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故事
:經咒頌念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六十章(198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請掀開經本三百零三面第六行。 解【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 這一段講過了,上一次講到這個地方。五濁惡世,憑我們自己的能力很不容易突破。這一段文不長,我們說得比較詳細。修行即使是帶業往生,對於這個事理都得要明了,知道我們能帶的是什麼?不能帶的是什麼?帶業往生不是完全沒有條件的。明白這個道理境界了,實實在在說,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且在一生當中決定可以成就,這就是這個法門的殊勝之處。 解【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這是給我們很大的警惕。前面第四條所講的,是叫我們有一個正確而真實的認識,這一小段給我們很大的警惕。『命濁』,是壽命短促。諸位千萬不可以誤會,現在的人由於醫藥發達,衛生常識普遍,壽命都延長了,延長了多少?太有限。是不是真正延長?不見得。如果照平均壽命來看,那就跟佛法裡面所講的沒有兩樣。世尊當年降世的時候,人壽百歲,每過一百年減少一歲,到現在來說,應該是人生平均壽命七十歲,我們也有看到八十、九十的,也有看到一百多歲的。可是你也看到不滿十歲夭折的,不知道有多少!所以這個壽命一平均,確確實實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樣短促的壽命當中,諸位想想,能學個什麼?能修到什麼成就?這是我們應當要警惕的。古人常說「人命在呼吸之間」,晚課裡面警眾偈說「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而在《佛說阿難四事經》裡面,佛說:「世名五濁,人心愦愦」,愦是糊裡糊塗,「穢垢自亂」,不是外面人叫你亂,自己亂的,注意,「世多顛倒,賤善尊惡,此實可憂」。我們想想佛這幾句話,拿現前這個社會來對照對照,是一點都不錯。這是這個時代大家把假的當作真的,把真的當作假的,把惡行當作善事,真正的善事他根本就沒有看到。佛菩薩憐憫眾生,用什麼法子?唯一的方法就是經典,佛不住世了,經典留在世間代代相傳,以這個來覺悟大眾。如果眾生有這個福德因緣,見聞典籍,豁然開通,他這一生就能得度。而佛的四眾弟子一定要盡心遵行,而且更重要的要流通大法,這樣那個慧不談了,福報無量無邊,福慧雙修當然也離不開這個原則。 所以,無常一到,真的措手不及。可是我們在這講席當中,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將來在臨終這一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安然的捨棄娑婆,往生極樂,那麼我們這一會目的就達到了。怎樣才能夠決定往生,安然的往生?那就一定要把這部經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統統要搞清楚,如理如法的修行,那就是永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要解》今天圓滿,我們一共講六十次。底下一會,我們繼續再重復第三遍,為大家講解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如果在這一會當中,還不能夠悟入,希望在底下一會決定不能放過。 解【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熢勃宅裡。戲論紛然。】 這一句話的警惕也非常非常重要。一再跟我們說明,五濁是真正難超越。在現前這個時代裡,禅、密非常的流行,無論在中國或者在外國,還有其他種種法門,能行嗎?佛法決不是迷信,無論哪一個法門都要斷見思煩惱。我們想一想,我們見思煩惱能不能斷?修禅,初禅就要把欲界裡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從心地裡面捨掉,才能生初禅天。初禅都這麼難了,何況要想超越三界,上面還有二禅、三禅、四禅,還有四空定,談何容易!密也要斷惑,密斷惑比禅還要來得徹底,還要來得究竟,不簡單!決不是五濁惡世的人所能夠辦得到的。蕅益大師在注子裡,斬釘截鐵的跟我們說,他不相信五濁惡世的人修學其他法門能有成就,能夠超越五濁惡世;超越五濁就是超越六道輪回。 『熢勃』,好像是房子起火,這個大樓起火了,還不急著逃命,還在那裡議論紛紛,用這個方法,用那個方法,到後來都是死路一條,葬身火窟而已。真正要覺悟,三界火宅,超越才是真實的難聞。我們學佛的人,說實在話,不曉得這個難,那就是古人所講「偷心未盡」,換句話說,沒有能夠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縱然是學了淨土,還要想學一點禅淨雙修,還在淨密雙修,還有人禅淨密三修的,這都是偷心未盡,總而言之,都叫打閒岔,很難成就。底下大師告訴我們: 解【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 這三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我們今天為什麼選這個法門?曉得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難,決不是一生當中能成就的。讀遍千經萬論,你自然就大徹大悟,悟了什麼?悟了只有這一門可以救命,除了這一門以外,沒救,你這就叫大徹大悟了。今天的大徹大悟不是明心見性,今天大徹大悟,在釋迦牟尼佛所說這麼多法門裡面,認識這個法門了,這就是大徹大悟。悟後起修,那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念下去。老實念佛這才『死盡偷心』。什麼叫偷心?投機取巧,大概還有別的法門,再加一點,恐怕更快,功夫更得力、更容易成就。換句話說,對於這句佛號,這個法門一句佛號念到底,不能相信,這就叫偷心。死盡偷心,就是《楞嚴經》裡頭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只要這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什麼法門都用不著了。『寶此一行』,把這一句佛號當作無上的法寶,這個是確確實實。 解【此本師所以極口說其難甚。而深囑我等當知也。初普勸竟。】 囑咐我們應當要知道,實實在在是難!這個法門雖然非常的普及,哪一個人不知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名氣大。在我們中國佛菩薩裡面,知名度排在第一位的是觀世音菩薩,第二位就是阿彌陀佛,「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這是古來祖師大德們提倡的。已經這樣的普遍深入宣傳,可是大家沒當回事情。如果其余的法門好,我們應當可以想到,古來祖師大德為什麼不極力提倡,普遍的去宣揚?何必宣揚觀世音、彌陀佛呢?細細想想,這裡頭應該有個道理在,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本師在這部經裡面是一而再、再而三,三番勸勉我們應當發願,勸了三次。祖師勸的次數就更多,勸了十幾次。他為什麼?我們往生了,是不是阿彌陀佛要記他的功,要嘉獎給他?沒有這回事情。他勸我們依教奉行,往生淨土,得成無上菩提,這個功德利益是自己的,自己得利益。 《要解》到此地,這是普勸講完了。下面是結勸,全經的總結。你看看到這個時候,佛菩薩依舊不捨棄,最後的這個機會還要來勸勉我們。 經【佛說此經已。】 這句話是總結,經講完了。 經【捨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蕅益大師告訴我們: 解【法門不可思議。難信難知。無一人能發問者。佛智鑒機。知眾生成佛緣熟。無問自說。令得四益。如時雨化。故歡喜信受也。】 這個『難信難知』,意思很深。你今天不是信了嗎?一天到晚拿個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信了沒有?沒信。沒信,這是難信。這個法門的好處,在一切法門裡是第一法門,你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如果你真的要是知道,你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了。正因為你不知道,所以你才尋枝摘葉,還要種種大經大論去探討,不知道這個法門!這個難知,不是說一般人沒有聞過佛法的,根本不了解佛法的,不是指這個,是指我們現在出了家、受了戒,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念了幾十年,還是難信難知,指我們這些人。所以我們今天能發現這個經,這是發現了秘密,這是佛法裡面的秘密,最秘密的事情,這個秘密擺在面前你不識貨。現在我們認識了,才將一切大經大論捨得干干淨淨,一門深入,只求念佛三昧現前。 這個經從頭到尾都是佛一個人說話,無問自說,十二分教裡頭無問自說,那也就是太難太難,前面說過,「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佛為什麼說出這個法門?諸位一定要曉得,佛說法不是無緣無故說的,知道娑婆世界的眾生有肯相信的、有識貨的,只要有一個識貨的,佛也不能捨棄他,「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何況在我們中國歷代出家在家當中,識貨的人不少。你看看《淨土聖賢錄》,看看《往生論》,那個裡面所記載的,還是為大家所知道的。還有許許多多比那個數量還要多的,不知道多多少倍的,沒人知道。沒人知道就沒有人記下來,人家知道的才記下來。你不知道的,不知道多少人!識貨的人成就了,不識貨的人還在這裡輪回生死,自以為聰明;通宗通教,自以為聰明。信得過,肯依照這個法門修行,給諸位說,這就是經典裡面常講的根熟眾生,他這一生就成佛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算是成佛。這是當生成就的法門!所以我們要認真,細細的去多想想,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更穩當,比這個更可靠,比這個更快的?找不到了。 『捨利弗』,何等聰明智慧之人,前面我跟諸位說過,我們今天要是相信這個法門,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那你就是捨利弗,因為你的智慧跟捨利弗沒有兩樣,捨利弗就是選擇這個法門,你也選擇這個法門。捨利弗是大智慧,智慧第一,選的這個法門,你選擇這個法門,當然你也是智慧第一,也是大智慧之人。『及諸比丘』,比丘是出家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這是說當時佛講經時候,道場裡面的會眾。我們今天這一會眾裡頭,有沒有這些人?給諸位說,也有,你是肉眼沒看到。我們這一會裡面也有菩薩、阿羅漢、天龍八部。佛當年說這個經,希有!我們今天在此地講這個《要解》,也是希有! 解【身心怡悅。名歡喜。毫無疑貳。名信。領納不忘。名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這一段就是解釋末後結勸的一段經文。歡喜跟信受有密切的關系,你要是不信,不能接受,你當然不會生歡喜心。你生歡喜心,當然是你相信,你感覺得無比的幸運。百千萬劫在那裡修學佛法,把這個法門每一回都當面錯過,你要是沒錯過,你早就成佛了,你還會在此地聽經?不會,早就成佛、早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回都錯過,希望這一回別再錯過了,這是真正的歡喜,無比的歡喜。在我們這一生當中,生生世世以來,沒有比這個更歡喜,釋迦牟尼佛的秘密我們發現了,不但是他的秘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秘密,我們發現了,不容易! 千經萬論皆歸在這部經上。《華嚴經》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不就是歸到《阿彌陀經》上嗎?《阿彌陀經》是《大方廣華嚴經》的總結論,我們發現這個法門,發現這個秘密,得力於這十年來講《華嚴》。我們從民國六十年開講《華嚴經》到現在,如果沒有《華嚴經》,這個寶貝在我們面前,這一生又空過了,又錯過了。有同學問我:如何對這部經真正信得過?我就介紹他,不讀《華嚴》不行,你信不過。讀《華嚴》、讀《楞嚴》、讀《法華》、讀《起信論》、讀《唯識論》,那沒有問題了,你才有法眼、你才有慧眼,你才能識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百千法門,你才曉得哪一個法門是真正第一,這怎麼不歡喜?當然歡喜,真實的寶貝得到了。 信受定義如何?『毫無疑貳』,這叫信。「疑」是懷疑,一點懷疑都沒有,「貳」是什麼?二心。我還有心想學別的東西,是二心。只學這個法門,除這法門之外,統統不學了,這叫信。這個信字不容易!諸位要是把信這個字真能夠體會到它的真實義,那麼你去念《印光法師文鈔》。真正信的人,行住坐臥就是一句彌陀,真正相信。真正相信的那個念佛人,他的佛堂裡面只有一尊佛像,因為什麼?他要求一心不亂,無二。只有一尊阿彌陀佛,桌子上只有一本《阿彌陀經》,一個香爐,一杯淨水,除此以外什麼都沒有,這叫毫無疑貳,這種境界與你一心不亂才能相應。 我們想想,我們做到了沒有?這一本《阿彌陀經》天天去念,念不出個味道。為什麼念不出味道?不懂,就沒味道!蓮池大師念的有味道,蕅益大師念的有味道。你看他寫了這麼多的筆記,那個味道透一點給我們,為什麼?他懂。所以這個經,字字句句裡頭都有無量義。我第一遍講蓮池大師《疏鈔》,我們是四年講圓滿。那個時候就給聽眾說明,以我當時這個能力可以講八年,八年時間太長了,我們跟日本人抗戰八年,我們一部《阿彌陀經》講上八年,怕大家受不了,所以四年講圓滿。那個時候是一個星期講一次,當中有一段時期是講兩次。圖書館成立以來有六年,我們講完這一遍。這一遍除了當中其他的時間,大概是整整講了五年。因為我們當中摻雜別的經在裡頭,你要問為什麼摻雜?還不是難信之法!我也不信、也不能接受,所以講了一些拉拉雜雜不相干的經論。現在相信,相信怎麼樣?我們圖書館只講《阿彌陀經》,其他的不講了,這才是毫無疑貳。 也許同學又懷疑了,你星期天講《梵網經》,那是不是疑貳?不是的。以《梵網經》幫助我們達到一心不亂,持戒念佛,「戒為無上菩提本」。如果不懂得《梵網經》的理論與行法,我們這一句佛號裡面,在講席裡也跟諸位說過,這一句佛號要具足三資糧,要具足三學、三慧,所以我們選《梵網》夠了。另外又講了一部《四十華嚴》,在講堂那邊細講,幫助我們入這個境界,三部經其實是一部經,一而三,三而一。因此,我們才真正提示出一個修行的宗旨;換句話說,我們過去修行沒有宗旨。沒有宗旨,就是你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雖然口裡喊的西方極樂世界,西方在哪裡?不曉得。西方極樂世界路怎麼走法?不曉得。這到最近才發現,才提出這個宗旨,「依梵網菩薩心行,入華嚴無礙境界,住彌陀寂光淨土」。所以我們依據的就是這三部經,《梵網》、《四十華嚴》、《彌陀經疏鈔演義》跟《要解》。這裡面理論就很透徹、很明了了,確確實實能夠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再不會有第二個妄念起來了。如果到信受之極,這三部經都不要了,一句佛號就行了;換句話說,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這個程度。現在還要用這個經來幫助我們,這個是功夫、是境界,換句話說,我們過去三十多年的修學,這個境界一層一層的提升,確實有進步。 『領納不忘,名受』,這就是講接受。佛給我們,我們接受過來,就叫領納,念念不忘。所以信受這兩個字是關鍵,真正信受,這才生大歡喜心。這個歡喜,跟諸位說,不亞於初地菩薩。初地是歡喜地,也叫做極喜地,歡喜到了極處。我們曉得這一生,這個身體是我們在娑婆世界的最後身,比歡喜地的菩薩還要歡喜。人家看到我們一天到晚歡歡喜喜,為什麼歡喜?怎麼不歡喜?當然歡喜,沒有理由不歡喜。這個歡喜,不是外境刺激的,是內心的喜悅,從自性清淨心裡面所生的。 『感大恩德』,這四個字裡面包括的境界是無量無邊,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這個法門的恩德,十方諸佛贊歎這個法門,使我們起信的恩德,阿難尊者集結經典,對我們的恩德,歷代祖師代代相傳,我們今天才能看到,這是對我們的恩德。蓮池、蕅益寫這個注解,等於說為我們導游,給我們說明,如果沒有這兩位大善知識給我們詳加解釋,我們這個經文沒有法子理解。再仔細的去觀察,歷代帝王大臣護法,這是功德。如果都像三武滅法,這個法我們還能聞得到?一切眾生與我們都有莫大的功德,出錢出力護持三寶,使這個法門代代相傳,尤其能傳得這麼普遍,大恩大德!我們每一次回向,「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唱是唱了,報了沒?你拿什麼去報?「信受奉行,為人演說」,這是真正報恩。我們自己信受了,就一天到晚歡喜,這人生真快樂!別人看到,「我這麼苦,一天到晚愁眉苦臉,你怎麼那麼快樂?」他就向你請教了。「我這個快樂,那你不曉得」,你愈是這麼說,他愈要追究,追究到最後,「我念佛,我這一生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雖然還沒去,名早就報過去,那個地方已經注冊、已經報名,這怎麼不自在! 我們星期三開講第三回的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演義》,希望大家都來報名,這個地方報名,等於在西方極樂世界報名。報了名之後,希望這個會是會會不缺。不但希望大家要用心聽,而且希望大家時時提出問題,我們來研究討論。如果三年當中真正做到毫無疑貳,那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八成、九成的把握。這個會殊勝、這個會難得,自己信受奉行之後,一定要為人演說,你才能報恩。流通法寶,到處把這個無上妙法介紹給有緣的眾生。什麼人才是有緣?你盡管介紹,介紹他歡喜了,他接受了,那個人就有緣。你不要去找,這個人有沒有緣?我應不應該介紹?普遍去介紹,有緣就接受了,沒有緣的,阿賴耶識裡也種了一個種子,到來生來世他才成熟,先給他種種子。所以,應當普遍的為人介紹。 如果諸位發心將來弘法利生,弘揚佛法,那我就勸勉諸位,弘揚什麼法門?就是這個念佛法門,這才是真正報佛恩。弘揚《華嚴》、弘揚《法華》,弘揚其他的宗,固然是報佛恩,不究竟、不圓滿,只能報個幾分之幾。唯獨弘揚這個法門,是究竟圓滿的報恩者,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假使你真的發願要弘揚這個法門,當然你單單在我這個講席裡面聽這兩部注解,不夠的。這兩部注解幫助你修行,幫助你往生極樂世界,那沒有問題。你要在這個世間弘法,這個世間眾生剛強難化,他不相信,你要有能力把他說服,說得叫他相信。換句話說,禅教密律你都得要懂,你才能說服他。換句話說,他懂的那些東西你都懂,你懂的東西他不懂,他才能服,才能夠信受奉行。這就是要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修行,那就得要通宗通教。 說個老實話,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無量法門,都是影子、都是誘導你,什麼法門是真實?這個法門是真實。他要不講那麼多法門,唉!釋迦牟尼佛沒有什麼了不起,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有什麼希奇?還不是老太婆教,他有什麼知識,有什麼學問?大家瞧不起,不肯信受。說了許許多多的法門,大家聽了佩服得五體投地,沒話說了,我告訴你,最殊勝的法門是念佛,求生西方。像《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豈不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給《阿彌陀經》開的路。沒有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阿彌陀經》誰肯相信?怎麼能夠叫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心服口服,跟著普賢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 再說回來,我過去二十五年所講的許許多多大經大論,也不是白講的。我如果過去沒有講那些大經大論,今天我在這裡教大家念佛,勸大家修淨土法門,你們還不是一樣不相信,我要到外國去勸人念佛,誰相信?沒人相信。我在國外遇到學禅的,我就跟他講禅,從禅講到淨土。我雖然沒參過禅,《六祖壇經》講了不少遍,《永嘉禅宗集》、《證道歌》也講了不少遍,《大珠和尚語錄》大概至少講了八、九遍,我內行,不外行。講密,我密宗的常識也不差,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從他口裡聽了不少東西,不外行。天台、賢首,都涉獵過。我教人念佛,大家相信,為什麼?我是過來人。我在這麼多大經大論、這麼多法門裡頭都經歷過,我才選擇這個法門,不是偶然的。 我這個法門不是老師傳授給我的,是我自己在千經萬論、無量法門裡面挑選的,不是盲目挑選,不是感情的挑選。學佛三十多年,講經二十五年,這樣挑選出來的,所以大家聽了他才相信。這就是說明,弘揚這個法門,無論在家、出家身分都一樣,這個沒有障礙。居士弘經,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有,維摩長者就講經說法。捨利弗還得要去聽,去聽的時候還得要頂禮三拜,還要右繞三匝,跟禮佛沒有兩樣,尊師重道。不能說我是出家人,身分就特殊了,不可以,這是諸位一定要曉得。 佛門裡頭,師第一大,只要他上台代佛說法,他就是第一大,沒有話說。無論什麼樣身分,都要禮拜,這個一定要懂得,尊師重道,這是教化眾生。居士升座講經,老和尚在底下都禮拜,別人看到的時候,他就會感動,原來是這樣的,才能夠激發大家尊師重道,這是身教。所以我們看《維摩诘經》,維摩長者示疾說法的時候,你看捨利弗、目犍連,這些大阿羅漢去的時候,哪一個不是像拜佛一樣禮拜?這都是示現給我們看。無論在家、出家,在家弘法利生一定要受菩薩戒,弘法利生是菩薩事業,一定要受菩薩戒。所以恩德之大,不可思議! 『投身歸命,名作禮』,這句話特別著重在歸命。歸命怎麼講?命是身命,就是盡形壽皈依。投身是禮拜,這種禮拜是盡形壽;換句話說,不是指的身,是講的心地。歸是回頭,從世間法裡面回頭,從佛法裡面也回頭了,從千經萬論、無量法門裡統統回頭了,就依這個法門,就依這部經典。依這部經典,依這個法門,這才叫真正歸命,「作禮」是代表這個意思,不是拜三拜就完了,那有什麼意思?說個老實話,佛菩薩也不希求,並不是我講經這麼辛苦,你要給我拜幾拜,我就舒服一點,哪有這個道理?所以這個要曉得。 顯自己的性德,性德顯現這就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禮拜是修行,不僅僅是對別人恭敬,是真正修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第一條「禮敬諸佛」,所以禮拜是修行,這個裡面含義就很深。為什麼在修行裡面,第一條擺上禮拜?諸位要曉得,我們修行之所以不能成就,最大的障礙是什麼?我見、我慢。你沒有見解就不傲慢,因為你有見解,所以才有傲慢。禮拜是破我見、破我慢。我見、我慢要是一破,我們念佛功夫就成片;換句話說,凡聖同居土就穩穩當當得到。有了我見跟我慢,那是大障礙。 十大願王前面的四條非常重要,那是修學大乘的基本條件。別人毀謗我們,我們稱贊別人。要懂得這個道理,他毀謗我們,他用心意識。我們贊歎他,他是佛菩薩再來。經上說得很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應當禮敬、應當贊歎。贊善,不說人家的惡行。如果整個社會,大家都宣揚好的這一面,隱藏黑暗的那一面,這個社會是祥和的。古人所講的「隱惡揚善」,非常有道理,自自然然行善的人就多,作惡的人就少了。而我們今天這個現象是什麼?真是佛在經上所說的,末世眾生,「世多顛倒,賤善尊惡」。你看看經上講的,跟現前社會不是一模一樣嗎?善沒看在眼裡,惡的時候大大的宣揚,那個報紙不惜篇幅,登上大篇又大篇。你行的善事登一點點,甚至於不願意登。換句話說,鼓勵社會造惡,惡人那個名字頭號字登出來,顛倒!不是鼓勵人作善。由此你就能曉得,字字句句裡頭無量無邊的意思,無量深廣的境界。 末後這句非常重要,『依教修持』,「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及歷代祖師,我們今天不談別的,我們在此地讀的是蕅益大師的《要解》,蕅益祖師。佛祖對我們的教導,我們要依從,修正我們自己心行,依照這個來修。「持」是保持而不失掉,這叫持。『一往不退。名而去』,所以這個法會散了,不是散了就完了,法會散了之後,要認真的去修行,依教修行,為人演說,都包括在「而去」這個意思裡面。《彌陀經要解》到這個地方講完了。 圓瑛法師最後有幾句話勸勉我們,我們把它念一下就行了。三○七面,最後的三行,「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演已竟,且道我等,應如何而去始得,好把世間名利拋去撇去」,這就叫做依教修持,這是把世間、世間法捨掉了。「一切惑業休去歇去」,這一句包括了世出世間法,比前面一句境界不知道要大多少?不要迷在禅上、迷在密上,迷在其他的法門上,全都把它捨掉,決定是一門深入。「一聲阿彌陀佛,死心念去修去,求生極樂五清淨土去,疾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切莫走向其他差路去」,這是圓瑛老和尚苦口婆心,末後叮咛我們。 經講完了,還有幾分鐘的時間,希望同修們把蕅益大師開示念佛法門的一篇文章,要多念念,最好把它念背。這一篇文章,我們曾經把它印過單張,在許多我們印的書後面都附著有。我看到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個後面也有。下一次,星期三這一會,我再把它印成單張,供養給諸位。 這一篇開示是這一次演講的總結論,你要真正相信,決定不懷疑了,這一會你就有受用,這一會那你真正有心得了。他老人家在開示裡面,引用蓮池大師幾句話說,「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這句話不是隨便說的。蓮池大師一生通宗通教,世出世間法他都通達,是佛菩薩再來人。在那個時候,一句話給我們點醒,這個意思就是說: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十方三世所說的一切法門、一切經論全都包括在其中,一條都不漏,是大總持法門。可惜今人把念佛看作淺近的勾當,不識貨,太可惜! 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口裡念佛號,信得不深,因為你沒有清淨信心。剛才講了,你心裡還有懷疑,還有二念,還有三心二意,所以這個功夫不得力。念了一生,西方極樂世界連個消息都沒有,一點把握都沒有,實實在在是很遺憾。你要問為什麼?這部經沒講得透徹,什麼人肯花個三年時間來講這部經。我們第二遍留的錄音帶,九十分鐘的錄音帶三百三十五片。那個三百三十五片,第二遍,我給諸位說,我也是三心二意,不像現在這個信心這麼堅定。底下第三遍殊勝,為什麼?毫無疑貳,信心定了。下面這一遍《彌陀經疏鈔演義》就殊勝了,前面那個不聽也罷,底下這一遍要緊。我們今天到這個地方圓滿。
|
|
|
|
|
|
上一篇:了解你的身體
下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五十九章(1984)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