帕金森病的胎兒神經元。但實際上醫生並沒有給真正他植入,這只是在病人不知實情的“謊言”下為他做了一個虛假的安慰手術,而奇怪的是患者的疾病在以後的日子裡確實得到了好轉和控制。為得到進一步證實,科學家們又找了40名患有此病的志願者並在其中20人中植入了胎兒神經元,而另20人只做了虛假手術。但這40人中,誰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被真正做了植入手術。一段時間後,堅信自己被植入胎兒神經元的患者病情大有好轉,而認為自己沒有植入的患者病情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更加惡化。

  科學家們做的另外兩項實驗其中一個是用意念治療哮喘病的,另一個是如何用虛擬空間減輕被嚴重燒傷患者的疼痛。同樣結果,兩項實驗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潛意識的作用在催眠狀態可以得到充分體現。一個在催眠狀態的人,在催眠師的語言暗示下,身體會有奇妙的變化。如,催眠師暗示“身體變硬”,被催眠者的身體甚至可以堅硬到能承受數人對其腰部的重壓。有催眠師做過實驗,用木塊接觸被催眠者的皮膚,給予的暗示是燒紅的烙鐵,結果被催眠者的皮膚竟然會出現灼傷。而當催眠師把燃燒的物體靠近實驗者的皮膚,並對他發出“你感到寒冷”的暗示時,人們發現實驗者的皮膚竟然沒有被灼傷。所有這些催眠實驗都可以重復並得到檢驗

  二十五、境隨心轉

  潛意識能夠對人體自身發揮巨大力量,這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麼潛意識或意念能否改變自身以外的現象界呢?從佛法的角度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只要心識轉變,外境就會隨心而轉。

  日本的醫學博士江本勝因一次偶然的實驗,發現水結晶似乎能看懂人類的語言,貼上不同話語標簽的水,所結晶的形狀都不相同。江本勝因此作了一系列的實驗,並將實驗結果寫成《水知道答案》一書。這本書一問世,隨即成為了暢銷書,被稱為是一本與《時間簡史》同樣神奇的科普讀物。書中列出了122幅水結晶圖片,這些圖片顯示,帶有「善良、感謝、神聖」等的美好訊息,會讓水結晶成美麗的圖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訊息,會出現離散丑陋的形狀。

  事實上,並不是水能夠讀懂語言文字,而是人的意念改變了水結晶的形態。江本勝在書中還提到一個米飯實驗:取兩份米飯,每天對其中一份表達愛與感恩等正面、積極的意念,對另一份則表達厭惡、辱罵等負面意念,過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接受正面意念的米飯比較不容易發霉變質,而接受負面意念的米飯則很快生長出霉菌並發臭。這一實驗簡單易行,因此有許多人去親自驗證,從網絡上搜索“米飯實驗”的反饋來看,絕大多數人的實驗都證實了這一結果。這一切,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意念的確可以改變外境,佛家所說的“境隨心轉”是有確實證據的。

  從以上一些實驗可以得到啟示,一個人,如果能夠保持善良、感恩等積極的心態,身體會比較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也容易恢復健康。相反,若是一個人的心量狹小,心中總是充滿嫉妒、仇恨等負面情緒,身體自然也會處在不健康的狀態中。

  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包括中國的儒道兩家,都非常推崇道德、感恩、關愛等等教化,這些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也許有人會說,道德的教化,雖然對個人的養生、家庭的和睦、國家的和諧有作用,但現實的世界就是一個弱肉強食、你爭我奪,充滿著激烈競爭的世界,如果我講道德,別人卻只講利益不講道德,自己不就是吃虧嗎?表面上看來,的確如此,但我們深入分析,卻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二十六、博弈之道

  說到競爭,學術上的詞叫做博弈。博弈這個詞,一些人也許會比較陌生,這個詞在經濟學領域比較熱門,但博弈其實是一種日常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存在的博弈的局面。各種棋類游戲,如象棋、圍棋、五子棋等;牌類游戲,如紙牌、麻將等,都屬於博弈。博弈論的英文為“game theory”,直譯過來就是“游戲理論”,可以說,游戲就是博弈的典型體現。

  當然博弈並不僅僅是游戲,從夫妻、家庭成員的關系協調,到公司之間利益的爭奪,再到國家之間的戰爭,這些都屬於博弈概念的范籌。可以說,博弈就是人類生活的主題。因此,認識博弈,了解博弈顯得非常重要。中國人很早就對博弈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典型的就是《孫子兵法》一書,此書不僅詳細列舉了各種兵家博弈的局面,並給出了各種破解的方法,可以說,是一本博弈論專著。現在我們都知道,《孫子兵法》並不僅僅是言兵之書,若能領會孫子兵法的精神,在經濟活動、國家的政治交往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助益。

  《孫子兵法》中的策略,大家都比較好懂,但是其中博弈的規律,則需要有較高的悟性才能把握。在《孫子兵法》的首篇中實際上已點明了全書所闡述的用兵之道,在“始計第一”篇中有雲:“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從這段話,我們很自然的想到了老子道德經中的“反者道之動”原理,孫子兵法正是老子思想的具體演繹。

  的確如此,老子道德經中有同樣的用兵之道,如第六十八篇:“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第六十九篇繼續闡述:“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正由於這兩篇的內容,所以有相當一部分研究者甚至認為道德經就是一部兵書。當然,這種觀點是有失偏頗的,因為老子道德經的重點是闡述“道”的原理,而用兵之道,只是“道”的一種運用。事實上,老子是根本反對用兵的。如在第三十一章中說道:“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在第四十六章又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可以看出,老子本質上反對戰爭,認為戰爭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

  戰爭是古時候最重要的博弈活動,老子反對戰爭,是因為戰爭本身是失道的表現。老子並非不懂戰爭這種博弈之道,相反,老子深知戰爭的規律是與道相符。老子所談的用兵之道,只是用來闡述道的原理,其目的不是教人如何用兵。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博弈之道,就是老子之道的具體體現。那麼,用我們現代的眼光來看,老子的理論,有沒有現實意義?或者說,老子之道,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呢?

  二十七、囚徒困境

  現代的博弈理論,最為人熟知要數納什(John Nash)的經典故事“囚徒的困境”。故事是這樣的:

  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入罪。於是警方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二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選擇:

  若一人認罪並作證指控對方(相關術語稱“背叛”對方),而對方保持沉默,此人將即時獲釋,對方將判監十年。若二人都沉默(相關術語稱互相“合作”),則二人同樣判監一年。若二人都互相檢舉(互相“背叛”),則二人同樣判監五年。

  囚徒困境的故事有一個前提,就是假定每個參與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尋求最大的自身利益,而不關心另一參與者的利益。那麼,在本例中,囚徒到底應該選擇哪一項策略,才能將自己個人的刑期縮至最短?兩名囚徒由於隔絕監禁,並不知道對方選擇;而即使他們能交談,還是未必能夠完全相信對方的決定。從個人利益角度出發來選擇,檢舉背叛對方所得刑期,總比沉默要來得低。試設想困境中兩名理性囚徒會如何作出選擇:

  若對方沉默,背叛會讓我獲釋,所以會選擇背叛。

  若對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對方才能得到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會選擇背叛。

  二人面對的情況一樣,所以二人的思考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選擇背叛。背叛是雙方經過理性思考得出的最佳選擇。因此,這場博弈中唯一的結果就是雙方參與者都背叛對方,結果二人同樣服刑五年。這種策略就叫做納什均衡。1994年,納什因這一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場博弈的納什均衡,雖然是個體從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經過仔細衡量得出的結果,然而以整體利益而言,卻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兩個參與者都合作保持沉默,兩人都只會被判刑一年,無論是個體利益還是整體利益,都要高於基於自私前提下的理性選擇。個體出於自私的角度考慮,卻得出並不是最有利於自己的結果,這就是“困境”所在。

  那麼有沒有一種思路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呢?我們可以結合老子思想來看看。老子道德經所闡述的道,其主要原理就在於“反者道之動”。也就是說,我們要順應這種規律去思維和行動,就是符合道的規律,是最正確的選擇。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六章中詳細的描述了這種思維方法:“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意思是說,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勝過剛強。

  那麼,現在假設囚徒困境中的兩位囚徒都深明老子思想的道理,那他們會作何選擇呢?他們會這麼考慮:

  若希望獲得最有利的結果,也就是要只服刑一年的話,必須按照得到最壞的結果的方向來指導行動。也就是說,若對方背叛,我保持沉默是最壞的結果,所以選擇沉默。若對方沉默,我也保持沉默,仍然比選擇背叛的結果更壞。所以選擇沉默。這樣,雙方經過同樣的老子式思維後,都選擇了沉默,結果兩人都只獲刑一年,而這個結果無論對於個體還是集體而言,都是最好的結果。

  用老子的思維方法,得到了最優的結果。這似乎給我們一些啟示,即,當我們都是自私的理性人時,大家在一起博弈的最終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雙方都得不到最佳的利益。反之,如果我們大家都可以以老子之道來指導行動,那麼出發點是利他的,但結果卻會是自利利他,是最優的結果。這種利他的思維,與儒家的觀點也非常的契合。如孔子主張“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這種推己及人的思維方式,可以很好的破解“囚徒困境”的困局,使個人和社會都得到最大的利益。儒家思想無疑是古人對社會矛盾進行深入思索後的智慧結晶,雖歷千年而歷久彌堅,值得今人仔細的回味。

  嚴格的來說,用老子的思維方式運用於“囚徒困境”的狀況並不合適。因為老子所言的道,是一種綜合式的最優解決方案。也就是說,老子之道,是對現實社會所有各種博弈情況的總體規律的總結。現實的人,不會象“囚徒困境”中假定的那樣,一定是自私的理性人。現實的人,除了有自私的囚徒心理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非理性心理,人的行為,往往是各種心理綜合影響後的結果。

  在現實世界中,人除了受自私的理性思維支配自己的行動之外,還受一種很重要的非理性的思維——感性思維支配自己的行為。比如囚徒困境的局面如果發生在現實中,兩個囚徒有可能是關系很好的朋友,彼此都信任對方。或者,彼此都在為對方的利益在考慮,那麼,他們很可能都會選擇沉默而不是背叛,這樣他們都可以獲得最好的結果。在現實之中,沒有一個人是孤立的,每個人都多少與別人有著親疏遠近的關系,人與人就因這種關系而形成了復雜的社會和群體。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這種關系的影響,這種關系可以是基於理性思維的利益關系,也可以是基於感性思維的情感關系。舉個例子,在婆婆和媳婦之間,如何做好丈夫與兒子的角色,就是一種基於感性思維的博弈局面。如果不能在母親與妻子之間找到微妙的“納什平衡點”,家庭的關系就會顯得混亂而無序。

  博弈雙方之間的信任關系有時會出現崩潰,這就是失信行為。失信行為有時是主動的,有時是被動的。比如各種騙子的行為都是主動的失信行為。而企業之間的合同以及債務糾紛,往往都是被動失信行為,是因為各種客觀條件而導致信用喪失。無論是主動失信行為還是被動失信行為,都會對均衡的博弈狀況造成破壞。

  除了上述的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兩種主要的思維心理外,還有一種賭徒心理,在社會大眾中普遍存在。所謂賭徒心理,就是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會對自己不清楚的局面或事態作出非理性的判斷和預測。一些常去賭場的賭徒,就快輸光自己的家當了,可是仍然自我安慰:說不定最後一把就能贏回來。而這種情況下,往往都是輸得更加徹底。其實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賭徒心理,完全做到理性思維的人非常少。比如各種彩票,大家都清楚,中獎的概率很小,一定是輸多贏少,但多數人都會忍不住想試一試自己的運氣。又比如股市,股市是一種零和博弈,參與博弈的各方所爭奪的利益總和為零。也就是說,有人掙錢了,必然有人輸了同樣多的錢。那麼,在現如今全民炒股的年代,大家都去炒股,那麼大家是在掙誰的錢呢?實際上,無論有多少人參與炒股,獲利的總是少部分,而虧損的總是大部分。這就是所謂的“二八法則”。如果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再進入股市就會理性得多。然而大多數人進入股市都是希望自己成為那少部分人,這就是一種賭徒的心理。

  二十八、一報還一報

  現實社會的博弈局面往往是復雜的,對博弈局面產生影響的要素非常多,並且具有重復性和持續性。為了對重復和持續的博弈局面進行研究,從而選出最優的博弈方案,美國科學院院士,行為學家阿克塞爾羅德對所謂的“重復囚徒困境”進行了研究。

  阿克塞爾羅德及其研究小組利用著名的“囚徒困境”游戲,設計了跨國界的程序競賽,在6個國家中征集了62個對策程序,其作者包括對策論教授到普通的計算機愛好者,進行兩兩對陣,每個程序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取最高的分數,也就是最好的收益。通過無數次的自動計算,找出最優對策程序。該游戲的目的,就是模仿在現實社會中,在理性思維影響下,到底什麼樣的行為模式是能夠在長期而殘酷的競爭中獲勝。實驗結果很出人意料,獲勝的並不是那些復雜的程序,而是一種叫“一報還一報”(Tit for Tat)的最簡單的程序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一報還一報”的原理是這樣的:第一次采取合作態度,隨後的行為則根據第一次的結果來判斷,如果對方也是合作,則繼續合作,若對方選擇背叛,下一次就選擇不合作。這樣一個簡單的程序,在與其它62個程序捉對博弈,經過一千代的進化後,程序份額從原來的1/63上升並穩定在24%,而其它一些程序或者份額減少,或者徹底消失。

  阿克塞爾羅德發現“一報還一報”策略的成功主要有這樣一些特點:

  首先,“一報還一報”程序是“善良”的,即,從不主動背叛對方;其次,對背叛行為采取必要的反應,即“可激怒性”;再次,“寬容性”,即別人背叛了一次,適可而止的報復就可以了,不能沒完沒了的報復下去。最後,程序模式簡單行為,容易被別人識別和學習。

  阿克塞爾羅德總結的這些特點,在程序成績的排名中也得到了證實。因為63人中的前15名裡,只有第8名的哈靈頓程序是“不善良的”,後15名中,只有1個總是合作的是“善良的”。可激怒性和寬容性也得到了證明。當游戲中考慮到隨機干擾,即對策者由於誤會而開始互相背叛的情形時,阿克塞爾羅德的著作《合作的進化》一書的中文譯者吳堅忠博士經研究發現,采用修正的“一報還一報”,即以一定的概率不報復對方的背叛,和“悔過的一報還一報”,以一定的概率主動停止背叛,這樣的策略使群體所有成員處理隨機環境的能力更強。

  從阿克塞爾羅德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報還一報”是理性社會中經過自然選擇而必然形成的人類的一種行為准則。這種行為准則或者可以認為是理性“進化”的結果,因此,這種行為准則具有某種客觀規律的特性,它並不會因某個理性人的非理性行為而改變。只要社會中大多數是理性人的話,這樣的規律必然形成。

  我們還可以從一些策略的模擬演化來說明這種規律性。

  假設在一個孤島上生活著一群猴子,猴子的頭上身上有許多虱子,猴子光憑自己的力量沒辦法抓自己身上的虱子,因此需要別的猴子幫忙。但這群猴子有三種類型:騙子、傻瓜和小氣鬼。騙子的策略是,只希望別的猴子給自己抓虱子,卻從不幫別的猴子抓虱子。傻瓜的策略是,不管是誰要幫忙絕不拒絕。小氣鬼的策略就是“一報還一報”的策略,即自己首先無償幫別人,但下一次是否幫忙就要看第一次的結果。如果你回報了我,我就再幫你,但如果你沒有回報我,我就不再幫你。假定每只猴子頭上的虱子多到一定數目就會死亡,那麼這三種策略博弈的最終結果會怎樣呢?

  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對三種策略的博弈進行了計算機模擬。開始模擬時,傻瓜占大多數,小氣鬼占少數,騙子也屬於少數,與小氣鬼的比例相仿。騙子對傻瓜進行無情的剝削,在傻瓜種群中引發了劇烈的崩潰。騙子的激增隨著最後一個傻瓜的死去而達到高峰。這時,騙子還要應付小氣鬼。在傻瓜激劇減少時,小氣鬼在日益取得優勢的騙子的打擊下也緩慢地減少,但仍能勉強地維持下去。在最後一個傻瓜死去之後,騙子不再能夠跟以前一樣那麼隨心所欲地進行剝削。小氣鬼在抗拒騙子剝削的情況下開始緩慢地增加,並逐漸取得穩步上升的勢頭。接著小氣鬼突然激增,騙子從此處於劣勢並逐漸接近滅絕的邊緣。由於處於少數派的有利地位同時因受到小氣鬼懷恨的機會相對地減少,騙子這時得以苟延殘喘。不過,騙子的覆滅是不可挽回的。它們最終慢慢地相繼死去,留下小氣鬼獨占整個種群。道金斯的結論同樣證明了“一報還一報”是理性環境下自然選擇的結果。

  這種“一報還一報”行為規律,中國人並不陌生。民間的說法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開篇即是,“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可見,這種一報還一報的思想早已深入民間。這種思想,應該看作是人類對自身社會行為特征的自然總結,是人類思維的結晶,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不是簡單的斥之為封建迷信。

  “一報還一報”的策略是在理性環境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種行為方式,但是,卻不一定是最優的行為方式。以上無論是阿克塞爾羅德還是道金斯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一種純邏輯環境下的模擬,而自然社會中的個人,正如前文所述,其行為方式是復雜的。而所謂的利益,在每一個人的眼中可能並不相同。有人追求物質利益,有人追求精神享受,有人追求欲望的滿足,有人追求道德的完美,有人追求刺激,有人追求安穩。可以說,什麼是利益,在每一個人的角度看來,並不相同,或者說,程度並不相同。社會中常有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的好人,他們是不愛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我想並不是這樣。應該說,他們所追求的道德、正義要高於一般的物質利益,在好人的眼裡,這些才是最大的利益。金錢、生命與道德、正義相比,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古德有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並非不需要物質利益,而是與道義相比,道義才是更大的利益。

  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必然引發不同的行為模式,而這是計算機的邏輯系統所無法模擬的。在計算機的系統裡,不可能自發產生出“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的行為方式,因為從行為的進化角度來看,這種行為是首先被淘汰的。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無論科技多麼先進,時代多麼進步,對完美的道德,對真、善、美的追求始終是人類共同的理想。這樣的目標,使得人類社會與計算機內的邏輯世界區別開來,同樣的,這樣的目標也把人的理性與動物的理性區別開來。

  動物的理性表現在對食物的需求以及繁衍的欲望。動物的所有行為都是以這些基本的需求為動力。如果說動物的行為也是有理性的話,那麼動物的理性是一種非常低級的理性,因為這種理性僅僅是以自身生理需求來引導而產生的理性,也就是說是完全以自私自利以及趨利避害為原則原則的理性。人作為最高級的生物,同樣也具有這種以自私自利和趨利避害為原則的動物理性,在“囚徒困境”中,正是假定人是完全自私的,由動物理性所支配理性人。

  但是,人之所以為人,自然有不同於普通動物的特質。這種特質就是人有高於普通動物的理性思維能力。這種思維能力,使我們能夠衡量一種行為的結果是有害還是有利,是小利還是大利,是大利還是大害。比如竭澤而漁的行為從動物理性的角度上看是得利,但從人類理性的角度看是得小利失大利的行為,反而是有害的。又比如,為了發展經濟而把森林過度砍伐,使環境破壞,從動物理性的角度看是得利,但從人類理性的角度看卻是有害的。任何一種行為,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都會產生利弊不同的結果,是利大還是弊大則要看從什麼角度去看,這就是辯證分析的方法。事實上,辯證法是人類理性發展的最高成就,只有以辯證的方法來看待事物,才可能正確的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才可能使人類得到最大的利益。

  我們可以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看“一報還一報”這種行為方式是不是現實社會中人類行為的最優策略。

  由於每個自然人都有自私自利的動物理性,在生活中難免因利益沖突發生矛盾,從動物理性的思維方式來行動的話,一場爭斗在所難免。所謂爭斗,其實就是彼此傷害,和自己傷害自己所產生的結果是一樣的,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兩敗俱傷。假使強者獲勝,弱者落敗,弱者會糾集其它弱者一起組成強者,這樣與前面的強者再次爭斗。同樣的,結果不是兩敗俱傷就是失利者再次積蓄力量尋求反擊。這樣的爭斗游戲可以無止境的進行下去,這正是我們常說的“冤冤相報何時了”。

  這樣的行為模式從動物理性的角度看是理所應當的,但從人類的理性來看,這是一種自我傷害和自我毀滅的行為,因此是大害。雖然是大害,可是現實生活中卻時時處處都上演者這樣的互相傷害的爭斗游戲。從小孩子之間因為一塊糖果引起的爭斗打鬧,到公司裡為了獎金職位進行的勾心斗角游戲,再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為能源、土地而發動的戰爭,無不是這種動物理性思維的演化,同時也是“一報還一報”策略的在現實當中反復運用的結果。如果對這樣的思維不加以控制,小小的沖突也會發展成為大的戰爭。《呂氏春秋.察微》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裡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采桑葉,她們在做游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麼敢攻打我的城邑?”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占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沖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嚙,又接著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國。

  從做游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系列的演變過程,所有人的行為模式都遵從著“一報還一報”的動物理性思維。很明顯,這種策略,只會使人們不斷的陷入新的逐漸升級的爭斗之中,結果是互相傷害和互相毀滅,因此並不是現實社會中最優的行為模式。

  二十九、最優的策略

  那麼怎樣的策略才可能是最優的策略呢?

  “一報還一報”的策略在現實社會中可以分拆為兩類行為模式,第一種是“以德報德”。“以德報德”的行為模式是值得鼓勵的,因為若全社會都是這樣的行為模式,我們的社會風氣將很快得到淨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變得和諧而美好。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其實是非常鼓勵這樣的行為模式的,比如民間常說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等等,意在鼓勵這種良好的行為模式。

  另一種行為模式是“以怨報怨”。這種行為模式是必須糾正的,在現實社會中,正是這種“以怨報怨”的思維方式導致了無止境的爭斗和矛盾。這種思維模式的結果,不僅使個人利益受到損害,社會的整體利益也受到巨大的破壞。在爭斗還未起之時,利益沖突的一方若能主動妥協,那麼最終兩敗俱傷的局面將得到改變。若沖突之後,雙方能夠自我反省自己的過失,再見面時能夠做到“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樣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進一步無休止的互相傷害。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社會中比比皆是。試舉一例:在韓國,自古因墓地引起的官司屢見不鮮,但尹、沈兩大家族的墓地之爭實屬罕見。雙方爭議焦點是韓國首都首爾以北約40公裡一座小山。兩大家族從1614年就開始爭奪這處“寶地”。

  390年來,雙方結怨甚深,因此墓地的爭奪而發生的械斗導致雙方家族成員多人喪命。在韓國現有4800萬人口中,姓尹者有100萬人,姓沈者有25萬人。因為墓地紛爭,這兩個姓氏的人一度不得通婚,直到2005年和解協議達成前,尹、沈兩姓有情人還得不到長輩祝福。

  任何基於利益上的爭斗,都是一種內耗,最終會導致整體利益的損失。家庭內的爭斗,會使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疏遠,最終導致家庭的分裂。一個國家,如果內部紛爭不斷,動亂不止,也很容易造成國家分裂的局面。從信息論和系統論的角度來看,爭斗是一種無序的表現,會使整個系統的熵值增加。而要使整個系統內部結構更復雜和精致,功能更趨完善,就要盡量避免無序結構的產生,使無序向有序轉化,這樣整個系統才能逐漸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如果國家單獨作為一個系統,國家內部的有序化,就會使一個國家社會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國力會越來越強大。

  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人的行為模式往往會有傳染或效仿的效應,一個壞的行為模式,往往會象一根鏈條一樣傳導至全社會。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踢貓效應”:有一個經理早晨上班前挨了太太一頓臭罵,又在開車趕時間時誤闖了紅燈,被交警抄了車牌,回到公司寫字樓時窩著一肚子火。正好屬下的部長來請假,被他狠狠地訓斥了一通,轟出經理室。部長回到車間,就把一腔怒火傾洩到女秘書身上。女秘書回到家中,又遷怒於她五歲的孩子,罵他家庭作業沒做好,狠狠地打了他屁股幾巴掌。孩子滿肚委屈走開,正好養的貓跑過來蹭他的腳撒嬌,孩子就一腳踢過去,口中罵道:“滾開!你這臭貓!”

  踢貓效應其實時刻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人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把別人對自己的行為模式毫無選擇的傳導出去。壞的行為模式會傳導,同樣好的行為模式也會傳導。這種行為模式的傳導性使得重建一個良好的行為模式顯得非常重要。如果全社會在有意無意的鼓勵自私自利、以怨報怨的行為模式,那麼整個社會將很快處於不斷的矛盾和紛爭之中。反之,如果全社會能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以良好的行為模式為楷模,那麼整個社會的風氣將很快得到改觀,系統整體的熵值將變低,社會更加有序和諧,全社會的效率將更高,整體利益將得到最大體現。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都能深刻認識到人類行為的一些根本症結,從而得出幾乎一致的解決方案。

  儒家強調“性善”論,即人的本質都是善的,人應該回歸自己至善的本心。要如何做到呢?《論語》中,曾子將孔子的理論概括為“忠恕”二字。所謂忠,就是盡自己的本心,而恕,就是以自己的本心推及他人。也就是說,對自己的言行,要做到忠於自己的本心,要憑良心做事,或者說,對自己,要做到不自欺。對別人,要象對自己一樣,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做人不能自私,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能給別人。自己想要獲得什麼,也要讓別人同樣能夠得到。如果別人有負於我,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也就是說,我們應該以正直,坦蕩的心理和行為面對別人的怨行,而不能采用“以怨報怨”的惡性循環的方法。

  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中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但要用無所執著的心去做。我們可以做許多事,但不要讓這些事情掛礙於心。我們可以去品嘗各種美味,但不要有貪著美味的心。把大事轉化為小事,復雜的事轉化為簡單的事,別人若有負於我,我不必要耿耿於懷,而仍然要用自己的德行來對待他。

  可以看到,老子對人類行為的動機和模式了解得非常透徹,因此提出的解決辦法更加有針對性。即,別人有負於我,那是別人的選擇,而我要始終以自己的心態來對待一切人和事。我若因別人的言行或態度而改變了自己做人的准則,那麼就是受制於人了,因此老子主張“以德報怨”,即,不管別人怎麼對自己,自己始終要堅持自己的准則。這與孔子的“以直報怨”在道理上是一致的。

  有人會說,不管“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這不是明擺著是吃虧嗎?難道做好人就一定要吃虧嗎?事情顯然並非如此,正如前所述,“以德報怨”或“以直報怨”的行為方式,從動物理性的角度來看的確是吃虧的,但從人類理性來看,這並不是吃虧,因為這樣的行為方式避免了“以怨報怨”的那種互相傷害的結局。同時,善行往往會給對方一定的正面影響,從而使對方逐漸接受這樣的行為方式,並有可能用同樣的方式反饋給其他人。當大家逐漸把“以怨報怨”的行為方式改為“以德報德”的行為方式時,最初堅持“以德報怨”的人往往獲得的回饋最多,也就是受益最大。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說,我不與別人爭,那麼天下人都不會與我爭。在第七章中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有道的聖人遇事謙讓無爭,反而能最終脫穎而出;聖人並不注重保全自身,但自身往往得到保全。這就是因為聖人以無私的心,最後反而能獲得最大的收益。很明顯,老子非常清楚這其中的道理,老子也並非要讓大家去自欺欺人而吃啞巴虧。若真正明了老子之道,自然能夠做到“天下莫能與之爭”,而最終獲得最好的利益。中國的文化人深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一些文人墨客們很喜歡把一些寫著“難得糊塗”、“吃虧是福”的字幅掛在廳堂作為為人處世的警語,若不是為了附庸風雅,而能實實在在的在生活中踐行老子的道理,自然能夠獲得實在的受益。

  從佛家的角度來看,“以怨報怨”、“冤冤相報”正是佛家所極力反對的處世方式。別人有負於我,我若因此記恨在心,尋機報復,這就是執著,執著得越深,報復心理就越強烈。而佛家修行的根本就在於不執著。這種不執著,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去干,也不是什麼都不去想,而是要以不執著,不攀緣的心來面對世間一切事務。

  未接觸佛家理論的人,經常會認為佛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宗教,好像學佛的人都要出家來逃避一切世間的事務,什麼也不能干,一不小心就犯了戒,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佛家修行的根本在於破執,若有所禁忌,即是心有所執,這與佛家的修行是南轅北轍的。

  六祖壇經有雲:“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丑,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六祖以無念、無相、無住作為修行的法門,並對此法門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所謂無念,並不是沒有念頭,而是在念頭升起時不必要起心去壓制它,在念頭熄滅時,也不要起心去跟隨它,這樣,念頭雖起起落落,心保持澄明的觀照,這就是“於念而無念”。所謂無相,並非是要逃避眼前一切事相,而是指心不要貪著於事相。一件事情,不管成功與否,只要盡了自己的能力去做,結局如何就不是太重要了。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因為一件事情的不如意,因此怨天尤人,結果自己的情緒和生活都弄得一團糟,這即是太執著於事相的緣故。而無住,就是不要執著。不管是對自己有怨恨的人,還是自己的親人,如果言語上發生了沖突,都不要太在意,心不執著,恨意也就起不來,自己的心境也就不會受到別人的干擾了。若在生活中堅持無念、無相、無住的原則,那就是秉承了六祖的法門,是實實在在的修行了。不僅如此,所有佛家的教誨,都是要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此,當別人有負於我時,我們仍然要以寬容的心理去原諒別人,並用善行去感化別人。可以說,佛家的大度,是其它宗教教義所不能比擬的。

  從以上對儒釋道三家行為准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中,雖然行為准則上略有差別,但都摒棄了“以怨報怨”這種行為策略。這並非是一種偶然,而是古代智慧之士對人類社會規律深刻思索的結果。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千年而不衰,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其中顯然包含了非常科學的因素。

  來源:東林法音《淨土》雜志

 

上一篇:從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談談世界的真實性(中)
下一篇:寬運法師:學佛人應如何養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