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如何擺脫小我控制的七個步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導語:擺脫“小我”控制的七個步驟:一、停止被人惹怒;二、放掉想贏的需要;三、放掉想要正確的需要;四、放掉想比別人優越的需要;五、放掉想得到更多的需要;六、放掉以成就感來獲得身份認同的需要;七、放掉名聲

  1.停止被人惹怒

  小我的最大的特征是固著於一個特定的身份,當這一身份受到威脅時,它就進入防御和反擊,進入對立。這是一個沒完沒了的痛苦輪回,生命的能量大大耗費。在《新世界》中,埃克哈特•托利說:“痛苦的強度(程度)取決於你抵抗當下時刻的程度,而抵抗當下時刻的程度又取決於你和自己的大腦(mind)認同的程度。”

  2.放掉想要贏的需要

  小我通常喜歡區分勝利者和失敗者。但是我們並不是我們的勝績,也不是一個“勝利者”這個角色。嘗試不再從勝利與失敗這種對立的角度來看待事情,這樣,小我便會自我解構,感到恐慌了。

  3.放掉想要正確的需要

  小我思維總是可以迅速告訴我們這是對的,那是錯的;要做什麼和不要做什麼。每個的小我意識都是如此!小我這樣思維的人物角色來源於父母或權威人物。若我們沒有察覺到這是父母親的意願,我們可能會毫無異議的相信和遵從,像孩子一樣只能相信和遵從父母。但是父母一定是正確的嗎?他們本身就是照他人的模式生活,大多數父母非常辛苦,有太多壓力和不快樂。

  4.放掉想比別人優越的需要

  小我的眼中,我們和他人之間產生施與受的不平衡狀態時,我們就會有優越感。比如你比別人知道得更多,總是能在各種八卦話題中占上風。相反,他人擁有較多、知道的較多,或能做得較多,我們的小我就感覺備受威脅。小我甚至會試著用削減、批評、藐視其他人擁有的財產、知識或能力的價值來重新修復自己。要知道,我們我真正的尊貴不是透過和別人的比較,而是我比過去的自己更好了。

  5.放掉想得到更多的需要

  小我的口頭禅就是越多越好。但是,每個人總是處於喜新厭舊的狀態中,而且,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越是想要,障礙越多!吊詭的是,當你不是那麼想要的時候,它反而出現了。

  6.放掉以成就感來獲得身份認同的需要

  不但成就,我們不是任何一個故事。拜倫•凱蒂說:“沒有你的故事,你是誰?” 老公的外遇、孩子的學習、健康問題、工作的不順利……我們總是依附它們,來確定身份感。隨便抓住任何一件讓我們有自我感的東西,即使那個東西讓我們一點兒也不快樂,也比空無一物來得好(德芬《重遇未知的自己》)。但是,我們並不是成就,也不是故事。

  7.放掉你的名聲

  名聲使真我的本質完全地被一個心理形象所掩蓋,我們越追求名聲,小我的形象越成功。透過努力,我們可能會變得有名,但是你真的變得重要了嗎?大部分碰到了你(名人),都想經由與名人的交往來強化他們的身份:小我的自我感。其實對你一點興趣也沒有,只是想最終借由你來增強他們虛構的自我感,這一點連他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小我給我們這樣的錯覺,名聲可以使我們成為更多。


 

上一篇:為何上帝會讓此等悲劇發生?
下一篇:南懷瑾:何謂四禅八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