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奔貢甲格西到一位施主家裡的時候,屋子裡空無一人。他看到茶葉袋裡有好茶,心想:“我沒有茶葉,不如趁機偷一些,留著以後住山修行時用。”當他把手伸進茶葉袋裡時,立即以正念攝持。於是,他大聲呼喊施主們:“這裡有個壞人正在偷茶葉,你們快來把他的手砍斷!”
以前佛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成就者呢?因為他們沒有隱瞞心。若是犯戒了,一見到佛就會說出來,有什麼事就說什麼事,不會有一點隱瞞。他們的思想特別單純、清淨。其實,我們這種想隱藏、隱瞞的心,本身就是一種過失。
其實,犯錯誤、犯戒不怕,因為都是凡夫,不犯戒、不犯錯誤也是不可能的。只要能夠不隱瞞,就可以了。佛關於戒律方面,講了三個層次的內容:第一,怎樣受戒;第二,受戒後應當怎樣保護戒體;第三,萬一犯戒了,怎樣去彌補與恢復戒體。
得到戒體以後要保護戒體。保護戒體也是有方式、方法的,你以這些方式、方法去保護戒體,才能保護住這個戒體。佛講了墮罪之四門,也就是犯戒、造業的四種原因:第一個是不明白;第二個是沒有相信;第三個是煩惱重;第四個是習氣重。
若你不明白,可以學;若你沒有深信,可以通過再三地思維、觀察而生起堅定的信心;若你因貪心、嗔恨心等煩惱特別強大、強烈而難以對治和克服,或者因無始劫來的習氣深重而不知不覺地造業、犯戒,這樣,就要去降伏煩惱、習氣,這要通過修行慢慢解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比如,罐子裡的蔥容易倒出去,但是裡面的蔥味兒要慢慢才會散除。煩惱猶如大蔥,習氣就如同蔥味。習氣更難改,斷掉習氣是有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